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3632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3632B
CN103873632B CN201410056712.5A CN201410056712A CN103873632B CN 103873632 B CN103873632 B CN 103873632B CN 201410056712 A CN201410056712 A CN 201410056712A CN 103873632 B CN103873632 B CN 103873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unit
voice
threshold
outpu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67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3632A (zh
Inventor
李燚
肖荣彬
胡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67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3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3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检测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输出音量的增大,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通话,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平板电脑PAD等电子设备因其的多功能性而备受用户的欢迎。目前,在电子设备通话过程中,由于受话器(也称听筒)所输出的音量有限,而阻碍了正常通话。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增大输出音量,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通话,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检测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调节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输出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一生成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事件;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生成单元;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第三生成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生成第一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调节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输出幅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当前电子设备的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检测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输出音量的增大,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正常通话,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扬声器(也称为喇叭)输出模式。
图1为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的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步骤102: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步骤103:检测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所述第一事件为发生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如对音量增大按键V+的调节。以第一阈值为Vmax为例,当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存在有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且当前检测到的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最大音量值Vmax时,控制语音输出单元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由此可见,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考虑到听筒输出的音量有限,在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第一阈值时,将听筒输出模式切换到喇叭输出模式,以应用喇叭提高通信音量,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正常通话,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图2为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的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步骤202: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步骤2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次小音量值Vs、也可以是次小音量值与最大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2(V2<V1)。
步骤204: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当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语音输出单元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由此可见,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听筒输出的音量未达到第一阈值且低于第二阈值时,由电子设备的喇叭进行语音输出,以提升通信音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图3为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的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步骤302: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步骤3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次小音量值Vs、也可以是次小音量值与最大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2(V2<V1)。
步骤304: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调节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输出幅度。
这里,在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未达到第一阈值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对听筒输出模式下的输出音量进行调节,如当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对减小音量按键V-的操作,减小听筒的输出音量;当检测到对增大音量按键V+的操作,增大听筒的输出音量。
由此可见,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当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第一阈值而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进行音量的调节,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图4为信息处理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的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步骤402: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步骤403:检测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所述第一事件为发生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如对增大音量按键V+的调节。以第一阈值为Vmax为例,当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存在有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且当前检测到的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最大音量值Vmax时,控制语音输出单元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在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第二输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404: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这里,所述第二事件为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当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喇叭输出模式后,检测到在第一时间内发生有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如对减小音量按键V-的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步骤405: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生成第一指令;
步骤406: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这里,当第一时间内检测到第二事件时,电子设备的语音输出由喇叭输出模式转换为听筒输出模式。
由此可见,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喇叭输出模式与听筒输出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体现了电子设备的人性化以及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5为信息处理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的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步骤502: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步骤5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次小音量值Vs、也可以是次小音量值与最大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2(V2<V1)。
步骤504: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当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语音输出单元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步骤505: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这里,所述第二事件为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当语音输出单元处于喇叭输出模式后,检测到在第一时间内发生有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如对减小音量按键V-的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步骤506: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生成第一指令;
步骤507: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这里,当第一时间内检测到第二事件时,电子设备的语音输出由喇叭输出模式转换为听筒输出模式。
由此可见,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可实现电子设备的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体现了电子设备的人性化以及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图6为所述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60,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61、第一生成单元62、第二检测单元63、第一控制单元64;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61,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60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62,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63,用于检测第一事件;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64,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63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60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所述第一事件为发生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如对增大音量按键V+的调节。以第一阈值为Vmax为例,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63检测到存在有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且第一检测单元61检测到的语音输出单元60的输出幅度达到最大音量值Vmax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64控制语音输出单元60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由此可见,本发明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考虑到听筒输出的音量有限,在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第一阈值时,将听筒输出模式切换到喇叭输出模式,以应用喇叭提高通信音量,进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正常通话,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中;图7为所述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70,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71、第一生成单元72、第二生成单元73、第一控制单元74;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71,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72,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73,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次小音量值Vs、也可以是次小音量值与最大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2(V2<V1)。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74,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70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当语音输出单元70的输出幅度未达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第一控制单元74控制语音输出单元70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由此可见,本发明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在听筒输出的音量低于第二阈值时,由电子设备的喇叭进行语音输出,以提升通信音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中;图8为所述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80,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如图8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81、第一生成单元82、第二生成单元83、调节单元84;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81,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82,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83,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次小音量值Vs、也可以是次小音量值与最大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2(V2<V1)。
所述调节单元84,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调节所述语音输出单元80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输出幅度。
这里,在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且未达到第一阈值时,调节单元84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对听筒输出模式下的输出音量进行调节,如当所述调节单元84检测到对音量减小按键V-的操作,则减小听筒的输出音量;当所述调节单元84检测到对音量增大按键V+的操作,增大听筒的输出音量。
由此可见,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三实施例中,当语音输出单元80的输出幅度未达到第一阈值而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操作进行音量的调节,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图9为所述电子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90,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91、第一生成单元92、第二检测单元93、第一控制单元94;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91,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90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92,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93,用于检测第一事件;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94,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93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这里,所述第一事件为发生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如对增大音量按键V+的调节。以第一阈值为Vmax为例,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93检测到存在有用户对增大音量的操作且第一检测单元91检测到的语音输出单元90的输出幅度达到最大音量值Vmax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94控制语音输出单元90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电子设备第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95、第三生成单元96及第二控制单元97;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95,用于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这里,所述第二事件为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当语音输出单元90处于喇叭输出模式后,第三检测单元95检测到在第一时间内发生有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如对按键V-的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96,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生成第一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7,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90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这里,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第二事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7控制语音输出由喇叭输出切换至听筒输出。
由此可见,本发明电子设备第四实施例中,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喇叭输出模式与听筒输出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体现了电子设备的人性化以及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中;图10为所述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100,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可以为喇叭输出模式。
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检测单元101、第一生成单元102、第二生成单元103、第一控制单元104;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101,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
这里,当电子设备处于通信中且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处于听筒输出模式时,可以对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进行实时检测,也可以进行周期检测;检测周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02,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最大音量值Vmax、也可以是最大音量值与最小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1,可依据实际情况而灵活设置。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03,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这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为听筒输出模式下的次小音量值Vs、也可以是次小音量值与最大音量值之间的某个值V2(V2<V1)。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04,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这里,当语音输出单元100的输出幅度未达到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第一控制单元104控制语音输出单元100由听筒输出模式转换为喇叭输出模式,以提高通信音量。
本发明电子设备第二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增设一音频功放电路,通过该电路来驱动喇叭发声,同时该电路的驱动电路的增大使得喇叭的发声量提升。
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105、第三生成单元106及第二控制单元107;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105,用于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这里,所述第二事件为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当语音输出单元100处于喇叭输出模式后,第三检测单元105检测到在第一时间内发生有用户减小音量的操作,如对按键V-的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106,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生成第一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07,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100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这里,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第二事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07控制语音输出由喇叭输出切换至听筒输出。
由此可见,本发明电子设备第四实施例中,可实现电子设备的喇叭输出模式与听筒输出模式之间的灵活切换,体现了电子设备的人性化以及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处于通信状态的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检测到第一事件为实现音量增大的操作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所述第二事件为实现音量减小的操作,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调节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输出幅度。
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通信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语音输出单元,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具有第一输出模式与第二输出模式;且当前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处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一生成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并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事件;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事件为实现音量增大的操作且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生成单元;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未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一输出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输出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第三生成单元及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预设的第一时间内是否有第二事件,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第一时间内检测到有所述第二事件,所述第二事件为实现音量减小的操作,生成第一指令;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控制所述语音输出单元从所述第二输出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出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语音输出单元的输出幅度不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调节所述语音输出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的输出幅度。
CN201410056712.5A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873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6712.5A CN103873632B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6712.5A CN103873632B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632A CN103873632A (zh) 2014-06-18
CN103873632B true CN103873632B (zh) 2017-01-18

Family

ID=50911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6712.5A Active CN103873632B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3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3137B (zh) * 2019-12-27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562A (zh) * 2011-09-16 2012-02-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562A (zh) * 2011-09-16 2012-02-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量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632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4150B (zh) 一种音频播放的方法、装置及一种终端
CN107517428A (zh) 一种信号输出方法和装置
CN104978166A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及装置
US20130051567A1 (en) Tap detection of sound output device
US20100029344A1 (en) Headsets
KR20140102389A (ko) 잭 검출기, 검출 장치, 및 검출 방법
CN111629304A (zh) 扬声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929696B (zh) 一种耳机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618595A (zh) 通话方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6375563A (zh) 一种终端音频输出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929692B (zh) 一种音频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328430A (zh) 用于在音频放大器中的进行预测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24424A (zh) 一种音乐控制方法和终端
CN107864415B (zh) 音箱以及音频设备共用麦克风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338448B (zh) 音响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7363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09688502B (zh) 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734121A (zh) 音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534578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声音控制方法
CN104581515A (zh)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827209A (zh) 声音输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92141B (zh) 电视机音频的播放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72128A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5413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45096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