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4064B -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4064B
CN103874064B CN201210548677.XA CN201210548677A CN103874064B CN 103874064 B CN103874064 B CN 103874064B CN 201210548677 A CN201210548677 A CN 201210548677A CN 103874064 B CN103874064 B CN 103874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application
identity
positional informa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86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4064A (zh
Inventor
李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486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4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4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4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4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4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如果否,则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否则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有效保证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智能终端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自行下载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应用,通过此类应用来扩充终端的功能,这在方便用户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些应用会在无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越权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导致用户的隐私数据被非法暴露,危害用户的切身利益。
对此,智能终端主要采用权限管理机制来保护用户隐私数据。例如,设置每个应用的访问权限,只有有权限的应用才能调用定位服务,进而由定位服务为该应用提供用户的位置信息。这种权限管理机制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应用的访问行为,但是对于不需要调用定位服务就能实现定位的应用来说,权限管理机制则不能有效的保护用户数据。
例如,应用获取智能终端接入的基站或者wifi AP的身份标识,并以此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或者获取终端接入的AP周边的AP的身份标识,并与云端数据库保存的AP布设数据比对,推算出终端连接的AP,进而确定出用户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实现有效保护用户位置信息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如果否,则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否则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防护处理包括:
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或者,
依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基站,所述身份标识为基站的ID;或者,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无线接入点,所述身份标识为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或者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保存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则
所述非防护处理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防护处理包括:
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或者,
依据所述第二请求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无线接入点,所述身份标识为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或者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产生第一判断结果;
防护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
非防护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或者,
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保存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所述非防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具有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权限时,依据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防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不具有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权限时,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或者,
所述防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不具有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权限时,依据所述第二请求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在第一电子设备监测到应用有获得其位置信息的行为时,先鉴别应用的权限,只有用户合法授权的应用才能获得用来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这样就能保证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应用的合法性,避免出现应用越权行为,有效保证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获得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应用可以调用定位服务,由定位服务为其提供位置信息,对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权限管理机制来保护位置信息;或者,应用还可避开权限管理机制的管控,不调用定位服务,而是获取电子设备保存的基站或无线接入点的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对此即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来保护位置信息。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实施例1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以第一电子设备具有的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为例,第一电子设备实时监控第一应用在本设备内的行为,如果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请求,且该请求被识别为第一请求,则可知晓第一应用当前的行为是想要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进一步地,还可据此确定第一应用想要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获得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步骤102,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如果否,则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否则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101识别出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后,并不直接将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反馈给第一应用,而是先判断第一应用的权限,如果其具有权限,则可响应第一请求,将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一应用,允许其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如果其不具有权限,则要对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阻止第一应用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进而保护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具体可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一种是,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即不响应第一应用的第一请求;
一种是,依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即响应第一应用的第一请求,但却向第一应用反馈错误的信息,这样第一电子设备的防护行为既不会被第一应用发现,同时还能实现保护位置信息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位置信息的权限时,可以是直接判断,即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权限;也可以间接判断,即判断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第二电子设备身份标识的权限,以此来明确第一应用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权限。这两种权限都可以预先由用户设置并保存在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的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在第一应用请求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时,并不直接响应第一应用的请求,而是先对其行为进行权限鉴别,只有有权限的应用才能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应用均是用户的合法授权应用,不会出现应用越权获取的情况,从而有效保证位置信息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子设备要接入网络,其可以采用接入基站或者WiFi AP等方式,一旦电子设备成功接入,其内部就会保存接入基站或AP的身份标识,而每个基站或者AP都具有固定的布设位置,如果应用获得其身份标识,并知晓其布设的位置,就能确定出安装本应用的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对于不具有权限的应用,即可直接阻止其获得电子设备保存的基站或AP的身份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为基站,则其身份标识为基站的ID;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为无线接入点AP,则其身份标识为AP的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或者AP的MAC地址(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
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保存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步骤202,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如果否,则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否则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在电子设备接入WiFi系统时,会扫描其周边存在的所有可接入AP,虽然用户只会从中选择一个AP建立连接,但是其它可接入AP的身份标识亦会被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如果只禁止应用获得电子设备接入AP的身份标识,仍可能存在泄漏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应用获得了其它可接入AP的身份标识,并知晓这些AP所属区域的AP布设情况,通过比对排除即可确定出电子设备接入的是哪个AP,进而明确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需要阻止应用获得电子设备接入AP周边的AP的身份标识,即阻止应用获得电子设备接入网络时的扫描结果,这样,应用既不能通过获得电子设备接入AP的身份标识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亦不能通过获得电子设备接入AP的周边AP的身份标识确定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有效保证位置信息的安全。
具体地,在判定第一应用不具有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权限(可以通过获得位置信息的权限直接判断,也可以通过获得第三电子设备身份标识的权限间接判断),需要进行防护处理时,本发明亦提供两种实现防护处理的方式:
一种是,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即不响应第二请求;
一种是,依据所述第二请求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即响应第二请求,但却向第一应用反馈错误的信息,这样第一电子设备的防护行为既不会被第一应用发现,同时还能实现保护位置信息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第三电子设备为无线接入点AP,其身份标识为AP SSID或者MAC地址。另外,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是指二者布设在一个区域内,且在第一电子设备扫描接入网络时,二者均能被第一电子设备发现,并储存其身份标识。
参见图3,示出了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1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产生第一判断结果;
防护单元303,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
非防护单元304,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或者,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针对不需调用定位服务即可获得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应用,在监测到应用有获得第一电子设备位置信息的行为时(具体体现为第一应用想要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先对第一应用进行权限鉴别,如果其为用户合法授权的应用,则将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反馈给第一应用,使其据此确定出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如果其未得到用户的合法授权,即为越权应用,则通过防护处理保护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2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此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保存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请求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判断单元4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产生第一判断结果;
防护单元403,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
非防护单元404,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或者,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二请求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如果否,则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阻止所述第一应用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否则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处理包括:
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或者,
依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基站,所述身份标识为基站的ID;或者,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无线接入点,所述身份标识为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或者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保存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则
所述非防护处理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处理包括:
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或者,
依据所述第二请求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为无线接入点,所述身份标识为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或者介质访问控制地址。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应用,所述电子设备作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数据连接,并保存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身份标识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中的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获得所述位置信息的权限,产生第一判断结果;
防护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防护处理,阻止所述第一应用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非防护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进行非防护处理,依据所述第一请求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
或者,
所述防护单元,具体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请求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保存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位置上相关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
所述非防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具有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权限时,依据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以使所述第一应用依据所述身份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不具有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权限时,终止处理所述第一应用发送的所述第二请求;或者,
所述防护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应用不具有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权限时,依据所述第二请求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子设备的身份标识,并将其修改后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
CN201210548677.XA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874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8677.XA CN103874064B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8677.XA CN103874064B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4064A CN103874064A (zh) 2014-06-18
CN103874064B true CN103874064B (zh) 2018-02-27

Family

ID=50912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8677.XA Active CN103874064B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4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3419B (zh) * 2019-03-14 2024-04-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关机定位方法及服务设备、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329A (zh) * 2011-03-01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60586A1 (en) * 2006-05-18 2007-11-28 Vodafone Holding GmbH Method and managing unit for managing the usage of digital content, rendering device
CN101854581B (zh) * 2009-03-31 2013-10-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信息设置移动终端安全级别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737193A (zh) * 2011-09-23 2012-10-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防控中的设备屏蔽方法及装置
CN102737175A (zh) * 2011-09-23 2012-10-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防控中的设备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329A (zh) * 2011-03-01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4064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1137B2 (en) Fake base station detection with core network support
US9344881B2 (en) Identifi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883B2 (en) Method to dynamically authenticate and control mobile devices
US95447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forcing communication policies
CN107094293A (zh) 一种获取WiFi终端真实MAC地址的装置及方法
CN103945385B (zh) 移动终端防盗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037626A1 (en) Carrier based in-network location triggered managed process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622539A (zh) 检测伪小区塔
CN104244281A (zh) 基站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20231765A1 (en) Femtocell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CN104184738A (zh) 终端的信息共享方法、终端的信息共享装置和终端
US8850513B2 (en) System for data flow protection and use control of applications and portable devices configured by location
CN103888949A (zh) 一种非法ap的防护方法及装置
US8417237B2 (en) Selective control of a wireless service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device
CN103874064B (zh) 一种位置信息防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10052635A (ko)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 관리 방법 및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 서버
KR20130002044A (ko) 불법 액세스 포인트 탐지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단말
CN105681352B (zh) 一种无线网络访问安全管控方法和系统
CN105119925B (zh) 一种检测并预防网络隐私泄露的方法及无线路由装置
CN114697945B (zh) 发现响应消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发现消息的处理方法
KR102285257B1 (ko) 와이파이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이용한 무선 침입감지 시스템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47144B1 (ko) 비인가 ap 차단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779166B2 (en)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radio access network
EP1670270A1 (en) Method and means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terminal
CN108200007A (zh) 一种移动网络动态身份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