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1083A -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1083A
CN103781083A CN201210412924.3A CN201210412924A CN103781083A CN 103781083 A CN103781083 A CN 103781083A CN 201210412924 A CN201210412924 A CN 201210412924A CN 103781083 A CN103781083 A CN 103781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value
base station
report
target
mobile communic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2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汉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Taiwan filed Critical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129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1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0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装置是由一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且包含评估模块、判断模块及通报模块。该评估模块用以评估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多个基站间个别的连线能力。该判断模块用以根据该连线能力与不同于该标准条件的一自订条件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该标准条件为该无线通信网络针对该连线能力所规范的一临界值。若该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该通报模块即提出该报告至该无线通信网络。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无线通信技术相关,并且尤其与提升移动通信装置的维持连线能力的技术相关。
背景技术
论及手机等移动通信装置的功能,一般而言首重稳定的连线能力,也就是要确保通话品质无论在何种情况皆维持相当的水准,当然更不能因使用者的移动而导致通话中断。通话中断的情况大多出现在移动通信装置进入基站信号微弱的区域或是两基站的交界区域时。
图1用以说明一移动通信装置遭遇的通话中断实例。图中的横轴为时间,纵轴为该移动通信装置所量测到的周边基站信号强度(或者是信号杂讯比)。在此范例中,基站11~13皆隶属于同一无线通信网络,能为该移动通信装置提供服务。在时间点T1之前,该移动通信装置的通话连线是由基站11提供。由于该移动通信装置的位置改变,或是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基站11间出现遮蔽物,基站11的信号强度在时间点T1陡然下降。虽然该移动通信装置在时间点T0已测得其邻近区域出现一个信号强度颇佳的基站13,但由于该移动通信装置来不及在基站11的信号强度骤降之前透过基站11向该无线通信网络的系统管理者申请并取得基站13的通信资源使用权,该移动通信装置原本正在进行中的通话仍然会在时间点T1被中断,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若该移动通信装置为一通用地面无线存取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UTRAN)中的移动通信装置,在时间点T1之前,基站11是主要为该移动通信装置提供连线服务的主动组(active set)基站,基站12则可能是因信号强度较弱而始终被列为该移动通信装置的监视组(monitor set)基站。UTRAN规格书中定义有多种事件(event)。事件1A代表移动通信装置测得原本不属于主动组的一基站的信号强度已升高至达到应被列入主动组的程度,或者称该基站进入该移动通信装置的通报范围(reporting range)。通报范围的门槛值与主动组中信号最强的基站的信号强度有关。事件1B代表移动通信装置测得原本属于主动组的一基站的信号强度已下降至离开该通报范围。事件1C则是代表移动通信装置的量测结果显示应以一监视组基站取代一主动组基站。
以图1的情况为例,在测得基站13进入通报范围后,该移动通信装置应向系统管理者提出报告,告知事件1A的出现。在收到该报告后,若基站13仍有闲置资源,系统管理者即可将基站13的通信资源使用权授予该移动通信装置。不过,在上述范例中,该移动通信装置在向系统管理者报告事件1A之前就失去了连线能力,来不及将基站13列入其主动组基站。另一方面,仅被列为监视组基站的基站12在这个情况下亦无济于事。
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是提高移动通信装置的硬件水准(例如电路的敏感度和抗杂讯能力),使移动通信装置具有更强悍的连线能力,即使在恶劣的通信环境亦能收送数据,进而减少断线机率。然而,采行此一方案无疑必须付出高昂的硬件成本。
此外,现有的移动通信装置通常都只能被动地接受系统管理者决定的资源安排。在某些情况下,移动通信装置也可能是因为系统管理者对于基站资源的配置方式或配置时间不理想而遭遇断线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藉由采用自订条件而非无线通信网络规范的标准条件来决定向无线通信网络申请资源使用权的时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可大幅降低因通信资源贫弱而造成通话中断的机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移动通信装置。该移动通信装置是由一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且包含一评估模块、一判断模块及一通报模块。该评估模块用以评估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多个基站间个别的一连线能力。该判断模块用以根据该连线能力与不同于一标准条件的一自订条件判断是否应提出一报告,其中该标准条件为该无线通信网络针对该连线能力所规范的一临界值。若该判断模块判定应提出该报告,该通报模块提出该报告至该无线通信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移动通信装置由一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该控制方法首先执行一评估步骤,评估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多个基站间个别的一连线能力。该控制方法随后执行一判断步骤,根据该连线能力与不同于该标准条件的一自订条件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其中该标准条件为该无线通信网络针对该连线能力所规范的一临界值。若该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为应提出该报告,则该控制方法执行一通报步骤,提出该报告至该无线通信网络。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以说明一移动通信装置遭遇的通话中断实例。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装置的方块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进一步包含过滤模块的范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装置控制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12、13:基站200:移动通信装置
22:评估模块23:接收模块
24:判断模块25:过滤模块
26:通报模块28:记录模块
S42~S46: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图2所示的移动通信装置200,其中包含评估模块22、判断模块24、通报模块26和记录模块28。在实际应用中,移动通信装置200可以是各种具备与无线通信网络沟通的能力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笔记型电脑、游戏机台或平板电脑。须说明的是,记录模块28并非移动通信装置200的必要元件。以下主要以移动通信装置200由一地面无线存取网络(UTRAN)提供通信服务的情况为例,但本发明的范畴不以此为限。
评估模块22负责持续或周期性地评估移动通信装置200与其邻近范围内基站间的个别连线能力。此连线能力被网络端据以决定一基站与此移动通信装置200的链结关系,例如一基站应被指派为移动通信装置200的主动组(active set)基站、监视组(monitor set)基站,或两者皆非。指派给移动通信装置200的主动组清单和监视组清单储存于移动通信装置200的记录模块28中。相较于监视组基站,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较强,被UTRAN系统管理者配置为替移动通信装置200提供连线服务。实务上,该连线能力可用移动通信装置200针对各基站所量测到的信号强度或是信号杂讯比表示。
有关连线强度的回报,UTRAN规格书中定义有多种事件;在检测到一事件发生后,移动通信装置200须通报UTRAN的系统管理者,以利系统管理者就通信资源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整。针对各类型的事件,UTRAN规格书中皆订有通报标准。在现行的UTRAN规格下,为了降低移动通信装置因通信资源贫弱而造成通话中断的机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通信装置200中设有判断模块24,采用一自订条件(不同于UTRAN要求的标准条件)来判断是否应针对某一事件提出报告。以下实施例中首先介绍利用判断模块24来判断是否须就事件1A提出报告的范例。
事件1A代表原本不属于主动组的一基站落入移动通信装置的通报范围(reporting range)。已知的事件1A门槛值(以下称为第一标准门槛值)并非定值;UTRAN规格书规定:第一标准门槛值为自主动组基站的一信号强度指标(例如目前信号最强的主动组基站的信号强度)减去系统管理者提供的一特定数值。依照UTRAN规格书的规范,若移动通信装置的主动组基站尚未额满(上限通常为四个),当移动通信装置检测到原本未被列于主动组的一基站的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一标准门槛值时,必须发出事件1A的报告,请求UTRAN的系统管理者将该基站新增为该移动通信装置的主动组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200中的判断模块24采用不同于第一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一自订门槛值来评估通报模块26是否应发出事件1A的报告。以下假设记录模块28所记录的主动组清单中原本仅列有一个基站(代号001),且移动通信装置200根据基站001的信号强度估算出第一标准门槛值为-12B。举例而言,判断模块24将第一自订门槛值订为-18dB。在评估模块22检测到另外一基站(代号002)的连线能力高于-18dB时,判断模块24便判定通报模块26应发出事件1A的报告,请求UTRAN的系统管理者将基站002新增为移动通信装置200的主动组基站。也就是说,即便基站002尚未达到UTRAN规定的被列入主动组基站的标准,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200的判断模块24仍判定应发出事件1A的报告,请求UTRAN的系统管理者将基站002新增为移动通信装置200的主动组基站。
简言之,在主动组基站的数量尚未达到上限前,判断模块24放宽提出事件1A报告的条件,使移动通信装置200以较低的标准尽快取得较多个基站的服务资源。虽然基站002的连线能力可能不如基站001,但仍有一定的连线能力。在将基站002列为主动组基站之后,倘若基站001的连线能力突然大幅下降或完全消失,至少有基站002可为移动通信装置200提供服务,保持其连线不致完全中断。或许在依靠基站002做为主动组基站一段时间之后,移动通信装置200就可移动到有其他连线能力较佳的基站的覆盖范围内。
针对事件1A,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4所采用的第一自订门槛值为定值(例如上述-18dB)。就现行技术而言,将事件1A的自订门槛值设为-18dB将使得几乎任何一个被评估模块22检测到具有连线能力的基站都会被判断模块24判定为应纳入主动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自订门槛值为随着第一标准门槛值变动的不定值(例如为第一标准门槛值减去3dB)。实务上,移动通信装置200可不改变UTRAN规格书中规定的事件1A门槛值计算式,但以一个或多个自订值取代该计算式中原本由UTRAN网络端提供的数值,藉此产生异于第一标准门槛值的第一自订门槛值。举例而言,假设第一标准门槛值TH1A_STANDARD的计算式为:TH1A_STANDARD=MBEST-R1A,其中MBEST代表目前信号最强的主动组基站的信号强度,R1A则是UTRAN网络端提供的一数值。移动通信装置200可根据MBEST的大小另决定一数值R’1A代入该计算式,使计算结果(亦即第一自订门槛值)无论如何皆等于-18dB。在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200被设计为:(1)当MBEST高于-18dB,根据MBEST另决定数值R’1A,以将事件1A的门槛值设定为-18dB;(2)当MBEST低于-18dB,采用UTRAN网络端提供的数值R1A,以将事件1A的门槛值设定为第一标准门槛值。易言之,判断模块24可被设计为选择性地采用一自订条件或一标准条件。
在判断是否应提出事件1A的报告时,判断模块24亦可采用时间为考量基准之一。假设UTRAN的系统管理者规定,一非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经过长于一标准时间(例如200毫秒)持续高于事件1A的门槛值,移动通信装置始得提出报告。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4被设计为:在一非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经过长于一自订时间(例如60毫秒)仍保持为高于事件1A的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自订时间短于该标准时间。相似地,判断模块24可选择性地放宽就事件1A提出报告的条件,以协助移动通信装置200较快取得更有利于现况的服务资源。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自订时间为可调整的,并且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认定为连线能力不佳时,该自订时间被缩短。这种做法的好处同样在于能协助移动通信装置200于主动组基站的服务品质不理想时提前请求取得较佳的服务资源。
UTRAN规范的事件1B代表原本属于主动组的一基站的连线能力已下降至进入通报范围,也就是下降至低于事件1B的门槛值(以下称为第二标准门槛值)。事件1B的报告用以请求UTRAN系统管理者自主动组清单删除该基站。按照UTRAN规格书的规定,无论目前主动组基站的数量为何,移动通信装置在检测到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下降至低于第二标准门槛值时,便须提出事件1B的报告。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200中的判断模块24采用低于第二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二自订门槛值来评估通报模块26是否应发出事件1B的报告。也就是说,判断模块24于发现某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低于第二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事件1B的报告。
第二自订门槛值的设计方式有实务规则可循。一般而言,若连线能力低于-24dB就属于极度微弱的信号。因此,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自订门槛值可被设计为实测上很低的标准,例如大致等于-21dB,使通报模块26几乎不会发出任何事件1B的报告,因而令任何一个被评估模块22检测到尚具连线能力的基站都不会被判断模块24判定为应自主动组清单剔除。简言之,判断模块24提高就事件1B提出报告的条件,以协助移动通信装置200尽量保有较多个基站的服务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主动组的数量是否已经达到上限,都可以第二自订门槛值判断是否提出事件1B的报告。举例来说,判断模块24可被设计为:主动组基站数量尚未达到上限时以第二自订门槛值判断是否提出事件1B的报告,主动组基站数量已达上限后以第二标准门槛值判断是否提出事件1B的报告。另一例中,判断模块24被设计为不论主动组基站的数量是否达到上限,皆采取上述第二自订门槛值判断是否提出事件1B的报告。或者,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概念,以多阶段的概念设计提出事件1B报告的多个不同自订门槛值。
UTRAN规范的事件1C代表在主动组已满的情况下测得原本不属于主动组的一新基站的连线能力高于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事件1C的报告用以请求UTRAN系统管理者以该新基站取代该主动组基站,也就是将该主动组基站自主动组剔除,并将该新基站加入主动组。按照UTRAN规格书的规定,主动组基站已满的移动通信装置在检测到一非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MNEW高于某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MOLD与一特定数值H1C/2之和(以下称为第三标准门槛值)时,须提出事件1C的报告。该特定数值H1C是由UTRAN网络端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200中的判断模块24采用不同于第三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三自订门槛值来评估通报模块26是否应发出事件1C的报告。也就是说,判断模块24被设计为:若主动组基站数量已达上限,当一非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高于对应于一第三自订门槛值时,便判定应提出事件1C的报告,请求系统管理者以该非主动基站取代目前主动组中连线能力最弱的一个基站,成为主动组基站。
举例来说,第三自订门槛值可被设为固定值,例如-12dB。实务上,第三自订门槛值可随着主动组基站的整体或部分连线能力而调整。举例而言,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连线能力不佳时,判断模块24便调降第三自订门槛值,以协助移动通信装置200于主动组基站的服务品质不理想时提前请求取得较佳的服务资源。
实务上,移动通信装置200可不改变UTRAN规格书中规定的事件1C门槛值计算式,但以自订值取代该计算式中原本由UTRAN网络端提供的数值,藉此产生异于第三标准门槛值的第三自订门槛值。如上所述,第三标准门槛值TH1C_STANDARD的计算式为:TH1C_STANDARD=MWORST+H1C/2,其中MWORST代表目前最弱的主动组基站的信号强度,H1C则是UTRAN网络端提供的一数值。移动通信装置200可另决定一数值H’1C代入该计算式。于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200被设计为:(1)当目前连线能力最强的主动组基站的信号强度(MBEST)低于-12dB,令H’1C=[(-12)-MBEST]*2,藉此使第三自订门槛值随着MBEST变化;(2)当MBEST高于-12dB且MWORST低于-12dB,令H’1C=[(-12)-MWORST]*2,藉此使第三自订门槛值随着MWORST变化;(3)当MBEST和MWORST皆高于-12dB,采用UTRAN网络端提供的数值H1C,以将事件1C的门槛值设定为第三标准门槛值。
在判断是否应提出事件1C的报告时,判断模块24亦可采用时间为考量基准之一。UTRAN的系统管理者规定,一非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经过长于一标准时间持续高于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移动通信装置始得提出该报告。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4被设计为:在一非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经过长于一自订时间仍保持为高于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时提出该报告;该自订时间短于该标准时间。相似地,判断模块24可选择性地放宽就事件1C提出报告的条件,以协助移动通信装置200较快取得更有利于现况的服务资源。于一实施例中,上述自订时间为可调整的,并且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认定为连线能力不佳时,该自订时间被缩短。这种做法的好处同样在于能协助移动通信装置200于主动组基站的服务品质不理想时提前请求取得较佳的服务资源。
综观上述判断模块24针对事件1A、1B、1C所采行的处理方式,可将判断模块24的几种判断原则归纳如下:(1)在主动组基站尚未额满之前,尽量将邻近地区具有较佳连线能力的基站加入主动组;(2)在主动组基站尚未额满之前,尽量不自主动组剔除基站;(3)在主动组基站额满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判定应以较强基站取代较弱基站。须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判断原则可独立存在(亦即判断模块24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判断原则),并且各自皆能降低移动通信装置200因通信资源贫弱而造成通话中断的机率。
目前有许多通信服务业者会提供多个可利用的通信频率以及不同通信系统下的多个基站供移动通信装置连线。主动组中的所有基站通常是对应于同一通信频率。因此,主动组基站的整体或部分连线能力(例如目前主动组基站中最强的连线能力)可为评估使用中通信频率的品质的依据。UTRAN规范中定义的事件2D表示使用中通信频率的品质低于一标准门槛值。事件2D的报告用以请求UTRAN系统管理者准予一评估时段,供评估模块22评估邻近区域是否存在比使用中通信频率理想的其他通信频率或者其他更理想的通信系统。在收到事件2D的报告后,系统管理者会对移动通信装置发出准予该评估时段的讯息。实务上,当移动通信装置需要进行硬式交递(hard handover)时,即需要发出事件2D的报告。经评估后,若移动通信装置确实发现了比使用中通信频率理想的新通信频率或通信系统,便可向系统管理者请求自使用中通信频率切换至新通信频率或者新的通信系统。按照UTRAN规格书的规定,移动通信装置应于使用中频率品质低于事件2D的门槛值(以下称为第四标准门槛值)时提出事件2D的报告。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200中的判断模块24采用不同于第四标准门槛值的一第四自订门槛值来评估通报模块26是否应发出事件2D的报告。于一实施例中,第四自订门槛值被设定为高于第四标准门槛值,藉此令使用中频率品质尚未下降至低于第四标准门槛值之前,通报模块26就会发出事件2D的报告,让移动通信装置200得以提前开始评估新通信频率。由于使用中通信频率的品质可能会持续衰退,倘若未及早争取评估新通信频率或其他通信系统的机会,随后移动通信装置200可能会因与所有主动组基站失去连结而完全没有切换至新通信频率或其他通信系统的机会。改以较高的第四自订门槛值取代第四标准门槛值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UTRAN规范中定义的事件1E代表测得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高于一绝对门槛值TH1E,事件1F则是代表测得一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已下降至低于一绝对门槛值TH1F。若所有主动组基站皆符合应发出事件1F报告的条件,无疑表示该使用中通信频率的品质堪虑。实务上,除了移动通信装置200本身之外,系统管理者亦握有移动通信装置200的主动组基站清单。若系统管理者发现移动通信装置针对其所有主动组基站皆已提出事件1F的报告,系统管理者也会对移动通信装置发出准予前述评估时段的讯息。实务上,系统管理者是在同时集满移动通信装置200的所有主动组基站的事件1F报告后,才会发出准予前述评估时段的讯息。然而,各基站的连线能力通常都会持续上下变动。某个主动组基站的连线能力有可能会在短时间下降至低于门槛值TH1E但高于门槛值TH1F,随后又回升至高于门槛值TH1E。如此一来,移动通信装置便可能会不断发出事件1E的报告,无助于系统管理者判断是否应准予评估时段,却造成系统资源和操作时间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于一实施例中,通报模块26针对某一基站提出事件1E/1F报告后,若判断模块24再次判定应针对该基站提出相同事件1E/1F的报告,通报模块26不会提出此后续事件1E/1F的报告(等同于忽略判断模块24的判断结果)。举例而言,若在通报模块26针对一基站提出事件1E的报告后,该基站的连线能力首先下降至低于门槛值TH1E但仍高于门槛值TH1F,随后再上升至高于门槛值TH1E,导致判断模块24判定应针对该基站再次发出事件1E的报告,通报模块26会忽略此判定结果,也就是不重复发出事件1E的报告。另外一种可行的方式为,判断模块24前后两次判定应发出事件1E报告的时间间隔超过一特定长度,通报模块26才会针对第二次判定结果向系统管理者发出事件1E报告。相似地,若在通报模块26针对一基站提出事件1F的报告后,该基站的连线能力首先上升至高于门槛值TH1F但仍低于门槛值TH1E,随后再下降至低于门槛值TH1F,导致判断模块24判定应针对该基站再次发出事件1F的报告,通报模块26会忽略此判定结果,也就是不重复发出事件1F的报告。
于一实施例中,通报模块26包含一控制单元(未绘示),用以根据一使用中频率品质调整该报告的长度。举例而言,若评估模块22的输出显示目前的使用中频率品质不佳,该控制单元可适度删减报告中的某些非必要内容,以缩小报告的整体份量。频率品质愈差,封包错误或遗漏的机率就愈高。某些系统管理者会在错误封包达到一定数量时要求移动通信装置重新传送整份报告。利用控制单元来控制报告的长度可减少须重传报告的可能性,进而为移动通信装置200尽快争取所需要的通信资源。
于一实施例中,通报模块26主动于该报告中提供该无线通信网络未要求的一参考资讯。举例而言,某些UTRAN系统管理者不会要求移动通信装置在报告中包含各基站的参考时间资讯,但若移动通信装置200判定该参考时间资讯可协助系统管理者正确配置通信资源,移动通信装置200即可令通报模块26主动在将传送给系统管理者的报告内容中加入该参考时间资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移动通信装置200进一步包含一接收模块23和一过滤模块25。接收模块23用以接收该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移动通信装置200的切换基站指令、切换频率指令或切换通信系统指令。过滤模块25则用以选择性地拒绝该切换基站指令、切换频率指令或切换通信系统指令。举例而言,回应于事件1C的报告,系统管理者会指示移动通信装置200以某个新基站取代一主动组基站。倘若在送出事件1C的报告之后,评估模块22的输出显示该新基站的连线能力急遽下降,已不适任其主动组基站,则过滤模块25可选择拒绝此切换基站指令,系统管理者便不会进行后续相对应的资源配置调整。
又例如,回应于事件2D的报告,系统管理者会指示移动通信装置200自一使用中通信频率切换至一新通信频率。倘若在送出事件2D的报告之后评估模块22的输出显示该使用中通信频率的品质又恢复到一定水准,则过滤模块25可选择拒绝此切换频率指令。再例如,回应于事件2D的报告,若系统管理者指示移动通信装置200自一使用中通信系统切换至另一通信系统。倘若在送出事件2D的报告之后评估模块22的输出显示该使用中通信系统的品质又恢复到一定水准,则过滤模块25可选择拒绝此切换通信系统指令。
在图3所示的范例中,过滤模块25被设计为根据评估模块22判断出的基站连线能力(可被视为移动通信装置200的主动基站的品质指标)决定应接受或拒绝该切换基站指令、该切换频率指令或该切换通信系统指令。于实际应用中,接收模块23和评估模块22、通报模块26皆可被整合在移动通信装置200的收发电路中,共用硬件资源,但不以此为限。
于实际应用中,UTRAN系统管理者握有权力,可决定将哪些基站能列入移动通信装置的主动组清单或是监视组清单。易言之,一基站必须被包含在UTRAN系统管理者规定一个预设基站群组中,移动通信装置才能使用其通信资源。假如移动通信装置检测到不在该预设基站群组中的基站,即使该基站的连线能力极佳,移动通信装置亦无从使用该基站的通信资源。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4被设计为:无论一基站是否包含于该预设基站群组中,判断模块24都会判定应将评估模块22针对该基站产生的连线能力评估结果通报至UTRAN系统管理者。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如果除了该基站之外,移动通信装置200周边已无其他可用的通信资源,UTRAN系统管理者也许会考虑分配该基站的资源使用权给移动通信装置2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应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流程图绘示于图4。该移动通信装置是由一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该控制方法首先执行一评估步骤S42,评估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多个基站间个别的一连线能力。该控制方法随后执行一判断步骤S44,根据该连线能力与不同于该标准条件的一自订条件判断是否应提出一报告。该标准条件为该无线通信网络针对该连线能力所规范的一临界值。若判断步骤S44的判断结果是,则该控制方法执行一通报步骤S46,提出该报告至该无线通信网络。若判断步骤S44的判断结果否,则步骤S42或步骤S44可被重复执行。
先前在介绍移动通信装置200时描述的各种实施细节(例如针对各种事件的处理方式)皆可应用至图4所绘示的控制方法中,其细节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藉由采用自订条件而非无线通信网络规范的标准条件来决定向无线通信网络申请资源使用权的时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可大幅降低因通信资源贫弱而造成通话中断的机率。须说明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概念可应用在各种需要透过发送报告来向无线通信网络申请资源使用权的移动通信装置,不限于符合UTRAN规范的移动通信装置。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Claims (32)

1.一种移动通信装置,由一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包含:
一评估模块,用以评估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多个基站间个别的一连线能力;
一判断模块,用以根据该连线能力与不同于一标准条件的一自订条件判断是否应提出一报告,其中该标准条件为该无线通信网络针对该连线能力所规范的一临界值;以及
一通报模块,若该判断模块判定应提出该报告,该通报模块提出该报告至该无线通信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记录模块,其中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
其中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未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判断模块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将该目标基站加入该主动组清单;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一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低于该第一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一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一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判断模块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一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记录模块,其中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
其中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未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判断模块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将该目标基站加入该主动组清单;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标准时间,该自订条件包含短于该标准时间的一自订时间;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标准时间仍保持为高于一第一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判断模块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自订时间仍保持为高于该第一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记录模块,其中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
其中当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判断模块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将该目标基站自该主动组清单删除;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二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低于该第二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二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低于该第二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判断模块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低于该第二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未达一上限,该通报模块不提出该报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记录模块,其中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
其中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已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判断模块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以该目标基站取代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一原始基站;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三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低于该第三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三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三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判断模块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三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自订门槛值为可调整的;当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认定为连线能力不佳时,该判断模块降低该第三自订门槛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记录模块,其中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
其中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已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判断模块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以该目标基站取代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一原始基站;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标准时间,该自订条件包含短于该标准时间的一自订时间;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标准时间仍保持为高于一第三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判断模块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自订时间仍保持为高于该第三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订时间为可调整的;当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认定为连线能力不佳时,该判断模块缩短该自订时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判断模块根据该多个基站的这些连线能力决定一使用中频率品质,并根据该使用中频率品质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准予一评估时段,供该评估模块评估一新通信频率;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四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高于该第四标准门槛值的一第四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使用中频率品质低于该第四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该判断模块于该使用中频率品质低于该第四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报模块包含一控制单元,用以根据一使用中频率品质调整该报告的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报模块主动于该报告中提供该无线通信网络未要求的一参考资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记录模块,其中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
其中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与一绝对门槛值的一相对关系改变时提出该报告;该通报模块选择性地忽略并且不提出该报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接收模块,用以接收该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该移动通信装置的一切换基站指令、一切换频率指令或一切换通信系统指令;以及
一过滤模块,用以选择性地拒绝该切换基站指令、该切换频率指令或该切换通信系统指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模块是根据该多个基站的这些连线能力决定应接受或拒绝该切换基站指令、该切换频率指令或该切换通信系统指令。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报告所对应的一目标基站应包含于一预设基站群组中,该自订条件为该目标基站得非包含于该预设基站群组中。
17.一种应用于一移动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移动通信装置由一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服务,该控制方法包含:
(a)评估该移动通信装置与多个基站间个别的一连线能力;
(b)根据该连线能力与不同于一标准条件的一自订条件判断是否应提出一报告,其中该标准条件为该无线通信网络针对该连线能力所规范的一临界值;以及
(c)若步骤(b)判定应提出该报告,提出该报告至该无线通信网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步骤(b)包含:
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未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将该目标基站加入该主动组清单;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一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低于该第一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一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一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步骤(b)亦包含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一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步骤(b)包含:
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未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将该目标基站加入该主动组清单;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标准时间,该自订条件包含短于该标准时间的一自订时间;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标准时间仍保持为高于一第一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步骤(b)亦包含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自订时间仍保持为高于该第一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步骤(b)包含:
当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将该目标基站自该主动组清单删除;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二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低于该第二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二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低于该第二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步骤(b)亦包含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低于该第二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含:
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未达一上限,判定不提出该报告。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步骤(b)包含:
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已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以该目标基站取代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一原始基站;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三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低于该第三标准门槛值的一第三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三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步骤(b)亦包含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高于该第三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当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认定为连线能力不佳时,降低该第三自订门槛值。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步骤(b)包含:
当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基站数量已达一上限且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未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根据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以该目标基站取代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一原始基站;
其中该标准条件包含一标准时间,该自订条件包含短于该标准时间的一自订时间;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标准时间仍保持为高于一第三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步骤(b)亦包含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经过长于该自订时间仍保持为高于该第三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当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被认定为连线能力不佳时,缩短该自订时间。
26.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含根据该多个基站的这些连线能力决定一使用中频率品质,并根据该使用中频率品质判断是否应提出该报告,以请求该无线通信网络准予一评估时段,供评估一新通信频率;该标准条件包含一第四标准门槛值,该自订条件包含高于该第四标准门槛值的一第四自订门槛值;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使用中频率品质低于该第四标准门槛值时提出该报告;步骤(b)亦包含于该使用中频率品质低于该第四自订门槛值时判定应提出该报告。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根据一使用中频率品质调整该报告的长度。
2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含主动于该报告中提供该无线通信网络未要求的一参考资讯。
2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移动通信装置记录有一主动组清单,该多个基站中的一目标基站被包含于该主动组清单中,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移动通信装置于该目标基站的该连线能力与一绝对门槛值的一相对关系改变时提出该报告;步骤(c)包含选择性地忽略并且不提出该报告。
3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d)接收该无线通信网络发送给该移动通信装置的一切换基站指令、一切换频率指令或一切换通信系统指令;以及
(e)选择性地拒绝该切换基站指令、该切换频率指令或该切换通信系统指令。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包含根据该多个基站的这些连线能力决定应接受或拒绝该切换基站指令、该切换频率指令或该切换通信系统指令。
3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网络预设该报告所对应的一目标基站应包含于一预设基站群组中,该自订条件为该目标基站得非包含于该预设基站群组中。
CN201210412924.3A 2012-10-25 2012-10-25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781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924.3A CN103781083A (zh) 2012-10-25 2012-10-25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924.3A CN103781083A (zh) 2012-10-25 2012-10-25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1083A true CN103781083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7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2924.3A Pending CN103781083A (zh) 2012-10-25 2012-10-25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108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771A (zh) * 2002-05-15 2005-08-10 诺基亚公司 基于事件的报告方法
US20050186957A1 (en) * 2003-06-27 2005-08-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unit and network host processor
CN1708165A (zh) * 2004-06-07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软切换方法
CN1863357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内测量控制方法
CN1972503A (zh) * 2005-11-23 2007-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切换的方法
CN101077016A (zh) * 2004-12-15 2007-11-21 摩托罗拉公司 无线通信管理系统以及支持方法以及装置
WO2008112126A1 (en) * 2007-03-09 2008-09-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reselection timer and cell ranking criteria, and reporting degraded signal measurement of a serving cell
WO2011018616A3 (en) * 2009-08-10 2011-05-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Generating measurement reports under rapid degradation of radio conditions
WO2011085204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valuating and reporting measurments for h(e) nb outbound mobility and inter- h(e)nb mobility in connected mod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771A (zh) * 2002-05-15 2005-08-10 诺基亚公司 基于事件的报告方法
US20050186957A1 (en) * 2003-06-27 2005-08-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unit and network host processor
CN1708165A (zh) * 2004-06-07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的软切换方法
CN101077016A (zh) * 2004-12-15 2007-11-21 摩托罗拉公司 无线通信管理系统以及支持方法以及装置
CN1863357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频内测量控制方法
CN1972503A (zh) * 2005-11-23 2007-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切换的方法
WO2008112126A1 (en) * 2007-03-09 2008-09-1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reselection timer and cell ranking criteria, and reporting degraded signal measurement of a serving cell
WO2011018616A3 (en) * 2009-08-10 2011-05-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Generating measurement reports under rapid degradation of radio conditions
WO2011085204A1 (en) * 2010-01-08 2011-07-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valuating and reporting measurments for h(e) nb outbound mobility and inter- h(e)nb mobility in connected mod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1142B (zh) 基于软决策触发无线电接入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27450B (zh) 一种质差原因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347745B (zh)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1904126A (zh) 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加扰码分配
AU201330580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sel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052110B (zh) 小区失效检测和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3491578A (zh) 网络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1356142B (zh) 一种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20653A (zh) 虚拟无线接入网中以用户设备为中心的统一的系统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S Mahdi Survivability Analysis of GSM Network Systems
CN102572926A (zh) 邻区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3856959A (zh) 无线局域网络质量监控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162749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CN106488495B (zh) 基于基站信号质量的基站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754602A (zh) 一种无线质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3686895A (zh)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接入节点
RU2222877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ачества моби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в сети мобильной радиосвязи
EP3598789A1 (en) Optimized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ci confusion
CN110753369B (zh) 一种中断小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79536A (zh) 测量上报方法、通知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3634858B (zh) 一种用户设备的切换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切换系统
CN110784893B (zh) 多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572887B (zh) 一种邻小区关系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和装置
CN114980234B (zh) 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1103638B (zh) 最佳化存取点信道选择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