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6545A -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6545A
CN103856545A CN201210522245.1A CN201210522245A CN103856545A CN 103856545 A CN103856545 A CN 103856545A CN 201210522245 A CN201210522245 A CN 201210522245A CN 103856545 A CN103856545 A CN 103856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ducer
circuit board
background server
serial connection
etherne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2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成胜
章冬华
王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PU (SHANGHAI)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PU (SHANGHA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PU (SHANGHAI)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PU (SHANGHA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222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6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6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6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发明揭示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其中的传感器通过两个RJ45接口进行电能供给和数据传输,不但实现了传感器单线串接的功能,而且还保证了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和携带,能够实时稳定地反应机房的环境参数,并在环境参数超过标准值时自动报警,本发明通过立体数据采集得到的信息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当前的运行状态,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应用在交通、能源、安全、物流、军事、环保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性、高效、节能、安全、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s的瞬间反应。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例如:温度传感器
1、室温管温传感器:室温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和室外的环境温度,管温传感器用于测量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管壁温度。室温传感器和管温传感器的形状不同,但温度特性基本一致。按温度特性划分,目前美的使用的室温管温传感器有二种类型:1.常数B值为4100K±3%,基准电阻为25℃对应电阻10KΩ±3%。温度越高,阻值越小;温度越低,阻值越大。离25℃越远,对应电阻公差范围越大;在0℃和55℃对应电阻公差约为±7%;而0℃以下及55℃以上,对于不同的供应商,电阻公差会有一定的差别。温度越高,阻值越小;温度越低,阻值越大。离25℃越远,对应电阻公差范围越大。
2、排气温度传感器:排气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压缩机顶部的排气温度,常数B值为3950K±3%,基准电阻为90℃对应电阻5KΩ±3%。
3、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变频模块(IGBT或IPM)的温度,目前用的感温头的型号是602F-3500F,基准电阻为25℃对应电阻6KΩ±1%。几个典型温度的对应阻值分别是:-10℃→(25.897─28.623)KΩ;0℃→(16.3248─17.7164)KΩ;50℃→(2.3262─2.5153)KΩ;90℃→(0.6671─0.7565)KΩ。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很多,现在经常使用的有热电阻:PT100、PT1000、Cu50、Cu100;热电偶:B、E、J、K、S等。温度传感器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组合形式多样,应根据不同的场所选用合适的产品。
测温原理:根据电阻阻值、热电偶的电势随温度不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所需要测量的温度值。
现有的传感器,通过电源接口供给传感器电能,同时通过RS485与上位机进行接口,不能实现单线串接的功能,同时,传感器的平面大小会超过70mm*100mm。
与此同时,RJ45接口通常用于数据传输,最常见的应用为网卡接口。RJ45是各种不同接头的一种类型(例如:RJ11也是接头的一种类型,不过它是电话上用的);RJ45头根据线的排序不同的法有两种,一种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另一种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因此使用RJ45接头的线也有两种即:直通线、交叉线。
RJ45型网卡接口,10/100BaseTXRJ45接口是常用的以太网接口,支持10兆和100兆自适应的网络连接速度,常见的RJ45接口有两类:用于以太网网卡、路由器以太网接口等的DTE类型,还有用于交换机等的DCE类型。DTE我们可以称做“数据终端设备”,DCE我们可以称做“数据通信设备”。从某种意义来说,DTE设备称为“主动通信设备”,DCE设备称为“被动通信设备”。当两个类型一样的设备使用RJ45接口连接通信时,必须使用交叉线连接。
而且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系统通过无线传输连接到每一个传感器,但是由于无线信号衰弱或是不稳定的状况,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其中的传感器通过两个RJ45接口进行电能供给和数据传输,不但实现了传感器单线串接的功能,而且还保证了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和携带,能够实时稳定地反应机房的环境参数,并在环境参数超过标准值时自动报警,本发明通过立体数据采集得到的信息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当前的运行状态,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应用在交通、能源、安全、物流、军事、环保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性、高效、节能、安全、环保。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包括壳体以及被壳体包围的电路板结构,所述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第一以太网接口、第二以太网接口以及数据交换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夹持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所述数据交换线耦接;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嵌槽,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分别卡嵌在所述嵌槽内,且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以太网接口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嵌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以下传感元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温度传感元件;
电流传感元件;
电压传感元件;
热敏传感元件;
光敏传感元件;
气敏传感元件;
力敏传感元件;
磁敏传感元件;
湿敏传感元件;
声敏传感元件;
放射线敏感传感元件;
色敏传感元件;以及
味敏传感元件。
优选地,所述以太网接口是标准以太网接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和安装用的若干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尺寸小于30mm*35mm*55mm。
优选地,所述以太网接口是标准RJ45接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包括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的若干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上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两个以太网接口分别通过以太网连接线连接相邻的其他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包括有若干传感器组成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后台服务器以及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
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均包含一个唯一的设备编码;
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上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装置为上述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八个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GPS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北斗星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为手持设备,通过网络通讯协议与后台服务器交互数据。
优选地,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与后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线连接,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交互数据。
优选地,还包括报警模块,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报警模块中预存传感数据的标准范围,当所述后台服务器读取的传感器的数据信息超出预存传感数据的标准范围时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采用上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包括以下方法:
(1)分布传感器到不同位置,以若干传感器为一组,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
(2)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3)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读取每个传感器的定位信息、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建立对应的三维坐标数据库,并保存数据在服务器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按照立体矩阵的格局分布所述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带有包含唯一的设备编码的芯片,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均设有近场通讯模块,交互每个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每个所述传感器外部贴有代表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的二维码贴纸,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二维码扫描模块,扫描所述传感器外的二维码贴纸获得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
优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以每个传感器的定位信息分配三维坐标,并将每个传感器的采集的数据信息作为三维坐标点的参数信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传感器通过两个RJ45接口进行电能供给和数据传输,不但实现了传感器单线串接的功能,而且还保证了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和携带,能够实时稳定地反应机房的环境参数,并在环境参数超过标准值时自动报警,本发明通过立体数据采集得到的信息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当前的运行状态,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应用在交通、能源、安全、物流、军事、环保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性、高效、节能、安全、环保。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的壳体与电路板安装部位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中电路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串联使用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的模块连接框图;以及
图7为实施例中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      壳体
11     插孔
12     嵌槽
2      第一电路板
3      第二电路板
4      第一以太网接口
5      第二以太网接口
6      数据交换线
7      以太网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至7来介绍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包括壳体1以及被壳体1包围的电路板结构,所述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3、第一以太网接口4、第二以太网接口5以及数据交换线6;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夹持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3,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通过所述数据交换线6耦接;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若干嵌槽12,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的边缘分别卡嵌在所述嵌槽12内,且所述壳体1上设有两个插孔11,所述插孔11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
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以太网接口的高度。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相对的两侧。所述嵌槽1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上设有以下传感元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温度传感元件、电流传感元件、电压传感元件、热敏传感元件、光敏传感元件、气敏传感元件、力敏传感元件、磁敏传感元件、湿敏传感元件、声敏传感元件、放射线敏感传感元件、色敏传感元件以及味敏传感元件。所述以太网接口是标准以太网接口。
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和安装用的若干定位孔。所述壳体1的尺寸小于30mm*35mm*55mm。所述以太网接口4是标准RJ45接口。
如图5所示,一种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包括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的四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上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壳体1两端的两个以太网接口分别通过一根以太网连接线7连接相邻的另一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可以分布在机房的不同位置。串联后的传感器连接上位机,由上位机供电,并将每个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本发明巧妙地用两个RJ45标准接口解决了单线串接的技术,即电源由上位机提供·,而且使用了双层背板设计,减小了传感器的尺寸。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包括有若干传感器组成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后台服务器以及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
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均包含一个唯一的设备编码;
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传感器上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装置为上述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
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八个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GPS定位模块。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北斗星定位模块。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为手持设备,通过网络通讯协议与后台服务器交互数据。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与后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线连接,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交互数据。
还包括报警模块,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报警模块中预存传感数据的标准范围,当所述后台服务器读取的传感器的数据信息超出预存传感数据的标准范围时报警。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采用上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包括以下方法:
(1)分布传感器到不同位置,以若干传感器为一组,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
(2)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3)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读取每个传感器的定位信息、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建立对应的三维坐标数据库,并保存数据在服务器上。
所述步骤(1)中,按照立体矩阵的格局分布所述传感器。
所述步骤(2)中,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带有包含唯一的设备编码的芯片,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均设有近场通讯模块,交互每个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
所述步骤(2)中,每个所述传感器外部贴有代表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的二维码贴纸,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二维码扫描模块,扫描所述传感器外的二维码贴纸获得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
所述后台服务器以每个传感器的定位信息分配三维坐标,并将每个传感器的采集的数据信息作为三维坐标点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中的传感器将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带的唯一的设备编码以及定位信息通过网络通讯协议直接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能够以立体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用者点击三维坐标中代表传感器的点的话,就能实时得到该传感器的采集的数据信息。
综上可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发明中的传感器通过两个RJ45接口进行电能供给和数据传输,不但实现了传感器单线串接的功能,而且还保证了体积小巧,方便安装和携带,能够实时稳定地反应机房的环境参数,并在环境参数超过标准值时自动报警,本发明通过立体数据采集得到的信息能够更精确地分析当前的运行状态,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应用在交通、能源、安全、物流、军事、环保领域,带来极大的便利性、高效、节能、安全、环保。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包括壳体(1)以及被壳体(1)包围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3)、第一以太网接口(4)、第二以太网接口(5)以及数据交换线(6);
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夹持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3),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通过所述数据交换线(6)耦接;
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有若干嵌槽(12),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的边缘分别卡嵌在所述嵌槽(12)内,且所述壳体(1)上设有两个插孔(11),所述插孔(11)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以太网接口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4)以及第二以太网接口(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之间相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1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与所述第二电路板(3)上设有以下传感元件中的一种或几种:
温度传感元件;
电流传感元件;
电压传感元件;
热敏传感元件;
光敏传感元件;
气敏传感元件;
力敏传感元件;
磁敏传感元件;
湿敏传感元件;
声敏传感元件;
放射线敏感传感元件;
色敏传感元件;以及
味敏传感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是标准以太网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和安装用的若干定位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尺寸小于30mm*35mm*5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4)是标准RJ45接口。
10.一种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的若干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两个以太网接口分别通过以太网连接线连接相邻的其他传感器。
11.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传感器组成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后台服务器以及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
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均包含一个唯一的设备编码;
所述传感器装置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单线串接的传感器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八个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GPS定位模块。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北斗星定位模块。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为手持设备,通过网络通讯协议与后台服务器交互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与后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线连接,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交互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报警模块中预存传感数据的标准范围,当所述后台服务器读取的传感器的数据信息超出预存传感数据的标准范围时报警。
19.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至18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包括以下方法:
(1)分布传感器到不同位置,以若干传感器为一组,通过以太网连接线串联至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分别读取每个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
(2)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分别识别每个传感器的设备编码,并将识别时刻的定位信息传输到所述后台服务器;
(3)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读取每个传感器的定位信息、唯一的设备编码和采集的数据信息,建立对应的三维坐标数据库,并保存数据在服务器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按照立体矩阵的格局分布所述传感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个所述传感器中带有包含唯一的设备编码的芯片,所述传感器以及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均设有近场通讯模块,交互每个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个所述传感器外部贴有代表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的二维码贴纸,所述带有定位系统的识别装置中设有二维码扫描模块,扫描所述传感器外的二维码贴纸获得所述传感器中的唯一的设备编码。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以每个传感器的定位信息分配三维坐标,并将每个传感器的采集的数据信息作为三维坐标点的参数信息。
CN201210522245.1A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3856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2245.1A CN103856545A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2245.1A CN103856545A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6545A true CN103856545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2245.1A Pending CN103856545A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654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1662A (zh) * 2009-04-30 2009-10-07 曾锃 基于互联网的传感器网络远程监控方法
CN101827007A (zh) * 2010-04-19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互联的方法和装置及网络连接设备
CN101989346A (zh) * 2010-04-14 2011-03-2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救灾物资配送管理系统
CN102185748A (zh) * 2011-03-15 2011-09-14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温湿度感联网系统
CN102332715A (zh) * 2011-09-30 2012-01-25 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信号防雷方法及一种多用途信号防雷器
CN203011427U (zh) * 2012-12-07 2013-06-19 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CN103857066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1662A (zh) * 2009-04-30 2009-10-07 曾锃 基于互联网的传感器网络远程监控方法
CN101989346A (zh) * 2010-04-14 2011-03-2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救灾物资配送管理系统
CN101827007A (zh) * 2010-04-19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互联的方法和装置及网络连接设备
CN102185748A (zh) * 2011-03-15 2011-09-14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温湿度感联网系统
CN102332715A (zh) * 2011-09-30 2012-01-25 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途信号防雷方法及一种多用途信号防雷器
CN203011427U (zh) * 2012-12-07 2013-06-19 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CN103857066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7417A (zh) 一种远程控制物联网接入设备的系统及方法
CN108415380A (zh) 传感器的登记方法、传感器的登记系统及中继装置
CN103326936A (zh) 多种异构感知层网络统一接入的多协议物联网网关
CN20625886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及云技术的数据采集终端
CN207442841U (zh) 电能表通信故障检测系统
CN108319248A (zh) 一种基于LabView及无人机的变电站环境监控系统
CN103929483B (zh) 地下水分层自动监测系统
CN108806014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机的远程计算机机房智能巡检系统
CN207115725U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6075511U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家庭环境监控系统
CN103857066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CN202334922U (zh) 大范围无线监测传感装置
CN103856545A (zh) 一种有线传感器网络组建系统及其方法
CN203552252U (zh)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转换装置
CN207926639U (zh) 一种电梯协议转换装置和电梯物联网系统
CN108055319A (zh) 一种远程控制物联网接入设备的系统及方法
CN203011427U (zh) 一种实现单线串接的传感器
CN213817819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及物联网综合管理系统
CN108491312A (zh) 一种医疗设备数据显示装置和系统
CN204795120U (zh) 一种分体式可扩展的网络报文存储装置
CN203550965U (zh) 一种航向定位仪
CN208705870U (zh) 一种医疗设备数据显示装置和系统
CN209462409U (zh) 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的LoRaWAN与以太网协议转换装置
CN208737273U (zh) 一种智能化计算机机房监控管理装置
CN202406127U (zh) 一种远程控制物联网接入设备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