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3311A -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3311A
CN103873311A CN201210532355.6A CN201210532355A CN103873311A CN 103873311 A CN103873311 A CN 103873311A CN 201210532355 A CN201210532355 A CN 201210532355A CN 103873311 A CN103873311 A CN 103873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under
under test
tester
test
f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23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3311B (zh
Inventor
汪滢
杨海俊
杨虎
邹珂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323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33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3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3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通过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构建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K条等价路由,其中,K不小于2;利用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转发信息FIB表;利用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应用本申请能够提高测量FIB表容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IP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路由器转发信息表(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FIB)中的每条表项由目的地址的转发前缀和下一跳信息构成,每条表项都指明报文到某网段或某主机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接口发送,路由器通过查FIB表得到下一跳信息从而指导IP报文转发,例如:
图1是示例性的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1中,路由器C、路由器B和路由器A在一条路由路径上,一个目的地址是8.1.1.1的报文进入路由器C,查找对应的FIB表,选择最长匹配8.1.1.0/24表项,8.1.1.0/24表项中的下一跳信息指明的物理接口为GE 0/0/0,因此,路由器C将所述报文从接口GE 0/0/0转发至路由器B,再通过路由器B、路由器A逐跳转发至目的地址。
传统的路由转发方案中,每一个转发前缀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
图2是传统路由器FIB表存储结构图。
由图2可见,N个转发前缀,即使下一跳信息相同,转发表中也必须存在N个下一跳信息。
如果说对于单下一跳路由来说,FIB表尚可容纳这些冗余的下一跳信息,在出现负载均衡技术后,路由器为了实现负载均衡及策略路由,在FIB表中保存相当数量的具有多个下一跳信息的表项,例如:
图3是采用了负载均衡技术的组网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组网时,为了提高链路利用率,去往同一个目的地(从路由器AS65008去往路由器AS65009)会有多条等价路径,IP报文可以在R1-R2、R1-R3这两条链路上负载均衡,路由器AS65008查询FIB表得到的表项,包括下一跳信息分别为GE0/0/0和GE0/0/1的两个表项。
核心路由器通常支持最大8或16甚至更多的下一跳信息,如果保持每一个转发前缀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的存储方式,FIB表将越来越难容纳这些路由表项,下一跳分离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下一跳分离技术的存储方式是将FIB表项中的下一跳信息单独管理,如果FIB表项中的N个转发前缀对应的下一跳(组)信息完全相同,则使其指向同一个下一跳(组),而不是存储N个相同的下一跳(组)。
图4是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方法存储的FIB表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将FIB表项中的下一跳信息剥离出来集中管理,为每一个下一跳分配下一跳索引,并在下一跳信息表中存储详细的下一跳信息,新的表项中只保留转发前缀和下一跳索引从而构成转发前缀表。转发时,先查找转发前缀表命中转发前缀,再根据转发前缀中的下一跳索引查找下一跳表,从而找到下一跳存放的位置,选择一个下一跳,完成转发工作。
对于路由器来说,下一跳接口数是有限的,路由转发前缀和下一跳出接口是多对一的关系,即大量的路由转发前缀会对应同一个或同一组下一跳。
因此,在转发前缀表存储条目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每个转发前缀对应多个下一跳信息,则如果在网络中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将显著地节省FIB表的存储空间,进而能够提高FIB表的容量。
FIB表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路由器在现网中的使用,是路由器性能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通用的FIB表容量测试基本思路是:测试仪测试端口向被测设备(DUT)通告最大数量的路由信息,使之生成FIB表,然后测试仪发送包含相应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给DUT,验证其是否正确转发,FIB表的最大容量为最后成功通告和验证的路由数量。
图5是目前通用的FIB表容量的测试系统拓扑图。
图6是目前通用的基于图5所示拓扑的FIB表容量测试方法流程图。
如图6所示,该测试流程包括:
步骤601:如图5所示,被测设备DUT1配置两块相同的测试板卡A和B,将性能测试仪的端口分别与被测设备的板卡A和B相连。
步骤602:分别设置性能测试仪与被测设备板卡A相连的端口IP、被测设备板卡A的IP、性能测试仪与被测设备板卡B相连的端口IP、被测设备板卡B的IP。
步骤603:性能测试仪分别与被测设备板卡A、B的所有端口建立路由邻接关系。
例如,当采用BGP协议时,性能测试仪分别与被测设备板卡A、B的所有端口建立EBGP路由邻接关系。
步骤604:性能测试仪向被测设备发送更新(UPDATE)消息发布所需验证数量的路由。
步骤605:在被测设备上查看验证所有需要验证的路由均已发布完成,并且对于所有需要验证的路由全部成功生成相应规格的FIB表。
步骤606:测试仪表端口发送双向数据流量,验证被测设备上的FIB表项全部生效。
FIB表容量的测试结果为上述条件均满足情况下的最大路由数量,即图6所示流程的所有步骤全部成功执行时的最大路由数量。
可见,采用图5所示的测试系统拓扑结构和图6所示的FIB表容量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时,一条目的地址的转发前缀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测出的FIB表容量实际上是转发前缀表支持的最大表项值,而对于厂家设计来说,转发前缀表的表项数往往是固定的(即在图2和图4中,两种存储方式容纳的前缀表项数都是14),按照上述图5和图6所示传统的FIB表测试拓扑和方法进行测试时,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和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器的FIB表容量测出结果一致,并不能测试出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存储FIB表的路由器的FIB表实际存储劣势,预期测试结果不合理。
因此,现有的测试FIB容量的技术方案的测试准确性较差,例如在负载均衡网络中,采用现有的测试方法测出的FIB表容量无法代表路由器的FIB表真实容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能够提高测量FIB表容量的准确性。
一种路由器转发信息表FIB容量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通过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构建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K条等价路由,其中,K不小于2;
利用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转发信息FIB表;
利用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用于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
其中,根据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是否全部通告成功、且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确定被测设备的FIB容量。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FIB容量测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
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K条等价路由,其中,K不小于2;
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转发信息FIB表;
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用于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
其中,根据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是否全部通告成功、且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确定被测设备的FIB容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通过修改测试系统的拓扑结构,利用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分别与测试仪建立路由邻接关系,并且在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使得每台被测设备在可以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和与其他被测设备之间的等价路由生成FIB表,这样,如果被测设备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生成FIB表,则与其不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生成FIB表相比,测试结果将不同,能够体现出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存储FIB表的路由器的实际存储优势,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可见,本申请在当前业界仅关注如何实现FIB的存储从而提高FIB容量的基础上,对于新提出的下一跳分离的存储方法,以及新的应用场景,例如在负载均衡场景中采用下一跳分离的存储方法存储FIB表,发现了其潜在的在FIB表容量测试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如何提高FIB表容量测试的准确性,使得能够测试出采用了下一跳分离的存储方法的路由设备实际的存储优势,并且,针对该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修改测试系统的拓扑结构、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而且,本申请提供的测试方法和系统还具有通用性,既能够用于测试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也能够用于测试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的路由路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路由器FIB表存储结构图。
图3是采用了负载均衡技术的组网示意图。
图4是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方法存储的FIB表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目前通用的FIB表容量的测试系统拓扑图。
图6是目前通用的基于图5所示拓扑的FIB表容量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FIB表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8是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FIB表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路由器FIB表容量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路由器FIB表容量测试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11是利用图10所示系统进行FIB表容量测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传统FIB表容量测试方案的局限性,本申请设计一种新的用于FIB表容量测试的系统拓扑和方法,对于支持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器来说,通过新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测试例能体现出其技术优势,并且新的测试系统的拓扑结构测试拓扑更符合现网应用场景,测试方法更合理。
为了实现负载均衡以及策略路由,核心路由器都支持多个下一跳路由:对于同一个目的地址前缀,在FIB转发表中保存多个下一跳表项来实现多路径转发。当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时,FIB转发表项中会出现一个路由转发前缀对应一组下一跳的情况,具体如图7所示。
图7是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FIB表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当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存储FIB表时,FIB表将会容纳更多的路由转发项数,具体请参加图8。
图8是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FIB表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从图7、图8中可以看出,当大量的路由转发前缀会对应同一组下一跳时(1个转发前缀有3个不同的下一跳实现负载均衡):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情况下,所有的下一跳负载均衡项都需要占用路由表项,占用的存储空间随路由前缀增加成K*N的线性增长其中K为下一跳负载均衡个数,N为目的路由前缀数,导致转发项数严重不足,例如图7中只能容纳不到5个不同的转发前缀;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后,转发前缀表只需要建立转发前缀和下一跳索引值的映射关系,下一跳信息表只需要维护下一跳索引和所有下一跳负载均衡项的映射关系,负载均衡项即下一跳信息项的增加只会有限地影响下一跳信息表的大小,因此能容纳更多的转发项数,例如图8中能容纳14个不同转发前缀,因此能明显地体现出其结构优势。
本申请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构建新的测试拓扑,构造大量路由转发前缀对应同一组下一跳信息的FIB表结构:相比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器,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器FIB表路由前缀空间会快速被消耗,此时能有效体现新存储结构的优势,改进现有FIB表容量测试方法的局限性。
依据以上分析及图7、图8示例可知,在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拓扑下,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器能测得更高的FIB表容量,能够测试出新技术设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用至少两台被测设备DUT1和DUT2实现K条网络负载均衡路径,其中,K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通常取值为8或16,测试仪的测试端口向所有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其中N是需要测试的FIB容量值,被测设备生成有多条转发路径的FIB表,然后测试仪发送包含相应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给被测设备,验证其是否正确转发,在实现K条网络负载均衡条件下测得的成功通告和验证的最大路由数量为最大FIB表容量值。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路由器FIB表容量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通过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构建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有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
本步骤中,通过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构建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系统具体可以包括:将第一被测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测试仪的第一测试端口相连,将第二被测设备的第二端口与测试仪的第二测试端口相连,建立第一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的路由邻接关系和第二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的路由邻接关系,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建立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的路由邻接关系,并在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之间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
其中,在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之间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具体可以包括:将第一被测设备除所述第一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分别与第二被测设备除所述第二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一一相连,并且第一被测设备与第二被测设备建立路由关系,使得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相连的各条路径形成等价路由。
被测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环回地址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也可以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但是由于只有BGP协议支持利用环回地址建立等价路由,因此,优选地以物理接口地址建立等价路由,从而可以扩大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的选择范围。
为了简化测试系统的结构,被测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单跳路由邻接关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避免被测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其中所述的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优选为相同性能的设备。
为了简化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并提高测试速度,各个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相连的端口优选为相同性能的端口。
步骤902,利用测试仪向所有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
本步骤中,例如可以向DUT1和DUT2各通告N/2条路由。
步骤903,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和所述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FIB表。
步骤904,利用测试仪向每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
其中,测试仪向一台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地址是测试仪向该台被测设备以外的其他被测设备通告的路由。
本步骤中,在被测设备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时,说明所述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对应的已通告路由验证成功。
通过图9所示的方法,当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全部通告成功,并且所有通告的路由全部验证成功时,可以确定被测设备的FIB表容量不小于N。
其中,图9所示方法可以用于测试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也可以用于测试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
当用于测试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时,路由设备生成包括转发前缀表和下一跳信息表的FIB表,其中,转发前缀表中存储了转发前缀与下一跳索引的对应关系,下一跳信息表存储了下一跳索引与下一跳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且,一个下一跳索引对应两个以上的下一跳信息,所述两个以上的下一跳信息是根据被测设备之间的等价路由生成的。
当用于测试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时,路由设备根据FIB表的单个表项中一个转发前缀直接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生成FIB表,则当一个转发前缀有多个对应的下一跳信息时,将占用多个表项存储该转发前缀对应的下一跳信息。
可见,通过图9所示方法,既可以测量出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值,也可以测量出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容量值,能够从测量结果中体现出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的FIB表容量优势,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路由器FIB表容量测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
在该系统中,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通告N条路由,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转发信息FIB表;测试仪向每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用于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其中,根据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是否全部通告成功、且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确定被测设备的FIB容量。
具体地,在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测试FIB容量时,可以在被测设备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时,确定所述数据包包含的目的地址对应的已通告路由验证成功,在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全部通告成功、且所有路由全部验证成功时,被测设备的FIB表容量不小于N,其中,N是需要测试的FIB容量值。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路由器FIB表容量测试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10所示的系统是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该示例性的系统包括第一被测设备1001、第二被测设备1002、和测试仪1003。
第一被测设备1001的第一端口与测试仪1003的第一测试端口相连,第二被测设备1002的第二端口与测试仪1003的第二测试端口相连,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分别与测试仪为路由邻接关系;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为路由邻接关系,并且其间通过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建立有K条等价路由,其中K不小于2。
具体地,第一被测设备1001除所述第一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分别与第二被测设备1002除所述第二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一一相连,并且第一被测设备1001与第二被测设备1002建立路由关系,使得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相连的各条路径形成等价路由。
其中,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单跳路由邻接关系,以及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两条以上的等价路由。
优选地,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是相同性能的设备,和/或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是相同性能的端口。
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可以是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也可以是没有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换言之,第一被测设备1001和第二被测设备1002可以用于生成包括转发前缀表和下一跳信息表的FIB表,其中,转发前缀表中存储了转发前缀与下一跳索引的对应关系,下一跳信息表存储了下一跳索引与下一跳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且,一个下一跳索引对应两个以上的下一跳信息;或者,用于根据FIB表的单个表项中一个转发前缀直接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生成FIB表。
图11是利用图10所示系统进行FIB表容量测试的流程图。
其中,假设图10所示系统中,被测设备1001和被测设备10021是相同的设备,被测设备1001的端口a在被测板卡A上,被测设备1002的端口b在被测板卡B上,端口a和端口b分别与测试仪的第一测试端口和第二测试端口相连,被测设备1001除端口a以外的其他端口1-8在其他板卡上,并且与被测设备1002除端口b以外的其他端口一一相连,其中,端口a和端口b是相同类型的端口,即端口a和端口b的性能相同。
如图11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1101,分别设置测试仪与被测板卡A相连的端口IP、被测板卡A的IP、测试仪与被测板卡B相连的端口IP、被测板卡B的IP。
步骤1102,利用支持网络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被测设备1001和被测设备1002之间的链路用物理接口地址建立单跳路由邻接关系,并且在测试仪通告路由后形成等价路由。
步骤1103,测试仪分别与端口a和端口b建立路由邻接关系。
步骤1104,测试仪向被测设备1001和被测设备1002发送更新(UPDATE)消息,从而通告所需验证数量的路由,例如通告N条路由,N是所需验证的路由数量。
步骤1105,在被测设备1001和被测设备1002侧查看需要验证的路由全部通告成功,并且全部生成相应的FIB表。
此时,如果被测设备1001和被测设备1002是采用了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则应生成类似于图8所示结构的FIB表,相比于未采用下一跳分离技术的路由设备,能够容纳更多的路由转发条目,即能够容纳更多的转发前缀。
步骤1106,测试仪向被测设备1001和被测设备1002发送数据流量,用于验证被测设备上的FIB表项全部生效。
FIB表容量的测试结果为不小于图11所示的各个步骤能够全部成功执行时通告的路由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FIB容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通过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构建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K条等价路由,其中,K不小于2;
利用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转发信息FIB表;
利用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用于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
其中,根据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是否全部通告成功、且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确定被测设备的FIB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构建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测试系统包括:
将第一被测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测试仪的第一测试端口相连,将第二被测设备的第二端口与测试仪的第二测试端口相连,建立第一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的路由邻接关系和第二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的路由邻接关系;
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建立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的路由邻接关系,并在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之间建立K条等价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K条等价路由包括:
将第一被测设备除所述第一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分别与第二被测设备除所述第二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一一相连,并且第一被测设备与第二被测设备建立路由关系,使得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相连的各条路径形成等价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K条等价路由包括:
被测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K条的等价路由。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的路由邻接关系包括:
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单跳路由邻接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被测设备是相同性能的设备,和/或各个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相连的端口是相同性能的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转发信息FIB表包括:
生成包括转发前缀表和下一跳信息表的FIB表,其中,转发前缀表中存储了转发前缀与下一跳索引的对应关系,下一跳信息表存储了下一跳索引与下一跳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且,一个下一跳索引对应两个以上的下一跳信息;
或者,根据FIB表的单个表项中一个转发前缀直接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生成FIB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被测设备的FIB容量包括:
在被测设备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时,确定所述数据包包含的目的地址对应的已通告路由验证成功,在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全部通告成功、且所有路由全部验证成功时,被测设备的FIB表容量不小于N,其中,N是需要测试的FIB容量值。
9.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FIB容量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
测试仪和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利用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其中,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之间建立K条等价路由,其中,K不小于2;
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一共通告N条路由,每台被测设备根据测试仪通告的路由生成包含等价路由的转发信息FIB表;
测试仪向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发送包含与已通告的路由相对应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包,用于验证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
其中,根据测试仪通告的所有路由是否全部通告成功、且被测设备是否能够正确转发所述数据包,确定被测设备的FIB容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台被测设备包括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
第一被测设备的第一端口与测试仪的第一测试端口相连,第二被测设备的第二端口与测试仪的第二测试端口相连,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分别与测试仪为路由邻接关系;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为路由邻接关系,并且其间通过支持负载均衡的路由协议建立有K条等价路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被测设备除所述第一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分别与第二被测设备除所述第二端口以外的两个以上其他端口一一相连,并且第一被测设备与第二被测设备建立路由关系,使得第一被测设备和第二被测设备相连的各条路径形成等价路由。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被测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K条等价路由。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被测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接口地址建立单跳路由邻接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个被测设备是相同性能的设备,和/或各个被测设备与测试仪相连的端口是相同性能的端口。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被测设备,用于生成包括转发前缀表和下一跳信息表的FIB表,其中,转发前缀表中存储了转发前缀与下一跳索引的对应关系,下一跳信息表存储了下一跳索引与下一跳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且,一个下一跳索引对应两个以上的下一跳信息;或者,用于根据FIB表的单个表项中一个转发前缀直接对应一个下一跳信息生成FIB表。
CN201210532355.6A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38733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2355.6A CN103873311B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2355.6A CN103873311B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311A true CN103873311A (zh) 2014-06-18
CN103873311B CN103873311B (zh) 2017-05-31

Family

ID=5091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2355.6A Active CN103873311B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331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186A (zh) * 2014-11-07 2015-01-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路由转发表正确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86224A (zh) * 2014-12-10 2015-04-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学习方法和设备
CN105703968A (zh) * 2014-11-28 2016-06-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容量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WO2017117955A1 (zh) * 2016-01-05 2017-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9302345A (zh) * 2017-07-25 2019-02-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Fib路由表下发时间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US20210359947A1 (en) * 2016-03-10 2021-11-18 Arista Networks, Inc. Next hop groups
CN114615216A (zh) * 2022-03-11 2022-06-10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换芯片的路由表动态调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6881A (zh) * 2005-08-05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路由器进行测试的方法
CN101047571A (zh) * 2006-06-23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测试路由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56225A (zh) * 2007-05-31 2007-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测试方法及其现场仿真测试装置
CN101330411A (zh) * 2008-07-30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大规模网络拓扑的方法和系统
US7760656B1 (en) * 2008-06-06 2010-07-2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Network device test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6881A (zh) * 2005-08-05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路由器进行测试的方法
CN101047571A (zh) * 2006-06-23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测试路由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56225A (zh) * 2007-05-31 2007-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测试方法及其现场仿真测试装置
US7760656B1 (en) * 2008-06-06 2010-07-2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Network device testing system
CN101330411A (zh) * 2008-07-30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大规模网络拓扑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186A (zh) * 2014-11-07 2015-01-2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路由转发表正确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01186B (zh) * 2014-11-07 2017-12-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路由转发表正确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03968A (zh) * 2014-11-28 2016-06-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容量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CN105703968B (zh) * 2014-11-28 2018-10-1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容量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
CN104486224A (zh) * 2014-12-10 2015-04-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学习方法和设备
WO2017117955A1 (zh) * 2016-01-05 2017-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US20210359947A1 (en) * 2016-03-10 2021-11-18 Arista Networks, Inc. Next hop groups
CN109302345A (zh) * 2017-07-25 2019-02-0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Fib路由表下发时间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9302345B (zh) * 2017-07-25 2022-01-25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Fib路由表下发时间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615216A (zh) * 2022-03-11 2022-06-10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换芯片的路由表动态调整方法
CN114615216B (zh) * 2022-03-11 2023-07-21 深圳市风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交换芯片的路由表动态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311B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3311A (zh) 一种用于路由器转发信息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2801614B (zh) 一种等价路由的收敛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656637B (zh) 网络协议的虚拟中继测试装置和方法
CN104468355B (zh) 可靠性约束条件下的路由选择方法
US20170339039A1 (en) Method for devices in a network to participate in an end-to-end measurement of latency
US10528682B2 (en) Automatic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twork-on-chip (NOC) interconnect
CN108476243A (zh) 针对网络业务功能链接的分布式负载均衡
CN102316041B (zh) 一种路由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71490B (zh) 能够改进能量使用效率的多径通信装置及其用于改进能量使用效率的业务分配方法
CN101547063B (zh) 一种转发延迟测试方法和系统
EP3496346A1 (en) Data message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577474B (zh) 一种网络设备高速端口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10507B (zh) 一种实现报文转发路径一致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1330411B (zh) 一种模拟大规模网络拓扑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11553B (zh) 一种业务链路径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5656662A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194575A (zh) 路由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0784378B (zh) 使用twamp实现精准流量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US9344504B2 (en) Establishing neighbor connection
CN108965156A (zh) 负载调节方法及负载调节网络分流器
CN103873312B (zh) 一种ip设备转发表容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6385362B (zh) 一种非负载均衡路由切换方法及装置
JP2013529404A (ja) ノード間の距離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10184955A1 (en) Method for devices in a network to participate in an end-to-end measurement of latency
CN105939283B (zh) 网络流量分流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