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8027A -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8027A
CN103888027A CN201410084692.2A CN201410084692A CN103888027A CN 103888027 A CN103888027 A CN 103888027A CN 201410084692 A CN201410084692 A CN 201410084692A CN 103888027 A CN103888027 A CN 103888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generating
conductive loop
soft magnetic
demagnet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46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8027B (zh
Inventor
李建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846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8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8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8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8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80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路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控制磁路发电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发电导磁回路、阀门组、热源、冷源,所述至少为一个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至少一个磁铁通过至少为两个的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连接构成磁通振荡式磁回路;所述软磁体通过入口管道与入口热源阀门和连接冷源的入口冷源阀门连通,所述软磁体通过出口管道与出口热源阀门和连接冷源的出口冷源阀门连通;本发明利用居里点软磁体的特性,通过冷热源阀门控制冷源、热源交替通过软磁体,达到控制磁路导磁、消磁,使磁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磁通振荡式方法发电,减少了大型结构复杂的机械设备,具有发电能量转化率高、制造成本低、无污染的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路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发电一般采用机械能去带动发电机发电, 如火力发电的蒸汽轮机发电、 内燃机发电、水力发电,其共同之处是将机械能通过切割磁力线转化为电能,存在投资大、能量转换环节多、需要储备有大量的能源等问题。随着能源的逐日减少,人们研发出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磁流体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等方式。但是这些发电不是存在能量转化率低、就是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包括:发电导磁回路、阀门组、热源、冷源,所述至少为一个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至少一个磁铁1通过至少为两个的软磁体2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构成磁通振荡式磁回路 ;
所述软磁体的截面积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和磁铁的截面积相同,软磁体2的两个侧面均布有相通的若干个平行腔体,软磁体上均布相通的平行腔体一个侧面设置有热源与冷源交替进入的入口管道4,均布相通的平行腔体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热源和冷源交替流出的出口管道5;所述的入口管道4分别与连接热源的入口热源阀门6和连接冷源的入口冷源阀门7连通,所述的出口管道5分别与连接热源的出口热源阀门8和连接冷源的出口冷源阀门9连通;
其中,软磁体2入口端的入口热源阀门6与软磁体出口端的出口热源阀门8为启闭同步联动阀门;软磁体入口端的入口冷源阀门7与软磁体出口端的出口冷源阀门9为启闭同步联动阀门。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一个磁铁1的单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单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铁双驱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单磁铁四驱发电导磁回路;
所述单磁铁双驱发电导磁回路,由单个磁铁1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2与两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每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的另一端分别与单个磁铁1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单磁铁双驱磁回路单体结构;
所述单磁铁四驱发电导磁回路,由单个磁铁1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2与两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每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单个磁铁1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单磁铁四驱磁回路单体结构;
其中,软磁体2由若干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软磁片,叠加成均布有若干个相同的平行气隙腔体的一块软磁体铁芯;其中,软磁合金居里点根据需要取110℃至550℃,密度8.2 g/cm3,比热为 0.46J/g·℃ ;
其中,所述磁铁1为条形永久磁铁,或为“工”字型永久磁铁,或为电磁铁。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两个以上磁铁1构成的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 ,所述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为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或为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磁回路,或为环形体磁回路;
所述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由单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两个磁铁1连接,每个磁铁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单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双磁铁四驱磁回路单体结构;
所述环形体磁回路,由至少为两个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回磁路绕环形体串联连接构成,环形体磁路为正多边形体磁路,或为圆环形体磁路,
所述正多边形体磁路为正2n边形体,n≥1;n=1为两个弧形结构对称构成的环形体磁路,n=2为正方形的环形体磁路;
所述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由两个极性相吸的、平行排列的“工”字型磁体一端的每个磁体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两个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磁回路;两个平行的“工”字型磁体另一端的每个磁体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两个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磁回路。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所述由一个以上发电导磁回路的组合构成为梯级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并行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并行梯级方式的连接发电导磁回路;
1)、所述梯级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单体结构上对应的软磁体通过管道由上至下按梯级方式连接构成;
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2消磁后降温,返回发热装置10继续加热,形成第一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2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
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形成第二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
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形成第三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下一级热源循环回路;直至循环到n级,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由散热装置11如风机、水冷机及制冷机对冷源的导热油降温为低温为50℃至90℃,供循环使用。
2)、所述并行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包括: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和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
   (1)、所述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单体结构上对应的软磁体通过管道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然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2)、所述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3)、所述并行梯级方式的连接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然后将若干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的热源再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继续作为该组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该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下一第n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n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再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降温,作为该组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逆向逐级循环的导磁。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采用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软磁体交替的消磁和导磁,使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产生交变的磁通量通过绕制线圈的硅铁芯,绕制线圈产生电流发电,其步骤如下:
    1)组装至少为一个的发电导磁回路,在发电导磁回路的每个软磁体2一端安装连接热源的热源阀门和连接冷源的冷源阀门;每个软磁体另一端分别安装返回热源的热源阀门和返回冷源的冷源阀门;所述发电导磁回路由至少一个磁铁1通过至少为两个的软磁体2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构成的磁回路 ;
    2)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的每个软磁体导磁或消磁,采用热源,控制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采用冷源,控制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具体方法是:通过每个软磁体两端的热源阀门和冷源阀门的启闭,控制热源和冷源交替流过该软磁体,完成该软磁体的消磁或导磁;
    当热源阀门打开,冷源阀门关闭,热源进入软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当冷源阀门打开,热源阀门关闭,冷源进入软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
   3 )随着对发电导磁回路上的软磁体进行交替的消磁或导磁,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产生电流,发电;
   当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控制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中的两个“口”字形结构中的软磁体,进行交替消磁或导磁;
即“日”字形的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冷源阀门同时打开,每个软磁体导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导通;
同时,另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热源阀门同步打开,每个软磁体消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断开;
   随着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发电导磁回路中的两路“口”字形中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分别产生电流,发电;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双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方法,或为环形体磁路的发电方法,或为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的发电方法;
1)所述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的发电方法;
由两个磁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日”字型磁回路;两磁体“日”字型磁路发电:
当绕制线圈铁芯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侧磁路断开;同时,绕制线圈铁芯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侧磁路导通;然后绕制线圈铁芯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侧磁路导通;绕制线圈铁芯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侧磁路断开;随着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2)所述环形体磁路的发电方法,
由至少为两个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回磁路绕环形体串联连接构成的环形体磁回路,包括:正多边形体磁路,圆环形体磁路;
当为两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时,由两个弧形结构对称的构成圆环形体磁路,圆环形体磁路发电:
将圆环形体磁路两个对称弧形结构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的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磁路断开;同时,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磁路导通;
然后将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磁路导通;同时,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磁路断开;随着两个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两个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两个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当为四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时,组组合构成正方形的环形体磁路;正方形环形体磁路发电:
将正方形形体磁路四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磁路断开;同时,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磁路导通;
然后将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磁路导通;同时,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磁路断开;随着四个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四个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四个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3)所述双磁体八驱“对口”型回路的发电方法,
    由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前部的每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回路;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后部的每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回路;且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的磁极性通过软磁体、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
    当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控制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中的两个“口”字形结构中的软磁体,进行交替消磁或导磁;
即“日”字形的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冷源阀门同时打开,每个软磁体导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导通;
同时,另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热源阀门同步打开,每个软磁体消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断开;
   随着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发电导磁回路中的两路“口”字形中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分别产生电流,发电。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梯级连接的发电方法、或为并行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或为并行梯级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
    1)、梯级连接的发电方法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梯级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发热装置继续加热,为一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二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三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下一级热源循环回路;直至循环到n级,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由散热装置如风机、水冷机及制冷机对冷源的导热油降温为低温为50℃至90℃,供循环使用。
2)、并行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包括;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和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
a)、所述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然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b)、所述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3)、并行梯级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然后将若干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的热源再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继续作为该组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该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下一第n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n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再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降温,作为该组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逆向逐级循环的导磁;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热源由发热装置、导热油、储油装置、储热装置、油泵和油管连接构成,所述发热装置为产生热量的装置,为燃料炉,或太阳能、工业余热及产生热能的发热装置;所述热源的导热油温度高为580℃;热源的导热油或替换为工业用水温度高为100℃至125℃;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冷源由散热装置、导热油、储油装置、油泵和油管连接构成,所述散热装置为降低热量的装置,为风机,或水冷机及制冷机;所述冷源的导热油低温为50℃至90℃;冷源的导热油或替换为工业用水温度低为-25℃至25℃;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与热源为太阳能加热装置结合的发电,是热源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上的发热装置10或辅助备用的发热装置10,加热导热油,加热的导热油经储存热能装置15至储热油箱13,控制器KZQ通过控制油泵12、热源阀门6将储热油箱13内加热的高温导热油经入口管道4输送至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通过软磁体2交替的高温导热油,经出口管道5、与入口热源阀门6同步的出口热源阀门8返回至太阳能加热装置19上的发热装置10加热;控制器KZQ再通过控制油泵12、冷源阀门7将散热装置11降温的导热油经入口管道4输送至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通过软磁体2交替的低温导热油,经出口管道5、与入口冷源阀门7同步的出口冷源阀门9返回至散热装置11散热;
交替通过软磁体2的高温导热油和低温导热油,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进行交替的消磁和导磁,发电导磁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发电;通过热源阀门和冷源阀门控制热源导热油和冷源导热油流过软磁体的流量,调节软磁体消磁和导磁的速度,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增减的速度,能够调节发电导磁回路中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从而调节发电电压;发电通过充电装置16、蓄电池17蓄电,再经逆变装置18为用电装置供电,具有同时储存热能和储存电能的发电。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性: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采用居里点软磁体的特性,通过冷热源阀门,控制冷源、热源交替通过软磁体,达到控制磁路导磁、消磁,使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磁通振荡式方法发电,减少了大型结构复杂的机械设备,具有发电能量转化率高、制造成本低、无污染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磁双驱磁路发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磁四驱磁路发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磁四驱磁路发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个双磁四驱磁路构成环形体发电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双磁八驱磁路发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梯级连接磁路发电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顺向并行连接磁路发电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8为逆向并行连接磁路发电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并行梯级连接磁路发电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软磁体与管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磁路发电的应用连接示意图。
图中:1、磁铁,2、软磁体,3、绕制线圈的硅铁芯,4、入口管道,5、出口管道,6、入口热源阀门,7、入口冷源阀门,8、出口热源阀门,9、出口冷源阀门,10、发热装置,11、散热装置,12、油泵,13、储热油箱,14、储冷油箱,15、储存热能装置,16、充电装置,17、蓄电池,18、逆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包括:发电导磁回路、阀门组、热源、冷源,所述至少为一个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至少一个磁铁1通过至少为两个的软磁体2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构成磁通振荡式磁回路 ;
所述软磁体的截面积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和磁铁的截面积相同,软磁体2的两个侧面均布有相通的若干个平行腔体,软磁体上均布相通的平行腔体一个侧面设置有热源与冷源交替进入的入口管道4,均布相通的平行腔体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热源和冷源交替流出的出口管道5;所述的入口管道4分别与连接热源的入口热源阀门6和连接冷源的入口冷源阀门7连通,所述的出口管道5分别与连接热源的出口热源阀门8和连接冷源的出口冷源阀门9连通;
其中,软磁体2入口端的入口热源阀门6与软磁体出口端的出口热源阀门8为启闭同步联动阀门;软磁体入口端的入口冷源阀门7与软磁体出口端的出口冷源阀门9为启闭同步联动阀门。
实施例一
一种控制单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路发电的装置,由一个磁铁1的单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铁双驱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单磁铁四驱发电导磁回路;
所述单磁铁双驱发电导磁回路,由单个磁铁1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2与两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每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的另一端分别与单个磁铁1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单磁铁双驱磁回路单体结构;如图1所示。
所述单磁铁四驱发电导磁回路,由单个磁铁1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2与两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每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单个磁铁1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单磁铁四驱磁回路单体结构;如图2所示。
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采用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软磁体交替的消磁和导磁,使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产生交变的磁通量通过绕制线圈的硅铁芯,绕制线圈产生电流发电,其步骤如下:
    1)组装发电导磁回路,在发电导磁回路的每个软磁体2一端安装连接热源的热源阀门和连接冷源的冷源阀门;每个软磁体另一端分别安装返回热源的热源阀门和返回冷源的冷源阀门;
    2)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的每个软磁体导磁或消磁,采用热源,控制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采用冷源,控制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具体方法是:通过每个软磁体两端的热源阀门和冷源阀门的启闭,控制热源和冷源交替流过该软磁体,完成该软磁体的消磁或导磁;
    当热源阀门打开,冷源阀门关闭,热源进入软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当冷源阀门打开,热源阀门关闭,冷源进入软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
   3 )随着对发电导磁回路上的软磁体进行交替的消磁或导磁,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产生电流,发电;
   当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控制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中的两个“口”字形结构中的软磁体,进行交替消磁或导磁;
即“日”字形的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冷源阀门同时打开,每个软磁体导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导通;
同时,另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热源阀门同步打开,每个软磁体消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断开;
   随着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发电导磁回路中的两路“口”字形中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分别产生电流、发电;
所述热源由发热装置、导热油、储油装置、储热装置、油泵和油管连接构成,所述发热装置为产生热量的装置,为燃料炉,或太阳能、工业余热及产生热能的发热装置;所述热源的导热油高温度为580℃。
所述冷源由散热装置、导热油、储油装置、油泵和油管连接构成,所述散热装置为降低热量的装置,如风机,或水冷机及制冷机;所述冷源的导热油低温为50℃至90℃。
其中,软磁体2由若干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软磁片,叠加成均布有若干个相同的平行气隙腔体的一块软磁体铁芯;其中,软磁合金居里点根据需要取110℃至550℃。比如,一种铁镍合金软磁材料的居里点为360℃,密度8.2 g/cm3,比热为 0.46J/g·℃ 。如图10所示。
其中,所述磁铁1为条形永久磁铁,或为“工”字型永久磁铁,或为电磁铁。
其中,所述导热油为600°的高温油,比重大约在 0.86-0.89g/cm3, 导热油平均比热容:2.675J/g·℃,导热油高温度为580℃、低温为50℃至90℃;其中导热油的流动速度设置为50m/秒至120m/秒。
下面用一磁一驱方式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绕制线圈的铁芯采用矽钢片或硅钢片,
取硅钢片200片,100mm×50mm×0.5mm (长×宽×厚),相邻两片硅钢片间距 0.2mm; 
铁芯有效截面积为:5cm×0.05cm×200=50cm=0.005m2
输出电压的绕制线圈为 2000匝,导线截面积为 2.5mm2; 其最高磁通密度为 0.75 特斯拉。
由于硅钢片铁心的导磁性能比空气要好得多,所以绝大部分磁通将在铁心内通过,这部分磁通称为主磁通。在电机、变压器及各种铁磁元件中常用磁性材料做成一定形状的铁心。如口形或日形;铁心的磁导率比周围空气 或其它物质的磁导率高的多。
磁通的绝大部分经过铁心形成闭合通路;
导磁的硅钢片铁心通过软磁体铁芯连接的如口形或日形回路构成磁路。
2、控制磁路导通或断开的软磁体铁芯,采用铁镍合金软磁材料;
将铁镍合金软磁材料做成200片的软磁片,然后将软磁片叠成一块软磁体铁芯,每片软磁片尺寸为 50mm×30mm×0.5mm (长×宽×厚),相邻两片软磁片间距0.2mm。
采用的铁镍合金居里点360℃,密度8.2 g/cm3
铁镍合金软磁片总质量为8.2×5cm×3cm×0.05cm×200=1230g。
铁镍合金比热为 0.46J/g·℃ , 每升温1度需要热量为1230×0.46=565.8焦耳。
3、导热油,
取导热油高温度为580℃、低温为90℃。
比重大约在 0.86-0.89g/cm3, 导热油平均比热容:2.675J/g·℃
气隙总面积:3cm×0.02cm×200=12cm2,
导热油流动速度按50m/秒,0.01秒流动0.5m=50cm。
按照导热油温度下降或上升2℃计算:
载热量为:50cm×12cm2×0.86×2.675×2℃=2760.6焦耳,能够将铁镍软磁体铁芯升降2760.6/565.8=4.9℃。
4、发电功率,线圏输出电动势: 
线圏磁通量Φ=NBS,(N=2000匝,B=0.75T,S=0.005m2);
所以磁通量Φ=2000匝×0.75T×0.005m2=7.5韦; 
因电磁阀开关频率为 50Hz, 每个单程时间需要 0.01秒,则发电机电动势E=ΔΦ/Δt,(ΔΦ=7.5韦,Δt=0.01秒);
发电机电动势E =7.5韦/0.01秒=750V。
线圏输出功率W =IE: 取导线截面积为 2.5mm2, 则输出电流>10安, 则输出功率W=750×10=7500W=7.5KW。
实施例二
一种控制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磁路发电的装置,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两个以上磁铁1构成的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 ,所述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为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或为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磁回路,或为环形体磁回路。
所述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由单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两个磁铁1连接,每个磁铁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单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双磁铁四驱磁回路单体结构;如图3所示。
所述环形体磁回路,由至少为两个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回磁路绕环形体串联连接构成,环形体磁路为磁铁及线圈铁芯适当弯曲组成弧形结构磁路,正多边形体磁路,或为圆环形体磁路,正多边形体磁路为正2n边形体,n≥1;n=1时,磁铁及线圈铁芯适当弯曲组成弧形结构,n=2为正方形体;如图4所示。
所述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由两个极性相吸的、平行排列的“工”字型磁体一端的每个磁体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两个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磁回路;两个平行的“工”字型磁体另一端的每个磁体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两个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磁回路;如图5所示。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双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方法,或为环形体磁路的发电方法,或为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的发电方法;
1)所述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的发电方法;
由两个磁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日”字型磁回路,见图3;两磁体“日”字型磁路发电:
当绕制线圈铁芯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侧磁路断开;同时,绕制线圈铁芯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侧磁路导通;然后绕制线圈铁芯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侧磁路导通;绕制线圈铁芯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侧磁路断开;随着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2)所述环形体磁路的发电方法,
由至少为两个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回磁路绕环形体串联连接构成的环形体磁回路,见图4环形体磁回路的展开图;
环形体磁回路包括:正多边形体磁路,圆环形体磁路;当为两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时,由两个弧形结构对称的构成圆环形体磁路,圆环形体磁路发电:
将圆环形体磁路两个对称弧形结构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的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磁路断开;同时,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磁路导通;
然后将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磁路导通;同时,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磁路断开;随着两个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两个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两个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当为四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时,组组合构成正方形的环形体磁路;正方形环形体磁路发电:
将正方形形体磁路四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磁路断开;同时,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磁路导通;
然后将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磁路导通;同时,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磁路断开;随着四个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四个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四个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3)所述所述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的发电方法,
    由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前部的每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回路;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后部的每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回路;且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的磁极性通过软磁体、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图4
    当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控制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中的两个“口”字形结构中的软磁体,进行交替消磁或导磁;
即“日”字形的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冷源阀门同时打开,每个软磁体导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导通;
同时,另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热源阀门同步打开,每个软磁体消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断开;
   随着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发电导磁回路中的两路“口”字形中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分别产生电流,发电。
实施例三
    一种控制组合磁路发电的装置,所述由一个以上发电导磁回路的组合构成为梯级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并行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并行梯级方式的连接发电导磁回路;
1)、所述梯级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单体结构上对应的软磁体2通过管道由上至下按梯级方式连接构成;
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1的热源,通过软磁体2消磁后降温,返回发热装置10继续加热,形成第一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1的冷源,通过软磁体2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
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2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形成第二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2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
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3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形成第三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3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下一级热源循环回路;直至循环到n级,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由散热装置11如风机、水冷机及制冷机对冷源的导热油降温为低温为50℃至90℃,供循环使用。如图6所示。
     2)、所述并行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包括;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和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
   (1)、所述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单体结构上对应的软磁体通过管道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然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图7。
(2)、所述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图8所示。
     3)、所述并行梯级方式的连接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然后将若干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的热源再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继续作为该组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该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下一第n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n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再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降温,作为该组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逆向逐级循环的导磁。图9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梯级连接的发电方法、或为并行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或为并行梯级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
1)、梯级连接的发电方法,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梯级连接构成,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1的热源通过软磁体2消磁后降温,经阀门、管道返回发热装置10继续加热,为一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1的冷源,通过软磁体2导磁后,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2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2,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二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2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T3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三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T3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下一级热源循环回路;直至循环到n级,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由散热装置如风机、水冷机及制冷机对冷源的导热油降温为低温为50℃至90℃,供循环使用;如图6所示。
2)、并行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包括;热冷顺向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和热冷逆向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
a)、所述热冷顺向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1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2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2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2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3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2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下一级软磁体2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2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10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1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1的冷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2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3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下一级软磁体2导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2导磁,然后进散热装置11进行散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N1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如图7所示。
b)、所述热冷逆向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如图8所示。
 3)、并行梯级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然后将若干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的热源再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继续作为该组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该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下一第n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n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再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降温,作为该组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逆向逐级循环的导磁;如图9所示。
实施例四
一种具有同时储存热能和储存电能的控制磁路发电,为小型太阳能的控制磁路发电,由磁路发电装置、太阳能加热装置19、发热装置10或辅助备用的发热装置10、散热装置11、储存热能装置15、充电装置16、蓄电池17和逆变装置18组成,如图11所示。
所述发电方法,是热源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上的发热装置10加热的导热油经储存热能装置15到储热油箱13,经油泵12输送至磁路发电装置的热源阀门6;
冷源通过散热装置11的风机将导热油降温,输送至储冷油箱14,经油泵12输送至磁路发电装置的冷源阀门7;控制器KZQ为常用电气控制器,控制入口热源阀门6管道的高温导热油与入口冷源阀门7管道的低温导热油,经入口管道4交替的通过软磁体2,通过软磁体2交替的高温导热油,经出口管道5、与入口热源阀门6同步的出口热源阀门8返回至太阳能加热装置19上的发热装置10加热;通过软磁体2交替的低温导热油,经出口管道5、与入口冷源阀门7同步的出口冷源阀门9返回至散热装置11散热;
交替通过软磁体2的高温导热油和低温导热油,能够使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消磁和导磁,使发电导磁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发电。通过热源阀门6和冷源阀门控制热源导热油和冷源导热油流过软磁体的流量,调节软磁体2消磁和导磁的速度,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增减的速度,能够调节发电导磁回路中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从而调节发电电压。高温导热油和低温导热油或采用-25°C至125°C的工业用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发电导磁回路、阀门组、热源、冷源,所述至少为一个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至少一个磁铁1通过至少为两个的软磁体2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构成磁通振荡式磁回路 ;
所述软磁体的截面积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和磁铁的截面积相同,软磁体2的两个侧面均布有相通的若干个平行腔体,软磁体上均布相通的平行腔体一个侧面设置有热源与冷源交替进入的入口管道4,均布相通的平行腔体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热源和冷源交替流出的出口管道5;所述的入口管道4分别与连接热源的入口热源阀门6和连接冷源的入口冷源阀门7连通,所述的出口管道5分别与连接热源的出口热源阀门8和连接冷源的出口冷源阀门9连通;
其中,软磁体2入口端的入口热源阀门6与软磁体出口端的出口热源阀门8为启闭同步联动阀门;软磁体入口端的入口冷源阀门7与软磁体出口端的出口冷源阀门9为启闭同步联动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一个磁铁1的单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单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铁双驱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单磁铁四驱发电导磁回路;
所述单磁铁双驱发电导磁回路,由单个磁铁1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2与两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每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的另一端分别与单个磁铁1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单磁铁双驱磁回路单体结构;
所述单磁铁四驱发电导磁回路,由单个磁铁1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2与两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每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单个磁铁1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单磁铁四驱磁回路单体结构;
其中,软磁体2由若干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软磁片,叠加成均布有若干个相同的平行气隙腔体的一块软磁体铁芯;其中,软磁合金居里点根据需要取110℃至550℃,密度8.2 g/cm3,比热为 0.46J/g ;
其中,所述磁铁1为条形永久磁铁,或为“工”字型永久磁铁,或为电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两个以上磁铁1构成的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 ,所述多磁体磁通振荡式发电导磁回路为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或为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磁回路,或为环形体磁回路;
所述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由单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一端的两个侧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两个磁铁1连接,每个磁铁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软磁体2与单个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另一端的两个侧端连接构成“日”字型双磁铁四驱磁回路单体结构;
所述环形体磁回路,由至少为两个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回磁路绕环形体串联连接构成,环形体磁路为正多边形体磁路,或为圆环形体磁路,所述正多边形体磁路为正2n边形体,n≥1;n=1为两个弧形结构对称构成的环形体磁路,n=2为正方形的环形体磁路;
所述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由两个极性相吸的、平行排列的“工”字型磁体一端的每个磁体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两个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磁回路;两个平行的“工”字型磁体另一端的每个磁体两侧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两个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磁回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由一个以上发电导磁回路的组合构成为梯级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并行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或为并行梯级方式的连接发电导磁回路;
1)、所述梯级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单体结构上对应的软磁体通过管道由上至下按梯级方式连接构成;
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2消磁后降温,返回发热装置10继续加热,形成第一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2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
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一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形成第二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二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
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形成第三梯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三梯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冷源的导热油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下一级热源循环回路;直至循环到n级,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由散热装置11对冷源的导热油降温为低温为50℃至90℃,供循环使用;
2)、所述并行方式连接的发电导磁回路,包括: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和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
   (1)、所述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单体结构上对应的软磁体通过管道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然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2)、所述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3)、所述并行梯级方式的连接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然后将若干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的热源再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继续作为该组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该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下一第n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n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再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降温,作为该组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逆向逐级循环的导磁。
5.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软磁体交替的消磁和导磁,使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产生交变的磁通量通过绕制线圈的硅铁芯,绕制线圈产生电流发电,其步骤如下:
    1)组装至少为一个的发电导磁回路,在发电导磁回路的每个软磁体2一端安装连接热源的热源阀门和连接冷源的冷源阀门;每个软磁体另一端分别安装返回热源的热源阀门和返回冷源的冷源阀门;所述发电导磁回路由至少一个磁铁1通过至少为两个的软磁体2与绕制线圈的硅铁芯3连接构成的磁回路 ;
    2)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的每个软磁体导磁或消磁,采用热源,控制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采用冷源,控制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具体方法是:通过每个软磁体两端的热源阀门和冷源阀门的启闭,控制热源和冷源交替流过该软磁体,完成该软磁体的消磁或导磁;
    当热源阀门打开,冷源阀门关闭,热源进入软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当冷源阀门打开,热源阀门关闭,冷源进入软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
   3 )随着对发电导磁回路上的软磁体进行交替的消磁或导磁,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产生电流,发电;
   当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控制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中的两个“口”字形结构中的软磁体,进行交替消磁或导磁;
即“日”字形的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冷源阀门同时打开,每个软磁体导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导通;
同时,另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热源阀门同步打开,每个软磁体消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断开;
   随着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发电导磁回路中的两路“口”字形中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分别产生电流,发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双磁体发电导磁回路的发电方法,或为环形体磁路的发电方法,或为双磁体八驱的“对口”型回路的发电方法;
1)所述双磁体四驱的“日”字型磁回路的发电方法;
由两个磁体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日”字型磁回路;两磁体“日”字型磁路发电:
当绕制线圈铁芯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侧磁路断开;同时,绕制线圈铁芯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侧磁路导通;然后绕制线圈铁芯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侧磁路导通;绕制线圈铁芯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侧磁路断开;随着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2)所述环形体磁路的发电方法,
由至少为两个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回磁路绕环形体串联连接构成的环形体磁回路,包括:正多边形体磁路,圆环形体磁路;
当为两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时,由两个弧形结构对称的构成圆环形体磁路,圆环形体磁路发电:
将圆环形体磁路两个对称弧形结构的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的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磁路断开;同时,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磁路导通;
然后将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磁路导通;同时,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两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磁路断开;随着两个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两个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两个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当为四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时,组组合构成正方形的环形体磁路;正方形环形体磁路发电:
将正方形形体磁路四个双磁体四驱“日”字型结构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磁路断开;同时,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磁路导通;
然后将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的软磁体流过冷介质,磁阻减小——导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一侧磁路导通;同时,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的软磁体流过热介质时,磁阻增大——消磁,该四个绕制线圈铁芯相同另一侧磁路断开;随着四个绕制线圈铁芯两侧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则四个绕制线圈铁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四个绕制线圈铁芯上绕制的线圈感应出电流发电;
所述双磁体八驱“对口”型回路的发电方法,
    由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前部的每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回路;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后部的每端分别通过两个软磁体与绕制线圈的铁芯连接构成一个“口”字型回路;且两个平行的“工”字型永久磁体的磁极性通过软磁体、绕制线圈的铁芯串联连接;
    当发电导磁回路为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控制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回路单体结构中的两个“口”字形结构中的软磁体,进行交替消磁或导磁;
即“日”字形的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冷源阀门同时打开,每个软磁体导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导通;
同时,另一个“口”字形一路每个软磁体的热源阀门同步打开,每个软磁体消磁,该“口”字型结构中的磁路断开;
   随着单磁体两驱或单磁体四驱的“日”字形发电导磁回路中的两路“口”字形中的软磁体交替消磁或导磁,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的增减,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两路“口”字型结构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绕制线圈分别产生电流,发电。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为梯级连接的发电方法、或为并行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或为并行梯级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
    1)、梯级连接的发电方法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梯级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发热装置继续加热,为一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二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三级热源循环回路;
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通过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升高,作为第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通过软磁体消磁后降温,返回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后,热量增加温度再升高,为下一级热源循环回路;直至循环到n级,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由散热装置如风机、水冷机及制冷机对冷源的导热油降温为低温为50℃至90℃,供循环使用;
2)、并行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包括;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和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
a)、所述热冷顺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导磁,直至到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然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b)、所述热冷逆向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连接构成,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按序进入,第一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二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二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第三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继续进入第三级软磁体消磁,直至到第n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消磁,然后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作为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进入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继续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作为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3)、并行梯级连接方式的发电方法,由若干相同的发电导磁回路按并行方式连接构成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然后将若干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梯级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消磁后的热源再进发热装置进行加热,继续作为该组第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热源,进行逐级循环的消磁;
该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第n-1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入第n-1级软磁体导磁,导磁后,继续作为下一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一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作为下一第n组的热源,按序进入该组的第一级软磁体消磁、第二级软磁体消磁、第三级软磁体消磁、至第n级软磁体消磁,作为热源消磁后降温的导热油,再返回至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储油箱内,作为第二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组的冷源进行逐级循环的导磁;
该第n组并行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按序由第n级软磁体、第n-1级、直至到第一级发电导磁回路的软磁体导磁,导磁后,导热油温度升高,再进散热装置进行散热降温,作为该组第n级的发电导磁回路的冷源,进行逆向逐级循环的导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热源由发热装置、导热油、储油装置、储热装置、油泵和油管连接构成,所述发热装置为产生热量的装置,为燃料炉,或太阳能、工业余热及产生热能的发热装置;所述热源的导热油温度高为580℃;热源的导热油或替换为工业用水温度高为100℃至12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冷源由散热装置、导热油、储油装置、油泵和油管连接构成,所述散热装置为降低热量的装置,为风机,或水冷机及制冷机;所述冷源的导热油低温为50℃至90℃;冷源的导热油或替换为工业用水温度低为-25℃至2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发电导磁回路与热源为太阳能加热装置结合的发电,是热源通过太阳能加热装置19上的发热装置10或辅助备用的发热装置10,加热导热油,加热的导热油经储存热能装置15至储热油箱13,控制器KZQ通过控制油泵12、热源阀门6将储热油箱13内加热的高温导热油经入口管道4输送至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通过软磁体2交替的高温导热油,经出口管道5、与入口热源阀门6同步的出口热源阀门8返回至太阳能加热装置19上的发热装置10加热;控制器KZQ再通过控制油泵12、冷源阀门7将散热装置11降温的导热油经入口管道4输送至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通过软磁体2交替的低温导热油,经出口管道5、与入口冷源阀门7同步的出口冷源阀门9返回至散热装置11散热;
交替通过软磁体2的高温导热油和低温导热油,磁路发电装置的软磁体2进行交替的消磁和导磁,发电导磁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发电;通过热源阀门和冷源阀门控制热源导热油和冷源导热油流过软磁体的流量,调节软磁体消磁和导磁的速度,控制发电导磁回路中的磁阻交替增减的速度,能够调节发电导磁回路中磁通量变化的快慢,从而调节发电电压;发电通过充电装置16、蓄电池17蓄电,再经逆变装置18为用电装置供电,具有同时储存热能和储存电能的发电。
CN201410084692.2A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8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4692.2A CN103888027B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4692.2A CN103888027B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8027A true CN103888027A (zh) 2014-06-25
CN103888027B CN103888027B (zh) 2017-02-08

Family

ID=5095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469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88027B (zh) 2014-03-10 2014-03-10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802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092A (zh) * 2015-05-19 2015-07-29 武汉大学 一种利用液体热电效应进行发电的系统
CN105811541A (zh) * 2016-05-27 2016-07-27 吉林大学 基磁测电量防过充过热仅充电时耗电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5823031A (zh) * 2015-07-06 2016-08-03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蒸汽产生装置
CN107481843A (zh) * 2017-09-14 2017-12-15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磁性液体的流体磁路设计方法及磁路管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128A (zh) * 2007-03-28 2010-02-10 Abb研究有限公司 热磁发电机设备和能量转换方法
CN101728990A (zh) * 2008-10-28 2010-06-09 郑世平 一种温差发电方法
US20130106116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Chung-Jung Kuo Thermomagnetic generator
CN204206026U (zh) * 2014-03-10 2015-03-11 李建营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128A (zh) * 2007-03-28 2010-02-10 Abb研究有限公司 热磁发电机设备和能量转换方法
CN101728990A (zh) * 2008-10-28 2010-06-09 郑世平 一种温差发电方法
US20130106116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Chung-Jung Kuo Thermomagnetic generator
CN204206026U (zh) * 2014-03-10 2015-03-11 李建营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092A (zh) * 2015-05-19 2015-07-29 武汉大学 一种利用液体热电效应进行发电的系统
CN105823031A (zh) * 2015-07-06 2016-08-03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蒸汽产生装置
CN105823031B (zh) * 2015-07-06 2019-03-15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蒸汽产生装置
CN105811541A (zh) * 2016-05-27 2016-07-27 吉林大学 基磁测电量防过充过热仅充电时耗电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7481843A (zh) * 2017-09-14 2017-12-15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磁性液体的流体磁路设计方法及磁路管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8027B (zh) 2017-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Desig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test of a segmented-rotor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flux-switching generator with stationary seal
CN202835891U (zh) 离心式永久磁石加热装置
CN103888027A (zh)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35903B (zh) 一种行波热声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2723895B (zh) 一种热电气体发电及化工合成装置
CN104124334A (zh) 一种热声发动机驱动的热磁发电系统
CN102037632B (zh) 电磁马达和工作力矩产生设备
CN204206026U (zh) 一种控制磁路发电的装置
CN101728990A (zh) 一种温差发电方法
CN102403447B (zh) 一种热声驱动的热磁发电系统
CN102403925A (zh) 一种往复式运动活塞泵驱动的热磁发电系统
Molla et al. Water cooled chiller based HVAC system used in a linear generator for oceanic wave energy conversion
CN104124335A (zh) 一种直线压缩机驱动的热磁发电系统
CN202100342U (zh) 一种混合热力闭式回热循环热机和发电装置
CN106286004B (zh) 一种热声驱动的多相交流热磁发电系统
RU2210839C1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ая магнитотепловая энергогенерирующая система
CN102251875A (zh) 一种混合热力闭式回热循环热机和发电装置
CN113062837B (zh) 一种用于余热回收的热磁发电装置
CN203326749U (zh) 双极做功弱磁阻发电装置
CN101453155A (zh) 磁动力发电机
CN101710781A (zh) 居里点振荡发电法及装置
CN113137778B (zh) 无运动部件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2281023A (zh) 加磁p制冷发电机
CN102957355A (zh) 双圈制冷发电机
Chernyshev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MHD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