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8562A - 镶嵌式手机 - Google Patents

镶嵌式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8562A
CN103888562A CN201410088889.3A CN201410088889A CN103888562A CN 103888562 A CN103888562 A CN 103888562A CN 201410088889 A CN201410088889 A CN 201410088889A CN 103888562 A CN103888562 A CN 103888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sub
main
communication port
connecting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88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888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85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8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嵌式手机,包括主手机和子手机,子手机嵌接在主手机上且二者通讯连接,所述子手机包括子手机壳体、手机显示屏,子手机壳体内设有子手机PCB板、子手机电源、SIM卡插槽;子手机PCB板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主手机包括主手机壳体、主手机显示屏,主手机壳体内设置有主手机PCB板和主手机电源,主手机PCB板上设置有主手机控制芯片。本发明既能满足手机通话功能、不用办理多卡浪费资费、且能同时满足手机娱乐功能下对通话功能续航保障。

Description

镶嵌式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机,尤其涉及一种镶嵌式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除了满足用户的通讯功能外,还具有上网、游戏娱乐功能。手机用于娱乐功能时耗电很多,一部手机会很难满足通讯和娱乐两种功能。目前的手机主流为IOS和android系统,以及即将普及开的win8手机,无论何种操作系统,硬件都趋于多核高配置,软件都趋于娱乐功能强大,娱乐功能强大耗电量就大,这种情况下手机电池一直会是个瓶颈,如何解决手机电池的待机问题,尤其是出行时的通话功能的续航保障,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3G专用的电话卡套餐大部分为上网优惠或电话优惠两种,大部分用户一般会办理两张卡,一卡用于打电话,一卡用于娱乐。持双卡的用户其中一部分会采用双卡双待的手机,劣势为手机在娱乐功能上耗电过多,同样无法满足通话需求。另一部分用户会采用两张卡两部手机,劣势为两部手机使用的麻烦,打电话找这部分用户有时需要打两次,一个用户多个号码较为繁琐。目前随着3G网络的覆盖,通讯的资费大大降低,尤其是目前3G号码的套餐,同时包括了娱乐和通话的优惠。此时办理两张卡,两部手机,作为打电话为主的手机则上网优惠浪费掉,上网娱乐为主的手机则通话费用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满足手机通话功能、不用办理多卡浪费资费、且能同时满足手机娱乐功能下对通话功能续航保障的镶嵌式手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镶嵌式手机,包括主手机和子手机,所述子手机可拆卸嵌接在主手机上且二者通讯连接,所述子手机包括子手机壳体,所述子手机壳体上设置有子手机显示屏,所述子手机壳体内设有子手机PCB板、子手机电源、SIM卡插槽;所述子手机PCB板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主手机包括主手机壳体,所述主手机壳体上设置有主手机显示屏,所述主手机壳体内设置有主手机PCB板和主手机电源,所述主手机PCB板上设置有主手机控制芯片;
所述子手机与主手机分离时,所述子手机电源联通子手机PCB板并给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所述子手机与主手机嵌接时,所述子手机切断子手机电源与第一控制芯片和通讯模块供电且通过主手机电源给通讯模块供电并给子手机电源充电。
主手机与子手机的第一种嵌接方式:所述主手机壳体包括面壳和背板,所述背板上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主手机PCB板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嵌接在凹槽内且所述子手机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主手机PCB板电连接,所述子手机通过定位件定位固定在凹槽内,具体地,子手机设有与子手机PCB板电连接的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插接联通。
在第一种嵌接方式中定位件的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件设置在凹槽顶部两侧,所述定位件底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与子手机两侧对应厚度配合使得所述定位件分别压紧所述子手机两侧将子手机限位且固定在凹槽内。
在第一种嵌接方式中定位件的二种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件设置在凹槽相对的两侧壁面上,定位件包括弹性件、卡座和卡头,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开有安装孔,所述卡头和卡座通过弹性件穿设安装孔内,预紧的弹性件将卡头前端伸至凹槽内将子手机夹紧定位;按压卡座后部使得弹性件带动卡头前端后退解除子手机的锁定。
在第一种嵌接方式中,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将子手机导入到定位件与凹槽之间嵌接固定。
在第一种嵌接方式中,所述导向件包括从凹槽底面一端向外延伸至背板的坡面和坡面两侧设置的导入板,所述坡面将背板与凹槽底面平滑过渡,所述导入板与坡面围成子手机的导入口;
或所述导向件为分别各自设置在凹槽顶面两侧的一段凸沿,所述凸沿底面为斜面或弧面,使得凸沿底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逐步缩小至略大于子手机两侧边厚度,两段凸沿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子手机的横向宽度。
主手机与子手机的第二种嵌接方式:所述主手机面壳的一侧设有嵌接槽,所述嵌接槽内设置有与主手机PCB板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插入到嵌接槽被嵌接槽限位锁定且所述子手机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主手机PCB板电连接。
在第二种嵌接方式中,所述嵌接槽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子手机沿导向件插入嵌接槽且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插接在一起电连接。
在第二种嵌接方式中,所述嵌接槽中相对设置的两侧壁面与子手机厚度或宽度配合,所述子手机插接在嵌接槽中受到两侧壁面的夹持固定。
在第二种嵌接方式中,所述嵌接槽中和子手机上分别设置有锁定组件,在子手机在嵌接槽中插接到位时,所述锁定组件将子手机锁定在嵌接槽中。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的第一MPU,所述第二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第一MPU连接的第一MCU,所述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MCU、所述子手机电源和所述通讯模块;所述子手机设置有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主手机设置有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嵌接在主手机上时,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连接,所述第一MCU通过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和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向所述主手机控制芯片发送插入提醒信号,所述主手机控制芯片在接收到所述插入提醒信号后,通过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向所述第一MCU发送关机信号,所述第一MCU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切断所述子手机电源为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MPU的供电,并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使用主手机电源为所述通讯模块供电并为所述子手机电源充电。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MCU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子手机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所述子手机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所述通讯模块的电源端和所述第一MPU的电源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MCU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所述通讯模块的电源端。
本发明的镶嵌式手机包括两个相互可拆卸嵌接的手机,其中一个是主手机,另一个是子手机,其中主手机无SIM卡插槽和通讯模块,其他部件同一般手机。子手机具有现有手机完整部件,即具有SIM卡插槽和通讯模块,能插入SIM卡,并且实现语音通话、短信等通讯功能。本发明采用两个手机共用一个SIM卡和通讯模块,子手机与主手机可以分离使用,也可以嵌接使用。当子手机与主手机分离时,所述子手机电源联通子手机PCB板并给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实现独立通讯功能;所述子手机与主手机嵌接时,所述子手机切断子手机电源与第一控制芯片和通讯模块的供电,且通过主手机电源给子手机的通讯模块供电,还可以同时给子手机电源充电,嵌接后的主手机与子手机的SIM卡和通讯模块连接,可以实现主手机的娱乐功能及拨打或接听电话。主手机采用高容量电池,满足娱乐电量消耗,同时也可以为子手机充电,保持手机的通话功能。
本发明单卡双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得能充分利用一个套餐,进行上网娱乐和通讯,同时满足两项功能,不用办理多卡浪费资费。本发明在娱乐功能下做到通话功能的续航保障,避免了单卡多手机或手机电池备用,不用多卡多手机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主手机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主手机去掉背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主手机的背面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主手机的背面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主手机的背面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子手机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子手机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剖视图;
图13A-13E是本发明实施例2子手机的电路图;
图14A-14D是本发明实施例2主手机的电路图;
图15是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12、15所示,一种镶嵌式手机,包括主手机20和子手机10,所述子手机10可拆卸嵌接在主手机20上且二者通讯连接,所述子手机10包括子手机壳体102,所述子手机壳体102上设置有子手机显示屏101,所述子手机壳体102内设有子手机PCB板105、子手机电源13、SIM卡插槽106;所述子手机PCB板105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主手机20包括主手机壳体,所述主手机壳体上设置有主手机显示屏201,所述主手机壳体202内设置有主手机PCB板205和主手机电源23,所述主手机PCB板205上设置有主手机控制芯片;所述子手机10与主手机20分离时,所述子手机电源13联通子手机PCB板105并给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所述子手机10与主手机20嵌接时,所述子手机10切断子手机电源13与第一控制芯片和通讯模块供电且通过主手机电源23给通讯模块供电并给子手机电源13充电。
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的嵌接主要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将子手机10固定在主手机20上,二是将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通讯连接在一起。
如图1-3所示,主手机20主要用途为娱乐,类似平板电脑的功能,能满足上网、游戏、视频等功能。主手机20中最外边用于保护部件的是主手机壳体202,主手机20内设置有主手机PCB板205,主手机PCB板205的主要控制元件为主手机控制芯片,主手机PCB板205占据主手机壳体内的大部分空间,在主手机PCB板205一侧设置有给主手机PCB板205和主手机显示屏201供电的主手机电源23,主手机电源23为大容量电池,其容量根据娱乐功能需要能进行较长时间供电,并且主手机电源23不但用于主手机20的供电,还用于子手机10供电。
主手机壳体202包括面壳和背板,面壳上开设有显示窗200,主手机显示屏201对应显示窗200设置并通过显示窗200周围的面壳压紧密封二者之间的间隙。主手机显示屏201一般较大,满足人眼观看舒适、清晰。面壳上还可以设置有操作按键203,在主手机显示屏201为触摸屏时,也可以不设置操作按键203。除了上述部件外,主手机20还可以带有与主手机PCB板205连接的通讯接口,用于外接麦克、耳机、USB设备等还可以用于主手机电源23的充电,通讯接口一般设置在面壳侧壁处,方便与外接设备的连接。同样,主手机20还可以安装与主手机PCB板205连接的摄像头204,使主手机20具有摄录功能,摄像头204可以设置在主手机显示屏201上方,也可以设置在主手机20背面,对应背板上开设有摄像头孔,摄像头204从摄像头孔对外拍摄。主手机电源23为可充电电池。
如图9、10所示,子手机10主要功能是通讯,跟普通手机功能完全一致,主要满足通话、短信等功能。所述子手机壳体102上设置的子手机显示屏101用于通讯显示,子手机显示屏101的大小不作限定,可以是触摸屏也可以一般显示屏。子手机显示屏101下方设置有子手机10的操作按键103,用于满足子手机10操作,在子手机显示屏101为触摸屏时,也可以不设置操作按键103。
如图9、10所示,所述子手机壳体102内设有子手机PCB板105、子手机电源13、SIM卡插槽106;所述子手机PCB板105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SIM卡插槽106内插装SIM卡。子手机壳体102侧壁上设置有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用于与主手机20连接。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子手机壳体102四周任意侧壁面上,本实施例中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设置子手机10底部侧壁面上。子手机PCB板105、SIM卡插槽106和子手机电源13合理排布、方便操作即可,无需有特殊要求。本实施中子手机PCB板105设置在子手机壳体102顶部及中部,子手机电源13设置在子手机PCB板105一侧,SIM卡插槽106对应子手机PCB板105设置,具体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子手机10中,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具体分别包括第一MPU、第一MCU,其中,第一MCU和通讯模块分别与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相连,第一MPU与通讯模块连接,第一MPU和驱动模块分别与第一MCU连接。
本发明中实现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的连接和分离的方式为嵌接,嵌接是指子手机10与主手机20嵌合连接,且在嵌合连接时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也实现通讯连接,二者通讯连接是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和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实现的。
嵌接的方式有多种,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的第一种嵌接方式:如图1所示设置在主手机20背面。所述主手机壳体202包括面壳和背板,所述背板上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与主手机PCB板205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所述子手机10嵌接在凹槽3内且所述子手机10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与主手机PCB板205电连接,具体地,子手机10设有与子手机PCB板105电连接的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插接联通。
如图1所示的嵌接方式中,子手机10能嵌入到主手机20中,不占用更多的空间,方便手持和收藏。其中,凹槽3的深度一般大于等于子手机10厚度,这样,子手机10嵌接在凹槽3中,其壁面不超出主手机20背板,不易受到磕碰,便于收纳。由于凹槽3是用于收藏子手机10,其形状和结构不作太多限定,只需能嵌入子手机10即可。但是凹槽3占用主手机20内部空间,一般凹槽3只需与子手机10形状一致大小合适,优选间隙配合。
子手机10嵌接到凹槽3内,为了保持稳定电连接,需要设置定位件301将子手机10定位固定。定位件301具体实施方式有多种,定位件301一种方式是:所述定位件301设置在凹槽3顶部两侧,所述定位件301底面与凹槽3底面之间的间距与子手机10两侧对应厚度配合使得所述定位件301分别压紧所述子手机10两侧将子手机10限位且固定在凹槽3内。子手机10形状常见为长方体形,则凹槽3一般也设置为长方形,则定位件301就配合在凹槽3顶部,定位件301的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是能定位的各种形状,例如:定位件301为如图4主手机20的背面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顺凹槽3顶部设置凸沿、如图6主手机20的背面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在凹槽3顶部设置的凸块,凸块设置数量根据子手机10长度确定,一般设置一对或两对。凸沿和凸块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是任何能夹持子手机10的形状。
第二种定位件301的实施方式为:如图8主手机20的背面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所示,定位件301分设在凹槽3两侧,所述定位件301包括弹性件、卡座和卡头,所述凹槽3相对的两个侧壁开有安装孔,所述卡头和卡座通过弹性件穿设安装孔内,预紧的弹性件将卡头前端伸至凹槽3内将子手机10夹紧定位;按压卡座后部使得弹性件带动卡头前端后退解除子手机10的锁定。预紧是指先弹性件进行压缩、拉伸或扭转,使得弹性件储备弹力。
如图4、6、7所示,为了能顺利将子手机10嵌接在凹槽3内,并且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插接,则优选设置导向件302。具体为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导向件302,所述导向件302将子手机10导入到定位件301与凹槽3之间嵌接固定。两个导向件302相对设置,两个导向件302之间的间距即为子手机10的宽度,使得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相对,将子手机10插入到凹槽3中即能将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插接电连接。
导向件302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所述凹槽3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凹槽3另一端相对的两个壁面分别设置有导向件302,所述导向件302将子手机10导入到定位件301与凹槽3之间嵌接固定。
如图4所示,导向件302的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导向件302包括从凹槽3底面一端向外延伸至背板的坡面302a和坡面302a两侧设置的导入板302b,所述坡面302a将背板与凹槽3底面平滑过渡,所述导入板302b与坡面302a围成子手机10的导入口。子手机10沿坡面302a滑下至凹槽3内,坡面302a形状可以为弧面,也可以为斜面,坡面302a两侧设置有导入板302b,形成的导入口为喇叭形,起始位置的宽度大于子手机10宽度,利于子手机10放入坡面302a上,导入口逐步缩小至跟子手机10宽度配合的凹槽3宽度,并且导入口与凹槽3对接,方便子手机10底部的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凹槽3内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正对。
如图8所示,在凹槽3内壁面之间的宽度与子手机10宽度配合时,则凹槽3内壁面即为导向件,无需另外单独设置导向件。
如图6、7所示,导向件另一种结构形式为:所述导向件为分别各自设置在凹槽3顶面两侧的一段凸沿303,所述凸沿303底面为斜面或弧面,使得凸沿303底面与凹槽3底面之间的间距逐步缩小至略大于子手机10两侧边厚度,两段凸沿30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子手机10的横向宽度。两段凸沿303即为子手机10嵌接主手机20的导向件。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嵌接结构进行变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12所示,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的第二种嵌接方式:所述主手机20面壳的一侧设有嵌接槽5,所述嵌接槽5内设置有与主手机PCB板205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所述子手机10插入到嵌接槽5被嵌接槽5限位锁定且所述子手机10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与主手机PCB板205电连接。
如图12所示,嵌接槽5可以直接向外延伸设置在主手机壳体202的侧壁面上,也可以是设置在主手机壳体202内,在主手机壳体202的侧壁面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即为嵌接槽5的插入口。嵌接槽5可以是另外固定连接在主手机壳体202上,也可以是与主手机壳体202一次成型的一体结构。
与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设置在嵌接槽5内,子手机10插入到嵌接槽5内后,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插接电连接。
所述嵌接槽5上设置有导向件302,所述子手机10沿导向件302插入嵌接槽5且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插接在一起电连接。导向件302为相对设置的两段凸棱,凸棱之间间距略大于子手机插入部分的宽度,使得子手机10能沿导向件302移动后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正对。
所述嵌接槽5中相对设置的两侧壁面与子手机10厚度或宽度配合,所述子手机10插接在嵌接槽5中受到两侧壁面的夹持固定,这个方式中,嵌接槽5两侧壁面即为导向件302。
如图12所示,所述嵌接槽5中和子手机10上分别设置有锁定组件502,在子手机10在嵌接槽5中插接到位时,所述锁定组件502将子手机10锁定在嵌接槽5中。锁定组件502可以是分别设置在嵌接槽5的内壁上、子手机壳体102上,锁定组件50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弹珠和锁孔、凹凸配合的凸起和卡槽、压紧在子手机壳体102的弹性卡件、相互压紧的两个凸起等,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凸起配合的方式,即锁定组件502包括设置在嵌接槽5内壁上凸起,对应的子手机壳体102上也设置有凸起,子手机10嵌接在嵌接槽5中时,子手机壳体102上的凸起插入到嵌接槽5内壁上凸起后方将二者固定,施加外力拔出子手机10,即可解除子手机10与嵌接槽5的锁定。实施例1、2中,本发明的子手机10与主手机20分离后,所述子手机电源13联通子手机PCB板105并给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通过SIM卡实现独立通讯功能;所述子手机10与主手机20嵌接时,所述子手机10切断子手机电源13与第一控制芯片和通讯模块的供电,且通过主手机电源23给子手机10的通讯模块供电,还可以同时给子手机电源13充电,嵌接后的主手机20与子手机10的SIM卡和通讯模块连接,可以实现主手机20的上网、视频等娱乐功能。主手机20采用高容量电池,满足娱乐电量消耗,同时也可以为子手机10充电,保持子手机10通话功能。子手机10插入主手机20时,主手机20控制引脚为高,子手机10感知插入即关机,SIM卡感知插入即切断与子手机10MPU的通讯,转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主手机20即可有手机网络,并显示主手机20和子手机10的电池信息。可选择是否用主手机电源23给子手机电源13充电。通讯录中有选择联系人导入导出主机、子手机10、SIM卡等选项。
以下将实施例1、2相同的内部结构和电路进行详述: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包括子手机10和主手机20,其中,子手机10包括: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子手机电源13、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14和驱动模块123,第一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的第一MPU121,第二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第一MPU121连接的第一MCU122,其中,第一MCU122和通讯模块14分别与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相连,第一MPU121与通讯模块14连接,第一MPU121和驱动模块123分别与第一MCU121连接。而且,子手机电源13在子手机10独立工作时为第一MPU121、第一MCU122和通讯模块14供电。
主手机20包括: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主手机控制芯片22和主手机电源23,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与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配合,主手机控制芯片22连接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主手机电源23为主手机控制芯片22供电。当子手机10嵌接在主手机20上时,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相连接,第一MCU122通过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和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向主手机控制芯片22发送插入提醒信号(DET),此时,主手机控制芯片22便可检测到子手机10与主手机20连接,进而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向第一MCU122发送关机信号(PWR_OFF),第一MCU122在接收到关机信号后,通过驱动模块123切断子手机电源13为通讯模块14和第一MPU121的供电,并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使用主手机电源23为通讯模块14供电。
通讯模块14包括SIM卡及与该SIM卡连接的3G模块或4G模块或2.5G模块。另外,与第一控制芯片相对应地,主手机控制芯片22可具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二MPU(未示出)和第二MCU(未示出),而且,第一MCU122通过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与第二MCU连接,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第一MPU121通过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与第二MPU连接,主要用于传输通讯信息。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和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可分别为SPI接口,或者,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和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分别为I2C接口,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串口。
子手机10还包括与通讯模块14连接的第一麦克风(未示出)、第一耳机(未示出),而且,子手机电源13在子手机10独立工作时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一耳机供电,第一MCU122在接收到关机信号后,通过驱动模块123切断子手机电源13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一耳机的供电。另外,主手机20包括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连接的第二麦克风(未示出)、第二耳机(未示出)和扬声器(未示出),而且,主手机电源23为第二麦克风、第二耳机和扬声器供电。这样,由于子手机10一般仅用于拨打或接听电话,其上可仅设置麦克风和耳机,而主手机20一般用于上网娱乐,其上除设置麦克风和耳机外,还设置有扬声器,以提高用户体验。另外,对于子手机10,在其独立工作时,子手机电源13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一耳机供电,而在子手机10接入主手机20后,切断子手机电源13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一耳机供电,以节省电量。
主手机20还包括与主手机控制芯片连接的显示模块(未示出)。当子手机10接入主手机20后,第一MCU122还用于将所采集子手机电源13的电量通过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发送至主手机控制芯片22,进而,显示模块可显示子手机电源13的电量。而且,显示模块可进一步为触摸显示屏,以用于实现人机交互,例如,便于用户输入开关控制信息、音量控制信息等。
子手机电源13包括可充电电池(未示出)及充电管理单元(未示出),当子手机10接入主手机20后,第一MCU122还用于使主手机电源23依次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和充电管理单元为可充电电池充电。
下边是结合图13A-13E所示的子手机电路图及图14A-14D所示的主手机电路图对本发明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中,第一MCU U1对应前述的第一MCU122,子手机的第一MCU U1的引脚3恒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3G模块U2通过其引脚13-17连接有SIM卡(未示出)。另外,MOS管Q15、Q9、Q2、Q1及电阻R91、R88、R2、R1组成驱动模块,而且,MOS管Q15的栅极接第一MCU U1的引脚2,MOS管Q15的源极接地,MOS管Q15的漏极通过电阻R91接MOS管Q9的栅极,MOS管Q9的源极接充电管理单元U11的输出端,MOS管Q9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88接MOS管Q9的栅极。MOS管Q2的栅极接第一MCUU1的引脚5,MOS管Q2的源极接地,MOS管Q2的漏极通过电阻R2接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的源极接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的引脚15,MOS管Q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1接MOS管Q1的栅极,MOS管Q9的漏极和Q1的漏极分别接3G模块U2的引脚1,另外,MOS管Q9的漏极还接子手机中的麦克风、耳机和第一MPU的电源端。
当子手机独立工作时,该子手机的第一MCU U1通过其引脚18-20(CHG_EN、CHG_MOD、CHG_STAT)控制充电管理单元U11工作,使充电管理单元U11的引脚1输出适合3G模块U2工作的电压(CELL)。同时,第一MCU U1还通过其引脚2控制MOS管Q15导通及通过其引脚5控制MOS管Q2截止,进而MOS管Q9导通,MOS管Q1截止,此时,充电管理单元U11输出的电压(CELL)通过MOS管Q9后为电压(PHONE_POW),该电压进而通过3G模块U2的引脚1为3G模块U2供电,同时,该电压还为子手机的麦克风(未示出)、耳机(未示出)、扬声器(未示出)、第一MPU(未示出)供电。在该子手机实现拨打或接听电话时,该3G模块U2结合SIM卡在第一MCU U1和第一MPU的控制下,可从网络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其引脚9-12将所接收的声音信号传送至该子手机的耳机和扬声器,同时,还可将该子手机的麦克风所接收的声音信号通过其引脚7-8发送至网络,从而实现拨打或接听电话。
在准备将子手机插入主手机时,用户首先将主手机开机,此时,在主手机电源中,升压变换器U14先将电池电压转变成5V电压,然后直流电压变换器U10再将5V电压转变成3G模块U2适合工作的电压(3G_POWER),以准备为子手机的3G模块U2供电。
当子手机嵌接主手机后,即,子手机的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对应前述的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11)和主手机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3(对应前述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21)连接后,子手机的第一MCU U1的引脚3所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通过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的引脚17和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3的引脚17向主手机的第二MPU U6的引脚8发送插入提醒信号(DET),主手机的第二MPU U6在检测到插入提醒信号后,便通过其引脚9、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3的引脚16和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的引脚16向子手机的第一MCU U1的引脚4发送关机信号(PWR_OFF_KEY),第一MCU U1在收到该关机信号后,通过其引脚2控制MOS管Q15截止及通过其引脚5控制MOS管Q2导通,进而MOS管Q9截止,MOS管Q1导通,此时,子手机电源(电池)停止为3G模块U2、麦克风、耳机供电,同时,主手机的直流电压变换器U10所输出的电压(3G_POWER)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3的引脚15、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的引脚15、MOS管Q1后为电压3G_POW,而该电压进而通过3G模块U2的引脚1为3G模块U2供电。在主手机对子手机中的3G模块U2进行托管后,用户可使用主手机进行上网娱乐及拨打或接听电话,此时,3G模块U2从网络接收的信息可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3、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到达主手机,进而在触摸显示屏显示或通过耳机或扬声器输出,同时,主手机的触摸显示屏和麦克风所接收的信息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3、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CON1到达子手机,并通过3G模块U2传送至网络。

Claims (10)

1.一种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手机和子手机,所述子手机可拆卸嵌接在主手机上且二者通讯连接,所述子手机包括子手机壳体,所述子手机壳体上设置有子手机显示屏,所述子手机壳体内设有子手机PCB板、子手机电源、SIM卡插槽;所述子手机PCB板上设有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主手机包括主手机壳体,所述主手机壳体上设置有主手机显示屏,所述主手机壳体内设置有主手机PCB板和主手机电源,所述主手机PCB板上设置有主手机控制芯片;
所述子手机与主手机分离时,所述子手机电源联通子手机PCB板并给第一控制芯片、第二控制芯片、通讯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所述子手机与主手机嵌接时,所述子手机切断子手机电源与第一控制芯片和通讯模块的供电且通过主手机电源给通讯模块供电并给子手机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手机壳体包括面壳和背板,所述背板上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主手机PCB板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嵌接在凹槽内且所述子手机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主手机PCB板电连接,所述子手机通过定位件定位固定在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在凹槽顶部两侧,所述定位件底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与子手机两侧对应厚度配合使得所述定位件分别压紧所述子手机两侧将子手机限位且固定在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在凹槽相对的两侧壁面上,定位件包括弹性件、卡座和卡头,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开有安装孔,所述卡头和卡座通过弹性件穿设安装孔内,预紧的弹性件将卡头前端伸至凹槽内将子手机夹紧定位;按压卡座后部使得弹性件带动卡头前端后退解除子手机的定位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将子手机导入到定位件与凹槽之间嵌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从凹槽底面一端向外延伸至背板的坡面和坡面两侧设置的导入板,所述坡面将背板与凹槽底面平滑过渡,所述导入板与坡面围成子手机的导入口;
或所述导向件为分别各自设置在凹槽顶面两侧的一段凸沿,所述凸沿底面为斜面或弧面,使得凸沿底面与凹槽底面之间的间距逐步缩小至略大于子手机两侧边厚度,两段凸沿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子手机的横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手机面壳的一侧设有嵌接槽,所述嵌接槽内设置有与主手机PCB板连接的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插入到嵌接槽被嵌接槽限位锁定且所述子手机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主手机PCB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槽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子手机沿导向件插入嵌接槽且与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插接在一起电连接;所述嵌接槽中相对设置的两侧壁面与子手机厚度或宽度配合,所述子手机插接在嵌接槽中受到两侧壁面的夹持固定;所述嵌接槽中和子手机上分别设置有锁定组件,在子手机在嵌接槽中插接到位时,所述锁定组件将子手机锁定在嵌接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的第一MPU,所述第二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第一MPU连接的第一MCU,所述驱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MCU、所述子手机电源和所述通讯模块;所述子手机设置有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主手机设置有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嵌接在主手机上时,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与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连接,所述第一MCU通过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和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向所述主手机控制芯片发送插入提醒信号,所述主手机控制芯片在接收到所述插入提醒信号后,通过所述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向所述第一MCU发送关机信号,所述第一MCU在接收到所述关机信号后,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切断所述子手机电源为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第一MPU的供电,并通过主手机连接通讯端口、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使用主手机电源为所述通讯模块供电并为所述子手机电源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镶嵌式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MCU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子手机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所述子手机电源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所述通讯模块的电源端和所述第一MPU的电源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MCU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接所述子手机连接通讯端口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接所述通讯模块的电源端。
CN201410088889.3A 2014-03-11 2014-03-11 镶嵌式手机 Pending CN1038885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8889.3A CN103888562A (zh) 2014-03-11 2014-03-11 镶嵌式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8889.3A CN103888562A (zh) 2014-03-11 2014-03-11 镶嵌式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8562A true CN103888562A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8889.3A Pending CN103888562A (zh) 2014-03-11 2014-03-11 镶嵌式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856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1464A (zh) * 2016-04-20 2016-07-20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027712A (zh) * 2016-07-30 2016-10-12 杨超坤 一种交互性能良好的镶嵌式手机
CN107864241A (zh) * 2017-11-20 2018-03-3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013501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主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9523Y (zh) * 2002-05-09 2003-05-07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数字助理与计算机的整合装置
CN201072558Y (zh) * 2007-09-04 2008-06-11 靳兆竣 嵌入式读卡器
CN201830329U (zh) * 2010-09-10 2011-05-11 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分体式多功能移动终端
CN202132262U (zh) * 2011-06-15 2012-02-01 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控制电路
US20130190049A1 (en) * 2012-01-25 2013-07-25 Devium Llc Interchangeable Faceplate User Interfac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49523Y (zh) * 2002-05-09 2003-05-07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个人数字助理与计算机的整合装置
CN201072558Y (zh) * 2007-09-04 2008-06-11 靳兆竣 嵌入式读卡器
CN201830329U (zh) * 2010-09-10 2011-05-11 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分体式多功能移动终端
CN202132262U (zh) * 2011-06-15 2012-02-01 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控制电路
US20130190049A1 (en) * 2012-01-25 2013-07-25 Devium Llc Interchangeable Faceplate User Interface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ESSICA DOLCOURT, ERIC FRANKLIN: "New Asus Padfone one-ups itself with Snapdragon 800, micro SD (hands-on)", 《WWW.CNET.COM/PRODUCTS/ASUS-PADFONE-SEPTEMBER-2013/#!》, 17 September 2013 (2013-09-17), pages 1 - 8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1464A (zh) * 2016-04-20 2016-07-20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027712A (zh) * 2016-07-30 2016-10-12 杨超坤 一种交互性能良好的镶嵌式手机
CN107864241A (zh) * 2017-11-20 2018-03-3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0135013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及主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2090B2 (en) Headset, terminal, and method capable of switching headset mode
CN208353374U (zh) 一种手机
CN103888562A (zh) 镶嵌式手机
CN203287832U (zh) 扩大移动终端显示屏幕的装置
TW201401839A (zh) 模組化移動電話
CN203406909U (zh) 组合式手机
CN201828891U (zh) 内嵌手机的便携式触控显示器
CN103139333A (zh) 一种双面手机
CN103701965A (zh) 一种移动通讯系统
CN110417950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1976155U (zh) 一种可拆分显示屏的手机
CN205790850U (zh) 一种usb数据线盒
CN103491207A (zh) 移动终端保护装置
CN202533697U (zh) 手机充电型投影仪
CN209345155U (zh) 蓝牙控制器复用装置
CN202976069U (zh) 移动终端接口转换装置
CN202353623U (zh) 一种移动终端主体及其显示屏
CN202600583U (zh)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相结合的一体机
CN201699764U (zh) 四卡四待手机
CN104811514A (zh)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CN201163784Y (zh) 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的卡套及该移动通讯设备
CN205725889U (zh) 手机扩容壳
CN205610692U (zh) 移动终端
CN203423719U (zh) 移动终端保护装置
CN103680553A (zh) 音频接口设备供电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