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4112B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4112B
CN103874112B CN201410058573.XA CN201410058573A CN103874112B CN 103874112 B CN103874112 B CN 103874112B CN 201410058573 A CN201410058573 A CN 201410058573A CN 103874112 B CN103874112 B CN 103874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hysical layer
field
contro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85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4112A (zh
Inventor
张彧
涂依晨
姜龙
池琛
王京
张国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585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4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4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4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4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4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应用于基于时分复用TDMA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该方法包括:在时隙初始时,执行:步骤S1,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定向天线和TDMA的MANET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MANET网络为移动自组织网络,此类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网络。网络中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无需设置任何的中心控制结点或固定式基站。网络中的结点不仅具有普通移动终端所需的功能,而且具有报文转发能力,结点间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个中间结点的转发,这是Ad hoc网络与其他移动网络的最根本区别。MANET网络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无中心,结点可以随时加入和离开网络。任何结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具有很强的抗毁性。二是自组织,网络无需依赖于任何预设的网络设施,各个节点分布式算法协调各自的行为,可以快速、自动地组成一个独立的网络。三是多跳路由,端到端的通信可能需要中间结点的多跳转发。四是动态拓扑,网络中的节点可以随处移动,也可以随时开机和关机,这些都会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
一般通信网络的协议栈结构,自顶向下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可进一步分为LLC和MAC。LLC子层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对帧进行封装,同时可以提供流量控制。MAC子层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在发送帧时,决定何时能够安全无冲突的接入物理信道(通过调用物理层的方式);在接收时,判定接收数据是否正确,上发至LLC子层。而物理层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为上层(MAC子层)提供服务,完成bit流的实际传输。
在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即为PHY-SAP。通过该接口的信息包括:MAC子层对物理层的控制信息、MAC子层调用物理层服务发送的MPDU、物理层反馈的信息、还有物理层成功接收并需要上传至MAC子层的MPDU。
在基于定向天线和TDMA的MANET网络中。每个节点按照特定的时隙接入物理信道,在某一个时隙,节点可能会和某一个邻居进行通信。在某一个时隙,一个节点可能需要发送一个或多个MPDU,或者可能需要接收一个或多个MPDU,还有可能保持沉默,不发送也不接收。每个时隙不同的行为决定了物理层工作于不同的模式,这需要MAC子层根据当前所在时隙对物理层下发控制信息。另外,节点于不同的时隙需要调整天线的方向指向不同的邻居,天线方向的控制也需要MAC子层根据当前时隙的通信对象对物理层下发控制信息。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定向天线和TDMA的MANET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定向天线和TDMA的MANET网络的通信控制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定向天线和TDMA的MANET网络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在时隙初始时,执行:
步骤S1,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天线控制字段包括收发模式控制字段和天线方向控制字段,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一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发送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二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接收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三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保持静默;
若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a,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若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b,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若当前时隙无需物理层服务,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c,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三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优选的,所述步骤S1a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a,控制所述MAC层向所述物理层发送下行业务帧;
所述步骤S1b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b,控制所述MAC层接收所述物理层发送的上行业务帧。
优选的,所述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业务帧和所述上行业务帧中的一项或多项包含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使所述物理层或所述MAC层对帧中的其他字段是否正确进行校验。
优选的,所述下行控制帧中还包含:类型字段和基带控制字段,所述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控制帧的类型,所述基带控制字段用于指示调制解调参数。
优选的,所述上行业务帧还包括:数据部分,用于承载物理层从接收到的PPDU中提取的MPDU;
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业务帧的类型;
SNR字段,用于指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SNR;
信号功率字段,用于指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应用于基于时分复用TDMA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时隙初始时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天线控制字段包括收发模式控制字段和天线方向控制字段,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一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发送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二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接收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三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保持静默;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在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在当前时隙无需物理层服务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三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时,在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之后,控制所述MAC层向所述物理层发送下行业务帧;在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时,在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接收所述物理层发送的上行业务帧。
优选的,所述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业务帧和所述上行业务帧中的一项或多项包含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使所述物理层或所述MAC层对帧中的其他字段是否正确进行校验。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中,在时隙初始时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包含有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的天线控制字段的下行控制帧。由于能够通过设置天线控制字段的值实现对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的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基于定向天线和TDMA的MANET网络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下行控制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下行业务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帧间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上行业务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下行控制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天线控制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基带控制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下行业务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上行业务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非数据时隙帧间隔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中数据时隙帧间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时分复用TDMA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在时隙初始时,执行:
步骤S1,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
优选的,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中,所述天线控制字段包括收发模式控制字段和天线方向控制字段,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一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发送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二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接收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三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保持静默;
若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a,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若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b,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若当前时隙无需物理层服务,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c,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三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优选的,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步骤S1a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a,控制所述MAC层向所述物理层发送下行业务帧;
所述步骤S1b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b,控制所述MAC层接收所述物理层发送的上行业务帧。
优选的,在上述的实施例三中,所述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业务帧和所述上行业务帧中的一项或多项包含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使所述物理层或所述MAC层对帧中的其他字段是否正确进行校验。
优选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控制帧中还包含:类型字段和基带控制字段,所述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控制帧的类型,所述基带控制字段用于指示调制解调参数。
优选的,所述下行业务帧中还包含: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业务帧的类型;数据部分,用于承载需要物理层调制发送的MPDU。
优选的,所述上行业务帧还包括:数据部分,用于承载物理层从接收到的PPDU中提取的MPDU;
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业务帧的类型;
SNR字段,用于指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SNR;
信号功率字段,用于指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PHY-SAP设计,可支持基于TDMA和定向天线的MANET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PHY-SAP以帧为单位交互信息,帧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类:下行控制帧、下行业务帧、以及上行业务帧。
对于一个将要发送MPDU的时隙,MAC层在时隙的初始时发送下行控制帧,控制物理层的模式和天线指向等,之后发送一个或多个下行业务帧。物理层在接收到下行控制帧后解析并受控,接收到业务帧后调制发送。
对于一个用于接收MPDU的时隙,MAC层在时隙的初始时间发送下行控制帧给物理层,之后接收物理层的上行业务帧,物理层在接收到下行控制帧后解析并受控,在从WM接收到PPDU后立即将MPDU部分装入上行业务帧传送给MAC子层。
对于一个无需物理层服务的时隙,MAC层在时隙的初始时间发送下行控制帧给物理层,物理层即进入休眠,不进行调制解调,直至下一个时隙新的下行控制帧到来。
下行接口的设计
下行信号可分为控制帧和业务帧。控制帧在每个时隙初始时,由MAC输出,输入至物理层,用于控制天线和调制解调模式。如果该时隙是发时隙,那么在这个控制帧之后,可能跟随一个或多个下行业务帧,下行业务帧含有的内容即为需要被调制发射的MPDU;如果该时隙是收时隙,则物理层根据控制帧的指示调整天线和调制模式等参数,尝试接收PPDU,若成功解调,则提取其中MPDU部分形成上行业务帧输出至MAC子层。
下行控制帧的设计
下行控制帧结构如图2。其中:
类型用于表明本帧属于下行控制帧,还是下行业务帧,还是上行业务帧;
天线控制用于控制天线行为,如收发模式、天线指向等;
基带控制用于携带调制解调参数,如长度、调制模式等;
校验的内容为使用下行控制帧中类型、天线控制、基带控制、备用等内容计算得到的校验位,用于物理层检测下行控制帧是否正确。
下行业务帧
下行业务帧结构如图3。其中:
类型用于表明本帧属于下行控制帧,还是下行业务帧,还是上行业务帧;
校验的内容为使用下行业务帧中类型、备用等内容计算得到的校验位,用于物理层检测类型和备用字段是否正确;
数据部分含有MAC子层需要传输的MPDU
帧间隔
如前所述,当前时隙为发时隙时,下行控制帧之后,可能跟随一个或多个下行业务帧。在下行控制帧和下行业务帧之间,以及相邻的下行业务帧之间,应留出一定的时间。如图4,下行业务帧于T0时刻发送,T1时刻发送第1个下行业务帧。Tset时间用于物理层根据基带控制参数和天线控制参数做好发送准备,如调整天线方向,射频收发模式切换等。对于第1个下行业务帧,物理层用时Tframe时间发送PPDU。若第1个下行业务帧后还有其他下行业务帧,则第2个下行业务帧于T2时刻发送。两个信号帧之间需要留出一定时间间隔,即Tinterval时间,以保证接收端的正常解调。若该时隙有N个下行业务帧紧随一个下行控制帧发送,则相邻下行业务帧之间间隔Tframe+Tinterval时间。
上行接口
上行业务帧结构如图5。其中:
类型用于表明本帧属于下行控制帧,还是下行业务帧,还是上行业务帧;
SNR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SNR;
信号功率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
校验的内容为使用上行业务帧中类型、SNR、信号功率、备用等内容计算得到的校验位,用于MAC子层检测类型和备用字段是否正确;
数据部分含有物理层从刚刚接收的PPDU中提出的MPDU。
本发明实施例中,MAC子层负责时隙的划分。在本实施例中,时隙分为数据时隙和非数据时隙。数据时隙指:该时隙传输的MPDU含有网络层的包,在该时隙可能传输一个或多个MPDU。非数据时隙指:该时隙只传输一个MPDU,该MPDU不含网络层的包,只含有MAC子层之间交互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物理层支持多种调制方式,提供多种传输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PHY-SAP含有:
时钟线1条,由MAC输出,输入至物理层,提供接口其他数据线的驱动时钟,为12.5MHz。
下行使能信号1条,标志下行数据信号线中的数据是否有效;
下行数据信号8条,下行控制帧和业务帧的内容8bit对齐通过8条数据信号线传输;
上行使能信号1条,标志上行数据信号线中的数据是否有效;
上行数据信号8条,上行控制帧和业务帧的内容8bit对齐通过8条数据信号线传输。
物理层并没有时隙的概念。MAC层负责时隙的分配。
PHY-SAP以帧为单位交互信息。本发明中的帧可分为三类:下行控制帧、下行业务帧、以及上行业务帧。
对于一个将要发送MPDU的时隙,MAC层在时隙的初始时发送下行控制帧,控制物理层的模式和天线指向等,之后发送一个或多个下行业务帧。物理层在接收到下行控制帧后解析并受控,接收到业务帧后立即调制发送。下行控制帧和下行业务帧的发送间隔、以及下行业务帧之间的发送间隔与上述帧间隔部分所描述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一个用于接收MPDU的时隙,MAC层在时隙的初始时间发送下行控制帧给物理层,之后接收物理层的上行业务帧。物理层在接收到下行控制帧后解析并受控,在从WM接收到PPDU后立即将MPDU部分装入上行业务帧传送给MAC子层。
对于一个无需物理层服务的时隙,MAC层在时隙的初始时间发送下行控制帧给物理层,物理层即进入休眠,不进行调制解调,直至下一个时隙新的下行控制帧到来。
具体的,下行控制帧结构可以图6所示,包括
类型:类型字段是下行控制帧、下行业务帧、上行业务帧共有的字段。其内容与意义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表1类型字段
00000000 下行控制帧
00000001 下行业务帧
00000010 上行业务帧
天线控制
天线控制由3字节组成。天线控制字段的具体定义可以如图7所示。
收发标志:收发标志字段的定义如表2。
表2收发标志字段
00000000 物理层休眠
00000001 发时隙
00000010 收时隙
天线指向:天线指向的16bit中低9bit有效,表示一个0-359的整数值,为本时隙天线指向。
基带控制
基带控制由3字节组成。基带控制字段的具体定义可以如图8所示。
调制方式:表示本时隙发送或者接收时使用的调制方式,调制方式的定义及意义可以如表3所示。
表3调制方式
长度:表示本时隙将要发送的业务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或者表示本时隙将要接收的空中帧中数据部分的长度。这个长度的单位是bit。
备用:5字节。
校验,校验算法为:当数据到达时,所有的8bit数据累加起来,最后取结果的补码作为校验值,校验值也为8bit。在收端,包括校验字段在内的所有数据到达之后,他们加和的结果应该为零。
下行业务帧
下行业务帧结构如图9所示。
其中,类型与上述的表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备用:2字节。
校验:只对除数据部分的帧头进行校验。具体的校验规则可以与上述的描述内容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数据部分:内容为需要被调制发射的MPDU。
上行业务帧格式
上行业务帧的格式可以图10所示,包括:
类型:与上述表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SNR:用8bit表示接收机测量的SNR,单位dB。
信号功率:用8bit有符号数(最高位为符号位)表示接收机测量的信号功率,单位dBm。
备用:4字节。
校验:只对除数据部分的帧头进行校验。
数据部分:为物理层解调后得到的MPDU。
帧间间隔。
非数据时隙,非数据时隙只完成一个MPDU传输。
在该时隙的开始阶段MAC子层需要发送下行控制帧,之后等待物理层完成准备工作后,开始发送下行业务帧,该下行业务帧的数据部分含有一个MPDU。这个等待时间用Tset表示,设为6us。
参考图11,为一个非数据时隙内MAC子层至物理层的时间分配,其中T0时刻发送下行控制帧,T1时刻发送下行业务帧。其中,数据时隙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MPDU的传输,一个MPDU的长度为固定的4320bit,一个数据时隙传输的MPDU数目与物理层使用的调制方式有关。一个数据时隙中发送的MPDU数量N与物理层调制方式关系可以如表4所示
表4一个时隙发送MPDU数目与调制模式对应关系
模式 N
54Mbps 7
36Mbps 5
24Mbps 4
18Mbps 3
12Mbps 2
6Mbps 1
数据时隙的MPDU长度为4320bit。物理层发送一个MPDU的时间为Tframe。Tframe的计算公式为:
Tframe=Tpre+Tdata
其中Tpre为前导序列持续时间,Tpre=20us。
Tdata为MPDU持续时间,计算方法为:以54Mbps模式为例,Tdata=4320/54M=80us;以6Mbps模式为例,Tdata=4320/6M=720us
如表5所示,可以计算出每一种调制模式下的Tframe(单位:us)
表5不同调制模式下物理层发送MPDU用时
模式 Tpre Tdata Tframe
54Mbps 20 80 100
36Mbps 20 120 140
24Mbps 20 180 200
18Mbps 20 240 260
12Mbps 20 360 380
6Mbps 20 720 740
考虑到两个信号帧之间需要留出一定时间间隔,以保证接收端的正常解调,此间隔设为10us足够。用Tinterval表示。
在该时隙的开始阶段MAC子层需要发送下行控制帧,之后等待物理层完成准备工作后,开始发送下行业务帧。这个等待时间用Tset表示,设为6us。
参考图12,为数据时隙MAC子层至物理层通道的时间分配,其中T0时刻发送下行控制帧,T1时刻发送第1帧数据帧,以此类推,TN时刻发送第N帧数据帧。物理层在接收到数据帧后立即调制发送。
为各个时间点的具体值可以如表6所示。(单位:us)
表6数据时隙中各个时间点的数值
模式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54Mbps 0 6 116 226 336 446 556 666
36Mbps 0 6 156 306 456 606
24Mbps 0 6 216 426 636
18Mbps 0 6 276 546
12Mbps 0 6 396
6Mbps 0 6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时隙初始时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天线控制字段包括收发模式控制字段和天线方向控制字段,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一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发送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二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接收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三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保持静默;
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在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在当前时隙无需物理层服务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三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优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时,在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之后,控制所述MAC层向所述物理层发送下行业务帧;在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时,在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接收所述物理层发送的上行业务帧。
优选的,所述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业务帧和所述上行业务帧中的一项或多项包含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使所述物理层或所述MAC层对帧中的其他字段是否正确进行校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时分复用TDMA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该方法包括:
在时隙初始时,执行:
步骤S1,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其中,所述天线控制字段包括收发模式控制字段和天线方向控制字段,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一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发送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二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接收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三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保持静默;
若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a,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若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b,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若当前时隙无需物理层服务,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c,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三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a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a,控制所述MAC层向所述物理层发送下行业务帧;
所述步骤S1b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b,控制所述MAC层接收所述物理层发送的上行业务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业务帧和所述上行业务帧中的一项或多项包含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使所述物理层或所述MAC层对帧中的其他字段是否正确进行校验。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帧中还包含:类型字段和基带控制字段,所述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下行控制帧的类型,所述基带控制字段用于指示调制解调参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业务帧还包括:数据部分,用于承载物理层从接收到的PPDU中提取的MPDU;
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上行业务帧的类型;
SNR字段,用于指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SNR;
信号功率字段,用于指示物理层接收PPDU过程中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时分复用TDMA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时隙初始时控制MAC层向物理层发送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控制帧中包含有天线控制字段,所述天线控制字段用于控制物理层的收发模式和天线方向;
其中,所述天线控制字段包括收发模式控制字段和天线方向控制字段,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一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发送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二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进入接收模式,所述收发模式控制字段为第三预设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物理层保持静默;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一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在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二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在当前时隙无需物理层服务时,将所述下行控制帧的天线控制字段中的收发模式字段设置为第三预设值,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当前时隙用于发送MPDU时,在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之后,控制所述MAC层向所述物理层发送下行业务帧;在当前时隙用于接收MPDU时,在控制所述MAC层所述下行控制帧发送给物理层之后,控制所述MAC层接收所述物理层发送的上行业务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帧、所述下行业务帧和所述上行业务帧中的一项或多项包含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使所述物理层或所述MAC层对帧中的其他字段是否正确进行校验。
CN201410058573.XA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3874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573.XA CN103874112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573.XA CN103874112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4112A CN103874112A (zh) 2014-06-18
CN103874112B true CN103874112B (zh) 2017-08-11

Family

ID=5091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8573.XA Active CN103874112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41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932B (zh) * 2017-06-07 2020-03-27 清华大学 基于邻域反馈的时隙接入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460A (zh) * 2005-04-07 2008-04-02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Mimo-ofdm无线网络中天线映像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305525A (zh) * 2006-03-30 2008-11-12 三菱电机研究实验室 利用不同的探测帧在mimo无线局域网中进行的天线/波束选择训练
CN101540667A (zh) * 2008-03-18 2009-09-23 北京邮电电话设备厂 无线局域网中的通信干扰方法和设备
CN101577972A (zh) * 2008-05-08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460A (zh) * 2005-04-07 2008-04-02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Mimo-ofdm无线网络中天线映像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1305525A (zh) * 2006-03-30 2008-11-12 三菱电机研究实验室 利用不同的探测帧在mimo无线局域网中进行的天线/波束选择训练
CN101540667A (zh) * 2008-03-18 2009-09-23 北京邮电电话设备厂 无线局域网中的通信干扰方法和设备
CN101577972A (zh) * 2008-05-08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4112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78002A1 (en) Scheduler for power-efficient time slotted protocol
Cordeschi et al. Reliable adap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cognitive cloud vehicular networks
CN103209471B (zh) 支持公共及分立的tpc指令的通信网系统中的上行功控方法
CN104067587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装置配置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787B (zh) 一种基于云端配置的物联网组网方法
CN102100035B (zh) 在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动态地配置和管理通信网络节点的方法及系统
Ali et al. Energy efficient techniques for M2M communication: A survey
CN101946540B (zh) 使用干扰管理消息的业务管理
CN111132094B (zh)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感知系统的通讯网络及通讯方法
CN106998582A (zh) 协商目标唤醒时间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CN103517449A (zh) 在单一用户、多用户内每个设备的多路传送业务指示图
CN108012313A (zh) 帧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457690A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和用户设备
AR053601A1 (es) Procedimiento de multiplexacion de mac y seleccion de tfc para enlace ascendente mejorado
EP3113544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dvertising ser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301648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g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rx
CN103916214B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CN101155395A (zh) 一种基于无线系统的带宽分配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874112B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916386A (zh)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US955975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apparatus, line control apparatus, line state monitor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6131868A (zh) 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的自适应参数配置方法
Khan et al. 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s
Egas et al. Automatic allocation of identifiers in linea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ing link-level processes
CN10421971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中间节点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