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2788A -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2788A
CN103872788A CN201210530840.XA CN201210530840A CN103872788A CN 103872788 A CN103872788 A CN 103872788A CN 201210530840 A CN201210530840 A CN 201210530840A CN 103872788 A CN103872788 A CN 103872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electronic equipment
coil
electric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08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2788B (zh
Inventor
范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308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2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2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2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供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Description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也具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功能,而用户在使用这些功能时,也会给电子设备带来巨大的技术压力,比如,如何保证电子设备具有足够的电量供用户使用。
而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使电子设备长期保持工作状态,则会不定时的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以保证电子设备能够被正常使用。
而本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给电子设备充电时,都需要连接充电器,通过充电器插接供电设备,进而为电子设备充电,比如手机终端在需要充电时,则必须要依赖于手机充电器插接供电设备进行充电,若用户在户外或是没有供电设备的场所,则无法给手机充电,进而导致手机不能够被正常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具体为至少包括磁力线圈的电磁感应装置,所述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具体为: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磁力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进而生成所述电能。
优选的,所述发电装置为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具体为: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压电装置生成所述电能。
优选的,所述电力存储单元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和第二子存储单元,所述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当所述第一子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电能达到规定的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
优选的,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延伸踏板装置控制所述磁力线圈停止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停止生成所述电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其中: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电能;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和所述电力生成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振荡器,和所述电力存储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能的驱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振荡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高频振荡电流的驱动,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具体为至少包括磁力线圈的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具体用于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磁力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进而生成所述电能。
优选的,所述发电装置为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用于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生成所述电能。
优选的,所述电力存储单元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和第二子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子储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电能;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子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电能达到规定的预设值时,存储所述电能。
优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延伸踏板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之后,控制所述磁力线圈停止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停止生成所述电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
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接收电路和充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第二线圈以第一频率振动;通过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空间中以第一方向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通过所述接收电路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优选的,在所述利用所述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之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充电装置存储所述充电电流。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接收电路和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线圈,用于以第一频率振动;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空间中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空间中以第一方向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所述充电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电流,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还用于存储所述充电电流。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中,介绍了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供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进一步的,在该供电方法中,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进一步的,在第一线圈产生电磁波之后,在第二电子设备中,则会控制所述第二线圈以第一频率振动;通过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空间中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接收电路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进一步的,此交互过程则是本申请中充电方法和供电方法配合进行充电的完整过程,进而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式提供电流,并且给电子设备充电,并能够避免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将供电的第一电子设备设置在鞋子中,利用用户的运动惯性来进行发电,发电方法比较简单,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解决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申请中,介绍了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供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
进一步的,在该供电方法中,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进一步的,在第一线圈产生电磁波之后,在第二电子设备中,则会控制所述第二线圈以第一频率振动;通过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空间中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接收电路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上述的交互过程则是本申请中充电方法和供电方法配合进行充电的完整过程,进而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式提供电流,并且给电子设备充电,并能够避免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将供电的第一电子设备设置在鞋子中,利用用户的运动惯性来进行发电,发电方法比较简单,环保。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供电方法。
其中,该方法具体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
下面,首先介绍第一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101、电力储存单元102和发射单元103,所述发射单元103包括振荡器1031和第一线圈1032。
进一步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踏板装置104。
进一步,电力生成单元101可以为电磁感应装置,还可以为压电装置。
进一步的,电磁感应装置的具体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发电,电磁感应,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比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就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而进一步的,闭合线圈面积不变,改变磁场强度;或者使磁力线圈转动,进而使导体切割磁感线,磁通量也会改变,也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而压电装置是由压电材料制成,通过挤压压电材料,则能够产生电能。
而更为具体的,电力存储单元102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和第二子存储单元。
上述各个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首先,电力生成单元101与电力储存单元102连接,更为具体的,电力生成单元101和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分别连接。
进一步的,踏板装置104和电力生成单元101连接,能够阻止电力生成单元101生成电能。
进一步的,电力储存单元102和发射单元103连接。
更为具体的,发射单元103具体包括振荡器1031和第一线圈1032,进一步的,振荡器1031和第一线圈1032连接。
因此,电力存储单元102具体是和振荡器1031连接的。
更为具体的,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振荡器1031连接,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也和振荡器1031连接。
上面是各个器件的具体连接结构,下面如图2所示,具体介绍该供电方法的具体发电过程:
S201,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101生成电能。
S202,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102存储所述电能。
S203,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1031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S204,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1032,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1032平面磁场的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力生成单元101可以为电磁感应装置,也可以为压电装置,而不同的装置产生电能的原理不同。具体的原理已经描述,在此本申请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当电力生成单元101为至少包括磁力线圈的电磁感应装置,在S201中,生成电能的具体的过程则是:
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磁力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进而生成所述电能。
而当电力生成单元101为压电装置,并且压电装置具体由压电材料制成时,在S201中,生成电能的具体的过程则是:
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压电装置生成所述电能。
更为具体的,在产生电能之后则会将电能进行存储,具体的,则会执行S202: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102存储所述电能。
而电力储存单元102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
进一步的,在生成电能之后,首先会将电能储存在电力储存单元102中的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
在将电能存储在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时,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会慢慢的积蓄电能,进而达到蓄电的规定值时,比如规定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在储电量达到99%时,则要到要求,因此若再向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中输入电能,则有可能会烧坏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
因此,在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中存储的电能达到规定的预设值时,则会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
进一步的,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存储有电能时,则会执行S203: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1031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进一步的,S203中的电能优先由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提供,当不需要产生高频振荡电流时,则会将电能存储于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并进一步的存储于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
进一步的,会执行S204: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1032,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1032平面磁场的方向。
而当不需要辐射电磁波时,鞋子中的电力生成单元101则不必要再进行发电,因此,在鞋子中还设置了踏板装置104。
更为具体的,在需要关闭电力生成单元101时,则会通过鞋子中的延伸踏板装置104控制磁力线圈停止转动,进而控制电力生成单元101停止生成电能。
更为具体的,踏板装置104除了具有关闭电力生成单元101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另外的功能,比如上述的各个装置都设置在鞋子里,因此,用户在穿上这样的鞋子运动时,因为需要促使电力生成单元101发电,鞋子与足底的接触面是柔软的,而在延伸踏板装置104之后,通过踏板装置104将鞋子与用户足底的接触面隔离,并通过踏板装置104和用户的足底接触,由于踏板装置104是硬质材料,则在用户走路时就会感觉和平常的鞋子一样。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供电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进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在给电子设备供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达到使用无线充电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将供电的第一电子设备设置在鞋子中,利用用户的运动惯性来进行发电,发电方法比较简单,环保。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供电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下面的实施例具体介绍供电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101、电力储存单元102和发射单元103,所述发射单元103包括振荡器1031和第一线圈1032。
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中各个器件的连接关系请参看图1,进一步,电力生成单可以为电磁感应装置,还可以为压电装置。
进一步的,电磁感应装置的具体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发电,电磁感应,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比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就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而进一步的,闭合线圈面积不变,改变磁场强度;或者使磁力线圈转动,进而使导体切割磁感线,磁通量也会改变,也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
而压电装置是由压电材料制成,通过挤压压电材料,则能够产生电能。
而更为具体的,电力存储单元102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
上述各个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
首先,电力生成单元101与电力储存单元102连接,更为具体的,电力生成单元101和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分别连接。
进一步的,踏板装置104和电力生成单元101连接,能够阻止电力生成单元101生成电能。
进一步的,电力储存单元102和发射单元103连接。
更为具体的,发射单元103具体包括振荡器1031和第一线圈1032,进一步的,振荡器1031和第一线圈1032连接。
因此,电力存储单元102具体是和振荡器1031连接的。
更为具体的,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振荡器1031连接,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也和振荡器1031连接。
下面对各个器件的具体的功能进行描述。
所述电力生成单元101,用于生成电能。
所述电力储存单元102,和所述电力生成单元101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
所述振荡器1031,和所述电力存储单元102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能的驱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所述第一线圈1032,和所述振荡器1031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高频振荡电流的驱动,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1032平面磁场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生成单元101具体为至少包括磁力线圈的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具体用于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磁力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进而生成所述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装置为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用于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生成所述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存储单元102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和第二子存储单元1022,
所述第一子储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电能;
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子存储单元1021中存储的电能达到规定的预设值时,存储所述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延伸踏板装置104,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之后,控制所述磁力线圈停止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电力生成单元101停止生成所述电能。
上述实施例具体介绍了供电方法以及与供电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下面的实施例具体介绍充电方法以及与充电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
进一步的,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301,接收电路302和充电装置303。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手机。
更为具体的,第二线圈垂直设置于手机后盖,当用户需要充电时,则可以将手机放置于上衣口袋,如此设计,则会使手机中的第二线圈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线圈大概平行,进而能够进行充电。
当然,第二线圈在手机中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申请仅作举例,不做限制。
上面描述的各个器件的具体连接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第二线圈301和接收电路302连接,接收电路302和充电装置303连接。
进一步的,充电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请参看图4。
S401,控制所述第二线圈301以第一频率振动。
S402,通过所述接收电路302接收空间中以第一方向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S403,通过所述接收电路302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
S404,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303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其中,在手机侧,会使用第二线圈301以第一频率振动,具体来说,当第二线圈振动的频率和空间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302接收到的电磁波最强,进一步的,接收电路302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振荡电流即为电磁波转化的充电电流。
以而进一步的,在S403之后还具有下面的步骤:通过充电装置303存储所述充电电流。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一种充电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并且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接收电路和充电装置,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线圈以第一频率振动;然后通过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空间中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其次通过所述接收电路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最后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进而能够避免现有技术在给电子设备供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的技术问题,进而能够达到使用无线充电的技术效果。
上述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充电方法,下面的实施例具体介绍该充电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进一步的,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301、接收电路302和充电装置303。
其中,第二线圈301和接收电路302连接,接收电路302和充电装置303连接。
下面对各个单元的功能做具体介绍。
所述第二线圈301,用于以第一频率振动。
所述接收电路302,用于接收空间中以第一方向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所述接收电路302,用于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
所述充电装置303,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电流,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303还用于存储所述充电电流。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供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进一步的,在该供电方法中,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进一步的,在第一线圈产生电磁波之后,在第二电子设备中,则会控制所述第二线圈以第一频率振动;通过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空间中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通过所述接收电路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进一步的,此交互过程则是本申请中充电方法和供电方法配合进行充电的完整过程,进而能够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式提供电流,并且给电子设备充电,并能够避免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必须要依赖于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将供电的第一电子设备设置在鞋子中,利用用户的运动惯性来进行发电,发电方法比较简单,环保。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供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
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
通过所述电能驱动所述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通过所述高频振荡电流驱动所述第一线圈,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具体为至少包括磁力线圈的电磁感应装置,所述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具体为:
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磁力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进而生成所述电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为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通过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生成电能,具体为:
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压电装置生成所述电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存储单元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和第二子存储单元,所述通过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具体为:
通过所述第一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
当所述第一子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电能达到规定的预设值时,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延伸踏板装置控制所述磁力线圈停止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停止生成所述电能。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置于鞋子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力生成单元、电力储存单元和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包括振荡器和第一线圈,其中:
所述电力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电能;
所述电力储存单元,和所述电力生成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电能;
所述振荡器,和所述电力存储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能的驱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振荡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高频振荡电流的驱动,产生向第一方向辐射的具有第一频率的电磁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具体为至少包括磁力线圈的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具体用于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所述磁力线圈转动产生电磁感应,进而生成所述电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为压电装置,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由压电材料制成,所述压电装置具体用于通过外界的作用力,触发生成所述电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存储单元具体包括第一子存储单元和第二子存储单元,
所述第一子储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电能;
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子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电能达到规定的预设值时,存储所述电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延伸踏板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二子储存单元存储所述电能之后,控制所述磁力线圈停止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电力生成单元停止生成所述电能。
11.一种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接收电路和充电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线圈以第一频率振动;
通过所述接收电路接收空间中以第一方向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通过所述接收电路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
基于所述充电电流,利用所述充电装置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所述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充电装置存储所述充电电流。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线圈、接收电路和充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线圈,用于以第一频率振动;
所述接收电路,用于接收空间中以第一方向传输的具有所述第一频率的电磁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平面磁场的方向;
所述接收电路,用于将所述电磁波转化为充电电流;
所述充电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充电电流,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充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用于存储所述充电电流。
CN201210530840.XA 2012-12-10 2012-12-10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872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0840.XA CN103872788B (zh) 2012-12-10 2012-12-10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0840.XA CN103872788B (zh) 2012-12-10 2012-12-10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788A true CN103872788A (zh) 2014-06-18
CN103872788B CN103872788B (zh) 2016-12-21

Family

ID=5091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0840.XA Active CN103872788B (zh) 2012-12-10 2012-12-10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27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070A (zh) * 2015-12-18 2017-06-27 梁筱钰 一种人体微重力步频发电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5375A (zh) * 2006-02-16 2006-09-20 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 动能发光装置
CN202034798U (zh) * 2011-02-24 2011-11-09 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CN102460896A (zh) * 2009-05-07 2012-05-16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无线地传送能量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5375A (zh) * 2006-02-16 2006-09-20 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工程研制中心 动能发光装置
CN102460896A (zh) * 2009-05-07 2012-05-16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无线地传送能量的系统
CN202034798U (zh) * 2011-02-24 2011-11-09 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070A (zh) * 2015-12-18 2017-06-27 梁筱钰 一种人体微重力步频发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788B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86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iezoelectric electromagnetic hybrid vibrating energy harvester
US20100164433A1 (en) Wireless Battery Charging Systems, Battery Systems and Charging Apparatus
CN105337427A (zh) 无线充电设备
KR20130039031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그리고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US2015013773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harging the same
JP2018030107A (ja) 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および触覚フィードバックの生成方法
CN102931714A (zh)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
JP2014183737A (ja) 充電装置及びバッテリー装置
CN103199603A (zh) 压电发电充电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子设备
CN106415987A (zh) 无线功率对准
CN109474199A (zh) 自电荷激励摩擦发电机
US9673658B2 (en) Non-contact capacitive coupling type power charging apparatus and non-contact capacitive coupling type battery apparatus
CN101728864A (zh) 充电装置
CN106992714B (zh) 一种电磁压电复合式便携充电装置
CN202094689U (zh) 一种电池充电装置
KR20150045602A (ko) 공진방식 기반의 무선충전장치
CN103872788A (zh) 供电方法、充电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3258823A (zh) 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CN102437631A (zh) 发电电池及应用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5178532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终端
RU2012144055A (ru)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CN203278406U (zh) 一种磁共振无线充电装置
CN108683359A (zh) 一种多自由度上变频复合式振动俘能器及其应用
CN214590736U (zh) 一种电池装置、遥控器及电子产品
CN205725065U (zh) 无线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