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2970A - 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2970A
CN103872970A CN201310691314.6A CN201310691314A CN103872970A CN 103872970 A CN103872970 A CN 103872970A CN 201310691314 A CN201310691314 A CN 201310691314A CN 103872970 A CN103872970 A CN 103872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tor
switching device
switch devic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13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2970B (zh
Inventor
P.G.布罗克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03872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2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46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7Physical arrangements or structures of drive train conver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propulsion motors of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i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84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control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92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with use of redundant elements for safety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having different nominal voltag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1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 H02P25/1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or by the kind of wi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switching the windings, e.g. with mechanical switches or re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40DC to A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20/00Electrical machine types; Structures or applications thereof
    • B60L2220/50Structural details of electrical machines
    • B60L2220/54Windings for different fun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903/00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EVS
    • Y10S903/902Prime movers comprising electrical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motors
    • Y10S903/903Prime movers comprising electrical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motors having energy storing means, e.g. battery, capac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描述了一种电路装置,所述电路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以及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

Description

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商正在计划在不远的未来除内燃机外还给汽车配备电动机用以于节约燃料。为此,计划除传统的12V功率系统外还包括附加的功率系统(例如,48V系统)。用于耦合这两个功率系统的高效方法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以及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并且其中电机经由多个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装置;以及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第二开关装置或第二电池的差错而控制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所述端子通过第二开关装置而短路。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以及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电池供给电力以驱动电机并且电机供给功率到第二电池以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根据上述电路装置操作电机的方法。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贯穿不同视图,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分。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重点反而通常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下面的描述中,参考下述附图描述各种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带有12V功率系统和48V功率系统的汽车。
图2示出通过DCDC转换器将12V电源与48V电源耦合的电路。
图3示出DCDC转换器。
图4示出电路装置。
图5示出电路装置。
图6示出电路装置。
图7示出电路装置。
图8示出电路装置。
图9示出电路。
图10示出电路装置。
图11示出电路。
图12示出电路装置。
图13示出矢量图。
图14示出电路。
图15示出电压/功率/电流图。
图16示出电压/功率/电流图。
图17示出电流/电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详细描述参考附图,所述附图以图示的方式示出其中可以实施本发明的本公开的特定细节和方面。本公开的这些方面被描述得足够详细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并且可以做出结构、逻辑和电气改变。本公开的各个方面不必相互排斥,由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能够与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方面相结合以形成新的方面。
为了允许与汽车中的扩展的起动/停止系统相比更强的混合化,各个汽车制造商将很可能引入带有例如大约10kW的电机的48V机载电源,所述电机直接或经由带而与内燃机耦合。这种系统的目的在于以低于1000€的成本将燃料消耗减少大约15%。包括这种系统的车辆的示例在图1中图示。
图1示出汽车100。
车辆100包括内燃机101、电机102(电动机)、传动装置(transmission)103、12V电源104和48V电源105。
例如,12V电源104给用于起动内燃机101的起动器106供电。
12V电源104和48V电源105经由电路107耦合到电机102。
电路107可以例如包括用于将48V电源耦合到电机102的逆变器以及用于将12V电源104耦合到48V电源105的(附加)DCDC转换器。通过DCDC转换器的这种耦合在图2中图示。
图2示出通过DCDC转换器将12V电源与48V电源耦合的电路200。
电路200包括具有用于连接12V电源侧的第一端子202以及用于连接48V电源侧的第二端子203的DCDC转换器201。
DCDC转换器201进一步连接到接地端子。
在12V电源侧上,起动器204(例如,对应于起动器106)、12V电池205(例如,对应于12V电源104)和一个或多个负载206(例如照明、无线电等)连接到第一端子202(例如,在第一端子202和接地端子之间)。
在48V电源侧上,电机207(例如,对应于电机102)、例如经由安全开关209耦合到第二端子203的48V电池208(例如,对应于48V电源105)、以及一个或多个功率负载210连接到第二端子203(例如,在第二端子203和接地端子之间)。
例如如图3所示的那样实现DCDC转换器201。
图3示出DCDC转换器300。
DCDC转换器300包括用于与12V电源系统耦合的第一端子301、用于与48V电源系统耦合的第二端子302和用于与地耦合的接地端子303。
第一端子301和第二端子302分别通过第一电容器304、305连接到地节点。第一端子301通过电感器307耦合到中央节点306,第二端子302通过第一开关(例如,场效应晶体管)308耦合到中央节点,并且接地端子303通过第二开关309耦合到中央节点306。
布置在端子301、302、303处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开关310可能是安全地分离12V电源和48V电源所必需的。这些另外的开关310降低了效率并导致了附加的成本。此外,DCDC转换器300的电感器307给系统添加了附加的重量、成本和空间需求。
经由DCDC转换器的耦合的替代方案是使用电机(电动机/发电机)的中性点(star point)(通过调整起动点电位并将中性点与12V电源耦合)以发送能量到12V电源侧。
下文中描述的示例基于下述系统:在该系统中,第一电池(例如,12V电池)经由第一开关装置(例如,第一逆变器,即反用整流器)耦合到电机,并且第二电池(例如,48V电池)经由第二开关装置(例如,第二逆变器)耦合到电机。
下文中描述可提供且可被视作基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经由电机(可操作为电动机和/或发电机)的这种耦合的电路装置的示例。
图4示出电路装置400。
电路装置400包括第一电池401、第二电池402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池401和第二电池402之间的电机403。
电机403经由第一开关装置404连接到第一电池401,并且电机403经由第二开关装置405连接到第二电池402。
电路装置400进一步包括控制器406,控制器406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404和第二开关装置405以使得具有(非零)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403。
换句话说,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控制将不同电压的电池耦合到电机的开关装置,以使得DC电流从一个电池传送到另一个电池(例如以便通过另一个电池来对电池中的一个充电)。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开关装置经由多相连接耦合到电机,并且第二开关装置经由多相连接耦合到电机。
该机器是例如三相机器,并且第一开关装置例如经由三相连接耦合到电机,并且第二开关装置例如经由三相连接耦合到电机。
电机例如具有三个支路,其中每个支路具有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子和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子。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的至少一个支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DC分量高于预定阈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经由电机从第一电池流动到第二电池。
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逆变器。
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开关装置、电机和第二开关装置充当DCDC转换器。
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开关装置、电机和第二开关装置充当降压转换器或升压转换器。
电机是例如车辆电动机。
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是例如车辆电池。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具有不同的电压。
例如,第一电池是12V汽车电池,并且第二电池是48V汽车电池。
对应于其中电路装置400,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操作电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一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
图5示出电路装置500。
电路装置500包括第一电池501、第二电池502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池501和第二电池502之间的电机503。
电机503经由第一开关装置504连接到第一电池501,并且电机503经由第二开关装置505连接到第二电池502。电机503经由多个端子507(例如,与电机的相的数量相对应的数量的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装置505。
电路装置500进一步包括控制器506,控制器506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第二开关装置505或第二电池502的差错而控制第二开关装置505,以使得端子507通过第二开关装置505而短路。
换句话说,控制器控制电池经由其耦合到电机的开关装置,以使得开关装置和电池经由其耦合到电机的端子被短路,换句话说,在存在开关装置或电池的失灵(malfunction)的情况下,开关装置变成中性点。应该注意的是,例如,电池和电机之间的连接(例如,线缆)的失灵在该上下文中也被视作开关装置或电池的故障,由于该连接可以被视为开关装置或电池的一部分。例如,电池和电机之间的连接的短路(例如,由电池所供电的组件的失灵引起)可以被视为该连接的故障,并因此被视为电池或开关装置的故障。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机具有三个支路,其中每个支路通过多个端子中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装置。
电路装置例如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检测第二开关装置或第二电池的差错的检测器。
第二开关装置例如包括多个开关,并且开关装置的差错例如是多个开关之一的故障。
对应于电路装置500,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根据上述电路装置操作电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多个端子来控制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开关装置,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开关装置或电池的差错,所述端子通过开关装置而短路。
图6示出电路装置600。
电路装置600包括第一电池601、第二电池602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池601和第二电池602之间的电机603。
电机603经由第一开关装置604连接到第一电池601,并且电机603经由第二开关装置605连接到第二电池602。
电路装置600进一步包括控制器606,控制器606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604和第二开关装置605,以使得第一电池601供给电力以驱动电机603并且电机603供给功率到第二电池602以对第二电池602充电。
换句话说,控制器控制电池经由其连接到电机的开关装置,以使得电机对于一个电池处于电动机模式,而对于另一个电池用于发电机模式,即,一个电池供给功率到电机,而电机对另一个电池充电。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是逆变器,并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或场定向控制而控制。可替代地,其他前馈和反馈控制方案(同步的以及异步的)可以被用于控制逆变器。
对应于电路装置600,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根据上述电路装置操作电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电池供给电力以驱动电机,而电机供给功率到第二电池以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应该注意的是,在电路装置400、500、600中的任一个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和方面对于其他电路装置400、500、600和对应的方法类似地有效,并且反之亦然。
诸如控制器和检测器之类的组件可以例如由一个或多个电路来实现。“电路”在该上下文中可以被理解为任何种类的逻辑实现实体,所述逻辑实现实体可以是专用电路或者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的处理器。因而,“电路”可以是硬接线逻辑电路或可编程逻辑电路(诸如可编程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例如,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处理器或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处理器))。“电路”还可以是执行软件(例如任何种类的计算机程序(例如,使用诸如例如Java之类的虚拟机器代码的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将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相应功能的任何其他种类的实现方式也可以被理解为“电路”。
第一开关装置404、504、604和第二开关装置405、505、605可以均为逆变器(即,DCAC转换器)并可以一起例如形成三相实现方式(或带有另一数量的相的实现方式,例如六相实现方式)中的逆变器电路,其经由电机将例如12V功率系统(例如,由12V电池供电)和48V功率系统(例如,由48V电池供电)之类的两个机载功率系统(和对应的电源)相连接。为此,电机的每个相(经由相应的逆变器)与这两个功率系统相连接。可能的应用是车辆中(具有较高功率)的电机,诸如混合电动机、电动转向支持、电泵和通风机。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在其中开关装置是逆变器的示例。
图7示出电路装置700。
电路装置700包括第一电池701(在该示例中为12V电池)、第二电池702(在该示例中为48V电池)和电机703。
第一电池701经由第一开关装置704耦合到电机703,并且第二电池702经由第二开关装置705耦合到电机703。
具体地,电机包括第一端子706、第二端子707、第三端子708、第四端子709、第五端子710和第六端子711。
第一开关装置704包括六个开关712至717,例如:诸如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之类的场效应晶体管;或者对于用于较高电压的实现方式,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第一开关712耦合在第一电池701的正端子和第一端子706之间,而第二开关713耦合在第一端子706和第一电池701的负端子之间。第三开关714耦合在第一电池701的正端子和第二端子707之间,而第四开关715耦合在第二端子707和第一电池701的负端子之间。第五开关716耦合在第一电池701的正端子和第三端子708之间,而第六开关717耦合在第三端子708和第一电池701的负端子之间。
此外,第一电容器718耦合在第一电池701的正端子和负端子之间。
第二开关装置705包括六个开关719至724,例如:诸如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之类的场效应晶体管。
第一开关719耦合在第二电池702的正端子和第四端子709之间,而第二开关720耦合在第四端子709和第二电池702的负端子之间。第三开关721耦合在第二电池702的正端子和第五端子710之间,而第四开关722耦合在第五端子710和第二电池702的负端子之间。第五开关723耦合在第二电池702的正端子和第六端子711之间,而第六开关724耦合在第六端子711和第二电池702的负端子之间。
此外,第二电容器725耦合在第二电池702的正端子和负端子之间。
应该注意的是,在第一电池701和第一电容器718之间以及在第二电池702和第二电容器725之间,可以提供电池主开关(在正和/或负路径中)。
开关装置704、705(即,开关712到717、719到724)被例如中央微控制器之类的控制器(未示出)所控制。可替代地,每个开关装置704、705可以被其自身的微控制器所控制,该微控制器例如经由(快速)接口而同步。两个微控制器的装置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控制器。
包括第一开关装置704和第二开关装置705的电路可以被视为例如用于车辆100的混合发动机的适配的逆变器电路,即双逆变器电路。
每个开关装置704、705形成下述逆变器:通过该逆变器,12V电源701(换句话说,12V功率系统或网络)和48V电源702(换句话说,48V功率系统或网络)耦合到电机703。如参考图2和3描述的DCDC转换器在该情况下不是必需的。当在一个开关装置704、705中所有顶部(即,分别为开关712、714、716或开关719、721、723)或所有底部(即,分别为开关713、715、717或开关720、722、724)被接通时,可以以传统方式操作电机703(单个操作)。在该情况下,开关装置704、705之一充当中性点。在逆变器704、705之一有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一点,以使得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仍然可以被操作。这可以被视为对应于在图5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功能。
可替代地,对于扩展的操作,可以经由机器绕组来添加这两个电源电压(组合操作)。根据电流方向,电机703可以被操作为发电机或电动机。相应地,可以在发电模式或电动机模式中操作逆变器704、705。此外,能量可以从一个电池传送到另一个电池,而与电机的转速无关。
应该进一步注意的是,对于电路装置700,电机的续流(freewheeling)并不关键并且没有不期望的发电机操作发生,这是由于电动势未连结并且电源的总和电压充当反电压。
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关装置704、705,以使得电机703所看到的电压是电池701、702的电压的组合。因而,在12V电池和48V电池的情况下,+/-12V、+/-48V、+/-60V、+/-36V和0V的电压可以被供给到电机703。通过将这种多级电压施加到电机703,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
应该进一步注意的是,用于12V电源的接地端子和用于48V电源的接地端子可以被分离以提高电磁兼容性。
另一方面,电路装置700需要来自第二电池702的接地连接、可能需要附加机器端子和具有开关装置704、705的形式的更多电路(然而,这可以由DCDC转换器不是必需的这一事实来补偿)。逆变器704、705可以被集成在电机703中(或在电机703处)以将附加机器端子的成本保持为低。例如,逆变器704、705轴向或径向地集成在机器703处(优化了安装空间),而不是将机器成缆用于耦合。
电流测量(例如,作为控制逆变器704、705的基础)可以在电动机相中或在共源路径中进行,以使得附加的电流传感器不是必需的。
逆变器704、705之间的具有低感应率的连接不是必需的。逆变器可以被实现为标准的分离的三相逆变器704、705。逆变器704、705的最大阻断电压是例如参考相应电源电压而选择的。例如,对于第一逆变器704(用于12V电源),可以使用30V/40V MOSFET,而对于第二逆变器705(用于48V电源),可以使用48V MOSFET。施加到开关712至717、719至723之一的最大电压由相应电源来确定。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在电池701、702之间通过电机703的DC电流的传送和对逆变器704、705的对应控制。应该注意的是,这可以被视为对应于参考电路装置400描述的控制。
在图8中图示了使得电路装置700操作为降压转换器的对开关712至717、719至723的设置。
图8示出电路装置800。
对应于图7,电路装置800包括第一电池801、第二电池802、包括端子806至811的电机803、包括开关812至817的第一开关装置804、和包括开关819至823的第二开关装置805。
在图8中的示例中,开关812至817、819至823的状态使得电路装置(双逆变器)充当DCDC降压转换器。
具体地,第一开关装置804的第一开关812、第四开关815和第五开关816是(恒定)闭合的,而第一开关装置804的第二开关813、第三开关814和第六开关817是(恒定)打开的。第二开关装置805的第三开关821是(恒定)打开的,而第二开关装置805的第四开关822是(恒定)闭合的。第二开关装置805的第二开关820和第六开关824被用作二极管(例如,MOSFET的续流二极管(体二极管)),但也可以被有源地切换(针对有源整流器)以降低损耗。例如,MOSFET可以沿相反的方向导通,并且其在被接通时的电阻通常低于体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第二开关装置805的第一开关819和第五开关823被切换(例如,同时地,即同时接通和同时关断),并且第一电池处的电压V1和第二电池处的电压V2之间的关系根据下式由接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之间的关系a给出:                                                
Figure 454846DEST_PATH_IMAGE001
还可以在偏移的情况下切换第一开关819和第五开关823(即,在开关819、823的切换之间有延迟),同时,对于两个开关819、823来说具有接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之间的相同关系。
在图9中示出了与该操作模式中的电路装置等效的电路。
图9示出电路900。
该电路具有输入端子901、902之间的输入电压UE(对应于V1)和输出端子903、904之间的输出UA(对应于V2)。
正输入端子901经由开关906(对应于开关919、923)连接到节点905,所述节点905经由电感器907(对应于机器702的电感)耦合到正输出端子903。二极管908(对应于开关720、724)耦合在负输入/输出端子902、904(阳极)和节点905(阴极)之间。此外,电容器909耦合在输出端子903、904之间。
在图10中图示了被图示为使得电路装置700操作为升压转换器的对开关712至717、719至723的设置。
图10示出电路装置1000。
对应于图7,电路装置1000包括第一电池1001、第二电池1002、包括端子1006至1011的电机1003、包括开关1012至1017的第一开关装置1004、和包括开关1019至1023的第二开关装置1005。
在图8中的示例中,开关1012至1017、1019至1023的状态使得电路装置(双逆变器)充当DCDC升压转换器。
具体地,第一开关装置1004的第一开关1012、第四开关1015和第五开关1016是(恒定)闭合的,而第一开关装置1004的第二开关1013、第三开关1014和第六开关1017是(恒定)打开的。第二开关装置1005的第三开关1021是(恒定)打开的,而第二开关装置1005的第四开关1022是(恒定)闭合的。第二开关装置1005的第一开关1019和第五开关1023被用作二极管以充当整流器。
第二开关装置805的第二开关820和第六开关824根据PWM(脉冲宽度调制)而切换(例如,同时地,即同时接通和同时关断),并且,第一电池处的电压V2和第二电池处的电压V1之间的关系(放大因子)根据下式由接通时间和关断时间之间的关系a给出:
Figure 371986DEST_PATH_IMAGE002
在图11中示出了与在该操作模式中的电路装置等效的电路。
图11示出电路1100。
该电路具有输入端子1101、1102之间的输入电压UE(对应于V1)和输出端子1103、1104之间的输出UA(对应于V2)。
正输入端子1101经由电感器1106(对应于机器702的电感)连接到节点1105,所述节点1105经由二极管1107耦合到正输出端子1103。
开关1108(对应于开关720、724)耦合在负输入/输出端子1102、1104和节点1105之间。
此外,电容器1109耦合在输出端子1103、1104之间。
开关装置704、705是有源的,其电源701、702(即,其耦合到电机703的电源701、702)具有较高的电压(即,在图8和9的配置中,V1<V2),因而第二开关装置805、1005是有源的。
两个开关相均承载一半的电流,并且非开关相承载全电流。这对于损耗平衡来说是有利的。
可替代地,对于DCDC操作,可以使用单个相(用于开关),而不是两个相。然而,在该情况下,期望更高的纹波电流。此外,(开关)逆变器805、1005的两个桥可以被恒定地接通。因此,开关逆变器805、1005需要一个开关桥和至少一个恒定接通的桥。在非开关逆变器804、1004中,那些桥被恒定地接通(连接到第一电源801、1001的正端子),其对应于被切换的开关逆变器805、1005的桥(即,相同的相)。
此外,电流经由中间桥的闭合开关(即,作为续流二极管的闭合开关722)流动回到第二电源802、1002。这不对功能进行限制。
在下文中参考图12更详细地解释如参考图5解释的处理这些侧之一上的差错的功能。
图12示出电路装置1200。
对应于图7,电路装置1200包括第一电池1201、第二电池1202、包括端子1206至1211的电机1203、包括开关1212至1217的第一开关装置1204、和包括开关1219至1223的第二开关装置1205。
在图12中的示例中,假定在第一开关装置1205的侧上存在故障(例如,开关1212至1217之一的故障,在本示例中为第六开关1217),使得该开关恒定地打开,或者,存在第一电池1201的某个故障。
例如,第二开关装置1205的控制器检测该故障,并如图12中所示,作为响应通过闭合上部开关1212、1214、1216来使电机的端子1206、1207、1208短路。
应该注意的是,在该示例中,上部开关1212、1214、1216是闭合的,因为假定作为下部开关的第六开关1217有故障。在上部开关1212、1214、1216之一发生故障或者第一电池120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下部开关1213、1215、1217可以可替代地闭合。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使得电机操作为用于电池701、702之一的发电机、同时其作为电动机由另一个电池701、702驱动的对开关装置704、705的控制。应该注意的是,这可以被视为对应于参考电路装置600描述的控制。
逆变器可以与输出电流无关地生成输出电压。这允许四个象限中的操作:正输出电压和正电流、正输出电压和负电流、负输出电压和正电流、以及负输出电压和负电流。在电动机操作中,这对应于两个旋转方向上的减速和加速。
例如,第一逆变器704可以使用标准控制方案(例如,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或场定向控制)来沿正向加速机器703,并且第二逆变器705可以使用标准控制方案来减速发动机(沿正向运行)。因而,第一逆变器704处于电动机操作模式中,而第二逆变器705处于发电机操作模式中,即,机器703作为电动机由第一电池701供电,并对于第二电池702充当发电机。实际上,第一逆变器704视作较强的电动机(具有更大的功率消耗和更高的电压),而第二逆变器705视作发电机模式中的较弱的电动机。相应地,第一逆变器704供给电动机功率以及发电机功率以用于第二逆变器705和第二电池702。不论是否能量在电池701、702之间传送,电动机电流都保持不变。仅有电压改变。
与该操作相反,可以将两个电池701、702的电压进行组合以生成机器703的更大功率。
图13示出矢量图1300。
矢量图1300图示了下述操作点:其中,第一逆变器701处于电动机操作模式中,而第二逆变器702处于发电机操作模式中。Vmotor表示发动机电压,Imotor表示发动机电流,并且
Figure 214040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发动机电压和发动机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由第一电池供给的功率P1和由第二电池供给的功率P2由下式给出:
Figure 609249DEST_PATH_IMAGE004
以及
Figure 423622DEST_PATH_IMAGE005
在该示例中,P1是正的并且P2是负的。
在图14中示出与该操作模式中的电路装置等效的电路。
图14示出电路1400。
电路1400是第一电压源1401(对应于第一电池701和第一逆变器704)、第二电压源1402(对应于第二电池702和第二逆变器705)和电动机1403(对应于发动机703)的串联连接(具有并行的三个相)。第一电压源1401和第二电压源1402的输出电压被添加在电动机1403处。
在图15和16中图示了电路装置700的操作(如例如基于仿真)的示例。
图15和16示出电压/功率/电流图1500、1600。
图1500、1600示出第一电池侧端子706、707、708处的三个相的电压V1,第二电池侧端子709、710、711处的三个相的电压V2、由第一逆变器供给到机器的功率P1、由第二逆变器供给到机器的功率P2以及负载处的功率PL
图15图示仅第二逆变器705是有源的并且第一逆变器704被短路的情况,如上文参考图12所解释。相应地,电压V1和功率P1是零。
图16图示第一逆变器704处于发电机操作模式中并相应地对机器703施加与由第二逆变器705施加到机器703的电压相反的电压的情况。
以由第一逆变器704施加的电压增加了由第二逆变器705供给的电压,以使得在负载(即,机器703)处,电流保持相同,并且对于该负载,没有改变。在该情况下,能量从第二电池702传送到第一电池701。
图17示出电流/电压图1700。
图1700图示了逆变器桥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调制。电压1701的基波的幅度可以经由(PWM中的)脉冲宽度而设置。电流能够被确定为电感性负载处电压的积分(锯齿线1702)。
尽管已经描述特定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方面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该范围从而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并且因此,意在包含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Claims (23)

1.一种电路装置,包括:
第一电池;
第二电池;
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
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经由多相连接耦合到电机,并且第二开关装置经由多相连接耦合到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机器是三相机器,并且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经由三相连接耦合到电机,并且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经由三相连接耦合到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电机具有三个支路,其中每个支路具有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的第一端子和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的第二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的至少一个支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DC分量高于预定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经由电机从第一电池流动到第二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是逆变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开关装置、电机和第二开关装置充当DCDC转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开关装置、电机和第二开关装置充当降压转换器或升压转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电机是车辆电动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是车辆电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具有不同的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是12V汽车电池,并且所述第二电池是48V汽车电池。
15.一种用于操作电机的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一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具有DC分量的电流流经电机。
16.一种电路装置,包括:
第一电池;
第二电池;
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并且其中电机经由多个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装置;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第二开关装置或第二电池的差错而控制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所述端子通过第二开关装置而短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所述电机具有三个支路,其中每个支路通过所述多个端子中的一个端子连接到第二开关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路装置,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检测第二开关装置或第二电池的差错的检测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第二开关装置包括多个开关,并且开关装置的差错是所述多个开关之一的故障。
20.一种用于操作电机的方法,包括:
经由多个端子来控制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开关装置,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开关装置或电池的差错,所述端子通过开关装置而短路。
21.一种电路装置,包括:
第一电池;
第二电池;
连接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机,其中电机经由第一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一电池,并且电机经由第二开关装置连接到第二电池;
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电池供给电力以驱动电机并且电机供给功率到第二电池以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中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是逆变器,并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或场定向控制而控制。
23.一种用于操作电机的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电池经由其与电机耦合的第二开关装置,以使得第一电池供给电力以驱动电机并且电机供给功率到第二电池以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CN201310691314.6A 2012-12-17 2013-12-17 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3872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16,230 US9093929B2 (en) 2012-12-17 2012-12-17 Circuit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US13/716230 2012-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970A true CN103872970A (zh) 2014-06-18
CN103872970B CN103872970B (zh) 2016-11-23

Family

ID=5082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1314.6A Active CN103872970B (zh) 2012-12-17 2013-12-17 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93929B2 (zh)
CN (1) CN103872970B (zh)
DE (1) DE102013112147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0912A (zh) * 2015-05-06 2015-07-29 莫嘉林 双能源双电压供电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2001560A5 (de) * 2011-04-04 2014-01-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hybridischen Antriebsstrangs und Akkumulatoreneinrichtung in diesem
JP5825269B2 (ja) * 2013-01-24 2015-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装置
TWI540816B (zh) * 2014-03-10 2016-07-0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換電路及馬達能源回收系統
US10033213B2 (en) 2014-09-30 2018-07-24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hort circuit wake-u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otive battery while in key-off position
DE202016000217U1 (de) * 2016-01-13 2016-02-02 Oerlikon Leybold Vacuum Gmbh Vakuumpumpenantrieb mit zwei Frequenzumrichtern
CN107370210A (zh) * 2017-08-15 2017-11-21 宁夏黑金昊源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切换输出装置及方法
JP7189693B2 (ja) * 2018-07-13 2022-12-14 株式会社Subaru 電源システム
US20200254900A1 (en) * 2019-02-11 2020-08-13 Ge Global Sourcing Llc Vehicle electric supply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766A (zh) * 2000-11-23 2002-07-03 开关磁阻驱动有限公司 采用双联电压源的开关磁阻驱动系统的操作
CN101710810A (zh) * 2009-12-03 2010-05-19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启动电路及电机启动方法
US20110025124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Ladislaus Joseph Brabec Bi-directional battery voltage converter
US20110149611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Intersil Americas Inc. Bidirectional signal conversion
CN201904648U (zh) * 2011-04-13 2011-07-20 北京铁通康达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双电源三相电机供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9341A1 (de) 2004-11-04 2006-05-18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Schaltungsa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Elektromotors, insbesondere einer Waschmaschine
DE102006003254A1 (de) 2006-01-24 2007-07-2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Abschalt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im Falle einer Störung
US7956563B2 (en) 2007-07-30 2011-06-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for using a multi-phase motor with a double-ended inverter system
DE102008034662A1 (de) 2007-07-30 2009-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System zur Verwendung eines mehrphasigen Motors mit einem doppelseitigen Wechselrichtersystem
US20090033253A1 (en) 2007-07-30 2009-02-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lectric trac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a dual winding ac traction motor
DE102008034663A1 (de) 2007-07-30 2009-02-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Elektroantriebs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mit einem AC-Antriebsmotor mit dualer Wicklung
JP4441920B2 (ja) 2007-11-22 2010-03-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源装置
DE102009045351A1 (de) 2009-10-06 2011-04-1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ntriebsaggregats sowie Antriebsaggregat
DE102010003595A1 (de) 2010-04-01 2011-10-06 Robert Bosch Gmbh Wechselrichte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Wechselrichte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DE102010062334A1 (de) 2010-12-02 2012-06-0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durch einen Wechselrichter gesteuert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im Falle einer Störung
DE102012203525A1 (de) 2012-03-06 2013-09-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 mit elektrischer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ies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6766A (zh) * 2000-11-23 2002-07-03 开关磁阻驱动有限公司 采用双联电压源的开关磁阻驱动系统的操作
US20110025124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Ladislaus Joseph Brabec Bi-directional battery voltage converter
CN101710810A (zh) * 2009-12-03 2010-05-19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启动电路及电机启动方法
US20110149611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Intersil Americas Inc. Bidirectional signal conversion
CN201904648U (zh) * 2011-04-13 2011-07-20 北京铁通康达铁路通信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双电源三相电机供电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0912A (zh) * 2015-05-06 2015-07-29 莫嘉林 双能源双电压供电系统
CN104810912B (zh) * 2015-05-06 2018-04-06 莫嘉林 双能源双电压供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93929B2 (en) 2015-07-28
DE102013112147A1 (de) 2014-06-18
CN103872970B (zh) 2016-11-23
DE102013112147B4 (de) 2021-05-12
US20140167654A1 (en)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970A (zh) 用于操作电机的电路装置和方法
US8810206B2 (en) Electric motore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ly charging the same
CN106026318B (zh) 使用具有高频变压器隔离的车载功率电子设备转移能量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8384236B2 (en) Vehicle mounted converter
US20140265945A1 (en) Electric Drive System
US20120069604A1 (en) Compact power converter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operation
CN102412769B (zh) 旋转电机的控制设备
US20140062183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593928A (zh) 用于形成充电电路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91851B (zh) 用于主电容器放电的备用电力供应
JP2011211889A (ja) バッテリ充電回路
US20230226936A1 (en) Vehicle electrical system
CN103328253A (zh) 用于汽车电池充电的带有双向充电控制器的充电系统
JP2023114972A (ja) モーター駆動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車両用バッテリー充電システム
CN110626183A (zh) 隔离双总线混合动力车辆动力传动系统
CN104981370A (zh) 用于能量存储器装置的能量存储器模块的内部能量供给装置和具有其的能量存储器装置
JP6953634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を備える車両充電器
CN104245396A (zh) 使电路的至少一个电容器放电的方法
KR102063921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KR102008751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CN111512533A (zh) 利用第二电力网络对第一电力网络进行预充电的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
CN112224057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KR102008750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KR102008753B1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JP5629667B2 (ja) マルチフェーズコンバ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