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634B -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0634B
CN103780634B CN201210395242.6A CN201210395242A CN103780634B CN 103780634 B CN103780634 B CN 103780634B CN 201210395242 A CN201210395242 A CN 201210395242A CN 103780634 B CN103780634 B CN 103780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si
physical tape
storehouse
tap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52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0634A (zh
Inventor
吴开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52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063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8813 priority patent/WO20140598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0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0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6Libraries, e.g. tape libraries, jukebo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查询指令;接收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实施例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并基于SCSI协议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的数据直接交互,且不占用备份服务器资源和备份数据的物理链路。

Description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设备是一种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具有易安装、易管理、易操作的特性,能够平滑、无缝的整合到客户的网络环境中;物理磁带库是一种传统的备份、归档设备,具有存储成本低、保存时间长等优势。图1为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中的虚线路径所示,备份服务器通过上的备份管理软件根据备份策略将从客户机A和客户机B上的数据通过网关备份到NAS设备,另外,由于NAS设备是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用户可以像访问网络邻居一样直接访问NAS设备,因此,如图1中的实线路径所示,也可以不经备份服务器,直接将客户机A和客户机B上的数据写入NAS设备。
由于物理磁带库是基于磁带接口的设备,目前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还无法直接与基于磁带接口的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均需通过备份管理软件进行调度。图2为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归档的场景示意图。如图2中的虚线路径所示,将NAS设备中的备份数据归档到物理磁带库的操作必须经过备份服务器上的备份管理软件的调度,然后通过备份服务器将备份数据写入物理磁带库。相应地,当NAS要将归档在物理磁带库中的备份数据导出时,也需经过备份服务器上的备份管理软件的调度。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与物理磁带库的数据交互需备份管理软件调度,占用备份服务器的资源,且与备份数据共用物理链路,影响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与物理磁带库的数据交互需备份管理软件调度,占用备份服务器的资源且影响性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
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具体包括:
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到SCSI写指令中,并将所述SCSI写指令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以将所述SCSI写指令中封装的数据写入所述物理磁带库;或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以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从所述物理磁带库读出数据并将所述读出的数据写入本地文件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协商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协商块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的存储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上述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元素布局信息包括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状态信息和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或
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卸载指令,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根据所述SCSI卸载指令卸载所述磁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查询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
读写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读写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到SCSI写指令中,并将所述SCSI写指令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以将所述SCSI写指令中封装的数据写入所述物理磁带库;或
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以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从所述物理磁带库读出数据并将所述读出的数据写入本地文件系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协商模块,用于在所述读写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前,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协商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协商块大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读写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记录所述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的存储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的上述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元素布局信息包括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状态信息和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或
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读写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卸载指令,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根据所述SCSI卸载指令卸载所述磁带。
以上多个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并基于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简称SCSI)协议进行数据交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与物理磁带库的数据交互需备份管理软件调度,占用备份服务器的资源且影响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的数据直接交互,且不占用备份服务器资源和备份数据的物理链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备份数据归档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备份数据归档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NAS设备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查询指令。
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装置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查询指令。具体地,所述数据交互装置在设置在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中,本实施例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NAS设备。具体地,可以在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中加载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简称FC)主机总线适配器(Host Bus Adapter,简称HBA)卡,通过FCHBA卡提供的FC接口与物理磁带库的FC接口连接。其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作为SCSI发起者(initiator),物理磁带库作为SCSI目标者(target)。
步骤120,接收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
通常,物理磁带库中包括磁带、磁带驱动器、用于移动并加载或卸载磁带的机械臂,以及用于控制机械臂动作的控制器。具体地,元素布局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状态信息和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磁带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数量、各磁带的位置(即磁带所在槽位)、各磁带的剩余容量,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磁带驱动器的数量、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即磁带驱动器所在槽位)、各磁带驱动器的工作状态,磁带驱动器的工作状态包括是空闲还是被外部设备占用等。
步骤130,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
通常,当要执行写操作,即要将数据归档到物理磁带库时,先需要根据元素布局信息,判断各磁带的总剩余容量是否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总大小,若否,则无法进行写操作;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单个磁带的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总大小,若存在则将该单个磁带加载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从而可以将待写入数据写入该单个磁带中,若不存在则选取多个磁带,该多个磁带的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总大小,然后根据多个磁带中各磁带的剩余容量将待写入数据分为几组,每个磁带对应一组待写入数据,且每个磁带的剩余容量不小于对应的该组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然后依次或同时将每个磁带加载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从而可以将对应组的待写入数据写到每个磁带中。举例来说,需要归档的数据的总大小为500G,而物理磁带库中有5个在槽位上的磁带,每个磁带的剩余容量为100G,则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可以根据一定的策略将需要归档的数据分为五组,每组的大小为100G,且每组对应一个磁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写操作场景下的一种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3中的步骤130具体包括:
步骤131,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
步骤132,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读操作场景下的一种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3中的步骤130具体包括:
步骤133,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
步骤134,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
具体地,物理磁带库中的控制器可以根据SCSI控制指令控制机械臂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或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加载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
进一步地,为了配合物理磁带库中磁带驱动器的处理能力,因此,可以在进行数据交互前协商好每次读操作或写操作的数据的大小,即块大小。对应地,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协商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协商块大小。
步骤140,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写操作场景中步骤140可以包括:
步骤141,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到SCSI写指令中,并将所述SCSI写指令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以将所述SCSI写指令中封装的数据写入所述物理磁带库。
在图5所示的读操作场景中步骤140可以包括:
步骤142,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以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从所述物理磁带库读出数据并将所述读出的数据写入本地文件系统。
通常,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的本地文件系统中保存备份数据,当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中存储空间不足时,可以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备份数据归档到物理磁带库,归档后需要在对已归档的备份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再从物理磁带库中将备份数据读出来。对应地,步骤141之后,还包括:
步骤150,记录所述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的存储位置。
这样,在需要将所述写入的数据读取出来时,可以根据写入时记录的存储位置来读取。具体地,存储位置可以包括磁带的编号和磁带上的存储路径。
进一步地,在完成了数据交互之后,为了便于磁带驱动器后续用于其他磁带的读写,还可以从磁带驱动器中卸载已加载的磁带。具体地,步骤140之后,即图4所示的步骤141和图5所示的步骤142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160,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卸载指令,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根据所述SCSI卸载指令卸载所述磁带。
本发明实施例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并基于SCSI协议进行数据交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与物理磁带库的数据交互需备份管理软件调度,占用备份服务器的资源且影响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的数据直接交互,且不占用备份服务器资源和备份数据的物理链路,使得备份和归档互不影响,降低了组网复杂度,提升了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装置包括:
查询模块61,用于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查询指令;
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查询模块61查询到的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
控制模块6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62接收到的所述元素布局信息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
读写模块64,用于在控制模块控制63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读写模块64具体用于:
在控制模块控制63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到SCSI写指令中,并将所述SCSI写指令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以将所述SCSI写指令中封装的数据写入所述物理磁带库;或
在控制模块控制63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以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从所述物理磁带库读出数据并将所述读出的数据写入本地文件系统。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6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进一步还包括:
协商模块65,用于在读写模块64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前,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协商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协商块大小。
较优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66,用于在读写模块64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记录所述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的存储位置。
具体地,所述元素布局信息包括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状态信息和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63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模块62接收到的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或
根据接收模块62接收到的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存储了待读出数据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63还用于:
在读写模块64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之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卸载指令,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根据所述SCSI卸载指令卸载所述磁带。
本实施例中的数据交互装置在设置在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中,本实施例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NAS设备。具体地,可以在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中加载FC HBA卡,通过FC HBA卡提供的FC接口与物理磁带库的FC接口连接。其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作为SCSI发起者(initiator),物理磁带库作为SCSI目标者(target)。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并基于SCSI协议进行数据交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与物理磁带库的数据交互需备份管理软件调度,占用备份服务器的资源且影响性能的问题,实现了基于文件接口的设备和物理磁带库的数据直接交互,且不占用备份服务器资源和备份数据的物理链路,使得备份和归档互不影响,降低了组网复杂度,提升了性能。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备份数据归档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图8所示的NAS设备中设置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如图8中的虚线路径所示,NAS设备中的备份数据可以通过FC通道直接归档到物理磁带库,无需经过网关和备份服务器。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NAS设备的一种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NAS设备包括:管理接口模块、操作系统、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简称NFS)接口模块、通用因特网文件系统(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简称CIFS)接口模块、文件系统、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简称RAID)控制模块、磁盘阵列、导入导出模块、SCSI驱动模块和FC模块。其中,管理员可通过管理接口模块对NAS设备的管理;操作系统用来管理NAS设备的软件调度和硬件模块;用户可基于NFS接口模块和CIFS接口模块通过备份管理软件或直接将数据写入NAS设备;文件系统向导入导出模块、NFS接口模块和CIFS接口模块提供操作文件的接口;RAID控制模块负责管理磁盘阵列,将磁盘阵列划分成RAID组。
导入导出模块负责管理外部的物理磁带库和本地的文件系统,使用SCSI协议向物理磁带库发送查询指令,获取物理磁带库的元素布局信息,并控制物理磁带库将磁带插入到磁带驱动器中,以做好接收数据的准备;导入导出模块根据策略,定位到文件系统中需要导出到物理磁带库的文件,将文件数据从文件系统中读到内存,使用SCSI协议的写指令,将数据导出到物理磁带库中;对于数据导入,导入导出模块使用SCSI协议的读指令,将数据从物理磁带库中导入,并调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接口将数据写入文件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导入导出模块相当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交互装置;此外,数据导入导出可以以文件为单位,也可以以文件目录或文件系统为单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查询指令;
接收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
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所述元素布局信息包括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状态信息和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具体包括:
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到SCSI写指令中,并将所述SCSI写指令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以将所述SCSI写指令中封装的数据写入所述物理磁带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协商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协商块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的存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卸载指令,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根据所述SCSI卸载指令卸载所述磁带。
6.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通过光纤通道向物理磁带库发送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查询指令;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查询模块查询到的所述物理磁带库基于所述SCSI查询指令返回的元素布局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元素布局信息确定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的位置和空闲的磁带驱动器的位置,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控制指令,以将所述剩余容量不小于待写入数据的大小的磁带加载到所述空闲的磁带驱动器中,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所述元素布局信息包括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磁带的状态信息和磁带驱动器的状态信息;
读写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读指令或SCSI写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进行数据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物理磁带库就绪后,根据协商好的块大小,将本地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到SCSI写指令中,并将所述SCSI写指令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以将所述SCSI写指令中封装的数据写入所述物理磁带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协商模块,用于在所述读写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前,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协商指令,以与所述物理磁带库协商块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读写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记录所述写入的数据在所述物理磁带库中的存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读写模块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就绪的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写指令之后,通过所述光纤通道向所述物理磁带库发送SCSI卸载指令,以使所述物理磁带库根据所述SCSI卸载指令卸载所述磁带。
CN201210395242.6A 2012-10-17 2012-10-17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780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5242.6A CN103780634B (zh) 2012-10-17 2012-10-17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78813 WO2014059800A1 (zh) 2012-10-17 2013-07-04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5242.6A CN103780634B (zh) 2012-10-17 2012-10-17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634A CN103780634A (zh) 2014-05-07
CN103780634B true CN103780634B (zh) 2017-02-22

Family

ID=5048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5242.6A Active CN103780634B (zh) 2012-10-17 2012-10-17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0634B (zh)
WO (1) WO20140598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103A (zh) * 2015-12-31 2016-03-2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控存储的动态负载均衡系统
CN107807864A (zh) * 2017-11-06 2018-03-16 长沙曙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备份数据导出到磁带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0676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Sanrise Group,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ss-through data block movement with virtual storage appliances
US20040153614A1 (en) * 2003-02-05 2004-08-05 Haim Bitner Tape storage emulation for open systems environments
CN1916891A (zh) * 2005-08-20 2007-02-21 大连网盟网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安全存储系统
CN100377065C (zh) * 2006-04-19 2008-03-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超大容量的虚拟磁盘存储系统
CN101727291B (zh) * 2008-10-14 2012-10-31 无锡众志和达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嵌入式一体化虚拟磁带库系统和方法
CN201527641U (zh) * 2009-05-25 2010-07-14 奥泰瑞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外部存储系统和服务器
CN101694635B (zh) * 2009-10-22 2013-10-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磁带库备份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近线存储节点
CN101968722A (zh) * 2010-09-28 2011-02-09 天津火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闪存的磁带仿真方法
CN102063276A (zh) * 2010-12-23 2011-05-18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具有raid和vtl功能的存储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634A (zh) 2014-05-07
WO2014059800A1 (zh) 2014-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97516A1 (en) Tape library emulation with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and data retention
US7594083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control device
US7971013B2 (en) Compensating for write speed differences between mirroring storage devices by striping
US6493811B1 (en) Intelligent controller accessed through addressable virtual space
US7275050B2 (en) Storage system, a method of file data backup and method of copying of file data
US6341356B1 (en) System for I/O path load balancing and failure which can be ported to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environments
US7321955B2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recording a control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write-back schedule of data from cache memory to a 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US8639898B2 (en) Storage apparatus and data copy method
CN102215268A (zh) 一种迁移文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557933B1 (en) Selective migration of physical data
CN102982182B (zh) 一种数据存储规划方法及装置
US20070192538A1 (en) Automatic RAID disk performance profiling for creating optimal RAID sets
CN102123176B (zh) 一种网络存储系统空间分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04510243A (ja) テラバイト容量のボリュームを有する仮想テープ
CN102833237B (zh) 一种基于桥接的无限带宽协议转换方法及系统
CN106293522A (zh) 一种基于tgt的存储性能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3780634B (zh) 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1997919B (zh) 一种存储资源的管理方法及管理装置
JP2006079274A (ja)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ファイル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788888A (zh) 一种实现目标端驱动的方法及该目标端驱动
CN104426965B (zh) 自管理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8932112A (zh) 一种固态颗粒的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557385A (zh) 数据快照方法和存储设备
US8730771B2 (en)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CN111190867A (zh) 一种用于文件存储的存储分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