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4298B -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4298B
CN103744298B CN201410006405.6A CN201410006405A CN103744298B CN 103744298 B CN103744298 B CN 103744298B CN 201410006405 A CN201410006405 A CN 201410006405A CN 103744298 B CN103744298 B CN 103744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wind
component
load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64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4298A (zh
Inventor
杜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4100064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4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4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4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4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42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包括首先建立由风机、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器、负荷等组成的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再对该系统进行技术可行性和对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进优化设计,最后得出仿真系统的各项可靠性能指标,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系统组成,2.建立系统模型,3.进行系统仿真;该方法可以对独立电网准确稳定供电,提高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系统运行时电网电压的幅度保持稳定,频率变化不大,具有良好的幅度、频率稳定性;异步电机转速稍微高于同步转速,可获得很好的风能电能转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了风能的最大捕获,电网电压的幅度和频率保持稳定,整个电网的功率一直保持平衡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性、可靠性和动态响应性能,对实际的设计和优化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Description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属于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境和能源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发绿色能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解决能源问题、优化能源结构的正确选择。风能是一种普遍的绿色能源,储量巨大,世界各国对此都比较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世界风力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从定桨距控制到变桨距控制,从恒速恒频到变速恒频,从陆地到海上,风力发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由于具有许多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正逐步成为当今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热点。对于变速恒频系统,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有绕线式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和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研究成果也很多;
目前,在大电网难以达到的边远或孤立地区,通常的办法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来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电。由于柴油价格高,加之运输方面的困难,造成发电成本相当高,并且由于交通不便和燃料供应的紧张,往往不能保证电力的可靠供应。而这些边远地区特别是海岛大部分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其电能的生产成本已经低于柴油发电的成本。因此,如何采用风力发电机组和柴油发电机组联合运行,为电网达不到的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符合电能质量(电压、频率等)标准的电力,最大限度地节约柴油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世界各国在风能利用与开发研究中颇受瞩目的方向之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由于电网尚不够普及,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用以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和柴油发电机组联合运行,为电网达不到的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符合电能质量标准的电力,最大限度地节约柴油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优化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设计和改善控制系统,本发明所述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包括:首先建立由风机、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器、负荷组成的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再对该系统进行技术可行性和优化设计,最后得出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各项可靠性能指标(准确、稳定等性能),其特征是: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系统组成,步骤二、建立系统模型,步骤三、进行系统仿真;其中步骤一:所述确定系统组成,该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设计为由柴油机、同步电机、柴油机控制器、励磁控制器、风机、异步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器、主要负荷、次要负荷、控制负荷和频率控制器组成;
其中步骤二:所述建立系统模型,是根据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原理图,在MATLAB软件中应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分别建立柴油机、同步电机、柴油机控制器、励磁控制器、风机、异步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器、主要负荷、次要负荷、控制负荷和频率控制器的模型;以下对柴油机、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频率控制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模型进行介绍:
A. 柴油机的传递函数为公式(1):
G(S)=(K(1+T1S)/(S(1+T2S)(1+T3S))) ×exp(-STD) (1)
公式(1)中,K——增益;T1、T2、T3——时间常数;TD——延迟时间;
B.风机的机械功率的模型为公式(2):
Pw= Pv Cp (β,λ)=1/2×ρSv3 Cp (β,λ) (2)
公式(2)中,Pw——风机实际获得的机械输出功率;Pv——风机的输入功率;Cp——风机的风能利用系数;β——桨距角;λ——叶尖速比;ρ——空气密度;S——风轮的扫风面积;v——风速;
叶尖速比λ表示为公式(3):
λ=2πR n /v= ωR /v (3)
公式(3)中,n——风轮的转速;ω——风轮角频率;R——风轮半径;v——作用于风机的迎面风速,
对于给定的叶尖速比λ和桨距角β,计算风能利用系数的公式为公式(4):
Cp(β,λ) =0.22×(116/λi-0.4β-5.0) ×exp(-12.5/λi) (4)
其中,λi=1/(1/(λ+0.08β)-0.035/(β3+1)) ,
由公式(4)可根据不同的β、λ计算得到对应的Cp
C.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模型:
变桨距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风机桨叶角度改变桨叶相对于风速的攻角,从而改变风机从风中捕获的风能,变桨距控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策略:
1) 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角控制用于风电机组功率的寻优,目的是在给定风速下使风电机组发出尽可能多的电能,对于变速风电机组,其功率寻优可以通过风电机组的变速来实现,因此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桨距角β保持在0°附近,当β为0°时,Cp最大;
2) 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装置动作,桨距角增大,将风机的机械功率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同时能够保护风电机组机械结构不会过载以及避免风电机组机械损坏的危险;
D.频率控制器的模型:
通过频率控制器的控制,将控制负荷接入电网,使控制负荷在0~446.25kW内发生变化,而且以1.75kW进行步进,从而提高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频率质量,频率控制器对电网电压频率进行测量,将测量值与参考频率进行比较,得到频率误差,并将该频率误差通过PID控制器计算出模拟控制信号,然后由编码器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用所得到的数字量控制每组负荷的开关,从而对控制负荷进行精确调节,频率控制器通过对控制负荷的调节,从而达到参与校正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频率的目的;
E.异步电机的模型:
建立在二相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方程为:
电压方程为公式 (5):
Uqs=Rs iqs+dψqs/dt+ωψds
Uds=Rs ids+dψds/dt-ωψds
Uqr = Rqr iqr +dψqr /dt+(ω-ωrdr
Udr = Rdr idr +dψdr /dt-(ω-ωrqr (5)
其中
ψqs=Ls iqs+Lm iqr
ψds= Ls ids+Lm iqr
ψqr = Lr iqr +Lmiqs
ψdr = Lr idr +Lmids
Ls= Lls+Lm
Lr = Llr +Lm
电磁转矩为公式(6):
Te=1.5p(ψds iqsqs ids) (6)
机械方程为公式(7):
m /dt=1/(2H)×(Te-Fωm-Tm)
m /dt=ωm (7)
公式(5)、(6)、(7)中,R sL ls——为定子电阻和定子漏感;L lr ´——为转子漏感;L m——为定转子互感;L sL r ´——为定子自感和转子自感;U qsi qs——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 qr ´i qr ´——为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 dsi ds——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U dr ´i dr ´——为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 qsΨ ds——为定子磁链的q轴和定子磁链的d轴分量;Ψ qr ´Ψ dr ´——为转子磁链的q轴分量和转子磁链的d轴分量;ω m——为转子角速度;θ m——为转子位置角;p——为电机极对数;ω r——为转子角频率;T e——为电磁转矩;T m——为机械转矩;H——为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F——为摩擦系数;ω——风轮角频率;R qr ´——为转子电阻的q轴分量;R dr ´——为转子电阻的d轴分量;
F.同步电机的模型: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在二相旋转d q坐标系上,模型反映了定子磁场和阻尼绕组的动态过程;
同步电机的电压方程为公式(8):
ud= Rsid+ dψd/dt-ωrψq
uq= Rsiq+ dψq/dt+ωrψd
ufd = Rfd ifd + dψfd /dt
ukd = R kd i kd + dψkd /dt
ukq1 = R kq1 i kq1 + dψkq1 /dt
ukq2 = R kq2 i kq2 + dψkq2 /dt(8)
同步电机的磁链方程为公式(9):
ψd= Ld id+ Lmd(ifd + i kd )
ψq= Lq iq+ Lmq i kq
ψfd = L fd i fd + Lmd(id+ i kd )
ψkd = Lkd i kd + Lmd(id+ i fd )
ψkq1 = L kq1 i kq1 + Lmqiq
ψkq2 = L kq2 i kq2 + Lmqiq (9)
公式(8)、(9)中,ud——为电压在d轴上的分量;Rs——为定子电阻;id——为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d——为磁链的d轴分量;ω r——为转子角频率;ψq——为磁链的q轴分量;uq——为电压在q轴上的分量;iq——为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fd 、u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压在d轴上的分量;Rfd 、R 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阻在d轴上的分量;ifd 、i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fd 、ψ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磁链在d轴上的分量;ukq1 、ukq2 ——为阻尼绕组电压1和电压2在q轴上的分量;R kq1 、R kq2 ——为阻尼绕组电阻1和电阻2在q轴上的分量;ikq1 、ikq2 ——为阻尼绕组电流1和电流2在q轴上的分量;ψkq1 、ψkq2 ——为阻尼绕组磁链1和磁链2在q轴上的分量;Ld、Lq——为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和q轴上的分量;Lmd、Lmq——为励磁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和q轴上的分量;Lfd ——为磁场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i kq ——为阻尼绕组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
其中步骤三:所述进行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仿真,是根据步骤二建立的各个模型,建立系统的各个子模块,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各个子模块的主要参数为:
1) 柴油机发电模块:
模块中柴油机与同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额定容量为300kVA,额定线电压为480V,极对数为2,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电阻为0.017pu,d轴同步电抗为3.23pu,d轴暂态电抗为0.21pu,d轴次暂态电抗为0.15pu,q轴同步电抗为2.79pu,q轴暂态电抗为1.03pu,q轴次暂态电抗为0.37pu,漏抗为0.09pu,d轴励磁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1.7s,d轴阻尼D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008s,电机转子q轴阻尼g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213s,q轴阻尼Q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004s,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为2s,模块中励磁控制器的主要参数为: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为0.02s,主控制器增益为300,主控制器时间常数为0.001s,阻尼滤波器增益为0.001,阻尼滤波器时间常数为0.1s;
2) 风力发电模块:
模块中风机与异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额定风速为12m/s,额定容量为275kVA,额定线电压为480V,极对数为2,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电阻为0.016pu,定子漏感为0.06pu,转子电阻为0.015pu,转子漏感为0.06pu,定转子互感为3.5pu,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为4s;变桨距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桨距角比例控制常数为5,桨距角积分控制常数为25;
3) 无功补偿模块:
无功补偿模块主要由3个串联RLC负载组成,每个串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电压为480V,有功功率为0kW,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容性无功功率为25kvar;
4) 主要负荷模块:
主要负荷模块由1个三相并联RLC负载组成,三相并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相电压为480V,三相有功功率为60kW,三相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三相容性无功功率为0kvar;
5) 次要负荷模块:
次要负荷模块由1个三相并联RLC负载组成,三相并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相电压为480V,三相有功功率为30kW,三相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三相容性无功功率为0kvar;
6) 控制负荷模块:
控制负荷模块主要由控制负荷与频率控制器组成,模块中控制负荷的主要参数为:有功功率为0~446.25kW,额定线电压为480V,步进有功功率为1.75kW,初始有功功率为50kW;模块中频率控制器的主要参数为:相电压为460V,控制器比例控制常数为150,控制器微分控制常数为70,参考相位为1rad;
当风速为11m/s时,对系统进行仿真;在0~0.4s期间,固定负荷为主要负荷60kW,0.4s时接入次要负荷30kW,固定负荷变为主要负荷与次要负荷之和90kW,仿真采用ode23tb算法,仿真时间为3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特点和进步:由于本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建立了由风机、柴油机、发电机、控制器、负荷等组成的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然后在MATLAB软件中应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因此该方法可以对独立电网准确稳定供电,可大大提高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系统运行时电网电压的幅度保持稳定,频率变化不大,具有良好的幅度、频率稳定性;异步电机转速稍微高于同步转速,可获得很好的风能电能转换效率。仿真结果表明,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实现了风能的最大捕获,电网电压的幅度和频率保持稳定,整个电网的功率一直保持平衡状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性、可靠性和动态响应性能,对实际的设计和优化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仿真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系统运行时的异步电机转速图;
图4是本发明系统运行时的电网电压图;
图5是本发明系统运行时的控制负荷图;
图6是本发明系统运行时的固定负荷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设计出的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系统组成:所述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由柴油机、同步电机、柴油机控制器、励磁控制器、风机、异步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器、主要负荷、次要负荷、控制负荷和频率控制器组成;在风速较低、风机捕获的能量无法满足负荷时,柴油机驱动的同步电机和风机驱动的异步电机同时给负荷提供电力;在风速较高、风机捕获的能量可满足负荷时,关闭柴油机,同步电机空载运行,异步电机单独对负荷进行供电。风机采用变桨距控制,当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桨距角为0º,采用最大功率跟踪策略来实现最大风能的捕捉;当风速增加到大于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装置动作,桨距角逐渐变大,将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变桨距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风机桨叶角度改变桨叶相对于风速的攻角,从而改变风机从风中捕获的风能。在频率控制器的控制下,控制负荷的大小发生改变,变化范围为0~446.25kW,且以1.75kW进行步进,维持电网的功率平衡,从而维持系统的电网电压频率;
2.建立系统模型:根据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原理图,在MATLAB软件中应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分别建立柴油机、同步电机、柴油机控制器、励磁控制器、风机、异步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器、主要负荷、次要负荷、控制负荷和频率控制器的模型;以下对柴油机、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频率控制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模型进行介绍:
A. 柴油机的传递函数为公式(1):
G(S)=(K(1+T1S)/(S(1+T2S)(1+T3S))) ×exp(-STD)(1)
公式(1)中,K——增益;T1、T2、T3——时间常数;TD——延迟时间;
B.风机的机械功率的模型为公式(2):
Pw= Pv Cp (β,λ)=1/2×ρSv3 Cp (β,λ) (2)
公式(2)中,Pw——风机实际获得的机械输出功率;Pv——风机的输入功率;Cp——风机的风能利用系数;β——桨距角;λ——叶尖速比;ρ——空气密度;S——风轮的扫风面积;v——风速;
叶尖速比λ表示为公式(3):
λ=2πR n /v= ωR /v (3)
公式(3)中,n——风轮的转速;ω——风轮角频率;R——风轮半径;v——作用于风机的迎面风速,
对于给定的叶尖速比λ和桨距角β,计算风能利用系数的公式为公式(4):
Cp(β,λ) =0.22×(116/λi-0.4β-5.0) ×exp(-12.5/λi) (4)
其中,λi=1/(1/(λ+0.08β)-0.035/(β3+1)) ,
由公式(4)可根据不同的β、λ计算得到对应的Cp
C.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模型:
变桨距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风机桨叶角度改变桨叶相对于风速的攻角,从而改变风机从风中捕获的风能,变桨距控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策略:
1) 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角控制用于风电机组功率的寻优,目的是在给定风速下使风电机组发出尽可能多的电能,对于变速风电机组,其功率寻优可以通过风电机组的变速来实现,因此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桨距角β保持在0°附近,当β为0°时,Cp最大;
2) 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装置动作,桨距角增大,将风机的机械功率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同时能够保护风电机组机械结构不会过载以及避免风电机组机械损坏的危险;
D.频率控制器的模型:
通过频率控制器的控制,将控制负荷接入电网,使控制负荷在0~446.25kW内发生变化,而且以1.75kW进行步进,从而提高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频率质量,频率控制器对电网电压频率进行测量,将测量值与参考频率进行比较,得到频率误差,并将该频率误差通过PID控制器计算出模拟控制信号,然后由编码器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用所得到的数字量控制每组负荷的开关,从而对控制负荷进行精确调节,频率控制器通过对控制负荷的调节,从而达到参与校正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频率的目的;
E.异步电机的模型:
建立在二相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方程为:
电压方程为公式 (5):
Uqs=Rs iqs+dψqs/dt+ωψds
Uds=Rs ids+dψds/dt-ωψds
Uqr = Rqr iqr +dψqr /dt+(ω-ωrdr
Udr = Rdr idr +dψdr /dt-(ω-ωrqr (5)
其中
ψqs=Ls iqs+Lm iqr
ψds= Ls ids+Lm iqr
ψqr = Lr iqr +Lmiqs
ψdr = Lr idr +Lmids
Ls= Lls+Lm
Lr = Llr +Lm
电磁转矩为公式(6):
Te=1.5p(ψds iqsqs ids) (6)
机械方程为公式(7):
m /dt=1/(2H)×(Te-Fωm-Tm)
m /dt=ωm (7)
公式(5)、(6)、(7)中,R sL ls——为定子电阻和定子漏感;L lr ´——为转子漏感;L m——为定转子互感;L sL r ´——为定子自感和转子自感;U qsi qs——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 qr ´i qr ´——为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 dsi ds——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U dr ´i dr ´——为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 qsΨ ds——为定子磁链的q轴和定子磁链的d轴分量;Ψ qr ´Ψ dr ´——为转子磁链的q轴分量和转子磁链的d轴分量;ω m——为转子角速度;θ m——为转子位置角;p——为电机极对数;ω r——为转子角频率;T e——为电磁转矩;T m——为机械转矩;H——为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F——为摩擦系数;ω——风轮角频率;R qr ´——为转子电阻的q轴分量;R dr ´——为转子电阻的d轴分量;
F.同步电机的模型: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在二相旋转d q坐标系上,模型反映了定子磁场和阻尼绕组的动态过程;
同步电机的电压方程为公式(8):
ud= Rsid+ dψd/dt-ωrψq
uq= Rsiq+ dψq/dt+ωrψd
ufd = Rfd ifd + dψfd /dt
ukd = R kd i kd + dψkd /dt
ukq1 = R kq1 i kq1 + dψkq1 /dt
ukq2 = R kq2 i kq2 + dψkq2 /dt(8)
同步电机的磁链方程为公式(9):
ψd= Ld id+ Lmd(ifd + i kd )
ψq= Lq iq+ Lmq i kq
ψfd = L fd i fd + Lmd(id+ i kd )
ψkd = Lkd i kd + Lmd(id+ i fd )
ψkq1 = L kq1 i kq1 + Lmqiq
ψkq2 = L kq2 i kq2 + Lmqiq (9)
公式(8)、(9)中,ud——为电压在d轴上的分量;Rs——为定子电阻;id——为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d——为磁链的d轴分量;ω r——为转子角频率;ψq——为磁链的q轴分量;uq——为电压在q轴上的分量;iq——为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fd 、u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压在d轴上的分量;Rfd 、R 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阻在d轴上的分量;ifd 、i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fd 、ψ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磁链在d轴上的分量;ukq1 、ukq2 ——为阻尼绕组电压1和电压2在q轴上的分量;R kq1 、R kq2 ——为阻尼绕组电阻1和电阻2在q轴上的分量;ikq1 、ikq2 ——为阻尼绕组电流1和电流2在q轴上的分量;ψkq1 、ψkq2 ——为阻尼绕组磁链1和磁链2在q轴上的分量;Ld、Lq——为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和q轴上的分量;Lmd、Lmq——为励磁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和q轴上的分量;Lfd ——为磁场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i kq ——为阻尼绕组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
其中步骤三:所述进行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仿真,是根据步骤二建立的各个模型,建立系统的各个子模块,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各个子模块的主要参数为:
1) 柴油机发电模块:
模块中柴油机与同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额定容量为300kVA,额定线电压为480V,极对数为2,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电阻为0.017pu,d轴同步电抗为3.23pu,d轴暂态电抗为0.21pu,d轴次暂态电抗为0.15pu,q轴同步电抗为2.79pu,q轴暂态电抗为1.03pu,q轴次暂态电抗为0.37pu,漏抗为0.09pu,d轴励磁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1.7s,d轴阻尼D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008s,电机转子q轴阻尼g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213s,q轴阻尼Q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004s,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为2s,模块中励磁控制器的主要参数为: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为0.02s,主控制器增益为300,主控制器时间常数为0.001s,阻尼滤波器增益为0.001,阻尼滤波器时间常数为0.1s;
2) 风力发电模块:
模块中风机与异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额定风速为12m/s,额定容量为275kVA,额定线电压为480V,极对数为2,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电阻为0.016pu,定子漏感为0.06pu,转子电阻为0.015pu,转子漏感为0.06pu,定转子互感为3.5pu,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为4s;变桨距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桨距角比例控制常数为5,桨距角积分控制常数为25;
3) 无功补偿模块:
无功补偿模块主要由3个串联RLC负载组成,每个串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电压为480V,有功功率为0kW,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容性无功功率为25kvar;
4) 主要负荷模块:
主要负荷模块由1个三相并联RLC负载组成,三相并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相电压为480V,三相有功功率为60kW,三相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三相容性无功功率为0kvar;
5) 次要负荷模块:
次要负荷模块由1个三相并联RLC负载组成,三相并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相电压为480V,三相有功功率为30kW,三相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三相容性无功功率为0kvar;
6) 控制负荷模块:
控制负荷模块主要由控制负荷与频率控制器组成,模块中控制负荷的主要参数为:有功功率为0~446.25kW,额定线电压为480V,步进有功功率为1.75kW,初始有功功率为50kW;模块中频率控制器的主要参数为:相电压为460V,控制器比例控制常数为150,控制器微分控制常数为70,参考相位为1rad;
当风速为11m/s时,对系统进行仿真;在0~0.4s期间,固定负荷为主要负荷60kW,0.4s时接入次要负荷30kW,固定负荷变为主要负荷与次要负荷之和90kW,仿真采用ode23tb算法,仿真时间为3s。

Claims (1)

1.一种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包括首先建立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再对该系统进行技术可行性和优化设计,最后得出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各项可靠性能指标,其特征是: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系统组成,步骤二、建立系统模型,步骤三、进行系统仿真;
其中步骤一:所述确定系统组成,该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设计为由柴油机、同步电机、柴油机控制器、励磁控制器、风机、异步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器、主要负荷、次要负荷、控制负荷和频率控制器组成;
其中步骤二:所述建立系统模型,是根据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原理图,在MATLAB软件中应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分别建立柴油机、同步电机、柴油机控制器、励磁控制器、风机、异步电机、变桨距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器、主要负荷、次要负荷、控制负荷和频率控制器的模型;以下对柴油机、风机、变桨距控制系统、频率控制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模型进行介绍:
A. 柴油机的传递函数为公式(1):
G(S)=(K(1+T1S)/(S(1+T2S)(1+T3S))) ×exp(-STD) (1)
公式(1)中,K——增益;T1、T2、T3——时间常数;TD——延迟时间;
B.风机的机械功率的模型为公式(2):
Pw= Pv Cp (β,λ)=1/2×ρSv3 Cp (β,λ) (2)
公式(2)中,Pw——风机实际获得的机械输出功率;Pv——风机的输入功率;Cp——风机的风能利用系数;β——桨距角;λ——叶尖速比;ρ——空气密度;S——风轮的扫风面积;v——风速;
叶尖速比λ表示为公式(3):
λ=2πR n /v= ωR /v (3)
公式(3)中,n——风轮的转速;ω——风轮角频率;R——风轮半径;v——作用于风机的迎面风速,
对于给定的叶尖速比λ和桨距角β,计算风能利用系数的公式为公式(4):
Cp(β,λ) =0.22×(116/λi-0.4β-5.0) ×exp(-12.5/λi) (4)
公式(4)中,λi=1/(1/(λ+0.08β)-0.035/(β3+1)) ,
由公式(4)可根据不同的β、λ计算得到对应的Cp
C.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模型:
变桨距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风机桨叶角度改变桨叶相对于风速的攻角,从而改变风机从风中捕获的风能,变桨距控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策略:
1) 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角控制用于风电机组功率的寻优,目的是在给定风速下使风电机组发出尽可能多的电能,对于变速风电机组,其功率寻优可以通过风电机组的变速来实现,因此当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桨距角β保持在0°附近,当β为0°时,Cp最大;
2) 当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变桨距装置动作,桨距角增大,将风机的机械功率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同时能够保护风电机组机械结构不会过载以及避免风电机组机械损坏的危险;
D.频率控制器的模型:
通过频率控制器的控制,将控制负荷接入电网,使控制负荷在0~446.25kW内发生变化,而且以1.75kW进行步进,从而提高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频率质量,频率控制器对电网电压频率进行测量,将测量值与参考频率进行比较,得到频率误差,并将该频率误差通过PID控制器计算出模拟控制信号,然后由编码器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用所得到的数字量控制每组负荷的开关,从而对控制负荷进行精确调节,频率控制器通过对控制负荷的调节,从而达到参与校正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频率的目的;
E.异步电机的模型:
建立在二相坐标系上的异步电机方程为:
电压方程为公式 (5):
Uqs=Rs iqs+dψqs/dt+ωψds
Uds=Rs ids+dψds/dt-ωψds
Uqr = Rqr iqr +dψqr /dt+(ω-ωrdr
Udr = Rdr idr +dψdr /dt-(ω-ωrqr (5)
其中
ψqs=Ls iqs+Lm iqr
ψds= Ls ids+Lm iqr
ψqr = Lr iqr +Lmiqs
ψdr = Lr idr +Lmids
Ls= Lls+Lm
Lr = Llr +Lm
电磁转矩为公式(6):
Te=1.5p(ψds iqsqs ids) (6)
机械方程为公式(7):
m /dt=1/(2H)×(Te-Fωm-Tm)
m /dt=ωm (7)
公式(5)、(6)、(7)中,R sL ls——为定子电阻和定子漏感;L lr ´——为转子漏感;L m——为定转子互感;L sL r ´——为定子自感和转子自感;U qsi qs——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 qr ´i qr ´——为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 dsi ds——为定子电压和定子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U dr ´i dr ´——为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 qsΨ ds——为定子磁链的q轴和定子磁链的d轴分量;Ψ qr ´Ψ dr ´——为转子磁链的q轴分量和转子磁链的d轴分量;ω m——为转子角速度;θ m——为转子位置角;p——为电机极对数;ω r——为转子角频率;T e——为电磁转矩;T m——为机械转矩;H——为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F——为摩擦系数;ω——风轮角频率;R qr ´——为转子电阻的q轴分量;R dr ´——为转子电阻的d轴分量;
F.同步电机的模型: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在二相旋转d q坐标系上,模型反映了定子磁场和阻尼绕组的动态过程;
同步电机的电压方程为公式(8):
ud= Rsid+ dψd/dt-ωrψq
uq= Rsiq+ dψq/dt+ωrψd
ufd = Rfd ifd + dψfd /dt
ukd = R kd i kd + dψkd /dt
ukq1 = R kq1 i kq1 + dψkq1 /dt
ukq2 = R kq2 i kq2 + dψkq2 /dt (8)
同步电机的磁链方程为公式(9):
ψd= Ld id+ Lmd(ifd + i kd )
ψq= Lq iq+ Lmq i kq
ψfd = L fd i fd + Lmd(id+ i kd )
ψkd = Lkd i kd + Lmd(id+ i fd )
ψkq1 = L kq1 i kq1 + Lmqiq
ψkq2 = L kq2 i kq2 + Lmqiq (9)
公式(8)、(9)中,ud——为电压在d轴上的分量;Rs——为定子电阻;id——为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d——为磁链的d轴分量;ω r——为转子角频率;ψq——为磁链的q轴分量;uq——为电压在q轴上的分量;iq——为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ufd 、u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压在d轴上的分量;Rfd 、R 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阻在d轴上的分量;ifd 、i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ψfd 、ψkd ——为磁场和阻尼绕组磁链在d轴上的分量;ukq1 、ukq2 ——为阻尼绕组电压1和电压2在q轴上的分量;R kq1 、R kq2 ——为阻尼绕组电阻1和电阻2在q轴上的分量;ikq1 、ikq2 ——为阻尼绕组电流1和电流2在q轴上的分量;ψkq1 、ψkq2 ——为阻尼绕组磁链1和磁链2在q轴上的分量;Ld、Lq——为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和q轴上的分量;Lmd、Lmq——为励磁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和q轴上的分量;Lfd ——为磁场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i kq ——为阻尼绕组电流在q轴上的分量;Lkd ——为阻尼绕组电感在d轴上的分量;i kd ——为阻尼绕组电流在d轴上的分量;L kq1 ——为阻尼绕组电感1在q轴上的分量;
i kq1 ——为阻尼绕组电流1在q轴上的分量;­L kq2 ——为阻尼绕组电感2在q轴上的分量;i kq2 —— 为阻尼绕组电流2在q轴上的分量;
其中步骤三:所述进行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仿真,是根据步骤二建立的各个模型,建立系统的各个子模块,通过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各个子模块的主要参数为:
1) 柴油机发电模块:
模块中柴油机与同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额定容量为300kVA,额定线电压为480V,极对数为2,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电阻为0.017pu,d轴同步电抗为3.23pu,d轴暂态电抗为0.21pu,d轴次暂态电抗为0.15pu,q轴同步电抗为2.79pu,q轴暂态电抗为1.03pu,q轴次暂态电抗为0.37pu,漏抗为0.09pu,d轴励磁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1.7s,d轴阻尼D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008s,电机转子q轴阻尼g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213s,q轴阻尼Q绕组定子开路时间常数为0.004s,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为2s,模块中励磁控制器的主要参数为: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为0.02s,主控制器增益为300,主控制器时间常数为0.001s,阻尼滤波器增益为0.001,阻尼滤波器时间常数为0.1s;
2) 风力发电模块:
模块中风机与异步电机的主要参数为:额定风速为12m/s,额定容量为275kVA,额定线电压为480V,极对数为2,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电阻为0.016pu,定子漏感为0.06pu,转子电阻为0.015pu,转子漏感为0.06pu,定转子互感为3.5pu,转子和负载的惯性常数为4s;变桨距控制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桨距角比例控制常数为5,桨距角积分控制常数为25;
3) 无功补偿模块:
无功补偿模块主要由3个串联RLC负载组成,每个串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电压为480V,有功功率为0kW,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容性无功功率为25kvar;
4) 主要负荷模块:
主要负荷模块由1个三相并联RLC负载组成,三相并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相电压为480V,三相有功功率为60kW,三相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三相容性无功功率为0kvar;
5) 次要负荷模块:
次要负荷模块由1个三相并联RLC负载组成,三相并联RLC负载的主要参数为:额定相电压为480V,三相有功功率为30kW,三相感性无功功率为0kvar,三相容性无功功率为0kvar;
6) 控制负荷模块:
控制负荷模块主要由控制负荷与频率控制器组成,模块中控制负荷的主要参数为:有功功率为0~446.25kW,额定线电压为480V,步进有功功率为1.75kW,初始有功功率为50kW;模块中频率控制器的主要参数为:相电压为460V,控制器比例控制常数为150,控制器微分控制常数为70,参考相位为1rad;
当风速为11m/s时,对系统进行仿真;在0~0.4s期间,固定负荷为主要负荷60kW,0.4s时接入次要负荷30kW,固定负荷变为主要负荷与次要负荷之和90kW,仿真采用ode23tb算法,仿真时间为3s。
CN201410006405.6A 2014-01-07 2014-01-07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4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405.6A CN103744298B (zh) 2014-01-07 2014-01-07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6405.6A CN103744298B (zh) 2014-01-07 2014-01-07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4298A CN103744298A (zh) 2014-04-23
CN103744298B true CN103744298B (zh) 2016-10-26

Family

ID=50501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640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4298B (zh) 2014-01-07 2014-01-07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4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0759A (zh) * 2020-07-09 2020-11-0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与柴油发电机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084B1 (en) * 1999-05-11 2002-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ree-way catalyst model for an engine air-to-fuel ratio control system
CN101685139A (zh) * 2008-09-27 2010-03-31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测试系统
CN101764413A (zh) * 2009-11-25 2010-06-3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的系统仿真方法
CN102360182A (zh) * 2011-09-14 2012-02-22 电子科技大学 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孤岛运行仿真方法
CN203119501U (zh) * 2012-04-05 2013-08-07 江苏紫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风能、太阳能、柴油机综合供电系统
CN103416264A (zh) * 2013-08-19 2013-12-04 江苏大学 一种风能与燃油互补式温室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084B1 (en) * 1999-05-11 2002-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Three-way catalyst model for an engine air-to-fuel ratio control system
CN101685139A (zh) * 2008-09-27 2010-03-31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仿真测试系统
CN101764413A (zh) * 2009-11-25 2010-06-3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电网的系统仿真方法
CN102360182A (zh) * 2011-09-14 2012-02-22 电子科技大学 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孤岛运行仿真方法
CN203119501U (zh) * 2012-04-05 2013-08-07 江苏紫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风能、太阳能、柴油机综合供电系统
CN103416264A (zh) * 2013-08-19 2013-12-04 江苏大学 一种风能与燃油互补式温室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风力和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仿真研究;邓赞高等;《太阳能学报》;20080328;第29卷(第3期);第332-3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4298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2727B (zh) 一种利用直流侧飞轮储能单元平滑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输出有功功率的方法
CN108270241A (zh) 风机并网逆变器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CN104795835B (zh) 一种双馈风电变流器开关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454328A (zh) 一种无风速传感器下的风力发电系统功率追踪方法
Singh et al. Performance of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using a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N105024608B (zh) 一种不平衡电网下基于矩阵变换器的pmsg比例积分谐振控制方法
CN102638058B (zh) 变速恒频双转子永磁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48457A (zh) 一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的双馈风机虚拟同步控制方法
CN104079228A (zh) 双馈异步电机的带阻尼的隐式梯形积分电磁暂态建模方法
CN103939290B (zh) 一种适用于虚拟惯量优化控制研究的模拟风电机组
CN104579060A (zh) 笼型转子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间接功率控制方法
CN101989829B (zh) 定桨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Du et al. MPPT control strategy of DFIG-based wind turbines using double steps hill climb searching algorithm
CN106294959B (zh)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双馈风机降阶模型相结合的建模仿真方法
CN103744298B (zh) 风力柴油联合独立发电系统的仿真方法
Hassan et al. Control of a wind driven DFIG connected to the grid based on field orientation
CN102360182B (zh) 风气互补发电系统的孤岛运行仿真方法
Imad et al. Robust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a direct driven PMSG wind turbine
Thin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Using Vector Control Technique.
Årdal et al. Parametric sensitivity of transients in an islanded system with an offshore wind farm connected to an oil platform
Varma et al. Study of grid connected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wind power applications
Dhanuka Modelling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turbine
CN109950930A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时域仿真方法
Shariatpanah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furl control in a direct-drive PMSG wind turbine
Yu et 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Vector Control Strategy with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of Doubl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