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9688B - 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9688B
CN103809688B CN201310548443.XA CN201310548443A CN103809688B CN 103809688 B CN103809688 B CN 103809688B CN 201310548443 A CN201310548443 A CN 201310548443A CN 103809688 B CN103809688 B CN 103809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readiness
dog hole
case
m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484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9688A (zh
Inventor
野口弘幸
篠原英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09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9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9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9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装拆机构将平板电脑可靠地安装于底座,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具备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62)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62)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62)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62)脱离,从而使钩(62)从待机位置移动到卡定位置,因此,如果使钩(62)插入到钩孔,则能够将平板电脑可靠地安装于底座,如果通过压入弹出钮(63)来使钩(62)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弹出位置,则能够简单地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

Description

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底座上安装了平板电脑的笔记本电脑等所采用的装拆机构、安装平板电脑等的安装装置、以及安装了平板电脑等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在底座上安装了平板电脑的笔记本电脑而言,在将平板电脑安装于底座时,设置于平板电脑的连接器与设置于底座的连接器连接,从而在平板电脑与底座之间能够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因此,在上述的笔记本电脑中,要求将平板电脑可靠地安装于底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7538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笔记本电脑中,还要求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平板电脑从底座上卸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可靠地将被安装物安装于安装物另一方面通过简单操作将被安装物从安装物上卸下的装拆机构、可靠地安装被安装装置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操作将被安装装置卸下的安装装置、以及可靠地将电子设备主体安装于底座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操作将电子设备主体从底座上卸下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拆机构,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从钩孔拔出,上述装卸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触发器具有控制突起,该控制突起在上述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上述钩卡合,另一方面,在上述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合的钩脱离。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具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上述控制突起卡合,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从所卡合的控制突起脱离。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具有:钩部,其插入到上述钩孔,且与上述钩孔卡定;弹出钮部,其从卡定位置向待机位置对钩进行移动操作;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上述钩部与上述弹出钮部之间。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孔设置于平板型电子设备,上述钩与上述触发器设置于供上述平板型电子设备安装的底座。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设置于被安装装置的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上述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从上述钩孔拔出,上述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触发器具有控制突起,该控制突起在上述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上述钩卡合,另一方面,在上述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合的钩脱离。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具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上述控制突起卡合,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从所卡合的控制突起脱离。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具有:钩部,其插入到上述钩孔,且与上述钩孔卡定;弹出钮部,其从卡定位置向待机位置对钩进行移动操作;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上述钩部与上述弹出钮部之间。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触发器设置于对连接器进行保护的连接器罩。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具备:电子设备主体,该电子设备主体设置有钩孔;以及底座,该底座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上述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上述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从钩孔拔出;以及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触发器具有控制突起,该控制突起在上述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上述钩卡合,另一方面,在上述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合的钩脱离。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具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上述控制突起卡合,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从所卡合的控制突起脱离。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钩具有:钩部,其插入到上述钩孔,且与上述钩孔卡定;弹出钮部,其从卡定位置向待机位置对钩进行移动操作;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上述钩部与上述弹出钮部之间。
另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触发器设置于对在底座上设置的连接器进行保护的连接器罩。
本发明所涉及的装拆机构,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所以如果将钩插入到钩孔,则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由此,钩卡定于钩孔,从而能够可靠地将被安装物安装于安装物。如果在该状态下使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则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所以能够通过使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这样简单的操作来将被安装物从安装物上卸下。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安装装置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所以如果将钩插入到钩孔,则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由此,钩卡定于钩孔,从而能够可靠地将被安装装置安装于安装装置。如果在该状态下使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则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所以能够通过使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这样简单的操作来将被安装装置从安装装置上卸下。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电子设备主体,该电子设备主体设置有钩孔;以及底座,该底座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上述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从钩孔拔出;以及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所以如果将钩插入到钩孔,则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由此,钩卡定于钩孔,从而能够将电子机器主体可靠地安装于底座。如果在该状态下使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则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所以能够通过使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这样简单的操作来将电子设备主体从底座上卸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拆机构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平板电脑闭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以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后方为观察点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平板电脑从图3所示的笔记本电脑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安装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安装部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
图7是用于对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对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的中途的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对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在底座上安装了平板电脑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用于对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钩卡定于钩孔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用于对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钩已从钩孔脱离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用于对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的中途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用于对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且是表示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后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滑动部与连接器罩的关系的图,图14(a)是表示在底座上安装了平板电脑时的状态的图,图14(b)是表示将弹出钮压入时的状态的图,图14(c)是表示将平板电脑从底座卸下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装拆机构详细地进行说明。这里,以在底座上安装了平板电脑的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装拆机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能够应用于在底座上安装了平板电脑的笔记本电脑。
图1是表示采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拆机构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平板电脑闭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3是以图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的后方为观察点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将平板电脑从底座上卸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采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拆机构的笔记本电脑1是在底座3上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安装了平板电脑2的装置,平板电脑2既可以安装于底座3而使用,并且也能够单独使用。由此,平板电脑2除了显示器21,还搭载有控制基板(未图示)、电池(未图示)等,重量比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盖体大。
另外,对于平板电脑2而言,在安装于底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器是能够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端子,且其连接端面以与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或者比下表面向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另外,对于连接器而言,其连接端面是细长的矩形形状,且以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中央为界对称地设置。由此,即使将平板电脑2反装而连接器反转,在将平板电脑2反装之前和反装之后连接器在宽度方向也不会左右错位。
另外,对于平板电脑2而言,在安装于底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安装孔(未图示)及一对钩孔22(参照图7)。安装孔是在将平板电脑2安装于底座3的情况下供底座3的一部分(设置于安装部5的插入部51)插入且被该一部分支承的部分。一对安装孔以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中央为界对称地设置,且其位置位于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两端,其入口形状形成为在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上细长的矩形形状。
钩孔22是在将平板电脑2安装于底座3的情况下供底座3的一部分(设置于滑动部6的钩62)插入且卡定于该一部分的部分。一对钩孔22以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中央为界对称地设置,且其位置是将平板电脑2在宽度方向上四等分的两个位置(1/4的位置和3/4的位置)。钩孔22具有凹部221和设置于凹部221的入口的一对卡定台阶部222,这些部分以钩孔22的中央为界对称地形成。凹部221是供底座3的一部分(设置于安装部5的钩62的主干部622和头部623)插入的部分,且形成为在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上宽而在厚度方向上薄的长方体形状。卡定台阶部222是供底座3的一部分(设置于滑动部6的钩62的头部623)卡定的部分,且形成为在平板电脑2的宽度方向上朝凹部221的内侧突出。
如图1所示,底座3如上所述是安装平板电脑2而使用的部件,其宽度具有与平板电脑2大致相同的宽度。如图4所示,底座3具备底座主体4和安装部5,且这些部件都具有与平板电脑2大致相同的宽度。如图1所示,底座主体4是在安装平板电脑2而使用的情况下放置于桌子上、膝盖上的部分,且其上表面设置有由操作键41、触摸板42构成的键盘43。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安装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安装部的内部结构的后视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安装部5是安装平板电脑2的部分,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底座主体4,将安装部5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轴以在轴的后侧留有底座主体4的进深(奥行き)的方式配置于底座主体4上。这样,对于以在轴的后侧留有底座主体4的进深的方式将轴配置于底座主体4上的笔记本电脑1而言,即使在所安装的平板电脑2比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盖体重量大的情况下,也会被成为轴的后侧的区域(进深)支承,从而不会向平板电脑2侧倾倒。
如图5所示,在安装部5上设置有安装端面5A。安装端面5A是与所安装的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紧贴的面,且形成为与上述的轴的轴心平行。安装端面5A具有与平板电脑2大致相同的宽度,且在安装端面5A上设置有连接器(未图示)。连接器是与设置于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的连接器连接从而能够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端子,其连接端面以比安装部5的安装端面5A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对于连接器而言,其连接端面是细长的矩形形状,且以安装部5的宽度方向中央为界对称地设置。由此,即使将以其宽度方向中央为界对称地设置有连接器的平板电脑2反装,也能够安装于安装部5。
另外,如图4所示,安装部5在安装端面5A上设置有一对插入部51。一对插入部51是在将平板电脑2安装于安装部5的情况下插入到在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设置的安装孔来支承平板电脑2的部件。一对插入部51以安装端面5A的宽度方向中央为界对称地设置,且其位置在安装端面5A的宽度方向两端。另外,对于插入部51而言,具有在安装端面5A的宽度方向上细长的剖面形状,成为其外侧的侧面相对于安装端面5A形成为直角,成为其内侧的侧面相对于安装端面5A倾斜地形成。
另外,安装部5具备滑动部6和连接器罩7。滑动部6能够相对于安装部5在宽度方向上滑动,在安装部5与滑动部6之间架设有拉伸螺旋弹簧61(参照图6)。由此,在拉伸螺旋弹簧61上作用有弹性恢复力,从而滑动部6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另外,在滑动部6上,在其上表面设置有从安装部5的安装端面5A突出的一对钩62,在相对于待机位置而成为卡定位置侧的端部(左侧端部)设置有弹出钮63。
一对钩62用于将平板电脑2(被安装物)可靠地安装于安装部5(安装物),且在待机位置与在所安装的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设置的一对钩孔22分别对置,另一方面,在卡定位置与在所安装的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设置的一对钩孔22分别卡定。钩62除了基部621以外还具有插入钩孔22的主干部622以及头部623。基部621是从滑动部6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且形成为长方体形状,且收纳于安装部5。主干部622是从基部621更加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也从安装部5突出,且在插入钩孔22的情况下与卡定台阶部222的内侧端面对置。头部623是从主干部622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且从主干部622向卡定位置侧伸出。由此,如果主干部622与头部623插入钩孔22,在该状态下滑动部6从待机位置移动到卡定位置,则钩62的头部623卡定于钩孔22的卡定台阶部222的上表面。
弹出钮63用于以从卡定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的方式使滑动部6移动,且在滑动部6位于卡定位置的情况下,从相对于待机位置而成为卡定位置侧的安装部5的端面(左端面)突出。如果从该状态克服拉伸螺旋弹簧61的弹性恢复力而压入弹出钮63,则滑动部6从卡定位置越过待机位置而移动到弹出位置。
连接器罩7能够相对于安装部5沿上下方向滑动,在安装部5与连接器罩7之间收纳有压缩螺旋弹簧71。由此,在压缩螺旋弹簧71上作用有弹性恢复力,从而连接器罩71朝向上方被施力。另外,在连接器罩7上设置有连接器口(未图示)和一对钩口7b。
连接器口是用于供设置于安装部5的连接器进退的开口,且形成为供设置于安装部5的连接器插通的细长的矩形形状。由此,设置于安装部5的连接器的连接端面与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或者比上表面向下侧退回。如果从该状态克服压缩螺旋弹簧71的弹性恢复力而压入连接器罩7,则连接器罩7被按下,而设置于安装部5的连接器从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突出。这样,如果设置于安装部5的连接器从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突出,则设置于安装部5的连接器能够与设置于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的连接器连接。
钩口7b是用于供钩62插通的开口,且形成为细长的矩形形状以便插通了钩口7b的钩62能够在弹出位置与卡定位置之间移动。由此,如果只有钩62的头部623的前端从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突出,且连接器罩7被按下,则钩62的头部623与主干部622从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突出。这样,从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突出的钩62的头部623与主干部622形成为:能够在待机位置插入钩孔22,如果在插入钩孔22的状态下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则卡定于钩孔22。
在上述的滑动部6和连接器罩7上设置有触发器。对于触发器而言,在滑动部6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滑动部6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连接器罩7被按下的情况下,使卡定的滑动部6脱离,从而使滑动部6从待机位置移动到卡定位置。如图5所示,触发器包括:卡合突起641,其设置于在滑动部6设置的滑动片64的后表面;和控制突起72,其设置于与滑动片64的后表面对置的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
对于滑动片64而言,与滑动部6一体地形成,且沿滑动部6的宽度方向(滑动方向)延伸,且在安装部5的前后方向上具有挠性。设置于滑动片64的后表面的卡合突起641朝向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突出,且在前端侧具有相对于滑动片64的后表面设置成锐角的倾斜面,在基端侧具有相对于滑动片64的后表面设置成直角的卡合面。
设置于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的控制突起72具有:第一突起721,其在滑动部6从弹出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卡合突起641卡合;以及第二突起722,其设置于与第一突起721成斜对面的位置,而且在滑动部6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弹出位置的情况下,与卡合突起641卡合。第一突起721与第二突起722分别朝向滑动部6的后表面突出,且具有相对于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设置成锐角的倾斜面、和相对于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设置成直角的卡合面。
图7~图10是用于对在底座上安装平板电脑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1~图13是用于对将平板电脑从底座上卸下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滑动部与连接器罩的关系的图。
如图7所示,对于作为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拆机构而言,在将平板电脑2安装于底座3之前的状态下,滑动部6位于待机位置,设置于滑动片64的后表面的卡合突起641与设置于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的第一突起721卡合,由此滑动部6卡定在待机位置。由此,滑动部6在待机位置待机,设置于滑动部6的钩62与在安装于底座3的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设置的钩孔22对置。
如果从该状态将平板电脑2安装于底座3,则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慢慢地靠近安装部5的安装端面5A,不久,如图8所示那样平板电脑2的下表面按压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于是,连接器罩7朝向安装部5的安装端面5A被按下,不久,如图9所示那样连接器罩7的上表面与安装部5的安装端面在同一平面上。于是,设置于连接器罩7的内侧面的第一突起721从设置于滑动片64的后表面的卡合突起641脱离。这样,拉伸螺旋弹簧61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于滑动部6,从而如图10所示那样滑动部6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与此相随,钩62的头部623与设置于钩孔22的卡定台阶部222卡合,从而平板电脑2可靠地安装于底座3。此时,如图14(a)所示,弹出钮63的操作端面与安装部5的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在从该状态将平板电脑2从底座3卸下的情况下,压入弹出钮63。于是,滑动部6从卡定位置越过待机位置而移动到弹出位置。此时,滑动片64向前方弯曲,卡合突起641越过第二突起722。由此,如图11所示,卡合突起641与第二突起722卡合。此时,如图14(b)所示,弹出钮63的操作端面成为从安装部5的侧端面最大程度凹陷的状态。
如果从该状态将平板电脑2从底座上3卸下,则如图12所示那样压缩螺旋弹簧71的弹性恢复力进行作用,而将连接器罩7推起。不久,如图13所示那样卡合突起641从第二突起722脱离,滑动部6从弹出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卡合突起641与第一突起721卡合(参照图7)。由此,滑动部6卡定在待机位置。此时,如图14(c)所示,弹出钮63的操作端面位于比图14(b)所示的位置更靠近安装部5的侧端面侧的位置。
对于作为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装拆机构而言,在滑动部6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滑动部6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62插入钩孔22的情况下,所卡定的滑动部6脱离,从而使滑动部6从待机位置移动到卡定位置。由此,钩62卡定于钩孔22,从而能够可靠地将平板电脑2(被安装物)安装于底座3的安装部5(安装物)。如果在该状态下通过压入弹出钮63来使滑动部6从卡定位置向弹出位置移动,则滑动部6移动至弹出位置,所以能够简单地将平板电脑2从底座3的安装部5卸下。
而且,如果将平板电脑2从底座3的安装部5卸下,则连接器罩7被推起,滑动部6从弹出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卡合突起641与第一突起721卡合,所以,滑动部6停留于待机位置。由此,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操作,便能够将平板电脑2安装于底座3的安装部5。
附图标记说明
1...笔记本电脑(电子设备);2...平板电脑(被安装装置、电子设备主体);21...显示器;22...钩孔;221...凹部;222...卡定台阶部;3...底座(安装装置);4...底座主体;41...操作键;42...触摸板;43...键盘;5...安装部;5A...安装端面;51...插入部;6...滑动部;61...拉伸螺旋弹簧;62...钩;621...基部;622...主干部;623...头部;63...弹出钮;64...滑动片;641...卡合突起;7...连接器罩;7b...钩口;71...压缩螺旋弹簧;72...控制突起;721...第一突起;722...第二突起。

Claims (15)

1.一种装拆机构,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从钩孔拔出,
所述装拆机构的特征在于,
具备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
所述触发器具有控制突起,该控制突起在所述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钩卡合,另一方面,在所述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合的钩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具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控制突起卡合,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从所卡合的控制突起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具有:钩部,其插入到所述钩孔,且与所述钩孔卡定;弹出钮部,其从卡定位置向待机位置对钩进行移动操作;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钩部与所述弹出钮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孔设置于平板型电子设备,所述钩与所述触发器设置于供所述平板型电子设备安装的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孔设置于平板型电子设备,所述钩与所述触发器设置于供所述平板型电子设备安装的底座。
6.一种安装装置,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设置于被安装装置的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所述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从所述钩孔拔出,
所述安装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
所述触发器具有控制突起,该控制突起在所述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钩卡合,另一方面,在所述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合的钩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具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控制突起卡合,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从所卡合的控制突起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具有:钩部,其插入到所述钩孔,且与所述钩孔卡定;弹出钮部,其从卡定位置向待机位置对钩进行移动操作;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钩部与所述弹出钮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器设置于对连接器进行保护的连接器罩。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器设置于对连接器进行保护的连接器罩。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子设备主体,该电子设备主体设置有钩孔;以及
底座,该底座具备钩,该钩在从待机位置朝卡定位置被施力而插入到所述钩孔的情况下,通过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从而与所述钩孔卡定,在克服作用力而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从钩孔拔出;以及触发器,该触发器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将钩卡定在待机位置,此外,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定的钩脱离,从而使钩从待机位置移动至卡定位置;
所述触发器具有控制突起,该控制突起在所述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钩卡合,另一方面,在所述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使所卡合的钩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具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在钩从卡定位置移动至待机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控制突起卡合,在钩插入到钩孔的情况下从所卡合的控制突起脱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具有:钩部,其插入到所述钩孔,且与所述钩孔卡定;弹出钮部,其从卡定位置向待机位置对钩进行移动操作;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钩部与所述弹出钮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器设置于对在底座上设置的连接器进行保护的连接器罩。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器设置于对在底座上设置的连接器进行保护的连接器罩。
CN201310548443.XA 2012-11-14 2013-11-07 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8096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9846 2012-11-14
JP2012249846A JP5718300B2 (ja) 2012-11-14 2012-11-14 着脱機構、装着装置、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9688A CN103809688A (zh) 2014-05-21
CN103809688B true CN103809688B (zh) 2017-06-27

Family

ID=5070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48443.XA Active CN103809688B (zh) 2012-11-14 2013-11-07 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18300B2 (zh)
CN (1) CN1038096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5569A (zh) * 2014-05-27 2014-08-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JP6352735B2 (ja) * 2014-08-29 2018-07-04 株式会社東芝 ドッキング装置
JP6458255B2 (ja) 2014-12-26 2019-0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6103579A1 (ja) 2014-12-26 2016-06-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WO2016103577A1 (ja) 2014-12-26 2016-06-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8139784B (zh) 2015-11-06 2021-10-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6846603B2 (ja) 2016-02-12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10352396B (zh) * 2017-02-24 2023-03-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6480990B2 (ja) * 2017-08-07 2019-03-1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N107704023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键盘及电子设备套件
TWI631557B (zh) * 2017-12-07 2018-08-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快拆機構及其電子設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26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上盖锁固装置
CN2849798Y (zh) * 2005-11-15 2006-12-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卡扣装置
CN202257387U (zh) * 2011-10-17 2012-05-3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插拔式接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77449A (ja) * 2009-05-29 2010-12-09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126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上盖锁固装置
CN2849798Y (zh) * 2005-11-15 2006-12-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卡扣装置
CN202257387U (zh) * 2011-10-17 2012-05-3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插拔式接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18300B2 (ja) 2015-05-13
CN103809688A (zh) 2014-05-21
JP2014099007A (ja) 201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9688B (zh) 装拆机构、安装装置、电子设备
US9859653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9907197B2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680232B (zh) 卡连接器
US9379487B2 (en) Card connector
US8597038B2 (en) Connector
US982370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detachable tablet
TWI423760B (zh) 用來固定板體之固定機構與其電子裝置
US8142229B1 (en) Card connector with cam feature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f a card
US20140133080A1 (en) De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apparatus usable with the same
US8807618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multifunctional box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2177757B1 (ko) 분리형 전자기기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연결 장치
US20130130527A1 (en) Card insert/eject mechanism having a position-limiting plate engaging a sliding block
JP6352735B2 (ja) ドッキング装置
US6652299B2 (en) Card connector
CN107732572A (zh) 卡托、插接装置和电子装置
US9170609B2 (en) Extension apparatus and extension system
US20130135798A1 (en) Holding stru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with
US9575511B2 (en) Docking unit
US9444181B2 (en) Receptacle having a plate-like member for receiving a plug having a plate-like member
US9209564B2 (en) Card connector
US9910457B2 (en) Expans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10187612A1 (en) Card-type device
US20220140510A1 (en) Card retain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set
TWI509895B (zh) 電子卡連接裝置及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