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6766B -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76766B CN103776766B CN201410034827.4A CN201410034827A CN103776766B CN 103776766 B CN103776766 B CN 103776766B CN 201410034827 A CN201410034827 A CN 201410034827A CN 103776766 B CN103776766 B CN 1037767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block
- fiber cloth
- basalt fiber
- hole
- loading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形成二个左、右相邻并排放置形状对称的混凝土块,二块的混凝土块中都分别配置有一根钢筋,二根钢筋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都位于混凝土块的中心,钢筋的一端位于混凝土块中,另一端与万向铰相连接;其次在二块的混凝土块二侧都粘贴上纵向玄武岩纤维布,在其中一块混凝土块的四周再裹上至少一层玄武岩纤维布;最后在另一块混凝土块上的玄武岩纤维布布置应变仪,在二块混凝土块之间布置位移计。本发明通过使混凝土块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通过万向铰调整偏心距,消除试件受扭、错位的影响,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测试方法简便、易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属于混凝土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领域中,目前实验常用的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单剪试验测试方法、梁铰式试验测试方法,单剪试验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加载端纤维片材易翘起,加载过程中加载端难以保持水平,难以保持FRP片材轴心受拉;梁铰式试验测试方法中装置复杂且受力模型较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尺寸设计要求拼装一长方形混凝土模板框,混凝土模板框放置在基座上,在混凝土模板框的左端部模板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一通孔,在混凝土模板框的右端部模板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二通孔,在混凝土模板框内的中间部位放置左隔板、右隔板,左隔板和右隔板相邻放置,在左隔板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三通孔,在右隔板的中心位置打一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步:把锚固端钢筋的一端从左端部模板上第一通孔中穿出,并伸到左隔板上第三通孔中,把加载端钢筋的一端从右端部模板上的第二通孔中穿出,并伸到右隔板上的第四通孔中,其目的在于使锚固端钢筋和加载端钢筋位于混凝土块的中心线上;
第三步:在混凝土模板框中浇筑混凝土,并按标准养护,在混凝土试块达到预期强度后,拆除混凝土模板框,形成相邻并排放置的锚固端混凝土块和加载端混凝土块,并使锚固端混凝土块与加载端混凝土块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四步:把一块纵向第二玄武岩纤维布的一部分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的一侧,另一部分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一侧,第二玄武岩纤维布的中心线与锚固端混凝土块、加载端混凝土块一侧的中心线重合,把纵向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的一部分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的另一侧,另一部分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另一侧,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的中心线与锚固端混凝土块、加载端混凝土块另一侧的中心线重合,并且第二玄武岩纤维布和第一玄武岩纤维布对称的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加载端混凝土块二侧;
第五步:在锚固端混凝土块的四周粘贴至少一层第三玄武岩纤维布;
第六步:在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第二玄武岩纤维布分别与锚固端混凝土块、加载端混凝土块粘结良好后及第三玄武岩纤维布与锚固端混凝土块粘结良好后,在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第二玄武岩纤维布上沿中心线方向分别按一定间距粘贴应变片;
第七步:在没有粘贴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第二玄武岩纤维布的锚固端混凝土块、加载端混凝土块的二侧各布置一个位移计,位移计一端与锚固端混凝土块相连接,另一端与加载端混凝土块相连接;
第八步:使应变片及位移计与记录仪相连接,把锚固端钢筋与锚固端万向铰相连接,并使锚固端万向铰与固定装置相连接,把加载端钢筋与加载端万向铰相连接,并使加载端万向铰与加载装置相连接并进行测试。
作为针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的长度≥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的长度,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上的第二玄武岩纤维布的长度≥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上的第二玄武岩纤维布的长度。其目的在于使锚固端混凝土块上的玄武岩纤维布被进一步的固定在锚固端混凝土块上以达到使剥离发生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目的。
作为针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左端部模板上的第一通孔和左隔板上的第三通孔大小相同,右端部模板上的第二通孔和右隔板上的第四通孔大小相同。其目的在于方便钢筋的插入和对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特点是测试方法简便、易操作,使用该方法的受力模型简单,数据精确度高;装置组装简单,零件较少,操作方便。通过使混凝土块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通过万向铰调整偏心距,消除试件受扭、错位的影响,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本装置可以在任意需要的现场进行安装,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双剪试件界面性能研究,可作为界面性能研究中经典实用的测试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纤维布受力方向的应变变化趋势图。
图2是混凝土模板框示意图。
图3是A-A剖面图。
图4是混凝土钢筋布置示意图。
图5是纵向玄武岩纤维布布置示意图。
图6是环向玄武岩纤维布布置示意图。
图7是应变片布置示意图。
图8是测试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9是测试装置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如下:3、第一玄武岩纤维布;4、锚固端钢筋;5、加载端钢筋;6、混凝土试块;7、第二玄武岩纤维布;8、第三玄武岩纤维布;9、应变片;10、位移计;11、锚固端万向铰;12、加载端万向铰;14、混凝土模板框;15、左端部模板;16、右端部模板;17、左隔板;18、右隔板;19、锚固端混凝土块;20、加载端混凝土块;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第三通孔;24、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2~图9所示,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照尺寸设计要求拼装一长方形混凝土模板框14,混凝土模板框14放置在基座上,在混凝土模板框14的左端部模板15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一通孔21,在混凝土模板框14的右端部模板16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二通孔22,在混凝土模板框14内的中间部位放置左隔板17、右隔板18,左隔板17和右隔板18相邻放置,在左隔板17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三通孔23,在右隔板18的中心位置打一第四通孔24,第一通孔21和第三通孔23大小相同,第二通孔22和第四通孔24大小相同,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第四通孔2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步:把锚固端钢筋4的一端从第一通孔21中穿出,并伸到第三通孔23中。把加载端钢筋5的一端从第二通孔22中穿出,并伸到第四通孔24中。
第三步:在混凝土模板框14中浇筑混凝土,并按标准养护,一般养护7天即可拆模。在混凝土试块6达到预期强度后,拆除混凝土模板框14,形成二个左、右相邻并排放置形状对称的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和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
第四步:把一块纵向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一部分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一侧,另一部分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20一侧,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中心线与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一侧的中心线重合;把另一块纵向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的一部分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另一侧,另一部分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20另一侧,纵向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的中心线与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另一侧的中心线重合;并且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和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对称的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二侧。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长度≥粘贴在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长度。
第五步: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四周粘贴至少一层环向第三玄武岩纤维布8,进一步的使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被固定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在本实施例中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四周粘贴有二层第三玄武岩纤维布8。使用二层第三玄武岩纤维布8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是为了确保粘贴在锚固端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在测试时不会发生剥离破坏,使剥离破坏发生在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与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之间。
第六步:在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分别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粘结良好后及第三玄武岩纤维布8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粘结良好后,在粘贴在加载端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中心线上分别粘贴应变片9,以测量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受力方向的应变。
第七步:在没有粘贴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的两侧的中间部位各布置一个位移计10,位移计10一端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相连接,另一端与加载端混凝土块20相连接,位移计10用于测量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与加载端混凝土块20之间的相对位移,也就是测量左隔板17和右隔板18之间的相对位移。
位移计10为直线可变位移传感器。
第八步:使应变片9及位移计10与记录仪相连接。把锚固端钢筋4与锚固端万向铰11相连接,并使锚固端万向铰11与固定装置相连接;把加载端钢筋5与加载端万向铰12相连接,并使加载端万向铰12与加载装置相连接并进行测试。加载装置可以是万能材料实验机。使用万向铰是为了调整偏心距,消除试件受扭、错位的影响,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度。
图1是使用本方法测得的沿纤维布受力方向的应变变化趋势图。
Claims (3)
1.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按照尺寸设计要求拼装一长方形混凝土模板框(14),混凝土模板框(14)放置在基座上,在混凝土模板框(14)的左端部模板(15)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一通孔(21),在混凝土模板框(14)的右端部模板(16)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二通孔(22),在混凝土模板框(14)内的中间部位放置左隔板(17)、右隔板(18),左隔板(17)和右隔板(18)相邻放置,在左隔板(17)的中心位置打一第三通孔(23),在右隔板(18)的中心位置打一第四通孔(24),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第四通孔(2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步:把锚固端钢筋(4)的一端从第一通孔(21)中穿出,并伸到第三通孔(23)中,把加载端钢筋(5)的一端从第二通孔(22)中穿出,并伸到第四通孔(24)中;
第三步:在混凝土模板框(14)中浇筑混凝土,并按标准养护,在混凝土试块(6)达到预期强度后,拆除混凝土模板框(14),形成相邻并排放置的锚固端混凝土块(19)和加载端混凝土块(20),并使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与加载端混凝土块(20)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四步:把纵向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一部分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一侧,另一部分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20)一侧,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中心线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一侧的中心线重合,把纵向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的一部分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另一侧,另一部分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的(20)另一侧,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的中心线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另一侧的中心线重合,并且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和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对称的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二侧;
第五步:在锚固端混凝土块(19)的四周粘贴至少一层第三玄武岩纤维布(8);
第六步:在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分别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粘结良好后及第三玄武岩纤维布(8)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粘结良好后,在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上沿中心线方向分别按一定间距粘贴应变片(9);
第七步:在没有粘贴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锚固端混凝土块(19)、加载端混凝土块(20)的二侧各布置一个位移计(10),位移计(10)一端与锚固端混凝土块(19)相连接,另一端与加载端混凝土块(20)相连接;
第八步:使应变片(9)及位移计(10)与记录仪相连接,把锚固端钢筋(4)与锚固端万向铰(11)相连接,并使锚固端万向铰(11)与固定装置相连接,把加载端钢筋(5)与加载端万向铰(12)相连接,并使加载端万向铰(12)与加载装置相连接并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的长度≥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上的第一玄武岩纤维布(3)的长度,粘贴在锚固端混凝土块(19)上的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长度≥粘贴在加载端混凝土块(20)上的第二玄武岩纤维布(7)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21)和第三通孔(23)大小相同,第二通孔(22)和第四通孔(24)大小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4827.4A CN103776766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4827.4A CN103776766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6766A CN103776766A (zh) | 2014-05-07 |
CN103776766B true CN103776766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056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48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6766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767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54200B (zh) * | 2014-05-15 | 2017-01-04 | 沈阳建筑大学 | 一种frp筋混凝土粘结滑移试验的方法 |
CN104807707A (zh) * | 2015-04-29 | 2015-07-29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 测定frp—混凝土双面剪切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CN106248737A (zh) * | 2016-07-19 | 2016-12-21 | 四川大学 | 用于frp加固短柱的测验方法 |
CN107084880B (zh) * | 2017-06-05 | 2019-07-30 | 东南大学 | 一种测量钢筋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粘结锚固性能的方法 |
CN107314974A (zh) * | 2017-07-05 | 2017-11-03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CN107817172A (zh) * | 2017-09-18 | 2018-03-20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双剪实验防偏心加载夹持装置及方法 |
CN111122349B (zh) * | 2019-12-11 | 2021-12-31 | 山西大学 | 一种混凝土和frp粘结界面抗剪强度和刚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57904A (ja) * | 2008-04-16 | 2009-11-05 | Nikon Corp | 測定治具及び当該測定治具を用いた樹脂の密着強度測定方法 |
CN102207449A (zh) * | 2011-03-16 | 2011-10-05 | 东南大学 | 纤维复合增强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测试方法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10034827.4A patent/CN10377676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57904A (ja) * | 2008-04-16 | 2009-11-05 | Nikon Corp | 測定治具及び当該測定治具を用いた樹脂の密着強度測定方法 |
CN102207449A (zh) * | 2011-03-16 | 2011-10-05 | 东南大学 | 纤维复合增强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应力测试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Bond characteristics of corroding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beams";P.S.Mangat et al.;《Materials and Structures/Matériaux et Constructions》;19990331;第32卷;第89-97页 * |
"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荀勇 等.;《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731;第35卷(第4期);第593-59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76766A (zh) | 201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76766B (zh) |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测试方法 | |
CN104122201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粘结应力及滑移测量装置 | |
CN105651474B (zh) | 预应力混凝土整孔预制箱梁梁上运梁模拟加载试验方法 | |
CN203856478U (zh) | 一种适用于变断面隧道的衬砌台车 | |
CN203881594U (zh) | 一种混凝土断裂韧性测试试件及测试装置 | |
CN104897111A (zh) | 埋入式应变计 | |
CN103267724B (zh) | 纤维增强复合筋材与混凝土粘接强度的梁式试验装置 | |
CN104777096A (zh) | 改进的测定frp-混凝土界面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 |
CN103344558A (zh) | 一种frp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小梁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
CN105334315A (zh)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测量方法 | |
CN104034609A (zh) | 一种研究应力梯度对混凝土梁徐变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
CN207197707U (zh) | 一种纯弯曲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 | |
CN205049466U (zh) | 一种测定混凝土与钢筋锚固承载力的装置 | |
CN207439777U (zh) | 一种类岩石试件裂隙制作模具 | |
CN105181580A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中钢筋粘结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107972889A (zh) | 一种高刚度高精度复合材料惯组安装结构 | |
CN208473417U (zh) | 具有芯板变形监测功能的屈曲约束支撑 | |
CN203287131U (zh) | 钢筋拉应力的检测装置 | |
CN104864839A (zh) | 一种新型混凝土应变计 | |
CN202676525U (zh) | 一种t型高能束焊接接头剪切强度试片 | |
CN204118614U (zh) | 一种单侧分段式电缆桥架结构 | |
CN105178158A (zh) | 基于锚固区横向拉应力求解的大跨径混凝梁桥腹板横向钢筋配置方法 | |
CN104158132A (zh) | 一种单侧分段式电缆桥架结构和安装方法 | |
CN203324270U (zh) | 一种用于测量高速铁路自密实混凝土收缩率的试模装置 | |
CN210108580U (zh) | 一种桥梁体外索有效应力测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