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6240B -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6240B
CN103886240B CN201410145852.XA CN201410145852A CN103886240B CN 103886240 B CN103886240 B CN 103886240B CN 201410145852 A CN201410145852 A CN 201410145852A CN 103886240 B CN103886240 B CN 103886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finger print
print information
ac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58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6240A (zh
Inventor
王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PATRO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I-PATRO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PATRO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I-PATRO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458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6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6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624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1365 priority patent/WO201515434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6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6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5Dual mode as a secondary asp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包括:S1: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所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S2: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S3: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电子产品和通讯设备的安全越来越重要,利用人体生物特征,例如指纹、声纹或虹膜等,作为系统接入模块被广泛使用,如Apple最新的iphone5就利用了指纹模块进入系统。
正所谓天底下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或物品,人的这些模拟世界里的模拟信号特征可以作为识别人的唯一特征。生物特征,比如人的指纹、眼睛虹膜、说话的声音或脸型,换了一个人,生物特征变了,也就不能够使用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利用人的生物特征来保护用户的独家使用以及隐私。然而问题是,生物特征可能被复制,如指纹的复制,生物特征被复制后可以用来伪冒一个人。
一旦用户的生物特征被复制,用户的设备就可能会被入侵,用户设备内的资料将会暴露开来,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用户的通信工具、购物工具或支付工具等选择与通讯设备关联,因此用户设备被入侵很有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包括:
S1: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S2: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S3: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可选地,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两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可选地,
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
所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和/或眼睛虹膜和/或声纹。
可选地,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和/或眼睛虹膜信息,
和/或
通过麦克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可选地,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所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可选地,
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若是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4;
S22: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S23,否则反馈预设动作;
S23:判断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
S24: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
可选地,
所述控制动作包括:
界面操作,
执行已绑定APP,
启动用户自定义系统、应用或交互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用户指纹或用户指纹及指纹动作;
第一比较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可选地,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指纹信息包含指纹动作时,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一致时,判断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一致时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并在不一致时反馈预设动作;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一致时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并在不一致时反馈预设动作。
可选地,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
所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和/或眼睛虹膜和/或声纹。
可选地,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
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所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包括:
设备终端和指纹模块;
所述设备终端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指纹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子模块和指纹轨迹记录子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指纹模块采集的指纹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纹数据对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地,
所述装置还包括:
摄像头和/或麦克风;
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和/或眼睛虹膜信息;
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可选地,
所述设备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然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最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上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指的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的APP商店有Apple的iTunes商店,Android的Android Market,诺基亚的Ovi store,还有Blackberry用户的BlackBerry App World,以及微软的应用商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一实施例包括:
S1: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用户进入该装置时,该装置首先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上述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例如可以仅采集至少一个用户指纹,也可以采集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S2: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得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之后,可以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上述的比较结果具体可以为已匹配或未匹配,已匹配即可以在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中找到与采集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相一致的指纹信息,未匹配则反之。
S3: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设备。
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之后,可以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设备。例如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A对应的为影音APP,则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指纹信息A对应匹配时,直接启动影音APP。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纹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两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从而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及确保用户的独家使用。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一实施例,下面介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包括:
201、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用户进入该装置时,该装置首先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上述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例如可以仅采集至少一个用户指纹,也可以采集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202、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得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之后,可以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上述的对比过程具体可以包括:201:判断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若是执行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4;202:判断上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S23,否则反馈预设动作;203:判断上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204:判断上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例如预先已设定好指纹1对应APP1、指纹2对应APP2、指纹1+指纹动作1对应界面1及指纹2+指纹动作2对应界面2,当用户仅输入指纹2时,设备由于检测到的指纹信息不包含指纹动作,因此将用户输入的指纹2与设备以存储的指纹2对比,并启动指纹2对应的APP2。
上述的比较结果具体可以为已匹配或未匹配,已匹配即可以在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中找到与采集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相一致的指纹信息,未匹配则反之。
203、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设备。
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之后,可以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设备。例如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A对应的为影音APP,则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指纹信息A对应匹配时,直接启动影音APP。
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从而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及确保用户的独家使用。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二实施例,其中重点介绍了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的过程,下面介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包括:
301、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及生物特征;
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用户进入该装置时,该装置首先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及生物特征。上述的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例如可以仅采集至少一个用户指纹,也可以采集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上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和/或眼睛虹膜和/或声纹。
生物特征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采集: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和/或眼睛虹膜信息,
和/或
通过麦克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302、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得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之后,可以将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上述的对比过程具体可以包括:201: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若是执行步骤202,否则执行步骤204;202:判断上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S23,否则反馈预设动作;203:判断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204:判断上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例如预先已设定好指纹1对应APP1、指纹2对应APP2、指纹1+指纹动作1对应界面1及指纹2+指纹动作2对应界面2,当用户仅输入指纹2时,设备由于检测到的指纹信息不包含指纹动作,因此将用户输入的指纹2与设备以存储的指纹2对比,并启动指纹2对应的APP2。
上述的比较结果具体可以为已匹配或未匹配,已匹配即可以在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中找到与采集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相一致的指纹信息,未匹配则反之。
上述控制动作具体可以包括:界面操作,或执行已绑定APP,或启动用户自定义系统、应用或交互功能。
303、将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
得到用户的生物特征之后,可以将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上述的生物特征比较结果具体可以为已匹配或未匹配,已匹配即可以在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中找到与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相一致的生物特征,未匹配则反之。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3不限于在步骤302之后,也可以在步骤301之后,在此处不做限定。
304、根据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生物特征比较结果之后,可以根据上述比较结果及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例如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A+虹膜对应的为影音APP,则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生物特征与指纹信息A+虹膜对应匹配时,直接启动影音APP。
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能够将指纹信息、生物特征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从而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及确保用户的独家使用。其中,指纹信息和生物特征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加大生物特征被复制后产生不良后果的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第三实施例,下面介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401,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用户指纹或用户指纹及指纹动作;
第一比较模块402,与所述采集模块401相连,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403,与所述比较模块402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一实施例,下面介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501,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用户指纹或用户指纹及指纹动作;
第一比较模块502,与所述采集模块501相连,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503,与所述比较模块502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上述第一比较模块502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5021,用于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
第二判断单元5022,用于当确定所述指纹信息包含指纹动作时,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
第三判断单元5023,用于当确定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一致时,判断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
第一执行单元5024,用于当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一致时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并在不一致时反馈预设动作;
第二执行单元5025,用于当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一致时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并在不一致时反馈预设动作。
上述各个单元/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二实施例,下面介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601,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用户指纹或用户指纹及指纹动作;
第二采集模块602,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
所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和/或眼睛虹膜和/或声纹。
第二比较模块603,用于将所述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
第二控制模块604,与所述第二比较模块603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所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第三实施例,下面介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的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包括:
设备终端71和指纹模块72;
所述设备终端71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指纹模块72包括指纹识别子模块721和指纹轨迹记录子模块72;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指纹模块采集的指纹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纹数据对应的控制动作。
可选地,
所述装置还包括:
摄像头73和/或麦克风74;
所述摄像头73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和/或眼睛虹膜信息;
所述麦克风74用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可选地,
所述设备终端71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过程请参阅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模块72首先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然后设备终端71内的处理芯片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存储在存储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最后处理芯片内的处理器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上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通过将多个指纹和与指纹相对应的指纹动作跟控制动作相关联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够将指纹信息与传统的动作轨迹密码相结合,可以有效避免指纹信息被复制或动作轨迹密码被破解带来的损失。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一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S2: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S3: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若是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4;
S22: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步骤S23,否则反馈预设动作;
S23:判断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
S24: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若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否则反馈预设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用户指纹或至少两个用户指纹及相应的指纹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
所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和/或眼睛虹膜和/或声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和/或眼睛虹膜信息,
和/或
通过麦克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所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动作包括:
界面操作,
执行已绑定APP,
启动用户自定义系统、应用或交互功能。
7.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所述指纹信息包括用户指纹或用户指纹及指纹动作;
第一比较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信息对比,得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
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纹信息是否包含指纹动作;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指纹信息包含指纹动作时,判断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否一致;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是一致时,判断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是否一致;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指纹动作与设备已存储的指纹动作一致时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并在不一致时反馈预设动作;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指纹与设备已存储的用户指纹一致时执行所述指纹信息对应的控制动作,并在不一致时反馈预设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
所述生物特征包括人脸和/或眼睛虹膜和/或声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生物特征与设备已存储的生物特征对比,得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
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指纹信息比较结果及所述生物特征比较结果控制所述设备。
10.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终端和指纹模块;
所述设备终端包括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指纹模块包括指纹识别子模块和指纹轨迹记录子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指纹模块采集的指纹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纹数据对应的控制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摄像头和/或麦克风;
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用户的人脸和/或眼睛虹膜信息;
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410145852.XA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886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5852.XA CN103886240B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81365 WO2015154342A1 (zh) 2014-04-11 2014-07-01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5852.XA CN103886240B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6240A CN103886240A (zh) 2014-06-25
CN103886240B true CN103886240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95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5852.XA Active CN103886240B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6240B (zh)
WO (1) WO20151543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6240B (zh) * 2014-04-11 2017-04-12 快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00016A (zh) * 2015-03-17 2015-06-10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4853095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951685A (zh) * 2015-06-18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07871A (zh) * 2015-07-29 2017-02-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5629746A (zh) * 2015-07-30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信息识别的设备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68938B (zh) * 2015-11-16 2021-02-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CN105760731A (zh) * 2016-01-25 2016-07-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956442A (zh) * 2016-04-29 2016-09-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清除方法与终端设备
CN106096539B (zh) * 2016-06-07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生物识别的方法及终端
CN108460265A (zh) * 2018-03-16 2018-08-28 东莞市华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应用的方法
CN110348269B (zh) * 2018-04-02 2021-07-2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录入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008855A (zh) * 2019-03-18 2019-07-12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验证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8432Y (zh) * 1998-02-26 1999-11-10 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最合适指压动作的指纹辨识装置
CN1857000A (zh) * 2002-10-09 2006-11-0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测定数据的数字权限管理设备、方法和多媒体产品
CN1900876A (zh) * 2005-07-22 2007-01-24 祥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信号输入装置、具有该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76809A (zh) * 2008-05-09 2009-11-11 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自助打印的系统及方法及打印设备
CN101673329A (zh) * 2009-10-16 2010-03-1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数据建立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3638B2 (en) * 2005-01-18 2008-02-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inutiae fingerprint transactions
CN101827148A (zh) * 2010-05-18 2010-09-08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指纹识别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2306286A (zh) * 2011-08-24 2012-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身份识别系统及身份识别终端
CN103886240B (zh) * 2014-04-11 2017-04-12 快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8432Y (zh) * 1998-02-26 1999-11-10 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最合适指压动作的指纹辨识装置
CN1857000A (zh) * 2002-10-09 2006-11-0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测定数据的数字权限管理设备、方法和多媒体产品
CN1900876A (zh) * 2005-07-22 2007-01-24 祥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信号输入装置、具有该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76809A (zh) * 2008-05-09 2009-11-11 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自助打印的系统及方法及打印设备
CN101673329A (zh) * 2009-10-16 2010-03-1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特征数据建立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6240A (zh) 2014-06-25
WO2015154342A1 (zh) 201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6240B (zh) 一种通过多指纹识别提高设备安全性的方法及装置
US10019912B2 (en)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a user through somatosensory feedback
US974683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mar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larm
US201901304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CN106486130A (zh) 噪声消除、语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136714A (zh) 自然交互语音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331651A (zh) 基于指纹和语音识别的控制系统及设备
CN108564948A (zh)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7215186A1 (zh) 一种安全登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3941867A (zh) 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07437016A (zh) 应用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334497A (zh) 显示界面的切换方法和穿戴式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760088A (zh) 一种操作主控按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514036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4346547A (zh) 一种智能化的身份识别系统
CN108307072A (zh) 电子装置、跌落提醒方法以及相关产品
KR101760441B1 (ko) 심전도 정점 주기를 이용한 개인 식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230271A (zh) 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组合解锁系统及其方法
CN111984954A (zh) 提高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95114A (zh) 一种密码信息的管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26405A (zh) 基于肌电信号的实时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650364A (zh)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KR102396942B1 (ko) 심전도 신호 인증에 사용되는 인증 참조 정보를 업데이트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99006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942317A (zh) 安全工具推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