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3295A - 集中式数据面流控制 - Google Patents

集中式数据面流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3295A
CN103843295A CN201180073795.3A CN201180073795A CN103843295A CN 103843295 A CN103843295 A CN 103843295A CN 201180073795 A CN201180073795 A CN 201180073795A CN 103843295 A CN103843295 A CN 103843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rface
application
retransmission unit
report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尔克·坎帕曼
安德雷斯·威策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384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3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央控制实体(100),被配置为控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所述中央控制实体包括:-检测单元(140),被配置为检测链接到所述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200)的数据面应用(300)的存在,被配置为检测与要应用到所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有关的信息,以及被配置为检测来自直接链接到一个网络节点的转发单元(200)的流信息报告,所述一个网络节点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来自所述转发单元(200)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每个流信息报告包含与从所述一个转发单元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数据面流通过所述接入网部分的所述转发单元(200)到达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网络节点的路径,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考虑到来自直接链接到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转发单元(200)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所述一个网络节点上提供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考虑到所确定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所述数据面流的路径。

Description

集中式数据面流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配置为控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中央控制实体,涉及用于控制数据面流的方法,涉及用于转发数据面流的接入网部分转发单元,以及涉及用于操作转发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的任务之一是从网络接入点向位于网络中某处的应用传输数据流(flow)。该任务的一个方面是如果应用变得过载则将如何反应。
应用是数据面应用,以及数据面应用的示例是策略和实施功能、服务感知业务成形,代码转换、速率转换、媒体高速缓冲、分组检测等等。例如,在数据面应用中存在分组检验应用,在该分组检验应用中期望数据分组标识恶意数据。
此外,已知一分离路由器架构,其中,如从http://datatracker.ietf.org/wg/forces处的IETF中的ForCES文档获知的,公共路由器被分为两个单元。在该分离路由器架构中,提供中央控制实体(CE)来负责管理路由协议和数据面的连接性。中央控制单元通过转发单元(FE)控制数据面连接性。
转发单元负责转发数据面中的业务,转发单元基于从中央控制实体接收到的指示来建立到相邻节点的连接。
问题是如何防止网络中的数据面应用过载。如今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机制基于以下机制:在其开始耗尽能力时,应用开始建立背压(backpressure)。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据面应用利用特定的原因代码来拒绝新的进入数据流。接收到原因代码的前述节点或数据流源可以尝试找到目标应用的备选实例。然而,这意味着数据流首先要被路由到过载的应用。该路由消耗了网络能力。然后,应用不得不拒绝数据流,该拒绝还向应用要求能力,即所谓的盲载(blind load)。然后,再次将该拒绝路由回来,消耗了网络能力。
此外,所有的数据流源必须实现用于找到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用的备选实例/备选网络节点的机制。
发明内容
因此,存在避免盲载和避免由于数据面应用的过载而出现的数据流的需求。
该需求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满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被配置为控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中央控制实体。该中央控制实体包括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链接到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的存在。检测单元还被配置为检测与要应用到所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有关的信息,并被配置为检测来自直接链接到一个网络节点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所述一个网络节点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来自所述转发单元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每个流信息报告包含与从所述一个转发单元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中央控制实体还包含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数据面流通过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到达网络节点中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一个网络节点的路径。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考虑到来自直接链接到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在所述一个网络节点上提供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然后,流控制单元可以考虑到所确定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数据面流的路径。可以在接入网部分中提供该应用。然而,应用可以在核心网中提供,接入网提供对核心网的接入。可以在转发单元之上提供应用,或者应用被链接到转发单元。如果应用在核心网中,并假设(尚)未使用CE/FE分离架构来构建核心网,则将核心网中的应用链接到FE。
接入网可以是用来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接入网、WLAN接入网、WiFi接入网或者卫星接入网。
中央控制实体能够基于来自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数据面应用的负载,该转发单元直接链接到数据面应用,并向数据面应用转发数据流。因此,中央控制实体可以确定一数据面应用的负载,该数据面应用可能不存在用于报告其负载的直接连接。中央控制实体可以积聚来自能够向应用发送数据面流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基于这些流报告,可以确定应用的负载,而无需数据面应用报告其负载。
可以在接入网部分中提供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在该示例中,当在不同网络节点上提供数据面应用时,流控制实体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负载,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包含了要应用到数据面流的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然后,流控制单元可被配置为考虑到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负载来将数据面流分布到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在本示例中,中央控制实体能够平衡到相同类型的不同数据面应用的负载,并能够在数据面流的不同数据面应用之间共享负载。中央控制实体能够平衡相同类型的应用之间的负载。因此,可以高效地避免应用之一的过载,因为可以向另一网络节点上提供的相同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直接传递数据面流,而无需先将数据面流转发给过载的应用,该应用由于过载而拒绝该流。
此外,中央控制实体的检测单元可被配置为检测来自所述转发单元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新数据面流报告,该新数据面流报告包括关于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控制的接入网部分的信息。检测单元可被配置为确定要应用到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以及流控制单元可被配置为确定向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流的哪个网络节点转发新数据面流。在转发单元检测到进入的数据面流与任何现有的流都不匹配时,转发单元可以生成新数据面流报告,并将其报告给中央控制实体,在中央控制实体处决定应该应用哪个数据面应用,并考虑到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决定应该将数据面流传递到具有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哪个网络节点/实例。通过确定已经处于网络中的入口点(在此是接入网部分)处的要应用的数据面应用,这进一步帮助防止了应用过载。在存在可以处理新数据面流的若干数据面应用时,流控制单元可以基于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新数据面流的流路径。
流控制单元能够通过使用预定义缩放因子以基于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计算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预定义缩放因子取决于数据面应用的类型。在转发单元报告特定数据面流(即,特定分组流)时,中央控制实体必须基于所报告的分组流确定应用的负载。然而,负载可取决于应用的类型。例如,如果应用是仅存储数据面流的应用,则应用的对应负载可能较低。如果应用例如是包括要对数据面流进行代码转换的应用,则相同的分组流可能意味着应用的高负载。缩放因子考虑到该差异,并提供关于多个数据分组的应用负载的信息。基于预定义缩放因子,中央控制实体可以计算到具体数据面应用的所有数据面流的和,并可以通过向所确定的和应用针对所述数据面应用的缩放因子来确定负载。
此外,有可能数据面应用可以直接向中央控制实体提供负载反馈。因此,中央控制实体的检测单元可被配置为检测从数据面应用直接接收的负载报告,每个负载报告包含与数据面应用的处理负载和/或处理能力有关的信息。然后,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考虑到来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报告,来确定数据面流的路径。流控制单元可考虑到来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报告和来自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数据面流的路径。
此外,转发单元可以确定从转发单元到下一网络节点的网络能力。中央控制实体的检测单元可被配置为检测来自转发单元的网络能力报告。每个网络能力报告可包括与从进行报告的转发单元到移动通信网络的下一网络节点的传输网络能力有关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流控制单元可以考虑到不同的报告(例如,通过考虑从网络能力报告推出的网络能力信息、流信息报告、和/或直接来自于应用的负载报告)来控制到不同应用的数据面流。
中央控制实体的检测单元可被配置为使用openflow协议的审计机制来确定接入网部分中在其上提供数据面应用的网络节点。从而,中央控制实体可以使用该审计机制获悉应用在网络中的放置。可以经由中央控制实体中的管理(例如,通过定义应用的目的地地址,该目的地地址充分地表征了流)来定义链接到FE并且不具有到中央控制实体的直接连接的应用。
本发明还涉及由中央控制实体控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链接到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的存在,以及检测与要应用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有关的信息。此外,检测来自直接链接到一个网络节点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所述一个网络节点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来自所述转发单元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每个流信息报告包含与从所述一个转发单元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此外,确定数据面流通过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到达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所述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网络节点的路径。此外,考虑到来自直接链接到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确定在所述一个网络节点上提供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然后,考虑所确定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数据面流的路径
可以如上所述地确定数据面流通过网络的路径。
本发明还涉及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数据面应用链接到该转发单元。转发单元包括接收机,被配置为从中央控制实体接收控制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指示。转发单元包含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中央控制实体的指示向数据面应用传送数据面流。处理单元还被配置为检测从转发单元向链接到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生成流信息报告,所述流信息报告包括与从转发单元向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转发单元还包含发射机,被配置为向中央控制实体发送流信息报告。
如上所述,中央控制实体使用来自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数据面应用的负载。
转发单元还可被配置为生成上述的新数据面流报告。
本发明还涉及操作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的方法,数据面应用链接到转发单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中央控制实体接收控制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指示。然后,基于中央控制实体的指示向链接到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传送数据面流。此外,检测从转发单元向链接到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以及生成并向中央控制实体发送流信息报告,所述流信息报告包括与从转发单元向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中央控制实体基于来自转发单元的流报告来确定应用的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中央控制实体的更详细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转发单元的更详细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用户面应用向中央控制实体报告其负载处的网络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包括在中央控制实体中执行的确定流路径的步骤在内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网络布局,其中,担当中央节点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对网络及其应用具有鸟眼视角。图1中示出的网络组件是例如移动回程网的接入网部分的组件。所示出的网络部分可以是高无线电接入网(高RAN)或低无线电接入网(低RAN)的一部分,高RAN通常使用具有以环形结构配置的网络节点的环形拓扑结构,而在低RAN部分中,通常使用网络节点的树形结构。然后,接入网部分不限于无线电接入网部分。其他接入网(例如WLAN、WiFi、卫星)也是可行的。中央控制实体负责数据面的连接,并通过转发单元200a-200d来控制数据面连接,转发单元200a-200d基于从中央控制实体100接收到的指示来转发数据面业务。转发单元200a-200d向不同应用300a、300b转发数据面流。从图1可以推出,应用300a和300b不具有其自身针对于中央控制实体100的报告接口。图1中示出的应用App1和App2可以是相同类型,或者可以是不同类型。当两个应用都是相同类型时,在转发单元200a处进入网络的数据流被转发到应用300a(App1)或应用300b(App2)。要应用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如视频数据的记录或数据分组的检验或任何其他类型。可将整个数据面流转发给应用300a和/或应用300b。中央控制实体10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如何通过网络路由该流。转发单元FE1-FE4中的每一个检测从转发单元向下一网络节点或其附属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面流的数据分组量。每个转发单元生成流信息报告,包括与从转发单元向下一网络节点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然后,中央控制实体可以合并来自其直接链接到应用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是来自转发单元200b的流信息报告和来自转发单元200d的流信息报告。这两个转发单元200b和200d向应用300a传递数据面流。在本示例中,不需要FE1报告流的数据量,另一方面,如果FE1报告,也没有危害,然而CE可以决定将哪些可用信息用于该决定。然后,中央控制实体可以合并来自转发单元200b和200d的流,以确定向应用300a传递的整体数据量。
然后,中央控制实体100可以通过使用存储在图2中示出的中央控制实体的数据库120中的预定义缩放因子来确定应用300a的负载。应用的负载现在主要取决于应用的类型。例如,转发单元200b检测针对流的10M比特/秒的数据分组流。现在的问题是,这在应用300a的负载方面意味着什么。如果10M比特/秒是视频流以及应用必须对视频进行代码转换,则对于应用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高负载。然而,如果应用是仅需要存储接收到的视频的应用,则因为仅存储流,应用的负载可能非常低。现在,预定义缩放因子考虑到该差异,并根据数据分组的数目给出应用负载。然后,控制实体可以使用预定义缩放因子计算所有流的和,并通过将整个流与预定义缩放因子相乘来获得对应用负载的估计。
返回参考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央控制实体检测来自转发单元200b和200d的流信息报告,以确定应用300a的负载,以及中央控制实体基于对从转发单元200d到应用300b的流进行报告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应用300b的负载。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通知中央控制实体存在与中央控制实体没有直接连接的应用:
可以经由CE100中的管理,例如通过定义应用的目的地地址,来定义应用,该目的地地址充分地表征了流。另一种方式可以是将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与CE合并。当启动应用时,应用经由DHCP来请求网络地址。可以在DHCP过程中向DHCP服务器报告应用类型。与CE合并的DHCP服务器可以将此报告给CE,并且CE建立具有应用类型和相关网络地址的表。
结合图3示出转发单元的更详细视图。转发单元包含处理单元210,处理单元210基于从实体100接收到的指示来向数据面应用300传送数据面流。数据面应用可被并入到转发单元中,或者可以链接到转发单元。数据面流通过端口230、240之一进入转发单元200,并基于经由接收机222从中央控制实体100接收到的指示通过另一端口转发到数据面应用。提供协议适配器220,协议适配器220被配置为使用用于不同实体之间的通信的协议来适配指示。转发单元还包含发射机221,用于向中央控制实体100发送流信息报告,其中,流信息报告是从图2中示出的接收机132接收到的。
转发单元200的处理单元210检测数据面量,并生成向中央控制实体发送的流信息报告。
如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的,流信息报告由检测单元140检测,以及流控制单元110基于来自向所述数据面应用提供数据面流的转发单元的流报告来确定数据面应用300的负载。
转发单元和中央控制实体之间的一个可能的通信协议可以是OpenFlow协议或ForCES协议。OpenFlow协议还提供了中央控制实体100可以审计转发单元的能力的机制。中央控制实体可以使用该审计机制来获悉应用在网络中的放置。转发单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找到负责的控制实体。例如,可以在转发单元内由网络管理者或在应用内由应用提供者来简单地管理中央控制实体的地址。此外,转发单元可以通过现有的广播自动配置机制(例如,DHCP)来自动检测中央控制实体。
中央控制实体100还包含协议适配器130,用于将发送或接收的信息适配到在对应的接口处使用的协议。
中央控制实体100还可以从不同的转发单元接收网络能力报告。在这些网络能力报告中,每个转发单元报告从进行报告的转发单元到移动通信网络的下一网络节点的网络能力。然后,流控制单元可以不仅基于流信息报告,而且还基于网络能力报告来确定如何将数据面流分布到不同的应用,该网络能力报告向中央控制实体通知从进行报告的转发单元到例如所期望的应用的传输网络能力。
在图2和图3中,仅示出了转发单元和中央控制实体的理解本发明所必需的组件。此外,不同的单元被示出为功能实体。应该理解,转发单元或中央控制实体可以具有附加功能和单元,然而,为了清楚,在本申请中已经省略对这些单元的描述。还可通过软件或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进一步并入所示功能实体。
在图4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在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应用300a和300b可以直接向中央控制实体100报告其存在,并周期性地向中央控制实体100报告当前负载或能力。在新数据流进入网络时,第一转发单元向中央控制实体报告该新数据流。例如,转发单元可以检测到进入的分组与任何现有的流处理条目都不匹配。因为转发单元不知道如何处理该流,将其作为新流报告给中央控制实体100。在图4中通过A和从转发单元200到中央控制实体100的箭头示出了该新数据面流报告。此外,应用300a和300b具有到中央控制实体的直接连接,并向中央控制实体100报告其负载或能力。中央控制实体现在对现有的数据面应用具有总体了解,并对不同应用的负载具有总体了解,这些了解或者直接来自于应用,如图4所示,或者从来自于其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而来,如图1中所示。基于不同应用的负载,中央控制实体(特别是流控制单元110)能够确定数据面流通过网络的路径。中央控制实体在已确定应该向哪个数据面应用转发流之后,指示FE200向所确定的数据面应用转发流。
流控制单元现在可以使用流信息报告、来自直接连接的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报告以及网络能力报告,来确定如何通过网络路由数据面流。此外,对于转发单元200a在图4中示出的示例中报告的新数据面流,中央控制实体确定要应用到该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并确定将该数据面流转发到哪个应用。中央控制实体确定可能的应用实例或网络节点中的哪些应该处理数据流。如上所述,决定可取决于若干准则,例如可能应用的当前负载、负载分布方案(例如,能量优化分布、均匀分布、循环分布等等)。流控制单元还可以考虑从进行报告的转发单元到目的地应用的传输网络能力。在中央控制实体已决定将哪个应用实例或哪些应用用于数据面流之后,中央控制实体指示转发单元(或多个转发单元)向所确定的应用实例(或多个应用实例)转发流。
在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假设两个应用都提供相同类型的应用。不同的转发单元向中央控制实体报告其利用率和传输链路能力,中央控制实体然后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备选。在第一备选中,在将数据面流转发到应用300b之前,从转发单元200a向转发单元200c转发数据面流,在转发单元200c处将数据面流转发到转发单元200d。在另一备选中,将数据面流从转发单元200a向转发单元200b转发,并向应用300a转发。在另一示例中,中央控制实体可以确定以下的流:从转发单元200a到转发单元200c,到转发单元200d,到应用300a。
取决于链路利用率、转发单元的利用率和应用自身的利用率,中央控制实体可以优化数据流。中央控制实体还可以基于转发单元200b、200c和200d的利用率报告来监控这些网元的负载。取决于该负载,中央控制实体可以选择具有转发单元200a、转发单元200c、转发单元200d、应用300b的路径,或者可以选择具有转发单元200a、转发单元200b、应用300a的路径。
在从转发单元到中央控制实体的利用率报告中,中央控制实体可以例如经由分组字段条目的n元组来识别应用。中央控制实体可以包含数据库120,数据库120具有与n元组有关的信息以及应用标识。
利用以上示出的示例,可以避免网络中早期的应用过载,而在应用中没有盲载问题。
通过为已经处于网络中的入口点处的数据面流确定应用,可以避免应用过载。如果提供了相同类型的若干应用,应用之间的负载平衡是可能的。此外,中央控制实体可以执行避免网络段过载的智能路径选择。
在图5中总结了可由中央控制实体执行来确定流路径的不同步骤。该方法在步骤S50中开始。在步骤S51中,确定数据面应用的位置,使得中央控制实体知道不同的数据面应用在网络中位于何处。在步骤S52中,确定在不同位置处提供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在步骤S52之后,中央控制实体知道不同的数据面应用以及不同数据面应用的位置。在下一步骤S53中,检测来自转发单元的报告。此外,直接检测来自数据面应用的报告。报告可以包括来自不同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新数据面流报告和/或网络能力报告。基于不同的报告,中央控制实体可以在步骤S54中确定数据面应用的负载,以及然后在步骤S55中可以确定数据面流通过网络到达所选择的数据面应用的路径。该方法在步骤S56中结束。
上述过程有助于避免不同应用中的盲载,因为应用不必拒绝数据面流。此外,在网络自身中,不需要提供备选应用的知识,不管是在网络中还是在数据流源处。有可能均匀地分布负载,以例如提供能量优化的负载分布。此外,应用的添加或扩展仅要求一个节点中的改变。

Claims (15)

1.一种中央控制实体(100),被配置为控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所述中央控制实体包括:
-检测单元(140),被配置为检测链接到所述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200)的数据面应用(300)的存在,被配置为检测与要应用到所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有关的信息,以及被配置为检测来自直接链接到一个网络节点的转发单元(200)的流信息报告,所述一个网络节点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来自所述转发单元(200)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每个流信息报告包含与从所述一个转发单元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
-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数据面流通过所述接入网部分的所述转发单元(200)到达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网络节点的路径,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考虑到来自直接链接到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转发单元(200)的流信息报告,来确定在所述一个网络节点上提供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考虑到所确定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所述数据面流的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其中,所述检测单元(140)被配置为检测来自所述转发单元(200)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新数据面流报告,所述新数据面流报告包括关于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100)控制的接入网部分的信息,以及被配置为确定要应用到所述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确定向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哪个网络节点转发所述新数据面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预定义缩放因子以基于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计算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所述预定义缩放因子取决于数据面应用的类型。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其中,所述检测单元(140)被配置为检测从所述数据面应用(300)直接接收的负载报告,每个负载报告包含与数据面应用的处理负载和处理能力有关的信息,其中,所述流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考虑到来自所述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报告来确定所述数据面流的路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其中,所述检测单元(140)被配置为检测来自所述转发单元的网络能力报告,每个网络能力报告包括与从进行报告的转发单元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下一网络节点的传输网络能力有关的信息。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其中,所述检测单元(140)被配置为使用openflow协议的审计机制来确定所述接入网部分中的其上提供了所述数据面应用的网络节点。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央控制实体(100),其中,在提供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时,所述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负载,以及被配置为考虑到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负载来将所述数据面流分布到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
8.一种由中央控制实体(100)控制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链接到所述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200)的数据面应用(300)的存在,
-检测与要应用到所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有关的信息,
-检测来自直接链接到一个网络节点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所述一个网络节点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来自所述转发单元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每个流信息报告包含与从所述一个转发单元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
-确定所述数据面流通过所述接入网部分的所述转发单元(200)到达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网络节点的路径,
-考虑到来自直接链接到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转发单元的流信息报告,确定在所述一个网络节点上提供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其中,考虑所确定的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所述数据面流的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预定义缩放因子以基于向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计算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来确定所述一个数据面应用的负载,所述预定义缩放因子取决于数据面应用的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来自所述转发单元中的一个转发单元的新数据面流报告,所述新数据面流报告包括关于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控制的接入网部分的信息,
-确定要应用到所述新数据面流的数据面应用的类型,以及
-确定向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哪个网络节点转发所述新数据面流。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提供包含所确定类型的数据面应用的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时,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负载,以及考虑到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负载来将所述数据面流分布到所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
12.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200),数据面应用(300)链接到所述转发单元,所述转发单元包括:
-接收机(222),被配置为从中央控制实体(200)接收控制所述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指示,
-处理单元(21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中央控制实体(100)的指示向所述数据面应用传送所述数据面流,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10)还被配置为检测从所述转发单元(200)向链接到所述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300)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所述处理单元(210)被配置为生成流信息报告,所述流信息报告包括与从所述转发单元向所述数据面应用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
-发射机(221),被配置为向所述中央控制实体发送所述流信息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发单元(200),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10)被配置为检测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100)控制的接入网部分,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生成新数据面流报告,所述新数据面流报告包括关于所述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100)控制的接入网部分的信息,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向所述中央控制实体发送所述新数据面流报告。
14.一种用于操作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的转发单元(200)的方法,数据面应用(300)链接到所述转发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中央控制实体(100)接收控制所述接入网部分中的数据包流的数据面流的指示,
-基于所述中央控制实体的指示向链接到所述转发单元(200)的数据面应用传送所述数据面流,
-检测从所述转发单元(200)向链接到所述转发单元的数据面应用(300)发送的数据分组量,
-生成流信息报告,所述流信息报告包括与从所述转发单元(200)向所述数据面应用(300)发送的数据分组量有关的信息,以及
-向所述中央控制实体(100)发送所述流信息报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检测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100)控制的接入网部分,
-生成新数据面流报告,所述新数据面流报告包括关于所述新数据面流已进入由所述中央控制实体控制的接入网部分的信息,以及
-向所述中央控制实体发送所述新数据面流报告。
CN201180073795.3A 2011-09-28 2011-09-28 集中式数据面流控制 Pending CN1038432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1/066934 WO2013044956A1 (en) 2011-09-28 2011-09-28 Centralized data plane flow contro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3295A true CN103843295A (zh) 2014-06-04

Family

ID=4471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795.3A Pending CN103843295A (zh) 2011-09-28 2011-09-28 集中式数据面流控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8355B2 (zh)
EP (1) EP2761824B1 (zh)
CN (1) CN103843295A (zh)
WO (1) WO2013044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2972B1 (en) * 2012-12-20 2016-02-02 Juniper Networks, Inc. Policy control us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protocol
US9954743B2 (en) 2013-08-12 2018-04-2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pplication-aware network management
WO2015040625A1 (en) * 2013-09-23 2015-03-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oubleshooting openflow networks
US9635580B2 (en) 2013-10-08 2017-04-25 Alef Mobitech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aspects to applications in the cloud
US10263903B2 (en) * 2014-02-05 2019-04-16 Ibasi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flow in an inter-network system
US9629018B2 (en) 2014-02-05 2017-04-18 Ibasi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flow in an inter-network system
CN105337860B (zh) * 2014-06-23 2018-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传输路径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057687A1 (en) * 2014-08-19 2016-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intr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obility and user-plane split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US9847936B2 (en) * 2015-06-25 2017-12-1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rdware-accelerated packet processing
US10075567B1 (en) 2016-02-08 2018-09-11 Barefoot Networks, Inc. Packet generation in the data plane of a forwarding element
US10979890B2 (en) 2016-09-09 2021-04-13 Ibasis, Inc. Policy control framework
US10820190B2 (en) 2017-03-30 2020-10-27 Ibasis, Inc. eSIM profile switching without SMS
US10524116B2 (en) 2017-06-27 2019-12-31 Ibasis, Inc. Internet of things services architectur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6335A (zh) * 2002-06-12 2004-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入设备中的数据流量控制方法
US20040039820A1 (en) * 1997-08-01 2004-02-26 Cisco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a flow of packets based on request and server attributes
US20040057378A1 (en) * 2000-12-22 2004-03-25 Petri Gronberg Flow control in a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a leaky bucket algorithm
CN101505281A (zh) * 2009-04-10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流量的调度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9914A1 (ja) * 2002-12-26 2004-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端末装置、通信過負荷回避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003375A1 (en) 2007-06-29 2009-01-01 Martin Havemann Network system having an extensible control plane
JP5300076B2 (ja) * 2009-10-07 2013-09-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監視方法
JPWO2011049135A1 (ja) * 2009-10-23 2013-03-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トローラ
JP5660049B2 (ja) * 2009-12-17 2015-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負荷分散システム、負荷分散方法、負荷分散システムを構成する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430801B1 (en) * 2010-04-09 2013-06-19 NEC Europe Ltd. Routing under consider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9820A1 (en) * 1997-08-01 2004-02-26 Cisco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ng a flow of packets based on request and server attributes
US20040057378A1 (en) * 2000-12-22 2004-03-25 Petri Gronberg Flow control in a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a leaky bucket algorithm
CN1466335A (zh) * 2002-06-12 2004-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接入设备中的数据流量控制方法
CN101505281A (zh) * 2009-04-10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流量的调度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LMAN WOLF: "《In-network services for customization in next-generation networks》", 《IEEE NETWORK》, vol. 24, no. 4, 1 July 2010 (2010-07-01), pages 6 - 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1824B1 (en) 2017-08-30
US9848355B2 (en) 2017-12-19
EP2761824A1 (en) 2014-08-06
US20140301203A1 (en) 2014-10-09
WO2013044956A1 (en)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3295A (zh) 集中式数据面流控制
EP3857940B1 (en) Providing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indication on user plane
EP3934183B1 (en) Service function chain sfc-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4023006B (zh) 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及方法
WO2019214810A1 (en) Management & orchestration aided transparent of 3gpp network into tsn bases industrial network
US20140149549A1 (en) Distributed cluster processing system and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89944A1 (en) Efficient hybrid resource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in 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 networks
CN101427528A (zh) 用于有选择地操纵控制流量来提高网络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94304A (zh) 防止堆叠系统产生环路的方法和堆叠系统中的成员设备
CN103067291A (zh) 一种上下行链路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EP4005171A1 (en)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system
Iqbal et al. Minimize the delays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witch controller communication
WO2016062067A1 (zh) 一种用户报文的转发控制方法以及处理节点
CN102006216B (zh) 一种深度报文检测系统及报文处理方法
CN110365549B (zh) 一种sptn网络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De Schepper et al. RFC 9330: Low Latency, Low Loss, and Scalable Throughput (L4S) Internet Service: Architecture
US7558210B1 (en) Publish-subscribe looping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KR101802037B1 (ko) Sdn 환경에서 서비스 기능 체이닝을 위한 oam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350332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mobile terminal between access stations in a multi-operator context
KR101737697B1 (ko) Sdn 환경에서 컨트롤러의 부하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65903A (zh) 一种拓扑发现方法及设备
KR101724922B1 (ko) 미들박스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Braun et al. Transport Area Working Group B. Briscoe, Ed. Internet-Draft CableLabs Intended status: Informational K. De Schepper Expires: January 9, 2020 Nokia Bell Labs
JP5093528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回線状況情報提供方法
US9756528B2 (en) Indicating routing capacity related data or routing delay related data via signalling messages in a core network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diameter mess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