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441B -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0441B
CN103780441B CN201410076606.3A CN201410076606A CN103780441B CN 103780441 B CN103780441 B CN 103780441B CN 201410076606 A CN201410076606 A CN 201410076606A CN 103780441 B CN103780441 B CN 103780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terminal
management
terminal
module
arm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6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0441A (zh
Inventor
金荣兵
赵国放
刘钰
王开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0766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0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0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0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提供了一种定向、利用服务器IP地址对基于ARM构架云终端进行跨网段统一管理部署的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基本设置模块、网络设置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快照管理模块、证书授权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运行模式管理模块和监控模块;还包括登陆时用的客户端和服务端。本发明实现了对基于ARM架构云终端做统一管理与部署,尤其是可以跨互联网对于ARM架构云终端做统一管理与部署,包括基于ARM架构云终端的开关机、运行模式切换、创建组、统一升级、密码管理、分级权限管理等;同时可对终端鼠标键盘进行操作,提高排除故障效率,对机密性工作岗位进行画面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云终端的管理,尤其涉及对基于ARM架构云终端的管理。
背景技术
云桌面系统改变了过去分散、独立的桌面系统环境,通过集中管理,IT人员在数据中心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管理维护工作,80%的维护工作将自动完成,包括软件下发、升级补丁、安全更新等等,大大减少了大量的维护工作量,越来越收到各大企业的欢迎;对于云终端的管理平台也是应运而生。
目前,一些云桌面终端的管理方法都是针对基于x86架构云终端而研发的,其计算模式与传统PC架构类似,网络传输主要以广播方式对局域网内进行广播式扫描,基于x86架构云终端由于本地安装桌面系统及软件,因此终端虚拟化桌面系统出现系统故障,或网络设置冲突等情况,云桌面终端将不再受控;而基于ARM架构云桌面设备,所有的程序和进程都运行于服务器,云终端除原始内置最小系统外,无安装任何桌面计算软件,其桌面系统完全由服务器运行,云终端仅完成与服务器连接,并将服务器中运行的虚拟化桌面映射到终端显示接口,其桌面系统由服务器的虚拟化平台进行部署和管理,并且X86构架和ARM架构的指令集也不一样,诸多不同点导致管理平台的软件程序基本不能通用;ARM架构的云终端,由于其管理部署方便,成本低,能耗低,稳定性强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云桌面终端的管理方法只能实现对某个局域网内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并不能实现夸互联网实现云终端的统一管理,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实现跨市,跨省开设分公司,这样一来,现有技术中的云终端管理方案便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统一云终端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定向、利用服务器IP地址对基于ARM构架云终端进行跨网段统一管理部署的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基本设置模块、网络设置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快照管理模块、证书授权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运行模式管理模块和监控模块;
所述基本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主机名称、账户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网络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网络进行配置;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进行个性化权限分配;
所述快照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配置信息作快照存档,建立快照库;
所述证书授权管理模块定义了所述云终端的使用许可,根据需要对所述云终端使用许可进行推送或收回;
所述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硬件层各接口使用状态做管理部署;
运行模式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开机模式进行设置;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实时调取任意终端的操作界面和对键盘鼠标操作;
所述管理平台还包登陆时用的括客户端和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中,所述服务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使用的服务器中;使得管理员在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登陆对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作统一管理与部署。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广播扫描局域网内基于ARM架构的的云终端;
或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跨互联网、且通过域名解析连接基于ARM架构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基于ARM架构云终端或基于x86架构的PC进行网络远程登陆控制。
所述云终端包括硬件层、终端最小系统层、终端管理界面层、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和用户个性化软件层。
所述云终端内置虚拟化平台协议RDP with RemoteFX。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的管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初始化;
2)、账户登录;
3)、判断是否具有管理员权限,是则继续,否则返回步骤1);
4)、是否进行固件升级包导入,是则去步骤4.1),否去步骤4);
4.1)、上传固件包;
5)、是否进行授权文件包导入,是则去步骤5.1),否则去步骤6);
5.1)、上传授权文件;
6)、设置被管理云终端网络信息;
7)、输入服务器IP地址并判断此IP是否为本地局域网地址,是则去步骤8),否则去步骤7.1);
7.1)、通过域名解析来实现跨互联网定位服务器;
8)、定位服务器后,搜索网段内云终端运行数据并回传;
9)、决定是否建立成员组,是则去步骤9.1),否去步骤10)
9.1)、建立组成员属性变量;
10)、定义操作组成员变量;
11)、决定是否编辑配置信息,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去步骤16);
12)、读取成员变量对应的云终端设置信息,
13)、显示设置信息,包括主机名称设置、账户信息设置、IP地址设置、服务解析设置、终端运行模式、外设接口设置;
14)、推送设置信息至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
15)、等待云终端设置信息的回复,判断信息是否修改成功,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1);
16)、是否恢复终端快照;是则去步骤16.1);否则去步骤17);
16.1)、导入快照设置信息并返回步骤12);
17)、是否建立快照,是则去步骤17.1),否则去步骤18);
17.1)、录入快照;
18)、是否删除操作;是则去步骤18.1),否则去步骤19);
18.1)、删除选中终端或组;
19)、是否查看终端列表,是则去步骤19.1),否则去步骤20);
19.1)、刷新输出终端或组列表;
20)、是否进行固化包升级,是则去步骤20.1),否则去步骤21);
20.1)、对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推送固化升级包;
21)、是否进行授权推送,是则去步骤21.1),否则去步骤22);
21.1)、对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推送授权包;
22)、是否进行监控管理,是则去步骤23),否则去步骤26);
23)、输入监控范围;
24)、是否强制监管,是则去步骤24.1),否则去步骤25);
24.1)设置强制监控功能,同时去步骤25);
25)推送监管设置
26)、将操作步骤录入日志;
27)、是否继续操作,是返回步骤4),否则去步骤28);
28)、结束。
步骤13中所述的IP地址设置为输入局域网内服务器IP地址或输入夸互联网的服务器IP地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桌面系统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管理平台的不足,使得不管是基于X86构架的云桌面终端还是基于ARM构架的云桌面终端都有适合的管理平台及管理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对基于ARM架构云终端做统一管理与部署,尤其是可以跨互联网对于ARM架构云终端做统一管理与部署,包括基于ARM架构云终端的开关机、运行模式切换、创建、删除、编辑、创建组、统一升级、统一快照恢复、密码管理、分级权限管理等。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网络管理,若终端用户遇到系统故障等问题时,管理员在机房即可远程调用终端用户操作界面,同时对鼠标键盘进行操作,提高排除故障效率
2、便于监控特定操作界面,如窗口服务操作,可监控操作是否存在失误,也可以作为操作历史依据。
3、对机密性工作岗位进行操作画面监控,并可录制保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图2. 1是图2左边部分放大参考图,
图2. 2是图2中间部分放大参考图,
图2. 3是图2右边部分放大参考图,
图3是基于ARM架构云终端系统图,
图4是基于ARM架构云终端的局域网和互联网管理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2所示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基本设置模块、网络设置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快照管理模块、证书授权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运行模式管理模块和监控模块;
所述基本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主机名称、账户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远程修改主机名称,修改账户信息及开或关闭终端设备。也可通过组策略,添加终端设备到组,对组成员进行基本设置操作;
所述网络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网络进行配置;包括局域网内部IP地址,服务器地址,域名解析地址,端口号,和跨互联网功能选择及相关域名解析连接管理;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进行个性化权限分配;权限包括查看网络中各终端运行状态、修改网络中各终端配置、删除网络中各终端、更新网络中各终端固件、快照或快照恢复网络中各终端配置信息等;
所述快照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配置信息作快照存档,建立快照库;当需要时,可恢复存档过的终端设备配置;
所述证书授权管理模块定义了所述云终端的使用许可,根据需要对所述云终端使用许可进行推送或收回;
所述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硬件层各接口使用状态做管理部署;可限制其兼容性USB口的使用状态,如限制其使用,则终端设备无法安装各种U盘等扩展存储;
所述运行模式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开机模式进行设置;所述云终端在开机后,可以设置成直接进入终端设备的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即使用者打开终端设备即可开启如WINDOWS 7的操作系统,也可以设置成需要账户登录确认后,再开启操作系统。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实时调取任意终端的操作界面和对键盘鼠标操作;
在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内置协议转换功能,将协议转换后的通讯数据进行镜像,通过管理平台远程启动指定终端的镜像,实现显示画面显示和鼠标键盘与终端操作一致,即画面与终端显示一致,鼠标键盘两边都可以操作,终端的数据流与镜像数据流显示界面实时同步,键鼠命令汇聚后与服务器端交互。
所述管理平台还包登陆时用的客户端和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中,所述服务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使用的服务器中;使得管理员在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登陆对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作统一管理与部署。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广播扫描局域网内基于ARM架构的的云终端;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跨互联网、且通过域名解析连接基于ARM架构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实现对该服务器所运行的虚拟化系统对应的云终端进行管理和部署。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基于ARM架构云终端或基于x86架构的PC进行网络远程登陆控制。
所述云终端包括硬件层、终端最小系统层、终端管理界面层、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和用户个性化软件层。
所述云终端内置虚拟化平台协议RDP with RemoteFX。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初始化;
2)、账户登录;
3)、判断是否具有管理员权限,是则继续,否则返回步骤1);,
4)、是否进行固件升级包导入,是则去步骤4.1),否去步骤4);
4.1)、上传固件包;固件包包含云终端所有硬件驱动程序和网络传输协议代码等
5)、是否进行授权文件包导入,是则去步骤5.1),否则去步骤6);
5.1)、上传授权文件;授权文件中包含登陆使用服务器所需的安全密钥,管理员控制云终端的使用情况,如果没有安全密钥,云终端是不能正常使用的;
6)、设置被管理云终端网络信息;包括主机名称、账户和运行状态等;
7)、输入服务器IP地址并判断此IP是否为本地局域网地址,是则去步骤8),否则去步骤7.1);
7.1)、通过域名解析来实现跨互联网定位服务器;此时被定位的服务器可采用身份验证的方式来确保信息的安全,当输入的身份验证信息正确时,方可被被连接。
8)、定位服务器后,搜索网段内云终端运行数据并回传;此时在界面中便能看到网段内的所有云终端可编辑的数据信息,以便后续的操作;
9)、决定是否建立成员组,是则去步骤9.1),否去步骤10);
9.1)、建立组成员属性变量;
10)、定义操作组成员变量;
可以将一台云终端定义为一组,也可将若干台云终端定义为一组,当组的配置信息改变时所有组成员的配置信息也同时改变,将一个部门的所用云终端定义为一组,方便对对整个部门的管理,例如设计部,可定义组的配置信息中不能使用USB接口,那么整个设计部的云终端都不能使用USB接口;
11)、决定是否编辑配置信息,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去步骤16);
12)、读取成员变量对应的云终端设置信息,
13)、显示设置信息,包括主机名称设置、账户信息设置、IP地址设置、服务解析设置、终端运行模式、外设接口设置;
14)、推送设置信息至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可以逐个推送,也可以组的形式推送;
15)、等待云终端设置信息的回复,判断信息是否修改成功,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1);
16)、是否恢复终端快照;是则去步骤16.1);否则去步骤17);终端快照即为最终设置好的云终端信息的一个可操作界面;
16.1)、导入快照设置信息并返回步骤12);此时导入的是原来设置的信息;
17)、是否建立快照,是则去步骤17.1),否则去步骤18);
17.1)、录入快照;这样后来再有相同的设置时可直接导入快照,避免重复设置;
18)、是否删除操作;是则去步骤18.1),否则去步骤19);
18.1)、删除选中终端或组;被删除的云终端,便不能再正常使用服务器,当员工离职时,可及时将该员工的云终端删除,释放服务器的空间以便分配给后来的员工;
19)、是否查看终端列表,是则去步骤19.1),否则去步骤20);
19.1)、刷新输出终端或组列表;
20)、是否进行固化包升级;是则去步骤20.1),否则去步骤21);
20.1)、对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推送固化升级包;
21)、是否进行授权推送;是则去步骤21.1),否则去步骤22);
21.1)、对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推送授权包;
22)、是否进行监控管理,是则去步骤23),否则去步骤26);
23)、输入监控范围;指的是需要监控的服务器IP地址的设定,这些服务器IP地址可以使一个部门,也可以是一个区域;
24)、是否强制监管,是则去步骤24.1),否则去步骤25);
24.1)设置强制监控功能,可以实时调取任意终端的操作界面和对键盘鼠标操作;同时去步骤25);
25)推送监管设置;将监管设置推送至云终端,便可激活相应的强制程序;
26)、将操作步骤录入日志;
27)、是否继续操作,是返回步骤4),否则去步骤28);
28)、结束。
步骤13中所述的IP地址设置为输入局域网内服务器IP地址或输入夸互联网的服务器IP地址。
本案中所述的ARM架构指的是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个32位元精简指令集(RISC) 中央处理器(processor)架构,其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嵌入式系统(embedded)设计。由于节能的特点,ARM处理器非常适用于移动通讯领域,符合其主要设计目标为低耗电的特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对本发明的网络连接拓扑结构进行了说明,在一个使用标准基于ARM架构虚拟桌面系统终端设备的局域网和互联网管理方法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中,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一为网络连接方式,二为基于ARM架构虚拟桌面系统终端设备,三为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
本发明中网络连接分为局域网内部的基于ARM架构的云桌面系统终端设备的管理和跨互联网的基于ARM架构的云桌面系统终端设备的管理。
局域网内的连接方式是指一个组织中所有云终端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同一地区,在同一个网络段内所组成,其管理部署较为简单,只需网络设置成一个网段内,一个子网掩码内即可实现局域网管理;
跨互联网连接方式是指同一个组织中有部分云终端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不同地区,且网络传输通过路由器对IP地址段进行重新拆包装包,跨互联网之后,彼此之间访问必须通过ISP运营商的解析才能进行,其管理部署较为复杂,需要将具有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连接互联网,且建立web服务,通过域名解析定位到指定服务器后,实现在不同网段,跨互联网的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管理。
远程登录方式可以在某一个局域网,通过基于ARM架构虚拟桌面系统终端设备或基于x86架构的PC进行访问指定服务器端,并设置相关内容;也可以通过跨互联网方式,通过域名解析定位访问指定服务器端,做相关设置内容。
如图3所示,对基于ARM架构云桌面系统终端设备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中的云终端是一个多层构建的终端设备,多层构建包括硬件层,终端最小系统层,终端管理界面层,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用户个性化软件层。
硬件层,处理器TI ARM 1.0 GHz、系统存储256MB、缓存256MB、网络支持10/100Mbps、其他接口VGA接口, 键鼠专用USB接口, 兼容USB接口、音频输出口、音频输入口。
终端最小系统层,通过优化的最小LINUX系统对底层的硬件做好接口管理,并且加载传输协议RDP with RemoteFX,用来兼容微软虚拟化平台。Linux系统的作用是加载各种外设接口驱动、与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安装软件、实现登录账户、网络设置、服务器连接的虚拟机地址等信息输入管理的作用。Linux系统负责对云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并且连接到服务器,将服务器上运行的桌面操作系统通过RDP协议传输到云终端的显示接口上。
终端管理界面层,通过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客户端界面,对上述终端设备进行设置管理。完成所有设置,网络连接成功后,即可实现远程服务器中虚拟平台的虚拟化操作系统的映射。云终端设备支持的桌面操作系统包括微软WINDOW XP /WINDOWS7 /WINDOWS HYPER-V SERVER 2008 /2012。云终端设备内置的最小系统完全独立于该设备运行的桌面操作系统。
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通过显示输出到VGA接口,用户可直观的对操作系统进行管理。此时所有操作均在服务器中的虚拟化平台中,用户看到的仅为服务器处理后的结果截图画面。
用户个性化软件层,由使用者根据个性需要,安装个性化软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和本案所述的所有ARM架构的云终端需安装本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服务器的访问和对ARM架构的云终端的统一管理部署。
实施例一
企业A在B省设立母公司,建立服务器F1和若干使用服务器F1的云终端Z1、Z2、Z3、Z4……,服务器F1和云终端Z1、Z2、Z3、Z4……均内置本案的管理平台;在C省设立子公司,建立服务器F2和若干使用服务器F2的云终端K1、K2、K3、K4……,服务器F2云终端K1、K2、K3、K4……均内置本案的管理平台。
1、企业A的管理员需要对B省的母公司的所有云终端进行管理,管理员需要登录本案所述的管理平台,输入服务器F1的IP地址,即可显示所有正在使用服务器F1的云终端信息,管理员可对使用服务器F1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的管理部署。
2、企业A的管理员需要对C省的子公司的所有云终端进行管理,管理员需要登录本案所述的管理平台,输入服务器F2的IP地址,通过域名解析定位到指定服务器F2后即可显示所有正在使用服务器F2的云终端信息,此时管理员可对使用服务器F2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的管理部署。
3、管理员若需要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云终端都要进行部署管理,则可先输入F1的IP地址,对母公司的云终端进行部署管理,完毕之后,再输入F2的IP地址,对子公司的云终端进行部署管理,也可先对子公司的云终端进行管理部署,再对母公司的云终端进行管管理部署,先后顺序不影响管理部署的结果。
实施例二
企业A1在D1市设立母公司,建立服务器F3和若干使用F3的云终端;
在D2市S1区设立子公司R1,建立服务器F4和若干使用服务器F4的云终端M1、M2、M3、M4……,服务器F4云终端M1、M2、M3、M4……均内置本案所述的管理平台;在D2市的S2区设立子公司R2,建立若干使用服务器F4的云终端M1、M2、M3、M4……,云终端M1、M2、M3、M4……均内置本案所述的管理平台。
企业A1母公司的管理员需要对子公司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只需登录本案所述的管理平台,输入服务器F4的IP地址,通过域名解析定位到指定服务器F4,即可显示子公司R1和子公司R2的云终端设备的信息,此时管理员选择所需区域子公司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管理,也可同时对不同区域的子公司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的管理部署。
实施例二中,若R1和R2处于同一区域,也按照相同的方法来操作。
本案的管理平台可以跨互联网同时管理指定区域、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的、但使用同一服务器的所有云终端。
按照本发明的管理方法,可实现对基于ARM架构云终端做统一管理与部署,包括基于ARM架构云桌面设备局域网内或跨互联网的开关机、运行模式切换、创建、删除、编辑、创建组、统一升级、统一快照恢复、密码管理、分级权限管理等。

Claims (7)

1.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基本设置模块、网络设置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快照管理模块、证书授权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运行模式管理模块和监控模块;
所述基本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主机名称、账户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网络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网络进行配置;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进行个性化权限分配;
所述快照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配置信息作快照存档,建立快照库;
所述证书授权管理模块定义了所述云终端的使用许可,根据需要对所述云终端使用许可进行推送或收回;
所述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硬件层各接口使用状态做管理部署;
所述运行模式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开机模式进行设置;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实时调取任意终端的操作界面和对键盘鼠标操作;
所述管理平台还包括登陆时用的客户端和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中,所述服务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使用的服务器中;使得管理员在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登陆对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作统一管理与部署;
判断服务器IP是否为本地局域网地址;如果不是本地局域网地址时,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跨互联网、且通过域名解析连接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广播扫描局域网内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
或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跨互联网、且通过域名解析连接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通过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或基于x86架构的PC进行网络远程登陆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终端包括硬件层、终端最小系统层、终端管理界面层、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和用户个性化软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终端内置虚拟化平台协议RDP with RemoteFX。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初始化;
2)、账户登录;
3)、判断是否具有管理员权限,是则继续,否则返回步骤1);
4)、是否进行固件升级包导入,是则去步骤4.1),否去步骤5);
4.1)、上传固件包;
5)、是否进行授权文件包导入,是则去步骤5.1),否则去步骤6);
5.1)、上传授权文件;
6)、设置被管理云终端网络信息;
7)、输入服务器IP地址并判断此IP是否为本地局域网地址,是则去步骤8),否则去步骤7.1);
7.1)、通过域名解析来实现跨互联网定位服务器;
8)、定位服务器后,搜索网段内云终端运行数据并回传;
9)、决定是否建立成员组,是则去步骤9.1),否去步骤10)
9.1)、建立组成员属性变量;
10)、定义操作组成员变量;
11)、决定是否编辑配置信息,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去步骤16);
12)、读取成员变量对应的云终端设置信息,
13)、显示设置信息,包括主机名称设置、账户信息设置、IP地址设置、服务解析设置、终端运行模式、外设接口设置;
14)、推送设置信息至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
15)、等待云终端设置信息的回复,判断信息是否修改成功,是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返回步骤11);
16)、是否恢复终端快照;是则去步骤16.1);否则去步骤17);
16.1)、导入快照设置信息并返回步骤12);
17)、是否建立快照,是则去步骤17.1),否则去步骤18);
17.1)、录入快照;
18)、是否删除操作;是则去步骤18.1),否则去步骤19);
18.1)、删除选中终端或组;
19)、是否查看终端列表,是则去步骤19.1),否则去步骤20);
19.1)、刷新输出终端或组列表;
20)、是否进行固化包升级,是则去步骤20.1),否则去步骤21);
20.1)、对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推送固化升级包;
21)、是否进行授权推送,是则去步骤21.1),否则去步骤22);
21.1)、对成员变量对应云终端推送授权包;
22)、是否进行监控管理,是则去步骤23),否则去步骤26);
23)、输入监控范围;
24)、是否强制监管,是则去步骤24.1),否则去步骤25);
24.1)设置强制监控功能,同时去步骤25);
25)推送监管设置;
26)、将操作步骤录入日志;
27)、是否继续操作,是返回步骤1),否则去步骤28);
28)、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所述的IP地址设置为输入局域网内服务器IP地址或输入跨互联网的服务器IP地址。
CN201410076606.3A 2014-03-04 2014-03-04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Active CN103780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6606.3A CN103780441B (zh) 2014-03-04 2014-03-04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6606.3A CN103780441B (zh) 2014-03-04 2014-03-04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441A CN103780441A (zh) 2014-05-07
CN103780441B true CN103780441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572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6606.3A Active CN103780441B (zh) 2014-03-04 2014-03-04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0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8551A (zh) * 2014-06-19 2014-09-10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龙芯2h的本地及远程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5677304A (zh) * 2014-11-17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677676A (zh) * 2014-11-20 2016-06-15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前端设备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0122767B2 (en) * 2015-05-29 2018-11-06 Nagravision S.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secure VOIP multi-party calls
CN105302664B (zh) * 2015-09-22 2019-01-04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快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530287A (zh) * 2015-11-25 2016-04-2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75430B (zh) * 2016-08-31 2019-06-21 叠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eb的云桌面管理系统
CN106254534B (zh) * 2016-09-22 2019-04-09 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混合架构的分布式集群监控代理及方法
CN106789165A (zh) * 2016-11-28 2017-05-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云终端设备的网络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08153645B (zh) * 2017-12-25 2020-11-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图像匹配的虚拟化桌面中监控数据与程序关联方法
CN110007928A (zh) * 2019-04-12 2019-07-12 山东浪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地服务自动化部署发布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31001A (zh) * 2019-11-20 2020-04-17 西安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v云终端离线授权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015852A (zh) * 2022-12-26 2023-04-25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国家电网信息的虚拟云桌面安全管理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596A (zh) * 2010-11-29 2011-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机内存模板的云计算服务Cache系统
CN102377776A (zh) * 2011-10-14 2012-03-14 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机顶盒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2427481A (zh) * 2012-01-12 2012-04-25 易云捷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及云计算管理方法
CN102622235A (zh) * 2012-03-13 2012-08-01 唐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嵌入式云终端及其形成方法
CN102684903A (zh) * 2011-12-23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云存储多资源节点接入的管理平台、系统和方法
CN102882968A (zh) * 2012-09-27 2013-01-16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分发云桌面的方法
CN202720641U (zh) * 2012-05-10 2013-02-06 天津兆民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
CN103051711A (zh) * 2012-12-21 2013-04-1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pice协议的嵌入式云终端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3179080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互联网用户的云电脑系统以及连接云电脑的方法
CN103634945A (zh) * 2013-11-21 2014-03-12 安徽海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soc的高性能云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1704B2 (en) * 2012-04-05 2015-12-0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grating application virtual machine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596A (zh) * 2010-11-29 2011-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机内存模板的云计算服务Cache系统
CN102377776A (zh) * 2011-10-14 2012-03-14 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机顶盒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3179080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互联网用户的云电脑系统以及连接云电脑的方法
CN102684903A (zh) * 2011-12-23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云存储多资源节点接入的管理平台、系统和方法
CN102427481A (zh) * 2012-01-12 2012-04-25 易云捷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的系统及云计算管理方法
CN102622235A (zh) * 2012-03-13 2012-08-01 唐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嵌入式云终端及其形成方法
CN202720641U (zh) * 2012-05-10 2013-02-06 天津兆民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
CN102882968A (zh) * 2012-09-27 2013-01-16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分发云桌面的方法
CN103051711A (zh) * 2012-12-21 2013-04-17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pice协议的嵌入式云终端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03634945A (zh) * 2013-11-21 2014-03-12 安徽海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soc的高性能云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441A (zh)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0441B (zh)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EP2156610B1 (en) Managing network components using usb keys
CN106411857B (zh) 一种基于虚拟隔离机制的私有云gis服务访问控制方法
CN103595574B (zh) 计算机网络云启动系统
CN104809015A (zh) 一种基于Linux系统下的自动部署Oracle rac环境的方法
KR20110040691A (ko) 네트워크 자원들을 관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38985B (zh) 一种支撑网业务主机进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072183B (zh) 云os软件仓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装置
CN106713053A (zh) 基于Linux的批量升级服务器固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013998B (zh) 一种基于tr-069协议实现家庭网络的管理方法
CN101951366A (zh) 一种基于字符终端的单点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8390927A (zh) 一种在客户机与虚拟机之间双向传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04476B (zh) 一种广域网网络组网自动智能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JP2022511020A (ja)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のリアルタイムな隠蔽
CN104468791A (zh) 私有云IaaS平台的构建方法
CN105827648B (zh) 基于ip-mac实名绑定的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468430A (zh)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勘探应用云桌面构建方法
CN104486110A (zh) 一种基于rpc协议的统一存储资源管理方法
CN104363306A (zh) 一种企业私有云管理控制方法
CN105471963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移动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57490A (zh)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云桌面构建方法
CN100410914C (zh) 利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异地计算机的方法
CN102118399B (zh) 一种非侵入式网络服务的远程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2329054A (zh) 一种提升软件权限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7429B (zh) 一种项目研发环境部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5009 Weiyang Road, Jiangsu, China, No. 179, No.

Applicant after: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pplicant before: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TO: YANGZHOU POWER SUPPLY CO., JIANGSU PROV ELECTRIC POWER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