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7857B -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7857B
CN103837857B CN201410118339.1A CN201410118339A CN103837857B CN 103837857 B CN103837857 B CN 103837857B CN 201410118339 A CN201410118339 A CN 201410118339A CN 103837857 B CN103837857 B CN 1038378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region
layout
visible light
layout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8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7857A (zh
Inventor
张剑
沈芮
王鼎
张大龙
于宏毅
邬江兴
朱义君
李青
刘洛琨
张效义
田忠骏
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118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78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7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7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7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78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16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1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首先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并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进而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由此可见,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同时满足照明及定位要求,因此在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可见光源,则可以同时达到照明及定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定位导航系统应用需求日益增多,以美国的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代表的无线定位技术已非常成熟,且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该定位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室外,由于现代越来越多建筑物对无线电信号的遮挡,导致该定位导航系统无法较好地适用于室内场景。
在室内环境中,往往设置有多个用于照明的可见光源,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在所述可见光源中设置定位标识,通过放射的可见光线将所述定位标识发射出去,利用接收端接收多个放射的所述可见光,并对其中的定位标识进行解析,进而实现室内定位。因此,在所述室内定位方法中,可见光源的布局需要同时满足照明与定位两方面的要求。
目前,还没有存在一种对所述可见光源满足所述两方面要求的布局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存在一种对所述可见光源同时满足照明与定位布局方案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以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布局区域为矩形区域;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确定为当前布局区域;
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判断所述各个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若是,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否则,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执行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直至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包括:
依据预设朗伯模型,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多个接收功率;
将与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对应的所述多个接收功率加和,获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确定为备选布局区域;
判断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若是,将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获得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各个第二目标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否则,在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判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直至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布局区域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以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第二布局区域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目标布局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生成模块生成的第一布局区域为矩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生成模块包括:
当前布局区域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确定为当前布局区域;
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用于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个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若是,触发第一结果子模块;否则,触发第二结果子模块;
第一结果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第二结果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触发所述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执行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直至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包括:
接收功率获取单元,用于依据预设朗伯模型,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多个接收功率;
光照强度值获取单元,用于将与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对应的所述多个接收功率加和,获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上述装置,优选的,所述目标布局区域确定模块包括:
备选布局区域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确定为备选布局区域;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若是,触发第三结果子模块;否则,触发第四结果子模块;
第三结果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获得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各个第二目标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第四结果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触发第二判断子模块执行判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直至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的一室内空间,该光源接收平面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首先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并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进而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由此可见,所述第二布局区域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要求,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且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要求,则说明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同时满足照明及定位要求,因此在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可见光源,则可以同时达到照明及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室内空间的一个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二的部分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布局区域位置关系的一个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三的部分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其示出了朗伯模型的一个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四的部分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四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室内顶面可设置多个可见光源,所述可见光源中设置有定位标识。可见光源在提供照明光线的同时,将所述定位标识通过所述光线发射出去,该室内的定位终端接收到多个所述可见光源发射的所述定位标识,通过所述各个定位标识进行室内定位。然而,需要对多个所述可见光源进行合理布局,才能同时满足照明与定位需求。
由上可知,多个所述可见光源是需要设置在一固定室内空间的顶面的。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室内空间的一个示例图,在该图中,L表示该室内空间的长度,W表示该室内空间的宽度,H表示该室内空间的高度。在该室内空间中设定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该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所述光源接收平面中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例如,P为一光源接收点。
请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一室内空间,本实施例可以包括:
步骤101: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以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其中,所述生成第一布局区域过程可以是将所述顶面直接作为所述第一布局区域,也可以是将所述顶面的长度及宽度分别减去一数值后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其中,所述顶面的长度及宽度减去的数值可以为相同的数值,也可以为不同的数值。当然,减去的数值相对于所述长度及宽度来说只是一个较小的数值,如0.5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布局区域是作为可见光源的布局区域,而所述光源接收点在利用所述可见光源进行定位时,需要最少三个可见光源的定位标识,因此,该区域中可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步骤102: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中可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所述光源接收面包含的每个光源接收点可接收所述各个可见光源发射的光线,则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均对应一个光照强度。可选的,该光照强度为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布局区域是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的,并且满足当在该第二布局区域内设置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可选的,所述预设照明强度范围为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照明强度范围,即[300-1500]流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设置可见光源,是指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的任意一处设置可见光源。
步骤103: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中的任意一处均可设置可见光源,所述光源接收平面包含的每个光源接收点可以认为是定位终端所处的位置点,所述定位终端可以接收可见光源发射的包含有定位标识的光线。因此,依据所述定位终端与所述各个可见光源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值。由此可知,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均对应一个定位误差值,在所述各个定位误差值中确定最大定位误差值,该最大值即为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布局区域是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的,并且满足当在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由于所述最大值能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则其他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均能满足所述预设定位误差范围。可选的,所述预设定位误差范围是由预设定位误差绝对值的均值或方差确定的范围,即要小于等于预设定位误差绝对值的均值或方差。例如,预设定位误差绝对值的均值或方差为1.5,则预设定位误差范围为小于等于1.5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定位误差绝对值为离散随机变量,根据实际室内空间的一般大小,可以将所述定位误差绝对值设置在[0.5-2]米的范围内,即在该范围内的多个离散随机变量值。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应用于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的一室内空间,该光源接收平面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首先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并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进而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由此可见,所述第二布局区域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要求,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且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要求,则说明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同时满足照明及定位要求,因此在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可见光源,则可以同时达到照明及定位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应用的图1所示的室内空间只是一个示例而已,本实施例可以但不限定应用于该室内空间,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室内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内部、地下停车场、煤矿井下记忆隧道涵洞等场景中。
现实情况中,一般将可见光源进行对称设置,则上一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布局区域为矩形区域,即在所述矩形区域内对称设置可见光源。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二的部分流程图,本实施例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其中,上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201:将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确定为当前布局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布局区域为方法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确定的第一布局区域,即所述室内空间的整个顶面区域,或者比所述顶面略小的一平面布局区域。
步骤202: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其中,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可对称设置多个可见光源,每个光源接收点均可对应一个光照强度值,其中,该光照强度值可以认为是各个可见光源在该光源接收点的光照强度和值。
步骤203:判断所述各个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若是,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具体的,该判断过程可以是,计算所有光源接收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判断该最小值是否在预设照明强度范围内。其中,所述预设照明强度范围的说明请参见方法实施例一,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204: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其中,若步骤203中判断的最小值在预设照明强度范围内,则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范围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步骤205: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执行步骤202,直至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其中,若步骤203中判断的最小值未在所述预设照明强度范围内,则需要对该最小值对应的当前布局区域进行调整,即在该最小值对应的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具体的,可以将最小值对应的当前布局区域的四个顶点向内移动,从而获得一个新的布局区域作为新的当前布局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四个顶点向内移动的比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所述顶点向内移动的比例是相同的,从而形成的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仍为一个矩形区域。
其中,该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请参见图4,其示出了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与当前布局区域之间的一种位置关系。其中,区域1为当前布局区域,区域2为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的新的当前布局区域。
其中,在选取了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后,需要返回执行步骤202,即获取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步骤202中的当前布局区域为选取的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当然,返回执行步骤202后,需要继续向下执行步骤203,然后根据203的判断结果执行步骤204或者步骤205,若执行的步骤为205即进行又一新的当前布局的选取时,该又一新的当前布局区域、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当前布局区域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等比例,也可以不为等比例。优选的,为等比例关系,即每次以同样缩小比例在当前布局区域中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返回执行步骤202之后继续执行后续步骤,直至某一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二中的步骤202中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可以用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功率表示,请参阅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三的部分流程图,方法实施例一中的步骤2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301:依据预设朗伯模型,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多个接收功率。
其中,朗伯模型用于描述室内空间内可见光源的通信信道,应用该模型可计算光源接收点的接收功率。请参阅图6,其示出了朗伯模型的一个示例图,在该图中,A点设置有可见光源,P点为光源接收点。如图1所示,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可对称设置四个可见光源,在所述P点可设置有定位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可见光源发射的光线以进行定位,预设可见光源在向所述定位终端发射的光线在通信过程中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具体的,该计算过程可以是:
其中:
i表示各个可见光源,即可见光源1、2、3、4;
Pri表示光源接收点P接收到可见光源i的光照功率;
di表示光源接收点P到可见光源i在光源接收平面的投影点的距离;
S表示定位终端中用于接收光线的面积;
h表示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可见光源布局区域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φ表示可见光源i向所述定位终端发射光线时的发射角;当光源接收点处的定位终端水平放置时,该发射角与光线在所述定位终端上的入射角大小相等;
Ts表示定位终端中的光滤波器的增益;
g表示定位终端中的光滤波器的增益;
Pti表示可见光源i的发射功率;
ni表示可见光源i发射的光线在通信过程中的高斯白噪声功率,为[0-40]dB范围内的一任意数值。
m表示光源辐射模式;具体的,该光源辐射模式可以为:其中:Φ1/2表示发光功率半角,在这个角度上的光照发射功率为中心发射功率的一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m值的大小决定可见光源发射光束的方向性,其值越大,光束方向性越好。
由于则上述(1)式可表示为:
则应用式(2),可以获得所述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多个接收功率。其中,所述多个功率是指定位终端接收的多个可见光源各自对应的接收功率,如Pr1、Pr2、Pr3、Pr4
步骤302:将与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对应的所述多个接收功率加和,获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其中,将每个光源接收点对应的各个接收功率加和,从而得到与该光源接收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值。例如,P点的光照强度值为Pr1+Pr2+Pr3+Pr4
当然,本实施例计算所述光源接收点的接收功率可但不限定于应用朗伯模型,其他的用于计算接收功率的方式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另外,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的可见光源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四个可见光源,其他数目的对称布置或非对称布置的可见光源均可。
请参阅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实施例四的部分流程图,方法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0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401:将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确定为备选布局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为方法实施例一中步骤102确定的第二布局区域,该第二布局区域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步骤402:判断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若是,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4。
具体的,首先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值,然后判断各个光源接收点对应的各个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其中,所述定位误差值的获取过程可以应用计算克拉美罗界(CRB,Cramer2RaoBound)值的方法,假设第二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四个可见光源,如图1所示,则具体的:
其中:
其中,x,y表示光源接收点在光源接收平面中的坐标;
Cn=E[nnT],表示噪声的协方差矩阵;
其中,n1、n2、n3、n4为高斯白噪声功率,可选的,为[0-40]内一任意数值;
其中,对fi(di)(i=1,2,3,4)的求解需要应用上一方法实施例中式(2),具体的:
设:
则式(2)可以为:
Pri(di)=fi(di)+ni (5)
由于:
根据式(4)可知,为对角矩阵,即:
根据极大似然估计定位方法可知:
由于:
根据矩阵微分公式,可知式(3)中则根据式(6)及式(9)可知:
其中,di(i=1,2,3,4)由式(8)获得,则通过式(10)可以实现对式(3)的克拉美罗界值的计算,从而获得定位误差值。
依据上述方法,对每个光源接收点均计算与其对应的定位误差,并将各个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与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进行比较,若所述最大值满足所述预设定位误差范围,则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4。
步骤403:将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获得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各个第二目标布局区域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从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的外边界逐渐向内缩小时,同一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值具有从不满足到满足再到不满足预设定位门限范围的一个趋势特征,则步骤402判断的备选局部区域满足了预设定位门限范围时,仍需要向内继续选取不满足该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的区域,进而将该区域进行删减,从而得到最终的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的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一个区域形状,即有区域1减去区域2之后的一个环形区域,在该区域内可以任意对称设置可见光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向内选取的过程与方法实施例2中的选取过程原理相同。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值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从而获得目标布局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选取过程中的各个第二目标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步骤404:在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执行步骤402,直至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选取的过程与方法实施例2中的选取过程原理相同。另外,返回执行步骤402时,该步骤402中判断的备选布局区域为新的备选布局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对接收功率的计算可以但不限定于应用上述方法,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计算方式。
请参见图8,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一,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该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布局区域生成模块501,用于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以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第二布局区域生成模块502,用于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目标布局区域确定模块503,用于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对所述装置实施例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见图9,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二,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上述装置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生成模块501生成的第一布局区域为矩形区域,则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生成模块502具体包括:
当前布局区域确定子模块5021,用于将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确定为当前布局区域;
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5022,用于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5023,用于判断所述各个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若是,触发第一结果子模块5024;否则,触发第二结果子模块5025;
第一结果子模块5024,用于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第二结果子模块5025,用于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触发所述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5022执行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直至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对所述装置实施例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见图10,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三,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上述装置实施例二中的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5022具体包括:
接收功率获取单元601,用于依据预设朗伯模型,分别计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多个接收功率;
光照强度值获取单元602,用于将与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对应的所述多个接收功率加和,获得每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对所述装置实施例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三,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见图11,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四,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实施例四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上述装置实施例一中的目标布局区域确定模块503具体包括:
备选布局区域确定子模块5031,用于将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确定为备选布局区域;
第二判断子模块5032,用于判断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若是,触发第三结果子模块5033;否则,触发第四结果子模块5034;
第三结果子模块5033,用于将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获得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各个第二目标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第四结果子模块5034,用于在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触发第二判断子模块5032执行判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直至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对所述装置实施例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四,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以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确定为备选布局区域;
判断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若是,将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获得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否则,在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判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直至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为矩形区域;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确定为当前布局区域;
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判断所述各个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若是,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否则,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执行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直至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3.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室内空间,所述室内空间内包含有一光源接收平面,该光源接收平面与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平行且包含有多个光源接收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布局区域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面,生成第一布局区域以设置至少三个可见光源;
第二布局区域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布局区域内,确定第二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中的最小值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目标布局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布局区域内,确定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各个所述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符合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其中,所述目标布局区域确定模块包括:
备选布局区域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确定为备选布局区域;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若是,触发第三结果子模块;否则,触发第四结果子模块;
第三结果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在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内,依次选取第二目标布局区域并依次对应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直至最大值超过预设定位误差门限范围时结束选取,将所述第一目标布局区域减去结束选取时的第二目标布局区域,获得目标布局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
第四结果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备选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触发第二判断子模块执行判断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是否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直至所述新的备选布局区域内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的定位误差中的最大值满足预设定位误差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生成模块生成的第一布局区域为矩形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布局区域生成模块包括:
当前布局区域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确定为当前布局区域;
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用于所述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各个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预设照明强度范围;若是,触发第一结果子模块;否则,触发第二结果子模块;
第一结果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布局区域确定为第二布局区域;
第二结果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布局区域内,选取新的当前布局区域;其中,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布局区域的中心重叠;返回触发所述光照强度值获取子模块执行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获取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直至所述新的当前布局区域中设置有可见光源时,所述各个光源接收点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值中的最小值超过预设照明强度范围。
CN201410118339.1A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78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8339.1A CN103837857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8339.1A CN103837857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7857A CN103837857A (zh) 2014-06-04
CN103837857B true CN103837857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80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833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37857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78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4067A (zh) * 2015-05-29 2015-09-30 南京邮电大学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接收点光照度的计算方法
CN109029383B (zh) * 2018-05-03 2020-07-28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基于空间分析的海洋浮标站位布局合理性评价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697A (zh) * 2009-03-06 2010-09-0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光线强度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US8411258B2 (en) * 2010-12-22 2013-04-0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using light sour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2265A2 (en) * 2007-08-10 2009-02-19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Localization system for moving objec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697A (zh) * 2009-03-06 2010-09-0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光线强度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US8411258B2 (en) * 2010-12-22 2013-04-0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using light source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ndamental Analysis for Visible-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ED Light";Toshihiko Komine et al.;《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20040229;第50卷(第1期);第100-107页 *
"VLC系统的光源布局设计与仿真研究";丁德强等;《光电工程》;20070131;第34卷(第1期);第131-135页 *
"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胡国永;《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080215(第2期);第39-44页 *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法";沈芮等;《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40228;第15卷(第1期);第41-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7857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5639B (zh) 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和装置及机器人
CN103869285B (zh) 一种利用可见光进行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9235B (zh) 一种基于cdma调制的rss三角定位迭代方法及系统
CN106100734B (zh)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
CN105425209B (zh) 一种用于室内定位的多光谱可见光定位系统
CN106338712A (zh) 一种基于相机通信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483500A (zh) 一种基于cdma调制的可见光通信三维定位方法
Shahjalal et al. An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mage sensor based multilateral indoor localization and navigation system
CN106341887B (zh) 一种室内机器人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576159B (zh) 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拍照设备和方法
CN105338483B (zh) 基于增强实现技术实现展馆导游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74701A (zh) 机器人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535328A (zh) 一种白光led通讯室内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837857B (zh) 一种可见光源的室内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5866738B (zh) 一种用于提高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迭代算法
CN105388455B (zh) 摄像头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中一种消除背景光扰动的方法
US201500975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Location of User Terminal Using Magnetic Field
CN104869640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ac系统对ap的自动定位方法
CN105227238A (zh) 可见光扩频通信定位系统
CN206223968U (zh) 一种基于cdma调制的可见光通信三维定位系统
CN105025217A (zh) 移动式闪灯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CN107105449A (zh) 无线传输装置、以及无线传输装置与移动通信装置进行连线的方法
CN107356229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5187112B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信号接收方法、装置及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6019227A (zh) 一种可见光定位系统和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