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4898B -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4898B
CN103814898B CN201410080585.2A CN201410080585A CN103814898B CN 103814898 B CN103814898 B CN 103814898B CN 201410080585 A CN201410080585 A CN 201410080585A CN 103814898 B CN103814898 B CN 103814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oligosaccharides
metrafenone
effect
powdery mild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05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14898A (zh
Inventor
侯华民
张善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Zhengy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Zhengye Zhongnong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Zhengye Zhongnong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Zhengye Zhongnong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805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14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1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4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14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4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植物保护领域,一种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寡糖选自壳寡糖、果胶寡糖、海藻酸钠寡糖、或上述寡糖的盐酸衍生物、或磷酸衍生物、或硫酸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寡糖与苯菌酮的质量份数比为20:1‑1:20。本发明还包括上述组合物防治作物上多种农业真菌病害的用途,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良好的增效作用,提高了组合物的防病效果,延缓病原菌对药剂抗药性的产生。

Description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类的多种病害,尤其对白粉病、腐烂病、梨黑星病和菌核病等有特效。
背景技术
来自于生物体且生物降解性能好的化合物已引起了农药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这些化合物中,无毒副作用、易生物降解的寡糖具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控制病害的新药剂。寡糖作为一类重要的植物诱导抗病剂,来源于植物的寡聚糖的研究,研究表明,寡糖在抵御病原菌侵蚀的过程中,能诱导激发植物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这些防御反应协同作用阻止病原菌的传播和入侵,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寡糖主要指壳寡糖、果胶寡糖、海藻酸钠寡糖等。
苯菌酮(metrafenone),分子式C19H21BrO5,是巴斯夫开发的二苯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亚门的多种病害,尤其对禾谷类作物白粉病有特效。为合理保护该类药剂、延缓病菌对新药剂抗药性的产生及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复配研究。目前还没有关于寡糖与苯菌酮复配研究的报道。发明人通过对杀菌组合物的复配效果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增效作用的一含种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寡糖选自壳寡糖、果胶寡糖、海藻酸钠寡糖、或上述寡糖的盐酸衍生物、或磷酸衍生物、或硫酸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寡糖与苯菌酮的质量份数比为20:1-1:20,优选的,质量份数比为10:1-1:10。
上述杀菌组合物中,寡糖与苯菌酮的质量之和占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百分比为1%-80%。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微乳剂、水乳剂,用于喷雾、灌根、拌种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适宜防治的病害有子囊菌亚门真菌、半知菌类真菌、鞭毛菌亚门真菌、担子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优选的,用于防治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草坪草白粉病、苹果腐烂病、梨黑星病和油菜菌核病等。
本发明上述组合物的用途中,所述植物为小麦、葡萄、黄瓜、草坪草、苹果、梨、油菜、辣椒、西瓜、水稻、柑橘、荔枝、花卉等。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增效作用明显: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良好的增效作用,提高了组合物的防病效果。
2、降低使用成本:因复配具有提高防效、防治谱增大,减少了使用次数,降低了使用成本;
3、延缓抗药性: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成分复配,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延缓病原菌对药剂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组合物和用途。
实施例1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
用组合物进行了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并设相应单剂和空白对照,每药剂设小区30m2。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常规常量喷雾,试验在孕穗和扬花初期各喷1次,药前及第2次施药后7~10d,每处理按五点取样,每点50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记录调查总叶数、病叶数,按照以下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叶片分级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以下;
3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5%;
5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
7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1。
表1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田间效果
通过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测试发现,在组合物配比为8:1和4:1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的实际效果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小麦白粉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2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葡萄白粉病的室内效果
采用孢子萌发法,以预试验浓度为参考,分别将单剂和组合物用合适溶剂稀释。取药剂10μL点于载玻片上,防尘条件下干燥以制成药膜。将感染白粉葡萄剪下,用毛笔刷下白粉状霉层,加无菌水制成适当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将10μL孢子悬浮液滴加到药膜上。在20℃下保湿培养16h后,检查孢子的萌发情况。当空白对照的萌发率达到80%左右后,检查所有处理的萌发率。以孢子芽管长度大于孢子短半径者为萌发,按下式计算抑制萌发率。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抑制率和实际抑制率,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抑制率大于理论抑制率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2。
表2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葡萄白粉病的效果
从表2看出,在组合物配比为10:1和5:1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葡萄白粉病的实际效果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葡萄白粉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3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将单一化合物或组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制备成1000mg/L的母液。根据生物活性测定预试验,将一定量的上述母液用0.1%吐温80稀释,配制成需要的浓度。试验时,黄瓜植株基本在4叶期,在第1次药前调查白粉病发病情况。采用手持喷雾器常规常量喷雾,每药剂喷10株,喷雾1次后7-10d再喷雾1次。第2次施药后10-14d调查,每株调查全部叶片,记录调查总叶数、病叶数,按照以下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叶片分级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以下;
3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0%;
5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50%;
9级:病斑相连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3。
表3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盆栽测试,从表3看出,在组合物配比为1:1和1:4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实际防效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4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草坪草白粉病试验
将单一化合物或组合物用有机溶剂溶解制备成1000mg/L的母液。根据生物活性测定预试验,将一定量的上述母液用0.1%吐温80稀释,配制成需要的浓度。测定时,先将药液喷施于盆栽狗牙根杂草上,然后定量接种白粉病原菌,保湿培养24h后,置于温室中培养,一定时间后目测植物叶面侵染的百分率。使用Abbot公式,将百分率转换成防效。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4。
表4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草坪草白粉病的效果
通过盆栽测试,从表4看出,在组合物配比为6:1和3:1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草坪草白粉病的实际效果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草坪草白粉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5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苹果腐烂病田间试验
用组合物进行了苹果腐烂病田间试验,并设相应单剂和空白对照,每药剂设成龄树5株。在春季果树发芽前调查病疤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淋洗式施药,试验在发芽前、果树落叶后各喷1次。施药后的第2年春季腐烂病发病盛期进行药效调查。按照以下分级方法计算防效。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防治效果结果见表5。
表5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苹果腐烂病田间效果
通过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苹果腐烂病测试,从表5看出,在组合物配比为2:1和1:1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苹果腐烂病的实际效果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苹果腐烂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6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田间试验
用组合物进行了梨黑星病田间试验,并设相应单剂和空白对照,每药剂设成龄树5株。在梨树露蕾期调查病情指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常量施药,试验在第1次施药后14d再喷1次。第2次施药药后10d调查病情。按照以下分级方法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叶片分级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0%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4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1%-6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6%以上;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6。
表6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测试,从表6看出,在组合物配比为1:1和1:2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梨黑星病的实际效果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梨黑星病是增效的。
实施例7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
用组合物进行了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并设相应单剂和空白对照,每药剂设小区30m2。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常规常量喷雾,试验在油菜开花期及施药后10d各喷1次,药前及第2次施药后7~10d,每处理按10点调查,每点5株。
叶片分级法:
0级:无病
1级:轻微发病,发病面积占主茎面积的5%以下;
3级:轻度发病,发病面积占主茎面积的6%-15%;
5级:中等发病,发病面积占主茎面积的16%-30%;
7级:高度发病,发病面积占主茎面积的31%-50%;
9级:严重发病,发病面积占主茎面积的51%以上;
x为使用浓度为a时的活性组分A的防效,y为使用浓度为b时的活性组分B的防效。比较理论效果和实际效果,评价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实际防效大于理论防效时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7。
表7 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通过含有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油菜菌核病的测试,从表7看出,在组合物配比为1:2和1:5时,壳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果胶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海藻酸钠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对油菜菌核病的实际效果均高于组合物的的理论防效。显而易见,寡糖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对油菜菌核病是增效的。

Claims (6)

1.一种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寡糖选自壳寡糖、果胶寡糖、海藻酸钠寡糖、或上述寡糖的盐酸衍生物、或磷酸衍生物、或硫酸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寡糖与苯菌酮的质量份数比为10: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寡糖与苯菌酮的质量之和占杀菌组合物总质量百分比为1%-8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微乳剂、水乳剂,用于喷雾、灌根、拌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防治对象有子囊菌亚门真菌、半知菌类真菌、鞭毛菌亚门真菌、担子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水稻、小麦、黄瓜、辣椒、西瓜、苹果、葡萄、柑橘、梨、荔枝、花卉、草坪。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用于防治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葡萄白粉病、黄瓜白粉病、草坪草白粉病、苹果腐烂病、梨黑星病和油菜菌核病。
CN201410080585.2A 2014-03-07 2014-03-07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Active CN103814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0585.2A CN103814898B (zh) 2014-03-07 2014-03-07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0585.2A CN103814898B (zh) 2014-03-07 2014-03-07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4898A CN103814898A (zh) 2014-05-28
CN103814898B true CN103814898B (zh) 2017-11-21

Family

ID=5075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0585.2A Active CN103814898B (zh) 2014-03-07 2014-03-07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14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9817B (zh) * 2022-12-07 2024-0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含有苯菌酮的组合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6633A (zh) * 2010-05-14 2010-09-22 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6633A (zh) * 2010-05-14 2010-09-22 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氨基寡糖素和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4898A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9865B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与烯酰吗啉或苯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4855385B (zh) 一种含壳寡糖与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7581189B (zh) 一种含寡糖与吡啶类杀菌成分的组合物
CN109805017A (zh) 一种杀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86067A (zh) 含有壳寡糖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3875669B (zh) 含有环氟菌胺与壳寡糖的杀菌组合物
CN103814898B (zh) 含寡糖与苯菌酮的组合物
CN111109258A (zh) 一种包含香草硫缩病醚和抗病毒剂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828820A (zh) 含寡糖与氟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6577651B (zh) 含苯菌酮与苦参碱或氧化苦参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5028411B (zh) 含抗倒酯与壳寡糖或壳聚糖的组合物
CN103636623A (zh) 含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3931626B (zh) 含壳寡糖的杀菌组合物
CN103858881A (zh)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与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6172411A (zh) 含有壳寡糖与乙嘧酚或乙嘧酚磺酸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8669079A (zh) 一种用于防治蔬菜灰霉病的啶酰菌胺和丁香酚复配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5927B (zh) 一种含有环氟菌胺与唑菌酯或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3988838B (zh) 含有环氟菌胺与乙嘧酚或氟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472525A (zh) 一种针对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等穗期病害的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及其喷施方法
CN104705327A (zh) 一种吡唑类杀菌剂组合物
CN104604882A (zh) 针对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等穗期病害的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及其喷施方法
CN104082296A (zh) 含壳寡糖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4012543A (zh) 含有环氟菌胺与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3688952A (zh) 含有噻酰菌胺与壳寡糖的杀菌组合物
CN106689131A (zh) 含有甲壳素类物质与溴菌腈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ligosaccharide and metrafenon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Pledgee: Bank of Hainan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HAINAN ZHENGYE ZHONGNONG HIGH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46000000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uchang Village, Laocheng Development Zone,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 571923

Patentee after: Hainan Zhengy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71924 Fuchang village, Laocheng Development Zone, Chengmai Coun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NAN ZHENGYE ZHONGNONG HIGH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