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2689A -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2689A
CN103872689A CN201410092651.8A CN201410092651A CN103872689A CN 103872689 A CN103872689 A CN 103872689A CN 201410092651 A CN201410092651 A CN 201410092651A CN 103872689 A CN103872689 A CN 103872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quest
local
power
agen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26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2689B (zh
Inventor
陈新和
张文斌
刘公博
周静
魏志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ri Yanhua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filed Critical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4100926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2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2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2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2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并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在所述本地调节后判断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如果仍未恢复正常,则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由于在本地代理节点的电压和/或无功控制能力不足时,可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由相邻的代理节点协助调节本地代理节点的电压和/或无功恢复正常,本发明实现了复杂配电网络电压和无功的分布式全网协调控制,可有效提高复杂配电网络控制水平,有利于促进分布式电源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Description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控制系统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各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是电压无功控制的对象。目前现有技术中,电力系统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多采用电力系统九区图方法。
所谓的电力系统九区图,如图1所示,图中,横轴为功率因数;纵轴为控制侧电压。ΔUQ为电容器电压调整率。这样主变的运行状态可以映射到图中。电压的限值与功率因数的限值将图分成9个区域。第九区电压合格且功率因数也合格是调节的目标区域。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强投区(5区、4区和3区)和强切区(7区、84区和1区),将整个图划分成11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阐述如下:
区域1:系统状态为电压低、功率因数低。在这种状态下,投电容器将提高功率因数、并将升高电压。调分接头可升高电压。通过调节分接头和投电容器都可升高电压,但投电容器还可补偿无功。如有可投的电容器,并投电容器后功率因数向合格的方向调节,投电容器。否则,调整分接头升压。
区域2:系统状态为电压合格、功率因数低。在这种状态下,仅可考虑投电容器。如有可投的电容器,并投电容器后功率因数向合格的方向调节,投电容器。
区域3:系统状态为电压高、功率因数低。在这种状态下,如投电容器,电压将升高,进一步破坏电压不合格的程度。应调分接头降电压。
区域4:系统状态为电压高、功率因数合格。在这种状态下,考虑调整分接头进行降压。
区域5:系统状态为电压高、功率因数高。在这种状态下,切电容器可降低功率因数、并可降低电压。调节分接头可降压。通过调节分接头和切电容器都可降低电压,但切电容器还可平衡无功。如有可切的电容器,并切电容器后功率因数向合格的方向调节,切电容器。否则,调分接头升压。
区域6:系统状态为电压合格、功率因数高。在这种状态下,仅可考虑切电容器。如有可切的电容器,并切电容器后功率因数向合格的方向调节,切电容器。
区域7:系统状态为电压低、功率因数高。在这种状态下,如切电容器,电压将降低,进一步破坏电压不合格的程度。应调分接头升电压。
区域8:系统状态为电压低、功率因数合格。在这种状态下,考虑调整分接头进行升压。
区域9:系统状态为电压合格、功率因数合格。在这种状态下,是运行目标状态。
强投区域:这个区域的特点是电压低于电压下限减ΔUQ,并且分接头无法调节。如预测投入电容器后,不会向变压器的电源侧倒送无功,进行强投。
强切区域:这个区域的特点是电压高于电压上限加ΔUQ,并且分接头无法调节。进行强切。
然而,上述电力系统九区图方法按照预定规则,仅依赖于本地信息进行母线电压和功率因数的控制,不能实现全网协调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母线电压和功率因数的全网协调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地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并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
在所述本地调节后判断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
如果仍未恢复正常,则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
本发明的本地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所述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经本地电压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则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如果所述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经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协助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下游代理节点发送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和/或上游代理节点发送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判断自身是否配置有针对所述调节协助请求的调节功能;
如果有,则根据所述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
本发明的协助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所述根据所述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具体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协助请求是否与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一致;
如果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则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下游代理节点的母线电压至设定电压范围内;
如果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不一致,则忽略所述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并按照所述本地电压控制策略执行;
如果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则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上游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如果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不一致,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本发明的协助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的是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电压调节功能,则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如果接收到的是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无功功率调节功能,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包括:
本地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并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
调节效果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本地调节后判断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
协助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在所述本地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
本发明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所述协助请求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经本地电压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经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包括:
协助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游代理节点发送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和/或上游代理节点发送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调节能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自身是否配置有针对所述调节协助请求的调节功能;
协助调节处理模块,用于当自身配置有相应的调节功能时,根据所述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
本发明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所述协助调节处理模块包括:
一致性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协助请求是否与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一致;
第一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下游代理节点的母线电压至设定电压范围内;
第二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忽略所述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并按照所述本地电压控制策略执行;
第三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上游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第四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本发明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协助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是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电压调节功能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第二协助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是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无功功率调节功能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依据本发明,在本地代理节点的电压和/或无功控制能力不足时,可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由相邻的代理节点协助调节本地代理节点的电压和/或无功恢复正常,从而实现了复杂配电网络电压和无功的分布式全网协调控制,可有效提高复杂配电网络控制水平,有利于促进分布式电源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力系统九区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配电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配电网络的多代理系统模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广度优先通信机制的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本地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协助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的功能架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的功能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描述本发明实施前,先进行以下说明: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适合于复杂配电网络,其中所述复杂配电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1)包含至少一条馈线;
2)每条馈线包含至少一个主网电源;
3)每条馈线包含至少一条馈线段,对于包含多条馈线段的馈线,其馈线段之间通过分段开关连接;
4)馈线之间通过联络开关连接;
5)至少一条馈线包含至少一个分布式电源;
6)不同馈线的主网电源可以相同;
7)馈线之间可闭环运行,亦可开环运行。
其中,所述分布式电源,具有以下特征:
1)可通过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逆变器或双馈式感应发电机接入配电网络;
2)分布式电源控制方式包括电压型控制、电流型控制、功率型控制等三种;
3)分布式电源可参与配电网无功功率调度和电压调整,因此分布式电源可作为一种电压无功资源;
4)所述无功功率调度,可通过设定分布式电源无功功率输出值来实现;
5)所述电压调整,可通过调节发电机端电压、逆变器出口电压、或升压变压器变比等方式实现。
所述的复杂配电网络所包含的电压无功资源,除了参与电网调度的分布式电源之外,还包括变电站有载调压变压器及其无功补偿设备、线路调压器及其无功补偿设备、配电变压器等。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代理是指:具有传感能力,且能基于传感信息进行分析,同时能够完成决策动作的实体。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多代理系统是指由一群松连接的、具有自治能力的代理组成的,在一定环境下动作,从而完成某一共同目标的系统。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上游代理节点和下游代理节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以某一代理节点为本地代理节点时,按照潮流流向,位于该本地代理节点上游的称之为上游代理节点,位于该本地代理节点下游的称之为下游代理节点。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涉及消息传递机制:
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地调控能力不足,代理节点之间需要通信以获得额外的有用信息,这就不可避免地对代理节点之间的消息传递机制提出了需求。在需要改变节点功率因数时,一般通过在本地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或在其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因此,在检测到本地功率因数不合格且本地无功调节能力不足时,需要其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在需要调整节点电压时,一般通过直接调节本地电压或改变其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电压,因此,在检测到本地电压不合格且本地电压调整能力不足时,需要其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调节电压从而间接调整本地电压。基于以上规则,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提出了电压调节消息向上游代理转发和无功调节消息向下游转发的消息传递机制。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还涉及广度优先的通信机制:
在配电网络上某代理节点调节其电压或无功时,其对配电网络上其它代理节点电压或功率因数的影响由其与其它代理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决定,电气距离越远,影响越小,反之越大。基于以上某代理节点电压和无功调节对全网影响的分析,在本地调节能力不足而需要向上游或下游代理节点寻求协助时,应优先求助离本地电气距离近的代理节点,因此,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提出广度优先的通信机制(Width-FirstCommunication Mechanism,WFCM),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即只在相邻的代理节点之间互相通信,以确保每一个代理节点可以从其它代理节点获得必要的信息。
参考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本地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预先基于多代理技术,建立配电网络的多代理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假设一个配电网络包含2个变电站(As/s和Bs/s)、9个母线(Bus1~Bus9)、8条线路(AC1~AC8)、23个开关(S1~S23)、4个负荷(L1~L4)、和2个分布式电源(DG1和DG2)。其中母线Bus1和母线Bus7是变电站母线,代表与主网的连接点;母线AC8是一条联络线,连接Bus4和Bus9,开关S22和S23则是相应的联络开关。综合考虑该配电网络对网络电压控制和功率因数调节的要求,基于多代理技术,建立如图3所示的配电网络的多代理系统模型。
步骤S52、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具体可通过本地传感设备采集获得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
步骤S53、判断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是否超出对应的设定范围。如果过超出,则执行步骤S54,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52。对于设定范围可根据情况和具体要求来设定,一般电压波动允许范围为±3%,功率因数要求在0.95以上。
步骤S54、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具体可根据电力系统九区图进行本地调节。
步骤S55、在本地调节后判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如果过超出,则执行步骤S56,否则,跳转执行步骤S52。这里的恢复正常是指:如果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进行本地电压调节后该本地母线电压返回至设定电压范围内;如果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进行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该本地功率因数返回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步骤S56、如果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经本地电压调节后仍超出,则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如果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经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仍超出,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参考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协助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接收下游代理节点发送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和/或上游代理节点发送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步骤S62、判断自身是否配置有针对调节协助请求的调节功能。如果没有相应的调节功能则执行步骤S63,否则执行步骤S64及其以后步骤。
步骤S63、当接收到的是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电压调节功能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当接收到的是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无功功率调节功能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结合图4所示,假设母线代理BA1基于广度优先通信机制寻求协助。消息“1,2,3,4,5”是“队列消息”,而消息“6,7,8,9,10”是对“队列消息”的“回复消息”。当母线代理BA2接收到一条来自母线代理BA1的队列消息时,它将保留本消息并提取消息内容以解读消息发送者母线代理BA1的意图。如果母线代理BA2自身无相应的调节功能,但它也不会直接返回母线代理BA1。这是因为除了母线代理BA1之外,母线代理BA2还有两个邻居母线代理BA3和母线代理BA4,它将把接收到的队列消息按顺序转发给母线代理BA3和母线代理BA4,以协助母线代理BA1,一旦母线代理BA2获得相应信息,它将立即发送至母线代理BA1。
步骤S64、判断接收到的协助请求是否与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例如本地电力系统九区图)一致。如果一致则执行步骤S65,否则执行步骤S66。
步骤S65、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下游代理节点的母线电压至设定电压范围内;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上游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步骤S66、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忽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并按照本地电压控制策略执行;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为了方便理解,以上实施例将本地代理节点和协助代理节点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分开说明。但实际上,对于一个配电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代理节点来说,通常即作为自身的本地代理节点,同时兼作为相邻的代理节点的协助代理节点的。因此,某一代理节点在按照图5所示方法对本地电压和功率因数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若同时接收到来自相邻代理的调节电压或无功的请求时,则按照图6所示方法进行处理。
参考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包括:
本地调节模块71,用于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并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
调节效果判断模块72,用于在本地调节后判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
协助请求发送模块73,用于当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在本地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
其中,协助请求发送模块73又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731,用于当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经本地电压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第二发送子模块732,用于当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经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参考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包括:
协助请求接收模块81,用于接收下游代理节点发送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和/或上游代理节点发送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调节能力判断模块82,用于判断自身是否配置有针对调节协助请求的调节功能;
协助调节处理模块83,用于当自身配置有相应的调节功能时,根据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
其中,协助调节处理模块83又包括:
一致性判断子模块831,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协助请求是否与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一致;
第一请求处理子模块832,用于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下游代理节点的母线电压至设定电压范围内;
第二请求处理子模块833,用于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忽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并按照本地电压控制策略执行;
第三请求处理子模块834,用于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上游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第四请求处理子模块835,用于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协助请求转发模块84,用于当接收到的是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电压调节功能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第二协助请求转发模块85,用于当接收到的是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无功功率调节功能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了方便理解,以上装置实施例将本地代理节点和协助代理节点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进行了分开说明。但实际上,对于一个配电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代理节点来说,通常即作为自身的本地代理节点,同时兼作为相邻的代理节点的协助代理节点的。因此,某一代理节点在按照图7所示功能架构对本地电压和功率因数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若同时接收到来自相邻代理的调节电压或无功的请求时,则按照图8所示的功能架构进行处理。
结合本发明以上实施例可知,在本地代理节点的电压控制能力不足时,可将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由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协助调节本地代理节点的电压至设定范围内;在本地代理节点的无功功率控制能力不足时,可将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由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协助调节本地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范围内;从而实现了复杂配电网络电压和无功的分布式全网协调控制,可有效提高复杂配电网络控制水平,有利于促进分布式电源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至于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本地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并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
在所述本地调节后判断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
如果仍未恢复正常,则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经本地电压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则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如果所述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经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3.一种协助代理节点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下游代理节点发送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和/或上游代理节点发送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判断自身是否配置有针对所述调节协助请求的调节功能;
如果有,则根据所述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具体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协助请求是否与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一致;
如果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则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下游代理节点的母线电压至设定电压范围内;
如果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不一致,则忽略所述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并按照所述本地电压控制策略执行;
如果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则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上游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如果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不一致,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接收到的是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电压调节功能,则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如果接收到的是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无功功率调节功能,则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6.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本地调节模块,用于获取本地母线电压和本地功率因数,并对其中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进行本地调节;
调节效果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本地调节后判断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是否恢复正常;
协助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超出对应设定范围的在所述本地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协助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助请求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本地母线电压超出设定电压范围,且在经本地电压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第二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本地功率因数超出设定功率因数范围,且在经本地无功功率调节后仍未恢复正常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发送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8.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协助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游代理节点发送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和/或上游代理节点发送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调节能力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自身是否配置有针对所述调节协助请求的调节功能;
协助调节处理模块,用于当自身配置有相应的调节功能时,根据所述调节协助请求以及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进行协助调节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助调节处理模块包括:
一致性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协助请求是否与本地电压无功控制策略一致;
第一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下游代理节点的母线电压至设定电压范围内;
第二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电压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忽略所述电压调节协助请求并按照所述本地电压控制策略执行;
第三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一致,但控制力度不同时,按照其中控制力度最大的执行,以间接调节该上游代理节点的功率因数至设定功率因数范围内;
第四请求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与本地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不一致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协助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是电压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电压调节功能时,向上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电压调节协助请求;
第二协助请求转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是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且自身无无功功率调节功能时,向下游相邻的代理节点转发该无功功率调节协助请求。
CN201410092651.8A 2014-03-13 2014-03-13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8726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2651.8A CN103872689B (zh) 2014-03-13 2014-03-13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2651.8A CN103872689B (zh) 2014-03-13 2014-03-13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689A true CN103872689A (zh) 2014-06-18
CN103872689B CN103872689B (zh) 2016-06-08

Family

ID=5091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2651.8A Active CN103872689B (zh) 2014-03-13 2014-03-13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268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2009A (zh) * 2015-06-24 2015-10-21 天津大学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方法
CN105591389A (zh) * 2016-02-04 2016-05-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混合分层式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05932682A (zh) * 2016-05-27 2016-09-0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方法、控制决策设备及系统
CN106300369A (zh) * 2016-06-16 2017-01-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的分层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465201A (zh) * 2017-10-12 2017-12-12 济南爱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多分组电容器式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CN108879700A (zh) * 2018-08-22 2018-11-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电压的调节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09217325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电网无功补偿调配控制系统及其扩展插件和终端
CN110429658A (zh) * 2019-07-30 2019-11-08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一致性的负荷虚拟同步机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4950A2 (en) * 2009-12-16 2011-06-23 Stichting Energieonderzoek Centrum Nederland Distributed status calculations in an electricity network with the aid of agents
CN102769294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山东迪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电网的智能电压无功优化补偿方法
CN103346572A (zh) * 2013-07-29 2013-10-09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灵敏度和多Agent的电网无功智能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4950A2 (en) * 2009-12-16 2011-06-23 Stichting Energieonderzoek Centrum Nederland Distributed status calculations in an electricity network with the aid of agents
CN102769294A (zh) * 2011-05-06 2012-11-07 山东迪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电网的智能电压无功优化补偿方法
CN103346572A (zh) * 2013-07-29 2013-10-09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灵敏度和多Agent的电网无功智能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策: "《基于多Agent的地区电压无功控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集》 *
陈策: "《基于多Agent的地区电压无功控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集》, 31 March 2007 (2007-03-31)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2009A (zh) * 2015-06-24 2015-10-21 天津大学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方法
CN105591389A (zh) * 2016-02-04 2016-05-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混合分层式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05591389B (zh) * 2016-02-04 2020-07-2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混合分层式多代理系统的分布式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05932682A (zh) * 2016-05-27 2016-09-0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方法、控制决策设备及系统
CN105932682B (zh) * 2016-05-27 2019-02-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方法、控制决策设备及系统
CN106300369A (zh) * 2016-06-16 2017-01-0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的分层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300369B (zh) * 2016-06-16 2017-11-1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等效电压降落指标的分层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217325A (zh) * 2017-06-29 2019-01-15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电网无功补偿调配控制系统及其扩展插件和终端
CN107465201A (zh) * 2017-10-12 2017-12-12 济南爱迪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多分组电容器式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CN108879700A (zh) * 2018-08-22 2018-11-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电压的调节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08879700B (zh) * 2018-08-22 2021-09-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电压的调节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0429658A (zh) * 2019-07-30 2019-11-08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一致性的负荷虚拟同步机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2689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689A (zh) 基于多代理系统的电压无功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Bajaj et al. Grid integrated renewable DG systems: A review of pow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state‐of‐the‐art mitigation techniques
Kumar et al. A review on overall control of DC microgrids
CN102420432B (zh) 基于电网实时数据的实用化分层分区无功优化方法
CN105552914A (zh) 一种基于电价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分层控制方法
CN110212517A (zh) 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的分散式统一控制方法
US20230231384A1 (en) Power Electronics Intelligence at the Network Edge (PINE)
Yuan Rural electrification goes local: recent innovations in renewable gen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and grid modernization
CN104505865A (zh) 主动配电网有功功率平衡多代理方法及系统
CN109473988B (zh) 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潮流控制、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Obradović et al. Frequency dynamics of the Northern European AC/DC power system: a look-ahead study
Qiao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for medium voltage DC distribution centers with flexibly interlinked multiple microgrids
CN110336296A (zh) 一种基于分区无功平衡指标的电网无功设备配置方法
CN105406599A (zh) 一种厂级agc接入电力监控网络的冗余架构方法
Hende et al. The regulation of microgrids in liberalized electricity markets in the EU and East Asia
CN107370182B (zh) 一种主动配电网三元规划体系分布式电源接入规划方法
CN116094032A (zh) 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配电网云边端协同能量自平衡方法
CN115659098A (zh) 一种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103919A (zh) 一种城市电网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容量估算方法
CN115085189A (zh) 链式能源网负荷转供方法及装置
CN113595121A (zh) 一种储能削峰填谷控制方法
Farahmand et al. Modeling of balancing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Northern European continent
Shen et al.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model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Guo et al. The optimization of household and apartmen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un et al. Optimization of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based on total supply capability impr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J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bin

Inventor after: Liu Gongbo

Inventor after: Jia Chen

Inventor after: Zhang X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Xinhe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bin

Inventor before: Liu Gongbo

Inventor before: Zhou Jing

Inventor before: Wei Zhil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HEN XINHE ZHANG WENBIN LIU GONGBO ZHOU JING WEI ZHILIAN TO: ZHOU JING ZHANG WENBIN LIU GONGBO JIA CHEN ZHANG XIN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Effective date: 20150512

Owner name: JINA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

Effective date: 201505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92 HAIDIAN, BEIJING TO: 100031 XICHENG,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2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Jina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pplicant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after: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Address before: 100192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No. 15 building, Huayuan Qinghe small camp

Applicant before: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Jina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o-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RI yanhua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Jinan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patentee before: Dianyan Huayuan Power Tech. Co., Ltd., Beiji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