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832B -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832B
CN103782832B CN201410036902.0A CN201410036902A CN103782832B CN 103782832 B CN103782832 B CN 103782832B CN 201410036902 A CN201410036902 A CN 201410036902A CN 103782832 B CN103782832 B CN 103782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naments
ecological
holding part
clad
active b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69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832A (zh
Inventor
孙明科
孙丹
孙一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aoxin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 Xin Group (hongkong) Ltd
Dongguan Gaoxi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 Xin Group (hongkong) Ltd, Dongguan Gaoxi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 Xin Group (hongko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69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28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2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02P60/216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饰品,其包括一饰品本体,所述的饰品本体的局部,设有一向外的表面,向内形成一容置部,该表面范围内设有可在该表面上生长的活性生物质,该活性物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表面,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上的生态观赏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作该生态饰品的可随地取材、自行选择或设计、充分利用废弃物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者自行选择定制或者自行设计定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与制作方的信息交流而获得所需的特定的生态制品;本发明同时也提供了可方便快捷的实现该定制方法的信息系统。本发明的生态饰品及其制作方法,能够由使用者自行选择或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多种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饰品设计制造、生物培育及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饰品,其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饰品是用来装饰的物品,一般用途为装点家庭居室,美化公共环境,装点汽车,美化个人仪表等等,故饰品可分为以下几类:居家饰品、服饰饰品、汽车饰品等。
现代饰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现有的饰品主要是起到装饰、美化、修饰的作用,好的饰品可以让佩戴者或者局部环境焕然一新、心旷神怡。
与植物、动物相关的饰品,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模仿植物或动物造型的各种饰品,如金质的四叶草、铂金玫瑰、金猪、金蛇等;还出现了部分标本式的植物或动物饰品,一般是采用树脂封装植物、动物标本或其的组成部分,如红叶或干制的鲜花饰品,被琥珀封装的昆虫等,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74851.2即公开了这样的一种《干燥植物饰品》,这些制品都是大批量的生产销售,使用者自己不能设计,其中的植物或动物也没有活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人们正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崇尚人性、时尚、健康、环保和自然,不断塑造个性和魅力,已成为人们的追求,但是现有的饰品没有活性生物质,其形状和色彩始终都不会变化,使用者也不能自行设计和培育其特定的形状或色彩,目前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
传统的各种盆栽绿色植物很多,所培植的植物具有活性,但是整体体积大、重量较重,植物生存所需要水、肥、土壤和阳光较多,更需要人们较多的时间照料,并且不能随时随地携带。
最近也出现了植物宠物或称迷你植物,用于观赏和展示,一般是指养植在密封玻璃瓶中的微小植物,玻璃瓶内设有水、土壤或者其他营养物质,其缺点是体积大、植株少、容器易损,而且植物实际的存活时间比较短,可观赏性差,不能自由设计以彰显个性,也不具备清洁空气等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们生活的区域,已经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同时,现代人随着各种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大,需要一种被需要感和释放感来减压。因此,研发一种随时携带的微型产品,它具有活性、能够通过使用者的自我设计而彰显个性、具有净化空气等作用,无需过使用者多照顾即可长期生存,让城市中的人群能够随时感受到自然的存在和神奇,就变得较为迫切。
随着科技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产品的废弃包装物,容器,服装垃圾,废纸等各种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将其巧妙的实现就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并再利用,促进环保,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需要。
现有的饰品等商品,都是直接购买生产厂家批量制造的成品,不支持顾客按照自己的个性和喜好,选择材料、造型、品种并按需支付费用;现有的信息系统也没有提供此类信息交流、设计、定制与交易服务,并提供相关专业的数据库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饰品缺乏个性和变化、不能由使用者自行选择或设计、不能彰显个性,以及体积大、用料多等不足,能够满足人们重视审美、个性、健康、绿色、环保、生态、快乐的复合需求,同时也可以让人们自行选择定制或自行设计,能够随身携带、具有生命力和变化、能够体现人们重返自然、快乐设计、绿色健康、环保公益理念的生态饰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作该生态饰品的制备方法,此方法可实现随地取材、自行选择或设计、充分利用废弃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者自行选择定制或者自行设计定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者与设计、供应方的信息交流而获得所需的特定的生态制品;本发明同时也提供可方便快捷的实现该定制方法的网络信息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饰品,其包括一饰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饰品本体的局部,设有一向外的表面,向内形成一容置部,该表面范围内设有可在该表面上生长的活性生物质,该活性物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表面,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上的生态观赏部。
所述的表面为粗糙表面、或者设有凹凸的点或纹路的表面;所述的容置部,为一向内的凹槽;所述饰品本体还包括一外罩部,该外罩部为一透明且透气的层状包覆物,包覆在所述容置部外侧或所述饰品本体的外侧,将所述的容置部或饰品本体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生存的局部环境。
所述的生态饰品还包括一基质部,该基质部为一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的固态混合物,以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
所述的生态饰品还包括一包覆层,该包覆层为一透气层,其包覆所述基质部的局部或全部,所述的活性生物质设置在该包覆层的内侧或外侧。
所述的生态饰品还包括一支持部,该支持部为一中空构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或所述容置部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或容置部或包覆层相接触。
所述的生态饰品还包括一透气部,该透气部设置在所述的容置腔内侧、所述的包覆层与容置部之间,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容置腔内,或蓄水。
所述的透气部,为一体设置在该容置部内侧表面、向内伸出的、多条平行的肋条之间形成的间隙;或为一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侧表面与包覆层外侧表面之间的多孔材料层。
所述活性生物质为具有活性、可生长的植物的种子、根、茎、孢子或活体植株之一,或微生物的菌种、菌丝或菌株之一;或植物与微生物的活性可生长共生物;或昆虫的卵、蛹或活体之一;或前述各物质的组合。
在所述的容置部、基质部、包覆层、外罩部、透气部或支持部上,还分别设有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各部分两两之间设有连接件。
所述的饰品本体,为环形、方形、柱形、球形、半球形、椭球形、饼形、心形、月牙形、鼓形及边缘不规则的立方体之一,或其任意结合体。
一种制备前述生态饰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饰品本体,并在该饰品本体的局部,设置一向外的表面,向内形成一容置部;
(2)制备一外罩部,使其包覆所述的本体或容置部,使所述的容置部或饰品本体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生存的局部环境。
(3)制备一基质部,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的容置部内;该基质部为一固态混合物,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
(4)制备一包覆层,该包覆层为一透气层,并使其包覆所述基质部的局部或全部,并将所述的活性生物质设置在该包覆层的内侧或外侧。
(5)制备一支持部,该支持部为一中空构件,并将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或所述容置部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或容置部或包覆层相接触,支撑所述的基质部、包覆层。
(6)其还包括一透气部,将该透气部设置在所述的容置腔内侧、所述的包覆层与容置部之间,其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容置腔内,或用于蓄水。
(7)在所述的容置部、基质部、包覆层、外罩部、透气部或支持部上,分别设置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
(8)在该容置部内设置可在该凹槽内生长的活性生物质,保持适宜的条件使该活性物质在容置部内生存,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容置部,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上的生态观赏部,制得生态饰品。
其中,所述的步骤(1)~(7)无先后顺序。
一种生态饰品的定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订购方):
(1)选择饰品本体信息;
(2)选择活性生物质信息;
(3)选择所述饰品本体与活性生物质结合后的效果信息;
(4)确认上述选择。
该方法还对应所述的(1)~(4),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运营或设计、供应方):
(A)设计并上载所述的饰品本体信息;
(B)设计并上载所述的活性生物质信息;
(C)设计并上载所述饰品本体与活性生物质结合后效果的信息;
(D)收到上述信息并按照该信息制作生态饰品。
所述的步骤(1)~(4)是通过互联网,访问记载有所述饰品本体信息数据库、活性生物质信息数据库及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数据库的网站,通过选择性的点击操作完成的;所述的步骤(A)~(C)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可接收所述饰品本体、活性生物质及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的网站,通过选择性的点击操作完成的。
一种实现上述定制方法的信息系统,其包括通过互联网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的网络服务器和网络终端,所述的服务器端运行有一可供用户访问的网站程序,该网站程序包括用来分别记载或接收所述饰品本体信息数据的模块、记载活性生物质信息数据的模块及二者结合后效果信息数据的模块,并设有供访问者通过设定的点击操作完成相应选择的页面和逻辑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饰品,其饰品本体、生物质、外罩等各个部分均可以由使用者自行选择或设计,能彰显个性,具有体积小、节省用料、便于养护和携带等特点,能够满足人们重视审美、个性、健康、绿色、环保、生态、快乐的复合需求,同时该生态饰品也可以便于人们随身携带,自身富有生命活力和变化,能够满足人们重返自然、快乐设计、绿色健康、环保公益的需求和理念。
本发明的制备生态饰品的方法,其步骤简便,可随地取材,允许使用者自行选择或设计,可充分利用各种生物资源及生活废弃物。本方法可利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瓶盖、塑料瓶等废弃物,特别是各种废弃的容器,充分发挥人们的思维创造力,将废弃物制作成饰品本体,再在饰品本体上种植活性生物质,得到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生态饰品,并可随时携带,照料方便。
本发明的使用者自行选择定制或者自行设计定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互联网,使用户与设计者和供应者进行充分、准确的信息交流而获得所需的特定的生态制品;该方法能让使用者立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将用户的创造力与设计者及多种生活废弃物相结合,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和美感的生态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信息系统,人们通过互联网可方便快捷地完成定制或设计,为人们提供网络服务器和网络终端去上传或者下载个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关产品和技术开发的社交平台。该信息系统还可为用户、设计者、供应者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平台,同时供应者可将作品的图片及制作要求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偏远的农村,让当地的人们实际完成产品的制造,给当地的贫困人们提供一个增加额外收入的工作,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贫困地区人们的收入。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生态饰品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制备生态饰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生态饰品的定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信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生态饰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生态饰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制备生态饰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生态饰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生态饰品的另一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制备生态饰品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饰品本体,2.表面,21.容置部,3.活性生物质,31.生态观赏部,4.外罩部,41.透气孔,42.环形壳体,43.卡齿,5.基质部,6.包覆层,7.支持部,71.框型构件,8.透气部,81.肋条,82.多孔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见图1~图2,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饰品,其包括一饰品本体1,该本体整体轮廓为方或圆的柱形,可为一吊坠或者戒指或者耳坠,或其他类似结构的饰品;所述的饰品本体1的局部,设有一向外的表面2,向内形成一容置部21,该表面2(即容置部21)范围内设有可在该表面2上生长的活性生物质3,该活性生物质3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表面2,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1上的生态观赏部31。
所述的表面2可以为光面,也可为粗糙表面、或者设有凹凸点或纹路的表面,以便于活性生物质3的根部生长或者进行附着,或者营造出特定的纹路、色彩,或形成凸凹有致的视觉效果。
所述的容置部21,为一向内的凹槽,即向内的曲面,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向内的平面,或者向外伸出的曲面;将其设置为曲面,是为了增加表面积,以便植入更多的活性生物质。
所述饰品本体1还包括一外罩部4,该外罩部4为一透明且透气的层状包覆物,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透明塑料膜,其包覆在所述容置部21外侧或所述饰品本体1的外侧,将所述的容置部21或饰品本体1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31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3生存的局部环境;该外罩部可以采用透明塑胶材料制成;该外罩部4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1,便于活性生物质与外部大气相互流通,排出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等。
所述的饰品本体1,可以为环形、方形、柱形、球形、半球形、椭球形、饼形、心形、月牙形、鼓形及边缘不规则的立方体之一,或其任意结合体,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先选择各种废弃的包装物,如瓶盖、小盒子、环、套子等。
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饰品本体1,具体的是一个小盒子制成(除去盒盖)的方形的吊坠,其材料的质地可以为玉石、石榴石、黄玉、水晶、绿松石、玻璃、塑胶、木料等之一,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
所述活性生物质3为具有活性、可生长的植物的种子、根、茎、孢子或活体植株之一,或微生物的菌种、菌丝或菌株之一;或植物与微生物的活性可生长共生物;或昆虫的卵、蛹或活体之一;或前述各物质的组合,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本实施例中,具体选择无需提供营养基质即可生长的苔藓、地衣类活性生物质,具体可以是苔藓、地衣或其混合体的孢子、部分植株或完整的植株;而昆虫则可以选择蟋蟀、蚂蚁、蚕、蚯蚓等。
请参见图3,一种制备前述生态饰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饰品本体1,并在该饰品本体1的局部表面2,设置一向内的凹槽形成一容置部21;
(2)制备一外罩部4,使其包覆所述的本体或容置部21,使所述的容置部21或饰品本体1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31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3生存的局部环境(即微型生态环境),该环境包括适当的温度、光线、湿度和通风;
(8)培植生态观赏部31:(81)在该凹槽内设置可在该凹槽内生长的活性生物质3,(82)保持适宜的条件使该活性物质在容置部21内生存,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凹槽,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1上的生态观赏部31,制得生态饰品,该饰品通过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和移动,营造出模仿自然的生态景观;
该生态饰品需要根据生物质3的生长需要,提供合适的温度、光照、通风、水分和营养物质等要素,以维持该生物质3的持续存活和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饰品的定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订购方操作):
(1)选择饰品本体1信息;
(2)选择活性生物质3信息;
(3)选择所述饰品本体1与活性生物质3结合后的效果信息;
(4)确认上述选择。
所述的步骤(1)~(4)是通过互联网,访问记载有所述饰品本体1信息、活性生物质3信息及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的网站,通过选择性的点击操作完成的。
所述的定制方法,首先建设一个网站,由设计者或定制者,设计、收集并生成相关数据信息,上传到指定的网站上,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运营或设计、供应方操作):
(A)设计并上载所述的饰品本体信息到网站;
(B)设计并上载所述的活性生物质信息到网站;
(C)设计并上载所述饰品本体与活性生物质结合后效果的信息到网站;
(D)设计者或者供应者通过网站,收到上述信息并按照该信息制作生态饰品。
其中的步骤A~C并无先后顺序。
具体的步骤,请参见图4,用户通过访问该网站、进行操作,进行定制:
用户通过网络web终端在指定的网站上注册,获得账号和密码;
使用获得的账号和密码登陆网站;
(3)根据web网站页面的指引,选择饰品本体1信息,即步骤(A)上载的信息;
(4)根据web网站页面的指引,选择活性生物质3信息,即步骤(B)上载的信息;
(5)根据web网站页面的指引,选择所述饰品本体1与活性生物质3结合后的效果信息,即步骤(C)上载的信息;
(6)确认上述选择,生成订单;
(7)进入订单处理流程,即执行步骤(D)。
所述的步骤(1)~(6)都是用户即访问者通过互联网,访问记载有所述饰品本体1信息、活性生物质3信息及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的web网站,通过选择性的点击操作完成的;该访问者包括消费者、设计师及供应者等角色。
当然,所述的步骤A~C是网站建设步骤,初始的网站建设是由设计者或供应者通过网络先行完成;初始的网站建设步骤完成后,之后的步骤A~D以及步骤1~6,都不再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先后顺序,并且将其中的部分步骤进行多次反复、交替进行,使网站内容丰富、操作方便。
请参见图5,一种实现前述定制方法的信息系统,其包括通过互联网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的网络服务器和多个网络终端,每个网络终端内均设有web网络浏览器程序;这种网络终端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移动网络终端设备。
所述的服务器端运行有一可供用户访问的web网站服务程序,该网站程序包括前台程序,其中包括web服务程序;后台程序包括:用来分别记载或接收所述饰品本体1信息的饰品本体数据模块、记载活性生物质3信息的生物质数据模块,及所述的饰品本体与活性生物质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的结合效果数据模块,并设有供访问者通过设定的点击操作完成相应选择的逻辑控制模块;所述的各数据模块均与所述的逻辑控制模块连接;该逻辑控制模块与前台程序连接,并协同工作,按照访问者的选择完成各步选择操作,获得自己定制的完整产品信息;生成订单后,由设计者或供应者提供相应的产品。
实施例2:请参见图6、图7、图8,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饰品、制备生态饰品的方法、生态饰品的定制方法及定制方法的信息系统,其基本上均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部4为一环形壳体42,在环形壳体42内侧设有向内的空腔,在该空腔内设有卡齿43,在饰品本体1外表面2设有与该环形壳体42的卡齿43相匹配的卡齿43,所述环形壳体42罩着所述生态观赏部31,并使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3生存的局部环境。
所述饰品本体1还包括一基质部5,该基质部5为一设置在所述容置部21内的固态混合物,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3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具体为富含营养物质的有机质、泥土等,用来为活性生物质的生长提供养分,并存储水分等。
所述饰品本体1,还包括一包覆层6,该包覆层6为一透气层,其包覆所述基质部5的局部或全部,所述的活性生物质3设置在该包覆层6的内侧或外侧。该包覆层6将基质部5包覆起来,并放置在容置部21内,并使基质部5的上表面2提供给活性生物质3附着;特别避免呈松散状态的基质部物质,脱离容置部而飞溅到外部,污染饰品本体1或者其他部分;同时也便于将基质部5物质作为一个整体,设置在本体容置部21内。
所述饰品本体1,还包括一支持部7,该支持部7为一中空构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5或所述容置部21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5或容置部21或包覆层6相接触,该中空构件具体可为一框型构件71,将基质部5放置在框型构件71内,该框型构件71再与包覆层6相接触,并为包覆层6提供一个附着的框架。支持部7可以填充容置部21内部的部分空间,减少基质部5的体积和整体质量,同时,其内部中空部分可以用来通风,或存储水等物质,或为昆虫等生物质提供生存空间。
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饰品本体1为一环形圈,为一手镯,或者环形的项圈,或者其他装饰圈,在该饰品本体1外侧表面2向内设有容置部21、生态观赏部31、基质部5、包覆层6、支持部7及在饰品本体1外侧设有与饰品本体1相互扣合的外罩部4。
本实施例通过改进结构,更适合用来养植一些植株略高的绿色植物或菌类,如草类、真菌等,同时可以养殖一些昆虫,如瓢虫、蚯蚓、蚂蚁、甲虫、毛毛虫等。
请参见图9,一种制备前述生态饰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饰品本体1,并在该饰品本体1的局部表面2,设置一向内的凹槽形成一容置部21;
(2)制备一外罩部4,使其包覆所述的本体或容置部21,使所述的容置部21或饰品本体1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31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3生存的局部环境;
(3)制备一基质部5,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的容置部21凹槽内;该基质部5为一固态混合物,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3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基质部的固态混合物可以是废旧的纸、纤维、细沙、泥土等混合制成。
(4)制备一包覆层6,该包覆层6为一透气层,并使其包覆所述基质部5的局部或全部,并将所述的活性生物质3设置在该包覆层6的内侧或外侧;本实施例中,包覆层由废旧的布料制成;
(5)制备一支持部7,该支持部7为一中空构件,并将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5或所述容置部21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5或容置部21或包覆层6相接触,支撑所述的基质部5、包覆层6;本实施例中,支持部由废旧金属丝、塑胶线、塑胶杆、树枝等材料制成;
(7)在所述的容置部21、基质部5、包覆层6、外罩部4及支持部7上,分别设置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
(8)培植生态观赏部3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81)在该凹槽内设置可在该凹槽内生长的活性生物质3,如苔藓、地衣或其他植物、菌类,还可以包括一些昆虫;
(82)保持适宜的条件使该活性物质在容置部21内生存,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凹槽,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1上的生态观赏部31,制得生态饰品。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经常补充水分、养分等,并保持适当的光照、通风和温度等条件,使活性生物质不断的生长,逐渐附着、覆盖所述的容置部21,使用者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生物质(植物、昆虫)的不同的状态,和动态、连续的变化,从中了解到生物质自然的成长过程,和动态的、自然生成的美感。
所述的步骤(1)~(7)并无先后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实施例3:
请参见图6、图10、图11,本发明提供的生态饰品、制备生态饰品的方法、生态饰品的定制方法及定制方法的信息系统基本与实施例2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饰品本体1还包括一透气部8,该透气部8设置在所述的容置腔内侧、所述的包覆层6与容置部21之间,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容置腔内,或用于蓄水,该透气部8内可设置海绵、木屑等吸水透气材料。
参见图10,所述的透气部8,为一体设置在该容置部21内侧表面2、向内伸出的、多条平行的肋条81之间形成的间隙,用来实现内外部通风,利于生物质的存活和繁殖。
参见图11,所述的透气部8还可为一设置在所述容置部21内侧表面2与包覆层6外侧表面2之间的多孔材料层82。
在所述的容置部21、基质部5、包覆层6、外罩部4、透气部8或支持部7上,分别设有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各部分两两之间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将各部分固定,使其不产生相对位移,该连接件可为各部分相互连接的固定块或者固定柱。
参见图10或图11,本实施例中选择的饰品本体1为一手镯形状,在该饰品本体1外侧表面2向内设有容置部21、生态观赏部31、基质部5、包覆层6、支持部7、透气部8,及在饰品本体1外侧设有与饰品本体1相互扣合的外罩部4。
参见图12,一种制备前述生态饰品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饰品本体1,并在该饰品本体1的局部,设置一向外的表面2,向内形成一容置部21;
(2)制备一外罩部4,使其包覆所述的本体或容置部21,使所述的容置部21或饰品本体1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31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3生存的局部环境;
(3)制备一基质部5,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的容置部21内;该基质部5为一固态混合物,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3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
(4)制备一包覆层6,该包覆层6为一透气层,并使其包覆所述基质部5的局部或全部,并将所述的活性生物质3设置在该包覆层6的内侧或外侧;
(5)制备一支持部7,该支持部7为一中空构件,并将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5或所述容置部21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5或容置部21或包覆层6相接触,支撑所述的基质部5、包覆层6;
(6)制备一透气部8,将该透气部8设置在所述的容置腔内侧、所述的包覆层6与容置部21之间,其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容置腔内,或蓄水;
(7)在所述的容置部21、基质部5、包覆层6、外罩部4、透气部8或支持部7上,分别设置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
(8)培植生态观赏部31:(81)在该凹槽内设置可在该凹槽内生长的活性生物质3,(82)保持适宜的条件使该活性物质在容置部21内生存,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凹槽,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1上的生态观赏部31,制得生态饰品。
所述的步骤(1)~(7)无先后顺序,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饰品本体1,还可为环形、方形、柱形、球形、半球形、椭球形、饼形、心形、月牙形、鼓形及边缘不规则的立方体之一,或其任意结合体,以及设计者所设计的其他适合的立方体。
所述活性生物质3为具有活性、可生长的植物的种子、根、茎、孢子或活体植株之一,或微生物的菌种、菌丝或菌株之一;或植物与微生物的活性可生长共生物;或昆虫的卵、蛹或活体之一;或前述各物质的组合;具体可以是苔藓类、地衣类、真菌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或适合在狭小区域内生长的其他微生物、植物;昆虫可以是蚂蚁、蚂蚱、蟋蟀、蚯蚓、蚕、天牛、毛虫、蜗牛、萤火虫等,或甲壳类、软体类、多足类等,或适合在狭小空间生存的其他昆虫。
本发明的生态饰品本体1还可以为其他金属或者非金属制作而成,包括塑料、橡胶类;动物骨骼、贝壳类;木料、植物果核类;宝玉石及各种彩石类,如钻石、翡翠、石榴石、黄玉、水晶、绿松石等;玻璃、陶瓷类,如景泰蓝、琉璃、水晶玻璃等。
本发明的生态饰品是可用于供摆设陈列的艺术摆件,也可以是用于佩戴的实用化的艺术造型首饰:具体可以是用在头发四周及耳、鼻等部位的装饰头饰;发饰,包括发夹等;耳饰,包括耳环、耳坠等;用在颈、胸背、肩等处的装饰的胸饰,各式各样的项链、项圈等;手饰,包括手镯、臂环、手链等;如脚饰,包括脚镯、脚链等;或者为其他随身携带的挂饰等。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也可以增加其他的步骤;所述的定制方法及信息系统,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步骤或者模块结构去实现。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方法或结构,而得到的其他的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生态饰品,其包括一饰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饰品本体的局部,设有一向外的表面,向内形成一容置部,该表面范围内设有可在该表面上生长的活性生物质,该活性生物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表面,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上的生态观赏部;其还包括一基质部,该基质部为一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的固态混合物,以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其还包括一包覆层,该包覆层为一透气层,其包覆所述基质部的局部或全部,所述的活性生物质设置在该包覆层的内侧或外侧;其还包括一支持部,该支持部为一中空构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或所述容置部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或容置部或包覆层相接触;所述活性生物质为具有活性、可生长的植物的种子、根、茎、孢子或活体植株之一,或微生物的菌种、菌丝或菌株之一;或植物与微生物的活性可生长共生物;或昆虫的卵、蛹或活体之一;或前述各物质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部,为一向内的凹槽;所述饰品本体还包括一外罩部,该外罩部为一透明且透气的层状包覆物,包覆在所述容置部外侧或所述饰品本体的外侧,将所述的容置部或饰品本体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生存的局部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饰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透气部,该透气部设置在所述的包覆层与容置部之间,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容置部内,或用于蓄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部,为一体设置在该容置部内侧表面、向内伸出的、多条平行的肋条之间形成的间隙;或为一设置在所述容置部内侧表面与包覆层外侧表面之间的多孔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饰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容置部、基质部、包覆层、外罩部、透气部或支持部上,分别设有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各部分两两之间设有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饰品本体,为环形、方形、柱形、球形、半球形、椭球形、饼形、心形、月牙形、鼓形及边缘不规则的立方体之一,或其任意结合体。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生态饰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一饰品本体,并在该饰品本体的局部,设置一向外的表面,向内形成一容置部;
(8)在该容置部内设置可在凹槽内生长的活性生物质,保持适宜的条件使该活性生物质在容置部内生存,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连续变化的有机物覆盖所述的容置部,形成嵌设在所述饰品本体上的生态观赏部,制得生态饰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生态饰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8)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2)制备一外罩部,使其包覆所述的本体或容置部,使所述的容置部或饰品本体围成一闭合的空间,保护所述的生态观赏部并形成适宜活性生物质生存的局部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生态饰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8)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3)制备一基质部,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的容置部内;该基质部为一固态混合物,固着所述的活性生物质和/或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物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生态饰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3)和步骤(8)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4)制备一包覆层,该包覆层为一透气层,并使其包覆所述基质部的局部或全部,并将所述的活性生物质设置在该包覆层的内侧或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生态饰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8)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5)制备一支持部,该支持部为一中空构件,并将其设置在所述基质部或所述容置部内,其外侧面与所述的基质部或容置部或包覆层相接触,支撑所述的基质部、包覆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生态饰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5)和步骤(8)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6)其还包括一透气部,将该透气部设置在所述的包覆层与容置部之间,其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容置部内,或蓄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生态饰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6)和步骤(8)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7)在所述的容置部、基质部、包覆层、外罩部、透气部或支持部上,分别设置多个用来通气、连接或给排水的通孔。
14.一种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生态饰品的定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饰品本体信息;
(2)选择活性生物质信息;
(3)选择所述饰品本体与活性生物质结合后的效果信息;
(4)确认上述选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A)设计并上载所述的饰品本体信息数据;
(B)设计并上载所述的活性生物质信息数据;
(C)设计并上载所述饰品本体与活性生物质结合后效果的信息数据;
(D)收到上述信息并按照该信息数据制作生态饰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4)是通过互联网,访问记载有所述饰品本体信息数据库、活性生物质信息数据库及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数据库的网站,通过选择性的点击操作完成的;所述的步骤(A)~(C)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可接收所述饰品本体、活性生物质及二者结合后的效果信息数据的网站,通过选择性的点击操作完成的。
1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4所述定制方法的信息系统,其包括通过互联网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的网络服务器和网络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端运行有一可供用户访问的网站程序,该网站程序包括用来分别记载或接收所述饰品本体信息数据的模块、记载活性生物质信息数据的模块及二者结合后效果信息数据的模块,并设有供访问者通过设定的点击操作完成相应选择的页面和逻辑控制模块。
CN201410036902.0A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Active CN103782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6902.0A CN103782832B (zh)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6902.0A CN103782832B (zh)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832A CN103782832A (zh) 2014-05-14
CN103782832B true CN103782832B (zh) 2016-10-05

Family

ID=5065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6902.0A Active CN103782832B (zh)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2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3951B (zh) * 2017-12-29 2022-04-01 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育苗盘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15475A (zh) * 2019-11-04 2020-03-27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保护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天敌的生态岛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6839Y (zh) * 2006-06-21 2007-06-27 吴少伯 生态广告
CN200980271Y (zh) * 2006-11-14 2007-11-28 徐伟 活体植物装饰面砖
CN201550719U (zh) * 2009-06-30 2010-08-18 深圳市百福珠宝有限公司 一种饰品
CN203073172U (zh) * 2012-07-13 2013-07-24 段云峰 一种含有细胞的装饰物
CN103230133A (zh) * 2013-04-24 2013-08-07 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松散的营养基颗粒掉出的植物生长戒指
CN203896846U (zh) * 2014-01-24 2014-10-29 东莞市高鑫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饰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6839Y (zh) * 2006-06-21 2007-06-27 吴少伯 生态广告
CN200980271Y (zh) * 2006-11-14 2007-11-28 徐伟 活体植物装饰面砖
CN201550719U (zh) * 2009-06-30 2010-08-18 深圳市百福珠宝有限公司 一种饰品
CN203073172U (zh) * 2012-07-13 2013-07-24 段云峰 一种含有细胞的装饰物
CN103230133A (zh) * 2013-04-24 2013-08-07 天津虹炎科技有限公司 防止松散的营养基颗粒掉出的植物生长戒指
CN203896846U (zh) * 2014-01-24 2014-10-29 东莞市高鑫机电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饰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832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ngold et al. Making and growing: An introduction
Quinn Textile Visionaries: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in Textile Design
CN203896846U (zh) 一种生态饰品
Bell et al. SCOBY Breastplate: Slowly Growing a Microbial Interface
CN103782832B (zh) 一种生态饰品、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Han et al. Miao traditional patterns: the origins and design transformation
CN103069989A (zh) 一种苔藓植物观赏瓶的制作方法
Keune Co–designing with plants. Degrading as an overlooked potential for interior aesthetics based on textile structures
CN102173269B (zh) 彩色蚕茧工艺装饰品
CN203884480U (zh) 一种微缩生态景观装置
CN103782951B (zh) 一种微缩生态景观装置、制作方法及其定制方法和信息系统
Kuhn Garden Variety: Botany and Multiplicity in Harriet Beecher Stowe's Abolitionism
Bertling (Com) postmodernity: Artists Cultivating a Lust for Mortality
Agüero et al. Tombs and tumuli on the coast and Pampa of tarapaca: explaining the Formative Period in northern Chile (South-Central Andes)
Ghosh et al. Folk dance and local ecologies: ethnographic explorations on the Chhau mask makers of Charida, West Bengal
Terlep et al. Iridescent beetle adornments suggest incipient status competition among the earliest horticulturalists in bears ears national monument
Rostański Modelling Nature in Ecologically Oriented Urban Context
Falco et al. Designing with Nature. Ancestrality and Collaboration with the Living in Contemporary Times
Langella Biodesign as a strategy of autonomy in the emergency scenario
Lartey Integrated cultural weaves (Fugu, Kente and Kete) woven with organic dyed yarns
Chang et al. Ansai peasant paintings: inheritance of Chinese primitive culture and primitive philosophy
Jing et al. Based on the digital technology of smoked painting cultural creation product design
Khazbulatov ORNAMENT AS A LANGUAGE OF CULTUR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CN1251891C (zh) 用植物制作的工艺品
Van Drie Intimate Distor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2

Address after: B313, Daguan South Road, Huangcun village, Guangzhou, Guangdong, Tianhe District 26, China

Co-patentee after: Gao Xin group (Hongkong) Limite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igh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Nancheng District week Xilong Xi Road No. 5, Goldman Goldman Technology Science Park Building Room 806

Co-patentee before: Gao Xin group (Hongkong)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aoxi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3

Address after: Room 1132, No. 2, Huaqia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Gaoxin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ianhe District Huang Cun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City Daguan road 511400 No. 26 B313

Co-patentee before: Gaoxin Group (Hong Kong)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aoxin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