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1540B - 植物栽培容器 - Google Patents

植物栽培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1540B
CN103891540B CN201210580901.3A CN201210580901A CN103891540B CN 103891540 B CN103891540 B CN 103891540B CN 201210580901 A CN201210580901 A CN 201210580901A CN 103891540 B CN103891540 B CN 103891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water
cultivating container
plant culture
overflow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09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1540A (zh
Inventor
桥本昌树
能町真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ory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ory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ry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ry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09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1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1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1540A/zh
Priority to HK14112330.8A priority patent/HK119886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1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15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栽培容器,可容易且可靠地将从溢流管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供给于下层的植物栽培容器的贮水部,该植物栽培容器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8)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在贮水部(8)上设有将超过规定高度的植物栽培用水排出的溢流管(10),在溢流管(10)的上端的上方,设有与溢流管(10)的轴心交叉的遮蔽板(14)。

Description

植物栽培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容器,该植物栽培容器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在贮水部设有将超过规定高度的植物栽培用水排出的溢流管。
背景技术
与该种类的植物栽培容器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有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植物栽培容器通过泵等供水单元向植物栽培容器的贮水部供给植物栽培用水,此时植物栽培用水以不超过溢流管的上端的水位积存在贮水部中,一部分被浸渍在该积存的植物栽培用水中的植物栽培床材料将植物栽培用水向上吸,在内部保持适量的植物栽培用水,因此可以对植物栽培床材料上所栽种的植物进行适当的栽培。
当供给超过植物栽培床材料的吸水能力的量的植物栽培用水时,或者通过供水单元供给植物栽培用水的供给速度超过植物栽培床材料的吸水速度时,多余的植物栽培用水从溢流管排出。尤其是,当多个植物栽培容器上下层叠使用时,从溢流管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作为植物栽培用水供给于设置在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最终层叠的全部植物栽培容器的植物栽培床材料吸收所需量的植物栽培用水。另外,从设置在最下层的植物栽培容器的溢流管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回收在适当的贮水容器中,从而根据需要,作为下次的灌水用植物栽培用水加以利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45015号公报(0021段、图2)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植物栽培容器中,从一个植物栽培容器的溢流管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不通过配置在其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下层植物栽培容器)的贮水部而直接进入下层的植物栽培容器的溢流管,存在向下层植物栽培容器中所种植的植物的灌水不充分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以上例子所示的以往技术的植物栽培容器所带来的课题,提供一种从溢流管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可以容易且可靠地供给于下层植物栽培容器的贮水部的植物栽培容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植物栽培容器的特征结构是,
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
在所述贮水部上设有将超过规定高度的植物栽培用水排出的溢流管,在所述溢流管的上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溢流管的轴心交叉的遮蔽板,
在所述植物栽培容器的上端和封闭所述植物栽培容器的上方空间的盖部件之间,设置有卡合单元,该卡合单元可通过所述盖部件的相对于所述植物栽培容器从前表面侧向后方的滑动移动,使所述植物栽培容器和所述盖部件这两个部件彼此连接,收容上部供给管的开口部形成为朝向所述盖部件的后端开放的切口状,所述上部供给管用于将植物栽培用水从所述盖部件的上方供给于所述贮水部。
在上述的特征结构的植物栽培容器中,即使向下方穿过植物栽培容器的溢流管的植物栽培用水向位于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的溢流管的开口部落下,但其一大半被与溢流管的轴心交叉地设置的遮蔽板拨回到外侧,因此正确地供给于位于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的贮水部。并且,采用上述结构时,只要使盖部件相对于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的上端从前表面侧向后方滑动移动,盖部件就可以连接在植物栽培容器的上端,能容易进行盖部件的装拆。而且,在盖部件上,收容上部供给管的开口部形成为朝向盖部件的后端开放的切口状,即使在已经从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的上方朝向贮水部配置有上部供给管的状态下,无需卸下上部供给管就能实施盖部件的装拆。
另外,在上述的特征结构的植物栽培容器中,与将溢流管的位置彼此不同的两种植物栽培容器交替层叠使用的结构等相比,由于植物栽培容器以及植物栽培床材料的形状可以统一成一个,可以将制造成本控制得较低。
此外,与在溢流管的上端等安装分体的遮蔽板的结构等相比,可以减少植物栽培容器的结构部件件数。
另外,如果是没有遮蔽板的溢流管,则由于接收溢流的植物栽培用水的溢流管的开口部是横向延伸的平面状,因此具有孔被栽培的植物的叶子阻塞、容易引起排水堵塞的倾向。但是,在所述特征结构的植物栽培容器中,由于在溢流管的上部有遮蔽板,溢流管的开口部是纵向延伸、且沿着溢流管的外周连续地延伸的弯曲面状或者多角面状,因而不会产生开口部被栽培植物的叶子完全阻塞的问题,不易引起排水堵塞。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结构是,设置有将在横向上彼此相邻的植物栽培用空间隔开的隔开板,所述遮蔽板从所述隔开板的侧面向横向突出形成。
采用本结构时,与从溢流管的一部分竖立设置用于支撑遮蔽板的专用部件的结构等相比,可以简单地实现具有充分的强度的遮蔽板。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结构是,设置有从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向所述遮蔽板伸出的连接部、和从所述遮蔽板的除所述连接部以外的周缘部向上竖立设置的引导壁部。
采用本结构时,到达遮蔽板的上表面的植物栽培用水可以被引导壁部引导到连接部,从连接部沿着溢流管的外周面可靠地到达贮水部。即,不存在到达遮蔽板的上表面的植物栽培用水经由遮蔽板的缘部到达溢流管的内部的担忧。
本发明的植物栽培容器的特征结构是,
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
装拆自如地设有遮挡板,该遮挡板从所述贮水部的跟前侧朝向所述植物栽培用空间的背面侧上端附近倾斜地延伸。
在上述的特征结构的植物栽培容器中,当植物栽培用空间的一个中不载置栽种植物的植物栽培床材料时,通过相对于该植物栽培用空间安装遮挡板,从而尤其可以抑制由于看见没有栽种植物的植物栽培床材料或者看见植物栽培用空间的背面和贮水部的交界部而引起的不足感或空白感。
另外,在遮挡板从贮水部的跟前侧朝向植物栽培用空间的背面侧上端附近等以大体铅垂的状态延伸的结构中,由于从遮挡板的下端附近到上端附近的整体在相同条件下被周围的光照射,因此遮挡板的存在变得过于显著,对于植物栽培在植物栽培容器中的植物的鉴赏者来说,产生单调不自然印象的倾向。但是,在所述的特征结构的植物栽培容器中,由于遮挡板从贮水部的跟前侧朝向植物栽培用空间的背面侧上端附近倾斜地延伸,因此从容易被周围的光明亮地照亮的遮挡板的下端,朝向由于从植物栽培容器的前表面开口部向后方后退而不容易被周围的光照亮的遮挡板的上端,产生层次状外观的变化,可以给与自然的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栽培容器的植物栽培装置整体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层叠的多个植物栽培容器的剖视侧视图。
图3是从斜上方看植物栽培容器的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下方看植物栽培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将层叠的多个植物栽培容器和盖部件一起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左右溢流管和遮蔽板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遮蔽板的作用的剖视后视图。
图8是表示使用上部供给管的情况下的盖部件和植物栽培容器的剖视侧视图。
图9是表示上部供给管的下端附近的局部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盖部件的外观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A植物栽培床材料
W植物栽培用水
1植物栽培容器主体(植物栽培容器)
2植物栽培用空间
2a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
6分隔壁
8贮水部
10溢流管
14遮蔽板
15a连接部(前侧)
15b连接部(后侧)
16引导壁部
30盖部件(植物栽培容器)
30a开口部
31a凸状片(卡合单元)
32a凸状片(卡合单元)
33卡合突起(卡合单元)
40泵(供水单元)
60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进行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植物栽培容器是包含:可以上下层叠使用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植物栽培容器的一例)和可以封闭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上方开口部的盖部件30(植物栽培容器的一例)。如图1所示,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具有可以储存植物栽培用水W的贮水部8,与可以向贮水部8供给植物栽培用水W的电动式等泵40协动,构成一个植物栽培装置。
(植物栽培容器的概略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各个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呈由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形等形成的在横向上较长的形状,一体地具有底壁3、从底壁3的后方的一边向上方竖立设置的一个长侧壁4、以及从底壁3的左右两边向上方竖立设置的两个短侧壁5,从而在内部形成植物栽培用空间2。另外,从底壁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一体地竖立设置有三个分隔壁6,将彼此在横向上相邻的多个植物栽培用空间2隔开,这些分隔壁6与短侧壁5平行地延伸。
因此,如图5所示,在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上表面载置并安装其他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或者盖部件30时,植物栽培用空间2被三个分隔壁6区划为总计四个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开口部构成为位于前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各单位贮水部8a的底壁3具有,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附近大体水平地延伸的中央底壁3a、从中央底壁3a的前端朝向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开口部侧逐渐地位于上方而向前上方倾斜(倾斜角α)的前方底壁3b、以及从中央底壁3a的后端朝长侧壁4逐渐地位于上方而向后上方倾斜的后方底壁3c。这些中央底壁3a、前方底壁3b、后方底壁3c、长侧壁4、短侧壁5互相配合,形成可以储存通过泵40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W的贮水部8。
贮水部8也被分隔壁6区划为总计四个单位贮水部8a,配置于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下部,在各分隔壁6的下部,将各单位贮水部8a彼此之间在横向上连通的连通路9形成为大体矩形的切口状。
如图2和图5所示,植物P栽种在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中所载置的由海绵状等吸水性材料形成的植物栽培床材料A上。载置于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后端载置在后方底壁3C上,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前端大体载置在前方底壁3b的前端附近。为了确保充分大小的根圈,在该实施方式中倾斜角α的值为大约55°,但是不必限定为该数值。
植物栽培床材料A通过例如以100:120:1:800等的比例(数值均为重量)混合保水性填充材料(泥炭)、氨基甲酸酯预聚物、聚酯系多元醇、水并成形为适当的形状而制成。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用立方体、长方体、或者圆柱状等各种形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贮水部8的一部分中,在中央底壁3a和后方底壁3c的交界附近,向上突出设置有溢流管10,该溢流管10用于将超过规定高度的植物栽培用水W排出,从而使贮水部8内的植物栽培用水W维持在一定量以下。
此处,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溢流管10,虽然这些溢流管被配置成和左右两个分隔壁6的一部分一体化,并且相对于各分隔壁6横跨左右,但分隔壁6不通过溢流管10的内部。
在溢流管10的下方,一体地连接有用于把进入溢流管10的植物栽培用水W向下方引导的排水管11。
另一方面,在位于左右中央的分隔壁6的后方,以在长侧壁4的内表面沿着上下、并且上下贯通后方底壁3a的状态一体地设有引导筒12,所述引导筒12用于将后述向上吸引植物栽培用水用的供水软管H2向上引导。
(连接单元)
如图3和图4所示,从长侧壁4的下端的内侧缘部向下突出形成有卡合在下层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长侧壁4的内表面的薄板状的凸状片4a,以使多个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彼此之间容易地以上下正确的位置关系层叠。同样,从短侧壁5的下端的内侧缘部向下突出形成有卡合在下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短侧壁5的内表面的薄板状的凸状片5a。
此外,凸状片4a、5a的朝外的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小的卡合突起18,卡合台阶4b、5b的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可以收容卡合突起18的通孔19。卡合突起18具有越靠近上方越向外侧伸出的倾斜引导面。
也就是说,以上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凸状片4a、5a嵌入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卡合台阶4b、5b的状态将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上下层叠,从上下方向压合时,由于长侧壁4以及短侧壁5暂时的弹性变形,上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各卡合突起18压入嵌合进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卡合凹部19,上下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彼此之间简单地设定为一体化。
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可以以如下的形态实施:在配置于室内等的地面的壳体1c上嵌合/连接有多层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将用于向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供水的可以储存植物栽培用水W的植物栽培用水罐1b配置在壳体1c的内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使壳体lc的平面看的轮廓形状与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平面看的轮廓形状相同,并且,在植物栽培用水水罐1b的内部设置泵40,从而可以使植物栽培装置的整体外观变得优良。
另外,由于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前方底壁3b向前上方延伸设置成倾斜状,形成下一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中所设置的植物可以向上方展开的空间,同时,前方底壁3b的背面从正面看时构成兼具植物背景的天花板面。
(盖部件)
如图2和图5所示,对配置在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上方开口部进行封闭的盖部件30一体地具有:顶盖部36、从顶盖部36的后方的一边向下方竖立设置的一个长侧壁37、以及从顶盖部36的左右两边向下方竖立设置的两个短侧壁38。
顶盖部36具有:从长侧壁37的上端附近向前方大体水平地延伸的主顶盖部36a、以及从主顶盖部36a的前端向前方逐渐变高的倾斜状延伸的辅助顶盖部36b。
如从图2可以理解的那样,辅助顶盖部36b和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前方底壁3b大约同样地,向前上方延伸设置成倾斜状,因此形成有配置在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中所设置的植物可以向上方展开的空间,并且,从正面看时构成兼具植物背景的天花板面。
如图2和图5所示,盖部件30的下端也形成有和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凸状片4a、5a形状基本相同的凸状片31a、32a(卡合单元的一例),凸状片3la、32a的朝外的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卡合突起33(卡合单元的一例)。但是,盖部件30的连接方法和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彼此之间的连接方法不同,以从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前方向后方滑动状嵌入的方式安装。因此,在盖部件30的卡合突起33上设置有越靠近前方越向外侧伸出的倾斜引导面。
(植物栽培用水的主要流动)
如图1所示,从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溢流管10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W经由排水管11供给于在下方相邻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贮水部8,最终通过连接在最下层的溢流管10的下方的排水管11上所外嵌的排水软管H3回收到植物栽培用水水罐1b中。另外,溢流管10以及排水管11的内径大约是14~15mm。
回收在植物栽培用水水罐lb中的植物栽培用水W以通过槽内软管Hl和供水软管H2供给于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形式无浪费地使用,所述槽内软管Hl连接泵40的出口和设置于植物栽培用水水罐lb的上表面的接头Jl,所述供水软管H2从接头Jl通过各引导筒12而被向上方引导。供水软管H2的顶端通过分支接头J2被分支成左右二支,大致均匀地供给于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左右的单位贮水部8a。
由于植物栽培床材料A以下部浸在单位贮水部8a内的植物栽培用水W中的状态被载置,因此各植物栽培床材料A一边吸收植物栽培用水,一边可以向植物P的根R供给植物栽培用水W而进行植物栽培。
另外,如上所述,载置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前方底壁3b形成为具有倾斜角α的倾斜面,该倾斜面越靠近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开口部侧越位于上方、越远离开口部侧越位于下方。
因此,如图2所示,植物栽培床材料A远离开口部的一侧浸渍在植物栽培用水W内,开口部侧仅稍微浸渍在植物栽培用水W中,或者根据情况的不同,处于不浸渍在植物栽培用水W中的状态。即,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植物的根R想要生长且伸长的根圈,并且因为向该根圈供给充分量的植物栽培用水W,所以确保了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
(排水孔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溢流管10的下端附近,设置有排水孔20,该排水孔20用于向植物栽培床材料A供给必要量的水分,然后W用比较短的时间将残留在贮水部8的植物栽培用水排出。因此,通过泵40对贮水部8的供水完成时,没有被植物栽培床材料A吸收而残留在贮水部8中的植物栽培用水W不会长久地放置在贮水部8中。其结果,植物栽培床材料A或者植物栽培用水W中害虫、霉或者其他的微生物变得难以繁殖。
排水孔20形成为使贮水部8的底面和排水管11的内表面连通。由于排水孔20的内径被设定成排水孔20的排水能力低于泵40的供水速度,因此在通过泵40向贮水部8供水的过程中,将贮水部8中的植物栽培用水W保持在10mm以上等的适当高度,从而植物栽培床材料A以适当的效率吸收植物栽培用水W,可以实现保水的状态。
另外,排水孔20的内径被设定为具有难以被植物栽培用水W中所包含的粒子状或纤维状等的异物堵塞排水孔20的适当的大小。
排水孔20呈形成在溢流管10的侧面的一个通孔状,该通孔沿着溢流管10的径向延伸。为了进一步抑制被植物栽培用水W中所包含的粒子状或纤维状等的异物阻塞的现象,排水孔20的下端的位置被设定为比构成贮水部8的实质上的底面的中央底壁3a的上表面高5mm的高度。此处,排水孔20的内径大约是3mm。
更具体地说,如图6(a)和图6(b)所示,构成溢流管10的筒状部位的一部分(比对应的分隔壁6靠近中央且前方的部位)由大体与长侧壁4平行地伸出的平坦壁部10a构成,排水孔20在该平坦壁部10a的下端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以该形式使贮水部8的底面和排水管11的内表面连通。
排水孔20的左右侧方以及下方,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异物捕捉凸部21。异物捕捉凸部21尤其在排水孔20的左右侧方呈大体向前方突出的部分球面状。
排水孔20相对于铅垂方向成角度地、此处向大体前后水平方向延伸,从排水孔20排出的植物栽培用水W的一大半沿越靠近下方越从平坦壁部10a向后方离开的抛物线落下,到达位于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溢流管10以外的贮水部8或者植物栽培床材料A。
另外,中央底壁3a的后端和后方底壁3c的前端通过大体与长侧壁4平行地延伸的中间纵壁3d连接,排水孔2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该中间纵壁3d的中间附近的高度上。
(遮蔽板的结构)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溢流管10的上端的上方,设置有遮蔽板14,该遮蔽板14作为一种手段抑制从溢流管10的上端或者排水孔20进入溢流管10内而从排水管11流下的植物栽培用水W不供给于下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贮水部8而直接进入溢流管10的现象
遮蔽板14从左右两个分隔壁6的外侧的各侧面横向突出形成为与溢流管10的轴心交叉、并且在平面视图中覆盖溢流管10的开口部的一大半。
溢流管10的上端部中,一对连接部15a、15b从相当于与分隔壁6的交界的前后两个部位朝着遮蔽板14向正上方延伸,和遮蔽板14的前端以及后端平滑地连接。
另外,从遮蔽板14的除连接部15a、15b以外的周缘部向上竖立设置有薄板状的引导壁部16。
其结果,遮蔽板14的上表面被分隔壁6和引导壁部16夹住,从而形成前后延伸的槽状流路。
因此,如图7所例示的那样,即使从上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溢流管10的上端或者排水孔20经由排水管11流下的植物栽培用水W向溢流管10落下,由于其一大半被遮蔽板14的上表面接住,被分隔壁6和引导壁部16引导,沿着前后的连接部15a、15b从溢流管10的外周等供给于贮水部8,故没有大量植物栽培用水W进入溢流管10的内表面的担忧。
(上部供给管)
图1中,说明了如下的形态:配置在最下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下方的植物栽培用水水罐1b中的植物栽培用水W,通过泵40经由在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引导筒12中连续地通过的供水软管H2供给于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
另一方面,也可以如图8以及图9所例示的那样,以从贯通盖部件30地配置的上部供给管37向最上层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供给植物栽培用水的形态实施。如图9所示,上部供给管37的下端延伸到引导筒12的上端的下方,被配置成向左右某一侧避开引导筒12。
此处,在盖部件30的上方设置有与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配管35,在配管35的一部分上设有T字型分支管36,从该T字型分支管36向下方延伸设置有具备开闭阀门的上部供给管37。连接在上部供给管37的下端的上部供水软管H4被弯曲成避开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引导筒12、溢流管10,并且上部供水软管H4朝向贮水部8的上表面。
如图10所示,在盖部件30中,开口部30a形成为向盖部件30的后端开放的切口状,该开口部30a用于以可从后方收容这些上部供给管37、上部供水软管H4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插通上部供给管37、上部供水软管H4,因此无需拆除已经设置成从上方进入植物栽培用空间2的上部供给管37或上部供水软管H4就可以容易地进行盖部件30的装拆操作。
(遮挡板)
准备遮挡板60,该遮挡板60在例如一部分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中没有载置植物栽培床材料A等的情况下,相对于该空的植物栽培用空間2可以装拆自如地安装。
如图5所示,遮挡板60具有:大体矩形的主体60a、从主体60a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一个上方卡合片60b、从主体60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一个下方卡合片60c、以及从主体60a的左右侧边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一对加强片60d。
在主体60a的上端附近的左右侧边上,设有用于避免和配置在上方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排水管11干涉的切口60e,加强片60d只设置在除切口60e以外的部位。
另外,在主体60a的上端附近的切口60e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避免和设置在最上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引导筒12上的分支接头J2的凸缘干涉的通孔60f。
在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以及盖部件30的所需部位上,形成有用于可靠地安装遮挡板60的卡合单元。如图2所示,卡合单元是:左右一对第1卡合槽3v,其沿横向延伸设置在向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前上方倾斜的前方底壁3b的上端(前方端部)的内表面侧;第2卡合槽4v,其沿横向延伸设置在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长侧壁4的下端所设置的凸状片4a的内表面侧;以及第2卡合片3lv,其沿横向延伸设置在盖部件30的长侧壁37的下端所设置的凸状片31的内表面侧。第2卡合槽4v、3lv在将遮挡板60安装在位于下一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上时使用。
安装遮挡板60时,首先将遮挡板60的下方卡合片60c的下端插入想要安装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第1卡合槽3v中,接下来,用双手进行折弯以使主体60a的上下中央部向前后某一方突出,在此状态下,一边将遮挡板60的上方卡合片60b的上端卡合入上一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第2卡合槽4v,一边减弱折弯力。安装完成时,遮挡板60成为从贮水部8的跟前侧向植物栽培用空间2的背面侧上端附近倾斜地延伸的状态。
遮挡板60可相对于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安装在其任意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上。例如,在层叠多层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来使用的情况下,通过使配置有植物栽培床材料A以及植物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和没有植物栽培床材料A而用遮挡板60封闭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交替地配置,从而可用于使植物栽培装置的整体呈现出方格花纹状。
根据需要,可沿着层叠成多层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角部配置长条状的角材(未图示),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各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连接到该角材上,从而可以加强多个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彼此之间的连接状态。
另外,如图4和图10所示,在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长侧壁4和盖部件30的长侧壁37上,设有若干个螺纹插入部50。螺纹插入部50具有圆形的薄壁部50a和包围薄壁部50a的加强用的环状厚壁部50b。尤其在层叠多层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来使用等情况下,通过适当插通于该薄壁部50a的螺钉可以将植物栽培容器主体1的组件固定在建筑物的壁面等上。
〔其他实施例〕
(1)本发明所涉及的遮蔽板14对于未和分隔壁6一体形成的溢流管10也可以适用。这种情况下,例如,只要从溢流管10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设置棒状等的支撑部、从该支撑部的一部分向横向延伸设置遮蔽板14即可。在该形态下,也可以设置从遮蔽板14的除所述支撑部以外的周缘部向上竖立设置的引导壁部,以将落下到遮蔽板14的上表面上的植物栽培用水W可靠地供给于贮水部8。
(2)另外,也可以将溢流管10形成为上端封闭的圆筒状,将形成在该溢流管10的侧面的一部分上的通孔作为溢流用的流出孔。
(3)在前面的各在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载置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载置面由贮水部8的中央底壁3a、前方底壁3b和后方底壁3c形成的例子,但是载置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载置面也可以例如由从贮水部8的后端水平延伸到前端的平坦的底壁3构成,在该底壁3的靠近前方的位置设置作为载置面形成部件的多个倾斜肋,通过该方法,载置植物栽培床材料A的载置面形成为具有倾斜角α的倾斜面,该倾斜面越靠近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开口部侧越位于上方,越远离开口部侧越位于下方。这样的多个倾斜肋可以和底壁3一体化,或者分体地构成并固定在底壁3上。倾斜肋和前方底壁3b分体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准备倾斜角α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倾斜条并进行选择使用。
(4)虽然在前面的各实施方式中,展示了溢流管10和引导筒12分别与分隔壁6一体化设置的例子,但溢流管10和引导筒12也可以从分隔壁6分离,设置在分隔壁6的后方等。
(5)虽然在前面的各实施方式中,展示了通过分隔壁6将植物栽培用空间2区划为左右并排设置的多个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通过分隔壁6将植物栽培用空间2区划为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以具有单一的植物栽培用空间2的状态实施,此外,设置分隔壁6时所区划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的个数是任意的,可以区划为两个以上的单位植物栽培用空间2a来进行实施。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作为用于将一种植物栽培容器改良成更容易使用的形态的技术加以利用,该植物栽培容器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在贮水部设有将超过规定高度的植物栽培用水排出的溢流管。

Claims (4)

1.一种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
在所述贮水部上设有将超过规定高度的植物栽培用水排出的溢流管,
在所述溢流管的上端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溢流管的轴心交叉的遮蔽板,
在所述植物栽培容器的上端和封闭所述植物栽培容器的上方空间的盖部件之间,设置有卡合单元,该卡合单元可通过所述盖部件的相对于所述植物栽培容器从前表面侧向后方的滑动移动,使所述植物栽培容器和所述盖部件这两个部件彼此连接,
收容上部供给管的开口部形成为朝向所述盖部件的后端开放的切口状,所述上部供给管用于将植物栽培用水从所述盖部件的上方供给于所述贮水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在横向上彼此相邻的植物栽培用空间隔开的隔开板,所述遮蔽板从所述隔开板的侧面向横向突出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从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向所述遮蔽板伸出的连接部、和从所述遮蔽板的除所述连接部以外的周缘部向上竖立设置的引导壁部。
4.一种植物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以储存通过供水单元供给的植物栽培用水的贮水部、和可以载置吸水性的植物栽培床材料的植物栽培用空间,
装拆自如地设有遮挡板,该遮挡板从所述贮水部的跟前侧朝向所述植物栽培用空间的背面侧上端附近倾斜地延伸。
CN201210580901.3A 2012-12-27 2012-12-27 植物栽培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1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901.3A CN103891540B (zh) 2012-12-27 2012-12-27 植物栽培容器
HK14112330.8A HK1198864A1 (zh) 2012-12-27 2014-12-08 植物栽培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0901.3A CN103891540B (zh) 2012-12-27 2012-12-27 植物栽培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1540A CN103891540A (zh) 2014-07-02
CN103891540B true CN103891540B (zh) 2016-05-11

Family

ID=5098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090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91540B (zh) 2012-12-27 2012-12-27 植物栽培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1540B (zh)
HK (1) HK11988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558A (zh) * 2016-03-15 2016-07-20 杨航 一种具有净化作用的花卉植物灌溉装置
CN110063168B (zh) * 2019-04-28 2023-12-29 武汉市安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植种植装置
JP6799309B1 (ja) * 2020-08-05 2020-12-16 川田工業株式会社 植栽用容器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緑化工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643A (zh) * 2007-08-21 2009-02-25 三得利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容器
CN102577861A (zh) * 2011-01-17 2012-07-18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540U (zh) * 1987-06-26 1989-01-10
US20090000189A1 (en) * 2007-06-27 2009-01-01 Alan Black Modular plant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1643A (zh) * 2007-08-21 2009-02-25 三得利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容器
CN102577861A (zh) * 2011-01-17 2012-07-18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植物栽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98864A1 (zh) 2015-06-19
CN103891540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861B (zh) 植物栽培装置
US20100162624A1 (en) Capillary hyd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91540B (zh) 植物栽培容器
JP2009114760A (ja) 雨水集水装置及びその雨水集水装置を備える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US20170006788A1 (en) Planting unit and planter
CN102084791B (zh) 植物栽培装置
CN105794518B (zh) 一种植物墙种植系统
CN104303886A (zh) 自动调节水位的花盆
KR20120007203A (ko) 수직 적층에 적합한 화분의 급수 구조
US6993869B2 (en) Stackable planting containers with capillary watering
CN109496598A (zh) 一种能够回收多余水的花盆
CN209390730U (zh) 一种挂墙式组合花盆
CN203538037U (zh) 一种立体储水式植物水培盆
CN202617777U (zh) 一种室内花盆
KR101920412B1 (ko) 자동배수 및 수위감지 기능을 갖는 화분
CN206212750U (zh) 一种可任意角度种植植物的种植容器及植物种植系统
CN105052697A (zh) 一种工艺陶瓷盆景
CN2471090Y (zh) 自动调节土壤湿度的花盆
KR101835770B1 (ko) 화분조립체
CN1245068C (zh) 塑箱式种植法
CN207040344U (zh) 节水种植盒
KR20150019469A (ko) 조립식 화분 장치
JP6083073B2 (ja) プランター、プランターの製造方法、プランターを用いた植栽方法、プランター装置、および、プランター装置を用いた植栽方法
CN108112386A (zh) 自动加水花盆系统
CN108849049A (zh) 一种塔形盆景种植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88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88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