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6101A -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6101A
CN103766101A CN201210400783.3A CN201210400783A CN103766101A CN 103766101 A CN103766101 A CN 103766101A CN 201210400783 A CN201210400783 A CN 201210400783A CN 103766101 A CN103766101 A CN 103766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s
soil
cuttage
branc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07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佑夫
李保明
林昆正
王添丁
黎炳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007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661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6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61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杂交大叶杨树及其栽培方法,由中国白杨和欧洲红杨经杂交选育而成,定名为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栽培步骤为: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区、养护、成林;成材周期为3-6年。具有雌雄同体、不开花、不接絮、耐盐碱、抗风力、抗病虫害、适应范围广阔、生长迅速、对空气和土质无危害、成材量大等优点,可作为环境绿化、城市及公路行道树、防风林、亦可作为大面积山地、丘陵地的经济林木种植。其良好的环境效应、高成材量和优良的材质、可综合应用的经济价值将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树的育苗及栽种技术。主要是由中国白杨和欧州红杨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新的杨树品种-“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具有雌雄同体、不开花、不接絮、耐盐碱、抗风力、抗病虫害、适应范围广阔、生长迅速、对空气和土质无危害、成材量大等优点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的育苗及栽种技术。
背景技术
杨树的栽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品种达到100多种。然而,原品种普遍存在的缺点是:1、分布范围较窄:非耐热、耐寒品种,仅适应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2、每年开花、结絮:其产生的花絮污染环境,被人吸入后可引发呼吸道炎症或过敏。3、病虫害较多:杨树的溃疡病、黑斑症多发,天敌有天牛、刺娥等;4、生长期长,成材率低:杨树生长期一般在7年以上,每亩成材量仅为50-60m3。5、抗盐碱、抗风能力差:对土壤PH要求严格(6-8),盐碱较重的土地无法栽种;由于根系发育较差,树干长纤维含量较低,6-7级大风容易折断或倒覆。这些缺点使杨树的大面积栽种和作为城市绿化树和行道树受到极大的限制。
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似的公开技术文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杨树的品种及栽培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该品种是中国白杨和欧州红杨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新的杨树品种,具有雌雄同体、不开花、不接絮、耐盐碱、抗风力、抗病虫害、适应范围广阔、生长迅速、对空气和土质无危害、成材量大等特点。
实现本发明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是:这种杂交大叶杨树由中国白杨和欧洲红杨经杂交选育而成,表征为雌雄同体、不开花、不结絮,成材周期为3-6年。具有抗盐碱、抗病虫害、抗风力强、可扦插繁育、种植范围广、生长迅速、成材率高,可作城市绿化树、行道树和经济林木种植的一种杨树优良品种。
实现本发明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的栽培方法是:包括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区、养护、成林等步骤;其中
育苗包括下列步骤:
1)种条选取:选用1-2年成树枝条作为培育新植株的种条;
2)制作插穗:选择去除梢头和根部,直径1-2.5cm枝条作插穗,插穗保留3-5个芽苞,长度在10-15cm;上端芽苞距插穗顶端1.5-2.0cm;
3)插穗的预处理:将插穗根端向下,放置于带孔塑料筐内,浸入清水中6-10cm,每天换水一次;3-4天后取出,再浸入含有适量生根素、有机营养素的液体内1-2天即可供扦插;
4)育苗时间:每年1-5月时间内扦插育苗;
扦插包括下列步骤:采用“有机肥土杯扦插法”;
1)有机肥土配制:使用表层耕作土过筛占15份、锯末1份、有机堆制肥1份充分混合,于上年高温暴晒后堆放腐熟后备用;
2)制备有机肥土杯:选用10*12cm上口稍大底部有泄水孔的塑料杯,松松装满有机肥土供扦插;
3)扦插插穗:洒水将有机肥土杯内土壤全部浸湿,插入插穗,插穗上端离土平面3-5cm,插穗与土壤自然紧密接触,无需按压;
4)放置场地:选择室外平整的非耕地或空闲的晒场或道路;低温地区可放置于塑料大棚内或温室内;保持环境温度15℃-25℃;
5)放置密度:每亩放置有机肥土杯50,000-55,000枚,按照条块方式放置,条块之间留有通道,用于浇水和作业;
6)养护:2周内每日浇水1-2次,以后视气温每日或隔日浇水1次;
7)育苗周期:树苗生长期1.5-2个月,苗高20至30cm时,移栽到成林区;移栽到成林区包括下列步骤:
1)种植地点种植洞口周边土壤挖松;
2)种植坑洞洞口宽度直径30-40cm,深度30-40cm;
3)洞底放上翻松的表土,表土上洒上一层有机肥;
4)有机肥上再放入翻松的表土,避免树苗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产生肥伤,导致树根腐烂;
5)将树苗根部的塑料杯移除,有机肥土及树苗一起放入种植树坑中,有利苗根在种植土地上的拓展;
6)回填土壤,固定树苗在种植洞口的中心,并使树苗原插穗母枝树干顶端盖土离地平约10公分;
7)土壤压实,再洒水适量灌溉;
8)苗木发芽后,再放入有机肥、复合肥或化肥距树干20cm外施用;
养护成林包括下列步骤:
1)移栽后定期施肥、除草、浇水、除虫害;
2)移栽后一年,将1米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剪除的枝条可作扦插之用;
3)移栽后第二年,将植株2.5米以下分枝剪除,剪除的枝条可作扦插之用,以后不再修剪;
4)分枝修剪时,在距离主干1cm处作平行主干修剪;
5)3年期砍伐,作水杨酸提取及高级纸浆生产原料、制作棒球棒等;
6)6年期砍伐,作成材使用及制作胶合板;
成林区环境:
1)环境温度:-20℃-42℃;
2)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3)土地酸碱度:土壤PH 5-8.5。
4)最大风力:9级以下;
5)植株密度:平地,180-200株/亩;30度以下坡地,130-150株/亩;坡度增加,密度酌情减少。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种条选取还包括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采用春季随采随插方式选取种条;长江以北地区可以秋季选取种条,用窖藏方式保存种条,维持温度在0℃--3℃之间,春季开窖启用。
所述育苗周期还包括作为行道树或城市绿化,树苗生长期可延长到一年,苗高1.3m-1.6m时移栽。
综上所述,“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所具有的诸多优点,使之适合在我国的大部分国土种植,可作为环境绿化、城市及公路行道树、防风林、亦可作为大面积山地、丘陵地的经济林木种植;其优良的材质、可综合应用的经济价值和高成材量亦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6年期林木砍伐,产值10万元/亩以上;本新品种大面积种植所产生的良好环境效应也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有机肥土杯”尺寸及“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插穗在“有机肥土杯”中的位置。
图2是本发明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成林区移栽种植坑洞尺寸及坑洞内土、肥及移栽后植株位置。
图中:1有机肥杯、2有机肥土、3插穗、4芽苞、5种植坑洞、6地面、7树苗、8土壤、9表土、10有机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现本发明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是:这种杂交大叶杨树由中国白杨和欧洲红杨经杂交选育而成,表征为雌雄同体、不开花、不结絮,成材周期为3-6年。具有抗盐碱、抗病虫害、抗风力强、可扦插繁育、种植范围广、生长迅速、成材率高,可作城市绿化树、行道树和经济林木种植的一种杨树优良品种。
实现本发明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的栽培方法是:包括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区、养护、成林等步骤;其中
1、“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是雌雄同体、不开花、不结絮,具有抗盐碱、抗病虫害、抗风力强、可扦插繁育、种植范围广、生长迅速、成材率高,可作城市绿化树、行道树和经济林木种植的一种杨树优良品种。
2、“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应用“有机肥土杯扦插法”扦插方式育苗:种条:选用1-2年生的成树枝条作种条。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应用1-2年成树修剪枝条采用春季随采随插方式选取作为种条。长江以北地区可以秋季选取种条,也可以将春季种植2-3月的成树距根部5cm处剪切作种条,第二年树根部新长成的枝条同样剪切作种条。秋季剪切的种条用窖藏方式保存,即在房后避风处挖出2*2米土窖,将种条分层平放,每层间撒上沙土,窖顶覆盖秸秆保温,控制温度在0°--3°之间,春季开窖启用。发明者应用本方法选取枝条,经扦插育苗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未见种系退化、树干弯曲、根系发育不良等现象。
插穗:选取种条去除梢端,树径1.0-2.5cm种条最为适宜。插穗长度10-15cm左右,3-5个芽苞。插穗上端平剪,距上芽苞1.5-2.0cm,下端斜剪呈40-60°。确保树皮无撕裂、上芽苞无损坏。
插穗预处理:将插穗根端向下,放置于带孔塑料筐内,浸入清水中6-10cm,每天换水一次;34天后取出,再浸入含有少量生根素、治天牛、刺娥农药和有机营养素的液体内浸泡1-2天即可供扦插;
育苗时间:每年1-5月时间内扦插育苗。
扦插方法:采用“有机肥土杯扦插法”;
有机肥土配制:使用表层耕作土过筛占15份、锯末1份、有机堆制肥1份均匀混合,于上年高温暴晒消毒后堆放腐熟后备用;制备“有机肥土杯”:选用10*12cm上口稍大底部有泄水孔的塑料杯,松松装满有机肥土供插枝;
扦插插穗:洒水将“有机肥土杯”内土壤全部浸湿,插入插穗,确保上端芽苞外露,插穗顶端离土平面3-5cm,插穗与土壤自然紧密接触,无需按压;
放置场地:可选择室外平整的非耕地、空闲的晒场、道路等,制作成平床或洼床;低温地区可放置于塑料大棚内或温室内;保持环境温度15度-25度;
放置密度:每苗放置“有机肥土杯”50,000-55,000枚,按照条块方式放置,中间留有通道,便于浇水等操作;如果培育一年生苗木,要适当降低“有机肥土杯”放置密度1/2。
育苗养护:2周内每日浇水1-2次,以后视气温每日或隔日浇水1次;育苗周期:树苗生长期1.5-2.0个月,苗高20至30cm时,可移栽到山地或经济林成林区。如果作为城市绿化或行道树,可培育一年期苗木,苗高1.3-1.6米时可出圃移栽。
3、“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成林区移栽方法:种植地點种植坑洞口周邊土壤挖松,种植坑洞口寬度直徑30-40公分,深約30-40公分;洞底放上翻松的表土,表土上洒上一层有机肥;有机肥料上再放入翻松的表土,避免树苗根与肥料直接接触,产生肥伤,导致树苗根腐烂;將树苗根部的塑料杯移除,有机肥土及树苗一起放入种植树坑中,有利根在种植土地上的拓展;放入土壤固定树苗在种植坑洞口的中心,使树苗原母枝树干頂部盖土离地平約10公分;将已种植树苗坑洞的土壤压实,再洒水适量灌溉;树苗移植后视气候给予适当灌溉,苗木發芽後,再放入有机肥、复合肥或化肥距树干20cm外施用;植株密度:平地,180-200株/亩;30度以下坡地,130-150株/亩;坡度增加,不影响栽种,密度酌情减少。
4、“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成林区养护方法:移栽后定期施有机肥或化肥、除草、浇水、除虫害;移栽后一年,要将1米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剪除的枝条可作扦插育苗之用;移栽后第二年,将植株2.5米以下分枝剪除,剪除的枝条同样作扦插育苗之用,以后不再修剪;分枝修剪时,在距离主干1cm处作平行主干的修剪;
5、“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成林区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0℃至42℃,适宜从三海关内到海南岛的中国大部分国土;抗干旱,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地区均可种植;抗盐碱,土壤酸碱度PH 5-8.5范围内,可正常生长;抗风力,最大风力9级以下无折断及倒伏;
6、砍伐应用:3年期砍伐:作水杨酸提取及高级纸浆生产、制作棒球棒;6年期砍伐:作成材使用,或制作纤维板。
7、“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优势:“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除了不开花、不结絮、种植范围广等优点外,还具有树干挺直、生长迅速(一年树高3.5米【1.3米高平面树径5cm】;二年树高5.5米【树径11cm】;四年树高9.5米【树径20cm】;六年树高14.5米【树径25cm】;以上数据为一年生成林后基本无特殊管理的自然生长状况)、材质优良(长纤维含量70%-72%,3年期林材砍伐可作包括造币纸在内的高级纸浆、提取阿司匹林原料、制作棒球棒等)、抗盐碱(土壤PH5-8.5可栽种,亦可种植于垃圾填埋场上和种植桉树后已经酸化的土壤)、成材量大(6年生成树单株积材量0.5m3,每亩积材可达90-100m3,较国内同类品种积材量提升30%以上);该树树冠宽大、枝叶无污染环境的异味散发而具有释放氧气1.2公吨/公顷*年、吸碳(二氧化碳)量2043公吨/公顷*年的功能,因而具有优良环保性能,可作为城市绿化和行道树种植;本树树叶含丰富脂肪、有机盐、植物蛋白,可作为牲畜饲料;该树种抗病虫害,没有发生过杨树溃疡病、黑斑病,对刺娥等有抵抗,可能受害的天牛也易于预防。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经选育成功后,同时在大陆和台湾省进行育苗和成林试验。相继在山东省的威海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广东省的惠州市、河源市、台湾省的高雄市等地进行“有机肥土杯扦插法”育苗,并进行多处成林种植试验。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长宁培育基地为例(见附件),该基地用大田“有机肥土杯扦插法”扦插育苗圃培育了大量种苗(见附件1-1--1-3),分别有出芽到长叶、2月期苗木、6月期苗木(见附件1-4--1-6)并移栽到成林区(见附件2-1),成林区分别有1年、2年、4年、6年成树生长状态(见附件2-2--2-5)。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杨树在国内诸多省市和台湾省的试验种植成功,验证了该新品种杨树的优良性能及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验证了“中华大叶环保杨树”新品种杨树的育苗及种植方法是完全成熟和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Claims (4)

1.一种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其特征是由中国白杨和欧洲红杨经杂交选育而成,表征为雌雄同体、不开花、不结絮,成材周期为3-6年。
2.实现权利要求1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为:育苗、扦插、移栽到成林区、养护、成林;其中
育苗包括下列步骤:
1)种条选取:选用1-2年成树枝条作为培育新植株的种条;
2)制作插穗:选择去除梢头和根部,直径1-2.5cm枝条作插穗,插穗保留3-5个芽苞,长度在10-15cm;上端芽苞距插穗顶端1.5-2.0cm;
3)插穗的预处理:将插穗根端向下,放置于带孔塑料筐内,浸入清水中6-10cm,每天换水一次;3-4天后取出,再浸入含有适量生根素、有机营养素的液体内1-2天即可供扦插;
4)育苗时间:每年1-5月时间内扦插育苗;
扦插包括下列步骤:采用“有机肥土杯扦插法”;
1)有机肥土配制:使用表层耕作土过筛占15份、锯末1份、有机堆制肥1份充分混合,于上年高温暴晒后堆放腐熟后备用;
2)制备有机肥土杯:选用10*12cm上口稍大底部有泄水孔的塑料杯,松松装满有机肥土供扦插;
3)扦插插穗:洒水将机肥土杯内土壤全部浸湿,插入插穗,插穗上端离土平面3-5cm,插穗与土壤自然紧密接触,无需按压;
4)放置场地:选择室外平整的非耕地或空闲的晒场或道路;低温地区可放置于塑料大棚内或温室内;保持环境温度15℃-25℃;
5)放置密度:每亩放置有机肥土杯50,000-55,000枚,按照条块方式放置,条块之间留有通道,用于浇水和作业;
6)养护:2周内每日浇水1-2次,以后视气温每日或隔日浇水1次;
7)育苗周期:树苗生长期1.5-2个月,苗高20至30cm时,移栽到成林区;
移栽到成林区包括下列步骤:
1)种植地点种植洞口周边土壤挖松;
2)种植坑洞洞口宽度直径30-40cm,深度30-40cm;
3)洞底放上翻松的表土,表土上洒上一层有机肥;
4)有机肥上再放入翻松的表土,避免树苗根部与肥料直接接触;
5)将树苗根部的塑料杯移除,有机肥土及树苗一起放入种植树坑中;
6)回填土壤,固定树苗在种植洞口的中心,并使树苗原插穗母枝树干顶端盖土离地平约10公分;
7)土壤压实,再洒水适量灌溉;
8)苗木发芽后,再放入有机肥、复合肥或化肥距树干20cm外施用;
养护成林包括下列步骤:
1)移栽后定期施肥、除草、浇水、除虫害;
2)移栽后一年,将1米以下的分枝全部剪除,剪除的枝条可作扦插之用;
3)移栽后第二年,将植株2.5米以下分枝剪除,剪除的枝条可作扦插之用,以后不再修剪;
4)分枝修剪时,在距离主干1cm处作平行主干修剪;
5)3年期砍伐,作水杨酸提取及高级纸浆生产原料、制作棒球棒;
6)6年期砍伐,作成材使用及制作胶合板;
成林区环境:
1)环境温度:-20℃-42℃;
2)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
3)土地酸碱度:土壤PH 5-8.5。
4)最大风力:9级以下;
5)植株密度:平地,180-200株/亩;30度以下坡地,130-150株/亩;坡度增加,密度酌情减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条选取还包括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采用春季随采随插方式选取种条;长江以北地区可以秋季选取种条,用窖藏方式保存种条,维持温度在0℃--3℃之间,春季开窖启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大叶环保杨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育苗周期还包括作为行道树或城市绿化,树苗生长期可延长到一年,苗高1.3m-1.6m时移栽。
CN201210400783.3A 2012-10-19 2012-10-19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3766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0783.3A CN103766101A (zh) 2012-10-19 2012-10-19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0783.3A CN103766101A (zh) 2012-10-19 2012-10-19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6101A true CN103766101A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59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0783.3A Pending CN103766101A (zh) 2012-10-19 2012-10-19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6610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776A (zh) * 2016-10-27 2017-07-21 洪秋雄 大叶环保杨南抗6号的栽培方法及营养液
CN109287303A (zh) * 2018-11-30 2019-02-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
CN109874525A (zh) * 2019-04-27 2019-06-14 河南省彩源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彩叶杨的扦插育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6595A (zh) * 2005-04-06 2005-09-14 李新华 速生杨定植扦插、壮苗造林方法
CN102113459A (zh) * 2009-12-30 2011-07-06 韩明洋 速生杨树扦插育苗栽培技术
CN102172134A (zh) * 2011-01-25 2011-09-07 西南林业大学 滇杨优良无性系开远滇杨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CN102612979A (zh) * 2012-04-26 2012-08-01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杨树扦插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6595A (zh) * 2005-04-06 2005-09-14 李新华 速生杨定植扦插、壮苗造林方法
CN102113459A (zh) * 2009-12-30 2011-07-06 韩明洋 速生杨树扦插育苗栽培技术
CN102172134A (zh) * 2011-01-25 2011-09-07 西南林业大学 滇杨优良无性系开远滇杨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CN102612979A (zh) * 2012-04-26 2012-08-01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杨树扦插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兰宝存等: "杨树扦插育苗造林技术", 《林业勘查设计》 *
李霁晨等: "大叶黄杨室内栽培管理", 《特种经济动植物》 *
邓运川等: "大叶黄杨的栽培管理技术(上)", 《中国花卉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776A (zh) * 2016-10-27 2017-07-21 洪秋雄 大叶环保杨南抗6号的栽培方法及营养液
CN109287303A (zh) * 2018-11-30 2019-02-0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毛白杨扦插管理方法
CN109874525A (zh) * 2019-04-27 2019-06-14 河南省彩源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彩叶杨的扦插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ull et al. Tropical fruits
CN103460931B (zh) 一种格木扦插繁殖方法
CN103283450B (zh)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CN103704031B (zh) 高位定位嫁接棚架梨快速成形的栽培方法
CN102939840B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桑树的栽培方法
CN103125247B (zh) 一种有机西洋参的栽培方法
CN101438659A (zh) 川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5052481A (zh) 一种杉木丰产造林方法
CN105010068B (zh)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3975774B (zh) 多头彩叶观赏造型盆景树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03718816B (zh) 一种盐碱地种植沙枣绿化林的方法
CN107969282A (zh) 一种青钱柳茶园化栽培方法
CN106922459A (zh) 一种玛瑙红樱桃的栽培方法
CN107318557A (zh) 一种晚熟柑橘的种植办法
Durai et al. Manual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clumping bamboo forest
CN103598021A (zh) 一种适宜北方生长的香樟树嫁接培育驯化方法
CN106966776A (zh) 大叶环保杨南抗6号的栽培方法及营养液
CN103416209A (zh) 野生甜茶树的人工培育方法
CN110115203A (zh) 耐寒竹种在高纬度辽东湾地区的培育驯化方法
CN105230273A (zh) 一种葛根的种植方法
CN104885842A (zh) 一种欧洲红豆杉扦插繁育的方法
CN105557318A (zh) 一种苹果树的嫁接方法
CN102550271A (zh) 耐寒天竺桂种质容器苗商品化培育方法
CN103766101A (zh) 中华大叶环保杨树及其栽培方法
CN104160862A (zh) 一种扦插定植一体化的杉树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Baom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