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5343B -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5343B
CN103875343B CN201310597285.7A CN201310597285A CN103875343B CN 103875343 B CN103875343 B CN 103875343B CN 201310597285 A CN201310597285 A CN 201310597285A CN 103875343 B CN103875343 B CN 103875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oncentration
jasmonic
methyl jasmonate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72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5343A (zh
Inventor
肖玲
叶绍云
史鸣
史一鸣
蔡南海
许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mar Shangha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972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5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5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5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son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采收甜叶菊叶前,用茉莉酸、茉莉酸丙酮混合溶液等喷施甜叶菊植株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能显著提高采收期的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Description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 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又名“甜菊”、“甜草”,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当地居民作为甜味饮料饮用,是一种小型多年生菊科(Compositae)斯台维亚属植物,宿根性、须根型、多年生、短日照、草本植物。1970年日本从巴西引进甜叶菊,开始驯化、栽培、制备出糖苷,同时进行毒理、食品检测等试验,并首先开发利用甜叶菊产品一甜叶菊糖苷;我国于1976年开始由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先后从日本引进甜叶菊试种成功。现在江苏、福建、山东、新疆、河南、安徽等地都有大量种植,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种植甜叶菊面积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甜叶菊糖苷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甜菊糖苷(甜菊糖)是从甜叶菊的甜叶中提取的一类高甜度、低热量、对人体无副作用的天然产物,对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龋齿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甜菊糖苷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而其热值却为蔗糖的1/300,所以目前不少厂家把甜菊糖苷作为一种甜味剂替代蔗糖。甜菊糖苷是理想的甜味食品,人体无法分解甜菊配糖体使它转变成葡萄糖,也不会因此被血管吸收,经消化后以纤维形态会排泄出体外,故不含剩下多余卡路里而引致肥胖或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水平,甜叶菊深受肥胖症患者和糖尿病人的青睐。甜菊糖苷是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热值甜味剂,它是继甘蔗甜菜糖之外第三种有开发价值和健康推崇的天然蔗糖替代品,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三蔗糖”。甜菊糖苷代替部分蔗糖加工食品饮料可大大降低用糖成本。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重,甜菊糖作为一种功能性糖类必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国卫生部于1985年和1990年分别批准了甜叶菊糖苷为不限量使用的天然甜味剂和医药用甜味剂辅料,美国FDA于2008年12月对甜菊糖苷可用作甜味剂正式审批,2011年11月14日欧盟也已经批准甜菊糖苷作为一种甜味剂在欧盟使用。甜叶菊逐渐成为食品和医药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这将带动甜叶菊产业的快速发展。
现在已分离得到10多种甜叶菊中的糖苷: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甜菊糖苷(Stevioside,ST)、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杜尔可苷(dulcoside A,DA)、Rubusoside、Steviolbioside、Rebaudioside B(RB)、Rebaudioside D(RD)、RebaudiosideE(RE)和Rebaudioside F(RF)。高纯度的甜菊糖苷为白色结晶,甜度为蔗糖的250-300倍。在甜菊糖苷化合物中,甜菊苷(ST)的含量最高,约占甜叶菊干叶的6%-8%;RA的甜度为蔗糖的350-450倍,在所有甜味成分中,RA甜度最高,味质最好,显味效果更接近于蔗糖,在甜叶菊中的含量仅次于甜菊糖苷,而居第二位,约占甜叶菊的2%-3%。高纯度的RA糖苷价格非常高,提高RA的产量是增加效益的捷径。
随着甜菊糖苷需求的不断扩大,提高甜菊糖苷的产量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能提高RA的产量。国内不少研究单位进行了甜叶菊组织培养快繁、杂交和回交等常规培育高糖苷品系的研究。王贵民等“一种培育高含量甜叶菊糖苷遗传材料的方法”(200810092671.X)公开了一种利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出高含量甜叶菊糖苷遗传材料的方法。孙景文和石岩(2012)通过杂交与回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甜菊新品种菊隆5号。也有通过生物方法提高RA糖苷含量的,刘虎等(2010)进行了“一株快速转化甜菊苷的细菌鉴定、产酶及转化特性”研究,使甜菊糖溶液中74%的甜菊苷转化为了RA。但以上方法均有其缺陷,培育高糖苷甜叶菊品种方法时间长,生物转化甜菊苷技术工艺复杂,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采收甜叶菊叶前(例如采收甜叶菊叶前1-14天),使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和/或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中喷施甜叶菊植株,能有效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甜菊糖苷(Stevioside,ST)、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将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和/或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与丙酮溶液共同喷洒甜叶菊植株,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的效果更明显。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的方法,包括在采收甜叶菊叶前,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施甜叶菊植株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采收甜叶菊叶前为采收甜叶菊叶前1-14天,具体为4-7天;进一步,所述甜叶菊总糖苷由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杜尔可苷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为提高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进一步,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是提高采收期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甜叶菊叶的方法,包括在采收甜叶菊叶前,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施甜叶菊植株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采收甜叶菊叶前为采收甜叶菊叶前1-14天,具体为4-7天;进一步,所述甜叶菊总糖苷由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杜尔可苷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为提高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进一步,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是提高采收期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本发明还提供了茉莉酸,茉莉酸甲酯,茉莉酸异亮氨酸,茉莉酮酸,茉莉酮酸甲酯,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在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中的应用,所述甜叶菊总糖苷由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杜尔可苷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应用包括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施甜叶菊植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为提高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进一步,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是提高采收期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10μM-100μM、100μM-1mM、10μM、100μM或1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附图说明
图1为糖苷标准品图,
其中,1为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2为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3为甜菊糖苷(Stevioside,ST),4为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5为杜尔可苷(dulcoside A,DA),6为莱鲍迪苷B(Rebaudioside B,RB)。
图2为糖苷检测样品图,
其中2为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3为甜菊糖苷(Stevioside,ST),4为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5为杜尔可苷(dulcoside A,DA)。
图3显示10μM、100μM和1mM茉莉酸处理4天和7天RA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4显示10μM、100μM和1mM茉莉酸处理4天和7天ST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5显示10μM、100μM和1mM茉莉酸处理4天和7天RC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6显示10μM、100μM和1mM茉莉酸处理4天和7天总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7显示100μM茉莉酸及其与丙酮混合液处理7天RA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8显示100μM茉莉酸及其与丙酮混合液处理7天ST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9显示100μM茉莉酸及其与丙酮混合液处理7天RC糖苷的含量变化。
图10显示100μM茉莉酸及其与丙酮混合液处理7天总糖苷的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化学名称为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购自SIGMA公司,商品目录号为77026-92-7。标准品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购自WAKO公司、商品目录号为183-02361,甜菊糖苷(Stevioside,ST)购自WAKO公司、商品目录号为193-15351,莱鲍迪苷B(Rebaudioside B,RB)、购自ChromaDex公司、商品目录号为00018227,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购自ChromaDex公司、商品目录号为00018228,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购自ChromaDex公司、商品目录号为00018229,杜尔可苷(dulcoside A,DA)购自ChromaDex公司、商品目录号为0004949。
下述实施例中的各浓度的茉莉酸溶液是将100mg的茉莉酸先用1ml无水乙醇溶解,再用超纯水配制成5mM的茉莉酸母液,喷施前用纯净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用于制作定量的标注曲线的莱鲍迪苷A溶液、甜菊糖苷溶液、莱鲍迪苷B、莱鲍迪苷C、莱鲍迪苷D溶液和杜尔可苷溶液均是以7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制备的溶液。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丙酮+茉莉酸溶液(即丙酮与茉莉酸的混合溶液)通过以下方法配制:分别取适当量的5mM的茉莉酸母液以及10%丙酮溶液,混合,用纯净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其中,10%丙酮溶液通过以下方法配制:10ml丙酮加入90ml水中配制成10%丙酮溶液。
下述实施例中的总糖苷含量是叶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杜尔可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
下述实施例中的R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B、莱鲍迪苷C、莱鲍迪苷D含量和杜尔可苷含量均是指在叶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1、茉莉酸溶液提高甜叶菊植株叶中RA、ST和总糖苷含量
1.1、甜叶菊培养与生长
挑选出籽粒饱满的甜叶菊品种“惠农1号”种子(购自临泉县万全丰农业生产合作社),首先将甜叶菊种子播种于营养土(泥炭土:蛭石体积比为1:1)中,种子上面覆盖一层薄沙,22℃,每天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发芽,待小苗长至6-8叶时,将甜叶菊小苗移栽于培养钵(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1:1:1)中生长,25℃,每天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培养,定期浇水施肥。待甜叶菊长至成苗,转入25℃每天12h光照12h黑暗条件下生长备用。
1.2、茉莉酸溶液喷施
甜叶菊植株开花前期(未出现花蕾),在采收前4、7天分别用10μM,100μM和1mM茉莉酸溶液喷施甜叶菊植株,以喷施纯净水处理为对照。每个处理均设三次重复,每次重复9株甜叶菊植株。
处理一为对照(ck),采收前4天用清水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二为采收前4天用1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三为采收前4天用10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四为采收前4天用1m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五为对照(ck),采收前7天用清水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六为采收前7天用1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七为采收前7天用10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八为采收前7天用1m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1.3、收获甜叶菊叶
茉莉酸喷施后4天(植株未出现花蕾)、7天(植株刚出现花蕾),分别收取植株叶,105℃杀青30min,55℃24小时烘干至恒重,然后用研钵磨碎,得到甜叶菊粉,存放在棕色干燥器中。
1.4、甜叶菊糖苷检测
称取干燥的甜叶菊粉100mg,置15mL离心管中,加入4mL70%乙醇溶液,在超声仪中超声(53KHz,35℃,30min)。然后取出离心(8000r/min,3min),吸取上清液。残渣中再次加入4mL70%乙醇溶液,超声30min,离心吸取上清。合并两次上清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5mL样品溶液,用0.22um针式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HPLC检测条件: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BOSTON Green ODS-AQ(4.6×250mm,5μm,120A)。进样量:10μL;流动相:流动相A为水,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0~3分钟,A:95%,B:5%;3~38分钟,A:95%~5%(匀速递减),B:5%~95%(匀速递增);38~40分钟,A:5%~5%,B:95%~95%;40~43分钟,A:5%~95%(匀速递增),B:95%~5%(匀速递减);后运行8分钟。流速:1.0mL/min;柱温:50℃;VWD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分别以莱鲍迪苷A(RA)、甜菊糖苷(ST)、莱鲍迪苷C(RC)、杜尔可苷(DA)为标准品采用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对莱鲍迪苷A(RA)、甜菊糖苷(ST)、莱鲍迪苷B(RB)、莱鲍迪苷C(RC)、莱鲍迪苷D(RD)、杜尔可苷(DA)进行定量。
结果表明标准品莱鲍迪苷A(RA)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0.085分钟,标准品甜菊糖苷(ST)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0.231分钟,标准品莱鲍迪苷B(RB)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2.488分钟,标准品莱鲍迪苷C(RC)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0.864分钟,标准品莱鲍迪苷D(RD)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17.683分钟,标准品杜尔可苷(DA)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1.217分钟(见图1);样品在该色谱条件下含有保留时间为20.087分钟的莱鲍迪苷A(RA)的层析峰、保留时间为20.233分钟的甜菊糖苷(ST)的层析峰、保留时间为20.865分钟的莱鲍迪苷C(RC)的层析峰和保留时间为21.219分钟的杜尔可苷(DA)的层析峰。(见图2)。上述各处理的叶中莱鲍迪苷A(RA)、莱鲍迪苷C(RC)、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和杜尔可苷(DA)及甜叶菊总糖苷的含量如表1,图3-图6所示。
表1、各处理叶中的糖苷质量百分含量(%)
注:*表示0.01<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表示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
表1中,总糖苷含量是叶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杜尔可苷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
表1的结果表明,1mM的JA处理4天能极显著提高采收期的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图3)、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图4)、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含量(图5)和甜叶菊总糖苷含量(图6),RA比对照提高了50.8%,ST比对照提高了42.0%,RC比对照提高了52.4%,总糖苷比对照提高了45.1%;1mM的JA处理7天能极显著提高采收期的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图3)、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图4)、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含量(图5)和甜叶菊总糖苷含量(图6),RA比对照提高了110.8%,ST比对照提高了59.1%,RC比对照提高了93.8%,总糖苷比对照提高了74.7%;100μM的JA处理7天能显著提高采收期的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图3)、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图4)和甜叶菊总糖苷含量(图6),RA比对照提高了42.1%,ST比对照提高了39.8%,总糖苷比对照提高了40.3%。
实施例2、茉莉酸丙酮混合溶液提高甜叶菊植株叶中RA、ST和总糖苷含量
2.1、甜叶菊培养与生长
挑选出籽粒饱满的甜叶菊品种“丰农三号”种子(购自新农甜叶菊种植专业合作社),首先将甜叶菊种子播种于营养土(泥炭土:蛭石体积比为1:1)中,种子上面覆盖一层薄沙,22℃,每天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发芽,待小苗长至6-8叶时,将甜叶菊小苗移栽于培养钵(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1:1:1)中生长,25℃,每天14h光照10h黑暗条件下培养,定期浇水施肥。待甜叶菊长至成苗,转入25℃每天12h光照12h黑暗条件下生长备用。
2.2、茉莉酸丙酮混合溶液喷施
甜叶菊植株开花前期(未出现花蕾),在采收前7天分别用下述处理九至处理十一的溶液喷施甜叶菊植株。每个处理均设三次重复,每次重复9株甜叶菊植株。
处理九为采收前7天用10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作为对照;
处理十为采收前7天用1%丙酮+10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处理十一为采收前7天用5%丙酮+100μM茉莉酸溶液喷施,共喷施一次。
2.3、收获甜叶菊叶
按实施例1.3的方法处理,得到甜叶菊粉,存放在棕色干燥器中。
2.4、甜叶菊糖苷检测
按实施例1.4的方法处理甜叶菊粉,并进行HPLC检测。
结果表明标准品莱鲍迪苷A(RA)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0.085分钟,标准品甜菊糖苷(ST)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0.231分钟,标准品莱鲍迪苷B(RB)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2.488分钟,标准品莱鲍迪苷C(RC)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0.864分钟,标准品莱鲍迪苷D(RD)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17.683分钟,标准品杜尔可苷(DA)在该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为21.217分钟(见图1);样品在该色谱条件下含有保留时间为20.087分钟的莱鲍迪苷A(RA)的层析峰、保留时间为20.233分钟的甜菊糖苷(ST)的层析峰、保留时间为20.865分钟的莱鲍迪苷C(RC)的层析峰和保留时间为21.219分钟的杜尔可苷(DA)的层析峰(见图2)。上述各处理的叶中莱鲍迪苷A(RA)、莱鲍迪苷C(RC)、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和杜尔可苷(DA)及甜叶菊总糖苷的含量如表2,图7-图10所示。
表2各处理叶中的糖苷质量百分含量(%)
注:*表示0.01<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表示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
表2中,总糖苷含量是叶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ST)、莱鲍迪苷C和杜尔可苷(DA)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
表2的结果表明,5%丙酮+100uM茉莉酸溶液处理7天能极显著提高采收期的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图7)、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含量(图9)和甜叶菊总糖苷含量(图10),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图8)也明显提高,RA比喷施100uM茉莉酸溶液处理对照提高了220.9%,RC比对照提高了144.4%,总糖苷比对照提高了109.9%,甜菊糖苷比对照提高了25%以上;1%丙酮+100uM茉莉酸溶液处理7天能极显著提高采收期的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含量(图7)、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含量(图9)和甜叶菊总糖苷含量(图10),显著提高甜菊糖苷(Stevioside,ST)含量(图8),RA比喷施100uM茉莉酸溶液处理对照提高了136.9%,RC比对照提高了287.8%,总糖苷比对照提高了98.7%,ST比对照提高了35.7%。

Claims (42)

1.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的方法,包括在采收甜叶菊叶前1-14天,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施甜叶菊植株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甜叶菊叶前为采收甜叶菊叶前4-7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为提高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是提高采收期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17.生产甜叶菊叶的方法,包括在采收甜叶菊叶前1-14天,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施甜叶菊植株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甜叶菊叶前为采收甜叶菊叶前4-7天。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为提高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是提高采收期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7、18或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33.茉莉酸,茉莉酸甲酯,茉莉酸异亮氨酸,茉莉酮酸,茉莉酮酸甲酯,和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在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中的应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用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喷施甜叶菊植株。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为提高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是提高采收期甜叶菊叶中莱鲍迪苷A含量、甜菊糖苷含量、莱鲍迪苷C含量和/或甜叶菊总糖苷含量。
37.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为与丙酮溶液混合的茉莉酸溶液,茉莉酸甲酯溶液,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茉莉酮酸溶液,茉莉酮酸甲酯溶液,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mM。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μM-100μM。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酸异亮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所述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和/或
所述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溶液的浓度为100μM-1mM。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溶液的浓度为1wt%-5wt%。
CN201310597285.7A 2012-12-21 2013-11-22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Active CN103875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285.7A CN103875343B (zh) 2012-12-21 2013-11-22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03044 2012-12-21
CN201210560304.4 2012-12-21
CN201210560304 2012-12-21
CN201310597285.7A CN103875343B (zh) 2012-12-21 2013-11-22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343A CN103875343A (zh) 2014-06-25
CN103875343B true CN103875343B (zh) 2018-03-30

Family

ID=50944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285.7A Active CN103875343B (zh) 2012-12-21 2013-11-22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5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20248B2 (en) * 2016-03-14 2021-02-16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Method for mass-producing viniferin using stevioside from cell culture of grapevine tissue
EP4273230A3 (en) 2016-12-27 2023-12-06 Suntory Holdings Limited High rebaudioside c-content stevia plant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ifteen genes of steviol glycosides biosynthesis pathway in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Hitesh Kumar et.al;《Gene》;20111020;第276页右栏第一段,第277页右栏第一段,280页左栏第一段,图1 *
《4 种外源激素对长春花生物碱积累的影响》;邹冬梅等;《热带生物学报》;20120325;第38-41页 *
《茉莉酸类植物激素分析研究进展》;王芳等;《生命科学》;20100125;第45-58页 *
《茉莉酸类物质(JAs)的生理特性及其在逆境胁迫中的抗性作用 》;蔡昆争等;《生态环境》;20061225;第397-404页 *
《赤霉素对不同甜叶菊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糖苷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唐国雄等;《中国糖料》;20120115;第44-4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5343A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0709B (zh) 甜叶菊新品种817096谱星5号及高rd含量甜菊糖苷的制备
CN105850750B (zh) 甜叶菊新品种814011谱星3号及高rm含量甜菊糖苷的制备
CN105850727B (zh) 甜叶菊新品种及高rd、rm含量甜菊糖苷的制备
CN106719874A (zh) 提高罗汉果中罗汉果醇含量的方法
Rekha et al. Secondary metabolite production in transgenic hairy root cultures of cucurbits
CN108307927A (zh) 一种桑枝秀珍菇的栽培方法
CN103875343B (zh) 提高甜叶菊中莱鲍迪苷a、甜菊糖苷、莱鲍迪苷c和/或总糖苷含量的方法
CN103045490A (zh) 发芽糙米制备的功能红曲及方法
Zohra Extra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and the analysi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Stevia rebaudiana
Gunasena et al. A review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biosynthesis of steviol glycosides, application, cultivation, and phytochemical screening of Stevia rebaudiana (Bert.) bertoni
KR101024238B1 (ko) 천마를 주재료로 하는 자연발효 식초 및 그 제조방법
Peiris et al. Asiatic Pennywort [Centella asiatica (L.) Urb.]: A little-known vegetable crop
Asghari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 beds and fertilizers on Stevia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production
Hilo et al. Effect of some growth regulators on glycosides leaf content of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in vitro.
Kairuz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and bio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plants with high-intensity sweetener and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Gunasena et al. A review on stevia rebaudiana (bert.) bertoni, a natural sweetener
KR101268550B1 (ko) 진세노사이드 증대를 위한 뿌리식물 발효 방법
Panwar et al. Traditional Uses of Cichorium Intybus and its Medicinal Importance for Health
Jangid et al. Foliar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o improve fruit retention, yield and quality of aonla cv. NA-7
KR101755118B1 (ko) 미생물을 이용한 인삼 및 삼채의 복합 발효 추출액 및 캡슐 제조방법
CN109251108A (zh) 一种植物营养液及其制备和施用方法
US20230357738A1 (en) Aspergillus oryzae and its application
Valerie et al. Antimicrobial and physicochemical evaluation of Luffa acutangular leaf extracts
CN111869671B (zh) 三羟基苯甲酸取代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
KR102579978B1 (ko) 실리디아닌 고함량 밀크씨슬 신품종 '실리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