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1016A -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1016A
CN103781016A CN201410042542.5A CN201410042542A CN103781016A CN 103781016 A CN103781016 A CN 103781016A CN 201410042542 A CN201410042542 A CN 201410042542A CN 103781016 A CN103781016 A CN 103781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patter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25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晨璐
曹一卿
董贤东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25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10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5619 priority patent/WO20151133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1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1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和一种终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同的信道状况下,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模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Description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即终端与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Device to Device,即D2D通信),使得数据包可以直接在终端之间进行传输,而无需任何中间的基础设施(如基站、核心网等),或者仅通过如基站或其他终端等作为中继,以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
然而,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如何确定终端是否应当选用D2D方式进行通信,或是采用传统的非D2D方式进行通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同的信道状况下,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模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可以根据该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确定与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实时信道状况,并据此选择最适用的通信模式。比如,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中继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直接D2D通信模式。
其中,预设的门限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过多个门限值之间的组合,有助于实现更多可选的通信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状况参数包括:信号接收功率和/或信号接收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此处并不用于对接收状况参数进行限定,显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类型的参数,实现对实时信道状况的测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很好,因而通过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或在暂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之后,调整至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较好,但可能影响直接D2D方式下的通信质量。因此,通过采用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有助于提高通信质量,从而既能够通过D2D方式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足够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大于当前采用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高功率发射水平,使得在实时信道状况不理想时,仍然能够与目标通信设备采用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且能够确保较高的通信质量,尤其是在通信双方均不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显然有助于确保通信建立的可靠性。
此外,如果调整至第一功率发射水平之后,通信质量仍然达不到预设标准,可以重新调回原始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以避免过高的功耗;同时,可以切换至其他的通信模式,如中继的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以期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功率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和/或在采用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自身或网络侧预先设置的功率控制参数,对功率发射水平进行调整,从而有助于实现快速的功率发射水平调整。
作为另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通信双方设备的协商,从而共同确定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避免预设数值过低而导致通信质量差,或预设数值过高而导致过大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需要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则所述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还包括:当协商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通过基站与所述协商双方分别建立的信令连接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通过所述探测信号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启动上层应用,以通过核心网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当已经暂时选择了直接的D2D方式时,通过该直接的D2D方式进行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中继的D2D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中继可以为基站、移动基站或其他终端设备,均可以对基于中继的D2D通信双方进行数据和/或信令的转发。由于中继的存在,从而在双方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和/或通信质量不够好时,能够通过中继来实现更远、更稳定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作为中继的通信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周围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设备,通过协商可以选出最适宜的通信设备来作为中继,比如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近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之间的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同一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均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不同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各自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且两个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如X2接口进行交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监测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根据所述通信状况的变化情况,调整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选择了任一通信模式之后,仍需要监测当前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如果通信状况较好,则无需变化;如果通信状况变差或存在变差的趋势,则可以及时调整通信模式,比如从直接的D2D方式切换为基于中继的D2D方式,或从基于中继的D2D方式切换为传统通信方式,如2G、3G、4G等移动通信方式,以尽可能地确保较好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包括: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模式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可以根据该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确定与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实时信道状况,并据此选择最适用的通信模式。比如,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中继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直接D2D通信模式。其中,预设的门限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过多个门限值之间的组合,有助于实现更多可选的通信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状况参数包括:信号接收功率和/或信号接收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此处并不用于对接收状况参数进行限定,显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类型的参数,实现对实时信道状况的测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很好,因而通过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单元用于: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或在暂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之后,调整至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较好,但可能影响直接D2D方式下的通信质量。因此,通过采用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有助于提高通信质量,从而既能够通过D2D方式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足够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大于当前采用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高功率发射水平,使得在实时信道状况不理想时,仍然能够与目标通信设备采用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且能够确保较高的通信质量,尤其是在通信双方均不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显然有助于确保通信建立的可靠性。
此外,如果调整至第一功率发射水平之后,通信质量仍然达不到预设标准,可以重新调回原始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以避免过高的功耗;同时,可以切换至其他的通信模式,如中继的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以期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数值确定单元,且所述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功率控制参数,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和/或协商子单元,用于在采用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之前,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自身或网络侧预先设置的功率控制参数,对功率发射水平进行调整,从而有助于实现快速的功率发射水平调整。
作为另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通信双方设备的协商,从而共同确定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避免预设数值过低而导致通信质量差,或预设数值过高而导致过大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协商子单元用于:当协商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通过基站与所述协商双方分别建立的信令连接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通过所述探测信号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启动上层应用,以通过核心网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当已经暂时选择了直接的D2D方式时,通过该直接的D2D方式进行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中继的D2D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中继可以为基站、移动基站或其他终端设备,均可以对基于中继的D2D通信双方进行数据和/或信令的转发。由于中继的存在,从而在双方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和/或通信质量不够好时,能够通过中继来实现更远、更稳定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中继确定单元,用于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作为中继的通信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周围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设备,通过协商可以选出最适宜的通信设备来作为中继,比如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近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之间的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同一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均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不同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各自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且两个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如X2接口进行交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信状况监测单元,用于监测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模式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状况的变化情况,调整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选择了任一通信模式之后,仍需要监测当前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如果通信状况较好,则无需变化;如果通信状况变差或存在变差的趋势,则可以及时调整通信模式,比如从直接的D2D方式切换为基于中继的D2D方式,或从基于中继的D2D方式切换为传统通信方式,如2G、3G、4G等移动通信方式,以尽可能地确保较好的通信质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在不同的信道状况下,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模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选择通信模式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选择通信模式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
步骤102,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
步骤104,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可以根据该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确定与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实时信道状况,并据此选择最适用的通信模式。比如,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中继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直接D2D通信模式。
其中,预设的门限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过多个门限值之间的组合,有助于实现更多可选的通信模式。
一、探测信号
由目标通信设备发送某种具有已知特性的序列,以用于信道探测过程。具体地,上述序列可以是目标通信设备发送的上行SRS导频信号,或者可以是新定义的D2D导频序列,或者还可以是目标通信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当目标通信设备同时为同步源时)。
二、接收状况参数
优选地,所述接收状况参数包括:信号接收功率和/或信号接收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此处并不用于对接收状况参数进行限定,显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类型的参数,实现对实时信道状况的测量。
三、模式选择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选择通信模式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选择通信模式的过程包括:
步骤202,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以获取相应的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假定该数值为T。
步骤204,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具体地,比如第一门限值可以为T1,则当T≥T1时,进入步骤208,以使用直接D2D模式进行通信,否则进入步骤206。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很好,因而通过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步骤206,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或在暂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之后,调整至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
具体地,比如第二门限值可以为T2,则当T2≤T≤T1时,可以直接进入步骤210,以使用增强D2D模式进行通信;或者先暂时进入步骤208,以使用直接D2D模式进行通信,然后进入步骤210,即最终切换至增强D2D模式进行通信,否则进入步骤212,即通过非D2D方式的传统通信模式进行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较好,但可能影响直接D2D方式下的通信质量。因此,通过采用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有助于提高通信质量,从而既能够通过D2D方式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足够的通信质量。
四、增强机制
实施例一:提高功率发射水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大于当前采用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高功率发射水平,使得在实时信道状况不理想时,仍然能够与目标通信设备采用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且能够确保较高的通信质量,尤其是在通信双方均不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显然有助于确保通信建立的可靠性。
此外,如果调整至第一功率发射水平之后,通信质量仍然达不到预设标准,可以重新调回原始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以避免过高的功耗;同时,可以切换至其他的通信模式,如中继的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以期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预设的功率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和/或在采用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自身或网络侧预先设置的功率控制参数,对功率发射水平进行调整,从而有助于实现快速的功率发射水平调整。
作为另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通信双方设备的协商,从而共同确定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避免预设数值过低而导致通信质量差,或预设数值过高而导致过大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若需要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则所述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还包括:当协商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通过基站与所述协商双方分别建立的信令连接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通过所述探测信号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启动上层应用,以通过核心网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当已经暂时选择了直接的D2D方式时,通过该直接的D2D方式进行交互。
实施例二:中继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中继的D2D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中继可以为基站、移动基站或其他终端设备,均可以对基于中继的D2D通信双方进行数据和/或信令的转发。由于中继的存在,从而在双方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和/或通信质量不够好时,能够通过中继来实现更远、更稳定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作为中继的通信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周围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设备,通过协商可以选出最适宜的通信设备来作为中继,比如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近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之间的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同一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均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不同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各自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且两个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如X2接口进行交互。
五、持续监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监测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根据所述通信状况的变化情况,调整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选择了任一通信模式之后,仍需要监测当前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如果通信状况较好,则无需变化;如果通信状况变差或存在变差的趋势,则可以及时调整通信模式,比如从直接的D2D方式切换为基于中继的D2D方式,或从基于中继的D2D方式切换为传统通信方式,如2G、3G、4G等移动通信方式,以尽可能地确保较好的通信质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选择通信模式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选择通信模式的过程包括:
步骤302,参数设置。
1、门限值
具体地,该门限值用于步骤308中对于具体通信模式的选择。该门限值可以为一个值;或者,门限值也可以为多个值,从而通过更多的门限值组合,以实现更多可选择项。
1)门限类型
当接收到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时,具体应当限定:对该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分析,还是对该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行分析。
2)门限值组合
具体地,比如可以设置如下门限值及相应的区间组合:
第一门限值A,若接收到的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的数值大于(或不小于)A,则说明当前信道状态良好,可以选用直接D2D通信模式。
第二门限值B,若接收到的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的数值小于(或不大于)A且大于(或不小于)B,则说明当前信道状态较好,可以选用增强D2D通信模式。
同时,若接收到的探测信号的接收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的数值小于(或不大于)B,则说明当前信道状态差,不适用于D2D通信模式,应当选择传统通信模式,如2G、3G或4G等移动通信模式。
2、功率调整参数
功率调整参数用于通过对发射功率水平的调整,从而增强D2D通信模式的可靠性,提高通信质量。具体地,功率调整参数可以包括:
功率调整步长δ:表示每次功率调整时的步长;
尝试次数N:表示功率调整的最大次数;
功率调整目标值P:表示下次搜索时尝试使用的默认功率值;
UE的当前功率和最大功率:表示UE当前搜索使用的功率值和最大发射功率值。
3、中继信息
当需要使用基于中继的D2D通信模式时,包含具体的中继设备类型(如基站、移动基站、其他UE设备等)、中继标示符ID、授权信息等。
上述各个参数(或辅助信息)均可以通过下述方式中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来获得:
1)基于网络协助的交互方式
当通信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可利用基站与通信双方建立的信令连接进行上述辅助信息交互。
2)基于D2D信道的交互方式
在D2D搜索过程中的Discovery message中携带上述辅助信息进行交互。如双向的搜索信令:Discovery request和Discovery response;或单向的Discovery message。
3)基于上层应用的交互方式
在基于应用(application)的D2D通信中,上述信息可以集合在应用信息中,以IP包的形式通过核心网进行交互和商议。
4)参数预设方式
可以对UE进行预设置上述参数,比如可以在UE的签约数据中静态地配置上述参数。
步骤304,搜索操作。
具体地,由目标通信设备在预设或动态分配的资源上,发送上述探测信号,以由当前通信设备对接收到的探测信号进行测量,比如上述的接收功率和/或接收质量等。
步骤306,信道评估。
具体地,基于上述的门限值以及各门限值的区间组合对应的信道状况,对当前搜索结果进行评估,确定信道状况。
步骤308,模式选择。
具体地,根据具体的信道状况,确定相应的通信模式。比如当信道状况很好时,可以采用直接D2D通信模式;当信道状况较好时,可以采用增强D2D通信模式;当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使用非D2D方式的传统通信模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400,包括:参数获取单元402,用于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模式选择单元404,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可以根据该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确定与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实时信道状况,并据此选择最适用的通信模式。比如,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中继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当实时信道状况较差时,可以选用直接D2D通信模式。
其中,预设的门限值可以为一个或多个,通过多个门限值之间的组合,有助于实现更多可选的通信模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收状况参数包括:信号接收功率和/或信号接收质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此处并不用于对接收状况参数进行限定,显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更多类型的参数,实现对实时信道状况的测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单元404用于: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很好,因而通过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模式选择单元404用于: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或在暂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之后,调整至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时,表明当前的实时信道状况较好,但可能影响直接D2D方式下的通信质量。因此,通过采用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有助于提高通信质量,从而既能够通过D2D方式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又能够保证足够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大于当前采用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提高功率发射水平,使得在实时信道状况不理想时,仍然能够与目标通信设备采用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且能够确保较高的通信质量,尤其是在通信双方均不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内时,显然有助于确保通信建立的可靠性。
此外,如果调整至第一功率发射水平之后,通信质量仍然达不到预设标准,可以重新调回原始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以避免过高的功耗;同时,可以切换至其他的通信模式,如中继的D2D通信模式或传统通信模式,以期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数值确定单元406,且所述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获取子单元4062,用于获取预设的功率控制参数,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和/或协商子单元4064,用于在采用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之前,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自身或网络侧预先设置的功率控制参数,对功率发射水平进行调整,从而有助于实现快速的功率发射水平调整。
作为另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通信双方设备的协商,从而共同确定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避免预设数值过低而导致通信质量差,或预设数值过高而导致过大的功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协商子单元4064用于:当协商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通过基站与所述协商双方分别建立的信令连接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通过所述探测信号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启动上层应用,以通过核心网实现所述协商过程;或当已经暂时选择了直接的D2D方式时,通过该直接的D2D方式进行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基于中继的D2D方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中继可以为基站、移动基站或其他终端设备,均可以对基于中继的D2D通信双方进行数据和/或信令的转发。由于中继的存在,从而在双方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和/或通信质量不够好时,能够通过中继来实现更远、更稳定的D2D通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中继确定单元408,用于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作为中继的通信设备。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周围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的设备,通过协商可以选出最适宜的通信设备来作为中继,比如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近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之间的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同一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均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当通信双方的距离较远且处于不同小区时,可以通过两台设备各自建立连接的基站作为中继,且两个基站之间可以通过如X2接口进行交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信状况监测单元410,用于监测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模式调整单元412,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状况的变化情况,调整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选择了任一通信模式之后,仍需要监测当前通信设备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如果通信状况较好,则无需变化;如果通信状况变差或存在变差的趋势,则可以及时调整通信模式,比如从直接的D2D方式切换为基于中继的D2D方式,或从基于中继的D2D方式切换为传统通信方式,如2G、3G、4G等移动通信方式,以尽可能地确保较好的通信质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500,包括如图4所示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40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和一种终端,可以在不同的信道状况下,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模式,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频率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
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况参数包括:信号接收功率和/或信号接收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或在暂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之后,调整至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
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大于当前采用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功率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和/或在采用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之前,还包括: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则所述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还包括:
当协商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通过基站与所述协商双方分别建立的信令连接实现所述协商过程;
或通过所述探测信号实现所述协商过程;
或启动上层应用,以通过核心网实现所述协商过程;
或当已经暂时选择了直接的D2D方式时,通过该直接的D2D方式进行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
基于中继的D2D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作为中继的通信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
根据所述通信状况的变化情况,调整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11.一种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目标通信设备的探测信号,并获取所述探测信号的接收状况参数;
模式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与预设的门限值之间的数值关系,选择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况参数包括:信号接收功率和/或信号接收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单元用于:
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单元用于:
当所述接收状况参数的数值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且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选择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或在暂时选择直接的D2D方式作为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之后,调整至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
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大于当前采用的第二功率发射水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值确定单元,且所述数值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功率控制参数,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和/或协商子单元,用于在采用所述基于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直接的D2D方式进行通信之前,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功率发射水平的数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商子单元用于:
当协商双方均处于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内时,通过基站与所述协商双方分别建立的信令连接实现所述协商过程;
或通过所述探测信号实现所述协商过程;
或启动上层应用,以通过核心网实现所述协商过程;
或当已经暂时选择了直接的D2D方式时,通过该直接的D2D方式进行交互。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通信增强机制的D2D通信方式包括:
基于中继的D2D方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继确定单元,用于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作为中继的通信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状况监测单元,用于监测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状况;
模式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状况的变化情况,调整与所述目标通信设备的通信模式。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模式的选择装置。
CN201410042542.5A 2014-01-28 2014-01-28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Pending CN103781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2542.5A CN103781016A (zh) 2014-01-28 2014-01-28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PCT/CN2014/075619 WO2015113326A1 (zh) 2014-01-28 2014-04-17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2542.5A CN103781016A (zh) 2014-01-28 2014-01-28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1016A true CN103781016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7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2542.5A Pending CN103781016A (zh) 2014-01-28 2014-01-28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1016A (zh)
WO (1) WO2015113326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407A (zh) * 2014-10-28 2015-01-14 中国矿业大学 嵌入d2d的蜂窝网络中基于全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4703224A (zh) * 2015-04-09 2015-06-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5113356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基站
CN105451282A (zh) * 2014-08-22 2016-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终端重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5636236A (zh) * 2014-11-28 2016-06-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的连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764106A (zh) * 2016-02-03 2016-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的更新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5992238A (zh) * 2015-01-30 2016-10-0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WO2016161747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6183747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中继功能的方法及设备
WO2017133231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终端和系统
WO2018068358A1 (zh) * 2016-10-12 2018-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8082054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587827A (zh) * 2019-01-18 2019-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模多对d2d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21159966A1 (zh) * 2020-02-11 2021-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中继的处理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837A (zh) * 2011-12-0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37450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08405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8818B (zh) * 2012-05-24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发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052111B (zh) * 2012-12-07 2015-11-25 北京邮电大学 不同基站下用户间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7450A (zh) * 2011-09-29 2013-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08405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404837A (zh) * 2011-12-07 2012-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3356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基站
US10326516B2 (en) 2014-08-22 2019-06-18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lay termina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51282A (zh) * 2014-08-22 2016-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终端重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4284407B (zh) * 2014-10-28 2018-07-06 中国矿业大学 嵌入d2d的蜂窝网络中基于全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4284407A (zh) * 2014-10-28 2015-01-14 中国矿业大学 嵌入d2d的蜂窝网络中基于全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5636236A (zh) * 2014-11-28 2016-06-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的连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5992238A (zh) * 2015-01-30 2016-10-0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03224B (zh) * 2015-04-09 2018-05-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4703224A (zh) * 2015-04-09 2015-06-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d2d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16161747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211024A (zh) * 2015-04-10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通信节点
US10440628B2 (en) 2015-04-10 2019-10-08 Zte Corporation D2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o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service for UEs
WO2016183747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中继功能的方法及设备
CN107534853A (zh) * 2015-05-15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中继功能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64106A (zh) * 2016-02-03 2016-07-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的更新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5764106B (zh) * 2016-02-03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的更新方法、终端和系统
WO2017133231A1 (zh) * 2016-02-03 2017-08-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终端和系统
WO2018068358A1 (zh) * 2016-10-12 2018-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US11071171B2 (en) 2016-10-12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82054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9587827A (zh) * 2019-01-18 2019-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模多对d2d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9587827B (zh) * 2019-01-18 2021-08-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模多对d2d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21159966A1 (zh) * 2020-02-11 2021-08-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中继的处理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3326A1 (zh) 2015-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1016A (zh) 通信模式的选择方法和选择装置、终端
KR102041378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내 무선랜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429120B (zh) 用于网络辅助的装置对装置通信的干扰管理
US10104566B2 (en) Reporting WiFi channel measurements to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KR102020350B1 (ko) 무선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지원/사용하는 단말기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방안
WO2016184273A1 (zh) 中继选择及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20238A (zh) 用于实施群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120243A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037570A1 (en) Inter-terminal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5075386A (zh) 使用d2d能力信息的网络辅助的d2d通信
CN106471845B (zh) 一种无线资源连接建立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430633A (zh) 一种确定中继节点的方法及设备
CN106303900B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7114097A1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配置方法及其系统、基站、用户终端
CN106465328B (zh)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和用户设备
US100281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controlled proximity device to device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US20150350990A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and cellular base station
JP6435399B2 (ja) 参照信号を用いるセルラ通信リンクと装置間(d2d)通信リンクとの間の選択
CN105075381A (zh) 用于建立直接通信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基站、网关和设备
WO201506359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 drx configur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907393B (zh) 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69115B1 (en) Micro cel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of micro cell base station
TW201838471A (zh) 通訊裝置、基礎建設設備與方法
CN104247550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7079457A1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traffic to 3gpp ran handed over from wlan to 3gpp r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