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7419A -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7419A
CN103887419A CN201210553964.XA CN201210553964A CN103887419A CN 103887419 A CN103887419 A CN 103887419A CN 201210553964 A CN201210553964 A CN 201210553964A CN 103887419 A CN103887419 A CN 103887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iode
input power
circuit board
radiato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539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539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7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7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7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 H01L33/644Heat extraction or cooling elements in intimate contact or integrated with parts of the device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为发光二极管散热;提供一个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能使其发光;以及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上述的散热方法不需要等待到发光二极管温度上升才提高散热风扇的转速,从而具有散热及时的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的发光装置。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以及应用上述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可将电流转换成特定波长范围的光电半导体元件。发光二极管以其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等优点,从而可作为光源而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
在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过程中,通常设置一个感测器以感测发光二极管的温度。若发光二极管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的数值,所述感测器将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以为发光二极管降温。然而,上述散热过程是先检测到发光二极管温度上升才为发光二极管降温。在上述过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温度可能会继续上升,从而导致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较为及时的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以及应用上述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的发光装置。
一种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为发光二极管散热;
提供一个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能使其发光;以及
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发光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之上的发光二极管;
散热风扇,设置电路板的与发光二极管相反的一端以为发光二极管散热;
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能使其发光;以及
控制模组,与散热风扇和输入电源电学连接,所述控制模组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在上述LED散热方法以及发光装置中,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若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加,散热风扇的转速也相应增加以提高散热风扇的散热效率从而发光二极管降温。上述的散热方法不需要等待到发光二极管温度上升才提高散热风扇的转速,从而具有散热及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发光装置 10
发光模组 11
电路板 111
发光二极管 112
导热胶 113
散热风扇 12
输入电源 13
控制模组 14
电压计 15
电流计 1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10包括发光模组11,散热风扇12,输入电源13以及控制模组14。
所述发光模组11包括电路板111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11之上的发光二极管112。所述散热风扇12设置在电路板111的与发光二极管112相反的一端以为发光二极管112散热。所述输入电源13为发光二极管112提供电能使其发光。
所述控制模组14与散热风扇12和输入电源13电学连接。根据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所述控制模组14调整散热风扇12的转速。即,当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增加时,控制模组14将提高散热风扇12的转速以提高散热风扇12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发光二极管112的温度维持不变。当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减小时,控制模组14将降低散热风扇12的转速以降低散热风扇12的散热效率,从而节省电能。
根据需要,所述发光装置10还进一步包括一个电压计15以及一个电流计16。所述电压计15并联在输入电源13的两端以测量输入电源13的输出电压V,所述电流计16串联在输入电源13为发光二极管112的供电线路中以测量输入电源13的输出电流I。此时,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等于输出电压V与输出电流I之间的乘积,即P = V*I。
根据需要,在根据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调整散热风扇12的转速的过程中,首先根据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计算发光二极管112所产生的热量Q,然后根据发光二极管112所产生的热量Q计算发光二极管112上升的温度值ΔT,然后再根据发光二极管112上升的温度值ΔT调整散热风扇12的转速。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首先分别测试电路板的热阻RB以及发光二极管的热阻RL,所述热阻的数值RB、RL代表1W的热量所能引起温度上升的大小。然后,发光二极管112所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根据需要,发光二极管112与电路板111的接触界面还可以设置一层导热胶113。此时,在计算发光二极管112所上升的温度值ΔT的时候,首先测试出导热胶113的热阻RG,然后发光二极管112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RG)。
在上述发光装置10中,通过设置一个控制模组14,然后控制模组14根据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调整散热风扇12的转速。若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增加,散热风扇12的转速也相应增加以提高散热风扇12的散热效率,从而发光二极管112降温。即,上述的发光装置10不需要等到发光二极管112温度上升才去提高散热风扇12的转速,从而具有散热及时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请一并参见图3,所述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电路板111,电路板111的一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112,电路板111的另一端设置有散热风扇12,所述散热风扇12为发光二极管112散热。
提供一个输入电源13,所述输入电源13为发光二极管112提供电能使其发光。
根据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调整散热风扇12的转速。即,若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增加,可以提高散热风扇12的转速以增强散热风扇12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发光二极管112的温度维持不变。若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减小,可以降低散热风扇12的转速以减小散热风扇12的散热效率,从而节省电能。
根据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提供一个电压计15以及一个电流计16。所述电压计15并联在输入电源13的两端以测量输入电源13的输出电压V,所述电流计16串联在输入电源13为发光二极管112的供电线路中以测量输入电源13的输出电流I。此时,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等于输出电压V与输出电流I之间的乘积。
根据需要,可以根据输入电源13的输出功率P计算发光二极管112所产生的热量Q,然后根据发光二极管112所产生的热量Q计算发光二极管112上升的温度值ΔT,然后再根据发光二极管112上升的温度值ΔT调整散热风扇12的转速。其中,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首先分别测试电路板的热阻RB以及发光二极管的热阻RL。然后,发光二极管112所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根据需要,还可以进一步提供一个导热胶113,所述导热胶113设置在发光二极管112与电路板111的接触界面。此时,在计算发光二极管112所上升的温度值ΔT的时候,首先测试出导热胶113的热阻RG,然后发光二极管112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RG)。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电路板,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电路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为发光二极管散热;
提供一个输入电源,所述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能使其发光;以及
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提供一个电压计以及一个电流计,所述电压计并联在输入电源的两端以测量输入电源的输出电压,所述电流计串联在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线路中以测量输入电源的输出电流,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乘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的过程中,首先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计算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Q,然后根据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Q计算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然后再根据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的过程中,首先分别测试电路板的热阻RB以及发光二极管的热阻RL,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的接触界面上设置一层导热胶,测试出所述导热胶的热阻RG,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RG)。
6.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发光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之上的发光二极管;
散热风扇,设置电路板的与发光二极管相反的一端以为发光二极管散热;
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能使其发光;以及
控制模组,与散热风扇和输入电源电学连接,所述控制模组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电压计以及一个电流计,所述电压计并联在输入电源的两端以测量输入电源的输出电压,所述电流计串联在输入电源为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线路中以测量输入电源的输出电流,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乘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首先根据输入电源的输出功率计算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Q,然后根据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Q计算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然后再根据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的过程中,首先分别测试电路板的热阻RB以及发光二极管的热阻RL,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的接触界面上设置一层导热胶,先测试出所述导热胶的热阻RG,发光二极管上升的温度值ΔT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T = Q*(RB+RL+ RG)。
CN201210553964.XA 2012-12-19 2012-12-19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Pending CN103887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3964.XA CN103887419A (zh) 2012-12-19 2012-12-19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53964.XA CN103887419A (zh) 2012-12-19 2012-12-19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7419A true CN103887419A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53964.XA Pending CN103887419A (zh) 2012-12-19 2012-12-19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7419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341A (zh) * 2009-07-28 2009-12-3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其冷却方法、投影仪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341A (zh) * 2009-07-28 2009-12-3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其冷却方法、投影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2856A (zh) 一种非接触式大功率led结温测试方法
CN103411702A (zh) 利用峰值波长移位法非接触测量白光led结温的装置
CN201934975U (zh) 带散热装置的内置电源式led灯管
CN102543011A (zh) 一种可调节亮度的液晶背光驱动系统
CN103561510A (zh) 一种本体式温度取样的温度补偿led灯系统
CN102109161A (zh) 灯具的散热模块
CN101463984A (zh) 照明装置
CN104748885A (zh) 基于i-v特性曲线测量led结温的方法
CN204300956U (zh) 基于温差发电效应的led节能增光补光装置
TWI566443B (zh) 發光二極體散熱方法及發光裝置
CN102033192A (zh)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寿命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201599762U (zh) 灯具的散热模块
US91072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D lighting
CN204259262U (zh) 一种led驱动温度报警电路的过热保护模块
CN102878455B (zh) 智能半导体散热led灯
CN2767820Y (zh) 一种led发光装置
CN103887419A (zh) 发光二极管散热方法及发光装置
CN103575940B (zh) 发光二极管测试装置
CN103939780A (zh) 一种采用半导体二极管植入式温度取样的温度补偿led灯及实现方法
CN102568387A (zh) 一种液晶背光驱动系统
CN203363841U (zh) 散热型大功率led灯珠
CN204046872U (zh) 一种led自适应降温灯具
Kumar et al. Thermal issues of warm and cool white LED bulbs
CN204945345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灯具寿命测试仪
CN103889090A (zh) 发光二极管混光方法及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