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一种接线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气二次回路的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连接在二次回路的电能计量表(电能表)均采用联合端子接线盒与变电站二次计量回路相连接来传递电压和电流信号,连接方式为螺丝和金属滑片式连接,作为法定计量仪表的电路表必须定期进行年检校验,目前的方式是采用复合型智能终端接线盒。
专利文献201220711690.8(申请日:2012.12.21)公布了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包括顶部接线端、底部接线端和复合插座,顶部接线端通过导线与复合插座上簧片相连接,底部接线端通过导线与复合插座下簧片相连接,复合插座由10 个分路插座组合而成,各分路插座间互相绝缘,各分路插座的上下簧片分别与对应的接线端相连接。该发明是为电度表实现现场测试校验或更换而设计的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有效避免可能发生的设备与人身的不安全因素。
但是它存在以下缺点,10分路的复合插座与底壳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独更换,一旦其中一个分路故障,就必须更换复合插座,整体的更换一方面造成维修上不方便,另一方面也造成成本的浪费,故实用性较差;分路插座和分路插座相互间的安装不紧密;簧片耐久性差,对插口进行长期拨插,会造成簧片变形;同时,复合插座还存在阻抗高、压降大的问题。
为从更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在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如何使智能终端接线盒稳定、高效、低成本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更换插座方便,分路插座和分路插座相互间安装紧密的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包括外壳底座和外壳盖,所述外壳底座包括插座区域和功能区域,所述插座区域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挡板,插座区域内设有复合插座,所述复合插座包括独立的分路插座,所述插座区域的分路插座和分路插座之间至少设有一个限位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通过设置隔离挡板,便于区分插座区域和功能区域;通过设置独立的分路插座,当发生故障时,更换方便,避免资源的浪费;通过设置限位挡板,使得分路插座和分路插座相互间安装紧密。
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挡板为三个,所述限位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三个、第六个和第九个分路插座后。
通过设置三个限位,帮助区分A相、B相、C相和零线插座。
进一步限定,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外壳盖上设有和凸起匹配的凹槽。
设置凸起和凹槽,使得外壳底座和外壳盖连接更牢固,避免盒盖脱落造成线路裸露。
进一步限定,所述分路插座至少有十个。
满足三相电能表的A相、B相、C相和零线的连接要求。
进一步限定,所述分路插座包括前接线端、后接线端、前铜柱、后铜柱、插口和底板,所述插口包括前、后双簧片,所述前双簧片通过前铜柱与前接线端连接,所述后双簧片通过后铜柱与后接线端连接;所述分路插座径向前、后表面是平面结构,所述分路插座的底板是绝缘层。
分路插座径向前、后表面是平面结构,便于分路插座一个接一个的无缝安装,并且分路插座的底板是绝缘层,保证各个分路插座之间绝缘效果更好;通过设置前、后铜柱做导体,降低阻抗,减少压降。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无缝安装,盒内不需要对分路插座设置限位槽,避免占用空间。
进一步限定,所述分路插座的前双簧片包括分隔的上、下单簧片,所述后双簧片包括分隔的上、下单簧片,所述前双簧片的上、下单簧片的后端分别通过铆接连接前铜柱,所述后双簧片的上、下单簧片的后端分别通过铆接连接后铜柱。
上、下单簧片的后端不再采用焊接连接,改为采用铆接连接,有效减小压降;上、下双簧片同时采用分体的前、后单簧片,维修方便,并且只需要折弯成单一形状,减少生产工艺流程。
进一步限定,所述前双簧片的上单簧片和后双簧片的上单簧片的相对面折弯成上接触面,前端形成折弯部,所述前双簧片的下单簧片和后双簧片的下单簧片的相对面折弯成下接触面,前端形成折弯部,所述前双簧片的上单簧片和后双簧片的上单簧片通过上接触面导通,所述前双簧片的下单簧片和后双簧片的下单簧片通过下接触面导通。
增大了上、下单簧片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小阻抗和压降,专用插头插入采取先分流后串入的接入方式,当插头插入上接触面时,被测回路仍在正常运行,此时的标准电表已经串入了电路,形成了一个分流支路,当插头继续插入至下接触面时,标准表完全接入被测回路。可避免由于插入时接触不稳定,而形成的触发间隙电流回路开路现象。
进一步限定,所述前、后铜柱相对端分别设有与折弯部匹配的限位突起。
通过设置限位突起,防止长时间专用插头插入取出的使用过程造成上、下单簧片整体变形。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包括上、下止位结构,所述上、下止位结构分别设在限位突起的两侧。
通过设置上、下止位结构,防止上、下单簧片局部变形。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简化现场操作,有效避免发生的设备和人身的不安全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插座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插座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外壳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路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分路插座的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包括外壳底座1和外壳盖21,外壳底座1包括插座区域2和功能区域3,插座区域2两侧分别设有隔离挡板4,插座区域2内设有复合插座5,复合插座5包括十个独立的分路插座6。
插座区域2的分路插座6和分路插座6之间设有三个限位挡板22。限位挡板22分别设置在第三个、第六个和第九个分路插座6后。
限位挡板22上设有凸起22a,外壳盖21上设有和凸起22a匹配的21a凹槽。
分路插座6包括前接线端7、后接线端8、前铜柱9、后铜柱10、插口11和底板12,插口11包括前双簧片13和后双簧片14,前双簧片13通过前铜柱9与前接线端7一端连接,前接线端7的另一端与计费关口电度表相连接,可读取电压、电流、脉冲和通讯等信号,后双簧片14通过后铜柱10与后接线端8一端连接,后接线端8的另一端与变电站二次计量回路相连接,传递电力回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
分路插座6径向前、后表面是平面结构15,分路插座6的底板12是绝缘层。
分路插座6的前双簧片13包括分隔的上单簧片13a和下单簧片13b,后双簧片14包括分隔的上单簧片14a和下单簧片14b,前双簧片13的上单簧片13a和下单簧片13b的后端分别通过铆接16连接前铜柱9,后双簧片14的上单簧片14a和下单簧片14b的后端分别通过铆接16连接后铜柱10。
前双簧片13的上单簧片13a和后双簧片14的上单簧片14a的相对面折弯成上接触面17,前端形成折弯部18,前双簧片13的下单簧片13b和后双簧片14的下单簧片14b的相对面折弯成下接触面19,前端形成折弯部18,前双簧片13的上单簧片13a和后双簧片14的上单簧片14a通过上接触面17导通,前双簧片13的下单簧片13b和后双簧片14的下单簧片14b通过下接触面19导通。
专用插头插入采取先分流后串入的接入方式,当插头插入上接触面17时,被测回路仍在正常运行,此时的标准电表已经串入了电路,形成了一个分流支路,当插头继续插入至下接触面19时,标准表完全接入被测回路。可避免由于插入时接触不稳定,而形成的触发间隙电流回路开路现象。
前铜柱9和后铜柱10相对端分别设有与折弯部18匹配的限位突起20。
如图7所示,底板12包括上止位结构12a和下止位结构12b,上止位结构12a和下止位结构12b分别设在限位突起20的两侧。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电度表现场校验中,电压信号的现场校验采集采用并联方式,将电压信号并联至现场校验装置的电压输入端子,校验用一体式智能接线插头的端子在插入过程中,上、下两铜片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至现场校验装置的电流输入、输出端子,其中:铜片顶开上接触面17时,电流信号分流至现场校验装置,下接触面19保持接触,保持关口电度表正常获取电流信号;插头继续往前插入,铜片顶开下接触面19,此时电流信号全部切换至现场校验装置,然后流向关口电度表,关口电度表和现场校验装置仍始终保持获取电流信号。整个过程电流信号始终处于连接状态(电流不断路)。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复合型终端接线盒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