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2435A -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2435A
CN103852435A CN201410123935.9A CN201410123935A CN103852435A CN 103852435 A CN103852435 A CN 103852435A CN 201410123935 A CN201410123935 A CN 201410123935A CN 103852435 A CN103852435 A CN 103852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multiplier
laser
angle prism
lens
ram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39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2435B (zh
Inventor
范广强
刘文清
张天舒
路亦怀
方武
赵南京
董云升
陈臻懿
刘洋
赵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1239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2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2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单元、光学接收单元、信号采集和信号分析单元,所述的激光发射单元采用D2、H2双拉曼管光源系统,同时发射266nm、289nm、299nm、316nm激光,由光学接收单元接收,光学接收单元出来的光信号由信号采集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保存在工控机上,通过信号分析单元实时分析。四通道的回波信号同时探测,可以兼顾对流层臭氧低层、中层、高层不同高度探测精度的需求,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对流层臭氧立体分布的昼夜全天候观测,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高探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遥测接收装置,具体是涉及将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与D2、H2双拉曼管差分吸收光源相结合,建立多波长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装置,实现对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自动连续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对流层臭氧占大气臭氧总量的10%左右,是一种重要的痕量气体,在对流层大气污染重扮演着重要角色,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和其他化学物质反应产生多种有毒氧化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并且臭氧在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流层臭氧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表征物,开展臭氧时空探测装置获取对流层臭氧的时空分布数据和分布特征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以它的高测量精度、高时空分辨率以及能够连续测量等特点,成为测量大气臭氧的重要主动遥感工具。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比较复杂、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易移动和运输,限制了它的应用区域范围;其次探测高度有限,大部分局限于500m~3km的边界层高度内,第三是长时间连续运行往往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实现对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的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昼夜连续探测;基于D2、H2双拉曼管光源,产生266nm、289nm、299nm、316nm四个差分吸收波长对,实现近地面至对流层顶的臭氧浓度连续探测;拉曼频移光源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激光波长稳定等优点,有利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小型化和商业化;并且输出的激光波长不存在激光波长漂移和激光波长标定等问题,有利于实现激光雷达自动化连续测量;创新地使用四波长紫外光栅光谱仪取代干涉滤光片,有效减小了白天背景噪声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包括: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充D2的拉曼管13、充H2的拉曼管8、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信号分离和光电转换系统、工控机20、瞬态记录仪19、半反半透镜2、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9、第三透镜12、第四透镜14、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和第三直角棱镜15、第四直角棱镜16;所述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和充D2的拉曼管13、充H2的拉曼管8、半反半透镜2、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直角棱镜10、第三直角棱镜11具有相同的中心高,依次搭载在一块光学平板上组成激光发射系统,Nd:YAG四倍频激光器1输出波长为266nm,输出的激光被半反半透镜2分为两束光,其中一束被第一450全反镜3折射后,经第一透镜7后在充满H2的拉曼管8内聚焦,产生各级Stokes效应,输出299nm拉曼频移光源,另一束266nm激光被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折射后,经第三透镜12后再充满D2的拉曼管13内聚焦,产生各级Stokes(斯托克斯)效应((各级Stokes效应分为一级效应,二级效应、三级效应等,分别可以产生各种波长的拉曼频移光源,如266nm的激光经H2的一级stokes效应后会产生299nm的激光),输出289nm、316nm拉曼频移光源,两路光分别剩余的266nm激光和各自产生的299nm、289nm、316nm拉曼频移光源,分别被第二透镜9、第四透镜14准直扩束,经扩束后的四波长激光发散角均小于0.15mrad,分别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和第三直角棱镜15、第四直角棱镜16发射到大气中;所述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第三直角棱镜15、第四直角棱镜16固定在调整架上,调整架调谐精度高,调整架上的旋钮调整10,光束指向性调整0.02mrad;所述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搭载在光学平台的背面,使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与激光发射系统不易受环境温度导致的结构变形的影响,通过调整第一直角棱镜10、第三直角棱镜15,保证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与激光发射系统光轴平行;所述信号分离和光电转换系统包括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和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316nm光电倍增管24,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安装在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尾部平面上,二者光轴重合,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分别安装在光栅光谱仪尾部平面上,通过光栅光谱仪的四波长回波信号在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聚焦为一点,经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光电转换为电流信号,并由瞬态记录仪19采集接收;所述工控机20自动控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工作,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送激光开启信号,同时给瞬态记录仪19发送工作信号,进入预工作状态;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出光后,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信号反馈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开始采集计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射激光脉冲,瞬态记录仪19同步从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316nm光电倍增管24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采集,并同时将实际采集脉冲数实时传递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根据瞬态记录仪19反馈的实际采集脉冲数进行计时和实时显示信号状态,同时监控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的工作状态;计时达到预设结果时,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停止工作命令,工控机20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采集参数和仪器工作状态数据保存为激光雷达数据文件,并通过差分吸收反演方法(该方法具体采用双波长差分吸收方法,具体请见Claus Weitkamp所著《Range-Resolved OpticalRemote Sensing of the Atmosphere》书中的Differential-absorption lidar for ozone and industrialemissions章节),得到所测光路路径上的臭氧浓度廓线;除获得臭氧浓度廓线外,同时可得到边界层高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云特性、颗粒物质量浓度等时空分布;这一工作过程是一个循环不间断的过程。
所述D2拉曼管13、H2拉曼管8装置的289nm、299nm拉曼频移光的泵浦效率达到25%,D2拉曼管13、H2拉曼管8装置各自发射的289nm、316nm和299nm拉曼频移光束发射到大气中的光轴平行。
所述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9组成2倍扩束的系统,第三透镜12、第四透镜14组成2倍扩束的系统,第二透镜9、第四透镜14采用消色差透镜,减小四波长激光指向性的差异。
所述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采用4096lines/mm的高分辨率平面光栅,四波长光栅光谱仪光谱分辨率为0.5nm,光学效率达到了30%以上。
所述基于双拉曼管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时间分辨率为15min,空间分辨率为150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激光雷达系统各部件一体化设计,提高机械结构稳定性、可靠性,解决了因为温度和机械振动产生形变,导致激光雷达系统不能长时间全天候的工作问题。
(2)本发明中的Nd:YAG四倍频激光器是一种通用的商业化激光器,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长工作寿命等特点,该类型的激光器中心波长稳定,不易发生漂移,Nd:YAG四倍频激光器泵浦D2、H2拉曼管产生四波长差分吸收波长对,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激光波长稳定等优点,输出的激光波长不存在激光波长漂移和激光波长标定等问题,有利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的小型化和商业化。
(3)本发明中第二透镜、第四透镜采用空气隙消色差双合透镜,由人造熔融石英玻璃和氟化钙两片透镜组成。这两种材料在紫外波段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对色差和球差都进行了校正,有利于减小四波长激光束指向性的差异,提供激光雷达过渡区臭氧反演精度。
(4)本发明中使用四波长光栅光谱仪作为分光器件,克服了干涉滤光片易受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影响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四波长光栅光谱仪采用高光谱分辨率光栅,光谱分辨率能够达到0.5mm,带外抑制能力较干涉滤光片大大提高,有效滤去杂散光干扰,提高了信号信噪比;四波长光栅光谱仪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特别适合多波长、多通道的光信号检测。
(5)本发明采集获得266nm、289nm、299nm、316nm四波长回波信号,能同时探测对流层低层、中层、高层的臭氧时空分布,实现了对流层臭氧的时空分布昼夜连续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激光雷达接收光学设置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设置有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充D2的拉曼管13、充H2的拉曼管8、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信号分离和光电转换系统、工控机20、瞬态记录仪19、半反半透镜2、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9、第三透镜12、第四透镜14、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和第三直角棱镜15、第四直角棱镜16;所述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和充D2的拉曼管13、充H2的拉曼管8、半反半透镜2、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直角棱镜10、第三直角棱镜11具有相同的中心高,依次搭载在一块光学平板上组成激光发射系统,Nd:YAG四倍频激光器1输出波长为266nm,输出的激光被半反半透镜2分为两束光,其中一束被第一450全反镜3折射后,经第一透镜7后在充满H2的拉曼管8内聚焦,产生各级Stokes效应,输出299nm拉曼频移光源,另一束266nm激光被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折射后,经第三透镜12后再充满D2的拉曼管13内聚焦,产生各级Stokes(斯托克斯)效应,输出289nm、316nm拉曼频移光源,两路光分别剩余的266nm激光和各自产生的299nm、289nm、316nm拉曼频移光源,分别被第二透镜9、第四透镜14准直扩束,经扩束后的四波长激光发散角均小于0.15mrad,分别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和第三直角棱镜15、第四直角棱镜16发射到大气中;所述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第三直角棱镜15、第四直角棱镜16固定在调整架上,调整架调谐精度高,调整架上的旋钮调整10,光束指向性调整0.02mrad;所述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搭载在光学平台的背面,使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与激光发射系统不易受环境温度导致的结构变形的影响,通过调整第一直角棱镜10、第三直角棱镜15,保证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与激光发射系统光轴平行;所述信号分离和光电转换系统包括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和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316nm光电倍增管24,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安装在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尾部平面上,二者光轴重合,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分别安装在光栅光谱仪尾部平面上,通过光栅光谱仪的四波长回波信号在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聚焦为一点,经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光电转换为电流信号,并由瞬态记录仪19采集接收;所述工控机20自动控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工作,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送激光开启信号,同时给瞬态记录仪19发送工作信号,进入预工作状态;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出光后,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信号反馈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开始采集计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射激光脉冲,瞬态记录仪19同步从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316nm光电倍增管24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采集,并同时将实际采集脉冲数实时传递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根据瞬态记录仪19反馈的实际采集脉冲数进行计时和实时显示信号状态,同时监控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的工作状态;计时达到预设结果时,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停止工作命令,工控机20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采集参数和仪器工作状态数据保存为激光雷达数据文件,并通过差分吸收反演方法(该方法具体采用双波长差分吸收方法,具体请见Claus Weitkamp所著《Range-Resolved OpticalRemote Sensing of the Atmosphere》书中的Differential-absorption lidar for ozone and industrialemissions章节),得到所测光路路径上的臭氧浓度廓线;除获得臭氧浓度廓线外,同时可得到边界层高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云特性、颗粒物质量浓度等时空分布;这一工作过程是一个循环不间断的过程。
本发明工作过程:
工控机20自动控制激光雷达系统各部件工作,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送激光开启信号,同时给瞬态记录仪19发送工作信号,进入预工作状态;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出光后,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信号反馈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开始采集计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射激光脉冲,瞬态记录仪19同步从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316nm光电倍增管24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采集,并同时将实际采集脉冲数实时传递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根据瞬态记录仪19反馈的实际采集脉冲数进行计时和实时显示信号状态,同时监控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计时达到预设结果时,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停止工作命令,工控机20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采集参数和仪器工作状态数据保存为激光雷达数据文件,并通过差分吸收反演方法,得到所测光路路径上的臭氧浓度廓线;除获得臭氧浓度廓线外,同时可得到边界层高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云特性、颗粒物质量浓度等时空分布;这一工作过程是一个循环不间断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凡在本发明原则和精神范围内的变换与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充D2的拉曼管(13)、充H2的拉曼管(8)、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信号分离和光电转换系统、工控机(20)、瞬态记录仪(19)、半反半透镜(2)、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9)、第三透镜(12)、第四透镜(14)、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和第三直角棱镜(15)和第四直角棱镜(16);所述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和充D2的拉曼管(13)、充H2的拉曼管(8)、半反半透镜(2)、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直角棱镜(10)和第三直角棱镜(11)具有相同的中心高,依次搭载在一块光学平板上,组成激光发射系统;Nd:YAG四倍频激光器(1)输出波长为266nm,输出的激光被半反半透镜(2)分为两束光,其中一束被第一450全反镜(3)折射后,经第一透镜(7)后在充H2的拉曼管(8)内聚焦,产生各级Stokes效应,输出299nm拉曼频移光源,另一束激光被第二450全反镜(5)和第三450全反镜(6)折射后,经第三透镜(12)后再充D2的拉曼管(13)内聚焦,产生各级Stokes效应,输出289nm和316nm拉曼频移光源,两路光分别剩余的266nm激光和各自产生的299nm、289nm、316nm拉曼频移光源,分别被第二透镜(9)、第四透镜(14)准直扩束,经扩束后的四波长激光发散角均小于等于0.15mrad,分别由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第三直角棱镜(15)和第四直角棱镜(16)发射到大气中;所述第一450全反镜(3)、第二450全反镜(5)、第三450全反镜(6)、第一直角棱镜(10)、第二直角棱镜(11)、第三直角棱镜(15)和第四直角棱镜(16)固定在调整架上,调整架上的旋钮调整10,光束指向性调整0.02mrad;所述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搭载在光学平板的背面,使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与激光发射系统不易受环境温度导致的结构变形的影响,通过调整第一直角棱镜(10)、第三直角棱镜(15),保证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与激光发射系统光轴平行;所述信号分离和光电转换系统包括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和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安装在激光雷达接收光学系统(17)尾部平面上,二者光轴重合,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分别安装在光栅光谱仪尾部平面上,通过光栅光谱仪的四波长回波信号在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聚焦为一点,经266nm 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和316nm光电倍增管(24)光电转换为电流信号,并由瞬态记录仪(19)采集接收;所述工控机(20)自动控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工作,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送激光开启信号,同时给瞬态记录仪(19)发送工作信号,进入预工作状态;Nd:YAG四倍频激光器(10)出光后,Nd:YAG四倍频激光器(10)、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信号反馈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开始采集计时,Nd:YAG四倍频激光器(1)发射激光脉冲,瞬态记录仪(19)同步从266nm光电倍增管(21)、289nm光电倍增管(22)、299nm光电倍增管(23)、316nm光电倍增管(24)中读取数据并进行数据采集,并同时将实际采集脉冲数实时传递给工控机(20),工控机(20)根据瞬态记录仪(19)反馈的实际采集脉冲数进行计时和实时显示信号状态,同时监控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的工作状态;计时达到预设结果时,工控机(20)通过串口向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同时发送停止工作命令,工控机(20)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采集参数和Nd:YAG四倍频激光器(1)、瞬态记录仪(19)工作状态数据保存为激光雷达数据文件,并通过差分吸收反演方法(该方法具体采用双波长差分吸收方法,具体详见Claus Weitkamp所著《Range-Resolved Optical Remote Sensing of the Atmosphere》的Differential-absorption lidar for ozone and industrial emissions章节),得到所测光路路径上的臭氧浓度廓线;除获得臭氧浓度廓线外,同时可得到边界层高度和颗粒物消光系数、云特性、颗粒物质量浓度等时空分布;这一工作过程是一个循环不间断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2拉曼管(13)、H2拉曼管(8)的289nm、299nm拉曼频移光的泵浦效率达到25%,D2拉曼管(13)、H2拉曼管(8)各自发射的289nm、316nm和299nm拉曼频移光束发射到大气中的光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7)、第二透镜(9)组成2倍扩束系统,第三透镜(12)、第四透镜(14)组成2倍扩束系统,第二透镜(9)、第四透镜(14)采用消色差透镜,减小四波长激光指向性的差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波长光栅光谱仪(18)采用4096lines/mm的高分辨率平面光栅,四波长光栅光谱仪光谱分辨率为0.5nm,光学效率达到了3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双拉曼管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 动探测装置时间分辨率为15min,空间分辨率为150m。 
CN201410123935.9A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Active CN103852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3935.9A CN103852435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3935.9A CN103852435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435A true CN103852435A (zh) 2014-06-11
CN103852435B CN103852435B (zh) 2016-02-17

Family

ID=50860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3935.9A Active CN103852435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243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4175A (zh) * 2015-11-12 2016-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光谱分析仪及其测定环境空气中污染组分的方法
CN105572097A (zh) * 2015-12-29 2016-05-11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双波长远程拉曼探测系统
CN107167465A (zh) * 2017-01-06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双波长激光拉曼光谱仪
CN108226946A (zh) * 2018-01-23 2018-06-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激光测距机及其信号单元底座
CN108919301A (zh) * 2018-07-20 2018-11-30 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光子ccd的多波长臭氧激光雷达
CN111089824A (zh) * 2019-12-25 2020-05-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颗粒物粒径谱时空分布多波长激光雷达测量装置
CN111089855A (zh) * 2019-12-25 2020-05-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差分吸收激光雷达no2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CN111487235A (zh) * 2020-04-03 2020-08-0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co2单拉曼管的臭氧时空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及探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0275A (en) * 1988-05-06 1989-09-26 Skyborne Exploration Canada, Limited Circulating raman-media laser rad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measurement of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EP0474264A2 (en) * 1991-04-24 1992-03-11 Ka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Spectrally dispersive imaging Lida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541339A (zh) * 2002-02-21 2004-10-27 Ӣ�뾫����ʽ���� 气象观测激光雷达系统
CN2898819Y (zh) * 2006-05-09 2007-05-09 武汉领亚空间信息有限公司 大气污染监测的拉曼散射激光雷达装置
CN103616698A (zh) * 2013-11-19 2014-03-0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细粒子时空分布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0275A (en) * 1988-05-06 1989-09-26 Skyborne Exploration Canada, Limited Circulating raman-media laser rad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measurement of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EP0474264A2 (en) * 1991-04-24 1992-03-11 Ka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Spectrally dispersive imaging Lida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541339A (zh) * 2002-02-21 2004-10-27 Ӣ�뾫����ʽ���� 气象观测激光雷达系统
CN2898819Y (zh) * 2006-05-09 2007-05-09 武汉领亚空间信息有限公司 大气污染监测的拉曼散射激光雷达装置
CN103616698A (zh) * 2013-11-19 2014-03-0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细粒子时空分布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测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光烈 等: "探测大气中CO2的Raman激光雷达", 《物理学报》 *
范广强 等: "一套测量对流层臭氧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 《中国激光》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4175A (zh) * 2015-11-12 2016-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光谱分析仪及其测定环境空气中污染组分的方法
CN105572097A (zh) * 2015-12-29 2016-05-11 北京华泰诺安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双波长远程拉曼探测系统
CN107167465A (zh) * 2017-01-06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双波长激光拉曼光谱仪
CN108226946A (zh) * 2018-01-23 2018-06-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激光测距机及其信号单元底座
CN108919301A (zh) * 2018-07-20 2018-11-30 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光子ccd的多波长臭氧激光雷达
CN108919301B (zh) * 2018-07-20 2021-12-21 山东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光子ccd的多波长臭氧激光雷达
CN111089824A (zh) * 2019-12-25 2020-05-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颗粒物粒径谱时空分布多波长激光雷达测量装置
CN111089855A (zh) * 2019-12-25 2020-05-0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差分吸收激光雷达no2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CN111089824B (zh) * 2019-12-25 2022-04-2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气颗粒物粒径谱时空分布多波长激光雷达测量装置
CN111487235A (zh) * 2020-04-03 2020-08-0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基于co2单拉曼管的臭氧时空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及探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435B (zh)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2435A (zh) 一种基于双拉曼管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臭氧时空分布昼夜自动探测装置
US11397149B2 (en) Laser radar system apparatus for multi-wavelength measurement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vertical aerosol profile
CN101922974B (zh) 一种激光参数性能测试自动标定装置及其方法
CN104880711A (zh) 单波长四拉曼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
CN106772438A (zh) 一种全天时准确测量大气温度和气溶胶参数的激光雷达系统
CN202522516U (zh) 一种光学透过率测试装置
CN102230889A (zh) 基于超连续谱光源的气体浓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7356939B (zh) 一种高低空双接收臭氧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装置
CN104793218A (zh) 基于振转动拉曼谱探测大气温度的激光雷达装置
CN102854514A (zh) 一种近场同轴双视场米散射大气激光雷达
CN105021588A (zh) 一种单光源cars气体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3792541A (zh) 一种基于可调谐光源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装置
CN104180901A (zh) 超窄带滤光片的透射率光谱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749580A (zh) 绝对探测大气温度的转动拉曼激光雷达系统及探测方法
CN103760136A (zh) 一种温室气体及其稳定同位素在线监测系统
CN106442428B (zh) 基于多次反射的能见度的光纤式测量方法
CN106769737B (zh) 一种光纤式粉尘浓度测量装置
CN103712971A (zh) 水汽Raman激光雷达紫外高分辨率光栅光谱仪标定装置及方法
CN102628947A (zh) 大气臭氧廓线拉曼-瑞利/米激光雷达测量装置及探测方法
Burlakov et al. A differential-absorption lidar for ozone sensing in the upper atmosphere-lower stratosphere
CN104502067B (zh) 一种傅里叶变换平面光栅相对衍射效率测试仪
CN206818876U (zh) 基于单拉曼管的臭氧探测差分吸收量子激光雷达装置
CN203965129U (zh) 扫描共焦腔f-p干涉仪自由光谱范围测量系统
CN201811834U (zh) 一种激光参数性能测试自动标定装置
CN107515389B (zh) 一种星载激光雷达探测器高精度校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