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3069A -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63069A
CN103763069A CN201410044851.6A CN201410044851A CN103763069A CN 103763069 A CN103763069 A CN 103763069A CN 201410044851 A CN201410044851 A CN 201410044851A CN 103763069 A CN103763069 A CN 103763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ling carriage
base station
wireless base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48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63069B (zh
Inventor
矢野哲也
大渕一央
下村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448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6306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78010001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755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63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3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63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63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无线基站能够正确地接收来自移动台的数据。无线基站(1)的检错编码处理部(1a)以包含接收下行信号所需的第1控制数据和发送上行信号所需的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实施检错编码处理。发送部(1b)将由检错编码处理部(1a)进行了检错编码处理之后的数据发送到移动台(2)。

Description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No.200780100011.5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2007/065786,申请日:2007年8月10日,发明名称: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尤其涉及对表示下行数据的错误检测结果的信息进行收发的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背景技术
无线基站在发送下行数据时,在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将发送下行数据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和传输格式等下行调度信息发送到作为该下行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移动台。然后,无线基站根据所指定的下行调度信息,进行下行数据的编码、调制、对无线资源的映射等,在下行数据信道(PSD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进行发送。移动台从多个PDCCH(候选)中检测是否存在发送给自已的PDCCH,当检测到发送给自已的PDCCH时,对该PDCCH进行解码,根据其中包含的下行调度信息,接收PDSCH,接收下行数据。
图26是示出PDCCH和PDSCH的图。在图中示出了1ms的子帧。图的纵方向表示频率,横方向表示时间。
如图所示,在频域和时域中分配控制信道(PDCCH)i、j、k和数据信道(PDSCH)i、j、k。这里,假设发送给某个移动台的控制信道是控制信道j。在该情况下,某个移动台接收发送给自己的控制信道j,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道j,接收数据信道j的数据。
移动台检测发送给自己的PDCCH,并接收下行数据。然后,移动台进行下行数据的错误检测。如果移动台没有检测出下行数据的错误,则向无线基站返回ACK(ACKnowledgement,肯定确认),如果检测出错误,则向无线基站发送NACK(Negative ACK,否定确认)。无线基站在接收到ACK时发送下一个数据,在接收到NACK时,重发先前发送的数据。
图27是示出下行数据的发送和与其相对的响应的图。在图中,示出了无线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的下行数据、以及移动台发送给无线基站的ACK/NACK。
如图所示,无线基站向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移动台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错误检测,如果没有检测出错误,则向无线基站发送ACK。另一方面,当检测出接收到的数据有错误时,如图所示,向无线基站发送NACK。此时,如图所示,无线基站重发先前发送的下行数据。
当移动台发送上行数据时,无线基站在PDCCH中将用于上行数据发送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UL allocation grant,上行分配授权)发送给要发送上行数据的移动台。移动台使用由无线基站指定的无线资源来发送上行数据。移动台在发送上行数据时,如果存在针对下行数据接收的ACK/NACK,则使用分配给上行数据发送的无线资源的一部分,与上行数据进行复用后进行发送。
图28是示出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和与其相对的上行数据的图。图中示出了无线基站发送给移动台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以及移动台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
无线基站在PDCCH中将如图所示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发送给移动台。移动台根据来自无线基站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发送上行数据。
发送针对下行数据的ACK/NACK信息的方法分为:移动台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以及不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这2种。首先,对不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9是对不发送上行数据时的ACK/NACK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中,示出了从移动台向无线基站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移动台在不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下,在预先分配的(或与发送下行数据的无线资源相关联的)PUCCH中,发送ACK/NACK。并且,如图所示,以时隙为单位(0.5ms)变化PUCCHi、PUCCHj的频率是为了取得频率分集效果。
接着,对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0是对发送上行数据时的ACK/NACK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中,示出了由PDCCH(PDCCH上的UL allocation grant)分配的上行数据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当存在PUSCH时,如图所示,移动台将ACK/NACK与上行数据进行时分复用后,发送到无线基站(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R1-073128,“HARQ symbol to RE mapping”,3GPP TSG RAN WG1Meeting#49bis,Orlando,FL,USA,June25-29,2007
但是,在上述的ACK/NACK发送方法中,存在下述问题,即:在无线基站所期望的上行数据格式与移动台实际发送的上行数据格式之间产生不一致,发生在无线基站中不能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的情况。
图31是说明格式不一致的图(其1)。图中示出了从无线基站发送到移动台的下行调度信息301、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以及下行数据303。另外,示出了从移动台发送到无线基站的上行数据304。分别对下行调度信息30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进行了纠错编码。
在图31中,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301的检测失败,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的检测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下行调度信息301的检测失败,因此移动台不进行下行数据303的接收处理。另一方面,由于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的检测成功,因此移动台如图所示将上行数据304发送到无线基站。
由于移动台不进行下行数据303的接收处理,因此不进行下行数据303的错误检测。因而,移动台如图所示那样不将ACK/NACK与上行数据304进行复用,仅将上行数据304发送到无线基站。
图32是说明格式不一致的图(其2)。在图32中,对与图31相同的内容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32中,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30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的检测成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移动台接收下行数据303,因此进行下行数据303的错误检测,将ACK/NACK305与上行数据304进行复用后发送到无线基站。
如图31的上行数据304、图32的上行数据304和ACK/NACK305所示,在将ACK/NACK与上行数据复用而发送到无线基站时,在无线基站预测的PUSCH传输格式与移动台实际进行发送的PUSCH传输格式之间产生不一致。
即,在从无线基站发送下行数据时,如果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的检测失败、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检测成功,则尽管本来必须复用ACK/NACK后发送上行数据,但只发送上行数据,在无线基站中将不能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得能够在无线基站正确接收上行数据的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1,该无线基站1将接收下行信号所需的第1控制数据和发送上行信号所需的第2控制数据发送到移动台2,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1具有:检错编码处理部1a,其以包含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检错编码处理;以及发送部1b,其将由所述检错编码处理部1a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移动台2。
根据这种无线基站1,以包含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发送到移动台2。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移动台,该移动台从无线基站接收对下行信号进行接收所需的第1控制数据和对上行信号进行发送所需的第2控制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台具有:接收部,其从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以包含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而进行了检错编码处理的数据;检错解码处理部,其对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检错解码处理;以及分离部,其将由所述检错解码处理部检错解码处理后的数据分离为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
根据这种移动台,接收以包含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而进行了检错编码处理的数据,进行检错解码处理。然后,对检错解码处理后的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进行分离。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将接收下行信号所需的第1控制数据和发送上行信号所需的第2控制数据发送到移动台,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具有:检错编码处理部,其对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复用部,其对由所述检错编码处理部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后的、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进行复用;纠错编码处理部,其以包含由所述复用部进行复用后的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纠错编码处理;以及发送部,其发送由所述纠错编码处理部进行纠错编码处理后的数据。
根据这种无线基站,对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处理,以包含检错编码处理后的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纠错编码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移动台,该移动台从无线基站接收对下行信号进行接收所需的第1控制数据和对上行信号进行发送所需的第2控制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台具有:接收部,其从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以包含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了纠错编码处理的数据;纠错解码处理部,其对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纠错解码处理;分离部,其将由所述纠错解码处理部纠错解码处理后的数据分离为检错编码后的、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以及检错解码处理部,其对由所述分离部分离的检错编码后的、所述第1控制数据和所述第2控制数据分别进行检错解码处理。
根据这种移动台,接收以包含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了纠错编码处理的数据,进行纠错解码处理。然后,对纠错解码处理后的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进行分离,对其分别进行检错解码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台具有:信息生成部,其生成表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以及信息区域确保部,其不管是否接收到所述下行信号,都在上行数据信道中确保用于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信息的区域。
根据这种移动台,不管是否接收到下行数据,始终在上行数据信道中确保用于向无线基站发送表示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的区域。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台具有:信息生成部,其生成表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信息区域确保部,其根据是否接收所述下行信号,在上行数据信道中确保用于向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信息的区域;以及区域信息赋予部,其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赋予区域信息,该区域信息表示所述信息区域确保部是否确保了所述区域。
根据这种移动台,根据是否接收到下行数据,在上行数据信道中确保用于向无线基站发送表示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的区域,在上行数据信道中赋予表示是否确保了区域的区域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具有:控制信息取得部,其取得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表示有无上行数据信道中包含的、表示所述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以及信息取得部,其根据由所述控制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控制信息,从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取得所述信息。
根据这种无线基站,取得控制信息,根据所取得的控制信息,从上行数据信道中取得信息,该控制信息表示有无上行数据信道中包含的、表示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具有:接收处理部,其根据第1传输格式和第2传输格式,进行上行数据信道的接收处理,该第1传输格式确保了包含表示所述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的区域,该第2传输格式没有确保包含所述信息的区域。
根据这种无线基站,根据第1传输格式和第2传输格式,进行上行数据信道的接收处理,该第1传输格式确保了包含表示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的区域,该第2传输格式没有确保对包含信息的区域。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台具有:信息生成部,其生成表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以及发送部,其在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所述信息,在上行数据信道中发送上行信号。
根据这种移动台,在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表示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在上行数据信道中发送上行信号。
并且,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具有:信息接收部,其在上行控制信道中接收表示所述移动台对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以及上行信号接收部,其在上行数据信道中接收来自所述移动台的上行信号。
根据这种无线基站,在上行控制信道中接收表示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在上行数据信道中接收上行信号。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中,无线基站能够正确地接收来自移动台的数据。
通过与表示作为本发明示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相关的下述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基站的概要的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PDCCH检测成功时无线基站及移动台的动作的图。
图4是示出PDCCH检测失败时无线基站及移动台的动作的图。
图5是说明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编码的图。
图6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7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8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编码的图。
图9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11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编码的图。
图12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13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1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及移动台的动作的图。
图15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16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1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及移动台的动作的图。
图18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19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20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及移动台的动作的图。
图21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22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23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及移动台的动作的图。
图24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25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26是示出PDCCH和PDSCH的图。
图27是示出下行数据的发送和与其相对的响应的图。
图28是示出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和与其相对的上行数据的图。
图29是对不发送上行数据时的ACK/NACK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30是对发送上行数据时的ACK/NACK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31是说明格式不一致的图(其1)。
图32是说明格式不一致的图(其2)。
标号说明
1  无线基站
1a  检错编码处理部
1b  发送部
2  移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图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无线基站的概要的图。如图所示,无线基站1具有检错编码处理部1a以及发送部1b。无线基站1将移动台2接收下行信号所需的第1控制数据、和移动台2发送上行数据所需的第2控制数据发送到移动台2。第1控制数据例如是在PDCCH中发送的下行调度信息,第2控制数据例如是在PDCCH中发送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检错编码处理部1a以包含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即,检错编码处理部1a不单独对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进行检错编码处理,而是一并进行检错编码处理。
发送部1b将由检错编码处理部1a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后的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发送到移动台2。
这样,无线基站1以包含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双方的数据为单位,进行检错编码处理。因而,移动台2不会只对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中的一方进行错误检测,因而不会出现只有1个控制数据接收成功的情况。例如,如果第1控制数据有错误,则由于移动台以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两者作为整体进行错误检测,因而第2控制数据的检测失败。
由此,不会出现下述情况,即移动台2对第1控制数据的接收失败,对第2控制数据的接收成功,根据第2控制数据将上行信号发送到无线基站1。即,移动台2在第1控制数据和第2控制数据两者接收成功后,才发送包含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上行信号,因此,不会发生无线基站1的接收数据的格式不一致的情况。因而,无线基站1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信号。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结构示例的图。图中示出了无线基站11和移动台12。图中所示的无线基站11和移动台12进行例如基于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
无线基站11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在PDCCH中进行发送。
移动台12对发送给自己的PDCCH进行检测。当成功检测到发送给自己的PDCCH、并且检测到的PDCCH中包含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时,移动台12进行下行数据的接收处理,对下行数据进行错误检测。然后,在基于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PUSCH中,将上行数据和与下行数据的错误检测结果对应的ACK/NACK复用并发送。另一方面,当发送给自己的下行PDCCH检测失败时,移动台12不在PUSCH中发送任何信息。
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被一并进行编码,发送到移动台。因而,不会出现移动台12对一个信息检测成功,对另一个信息检测失败的情况。即,移动台12不会如图31那样只将上行数据304发送到无线基站11,因而在无线基站11中不会发生接收格式不一致的情况。
图3是示出PDCCH的检测成功时的无线基站与移动台的动作的图。图中示出了控制信息21和下行数据22。另外,示出了上行数据23、以及与上行数据进行时分复用的ACK/NACK 24。
控制信息21是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编码而得到的信息。无线基站11在PDCCH中发送该控制信息21。另外,无线基站11在PDSCH中发送下行数据22。
移动台12成功检测控制信息21,根据控制信息21的下行调度信息,接收下行数据22。移动台12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22进行错误检测。另外,移动台12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将上行数据23发送到无线基站11。移动台12将作为下行数据22的检错结果的ACK/NACK 24与上行数据23进行复用,并发送到无线基站11。
图4是示出PDCCH的检测失败时的无线基站与移动台的动作的图。在图4中,对与图3相同的内容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无线基站11在PDCCH中发送将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编码后得到的控制信息21。另外,无线基站11在PDSCH中发送下行数据22。
假设移动台12对包含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息21的检测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台12无法检测出下行调度信息,因而不进行下行数据22的接收处理。另外,也无法检测出上行资源分配信息,因而也不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处理。
尽管无线基站11在PDSCH中发送了下行数据22,但没有从移动台12接收到任何信息。因此,无线基站11检测表示没有发送ACK/NACK信号的DTX。当检测出DTX时,如图中的控制信息25以及下行数据26所示,无线基站11将先前发送的下行数据22重新发送给移动台12。
当检测到重发的数据时,与图3中说明的内容相同,移动台12将上行数据23和ACK/NACK 24发送到无线基站11。
图31、图32中,对下行调度信息30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单独地进行了编码。因此,发生了只有PDCCH中包含的下行调度信息30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02中的一个检测失败,另一个的检测成功的现象。由此,在无线基站的传输格式与移动台的传输格式之间产生了不一致。
与此相对,如图3、图4所示那样,图2的无线基站11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因此,在移动台12处不会发生只有一个信息检测失败,另一个信息的检测成功的现象,如果移动台12对一并编码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检测失败,则不发送上行数据。
即,图2的移动台12不会发送不同格式的上行数据,即对ACK/NACK进行复用后的上行数据、以及未对ACK/NACK进行复用的上行数据,而是始终发送对ACK/NACK进行复用后的上行数据、或者不发送任何数据。由此,来自移动台12的格式被统一起来,无线基站11能够从移动台12正确地接收数据。
图5是说明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编码的图。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31以及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2。
如图所示,无线基站11对下行调度信息3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2一并(作为一个数据)进行检错编码。例如,进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编码。无线基站11还进行纠错编码(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例如,进行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
这样,无线基站11对下行调度信息3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2一并进行检错编码。由此,移动台12不会只对一个信息进行错误检测。即,在下行调度信息3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2中的一方存在错误时,移动台12将检测出下行调度信息3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32两者有错误。
图6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如图所示,无线基站11具有控制部41和数据处理部42。控制部41对数据处理部42所进行的数据处理进行控制。
数据处理部42的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42a生成下行调度信息。
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42b生成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
复用部42c对由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42a生成的下行调度信息、和由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42b生成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时分复用。
检错编码部42d对复用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检错编码。例如,进行CRC编码。
纠错编码部42e对进行检错编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纠错编码。例如,进行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
下行数据生成部42f生成发送到移动台12的下行数据。
检错编码部42g对下行数据进行检错编码。例如,进行CRC编码。
纠错编码部42h对下行数据进行纠错编码。例如,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
发送信号处理部42i对发送到移动台12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例如,对编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调制或资源映射。另外,对编码后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或资源映射等。
收发部42j经由天线将从发送信号处理部42i输出的信号无线地发送到移动台12。另外,收发部42j接收从移动台12无线发送的信号,输出到接收信号处理部42k。
接收信号处理部42k对收发部42j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或资源解映射等。
解码部42l对从接收信号处理部42k输出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对ACK/NACK信号进行解码。
ACK/NACK判定部42m判断由解码部42解码后的信号是ACK还是NACK。当ACK/NACK判定部42m判定为NACK时,对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42a和下行数据生成部42f进行控制,以重发下行数据。
纠错解码部42n对从接收信号处理部42k输出的上行数据进行纠错解码。
检错解码部42o对从纠错解码部42n输出的上行数据进行检错解码。当检错解码部42o检测出上行数据的错误时,对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42b进行控制,以使得移动台12再次发送上行数据。
上行数据处理部42p对从检错解码部42o输出的上行数据进行预定的处理。
图7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如图所示,移动台12具有控制部51和数据处理部52。控制部51对数据处理部52所进行的数据处理进行控制。
数据处理部52的收发部52a经由天线从无线基站11接收无线信号。
接收信号处理部52b对收发部52a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或资源解映射等。
纠错解码部52c对从接收信号处理部52b输出的、复用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信号进行纠错解码。
检错解码部52d对从纠错解码部52c输出的信号进行检错解码。
分离部52e对从检错解码部52d输出的、复用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分离。分离后的下行调度信息被输出到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处理部52f,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被输出到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处理部52g。
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处理部52f根据下行调度信息,对接收信号处理部52b进行控制。
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处理部52g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对上行数据生成部52m进行控制。
纠错解码部52h对从接收信号处理部52b输出的下行数据信号进行纠错解码。
检错解码部52i对从纠错解码部52h输出的下行数据信号进行检错解码。
下行数据处理部52j对从检错解码部52i输出的下行数据进行预定的处理。
ACK/NACK生成部52k根据检错解码部52i对下行数据进行的检错解码,生成ACK/NACK。当检错解码部52i检测到下行数据有错误时,生成NACK,当没有检测到下行数据的错误时,生成ACK。
编码部52l对从ACK/NACK生成部52k输出的ACK及NACK进行编码。
上行数据生成部52m根据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处理部52g的控制,生成发送到无线基站11的上行数据。例如,当在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中分配有该移动台12的无线资源时,生成发送给无线基站11的上行数据。
检错编码部52n对由上行数据生成部52m生成的上行数据进行检错编码。
纠错编码部52o对从检错编码部52n输出的上行数据进行纠错编码。
发送信号处理部52p对从编码部52l输出的ACK/NACK的信号、和从纠错编码部52o输出的上行数据进行调制或资源映射等。
这样,无线基站11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编码。由此,从移动台12发送格式统一的上行数据,无线基站11可以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检错编码后,进行纠错编码。在第2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在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后,一并进行纠错编码。
图8是说明对第2实施方式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编码的图。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6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62。
如图所示,无线基站对下行调度信息6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62分别进行检错编码。例如,进行CRC编码。
另外,无线基站对检错编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6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62一并进行纠错编码。例如,进行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
这样,对下行调度信息6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62分别进行检错编码,然后对它们一并进行纠错编码,由此,减少了移动台只对一方的信息进行错误检测的情况。即,当不能正确地对下行调度信息6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62进行纠错解码时,移动台检测出下行调度信息6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62两者有错误。
由此,能够减少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的检测失败、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检测成功,而只将上行数据发送到无线基站的情况,并抑制无线基站中的上行数据格式不一致。
图9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图9的各部分具有与图6所示的基站11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9的无线基站相对于图6的无线基站,编码的过程是不同的。下面,只对与图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与图6的无线基站11相对,在图9的无线基站中,由检错编码部72b、72d对从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72a输出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从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72c输出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由复用部72e进行复用。然后,通过纠错编码部72f对复用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纠错编码。
图10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图10的各部分具有与图7所示的移动台12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10的移动台相对于图7的移动台,解码的过程不同。下面,只对与图7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0的移动台接收的信号是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后,一并进行纠错编码而得到的。因而,与图7的移动台12相对,在图10的移动台中,由纠错解码部82c对接收到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纠错解码。
另外,图10的移动台通过分离部82d将纠错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分离为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然后,通过检错解码部82e、82g对分离后的各自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检错解码。
这样,无线基站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后,一并进行纠错编码。由此,可从移动台发送统一格式的上行数据,因而无线基站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第2实施方式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后进行交织,然后一并进行纠错编码。
图11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编码的图。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91以及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
如图所示,无线基站对下行调度信息9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分别进行检错编码。例如,进行CRC编码。另外,无线基站对检错编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9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一并进行交织。然后,无线基站11对交织后的下行调度信息9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一并进行纠错编码。例如,进行Turbo编码或卷积编码。
这样,对下行调度信息9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后一并进行交织,一并对它们进行纠错编码,由此也能够减少移动台只对一方的信息进行检错的情况。即,当不能正确地对下行调度信息9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进行纠错解码时,移动台将检测出下行调度信息91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双方的错误。
由此,能够减少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91的检测失败、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92的检测成功,而只将上行数据发送到无线基站的情况,并抑制基站中的上行数据格式的不一致。
图12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图12的各部分具有与图9所示的无线基站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12的无线基站相对于图9的无线基站,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交织。下面,只对与图9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与图9的无线基站相对,在图12的无线基站中,在通过复用部102e对检错编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复用后,通过交织部102f对复用后的数据进行交织。然后,由纠错编码部102g对交织后的数据进行纠错编码。
图13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图13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0所示的移动台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13的移动台相对于图10的移动台,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交织。下面,只对与图1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3的移动台接收的信号是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然后进行交织以及纠错编码而得到的。因而,与图10的移动台相对,在图13的移动台中,解交织部112d对由纠错解码部112c进行纠错解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解交织。
另外,图13的移动台通过分离部112e将解交织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分离。然后,由检错解码部112f、112h对分离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解码。
这样,无线基站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后,进行交织。然后,对交织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一并进行纠错编码。由此,也可以从移动台发送格式统一的上行信号,因而无线基站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第4实施方式中,无论有无发送给自己的下行数据,移动台都在PUSCH中确保ACK/NACK用的区域。然后,当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下行数据时,将ACK或NACK复用到该区域中,当没有接收到发送给自己的下行数据时(没有检测到发送给自己的下行调度信息时),在该区域中发送NACK。
图14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与移动台的动作的图。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121、126以及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22、127、和下行数据123、128。另外,示出了上行数据124、129、和在PUSCH中确保的ACK/NACK区域125、130。而且,分别对下行调度信息121、126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22、127进行检错编码和纠错编码后发送到移动台。
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121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下行调度信息121,接收下行数据123。
另外,假设移动台对上行资源分配信息122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22,将上行数据124发送给无线基站。此时,移动台在PUSCH中确保用于存储ACK/NACK的区域125,将ACK/NACK存储在该区域125中后发送到无线基站。
例如,当移动台没有检测出接收到的下行数据123有错误时,将ACK存储在区域125中后发送到无线基站。当检测出接收到的下行数据123有错误时,移动台将NACK存储在区域125中后发送到无线基站。无线基站从区域125中接收ACK/NACK,据此判断下行数据的重发。
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126的检测失败。此时,移动台不进行下行数据128的接收处理。
另外,假设移动台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27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27,将上行数据129发送到无线基站。
此时,移动台在PUSCH中确保用于存储ACK/NACK的区域130,将NACK存储在该区域中后发送到无线基站。这是因为移动台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
这样,在PUSCH中确保存储ACK/NACK的区域。当移动台成功地检测到下行调度信息而接收到下行数据时,将作为下行数据的检错结果的ACK/NACK存储在区域中后进行发送,在对下行调度信息的检测失败而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时,将NACK存储在区域中后进行发送。
由此,移动台始终以具有上行数据和ACK/NACK区域的同一传输格式发送数据给无线基站,因而无线基站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图15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图15的各部分具有与图6所示的无线基站11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15的无线基站相对于图6的无线基站11,不同之处在于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检错编码以及纠错编码后发送到移动台。另外,不同之处在于,图15的无线基站接收确保了存储ACK/NACK的区域的PUSCH。下面,只对与图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与图6的无线基站11相对,图15的无线基站通过检错编码部132b、132e以及纠错编码部132c、132f对从下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132a输出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从上行数据用控制数据生成部132d输出的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编码。
另外,图15的无线基站的接收信号处理部132l对PUSCH的ACK/NACK区域进行识别,从该区域中提取ACK/NACK,输出到解码部132m。
图16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图16的各部分具有与图7所示的移动台12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16的移动台相对于图7的移动台12,不同之处在于,对分别编码后的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进行接收。另外,不同之处在于在PUSCH中确保存储ACK/NACK的区域。下面,只对与图7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6的移动台接收的信号是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编码而得到的。因而,与图7的移动台相对,在图16的移动台中,由纠错解码部142c、142f对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别进行纠错解码,由检错解码部142d、142g对它们分别进行检错解码。
ACK/NACK生成部142l根据下行数据的检错结果,生成ACK/NACK。另外,当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时,生成NACK。
发送信号处理部142q在PUSCH中确保存储ACK/NACK的区域。然后,将编码后的ACK/NACK存储在所确保的区域中,与上行数据一起发送到无线基站。
这样,移动台始终在PUSCH中设置存储ACK/NACK的区域来发送ACK/NACK。由此,无线基站能够始终接收相同传输格式的PUSCH,从而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在第5实施方式中,移动台在发送上行数据时赋予表示有无ACK/NACK的信息作为控制信息。
图1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与移动台的动作的图。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151、157、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52、158以及下行数据153、159。另外,示出了上行数据154、160、在PUSCH中确保的ACK/NACK区域155以及表示有无ACK/NACK的控制信息156、161。并且,分别将下行调度信息151、157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52、158编码后发送到移动台。
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151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下行调度信息151,接收下行数据153。
另外,假设移动台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52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52,将上行数据154发送到无线基站。
此时,移动台在PUSCH中确保用于存储ACK/NACK的区域155,赋予表示确保了区域155的控制信息156。控制信息例如用比特信息表示,用1表示确保了ACK/NACK区域155,用0表示没有确保ACK/NACK区域155。
并且,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151的检测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153。因而,移动台在区域155中将表示该检错结果的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并将表示设置了区域155的控制信息156(比特1)发送给无线基站。
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157的检测失败。在该情况下,移动台不进行下行数据159的接收处理。
另外,假设移动台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58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58,将上行数据160发送给无线基站。
此时,由于移动台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159,因而不对下行数据159进行检错。因而,移动台不在PUSCH中确保用于存储ACK/NACK的区域,将表示没有确保ACK/NACK区域的控制信息161(比特0)发送给无线基站。
这样,在移动台将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时,赋予表示是否确保了用于发送ACK/NACK的区域的控制信息,发送到无线基站。
由此,无线基站能够判断是否在上行数据中赋予了ACK/NACK信息,从而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图18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图18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5所示的无线基站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图18的无线基站提取从移动台发送来的表示确保了ACK/NACK存储区域的控制信息,基于所提取的控制信息,判断有无ACK/NACK。下面,只对与图15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与图15的无线基站相对,在图18的无线基站中,接收信号处理部172l取得PUS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解码部172m对由接收信号处理部172l取得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ACK/NACK控制信息判定部172n判定解码后的控制信息是“1”还是“0”。即,判定是否在PUSCH中包含ACK/NACK。当包含ACK/NACK时,将该情况通知给ACK/NACK判定部172p以及上行数据处理部172s。如果ACK/NACK判定部172p以及上行数据处理部172s识别出在PUSCH中确保了ACK/NACK区域,则进行ACK/NACK的判定以及上行数据的处理。
图19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图19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6所示的移动台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19的移动台相对于图16的移动台,不同之处在于,赋予表示是否在PUSCH中确保了ACK/NACK区域的控制信息。下面,只对与图1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ACK/NACK控制信息生成部182l生成表示是否确保了ACK/NACK区域的控制信息。例如,当下行调度信息的检测成功时要将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因而ACK/NACK控制信息生成部182l生成表示确保ACK/NACK区域的控制信息(比特1)。当下行调度信息的检测失败时,不将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因而ACK/NACK控制信息生成部182l生成表示没有确保ACK/NACK区域的控制信息(比特0)。
当生成了ACK/NACK时,发送信号处理部182s在PUSCH中确保ACK/NACK区域,对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进行复用后发送到无线基站。
这样,移动台赋予表示是否在PUSCH中设置了ACK/NACK区域的控制信息并发送到无线基站。由此,无线基站能够判断是否在PUSCH中包含ACK/NACK,因而能够识别从移动台发送的传输格式是怎样的格式,从而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在第6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使用复用了ACK/NACK的格式和未复用ACK/NACK的格式,对从移动台发送的信号尝试接收。
图20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和移动台的动作的图。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191、198、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92、199以及下行数据193、200。另外,示出了上行数据194、201以及存储ACK/NACK的区域195。并且,示出了无线基站可尝试接收的PUSCH格式196、197、202、203。
假设移动台成功检测到下行调度信息191。移动台根据下行调度信息191,接收下行数据193。
另外,假设移动台成功检测到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92。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92,将上行数据194发送到无线基站。
此时,由于移动台成功接收了下行调度信息191,因而在PUSCH中确保用于存储ACK/NACK的区域195,将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
无线基站针对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数据,以包含ACK/NACK区域195的格式196、和不包含ACK/NACK区域195的格式197尝试进行接收。无线基站对接收成功的格式的PUSCH进行接收。在图20的示例中,由于移动台发送了包含区域195的PUSCH,因而无线基站使用格式196则PUSCH的接收成功,使用格式197则PUSCH的接收失败。并且,接收的成功以及失败的判断例如是根据上行数据的错误检测来进行的。
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198的检测失败。在该情况下,移动台不进行下行数据200的接收处理。
另外,假设移动台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99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199,将上行数据201发送到无线基站。
此时,由于移动台没有接收到下行数据200,因而不在PUSCH中确保用于存储ACK/NACK的区域。因而,移动台只将上行数据201发送到无线基站。
无线基站针对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数据,以包含ACK/NACK区域的格式202、和不包含ACK/NACK区域的格式203尝试进行接收。无线基站对接收成功的格式的PUSCH进行接收。在图20的示例中,由于移动台发送了不包含ACK/NACK区域的PUSCH,因而无线基站使用格式203则PUSCH的接收成功,使用格式202则PUSCH的接收失败。
这样,无线基站使用可从移动台发送的、包含ACK/NACK区域的传输格式和不包含ACK/NACK区域的传输格式双方来尝试接收数据。
由此,即使从移动台发送了不同传输格式的数据,无线基站也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图21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图21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5所示的无线基站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图21的无线基站具有用于对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数据的格式进行识别的功能。下面,只对与图15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与图15的无线基站相对,在图21的无线基站中,接收格式控制部212m将接收信号处理部212l、解码部212n、ACK/NACK判定部212o、纠错解码部212p、检错解码部212q以及上行数据处理部212r控制为使用复用了ACK/NACK区域的格式和未复用ACK/NACK区域的格式双方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接收信号处理部212l、解码部212n、ACK/NACK判定部212o、纠错解码部212p以及上行数据处理部212r采用未由检错解码部212q在上行数据中检测出错误的格式的处理。
图22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图22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6所示的移动台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图22的移动台相对于图16的移动台,不同之处在于,不始终确保ACK/NACK区域。下面,只对与1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当对下行数据进行了检错时,图22的移动台的ACK/NACK生成部222n生成ACK/NACK。因此,由于在下行调度信息的检测失败时不生成ACK/NACK区域,所以图22的移动台将包含ACK/NACK区域的PUSCH和不包含ACK/NACK区域的PUSCH发送给无线基站。
这样,移动台根据下行数据的错误检测将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因此将包含ACK/NACK区域的PUSCH和不包含ACK/NACK区域的PUSCH这2种传输格式发送到无线基站。无线基站使用包含ACK/NACK区域的传输格式和不包含ACK/NACK区域的传输格式这2种来对来自移动台的PUSCH进行接收处理。由此,即使从移动台发送的传输格式不统一,无线基站也能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在第7实施方式中,当移动台将针对下行数据的ACK/NACK和上行数据发送到无线基站时,不在PUSCH中对针对下行数据的ACK/NACK和上行数据进行时分复用。移动台在预先分配的PUCCH、或者与发送下行数据或下行控制数据的无线资源相关联的PUCCH中发送针对下行数据的ACK/NACK,在由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分配的PUSCH中发送上行数据。
图23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和移动台的动作的图。在图中示出了下行调度信息231、238、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232、239以及下行数据233、240。此外,示出了发送上行数据的PUSCH234、236、241、243以及发送ACK/NACK的PUCCH235、237、242、244。
假设移动台成功地检测到下行调度信息231。移动台根据下行调度信息231,接收下行数据233。另外,假设移动台成功地检测到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232。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232发送上行数据。
由于移动台接收到下行数据233,因而对下行数据233进行错误检测,将作为其检测结果的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移动台在PUCCH235中将ACK/NACK发送给无线基站,在PUSCH234中将上行数据发送给无线基站。即,移动台在频域中对针对下行数据233的ACK/NACK和上行数据进行复用后发送到无线基站。
无线基站在预先分配的、或者与下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相关联的PUCCH中尝试对针对下行数据233的ACK/NACK进行接收。并且,由于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231的检测成功,因而无线基站在PUCCH237中接收ACK/NACK。另外,在PUSCH236中接收上行数据。
假设移动台对下行调度信息238的检测失败。在该情况下,移动台不进行下行数据240的接收处理。
另外,假设移动台对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239的检测成功。移动台根据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239,通过PUSCH241发送上行数据。
另一方面,由于移动台没有进行下行数据240的接收处理,因而不将ACK/NACK发送到无线基站。在该情况下,移动台不在PUCCH242中发送任何数据。
无线基站在PUCCH244中尝试接收ACK/NACK。但是,由于移动台未在PUCCH242中发送任何数据,所以无线基站检测到DTX。无线基站在PUSCH243中接收上行数据。
这样,由于针对下行数据的ACK/NACK和发送上行数据的无线资源被分别区分为PUCCH和PUSCH而独立,因而不会发生移动台发送的PUSCH的发送格式与无线基站预测的PUSCH的发送格式之间的不一致。另外,无论有无发送上行数据,都通过PUCCH进行发送,因而能够与上行数据独立地进行针对下行数据的ACK/NACK的收发。
图24是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图24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5所示的无线基站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在图24的无线基站中,通过PUCCH接收处理部253对ACK/NACK/DTX进行解码以及判定。另外,不同之处在于,PUSCH接收处理部254对上行数据进行接收处理。下面,只对与图15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PUCCH接收处理部253的解码部252m对通过PUCCH从移动台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ACK/NACK/DTX判定部252n根据解码后的数据,对ACK/NACK进行判定。如果不存在解码后的数据,则ACK/NACK/DTX判定部252n检测到DTX。
PUSCH接收处理部254的纠错解码部252o对通过PUSCH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纠错解码。检错解码部252p对通过PUSCH从移动台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检错解码。上行数据处理部252q对通过PUSCH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处理。
图25是移动台的功能框图。图25的各部分具有与图16所示的移动台的各部分相同的功能。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在图25的移动台中,由PUCCH发送处理部263生成ACK/NACK,进行编码。另外,不同之处在于,由PUSCH发送处理部264对上行数据进行发送处理。下面,只对与图1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PUCCH发送处理部263的ACK/NACK生成部262l根据下行数据生成ACK/NACK。解码部262m对生成的ACK/NACK进行编码,并进行处理以使得在PUCCH中进行发送。
PUSCH发送处理部264的上行数据生成部262n生成上行数据。检错编码部262o对上行数据进行检错编码。纠错编码部262p对上行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并进行处理以使得在PUSCH中进行发送。
这样,移动台在PUCCH中发送ACK/NACK,在PUSCH中发送上行数据。由此,在无线基站处不会发生PUSCH发送格式与PUSCH发送格式的不一致,因而能够正确地接收上行数据。
以上只是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出且说明的确切结构以及应用例,对应的全部变形例以及等同物均被视为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台具有:
信息生成部,其在同一子帧中接收到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情况下,生成表示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以及
发送部,其在上行控制信道中发送所述信息,在上行数据信道中以发送开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一致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发送频率发送上行数据。
2.一种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具有:
上行控制信道接收部,其在同一子帧中向所述移动台发送了下行调度信息和上行无线资源分配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行控制信道中接收表示由所述移动台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检错结果的信息;以及
上行数据信道接收部,其接收在所述移动台侧、以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与包含上行数据的上行数据信道的发送开始时间和发送结束时间一致的方式、利用不同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频率发送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
CN201410044851.6A 2007-08-10 2007-08-10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Active CN103763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4851.6A CN103763069B (zh) 2007-08-10 2007-08-10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4851.6A CN103763069B (zh) 2007-08-10 2007-08-10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CN200780100011.5A CN101755398B (zh) 2007-08-10 2007-08-10 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0011.5A Division CN101755398B (zh) 2007-08-10 2007-08-10 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3069A true CN103763069A (zh) 2014-04-30
CN103763069B CN103763069B (zh) 2017-04-26

Family

ID=5053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4851.6A Active CN103763069B (zh) 2007-08-10 2007-08-10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6306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9436A1 (ja) * 2005-04-01 2006-10-19 Ntt Docomo, Inc.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953350A (zh) * 2005-10-20 2007-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用户进行上行调度以及上下行联合调度的方法
CN101005326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07083569A1 (ja) * 2006-01-18 2007-07-26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通信端末、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9436A1 (ja) * 2005-04-01 2006-10-19 Ntt Docomo, Inc.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953350A (zh) * 2005-10-20 2007-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用户进行上行调度以及上下行联合调度的方法
CN101005326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WO2007083569A1 (ja) * 2006-01-18 2007-07-26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通信端末、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63069B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5398B (zh) 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US107287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data receiving status
CN108365922B (zh) 用于反馈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674164A (zh) 反馈ack/nack信息方法
CN102187610A (zh) 基于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式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10830180B (zh) 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631009B (zh) 传输块重传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CN103763069A (zh) 移动台以及无线基站
CN10376307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916779A (zh) 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9547169B (zh) 数据重传请求方法、请求装置、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JP543515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80952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CA2822818C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N107733585B (zh) Harq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5435158B2 (ja) 移動局および無線基地局
US202203684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harq-ack codebook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harq-ack codebook
JP2012227963A (ja)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