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290A -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80290A CN103780290A CN201210405982.3A CN201210405982A CN103780290A CN 103780290 A CN103780290 A CN 103780290A CN 201210405982 A CN201210405982 A CN 201210405982A CN 103780290 A CN103780290 A CN 1037802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data
- mtd
- msubsup
- mt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21615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pace frequency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信号收发方法和装置,该信号发送方法包括: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第一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第二天线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向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采用本发明,可以将向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如,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3G),第四代(4G))属于典型的有基础设施网络,其利用多个小功率发射机(小覆盖区)代替一个大功率发射机(大覆盖区)。每个小发射区对应的小覆盖称为一个小区,每个小区分配一组信道,对应于使用一组无线资源,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无线资源,便可使得相互之间不会形成干扰,相距较远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无线资源,这就产生了无线信道资源的空间复用,从而使系统容量大为提高。
现有的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采用终端自组织通信方式,不需要基站或接入节点的控制,通信或组网非常灵活。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之间引入D2D通信系统,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如,1)对于近在咫尺的局部业务可以不经过基站而直接通过D2D通信的终端之间的中继转发来完成,从而减少对基站资源的占用;2)能够弥补预设网络的覆盖缺陷,消除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区域内总会存在一些盲区的问题;3)能够降低功耗,当通信由一个长路径转变为几个短路径来实现时,这几个短路径的功率和将小于一个长路径所需要的功率;4)引入自组织方式将使整个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得到提高,增加空间复用。
蜂窝通信以及D2D通信都需要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进行传输。传统的方式中,蜂窝通信及D2D通信分别在不同的独立的频谱资源上进行传输,这样虽然可避开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传输之间的干扰,但是由于蜂窝通信与D2D通信分别占用不同的频谱资源,降低了频谱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可以将向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叠加后发送,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使用效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所述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也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进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或,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具体的,所述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其中,c2i-1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用于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按照下述矩阵关系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矩阵的第一列表示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表示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行表示在第一天线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行表示在第二天线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其中,矩阵的第一列的第一个元素表示第一天线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列的第二个元素表示第二天线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一个元素表示第一天线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二个元素表示第二天线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k天线和第k+1天线,其中k为大于2的自然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造第k天线数据和第k+1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k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1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k+1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1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k天线数据和所述第k+1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
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D2D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基站或D2D移动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消除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以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如,当m=2时,且接收数据满足:时, yB表示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的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
所述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括:
对接收到的yB进行处理,获得
根据获得的y′B,已知的h1、h2、以及上式中y′B和h1、h2的关系求解获得c1、c2;
c1表示第一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表示第二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第二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第二设备端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
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表示本地第i接收天线与数据发送设备的第j发射天线间的信道参数,n2i-1、n2i为接收数据中的噪音。
所述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数据包括:
对所述接收数据yD进行处理,获得y′D,
其中, 符号*代表共轭;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构造模块,用于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数据发射模块,与所述数据构造模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所述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二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也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进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或者,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二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其中,c2i-1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用于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k天线和第k+1天线,其中k为大于2的自然数,
所述数据构造模块还用于,构造第k天线数据和第k+1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k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1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k+1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1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还与所述第k天线和所述第k+1天线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k天线数据和所述第k+1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用于蜂窝传输的网络,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消除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以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如,当m=2时,且接收数据满足:时, yB表示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的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对接收到的yB进行处理,获得
根据获得的y′B,已知的h1、h2、以及上式中y′B和h1、h2的关系求解获得c1、c2;
c1表示第一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c2表示第二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二传输数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天线和第二接收天线;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表示本地第i接收天线与数据发送设备的第j发射天线间的信道参数,n2i-1、n2i为接收数据中的噪音。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对yD进行处理,获得y′D,
其中, 符号*代表共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将向其他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组合发送,在数据组合中由于包括了移动终端到其中一个终端的传输信道参数,使得接收到该数据组合的该终端通过适当的处理即可消除向另一个终端传输的数据对该终端传输的数据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输矩阵的一个具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输矩阵的另一具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输矩阵的第三具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方法的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方法另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收发方法进行仿真后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另一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站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另一具体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在蜂窝传输的频谱资源上叠加D2D传输的数据,或将向两个基站传输的数据叠加,或将通过D2D向两个终端传输的数据叠加通过同一时频资源发送,而不需要分别占用不同时频资源向不同的终端发送数据;同时,通过传输数据矩阵的构造,消除由于数据叠加造成的向两个终端发送的不同数据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以下分别从数据发送侧和数据接收侧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其中,包括移动终端3,第一设备1,和第二设备2。其中,移动终端和第一设备之间为蜂窝通信或D2D通信,当为蜂窝通信时,则第一设备为基站,当为D2D通信时,则第一设备为D2D终端设备;移动终端和第二设备之间也可蜂窝通信或为D2D通信,同样的,当为蜂窝通信时,则第二设备为基站,当为D2D通信时,则第二设备为D2D终端设备。移动终端为信号发送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则为信号接收端。如图示例为,移动终端,基站和D2D终端设备的情况。在上述架构下,以下分别描述信号收发端的信号通信情况。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并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通信连接,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如,当第一设备为基站,第二设备为D2D终端设备时,则第一天线数据由需发送的第一蜂窝上行传输数据、需发送的D2D传输数据和由第二天线进行传输时的蜂窝上行传输信道参数组成,第二天线数据由需发送的第二蜂窝上行传输数据、需发送的D2D传输数据和由第一天线进行传输时的蜂窝上行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其中,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所述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进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或者是,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数据,在构造同一子载波或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时,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数据相同,构造不同子载波或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时,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数据则可不相同。
比如,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按照c2i-1+h2si生成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为按照c2i-h1si生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为其中,其中,c2i-1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用于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当然,若终端设备包括更多的发射天线,则可以相应的构造天线数据,即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k天线和第k+1天线,其中k为大于2的自然数,构造第k天线数据和第k+1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k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1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k+1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1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102、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
如,当第一设备为基站,第二设备为D2D终端设备时,通过第一天线向第一设备或和D2D传输数据接收设备分别发送第一天线数据,通过第二天线向第一设备或和D2D传输数据接收设备分别发送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消除需发送的D2D传输数据对蜂窝上行传输数据的干扰获得第一蜂窝上行传输数据和第二蜂窝上行传输数据。进一步的可以是,分别在第一天线的第载波发送数据分别在第二天线的第载波发送数据
当为多天线时,则包括: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k天线数据和所述第k+1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1的说明可以理解,由于第一天线数据中包括了第二天线到接收端的信道参数,而第二天线数据中包括了第一天线到接收端的信道参数,同时,第一天线数据被接收端接收时需要叠加第一天线到接收端的信道影响,第二天线数据被接收端接收时需要叠加第二天线到接收端的信道影响,这样,当接收端接收信号时,就可以实现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某个或多个传输数据的系数同时包括相同的信道参数的,可见,只要适当设定该传输数据的系数,就可以在接收的数据中完全消除该传输数据。具体的设置方法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举例说明,但是应当理解还可以有其他的系数设置方法,此处不进行一一赘述。
即,为了可以能消除向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之间的干扰(如D2D传输对蜂窝传输的干扰),只要适当设置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的关系,实现第一设备接收时的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抵消即可。如,若某子载波上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为c1+h2s1,第二天线数据为c2-h1s1,c1和c2为蜂窝传输数据,h1和h2为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蜂窝传输信道,s1为D2D传输数据,则该载波上第一设备接收到信号为:
Y1=h1(c1+h2s1)+h2(c2-h1s1)=h1c1+h1h2s1+h2c2-h2h1s1
这样,在上式中第2项与4项就相互抵消了,只剩下h1c1+h2c2,就可以抵消发送到第二设备的数据对发送到第一设备的数据的干扰了。当然,在具体设计时,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有其他形式,只要考虑到第一天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第一天线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的影响,而第二天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第二天线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的影响,通过适当的设计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传输数据在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的系数即可。
为了正确构造传输数据,则在构造传输数据之前,还可包括:获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进行传输时的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1、h2。如,通过信道测量来获得该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取值可为1、2、3、......。即,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可为一个子载波、两个子载波、三个子载波等等;或是进行信号发送的时隙可为一个时隙、两个时隙、三个时隙等等。则相应的,传输数据可以以矩阵形式构造。
如以,第一设备为基站,第二设备为D2D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当m=1时,可在蜂窝上行传输数据c1,c2的基础上复用D2D传输数据s1,传输数据矩阵形式如图3所示。其中,矩阵的列表示某个载波上的传输数据,矩阵的行表示某个天线上传输的数据。本例中,天线1和天线2仅在子载波f1发送数据。
当m=2时,可以在蜂窝上行传输c1,c2,c3,c4的基础上分别复用D2D的传输数据s1,s2,传输数据矩阵形式如图4所示。本例中,天线1和天线2在子载波f1和f2发送数据。
当m=3时,可以在蜂窝上行传输数据c1,c2,c3,c4,c5,c6的基础上复用D2D传输数据s1,s2,s3,传输数据矩阵形式如图5所示。本例中,天线1和天线2在子载波f1、f2和f3发送数据。
以此类推,可以获得更多子载波情况下,构造的传输矩阵。在不同时隙的传输类似。
在具体构造的传输矩阵中,为了使接收端更容易的解码出需要的数据,可以对传输数据中的信号关系进行适当设置。
则按照下述矩阵关系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矩阵的第一列表示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表示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行表示在第一天线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行表示在第二天线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列的第一个元素表示第一天线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列的第二个元素表示第二天线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一个元素表示第一天线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二个元素表示第二天线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当然,虽然向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都按上述数据矩阵发送,但是由于信道的不同,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实际接收的数据是有所区别的。
相应的,在信号接收侧需要根据上述构造的数据的特殊关系,解码获得需要的信号。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方法的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发送方法中描述的第一设备进行信号接收处理的过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第一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当然,若发送的数据还包括更多天线数据,则接收时的数据相应的包括。通过上述信号发送方法的描述可知,只要发送的天线数据为偶数个,就可以实现在接收端抵消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影响。
202、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消除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以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
同前所述,接收时接收m个载波上的数据,并根据子载波或时隙数据的不同具体进行解码。具体子载波或时隙数目可以事先与发送侧进行约定。
其接收的数据为:
yB表示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的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
则本步骤可包括:对接收到的yB进行处理,获得
根据获得的y′B,已知的h1、h2、以及上式中y′B和h1、h2的关系求解获得c1、c2;
c1表示第一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表示第二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
即,从式2可以看出,在式2中已经完全消除了s1、s2对c1、c2的干扰,即,只要在接收到数据yB后,对数据yB中第二载波接收的数据y2进行共轭处理即可获得y′B。再结合已知的h1、h2和式2中的关系,即可求解获得c1、c2,如可采用空频编码(Space frequence Block Code,SFBC)求解式2。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求解,如,空时编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等方式。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接收方法的另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上述信号发送方法中描述的第二设备的信号接收处理过程。其包括如下步骤:
301、第二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接收设备实际接收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由于受传输信道的影响已经与发射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不同。
当然,所述移动终端向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表示本地第i接收天线与数据发送设备的第j发射天线间的信道参数,n2i-1、n2i为接收数据中的噪音。
302、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第二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第二设备端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
其接收的数据为:
对所述接收数据yD进行处理,获得y′D,
其中,符号*代表共轭;
(式4)中4个方程,4个未知数,因此可采用最小均方差(Minimum MeanSquare Error,MMSE),连续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等方法解出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s1、s2。
发明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设定D2D传输的距离为10米(meter,m),仿真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距离从200m到500m变化时信道容量的变化情况,如图8所示。图中下侧曲线为现有的蜂窝上行传输的信道容量曲线,上侧曲线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联合传输方案时信道容量曲线,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比现有的蜂窝上行传输方案容量有大幅度的提升,平均提升约50%。
相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讯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3,基站1和与移动终端进行D2D传输的终端设备2。如图9所示。
其中,如图10所示,该移动终端3:包括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2,以及:
数据构造模块33,用于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数据发射模块34,与所述数据构造模块32、第一天线31和第二天线32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发射模块34在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所述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数据发射模块34在所述第二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也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进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或者,所述数据发射模块34在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数据发射模块34在所述第二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构造模块33具体用于按照c2i-1+h2si生成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为按照c2i-h1si生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为其中,c2i-1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用于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如图11所示,所述移动终端3还可包括第k天线和第k+1天线,其中k为大于2的自然数。所述数据构造模块33还用于,构造第k天线数据和第k+1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k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1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k+1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1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数据发送模块34,还与第k天线和第k+1天线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k天线数据和所述第k+1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该基站1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第一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消除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以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如,当m=2时,且接收数据满足:时,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2还用于对接收到的yB进行处理,获得
根据获得的y′B,已知的h1、h2、以及上式中y′B和h1、h2的关系求解获得c1、c2;
c1表示第一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c2表示第二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二传输数据。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可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第二获取模块2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天线21和第二接收天线23,如图14所示。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表示本地第i接收天线与数据发送设备的第j发射天线间的信道参数,n2i-1、n2i为接收数据中的噪音。
如,当m=2时,且接收数据满足:时,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22,还用于对yD进行处理,获得y′D,
其中, 符号*代表共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术语和具体功能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一致,此处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描述可知,在本发明中,将向两个终端发送的数据构造在一起(如,蜂窝传输的频谱资源上叠加D2D传输的数据,当然也可以是向两个基站或两个D2D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叠加)通过同一时频资源发送,而不需要分别占用不同时频资源向不同的终端发送数据;同时,通过传输数据矩阵的构造,消除由于数据叠加造成的向两个终端发送的不同数据之间的干扰(如,D2D传输对蜂窝传输的干扰,当然也可以是向两个基站发送的数据之间或两个D2D设备发送的数据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所述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进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按照下述矩阵关系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矩阵的第一列表示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表示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行表示在第一天线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行表示在第二天线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其中,矩阵的第一列的第一个元素表示第一天线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一列的第二个元素表示第二天线在第一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一个元素表示第一天线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矩阵的第二列的第二个元素表示第二天线在第二子载波或时隙上向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传输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k天线和第k+1天线,其中k为大于2的自然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造第k天线数据和第k+1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k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1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k+1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1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k天线数据和所述第k+1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
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基站或设备到设备D2D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基站或D2D移动终端。
8.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消除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以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分别在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数据yB,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本地接收端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2时,且接收数据满足: 时, yB表示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的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
所述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本地接收端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包括:
对接收到的yB进行处理,获得
根据获得的y′B,已知的h1、h2、以及上式中y′B和h1、h2的关系求解获得c1、c2;
c1表示第一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c2表示第二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
11.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第二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第二设备端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所述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包括:
14.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移动终端分别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有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数据构造模块,用于构造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数据发射模块,与所述数据构造模块、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天线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所述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二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也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子载波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进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一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一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数据发射模块在所述第二天线发射的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在时域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第二天线数据中的每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由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通过该时隙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k天线和第k+1天线,其中k为大于2的自然数,
所述数据构造模块还用于,构造第k天线数据和第k+1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k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1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k+1天线数据由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k+1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k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还与所述第k天线和所述第k+1天线连接,还用于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以便所述第一设备消除所述第k天线数据和所述第k+1天线数据中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通过所述第k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天线数据,通过所述第k+1天线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k+1天线数据。
19.一种基站,用于蜂窝传输的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预置的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消除所述需发送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对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干扰,以获得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和所述第二传输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分别在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数据yB,
其中,c2i-1、c2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和第二传输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h2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和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m表示进行信号发送的子载波或时隙总数,m为自然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m=2时,且接收数据满足: 时, yB表示第子载波或时隙上接收的数据,si表示第i子载波或时隙上需发送到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h1分别表示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h2表示由所述第二天线到所述基站的传输信道参数;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对接收到的yB进行处理,获得
根据获得的y′B,已知的h1、h2、以及上式中y′B和h1、h2的关系求解获得c1、c2;
c1表示第一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一传输数据,c2表示第二子载波上需发送到所述基站的第二传输数据。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第一天线数据和第二天线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第一设备的第一传输数据、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所述第二天线数据由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第二传输数据、所述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和由所述第一天线到所述第一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组成;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天线数据、接收到的第二天线数据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和预置的所述移动终端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信道参数获得所述移动终端需发送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数据和所述第二天线数据包括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上传输的数据或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上传输的数据,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天线和第二接收天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05982.3A CN103780290B (zh) | 2012-10-23 | 2012-10-23 |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
EP13849397.8A EP2905912B1 (en) | 2012-10-23 | 2013-04-11 | Combined data signal receiving and sending methods and devices |
RU2015119469A RU2608184C2 (ru) | 2012-10-23 | 2013-04-11 |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координирован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данных |
BR112015009043A BR112015009043A2 (pt) | 2012-10-23 | 2013-04-11 | métodos e aparelhos para transmissão coordenada de sinal de dados |
PCT/CN2013/074076 WO2014063472A1 (zh) | 2012-10-23 | 2013-04-11 |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
US14/692,891 US10075254B2 (en) | 2012-10-23 | 2015-04-22 | Data signal coordinate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05982.3A CN103780290B (zh) | 2012-10-23 | 2012-10-23 |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0290A true CN103780290A (zh) | 2014-05-07 |
CN103780290B CN103780290B (zh) | 2018-11-06 |
Family
ID=50543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05982.3A Active CN103780290B (zh) | 2012-10-23 | 2012-10-23 |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75254B2 (zh) |
EP (1) | EP2905912B1 (zh) |
CN (1) | CN103780290B (zh) |
BR (1) | BR112015009043A2 (zh) |
RU (1) | RU2608184C2 (zh) |
WO (1) | WO201406347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30554A (zh) * | 2019-06-28 | 2019-1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业务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60774B2 (en) * | 2014-08-18 | 2018-01-02 |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 Test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test apparatus, method for testing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DE102017001543A1 (de) * | 2017-02-16 | 2018-08-16 | Kathrein-Werke Kg | Antenne, insbesondere Mobilfunkantenne |
US11076161B2 (en) | 2018-02-20 | 2021-07-27 | Arlo Technologies, Inc. | Notification priority sequencing for video security |
US11272189B2 (en) | 2018-02-20 | 2022-03-08 | Netgear, Inc. | Adaptive encoding in security camera applications |
US11064208B2 (en) | 2018-02-20 | 2021-07-13 | Arlo Technologies, Inc. | Transcoding in security camera applications |
US11558626B2 (en) | 2018-02-20 | 2023-01-17 | Netgear, Inc. | Battery efficient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and registration for a low-power device |
US10742998B2 (en) | 2018-02-20 | 2020-08-11 | Netgear, Inc.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of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amera system |
US11102492B2 (en) | 2018-02-20 | 2021-08-24 | Arlo Technologies, Inc. | Multi-sensor motion detection |
US11756390B2 (en) | 2018-02-20 | 2023-09-12 | Arlo Technologies, Inc. | Notification priority sequencing for video security |
US10805613B2 (en) * | 2018-02-20 | 2020-10-13 | Netgear,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ation and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20477A1 (en) * | 2004-12-07 | 2006-06-08 | Adaptix, Inc. |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
WO2012061993A1 (en) * | 2010-11-12 | 2012-05-18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3384161A (zh) * | 2012-05-02 | 2013-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imo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73005B1 (en) * | 1997-09-04 | 2001-01-09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212368B1 (en) * | 1998-05-27 | 2001-04-03 | Ericsson Inc. |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diversity and inter-frequency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MAHO) |
US6937843B2 (en) * | 2001-12-05 | 2005-08-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nterference compensation |
US7512096B2 (en) * | 2004-11-24 | 2009-03-31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over a link |
US7920522B2 (en) | 2006-09-29 | 2011-04-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8099043B2 (en) * | 2008-05-13 | 2012-01-1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Transmit channel in wideband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2388541B (zh) * | 2009-01-23 | 2014-08-06 | 诺基亚公司 | 设备到设备通信期间的干扰抑制方法及设备 |
WO2010114487A1 (en) * | 2009-03-31 | 2010-10-07 |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a message, methods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message transmission devices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s |
US8966090B2 (en) | 2009-04-15 | 2015-02-2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availability |
KR101559295B1 (ko) * | 2009-12-04 | 2015-10-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간 분할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
US8953699B2 (en) * | 2011-11-07 | 2015-02-10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feedback for joint processing scheme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
JP5922845B2 (ja) * | 2012-07-18 | 2016-05-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セルラ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間通信の干渉管理 |
-
2012
- 2012-10-23 CN CN201210405982.3A patent/CN103780290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11 RU RU2015119469A patent/RU2608184C2/ru active
- 2013-04-11 EP EP13849397.8A patent/EP2905912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4-11 BR BR112015009043A patent/BR112015009043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4-11 WO PCT/CN2013/074076 patent/WO201406347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
- 2015-04-22 US US14/692,891 patent/US1007525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20477A1 (en) * | 2004-12-07 | 2006-06-08 | Adaptix, Inc. |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
WO2012061993A1 (en) * | 2010-11-12 | 2012-05-18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3384161A (zh) * | 2012-05-02 | 2013-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imo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30554A (zh) * | 2019-06-28 | 2019-1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业务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0430554B (zh) * | 2019-06-28 | 2023-11-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业务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RU2015119469A (ru) | 2016-12-20 |
BR112015009043A2 (pt) | 2017-07-04 |
US10075254B2 (en) | 2018-09-11 |
EP2905912A4 (en) | 2015-10-21 |
US20150229426A1 (en) | 2015-08-13 |
EP2905912B1 (en) | 2024-06-12 |
EP2905912A1 (en) | 2015-08-12 |
WO2014063472A1 (zh) | 2014-05-01 |
RU2608184C2 (ru) | 2017-01-17 |
CN103780290B (zh) | 2018-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80290B (zh) | 一种联合数据信号收发方法和设备 | |
Song et al.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for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4412519B (zh) | 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随机接入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2036403B (zh) | 协作发送方法、协作发送系统、汇聚站及无线基站 | |
CN110233694A (zh) | 传送/接收发现信号的方法 | |
US1023044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iversity | |
EP3714572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70072600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link stat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20140760A1 (en) | Communications in ofdma-based wireless radio networks | |
CN105122701A (zh) |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515917A (zh) | 基于双向中继的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 |
EP2555551B1 (en) |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1873161A (zh) | 基于簇用户协作的虚拟mimo中继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1557641B (zh) | 一种适用于蜂窝中继系统的子载波和功率分配方法 | |
CN102780670A (zh) | 全速率多跳无线协作中继传输方案 | |
CN107947843A (zh) | 用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降低导频开销复用数据的noma方法 | |
JP5765758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7872254A (zh) | 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871394B2 (en) | Techniques for indicating preferred beams in dual-connectivity/carrier-aggregation (DC-CA) systems based on default operating frequency mismatch | |
Gao et al. | Blind distributed mu-mimo for iot networking over vhf narrowband spectrum | |
CN103220116A (zh) | Mimo-ofdma无线中继系统的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 | |
CN116724635A (zh) | 用于毫米波频带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 | |
RU2589314C1 (ru) |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 |
CN103517437B (zh) | 一种蜂窝网中多中继分配与中继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 |
Islam et al. | Achievable sum rate analysis of relay aided overlay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among multiple devi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