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4983A -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4983A
CN103754983A CN201410046048.6A CN201410046048A CN103754983A CN 103754983 A CN103754983 A CN 103754983A CN 201410046048 A CN201410046048 A CN 201410046048A CN 103754983 A CN103754983 A CN 103754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lgae
controller
electric
p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460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4983B (zh
Inventor
张振
李广智
王建波
董绍法
史庆生
齐伟
袁春波
刘桐
郝志香
陆梅
王云仓
王守霆
龚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100460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4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4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4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4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49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由浮筒、四周太阳能极板、顶部太阳能极板、太阳能极板支架、主体平台、增氧曝气机、电机、太阳能蓄电池组、引导筒支架、浮筒支架、分水盘、超声波除藻仪、信号发生器、紫外线除藻仪、除藻剂喷洒装置、主控制器、水质监测设备、电源控制器和水流引导筒构成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容易制作,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减少人力,无需专人看管,治理水域有效,无二次污染,应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种类的水域,可应用于湖泊、水库及河道内。

Description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域除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废水等废水大量排入淡水湖泊、水库及河道内,导致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大量富集,致使水域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富氧化的水体中藻类获取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大量繁殖,大量繁殖的藻类覆盖在水体表面,造成严重的水体缺氧,藻类和谁提升伍德死亡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是水质恶化,这就是“水华”和“赤潮”现象。水华发生时,大量的藻类会过多的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浮游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同时,藻体的死亡会散发恶臭,并且有的蓝藻在代谢和死亡时会释放藻毒素,特别是铜绿微囊藻、鱼腥藻和束丝藻。其中铜绿微囊藻释放微囊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畜类和人类产生毒害以外,也是导致肝癌主要诱因;鱼腥藻和束丝藻释放的神经毒素,则会损害神经系统。近十几年来,很多水域发生水华的频率越来越高,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探索有效的、经济的、无二次污染的、生态学风险小的控制水华发生是当前环境科学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水域中除藻的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浮筒、四周太阳能极板、顶部太阳能极板、太阳能极板支架、主体平台、增氧曝气机、电机、太阳能蓄电池组、引导筒支架、浮筒支架、分水盘、超声波除藻仪、信号发生器、紫外线除藻仪、除藻剂喷洒装置、主控制器、水质监测设备、电源控制器和水流引导筒构成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水面除藻设施主体的主体平台整体呈圆形,在主体平台上设置太阳能极板支架,太阳能极板支架上安设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四周太阳能极板是由梯型太阳能极板组成,至少12块,梯型太阳能极板相互连接构成四周太阳能极板,四周太阳能极板覆盖在主体平台上部的四周,顶部太阳能极板整体呈圆形,安设在太阳能极板支架的中心部,顶部太阳能极板与太阳能极板支架相连接,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覆盖在主体平台的上部,在主体平台上部构成一个空间,太阳能极板支架上安设吊装用吊环,至少4个,吊装水面除藻设施主体,在主体平台上部的空间内安设增氧曝气机、电机、太阳能蓄电池组、超声波除藻仪、信号发生器、紫外线除藻仪、除藻剂喷洒装置、喷洒剂储存箱、水质监测设备和电源控制器。
本发明是除藻和抑藻的技术,即制造除藻和抑藻设备,在含藻类水域中,破坏藻类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增氧曝气机、超声波除藻仪、紫外线除藻仪和除藻剂喷洒装置改变水域的环境,破坏藻类植物在水中的生存环境,进而达到除藻、抑藻的目的。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放置在广阔的水域上利用太阳能资源作为设备的动力,无污染,节能,绿色环保。吊装用吊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整体呈环状,主体平台采用金属型材制作。
蓄电池经串联构成太阳能蓄电池组,至少4个蓄电池构成,太阳能蓄电池组安设在主体平台的中心部,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与太阳能蓄电池组的分线盒的输入端相连接,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通过太阳能蓄电池组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将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所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太阳能蓄电池组内,太阳能蓄电池组的分线盒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由电源控制器分配输出太阳能蓄电池组内的电能,主控制器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增氧曝气机、电机、紫外线除藻仪、增氧曝气机、水质监测设备、除藻剂喷洒装置和逆变器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超声波除藻仪相连接,逆变器把24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通过线路传递给超声波除藻仪的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除藻仪的运行,主控制器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给电源控制器,电源控制器按照指令将电源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
本发明的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四周太阳能极板设有12块梯型板,顶部太阳能极板设有一块圆形板,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功率为1300w,电能通过线路由太阳能蓄电池组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内,太阳能蓄电池组设有四块200AH 12v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组通过电源控制器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即增氧曝气机、电机、超声波除藻仪、信号发生器、紫外线除藻仪、水质监测设备、除藻剂喷洒装置。电机采用同步电机或变频电机,主控制器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
电源控制器与水质监测设备相连接,水质监测设备通过线路与主控制器相连接,时时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并向主控制器反馈监测到水质的数据信息情况。
本发明的水质监测设备时时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把监测到水质的数据信息给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通过线路与信号发生器相连接,主控制器时时采集四周太阳能极板、顶部太阳能极板、太阳能蓄电池、增氧曝气机、电机、紫外线除藻仪、水质监测设备、除藻剂喷洒装置和逆变器和超声波除藻仪的运转状态,通过信号发生器的天线由网络发射到接收器,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同时主控制器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通过信号发生器的天线由网络发射到接收器,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本发明的主控制器通过信号发生器把时时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送到计算机内,并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主体平台上设置引导筒支架和浮筒支架,引导筒支架安设在主体平台的中间部,引导筒支架整体呈P字形,引导筒支架的下端部安设水流引导筒,水流引导筒整体呈筒状,水流引导筒的上端部与引导筒支架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接,水流引导筒的下端部插入水面以下,把水面下的水源导引到主体平台的下面,由分水盘把水源向主体平台的四周扩散分流。
本发明电机带动传动轴和导流分水扇叶转动,从而把水域底层的水源提升到水面,用分水盘把提升到水面的水源向四周扩散分流,达到水域的水源循环的目的。分水盘采用改性塑料制作,水流引导筒采用纺织纤维材料制作,可以折叠,不用时折叠存放,使用时打开。
主体平台上中心部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的一端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部穿过主体平台下部以及安设在主体平台下部的分水盘,在设置传动轴的另一端顶部设置导流分水扇叶,导流分水扇叶处于水流引导筒的上部,导流分水扇叶整体呈扇叶形,导流分水扇叶把水面下的水源通过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经处理后通过分水盘把水源向主体平台的四周扩散分流。
本发明电机带动传动轴和导流分水扇叶转动,从而把水域底层的水源提升到水面,向四周扩散分流,形成一个水流的导流水道,对提升到水面的水源实施除藻和抑藻。电机采用DKM电机。
主体平台的下面安设分水盘,分水盘整体呈圆形,底面呈圆弧形,分水盘与水流引导筒的上端部相对应,分水盘与水流引导筒同轴,分水盘导流水源,把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从水面下引流上来的水源向主体平台四周沿水面扩散分流,形成水源循环。
本发明的分水盘设置在水流引导筒上方,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引流上来的水源遇到分水盘,引流上来的水源沿分水盘向四周水面扩散分流,构成一个水循环体系,把水域底层的水源提升上来实施除藻和抑藻。
主体平台上设置浮筒支架,浮筒支架向主体平台四周辐射,浮筒支架上设置浮筒,浮筒整体呈筒状,浮筒中空密闭,至少4个,浮筒通过浮筒支架支撑整个主体平台,漂浮在水面之上。
本发明的浮筒是整个水面除藻设施主体的载体,通过浮筒支架与主体平台相连接,支撑整个水面除藻设施主体,使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浮在水面之上。浮筒采用金属钢质材料或改性塑料材质制作,中空密闭,浮筒支架采用金属型材制作。
主体平台下方的引导筒支架上设置超声波除藻仪和紫外线除藻仪,超声波除藻仪与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逆变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或关闭超声波除藻仪,通过超声波除藻仪的超声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紫外线除藻仪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或关闭紫外线除藻仪通过紫外线除藻仪的光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本发明在引导筒支架上安设超声波除藻仪和紫外线除藻仪,超声波除藻仪和紫外线除藻仪通过超声波和紫外线光波杀死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起到抑制水藻的作用,影响半径范围100m。
主体平台的上部安设喷洒剂储存箱,喷洒剂储存箱通过管路与除藻剂喷洒装置相连接,除藻剂喷洒装置安设在主体平台的下部,除藻剂喷洒装置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的监测水质情况,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或关闭除藻剂喷洒装置除藻剂喷洒装置定量向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喷洒除藻剂,杀死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本发明的水质监测设备的监测探头实时监测导流上来的水源,水源的水质的指标高于设计指标,就开启除藻剂喷洒装置,向导流上来的水源喷洒除藻剂,杀死水源中的藻类植物植物,除藻剂采用锁磷剂等净水物质。
主体平台上安设增氧曝气机,增氧曝气机的输出管路插入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的监测水质情况,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或关闭增氧曝气机,增氧曝气机向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曝气增氧。
本发明在主体平台上安设增氧曝气机,增氧曝气机的输出管路插入导流上来的水源中曝气增氧,增氧曝气机对水域底层的水源曝气增氧,可达到60l/m。
当需要对某一水域实施除藻作业,采用车辆运载方式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运送到需要除藻的水域的岸边,用吊车吊住水面除藻设施主体上安设的吊装用吊环,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放置需要除藻的水域的水面上,吊车从吊装用吊环上摘勾,设置在水面除藻设施主体四周的浮筒通过浮筒支架支撑起整个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漂浮在水面之上。
本发明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用车辆运载方式运送到需要除藻的水域的岸边,采用起吊设施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吊入需要除藻的水域,安设水面除藻设施主体四周的浮筒通过浮筒支架托起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水面除藻设施主体漂浮在水面上实施除藻作业。
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吸收太阳光能源,太阳光能源转化为电能,所产生的电能通过线路由太阳能蓄电池组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内,太阳能蓄电池组存储转换的电能。
本发明的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四周太阳能极板设有12块梯型板,顶部太阳能极板设有一块圆形板,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功率为1300w,电能通过线路由太阳能蓄电池组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内,太阳能蓄电池组设有四块200AH 12v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组通过电源控制器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
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主控制器时时采集四周太阳能极板、顶部太阳能极板和太阳能蓄电池的运转状态,主控制器将数据信息通过信号发生器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本发明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把太阳能蓄电池组的电能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主控制器时时采集太阳能极板和太阳能蓄电池的运转状态,并把数据信息传输给接收器。
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电机和水质监测设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带动下端部的导流分水扇叶旋转,通过水流引导筒把水底的带有藻类的水源导流上来,分水盘将导流上来的水源向主体平台四周的水面扩散分流,形成水源循环。
本发明电机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运行,对水域的水源形成循环水流,在循环的过程中除藻抑藻。
主控制器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增氧曝气机,增氧曝气机通过管路向导流分水扇叶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曝气增氧。
本发明增氧曝气机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运行,对水域的水源曝气增氧。
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导流上来的水源的水质情况,水质监测设备把监测到的水源的水质情况反馈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通过信号发生器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本发明水质监测设备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运行,实时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及时反馈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传输给接收器。
主控制器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紫外线除藻仪,通过紫外线除藻仪的光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本发明紫外线除藻仪除冬天外,其余时间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运行。
主控制器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逆变器,逆变器把24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通过线路传递给超声波除藻仪的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除藻仪的运行,超声波除藻仪运用超声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本发明超声波除藻仪除冬天外,其余时间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运行。
主控制器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除藻剂喷洒装置,除藻剂喷洒装置把喷洒剂储存箱内的除藻剂实施喷洒,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本发明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质情况,水质指标高于设计指标,除藻剂喷洒装置定量喷洒锁磷剂等净水物质。
主控制器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开启或关闭紫外线除藻仪、超声波除藻仪和除藻剂喷洒装置,对导流分水扇叶和水流引导筒导流上来的水源实施除藻作业,主控制器依据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调整紫外线除藻仪、超声波除藻仪和除藻剂喷洒装置的作业,往复循环,直至清除该水域中的藻类植物。
主控制器在除藻过程中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到的水质情况,同时主控制器时时采集电机、增氧曝气机、超声波除藻仪、紫外线除藻仪、除藻剂喷洒装置、四周太阳能极板和顶部太阳能极板的运行状态,主控制器通过信号发生器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当清除水域中水源中的藻类植物后净化了水域中的水源,用吊车吊住水面除藻设施主体上安设的吊装用吊环,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移出水面,放置到运载车辆上,吊车从吊装用吊环上摘勾,运载车辆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运回,完成该水域的除藻工作。
本发明是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容易制作,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便,维修方便,减少人力,无需专人看管,治理水域有效,治理水域费用经济,无二次污染,生态学风险小,应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种类的水域,可应用于湖泊、水库及河道内。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图1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图2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3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的太阳能极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4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的太阳能极板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5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的工作框架示意图。
1浮筒,2水面除藻设施主体,3主体平台,4增氧曝气机,5电机,6太阳能蓄电池组,7导流分水扇叶,8分水盘,9超声波除藻仪,10吊装用吊环,11信号发生器,12紫外线除藻仪,13除藻剂喷洒装置,14主控制器,15传动轴,16逆变器,17喷洒剂储存箱,18水质监测设备,19电源控制器,20水流引导筒,21引导筒支架,22浮筒支架,23四周太阳能极板,24顶部太阳能极板,25太阳能极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浮筒(1)、四周太阳能极板(23)、顶部太阳能极板(24)、太阳能极板支架(25)、主体平台(3)、增氧曝气机(4)、电机(5)、太阳能蓄电池组(6)、引导筒支架(21)、浮筒支架(22)、分水盘(8)、超声波除藻仪(9)、信号发生器(11)、紫外线除藻仪(12)、除藻剂喷洒装置(13)、主控制器(14)、水质监测设备(18)、电源控制器(19)和水流引导筒(20)构成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6),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6)的主体平台(3)整体呈圆形,在主体平台(3)上设置太阳能极板支架(25),太阳能极板支架(25)上安设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四周太阳能极板(23)是由梯型太阳能极板组成,至少12块,梯型太阳能极板相互连接构成四周太阳能极板(23),四周太阳能极板(23)覆盖在主体平台(3)上部的四周,顶部太阳能极板(24)整体呈圆形,安设在太阳能极板支架(25)的中心部,顶部太阳能极板(24)与太阳能极板支架(25)相连接,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覆盖在主体平台(3)的上部,在主体平台(3)上部构成一个空间,太阳能极板支架(25)上安设吊装用吊环(10),至少4个,吊装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在主体平台(3)上部的空间内安设增氧曝气机(4)、电机(5)、太阳能蓄电池组(6)、超声波除藻仪(9)、信号发生器(11)、紫外线除藻仪(12)、除藻剂喷洒装置(13)、喷洒剂储存箱(17)、水质监测设备(18)和电源控制器(19)。
蓄电池经串联构成太阳能蓄电池组(6),至少4个蓄电池构成,太阳能蓄电池组(6)安设在主体平台(3)的中心部,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与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的输入端相连接,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通过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6),将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所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太阳能蓄电池组(6)内,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由电源控制器(19)分配输出太阳能蓄电池组(6)内的电能,主控制器(14)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19)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增氧曝气机(4)、电机(5)、紫外线除藻仪(12)、增氧曝气机(4)、水质监测设备(18)、除藻剂喷洒装置(13)和逆变器(16)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逆变器(16)的输入端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逆变器(16)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超声波除藻仪(9)相连接,逆变器(16)把24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通过线路传递给超声波除藻仪(9)的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除藻仪(9)的运行,主控制器(14)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给电源控制器(19),电源控制器(19)按照指令将电源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2
电源控制器(19)与水质监测设备(18)相连接,水质监测设备(18)通过线路与主控制器(14)相连接,时时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并向主控制器(14)反馈监测到水质的数据信息情况。
主控制器(14)通过线路与信号发生器(11)相连接,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四周太阳能极板(23)、顶部太阳能极板(24)、太阳能蓄电池(6)、增氧曝气机(4)、电机(5)、紫外线除藻仪(12)、水质监测设备(18)、除藻剂喷洒装置(13)和逆变器(16)和超声波除藻仪(9)的运转状态,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由网络发射到接收器,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同时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由网络发射到接收器,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3
主体平台(3)上设置引导筒支架(21)和浮筒支架(22),引导筒支架(21)安设在主体平台(3)的中间部,引导筒支架(21)整体呈P字形,引导筒支架(21)的下端部安设水流引导筒(20),水流引导筒(20)整体呈筒状,水流引导筒(20)的上端部与引导筒支架(21)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接,水流引导筒(20)的下端部插入水面以下,把水面下的水源导引到主体平台(3)的下面,由分水盘(8)把水源向主体平台(3)的四周扩散分流。
主体平台(3)上中心部设置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传动轴(15)相连接,传动轴(15)的一端部与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传动轴(15)的另一端部穿过主体平台(3)下部以及安设在主体平台(3)下部的分水盘(8),在设置传动轴(15)的另一端顶部设置导流分水扇叶(7),导流分水扇叶(7)处于水流引导筒(20)的上部,导流分水扇叶(7)整体呈扇叶形,导流分水扇叶(7)把水面下的水源通过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经处理后通过分水盘(8)把水源向主体平台(3)的四周扩散分流。
主体平台(3)的下面安设分水盘(8),分水盘(8)整体呈圆形,底面呈圆弧形,分水盘(8)与水流引导筒(20)的上端部相对应,分水盘(8)与水流引导筒(20)同轴,分水盘(8)导流水源,把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从水面下引流上来的水源向主体平台(3)四周沿水面扩散分流,形成水源循环,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4
主体平台(3)上设置浮筒支架(22),浮筒支架(22)向主体平台(3)四周辐射,浮筒支架(22)上设置浮筒(1),浮筒(1)整体呈筒状,浮筒(1)中空密闭,至少4个,浮筒(1)通过浮筒支架(22)支撑整个主体平台(3),漂浮在水面之上,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5
主体平台(3)下方的引导筒支架(21)上设置超声波除藻仪(9)和紫外线除藻仪(12),超声波除藻仪(9)与逆变器(16)的输出端相连接,逆变器(16)的输入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超声波除藻仪(9),通过超声波除藻仪(9)的超声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紫外线除藻仪(12)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紫外线除藻仪(12)通过紫外线除藻仪(12)的光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6
主体平台(3)的上部安设喷洒剂储存箱(17),喷洒剂储存箱(17)通过管路与除藻剂喷洒装置(13)相连接,除藻剂喷洒装置(13)安设在主体平台(3)的下部,除藻剂喷洒装置(13)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的监测水质情况,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除藻剂喷洒装置(13)除藻剂喷洒装置(13)定量向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喷洒除藻剂,杀死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体平台(3)上安设增氧曝气机(4),增氧曝气机(4)的输出管路插入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的监测水质情况,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增氧曝气机(4),增氧曝气机(4)向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曝气增氧,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实施例7
当需要对某一水域实施除藻作业,采用车辆运载方式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运送到需要除藻的水域的岸边,用吊车吊住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上安设的吊装用吊环(10),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放置需要除藻的水域的水面上,吊车从吊装用吊环(10)上摘勾,设置在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四周的浮筒(1)通过浮筒支架(22)支撑起整个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漂浮在水面之上。
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吸收太阳光能源,太阳光能源转化为电能,所产生的电能通过线路由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6)内,太阳能蓄电池组(6)存储转换的电能。
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19)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四周太阳能极板(23)、顶部太阳能极板(24)和太阳能蓄电池(6)的运转状态,主控制器(14)将数据信息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电机(5)和水质监测设备(18),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15)旋转,传动轴(15)带动下端部的导流分水扇叶(7)旋转,通过水流引导筒(20)把水底的带有藻类的水源导流上来,分水盘(8)将导流上来的水源向主体平台(3)四周的水面扩散分流,形成水源循环。
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增氧曝气机(4),增氧曝气机(4)通过管路向导流分水扇叶(7)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曝气增氧。
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导流上来的水源的水质情况,水质监测设备(18)把监测到的水源的水质情况反馈给主控制器(14),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实施例8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紫外线除藻仪(12),通过紫外线除藻仪(12)的光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逆变器(16),逆变器(16)把24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通过线路传递给超声波除藻仪(9)的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除藻仪(9)的运行,超声波除藻仪(9)运用超声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除藻剂喷洒装置(13),除藻剂喷洒装置(13)把喷洒剂储存箱(17)内的除藻剂实施喷洒,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紫外线除藻仪(12)、超声波除藻仪(9)和除藻剂喷洒装置(13),对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实施除藻作业,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调整紫外线除藻仪(12)、超声波除藻仪(9)和除藻剂喷洒装置(13)的作业,往复循环,直至清除该水域中的藻类植物。
主控制器(14)在除藻过程中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同时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电机(5)、增氧曝气机(4)、超声波除藻仪(9)、紫外线除藻仪(12)、除藻剂喷洒装置(13)、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的运行状态,主控制器(14)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实施例9
当清除水域中水源中的藻类植物后净化了水域中的水源,用吊车吊住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上安设的吊装用吊环(10),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移出水面,放置到运载车辆上,吊车从吊装用吊环(10)上摘勾,运载车辆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运回,完成该水域的除藻工作,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Claims (4)

1.一种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其特征是由浮筒(1)、四周太阳能极板(23)、顶部太阳能极板(24)、太阳能极板支架(25)、主体平台(3)、增氧曝气机(4)、电机(5)、太阳能蓄电池组(6)、引导筒支架(21)、浮筒支架(22)、分水盘(8)、超声波除藻仪(9)、信号发生器(11)、紫外线除藻仪(12)、除藻剂喷洒装置(13)、主控制器(14)、水质监测设备(18)、电源控制器(19)和水流引导筒(20)构成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的主体平台(3)整体呈圆形,在主体平台(3)上设置太阳能极板支架(25),太阳能极板支架(25)上安设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四周太阳能极板(23)是由梯型太阳能极板组成,至少12块,梯型太阳能极板相互连接构成四周太阳能极板(23),四周太阳能极板(23)覆盖在主体平台(3)上部的四周,顶部太阳能极板(24)整体呈圆形,安设在太阳能极板支架(25)的中心部,顶部太阳能极板(24)与太阳能极板支架(25)相连接,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覆盖在主体平台(3)的上部,在主体平台(3)上部构成一个空间,太阳能极板支架(25)上安设吊装用吊环(10),至少4个,吊装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在主体平台(3)上部的空间内安设增氧曝气机(4)、电机(5)、太阳能蓄电池组(6)、超声波除藻仪(9)、信号发生器(11)、紫外线除藻仪(12)、除藻剂喷洒装置(13)、喷洒剂储存箱(17)、水质监测设备(18)和电源控制器(19);
蓄电池经串联构成太阳能蓄电池组(6),至少4个蓄电池构成,太阳能蓄电池组(6)安设在主体平台(3)的中心部,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与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的输入端相连接,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通过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6),将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所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太阳能蓄电池组(6)内,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由电源控制器(19)分配输出太阳能蓄电池组(6)内的电能,主控制器(14)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19)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增氧曝气机(4)、电机(5)、紫外线除藻仪(12)、增氧曝气机(4)、水质监测设备(18)、除藻剂喷洒装置(13)和逆变器(16)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逆变器(16)的输入端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逆变器(16)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超声波除藻仪(9)相连接,逆变器(16)把24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通过线路传递给超声波除藻仪(9)的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除藻仪(9)的运行,主控制器(14)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给电源控制器(19),电源控制器(19)按照指令将电源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
电源控制器(19)与水质监测设备(18)相连接,水质监测设备(18)通过线路与主控制器(14)相连接,时时监测水域的水质情况,并向主控制器(14)反馈监测到水质的数据信息情况;
主控制器(14)通过线路与信号发生器(11)相连接,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四周太阳能极板(23)、顶部太阳能极板(24)、太阳能蓄电池(6)、增氧曝气机(4)、电机(5)、紫外线除藻仪(12)、水质监测设备(18)、除藻剂喷洒装置(13)和逆变器(16)和超声波除藻仪(9)的运转状态,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由网络发射到接收器,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同时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由网络发射到接收器,把信息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平台(3)上设置引导筒支架(21)和浮筒支架(22),引导筒支架(21)安设在主体平台(3)的中间部,引导筒支架(21)整体呈P字形,引导筒支架(21)的下端部安设水流引导筒(20),水流引导筒(20)整体呈筒状,水流引导筒(20)的上端部与引导筒支架(21)的下端部固定相连接,水流引导筒(20)的下端部插入水面以下,把水面下的水源导引到主体平台(3)的下面,由分水盘(8)把水源向主体平台(3)的四周扩散分流;
主体平台(3)上中心部设置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传动轴(15)相连接,传动轴(15)的一端部与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接,传动轴(15)的另一端部穿过主体平台(3)下部以及安设在主体平台(3)下部的分水盘(8),在设置传动轴(15)的另一端顶部设置导流分水扇叶(7),导流分水扇叶(7)处于水流引导筒(20)的上部,导流分水扇叶(7)整体呈扇叶形,导流分水扇叶(7)把水面下的水源通过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经处理后通过分水盘(8)把水源向主体平台(3)的四周扩散分流;
主体平台(3)的下面安设分水盘(8),分水盘(8)整体呈圆形,底面呈圆弧形,分水盘(8)与水流引导筒(20)的上端部相对应,分水盘(8)与水流引导筒(20)同轴,分水盘(8)导流水源,把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从水面下引流上来的水源向主体平台(3)四周沿水面扩散分流,形成水源循环;
主体平台(3)上设置浮筒支架(22),浮筒支架(22)向主体平台(3)四周辐射,浮筒支架(22)上设置浮筒(1),浮筒(1)整体呈筒状,浮筒(1)中空密闭,至少4个,浮筒(1)通过浮筒支架(22)支撑整个主体平台(3),漂浮在水面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平台(3)下方的引导筒支架(21)上设置超声波除藻仪(9)和紫外线除藻仪(12),超声波除藻仪(9)与逆变器(16)的输出端相连接,逆变器(16)的输入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超声波除藻仪(9),通过超声波除藻仪(9)的超声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紫外线除藻仪(12)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紫外线除藻仪(12)通过紫外线除藻仪(12)的光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体平台(3)的上部安设喷洒剂储存箱(17),喷洒剂储存箱(17)通过管路与除藻剂喷洒装置(13)相连接,除藻剂喷洒装置(13)安设在主体平台(3)的下部,除藻剂喷洒装置(13)通过线路与电源控制器(19)相连接,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的监测水质情况,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除藻剂喷洒装置(13)除藻剂喷洒装置(13)定量向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喷洒除藻剂,杀死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体平台(3)上安设增氧曝气机(4),增氧曝气机(4)的输出管路插入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的监测水质情况,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增氧曝气机(4),增氧曝气机(4)向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曝气增氧。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的水面除藻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车辆运载方式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运送到需要除藻的水域的岸边,用吊车吊住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上安设的吊装用吊环(10),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放置需要除藻的水域的水面上,吊车从吊装用吊环(10)上摘勾,设置在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四周的浮筒(1)通过浮筒支架(22)支撑起整个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漂浮在水面之上;
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吸收太阳光能源,太阳光能源转化为电能,所产生的电能通过线路由太阳能蓄电池组(6)的分线盒输入到太阳能蓄电池组(6)内,太阳能蓄电池组(6)存储转换的电能;
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通过电源控制器(19)分配给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四周太阳能极板(23)、顶部太阳能极板(24)和太阳能蓄电池(6)的运转状态,主控制器(14)将数据信息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电机(5)和水质监测设备(18),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15)旋转,传动轴(15)带动下端部的导流分水扇叶(7)旋转,通过水流引导筒(20)把水底的带有藻类的水源导流上来,分水盘(8)将导流上来的水源向主体平台(3)四周的水面扩散分流,形成水源循环;
主控制器(14)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增氧曝气机(4),增氧曝气机(4)通过管路向导流分水扇叶(7)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曝气增氧;
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导流上来的水源的水质情况,水质监测设备(18)把监测到的水源的水质情况反馈给主控制器(14),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紫外线除藻仪(12),通过紫外线除藻仪(12)的光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逆变器(16),逆变器(16)把24v直流电转换为220v交流电,通过线路传递给超声波除藻仪(9)的超声波控制器,超声波控制器控制超声波除藻仪(9)的运行,超声波除藻仪(9)运用超声波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除藻剂喷洒装置(13),除藻剂喷洒装置(13)把喷洒剂储存箱(17)内的除藻剂实施喷洒,杀死由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中的藻类植物,达到抑制水藻的作用;
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经数据处理后发出指令通过电源控制器(19)开启或关闭紫外线除藻仪(12)、超声波除藻仪(9)和除藻剂喷洒装置(13),对导流分水扇叶(7)和水流引导筒(20)导流上来的水源实施除藻作业,主控制器(14)依据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调整紫外线除藻仪(12)、超声波除藻仪(9)和除藻剂喷洒装置(13)的作业,往复循环,直至清除该水域中的藻类植物;
主控制器(14)在除藻过程中时时采集水质监测设备(18)监测到的水质情况,同时主控制器(14)时时采集电机(5)、增氧曝气机(4)、超声波除藻仪(9)、紫外线除藻仪(12)、除藻剂喷洒装置(13)、四周太阳能极板(23)和顶部太阳能极板(24)的运行状态,主控制器(14)通过信号发生器(11)的天线发射到接收器,由接收器通过网络把数据信息传输给计算机,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信息,用于分析整理数据;
当清除水域中水源中的藻类植物后净化了水域中的水源,用吊车吊住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上安设的吊装用吊环(10),将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移出水面,放置到运载车辆上,吊车从吊装用吊环(10)上摘勾,运载车辆把水面除藻设施主体(2)运回,完成该水域的除藻工作。
CN201410046048.6A 2014-02-10 2014-02-10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4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6048.6A CN103754983B (zh) 2014-02-10 2014-02-10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46048.6A CN103754983B (zh) 2014-02-10 2014-02-10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4983A true CN103754983A (zh) 2014-04-30
CN103754983B CN103754983B (zh) 2015-05-20

Family

ID=5052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4604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54983B (zh) 2014-02-10 2014-02-10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4983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8962A (zh) * 2015-04-23 2015-08-12 武汉大学 自发式超声曝气水体净化装置
CN105060394A (zh) * 2015-07-22 2015-11-18 浙江大学 一种定时监测的超声波抑藻除藻系统和方法
CN105314736A (zh) * 2015-10-15 2016-02-10 何锦柱 一种富营养净化系统
CN105776690A (zh) * 2016-05-13 2016-07-20 沈阳师范大学 太阳能动力池塘水质净化增氧装置及水质净化增氧方法
CN106315946A (zh) * 2016-09-28 2017-01-11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CN106630169A (zh) * 2017-01-20 2017-05-10 广州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治理系统
CN106698696A (zh) * 2017-01-20 2017-05-24 广州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供氧机
CN106774549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行走式智能增氧机器人
CN110057992A (zh) * 2019-04-20 2019-07-26 天津江河弘元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和方法
CN110952515A (zh) * 2019-12-17 2020-04-03 朱兆明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
CN112298477A (zh) * 2020-11-04 2021-02-02 山东中环高科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水质监测用水库小型式水面监测装置
CN114804331A (zh) * 2022-06-06 2022-07-29 青岛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浒苔治理喷洒系统及方法
CN116495824A (zh) * 2023-05-05 2023-07-28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太阳能漂浮式水体藻类抑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2848B (zh) * 2017-06-02 2019-04-12 新昌县大市聚镇金丰五金厂 一种水利除藻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8962A (zh) * 2015-04-23 2015-08-12 武汉大学 自发式超声曝气水体净化装置
CN105060394A (zh) * 2015-07-22 2015-11-18 浙江大学 一种定时监测的超声波抑藻除藻系统和方法
CN105314736B (zh) * 2015-10-15 2018-02-27 何锦柱 一种富营养净化系统
CN105314736A (zh) * 2015-10-15 2016-02-10 何锦柱 一种富营养净化系统
CN105776690A (zh) * 2016-05-13 2016-07-20 沈阳师范大学 太阳能动力池塘水质净化增氧装置及水质净化增氧方法
CN106315946A (zh) * 2016-09-28 2017-01-11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
CN106774549A (zh) * 2016-12-22 2017-05-31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行走式智能增氧机器人
CN106698696A (zh) * 2017-01-20 2017-05-24 广州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测供氧机
CN106630169A (zh) * 2017-01-20 2017-05-10 广州三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治理系统
CN110057992A (zh) * 2019-04-20 2019-07-26 天津江河弘元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水质监测除藻系统和方法
CN110952515A (zh) * 2019-12-17 2020-04-03 朱兆明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
CN110952515B (zh) * 2019-12-17 2021-09-28 中开水生态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生态治理设备及其河道水生态治理方法
CN112298477A (zh) * 2020-11-04 2021-02-02 山东中环高科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水质监测用水库小型式水面监测装置
CN112298477B (zh) * 2020-11-04 2022-04-15 山东中环高科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水质监测用水库小型式水面监测装置
CN114804331A (zh) * 2022-06-06 2022-07-29 青岛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浒苔治理喷洒系统及方法
CN116495824A (zh) * 2023-05-05 2023-07-28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太阳能漂浮式水体藻类抑制设备
CN116495824B (zh) * 2023-05-05 2023-12-29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太阳能漂浮式水体藻类抑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4983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4983B (zh)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及水面除藻方法
CN103523998B (zh) 一种控制外来污染源及生态修复黑臭河道的净化方法
CN203768070U (zh) 太阳能水面除藻系统
CN104787890A (zh) 一种智能型浮岛水处理装置
CN104529063B (zh) 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多功能太阳能船及其使用方法
CN202945099U (zh) 风光互补曝气污水处理系统
CN103159383A (zh)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CN202415263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生物浮岛
CN105776690B (zh) 太阳能动力池塘水质净化增氧装置及水质净化增氧方法
CN102092865A (zh) 一体化浮标式太阳能驱动造流曝气器及水体原位修复方法
JP2010207792A (ja) 浮島浄化装置
CN104150600A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水葫芦生态浮岛及其使用方法
CN102815755B (zh) 一种人工造流装置及其在藻类水华防控中的应用
CN203959921U (zh) 浮岛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4761046B (zh) 一种浮动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河湖水体净化方法
CN204369726U (zh) 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多功能太阳能船
CN111657199A (zh) 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8191168A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互补模块化污水处理装备
CN210313713U (zh) 一种可调入水深度的生物水体净化浮床
CN106957081A (zh) 水华治理系统
CN205045872U (zh) 浮动式充氧拦截净化装置
CN203976579U (zh)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CN103351059B (zh) 生活垃圾养殖废水厌氧处理制沼气综合系统
CN105712467A (zh) 太阳能移动式水底臭氧处理机
CN104030448A (zh) 一种藻菌共生的生物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en

Inventor after: Hao Zhixiang

Inventor after: Lu Mei

Inventor after: Wang Yuncang

Inventor after: Wang Shouting

Inventor after: Gong Honghua

Inventor after: Fei Shouming

Inventor after: Qin Jihui

Inventor after: Liu Xuegong

Inventor after: Li Guangzhi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bo

Inventor after: Dong Shaofa

Inventor after: Shi Qingsheng

Inventor after: Qi Wei

Inventor after: Yuan Chunbo

Inventor after: Liu T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n

Inventor before: Lu Mei

Inventor before: Wang Yunc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Shouting

Inventor before: Gong Honghua

Inventor before: Li Guangzhi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nbo

Inventor before: Dong Shaofa

Inventor before: Shi Qingsheng

Inventor before: Qi Wei

Inventor before: Yuan Chunbo

Inventor before: Liu Tong

Inventor before: Hao Zhixia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