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9448B -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9448B
CN103749448B CN201310727222.9A CN201310727222A CN103749448B CN 103749448 B CN103749448 B CN 103749448B CN 201310727222 A CN201310727222 A CN 201310727222A CN 103749448 B CN103749448 B CN 1037494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oxyfenethyl
clethodim
soybean
weeds
herbicid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72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9448A (zh
Inventor
黄延昌
徐家俊
吴艳芳
徐磊
李万凯
周红英
吴建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hua Guochang Fin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272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94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9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9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9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9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除大豆田杂草的除草剂,它是以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为活性成分的二元复配除草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中,烯草酮与氯氟草醚的重量比为1:5~125:1,两活性成分在除草剂中的百分含量为0.5~50%。本发明通过将烯草酮与氯氟草醚复配,利用两活性成分之间的互补性,提高了对杂草的防效,弥补了单用时的不足,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此除草剂组合物不仅除草效果明显,而且对大豆安全性好,对后茬作物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除草剂。

Description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除草剂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大豆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它是以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为活性成分的二元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加工原料于一身,全国种植面积约670万公顷。我国大部分大豆田历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草害发生,主要草害发生区有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土壤及耕作制度的差异,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分布、优势种和亚优势种都有区别,危害大豆的程度也不同。大豆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以稗草、马唐、牛筋草、藜、鸭跖草、苣荬菜、刺儿菜等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危害最为严重。另外,由于单一除草剂的大量连续使用,导致部分地区大豆田草相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恶性杂草。这些杂草生长力旺盛,单株覆盖面积大,与大豆大量争夺水分、养料和空间,致使大豆长势弱,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大豆种植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豆年需求量远大于国内年生产量,若要提高大豆产量就需要草害控制技术的不断完善,最主要的就是研发出广谱、高效、选择性强、使用方便的除草剂新品种。
烯草酮属环己烯酮类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是一种新型旱田苗后茎叶处理剂,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双子叶作物安全。施药后,能被禾本科杂草茎叶迅速吸收并传导至茎尖及分生组织,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进而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活性,破坏细胞分裂,使植株生长缓慢,在施药后1~3周内植株褪绿坏死,随后干枯死亡。用于防除野燕麦、马唐、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无效。
氯氟草醚是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是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根部可以少量吸收,再通过植物体向叶部运转。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施药后1~3天,敏感的阔叶杂草出现灼烧斑,并逐渐扩大至整个叶片干枯,最后全株死亡,主要用于防除作物田中的阔叶杂草如猪殃殃、苘麻、刺儿菜、苍耳等,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发现已有大量与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相关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的专利或文献。例如中国专利CN102027907A公开了一种含烯草酮与精吡氟禾草灵的除草剂组合物,该除草剂组合物中两组分杀草谱相似,组合物仅对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阔叶杂草无效。CN102613180B公开了氯氟草醚与苯腈类复配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田间试验,意外的发现烯草酮与氯氟草醚复配对大豆田杂草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所表现出的效果和活性水平超出各组分的叠加,具有预料不到的协同增效作用,解决了以上两除草剂在杀草谱、防效和安全性上存在的局限性,达到了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提高安全性的目的。而且目前尚未发现烯草酮与氯氟草醚复配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豆田复配除草剂组合物的技术方案,该除草剂组合物具有更广的杀草谱和更加优异的防治效果,成本低,使用方便,并且对大豆安全。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a和b两种活性成分。其中,a为烯草酮(Clethodim),其他名称:收乐通、赛乐特,化学名称:(±)-2-[(E)-1-[(E)-3-氯烯丙氧基亚氨基]丙基]-5-[2-(乙硫基)丙基]-3-羟基环己-2-烯酮,结构式:
b为氯氟草醚(Ethoxyfen-ethyl),其它名称:氯氟草醚乙酯,化学名称:O-[2-氯-5-(2-氯-α,α,α-三氟对甲苯氧基)苯甲酰基]-L-乳酸乙酯,结构式:
所述除草剂组合物活性成分重量比为烯草酮:氯氟草醚=1:5~125:1,优选为1:1~25:1,更优选为5:1。两活性成分在除草剂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50%,余量为填料、溶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崩解剂、黏结剂、防冻剂等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或施用环境,本发明所述除草剂组合物可以通过目前常规的农药生产方式,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可以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水乳剂等,最佳剂型是乳油。
所述乳油中各组成成分及百分含量为:1~40%有效成分、1~20%乳化剂、1~20%分散剂,余量为溶剂。其中,乳化剂可以是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可以是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可以是甲苯、二甲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丙酮、二甲基亚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可湿性粉剂中各组成成分及百分含量为:5~45%有效成分、1~15%分散剂、0.5~20%润湿剂,余量为载体。其中,分散剂可以是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可以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辛基磷酸盐、JFC、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载体可以是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陶土、高岭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水乳剂中各组成成分及百分含量为:1~24%有效成分、4~12%乳化剂、1~20%溶剂、0~15%分散剂、0.1~5%共乳化剂、5~8%防冻剂、0.1~5%防腐剂,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乳化剂可以是农乳500#、农乳700#、农乳2201、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吐温-60#、甘油聚氧乙烯醚月桂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可以是甲苯、二甲苯、乙醇、环己酮、丙酮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分散剂可以是聚乙烯醇、硅酸镁铝、阿拉伯胶、黄原胶、聚羧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共乳化剂可以是丁醇、异丁醇、十二烷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冻剂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可以是山梨酸、苯甲酸、苯甲醛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主要应用于大豆田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野燕麦、苍耳、苋、铁苋菜、龙葵、马齿苋、猪殃殃、繁缕、苘麻等但不局限于上述杂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施药次数,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能同时防治大豆田中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扩大了除草谱,并可延长持效期,一次施药可以控制大豆整个生育期内的草害。
3、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两种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杂草抗性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4、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组合物对大豆及后茬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制剂实例1:2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按配方要求,先称取30%二甲苯,边搅拌边加入20.8%烯草酮和4.2%氯氟草醚至完全溶解,然后按顺序依次加入18%农乳700#、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补足至100%的二甲苯,混合均匀即得2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制剂实例2:36%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按配方要求,先称取35%甲苯,边搅拌边加入30%烯草酮和6%氯氟草醚至完全溶解,然后按顺序依次加入10%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6%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6%十二烷基硫酸钠、补足至100%的甲苯,混合均匀即得36%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制剂实例3:1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按配方要求,先称取40%甲醇,边搅拌边加入5%烯草酮和10%氯氟草醚至完全溶解,然后按顺序依次加入20%农乳2201、15%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补足至100%的甲醇,混合均匀即得1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制剂实例4:20%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按配方要求,先称取40%二甲基亚砜,边搅拌边加入10%烯草酮和10%氯氟草醚至完全溶解,然后按顺序依次加入12%农乳500#、15%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补足至100%的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即得20%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
制剂实施例5:39%烯草酮·氯氟草醚可湿性粉剂
按配方要求,依次将37.5%烯草酮、1.5%氯氟草醚、10%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烷基硫酸盐、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补足至100%的白炭黑,混匀后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即得39%烯草酮·氯氟草醚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6:24%烯草酮·氯氟草醚可湿性粉剂
按配方要求,依次将20%烯草酮、4%氯氟草醚、12%木质素磺酸盐、8%烷基磺酸钠、补足至100%的白炭黑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即得24%烯草酮·氯氟草醚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7:20%烯草酮·氯氟草醚水乳剂
按配方要求,先将16%烯草酮和4%氯氟草醚加入15%甲苯中溶解完全,再加入8%农乳500#、3%十二烷醇混合均匀成均一油相,然后将2%黄原胶、5%乙二醇、0.1%苯甲酸、46.9%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成均一水相,最后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20%烯草酮·氯氟草醚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8:12%烯草酮·氯氟草醚水乳剂
按配方要求,先将2%烯草酮和10%氯氟草醚加入20%二甲苯中溶解完全,再加入10%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2%丁醇混合均匀成均一油相,然后将5%阿拉伯胶、8%甘油、1%山梨酸、42%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成均一水相,最后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中,形成分散性良好的12%烯草酮·氯氟草醚水乳剂。
生测实施例1
烯草酮与氯氟草醚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上的大豆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发明人研究了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二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法评价二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烯草酮与氯氟草醚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条件
1.1供试杂草
马唐、狗尾草、苘麻、反枝苋
1.2供试药剂
烯草酮
氯氟草醚
2、试材准备
供试杂草的培养采用盆栽培养法。用11×12cm塑料盆,将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大豆田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6.8~7.5,有机质含量1.2%。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将上年田间采集的马唐、狗尾草、苘麻、反枝苋种子用赤霉素浸泡24h,清水洗净后用深色纱布遮光,放在铺有纱布的培养皿中,用水湿润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马唐和狗尾草各约50粒均匀点播在土壤表面,盖土约0.7cm,反枝苋和苘麻每盆播10~20粒,覆土约1cm,置于温室内常规培养,培养过程中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待杂草出苗后将马唐和狗尾草每盆定为20株,苘麻和反枝苋每盆定为10株。
3、试验设计
该试验共设46个处理,重复4次。其中烯草酮设20、35、50、65、80ga.i./hm25个剂量处理,氯氟草醚设2.5、5、10、20、40ga.i./hm25个剂量处理。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二者混用设7组配比处理:1:25、1:5、1:1、5:1、25:1、125:1、625:1,剂量均为20、30、40、50、60ga.i./hm2,另设1个清水对照。
4、施药方法
施药期限定在杂草2.5~5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置于塔内喷药(ASS-4型农药喷洒系统,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75MPA,喷液量30Kg/亩),待自然风干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
5、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处理后20天,进行鲜重测量,并与对照处理相比较,计算杂草鲜重防效。通过防效的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处理的ED50和相关系数,评价各处理对杂草的生物活性,运用孙云沛法计算出不同药剂配比的共毒系数,评价不同配比的增效情况,确定烯草酮与氯氟草醚最佳活性比。
孙云沛法计算公式:
E = C - T C × 100 . . . ( 1 )
式中:
E——株防效;
C——对照杂草地上部分杂草株数;
T——处理杂草地上部分杂草株数。
ATI = S M × 100 . . . ( 2 )
式中: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S——标准除草剂的ED50,单位为克每公顷(ga.i./hm2);
M——混剂的ED50,单位为克每公顷(ga.i./hm2)。
TTI=TIA×PA+TIB×PB……………………………………………(3)
式中: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TIA——A药剂毒力指数;
PA——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TIB——B药剂毒力指数;
PB——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CTC = ATI TTI × 100 . . . ( 4 )
式中:
CTC——共毒系数;
ATI——混剂实测毒力指数;
T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6、结果与分析见表1~4
表1烯草酮和氯氟草醚混配防治大豆田杂草马唐毒力
表2烯草酮和氯氟草醚混配防治大豆田杂草狗尾草毒力
表3烯草酮和氯氟草醚混配防治大豆田杂草苘麻毒力
表4烯草酮和氯氟草醚混配防治大豆田杂草反枝苋毒力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草酮和氯氟草醚在重量比1:25~625:1的范围内混用对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在重量比1:5~125:1的范围内混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在重量比1:1~25:1的范围内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杂草防治谱,达到了同时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目的。
生测实施例2
烯草酮与氯氟草醚复配茎叶处理对大豆的安全性测定试验
为了研究烯草酮和氯氟草醚复配茎叶处理对大豆的安全性,为烯草酮与氯氟草醚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发明人做了以下试验,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5.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除草剂,第8部分:作物的安全性试验茎叶喷雾法。
1、试验条件
1.1供试作物
大豆品种:高优1号
1.2供试杂草
反枝苋
1.3供试药剂
烯草酮
氯氟草醚
2、试材准备
2.1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用11×12cm塑料盆,摆放于培养盆中,将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大豆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6.8~7.5,有机质含量1.2%。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大豆种子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覆土约1cm,室内温度24~26℃/18~25℃(d/n),相对湿度55%±15%。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
2.2供试杂草
供试杂草的培养采用温室盆栽法,用11×12cm塑料盆,摆放于培养盆中,将未使用过除草剂的大豆田中采回的土壤风干,过筛后装盆,盆内干土定量4/5处,土壤PH值6.8~7.5,有机质含量1.2%。采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后,将预处理的供试杂草种子定量撒播于土壤表面,覆土约1.0cm,室内温度15~30℃,相对湿度55%±15%。用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充分湿润,待杂草出苗后将反枝苋定为10株。
3、试验设计
3.1杂草施药剂量
试验共设36个处理,重复4次。其中烯草酮设4.375、8.75、17.5、35、50ga.i./hm25个剂量处理,氯氟草醚设0.625、1.25、2.5、5、10ga.i./hm25个剂量处理。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二者混用设5组配比处理:1:5、1:1、5:1、25:1、125:1,剂量均为2.5、5、10、20、40ga.i./hm2,另设1个清水对照。
3.2作物施药剂量
试验共设36个处理,重复4次。其中烯草酮设60、120、180、240、300ga.i./hm25个剂量处理,氯氟草醚设10、30、50、70、90ga.i./hm25个剂量处理。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二者混用设5组配比处理:1:5、1:1、5:1、25:1、125:1,剂量均为60、90、120、150、180ga.i./hm2,另设1个清水对照。
4、施药方法
施药期限定在大豆2~3片复叶、杂草3~5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置于喷雾塔内施药(ASS—4型农药喷洒系统,DG8003喷头,喷雾压力2.75MPA,喷液量30Kg/亩),待自然风干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
5、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5.1作物调查
施药后,调查各处理大豆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大豆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大豆的安全性。
5.2杂草调查
施药后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采用生长抑制法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
5.3生长抑制法计算公式
E = T 0 - T 1 T 0 × 100 . . . ( 5 )
式中:
E—鲜重防效,单位为百分率(%);
T0—对照杂草地上部分鲜重,单位为克;
T1—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单位为克。
5.4选择性指数计算方法
6、结果与分析见表5~7
表5烯草酮和氯氟草醚不同混用配比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
表6烯草酮与氯氟草醚不同混用配比对大豆的安全性
表7烯草酮与氯氟草醚不同混用配比对大豆的选择性指数
注:表7中数据是由表5、表6中数据应用DPS2000数据处理系统(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88-201)计算得到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5.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实验准则—除草剂,第8部分:作物的安全性试验茎叶喷雾法的规定,当选择性指数≥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很高,当2≤选择性指数<4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具有选择性,当选择性指数<2时,表示药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差。对大豆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烯草酮和氯氟草醚在重量比1:5~125:1的范围内混用对大豆选择性指数大于2,对大豆安全。
生测实施例3
防除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处理
试验设8个处理,4次重复,共32个处理小区,每处理小区面积20平方米,随机区组排列。(1)~(5)2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为供试药剂,24%烯草酮乳油和24%氯氟草醚乳油为对照药剂。每亩兑水30公斤,采用552丙型喷雾器(0.7mm孔径)均匀喷雾。田间主要杂草有苍耳、苘麻、反枝苋、马唐、看麦娘、狗尾草等。
2、试验项目及方法
(1)安全性:施药后,调查大豆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价供试药剂对大豆的安全性。
(2)除草效果: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4平方米,施药后30天调查杂草防除效果,分别记录杂草种类和株数,计算杂草株防效。
3、试验结果
(1)安全性:施药后调查,药剂处理区大豆株高、叶色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表明供试药剂(1)~(5)2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均对大豆安全。
(2)除草效果:见表8
表8药后30天各种杂草防除效果
由表8可知,不同配比的25%烯草酮·氯氟草醚乳油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在87.04~95.35%之间,均优于对照药剂24%烯草酮乳油和24%氯氟草醚乳油(杂草株防效分别为55.49%和57.25%),其中烯草酮·氯氟草醚重量比为1:5~125:1时均对大豆田常见杂草防效显著,杂草株防效都在87%以上,而烯草酮·氯氟草醚重量比为1:1~25:1时防效更是高达92%以上。由此说明,烯草酮·氯氟草醚重量比在1:5~125:1范围内,对大豆田常见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防效,持效期大于一个月,基本可以控制大豆田整个生长期的草害,并且此除草剂组合物对大豆安全。
综上所述,本发明组分合理,防效优于各组分单独施用,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扩大了杂草防治谱,达到了同时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目的。

Claims (6)

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除草剂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a和b两种成分组成,其中a为烯草酮,b为氯氟草醚,两活性成分重量比为1:5-1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b的重量比为1:1-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和b的重量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在除草剂组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为0.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在用于防除大豆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中的应用。
CN201310727222.9A 2013-12-25 2013-12-25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Active CN1037494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7222.9A CN103749448B (zh) 2013-12-25 2013-12-25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27222.9A CN103749448B (zh) 2013-12-25 2013-12-25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9448A CN103749448A (zh) 2014-04-30
CN103749448B true CN103749448B (zh) 2016-03-02

Family

ID=5051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7222.9A Active CN103749448B (zh) 2013-12-25 2013-12-25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94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267A (zh) * 2000-05-25 2001-02-21 张佰锋 氟磺胺、稀禾乳油
CN1300543A (zh) * 2001-01-11 2001-06-2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豆科作物苗后除草剂多元组合物
CN1515155A (zh) * 2001-01-11 2004-07-2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 豆科作物苗后除草剂多元组合物
CN102027907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精吡氟禾草灵和烯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88864A (zh) * 2011-09-20 2012-03-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农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3180A (zh) * 2012-02-27 2012-08-01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除草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1128729T3 (da) * 1998-11-10 2003-09-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Herbicid sammensætn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4267A (zh) * 2000-05-25 2001-02-21 张佰锋 氟磺胺、稀禾乳油
CN1300543A (zh) * 2001-01-11 2001-06-2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豆科作物苗后除草剂多元组合物
CN1515155A (zh) * 2001-01-11 2004-07-2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 豆科作物苗后除草剂多元组合物
CN102027907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精吡氟禾草灵和烯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388864A (zh) * 2011-09-20 2012-03-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农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3180A (zh) * 2012-02-27 2012-08-01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除草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9448A (zh)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30465B (zh) 一种含环苯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3749480A (zh) 一种水田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4186516B (zh) 一种含有嘧啶肟草醚的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4115835A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
CN103651476B (zh) 含有Pyrasulfotole和甲基二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8184865A (zh) 一种含乙氧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3190414B (zh) 含有苯唑草酮和二甲四氯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365611B (zh) 一种含吲唑磺菌胺与双炔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02893994A (zh) 一种除草组合物
CN103518731B (zh) 含有Pyrasulfotole和炔草酸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255764A (zh) 一种棉花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3749448B (zh) 含有烯草酮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904735A (zh) 一种含唑啉草酯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999868B (zh) 一种含炔草酸和环丙嘧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719317A (zh) 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唑草酮以及甲基二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CN109221173A (zh) 一种含仲丁灵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186517B (zh) 一种含氟吡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7087624A (zh) 一种含啶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6857528A (zh) 一种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6332897A (zh) 一种含有苯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3609563B (zh) 含有炔草酯和氯氟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5409983A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CN104012552B (zh) 一种含有氟噻乙草酯和喔草酯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719319A (zh) 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唑草酮以及氟唑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CN105248441A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8

Address after: 256800, 1km north of Geng Ju village, Binhai Town, Zhanhua District,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n Binhai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Zhanhua Guochang Fine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6600 No. 518, Yongxin Road, Binbei office, Bincheng District,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BINNO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