CN103906011A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06011A CN103906011A CN201410069018.7A CN201410069018A CN103906011A CN 103906011 A CN103906011 A CN 103906011A CN 201410069018 A CN201410069018 A CN 201410069018A CN 103906011 A CN103906011 A CN 1039060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fractionation
- deal
- label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该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当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最大临界值;判断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若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对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将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大数据发送成功率较低,导致用户体验感不高问题。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保证了数据发送的成功率,用户体验大幅度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超大数据的传输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有超大数据的发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用户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邮件时,如果该邮件中携带有一封超出邮箱协议大小的附件,那么将该邮件发送出去后,服务器发现该附件的大小超过了协议设定的大小,则自动打回该邮件,并提示发送失败。
2.用户在通过电子邮件(如163邮箱PC端)发送邮件时,PC端上首先预设邮箱协议的大小,若用户添加附件的大小超过预设的大小时,直接导致无法发送邮件,因此,需要用户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才能再次添加到附件中进行发送。
然而,对于第1种方式,当用户发送邮件时,并不知道当前发送的数据大小是否大于协议规定的大小,且点击发送后,邮件就开始上传至服务器,导致服务器的反馈机制并不及时,用户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且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上网流量,最终导致用户的邮件发送失败,此外,还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对于第2种方式,同样也会导致用户的大数据无法发送,需要用户手动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其预设值要求,导致用户体验感不高,效率无法提升,并且无法判断自适应到服务器协议的最大传输值,有可能导致一些本来可以支持较大数据的发送,却只能通过小数据进行发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案中数据发送成功率较低,导致用户体验感不高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有效发送数据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所述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得到的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数据传输占比或数据传输阈值;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最大临界值,以及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传输占比或数据传输阈值,确定有效发送数据值。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再对所述压缩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和/或压缩标签;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处理数据携带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压缩数据,再根据所述一个压缩数据的压缩标签,对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再根据所述压缩标签,对合并后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当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
判断所述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若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则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对所述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
将所述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的步骤具体为:
获取数据传输占比,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占比,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获取数据传输阈值,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阈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的步骤具体为:
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再对所述压缩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根据所述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所述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若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判断所述处理数据是否携带压缩标签,若所述处理数据携带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压缩数据,再根据所述一个压缩数据的压缩标签,对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判断所述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若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再根据所述压缩标签,对合并后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保证了数据发送的成功率,降低了操作的繁琐性及用户的学习成本,有效防止数据信息丢失,用户体验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发送装置1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用户对大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获取模块102,用于当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
第一判断模块103,用于判断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获取模块102获取的有效发送数据值;
第一处理模块104,用于当判断模块103判断为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为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
发送模块105,用于将处理模块104得到的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可以进入一应用程序,如短信、彩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发送。较优地,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数据量较大的数据,本实施例以大数据为例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该大数据不能理解为数据的唯一限定。当用户通过应用程序选择并添加大数据,并点击发送后,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用户对大数据的发送操作,当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到用户对大数据的发送操作后,为了获取该应用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有效发送数据值,数据发送装置还会获取数据传输所预设的最大临界值,该最大临界值为数据传输协议所支持的,能够发送数据量的最大值。将获取数据传输所预设的最大临界值的请求发送至通道服务器,通道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后,根据该请求,获取数据传输所预设的最大临界值,将该最大临界值发送至数据发送装置,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当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到最大临界值后,获取模块102获取该应用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有效发送数据值,具体根据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的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该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最大临界值。当获取模块102获取到有效发送数据值后,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待发送的大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获取模块102获取的有效发送数据值,当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出待发送的大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时,第一处理模块104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每个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对该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处理模块104对大数据的处理方式,只要能够使得经过第一处理模块104处理后的大数据满足其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任何处理方式均可,且不局限于单一处理方式,如可以为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而对大数据进行何种处理,处理标签即为何种标签,如第一处理模块104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则该处理标签即为压缩标签。当完成对大数据的处理后,发送模块105将处理模块104得到的处理数据并行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相反地,当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出待发送的大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时,发送模块105则直接将该大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接收模块101接收到最大临界值时,由于需要为数据传输产生相应的介质,因此获取模块102根据该最大临界值,自动确定并计算出不大于最大临界值的有效发送数据值,其确定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获取模块102可以自动识别并获取数据传输占比,根据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占比,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确定有效发送数据值;
方式二、获取模块102可以自动识别并获取数据传输阈值,根据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阈值,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确定有效发送数据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上两种获取方式中的逻辑关系具体为:
方式一、将最大临界值与数据传输占比相乘,得出有效发送数据值;
方式二、将最大临界值与数据传输阈值相减,得出有效发送数据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数据传输占比和数据传输阈值的设置可以灵活操作,如可以为系统默认值,也可以允许由用户对其进行设置。优选地,为了保证大数据发送的成功率,更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合理充分地利用传输空间,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网络传输数据时,网络传输通道中会产生一部分介质,且这些传输产生的介质约占数据传输最大临界值的10%,因此,可以选择90%作为有效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占比,以此得出其有效发送数据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处理模块104对大数据进行处理以及添加处理标签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一、第一处理模块104包括拆分子模块1041、标签模块1043,该拆分子模块1041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大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使得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都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标签模块1043为每个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即根据拆分标签既可以确定多个属于同一数据的拆分数据,又可以合并多个拆分数据;
方式二、第一处理模块104包括压缩子模块1042、标签模块1043,该压缩子模块1042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为该压缩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则标签模块1043为该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即根据压缩标签既可以确定一个属于同一数据的压缩数据,又可以解压一个压缩数据;
方式三、第一处理模块104包括拆分子模块1041、压缩子模块1042以及标签模块1043,该压缩子模块1042先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第一判断模块103判断为该压缩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则拆分子模块1041再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该压缩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都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标签模块1043为每个拆分数据添加压缩标签和拆分标签,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即根据拆分标签既可以确定多个属于同一数据的拆分数据,又可以合并多个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即根据压缩标签既可以确定一个属于同一数据的压缩数据,又可以解压一个压缩数据。
对于用户来说,用户可以不需要知道服务器数据传输协议所支持的最大值。当用户发送一个超大数据时,只需要完成整个发送动作就可以了,且可以方便地发送和接收超大数据,既能保证数据不超过数据传输协议的最大临街值,又能保证合理利用数据传输的大小,且降低发送失败率。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用户对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可以进入一应用程序,如短信、彩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发送。较优地,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数据量较大的数据,本实施例以大数据为例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该大数据不能理解为数据的唯一限定。当用户通过应用程序选择并添加大数据,并点击发送后,接收用户对大数据的发送操作,当接收到用户对大数据的发送操作后,为了获取该应用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有效发送数据值,数据发送装置还会获取数据传输所预设的最大临界值,该最大临界值为数据传输协议所支持的,能够发送数据量的最大值。将获取数据传输所预设的最大临界值的请求发送至通道服务器,通道服务器接收到该请求后,根据该请求,获取数据传输所预设的最大临界值,将该最大临界值发送至大数据发送装置,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S202:当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最大临界值;
具体地,当接收到发送操作后,获取该应用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有效发送数据值,具体根据接收的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该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最大临界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最大临界值时,由于需要为数据传输产生相应的介质,因此根据该最大临界值,自动确定并计算出不大于最大临界值的有效发送数据值,其确定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可以自动识别并获取数据传输占比,根据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占比,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确定有效发送数据值;
方式二、可以自动识别并获取数据传输阈值,根据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阈值,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确定有效发送数据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上两种获取方式中的逻辑关系具体为:
方式一、将最大临界值与数据传输占比相乘,得出有效发送数据值;
方式二、将最大临界值与数据传输阈值相减,得出有效发送数据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数据传输占比和数据传输阈值的设置可以灵活操作,如可以为系统默认值,也可以允许由用户对其进行设置。优选地,为了保证大数据发送的成功率,更好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合理充分地利用传输空间,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网络传输数据时,网络传输通道中会产生一部分介质,且这些传输产生的介质约占数据传输最大临界值的10%,因此,可以选择90%作为有效数据传输的数据传输占比,以此得出其有效发送数据值。
S203:判断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若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对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
具体地,当获取到有效发送数据值后,判断待发送的大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获取的有效发送数据值。当判断出待发送的大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时,则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每个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对该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对大数据的处理方式,只要能够使得经过处理后的大数据满足其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任何处理方式均可,且不局限于单一处理方式,如可以为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而对大数据进行何种处理,处理标签即为何种标签,如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则该处理标签即为压缩标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大数据进行处理以及添加处理标签的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式:
方式一、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大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使得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都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每个拆分数据分别添加拆分标签,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即根据拆分标签既可以确定多个属于同一数据的拆分数据,又可以合并多个拆分数据;
方式二、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判断为该压缩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则为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即根据压缩标签既可以确定一个属于同一数据的压缩数据,又可以解压一个压缩数据;
方式三、先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判断为该压缩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再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该压缩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使得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都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每个拆分数据分别添加压缩标签和拆分标签,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即根据拆分标签既可以确定多个属于同一数据的拆分数据,又可以合并多个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即根据压缩标签既可以确定一个属于同一数据的压缩数据,又可以解压一个压缩数据。
S204:将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具体地,当完成对大数据的处理后,将得到的处理数据并行发送至大数据接收装置。相应地,若判断出待发送的大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时,则直接将该大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对于用户来说,用户可以不需要知道服务器数据传输协议所支持的最大值。当用户发送一个超大数据时,只需要完成整个发送动作就可以了,且可以方便地发送和接收超大数据,既能保证数据不超过数据传输协议的最大临街值,又能保证合理利用数据传输的大小,且降低发送失败率。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数据接收装置3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将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具体地,当数据发送装置1将经过处理的携带处理标签大数据发送出去之后,数据接收装置2接收该大数据。第二接收模块301接收经过大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当第二接收模块301接收到该处理数据后,第二处理模块302根据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对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处理,还原得到大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处理模块302对处理数据的处理方式与大数据发送装置1中第一处理模块104的处理方式相反,即为其处理的逆向过程,如第一处理模块104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则第二处理模块302对处理后的压缩数据进行逆向处理,即解压处理,还原得到大数据,大数据接收装置3提示接收成功,并将该大数据显示在界面上供用户查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大数据接收装置2还包括第二判断模块303,第二判断模块303判断第二接收模块301接收的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和/或压缩标签,第二处理模块302根据第二判断模块303的判断结果,对接收到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进行处理,其处理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第二处理模块302包括合并子模块3021,当第二判断模块303判断为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则合并子模块3021根据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即所有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还原得到大数据;
方式二、第二处理模块302包括解压子模块3022,当第二判断模块303判断为处理数据携带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解压子模块3022根据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压缩数据,再根据所述一个压缩数据的压缩标签,对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大数据;
方式三、第二处理模块302包括合并子模块3021、解压子模块3022,当第二判断模块303判断为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合并子模块3021根据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解压子模块3022再根据压缩标签,对合并后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大数据。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具体地,当数据发送装置将经过处理的携带处理标签大数据发送出去之后,数据接收装置则接收经过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S402:根据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携带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具体地,当接收到该处理数据后,根据其携带的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对至少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逆向处理,还原得到大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对处理数据的处理方式与数据发送装置中的处理方式相反,即为其处理的逆向过程,如数据发送装置对大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则数据接收装置对处理后的压缩数据进行反向处理,即解压处理,还原得到大数据,数据接收装置提示接收成功,并将该大数据显示在界面上供用户查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处理数据后,判断该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和/或压缩标签,根据判断结果,对处理数据进行处理,其处理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一、判断为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则根据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即所有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还原得到大数据;
方式二、判断为处理数据携带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压缩数据,再根据所述一个压缩数据的压缩标签,对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大数据;
方式三、判断为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大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再根据压缩标签,对合并后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大数据。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数据发送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
数据发送装置1接收用户对大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当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最大临界值,判断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若数据量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对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将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数据接收装置3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根据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携带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根据有效发送数据值,对大数据进行处理,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保证了大数据发送的成功率,降低了操作的繁琐性及用户的学习成本,有效防止数据信息丢失,用户体验大幅度提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有效发送数据值;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时,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所述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得到的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数据传输占比或数据传输阈值;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最大临界值,以及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传输占比或数据传输阈值,确定有效发送数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再对所述压缩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4.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和/或压缩标签;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处理数据携带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压缩数据,再根据所述一个压缩数据的压缩标签,对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为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再根据所述压缩标签,对合并后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6.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对数据的发送操作,并接收通道服务器发送的最大临界值;
当接收到发送操作时,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
判断所述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若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则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对所述处理数据添加处理标签;
将所述处理数据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不大于所述最大临界值的步骤具体为:
获取数据传输占比,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占比,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获取数据传输阈值,根据所述最大临界值以及数据传输阈值,获取有效发送数据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所述处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的步骤具体为:
对所述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或者,对所述数据进行压缩,得到一个压缩数据,所述压缩数据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为所述压缩数据添加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再对所述压缩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多个拆分数据,为所述拆分数据添加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每个拆分数据的数据量不大于所述有效发送数据值。
9.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发送装置发送的携带处理标签的处理数据;
根据所述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携带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处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至少一个处理数据,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的处理标签,将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数据还原得到数据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所述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若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判断所述处理数据是否携带压缩标签,若所述处理数据携带压缩标签,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压缩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压缩数据,再根据所述一个压缩数据的压缩标签,对一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或者,判断所述处理数据是否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若所述处理数据携带拆分标签和压缩标签,所述拆分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源的多个经过拆分的拆分数据,所述压缩标签用于表征属于同一数据的一个经过压缩的压缩数据,则根据所述拆分标签,确定属于同一数据的多个拆分数据,再根据所述多个拆分数据的拆分标签,对多个数据量不大于有效发送数据值,并且属于同一数据的处理数据进行合并,再根据所述压缩标签,对合并后的处理数据进行解压,还原得到数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9018.7A CN103906011A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9018.7A CN103906011A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6011A true CN103906011A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099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9018.7A Pending CN103906011A (zh) | 2014-02-27 | 2014-02-27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0601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6773A (zh) * | 2015-09-30 | 2016-02-03 |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片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5376579A (zh) * | 2015-11-03 | 2016-03-02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其接口盒 |
CN107291530A (zh) * | 2016-04-01 | 2017-10-24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8197199A (zh) * | 2017-12-27 | 2018-06-22 |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1015A (zh) * | 2009-12-30 | 2010-05-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彩信的传输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
CN101820596A (zh) * | 2010-01-22 | 2010-09-01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超长短信处理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
CN102868980A (zh) * | 2012-09-07 | 2013-01-0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彩信发送方法及通信终端 |
US20130086158A1 (en) * | 2007-09-21 | 2013-04-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push content |
CN103209396A (zh) * | 2013-03-27 | 2013-07-17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彩信数据量上限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
CN103533518A (zh) * | 2013-10-22 | 2014-01-22 | 东莞市东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彩信压缩方法及终端设备 |
-
2014
- 2014-02-27 CN CN201410069018.7A patent/CN1039060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86158A1 (en) * | 2007-09-21 | 2013-04-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 push content |
CN101711015A (zh) * | 2009-12-30 | 2010-05-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彩信的传输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
CN101820596A (zh) * | 2010-01-22 | 2010-09-01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超长短信处理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
CN102868980A (zh) * | 2012-09-07 | 2013-01-09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彩信发送方法及通信终端 |
CN103209396A (zh) * | 2013-03-27 | 2013-07-17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彩信数据量上限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
CN103533518A (zh) * | 2013-10-22 | 2014-01-22 | 东莞市东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彩信压缩方法及终端设备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6773A (zh) * | 2015-09-30 | 2016-02-03 |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图片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5376579A (zh) * | 2015-11-03 | 2016-03-02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其接口盒 |
CN107291530A (zh) * | 2016-04-01 | 2017-10-24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291530B (zh) * | 2016-04-01 | 2019-12-20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8197199A (zh) * | 2017-12-27 | 2018-06-22 |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59781B (zh) | 调节智能终端应用网速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 |
CN109831506A (zh) |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1179393A (zh) | 一种实现文件断点续传的方法及系统 | |
US10148565B2 (en) | OPENFLOW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ontroller, and service gateway | |
CN110602122A (zh)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906011A (zh)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装置及方法 | |
CN104092760A (zh) | 云终端组播重定向的系统及方法 | |
GB2471983B (en) | Data synchronisation | |
CN103095684A (zh) | 获取关注用户聚合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685570A (zh) | 服务器、终端和消息推送方法 | |
CN107592215A (zh) | 一种管理消息中间件的方法 | |
CN105743951A (zh)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516788A (zh) |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及其Flash客户端和服务器 | |
CN111541555A (zh) | 群聊优化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1453751A (zh) | 窄带网络环境下传输大文件数据的方法 | |
CN105900481A (zh) | 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带宽选择方法及接入点ap | |
KR102115401B1 (ko) | 네트워크 코딩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5635128A (zh) | 视频流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6657076B (zh) | 一种网络命名空间的tcp服务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5243002A (zh) | 一种消息中间件的监控方法和系统 | |
CN105323183A (zh) | 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与系统 | |
CN103248679A (zh) | 一种网络消息传递方法 | |
CN105338371A (zh) | 一种多媒体转码调度方法和装置 | |
CN110865891B (zh) | 一种异步消息编排方法和装置 | |
CN11251213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