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5263B - 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05263B CN103905263B CN201210576395.0A CN201210576395A CN103905263B CN 103905263 B CN103905263 B CN 103905263B CN 201210576395 A CN201210576395 A CN 201210576395A CN 103905263 B CN103905263 B CN 1039052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bandwidth
- delay
- time
- busi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网络带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根据所述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根据查找到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带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已有数据显示,全球宽带网络用户数突破6亿,中国宽带用户数达到1.64亿,位居全球第一。如何评估网络的数据业务质量,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是运营商提高业务质量的一大课题。衡量用户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网络的上传和下载速率。
当前带宽测试的测试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测速服务器接收测速请求;
其中,该测速请求可以由用户通过浏览器/插件/客户端发起。
步骤2、测速服务器创建资源对象;
步骤3、浏览器/插件/客户端请求测试对象发起测试;
步骤4、测速服务器根据后台配置发起资源上传和下载测试;
步骤5、测试结束后,浏览器/插件/客户端发起请求到测速服务器获取上传和下载速率;
步骤6、在浏览器/插件/客户端展示测试结果给用户。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单线程上传、下载测速服务器上的资源文件,至文件下载完成或达到测试时间限值而停止。利用文件大小与总传输时间的比值来表征平均上传/下载速率,由于这种方式没有考虑测试时的网络时延、抖动、丢包等状况,一律采用固定线程数进行下载,不能体现出用户当前网络所能提供的最大业务速率,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网络带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包括:
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
根据所述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带宽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查找单元,用于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首先确定出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并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值确定当前网络质量等级,之后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来确定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上述过程中,由于根据网络当前的传输状况确定初始线程数量,其能够反应用户当前网络所能提供的业务速率,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带宽测试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业务带宽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带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业务带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测试方法的实施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1、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
其中,理想网络带宽为用户网络在理想状态下(例如无网络丢包状态下)的最大网络带宽,业务估算带宽为业务测试(如HTTP、TCP或者UDP类业务)得到的网络带宽。
S102、根据所述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分别以Bm和Bs表示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并定义δ=Bm-Bs。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按照δ的取值范围将网络质量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当时为低级,此时网络质量不好,具体的用户业务会存在较多重传、丢包等现象,导致用户最大可用业务带宽远小于理论网络带宽;为中级,此时网络质量一般,具体的用户业务存在一定的丢包重传现象;为高级,此时网络质量较好,具体的用户业务中丢包重传现象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δ的取值范围将网络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级,具体的分级数量本发明不做限定。
S103、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具体实施时,在确定出当前网络的网络质量等级之后,可以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如表1所示,为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一种可能的存储结构(以下以将网络质量等级分为3级为例):
表1
网络质量等级 | 初始线程数量(n) |
高 | n=1 |
中 | 1<n<5 |
低 | n>5 |
具体实施时,网络质量等级为高时,可以启用单线程测试,网络质量等级为中时,可以启用一般数量的多线程测试,网络质量较差时,启动较多测试线程,具体的初始线程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S104、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
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SloPS算法确定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具体的,在采用SloPS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时,需要预先设置测试数据包的大小,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和预设的测试数据包的大小,可以确定出测试数据包的初始发送速率。由于当测试数据包的发送速率超过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后,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多,网络传输时延会迅速增大,而在接近于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时,网络传输时延抖动较小且趋于稳定。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通过控制测试数据包的发送速率来寻找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其中,若测试数据包的类型为TCP数据包或者HTTP数据包时,可以通过调整测试线程数量,来调整测试数据包的发送速率,若测试数据包的类型为UDP数据包时,可以通过调整测试数据包的大小来调整测试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即每次发送数据包之后,对测试线程数量或者测试数据包大小进行调整后,再次发送测试数据包,这样,每一次按照不同的发送速率发送测试数据包能够得到不同的网络传输时延,根据各网络传输时延能够描绘出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曲线,由于当超过最大可用业务带宽时,网络传输时延迅速增大,体现在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曲线上,变化曲线斜率会突然增大,当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例如可以先不限于设置为0.4)时,记录此时的网络传输时延值和当前的测试线程数量或者测试数据包的大小,并按照以下公式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其中:b为测试数据包的大小,n为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测试线程数量,t为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
上述过程中,由于根据实际的网络质量确定初始测试线程数量,当采用SloPS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时,能够迅速逼近估算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对应的测试线程数量,加速算法的收敛速度,减少测试数据包的发送次数,从而能够加快测试速度,节约网络传输资源。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判断确定出的时延区间的波动范围与平均网络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值来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信,例如可以通过判断达到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范围宽度是否超过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20%来确定,如果不超过,则认为测试结果可信度较高。其中,网络平均传输时延,可以根据各测试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与所发送的测试数据包的数量的比值确定。
具体实施时,步骤S101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理想网络带宽:
步骤1、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PING数据包;
具体的,可以通过浏览器/客户端/插件等客户端软件向网络侧发送大量的PING数据包,为了便于描述,以用户发送100个PING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这样,能够得到100个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时,浏览器/客户端/插件等客户端软件还可以根据预设比例,统计获得的100个离散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中,达到该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以预设比例为90%为例,即统计获得的100个离散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中90个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假设为[20,180]。
步骤2、记录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
步骤3、根据记录的各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PING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的,以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之和与PING数据包的数量的比值作为各PING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时,可以判断步骤1中确定出的、达到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范围宽度与平均网络传输时延是否超过预设值,例如,可以通过判断达到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范围宽度是否超过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20%来确定,如果是,则说明当前网络存在较大的抖动;如果否,则说明当前网络时延抖动较小。同时,浏览器/客户端/插件等客户端软件记录确定出的区间范围,在向用户显示测试结果时显示网络传输时延的区间范围及位于确定出的区间范围内的网络传输时延,以供用户参考。
步骤4、根据确定出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PING数据包的大小确定理想网络带宽。
具体的,可以确定PING数据包的大小与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理想网络带宽。
具体实施时,步骤S101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确定业务估算带宽:
步骤1、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业务数据包;
具体的,可以通过浏览器/客户端/插件等客户端软件向网络侧发送大量的业务数据包,该业务数据包可以但不限于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数据包、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数据包或者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包;为了便于描述,以用户发送100个业务数据包为例进行说明,这样,能够得到100个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时,浏览器/客户端/插件等客户端软件可以统计获得的100个离散的业务数据包的的网络传输时延中,达到该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以预设比例为90%为例,即统计获得的100个离散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中90个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例如为[10,150]。
步骤2、记录各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
步骤3、根据记录的各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业务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的,以各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之和与业务数据包数量的比值作为各业务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时,可以判断步骤1中确定出的、达到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范围宽度与平均网络传输时延是否超过预设值,例如,可以通过判断达到预设比例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区间范围宽度是否超过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20%来确定,如果是,则说明当前网络对于某一类的业务存在较大的时延抖动;如果否,则说明当前网络对于某一类业务的时延抖动较小。同时,浏览器/客户端/插件等客户端软件记录确定出的区间范围,在向用户显示测试结果时显示网络传输时延的区间范围及位于确定出的区间范围内的网络传输时延,以供用户参考。
步骤4、根据各业务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业务数据包的大小确定业务估算带宽。
具体的,可以确定业务数据包的大小与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业务估算带宽。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以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最大可用业务带宽测试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为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业务带宽测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浏览器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例如100个)的PING数据包;
S202、浏览器统计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PING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延和90%的置信区间;
本步骤中,即根据所发送的100个的PING数据包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统计90个以上的PING数据包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时延区间;
较佳地,具体实施时,步骤S202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统计出的90%以上的置信区间是否超过确定出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20%,如果是,说明当前网络状况较差,存在较大的时延抖动,如果否,说明当前网络状况较好,特别地,浏览器在显示测试结果时,若置信区间超过确定出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20%,可以同时显示确定出的置信区间及区间内包含的各网络传输时延,以供用户判断当前网络状况。
S203、浏览器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例如100个)的业务数据包;
S204、浏览器统计各业务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业务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时延和90%的置信区间;
本步骤中,即根据所发送的100个的业务数据包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统计90个以上的业务数据包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时延区间;
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统计出的90%以上的置信区间是否超过确定出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20%,如果是,说明当前网络状况较差,存在较大的时延抖动,如果否,说明当前网络状况较好,特别地,浏览器在显示测试结果时,可以同时显示确定出的置信区间及位于区间内的各网络传输时延,以供用户判断当前网络状况。
S205、确定各PING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与业务数据包的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差值;
S206、根据确定出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例如,可以但不限于将网络质量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S207、在预先设置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S208、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利用SloPS算法确定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
S209、显示测试结果。
具体的,可以显示确定出的当前最大可用业务带宽,以及根据PING数据包确定出的置信区间和业务数据包确定的置信区间和各置信区间内包含的各网络传输时延,以供用户参考判断当前网络状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方法,利用大量离散分布的PING数据包的网络传输时延确定网络在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带宽,记录该最大带宽为理想情况下业务能够达到的最大带宽,同时,通过实际业务测试(向网络侧发送业务数据包),根据离散分布的大量业务测试结果确定业务估算带宽。根据确定出的业务估算带宽和理想网络带宽的差值来确定业务带宽探测算法(如SloPS算法)中使用的测试线程的数量,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的业务带宽探测算法来确定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上述过程中,由于根据网络当前的传输状况确定初始线程数量,其能够反应用户当前网络所能提供的业务速率,其值可以逼近用户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业务带宽测试装置,由于上述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业务带宽测试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
第二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确定单元301确定出的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查找单元303,用于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第三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查找单元303查找到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
具体实施时,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PING数据包;并记录各PING数据包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根据记录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PING数据包的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确定所述PING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理想网络带宽。
具体实施时,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包括TCP数据包或者UDP数据包或者HTTP数据包;记录各业务数据包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根据记录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业务数据包的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业务估算带宽。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记录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301,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所述PING数据包的大小确定理想网络带宽之前,根据记录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确定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第一时延区间;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记录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301,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所述业务数据包的大小确定业务估算带宽之前,根据记录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确定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第二时延区间;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带宽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确定出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记录的第一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和第二时延区间位于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所述理想网络带宽为用户网络在理想状态下的最大网络带宽,所述业务估算带宽为业务测试得到的网络带宽;
根据所述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根据查找到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包括: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和预设的测试数据包的大小,确定测试数据包的初始发送速率;每次发送数据包之后,调整测试线程数量或者测试数据包的大小后再次发送测试数据包,每一次按照不同的发送速率发送测试数据包后得到不同的网络传输时延,根据各网络传输时延描绘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曲线,记录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曲线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值和当前的测试线程数量或者测试数据包的大小,并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其中:b为测试数据包的大小,n为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测试线程数量,t为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确定理想网络带宽:
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PING数据包;并
记录各PING数据包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
根据记录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PING数据包的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
确定所述PING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理想网络带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确定业务估算带宽:
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包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数据包或者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数据包;
记录各业务数据包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根据记录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业务数据包的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
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业务估算带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所述PING数据包的大小确定理想网络带宽之前,还包括:
根据记录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确定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第一时延区间;
记录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所述业务数据包的大小确定业务估算带宽之前,还包括:
根据记录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确定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第二时延区间;
记录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确定出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以及记录的第一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和第二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7.一种业务带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分别确定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所述理想网络带宽为用户网络在理想状态下的最大网络带宽,所述业务估算带宽为业务测试得到的网络带宽;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想网络带宽和业务估算带宽之间的差值,确定网络质量等级;
查找单元,用于在预设的网络质量等级与初始线程数量的对应关系中,查找确定出的网络质量等级对应的初始线程数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查找到的初始线程数量,采用预设算法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确定出的初始线程数量和预设的测试数据包的大小,确定测试数据包的初始发送速率;每次发送数据包之后,调整测试线程数量或者测试数据包的大小后再次发送测试数据包,每一次按照不同的发送速率发送测试数据包后得到不同的网络传输时延,根据各网络传输时延描绘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曲线,记录网络传输时延的变化曲线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值和当前的测试线程数量或者测试数据包的大小,并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大可用业务带宽:其中:b为测试数据包的大小,n为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测试线程数量,t为变化曲线的斜率超过预设值时对应的网络传输时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PING数据包;并记录各PING数据包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根据记录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PING数据包的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确定所述PING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理想网络带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向网络侧发送预设数量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包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数据包或者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数据包;记录各业务数据包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根据记录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确定各业务数据包的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包的大小与所述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的比值为业务估算带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记录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所述PING数据包的大小确定理想网络带宽之前,根据记录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确定达到第一预设比例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第一时延区间;
所述第一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记录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平均网络传输时延和所述业务数据包的大小确定业务估算带宽之前,根据记录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确定达到第二预设比例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所在的第二时延区间;
所述第二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确定出的最大可用业务带宽,记录的第一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一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一网络传输时延和第二时延区间及位于所述第二时延区间内的各第二网络传输时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76395.0A CN103905263B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76395.0A CN103905263B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5263A CN103905263A (zh) | 2014-07-02 |
CN103905263B true CN103905263B (zh) | 2017-06-20 |
Family
ID=50996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76395.0A Active CN103905263B (zh) | 2012-12-26 | 2012-12-26 | 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052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0327B (zh) * | 2015-12-07 | 2019-09-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测试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332682B (zh) * | 2016-04-28 | 2019-11-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速率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6060118A (zh) * | 2016-05-17 | 2016-10-26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7450854B (zh) * | 2017-08-07 | 2020-09-18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期望速率下最大线程数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
CN107835101B (zh) * | 2017-10-19 | 2020-05-08 | 厦门美柚股份有限公司 | 对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及装置、终端 |
CN110392367A (zh) * | 2018-04-16 | 2019-10-29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0266551B (zh) * | 2019-07-29 | 2021-06-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26691B (zh) * | 2021-08-20 | 2024-04-30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带宽预留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50541B2 (en) * | 2002-09-30 | 2005-02-01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 to measure network path bandwidth capacity using modal analysis |
CN101958811A (zh) * | 2009-07-14 | 2011-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1964727A (zh) * | 2009-07-22 | 2011-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混合报文测量可用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45219A (zh) * | 2010-12-14 | 2011-05-04 | 同济大学 | 一种高效的单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63517B1 (ko) * | 1999-12-23 | 2002-12-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네트워크 상태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
-
2012
- 2012-12-26 CN CN201210576395.0A patent/CN1039052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50541B2 (en) * | 2002-09-30 | 2005-02-01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ique to measure network path bandwidth capacity using modal analysis |
CN101958811A (zh) * | 2009-07-14 | 2011-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端到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及系统 |
CN101964727A (zh) * | 2009-07-22 | 2011-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混合报文测量可用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45219A (zh) * | 2010-12-14 | 2011-05-04 | 同济大学 | 一种高效的单端可用带宽测量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多种网络带宽测量算法及其比较;李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0430;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5263A (zh) | 201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5263B (zh) | 一种业务带宽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7360586B (zh) | 一种网络质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
US6108800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 |
CN106412917B (zh) | 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及装置 | |
EP331304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quality of a media stream | |
CN106233682A (zh) | 用于移动视频应用的QoE供应方法和设备 | |
CN102077530B (zh) | 检查无线业务及减缓分组删除以避免无线饱和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125429A (zh) | 视频数据传输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 |
US20110153828A1 (en) | Load bala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load using the same | |
CN1937534A (zh) |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和一种负载均衡设备 | |
CN110377521B (zh) | 一种目标对象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1964727A (zh) | 一种利用混合报文测量可用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130343190A1 (en) | Application-driven control of wireless networking settings | |
FI129839B (en) |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7992416B (zh) | 一种网页时延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09789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testing of end-to-end performance of a server | |
CN105794150A (zh) | 用于测量端对端互联网应用性能的方法 | |
CN103840978B (zh) | 一种获取kqi门限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0515782A (zh) | 服务器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 |
CN105095315B (zh) | 动态调节哈希环节点数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231613B (zh) | 一种分发策略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优化系统 | |
CN103023795B (zh) | 一种基于小区状况控制分组交换速率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7332682B (zh) | 一种业务速率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09120480B (zh) | 基于数据中心的链路优化方法及装置 | |
Eriksén et al. | Mapping service quality: measuring and compar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Internet-based map servi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