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1574B -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1574B
CN103741574B CN201410033306.7A CN201410033306A CN103741574B CN 103741574 B CN103741574 B CN 103741574B CN 201410033306 A CN201410033306 A CN 201410033306A CN 103741574 B CN103741574 B CN 103741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making
face
roa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33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1574A (zh
Inventor
赵悟
张衡
田建涛
王振鹏
谢东
刘航
刘达
冯忠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333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41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41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1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1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15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其铺筑装置包括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的机架、随机架同步移动的混凝土进料装置、位于机架前侧上方的水平向振动器和位于机架后侧上方的竖直向振动器,混凝土进料装置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其铺筑方法为将机架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且移动过程中,由后向前在所铺筑道面的基层上布放道面防变形构造物;机架由后向前移动过程中,混凝土进料装置将内部所装混凝土连续送至道面基层上,并基于编织机理由后至前分多个铺筑条带进行铺筑。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且高效节能、铺筑质量高,易于推广使用,能解决滑模摊铺施工中出现的各类固有矛盾和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道面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背景技术
路桥、机场等道面修筑技术中,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的人工摊铺捣实的施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其中道面包括路面、机场跑道、广场等混凝土平面结构。而采用简易机具辅助施工时,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离散较大、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等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强度下降。目前,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中,比较先进的机械化施工装备是滑模式混凝土摊铺机,相比于人工摊铺及其他小型机具的铺装作业,滑模式摊铺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摊铺效率高、性能可靠、摊铺质量好等优点。但该设备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性能良好的整机设备大多需要进口,国产化程度不高。
混凝土道面施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材料和设备需紧密配合。机械化铺筑混凝土道面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铺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规程操作,否则就会产生混凝土道面早期裂纹等病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工艺上虽然不需侧向支护,但在实际施工中,受坍落度、施工振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却容易造成强度尚未形成时的混凝土发生坍边、流角和溜肩等问题,这是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中振捣密实要求较小的振动粘度系数与不塌边要求较小塌落度之间的固有矛盾导致的。因而,溜肩、塌边、麻面、裂缝及平整度不理想是滑模摊铺施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除了固有矛盾之外,滑模式摊铺设备的结构缺陷也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滑”模移动时,摊铺机挤压板前方的混凝土处于塑性流变状态,没有约束反力 来平衡挤压力的向前水平分力,从而使道面产生塑性拉裂。另外,捣振棒插入道面中振动,常因过振而使捣振棒周围的粗集料挤向两侧,不仅形成局部离析,而且在捣振棒位置沿纵向形成空洞或者一个抗拉、抗剪薄弱面。并且,价格昂贵的传力杆、拉杆插入装置,不仅使用成本高、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高,而且对已密实混凝土内部既成结构造成的扰动甚至破坏往往很难彻底修复。因而,上述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的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的机架、随机架同步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将内部所装混凝土送至道面基层上并形成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混凝土条带的混凝土进料装置、位于机架前侧上方的水平向振动器和位于机架后侧上方的竖直向振动器,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沿道面宽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均为双轴振动器,所述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均位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下方,所述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之间形成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内部相通的成型腔;所述水平向振动器包括两根第一偏心轴,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包括下偏心轴和位于所述下偏心轴上方的上偏心轴,所述水平向振动器为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由前向后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推挤的振动器;所述竖直向振动器包括两根第二偏心轴,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竖直向振动器为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的振动器;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和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均沿道面宽度方向进行布设。
上述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机架左右两侧的侧部成型机构;所述成型腔为由水平向振动器、竖直向振动器和两个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围成的成型腔体。
上述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包括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且底部开有出料口的混凝土料仓和布设在混凝土料仓内侧底部的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所述出料口为长条形口且其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
上述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向振动器还包括罩装在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外侧的第一罩壳;所述竖直向振动器还包括罩装在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外侧的第二罩壳;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罩壳上,所述第一罩壳上安装有供第一轴承安装的第一轴承安装座;所述上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下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上偏心轴和所述下偏心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罩壳上,所述第二罩壳上安装有供第二轴承安装的第二轴承安装座;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包括前偏心轴和位于所述前偏心轴后侧的后偏心轴,所述前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第三传动齿轮,所述后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前偏心轴和所述后偏心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凝土料仓内侧底部的水平搅拌轴和能随水平搅拌轴进行同步转动的多个落料叶片,且多个所述落料叶片由左至右安装在水平搅拌轴上。
上述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的前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水平滑道,所述第一罩壳与所述水平滑道之间通过水平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后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 竖向滑道,所述第二罩壳与所述竖向滑道之间通过竖向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
上述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且能绕水平轴进行转动的侧模盘,所述侧模盘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圆形平盘,多个所述侧模盘拼装组成一个侧部成型模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供水平轴安装的第三轴承座,所述水平轴与第三轴承座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进行连接。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铺筑成型的道面质量高的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机架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且机架水平向前移动过程中,由后向前在所铺筑道面的基层上布放道面防变形构造物;
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为钢筋网或路面接缝用传力杆与拉杆,所述钢筋网包括多道沿道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纵向钢筋和多道沿道面宽度方向由后至前布设的横向钢筋,所述传力杆和所述拉杆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路面接缝为沿道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纵缝或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横缝,所述传力杆为横缝传力杆,所述拉杆为纵缝拉杆;
所述机架由后向前移动过程中,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将内部所装混凝土连续送至道面基层上,且沿所铺筑道面的长度方向由后至前分多个铺筑条带进行铺筑,多个所述铺筑条带的铺筑方法均相同且均以编织机理进行铺筑;对于任一个铺筑条带来说,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落料:所述机架向前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将混凝土送至当前铺筑位置上并形成一个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混凝土条带;所述当前铺筑位置为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所处的道面基层;
本步骤中,落料之前,当前铺筑位置上的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已布放完成;所述混凝土条带和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中的横向钢筋或纵缝拉杆形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纬线,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中的纵向钢筋或横缝传力杆形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经线;
步骤102、编织成型:步骤101中当前铺筑位置落料完成后,所述机架继续向前移动,并且机架向前移动过程中,通过水平向振动器中的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由前向后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推挤;与此同时,通过竖直向振动器中的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获得振动密实后且将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均织入内部的铺筑条带,便完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施工过程;
步骤103、下一个铺筑条带施工:对上一个铺筑条带进行编织成型过程中,所述机架继续向前移动至下一个铺筑条带的施工位置,并按照步骤101中所述的落料方法,完成下一个铺筑条带的落料过程;之后,按照步骤102中所述的方法,完成下一个铺筑条带的施工过程;
步骤104、多次重复步骤103,直至完成所铺筑道面的全部铺筑过程。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侧部成型机构;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且能绕水平轴进行转动的侧模盘,所述侧模盘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圆形平盘,多个所述侧模盘拼装组成一个侧部成型模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供水平轴安装的第三轴承座,所述水平轴与第三轴承座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进行连接;步骤102中进行编织成型过程中,随机架向前移动,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侧模盘同步进行转动,并对所述铺筑条带的侧壁进行成型。
上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横缝为胀缝或缩缝;步骤101中落料之前,还需将当前铺筑位置上需布放的胀缝成形膜与横向施工缝填充物均布放完成,所述胀缝成形膜和横向施工缝填充物为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纬线;步骤102中编织成型过程中,将所述胀缝成形膜和横向施工缝填充物均织入所述铺筑条带内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2、所采用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结构设计新颖,容易实施和拆装方便。
3、所采用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各部分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方式灵活,其中所采用的混凝土进料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事先拌合好的混凝土由混凝土料仓暂存,不仅能保证连续铺筑施工,而且又可防止混凝土的水灰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混凝土落料时经过混凝土料仓底部所设置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进行二次搅拌,因而可消除骨料离析,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均匀、稳定,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所采用的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与两个侧部成型机构组装成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的成型腔,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所采用的侧部成型机构由多个能自由转动的侧模盘组成,能对混凝土的两侧立面进行成型,采用滚动式侧模盘能有效减小传统侧面滑模板对于混凝土堆聚体的摩擦力,不易拉裂混凝土密实体;使混凝土堆聚体侧立面的密实成型更有效。并且,侧模盘在运行中可自由滚动,通过转轴安装于机架上,不需要单独驱动。
4、高效节能,采用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相配合进行振动密实,更易于混凝土密实度、平整度的提高,与内部高频振捣棒相比,密实效果更好,更加节能。并且,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均为浮动式安装,并且采用附着式振动,能达到快速密实的目的,因而振动密实过程中不使用插入式高频振捣棒,能有效避免高频振动棒在混凝土内部振动导致的空洞、局部离析和部分混凝土密实不均匀的情况。
5、所采用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其中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主要对混凝土堆聚体施加双向交替振动密实作用,水平方向振动器将混合料沿铺筑施工行进的反方向进行层层推挤,使堆聚体朝施工方向纵向延伸,减小混合料内部空隙率;仓储式混合料料仓(即混凝土进料装置)既能保证混凝土道面的连续铺筑,又可防止新拌水泥混凝土大面积接触道面基层导致的水灰比变化,仓底物料搅拌及落料 机构既可使混合料均匀、稳定地落下,又能起到二次搅拌作用来防止骨料离析;而侧模盘能对振动密实的混凝土进行侧面成型,并且成型效果好。
6、铺筑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且铺筑成型的道面质量高,基于织布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凝土道面施工工艺(即基于编织机理进行铺筑的“织法”铺筑),具体是将沿施工方向(纵向)前进中,由混凝土进料装置连续落下沿道面横向布设的未密实混凝土条带,并且落料过程中或落料之前通过人工或配筋及送杆装置对道面防变形构造物进行布放,落料后采用水平向振动器和竖直向振动器相配合进行振动密实,且将预先布放的道面防变形构造物(视为“织布机”上的“纬线”和“经线”)不断织入到道面基层上的混凝土内,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密实成形、完全裹附。本发明所采用的织法铺筑成形与传统摊铺成形的区别在于:道面成形时,受水平和垂直双向振动作用快速成形、更加密实,不再是将混凝土预先在基层上倾卸、浇筑、摊开、推移及刮平,而是将其通过混凝土进料装置在道面横向上有控制地连续带状落料,经过一道道一层层堆挤,朝施工方向纵向延伸,并且避免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以消除其伸入混凝土内占据一定空间移动时产生空洞造成的局部薄弱区。并且,混凝土密实成形过程中,道面结构中的道面防变形构造物等物件随混凝土一起被“织”入,与混凝土密切结合成为一体,而不是被插入、打入、压入或钻孔或者切缝后嵌入。综上,本发明所采用的铺筑装置工作原理简单、结构设计合理、实施操作方便且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能实现混凝土道面较高的密实度、稳定性和平整度,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低,尤其适用于低坍落度混凝土铺筑施工要求。
7、应用前景广泛且易于推广,能有效应用于对沥青混合料、稳定土等道面铺筑材料的施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操作简便且高效节能、铺筑质量高,易于推广使用,混凝土铺筑施工过程中,能满足密实度、平整度、低坍落度等要求,施工质量稳定可靠,并具有施工效率高、节约能源等特点,从 而能解决滑模摊铺施工中出现的各类固有矛盾和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采用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包括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的机架1、随机架1同步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将内部所装混凝土送至道面基层上并形成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混凝土条带的混凝土进料装置、位于机架1前侧上方的水平向振动器3和位于机架1后侧上方的竖直向振动器4,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沿道面宽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均为双轴振动器,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均位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下方,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之间形成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内部相通的成型腔。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包括两根第一偏心轴3-1,两根所述第 一偏心轴3-1包括下偏心轴和位于所述下偏心轴上方的上偏心轴,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为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由前向后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推挤的振动器。所述竖直向振动器4包括两根第二偏心轴4-1,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竖直向振动器4为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的振动器。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和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均沿道面宽度方向进行布设。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机架1左右两侧的侧部成型机构。所述成型腔为由水平向振动器3、竖直向振动器4和两个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围成的成型腔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包括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且底部开有出料口的混凝土料仓2-1和布设在混凝土料仓2-1内侧底部的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所述出料口为长条形口且其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凝土料仓2-1内侧底部的水平搅拌轴2-2和能随水平搅拌轴2-2进行同步转动的多个落料叶片2-3,且多个所述落料叶片2-3由左至右安装在水平搅拌轴2-2上。
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料仓2-1底部设置有多个第四轴承安装座2-4,所述水平搅拌轴2-2与多个所述第四轴承安装座2-4之间均通过第四轴承2-5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落料叶片2-3呈均匀布设。 
同时,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对混凝土料仓2-1进行支撑的料仓支架6,所述料仓支架6与机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5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料仓2-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宽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实际进行铺筑时,事先拌合好的混凝土由混凝土料仓2-1暂存,这样不仅能保证连续铺筑施工,而且又可防止混凝土的水灰比受其他因素的影 响,由于混凝土落料时经过所述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的二次搅拌,因而可消除骨料离析,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均匀、稳定,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混凝土混合料更加均匀稳定地布料。
实际进行落料时,落料的速度通过水平搅拌轴2-2的旋转快慢来控制,同时在混凝土料仓2-1底部的出料口处设置料门,且通过所述料门的开度进一步控制落料流量。所述水平搅拌轴2-2和多个所述落料叶片2-3组成二次搅拌机构,使得混凝土混合料更加均匀,防止骨料离析。综上,混凝土料仓2-1不仅能保证连续供料,而且能防止混凝土的水灰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还包括罩装在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外侧的第一罩壳3-2;所述竖直向振动器4还包括罩装在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外侧的第二罩壳4-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壳3-2和第二罩壳4-2均为立方体壳体。
实际安装时,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3-3安装在第一罩壳3-2上,所述第一罩壳3-2上安装有供第一轴承3-3安装的第一轴承安装座3-4。所述上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下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上偏心轴和所述下偏心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4-3安装在第二罩壳4-2上,所述第二罩壳4-2上安装有供第二轴承4-3安装的第二轴承安装座4-4;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包括前偏心轴和位于所述前偏心轴后侧的后偏心轴,所述前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第三传动齿轮,所述后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前偏心轴和所述后偏心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偏心轴为逆时针转动,所述下偏心轴为顺时针转动;所述前偏心轴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所述后偏心轴为顺时针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前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水平滑道7, 所述第一罩壳3-2与所述水平滑道7之间通过水平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后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竖向滑道8,所述第二罩壳4-2与所述竖向滑道8之间通过竖向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
由于所述成型腔为由水平向振动器3、竖直向振动器4和两个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围成的成型腔体。因而实际进行安装时,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均采用的是附着式振动,即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的罩壳与需振动密实的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因而,铺筑施工过程中,在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的配合振动作用下,竖直向振动器4在竖直方向上对混凝土进行密实,水平向振动器3一方面对混凝土进行密实,另一方面可将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送至道面基层上且堆积形成的混凝土条带向已密实成型的混凝土方向压进,这样使混凝土密实体内部呈现压应力,防止内部因张拉出现裂缝和脱节。
同时,由于第一罩壳3-2与所述水平滑道7之间通过水平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罩壳4-2与所述竖向滑道8之间通过竖向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因而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采用浮动式安装,即水平向振动器3在振动的同时也能沿水平滑道7进行水平往复移动,所述竖直向振动器4在振动的同时也能沿竖向滑道8进行竖向往复移动,因而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能分别在水平滑道7和竖向滑道8产生往复直线振动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对混凝土振动密实作用。
实际铺筑过程中,随着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的连续送料,通过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同步对所送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并通过水平向振动器3将混凝土向已密实成型的混凝土方向压进,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
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竖直向振动器4,考虑振动幅度的可控性,在竖向滑道8上设置带动竖直向振动器4进行上下移动的弹簧机构。由于水平向振动器3的底面(基体是第一罩壳3-2的底面)和所铺筑道面的基层表面浮动接触,为增强振动稳定性,对水平滑道7的长度进行相应加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心轴3-1由左至右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偏心轴4-1由左至右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偏心轴3-1上各位置处的偏心质量均相同,并且第二偏心轴4-1上各位置处的偏心质量均相同,因而能保证振动均匀性。
综上,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均采用沿铺筑道面宽度方向放置的两根偏心轴,两振动轴通过传动齿轮啮合方式进行传动连接,且同步反向旋转,使其产生定向激振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且能绕水平轴9-2进行转动的侧模盘9-1,所述侧模盘9-1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圆形平盘,多个所述侧模盘9-1拼装组成一个侧部成型模板。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供水平轴9-2安装的第三轴承座9-3,所述水平轴9-2与第三轴承座9-3之间通过第三轴承9-4进行连接。 
实际安装时,每根所述水平轴9-2上所安装第三轴承9-4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机架1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分别供两个所述第三轴承9-4安装的第三轴承座9-3。
实际使用时,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也可采用其它类型的侧成型模板,例如卷绕履带式移动压板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侧模盘9-1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并且多个所述侧模盘9-1重叠布置,使得所述成型腔(即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的振动密实区域)尽可能封闭。所述侧模盘9-1通过水平轴9-2安装在机架1上所设置的第三轴承座9-3上。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侧模盘9-1呈一前一后交错布设,且多个所述侧模盘9-1分为前侧模盘和后侧模盘两种类型,所述前侧模盘和所述后侧模盘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二者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前侧模盘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且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后侧模盘均布设在同一竖直面上。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侧部成型机构随机架1同步向前移动过程中,所述机架1中的各侧模盘9-1同步进行旋转,并且 侧模盘9-1的旋转动作不需额外施加驱动力,并且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所有侧模盘9-1均能进行自由转动。实际进行铺筑时,由于所述侧部成型机构随机架1中的各侧模盘9-1能进行自由转动,因而能有效减小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蹋边和溜肩。 
因而,通过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后,再通过侧模盘9-1的转动进行两侧立面的成型,这样能减少传统成型模板或滑动模板对混凝土密实体的摩擦力,避免混凝土密实体被拉裂。
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后设置水平面抹平机构。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织原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方法,将机架1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且机架1水平向前移动过程中,由后向前在所铺筑道面的基层上布放道面防变形构造物。
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为钢筋网或路面接缝用传力杆与拉杆,所述钢筋网包括多道沿道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纵向钢筋和多道沿道面宽度方向由后至前布设的横向钢筋,所述传力杆和所述拉杆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路面接缝为沿道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纵缝或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横缝,所述传力杆为横缝传力杆,所述拉杆为纵缝拉杆。
所述机架1由后向前移动过程中,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将内部所装混凝土连续送至道面基层上,且沿所铺筑道面的长度方向由后至前分多个铺筑条带进行铺筑,多个所述铺筑条带的铺筑方法均相同且均以编织机理进行铺筑;对于任一个铺筑条带来说,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落料:所述机架1向前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将混凝土送至当前铺筑位置上并形成一个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混凝土条带;所述当前铺筑位置为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所处的道面基层。
本步骤中,落料之前,当前铺筑位置上的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已布放完成;所述混凝土条带和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中的横向钢筋或纵缝拉杆形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纬线,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中的纵向钢筋 或横缝传力杆形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经线。
步骤102、编织成型:步骤101中当前铺筑位置落料完成后,所述机架1继续向前移动,并且机架1向前移动过程中,通过水平向振动器3中的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由前向后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推挤;与此同时,通过竖直向振动器4中的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获得振动密实后且将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均织入内部的铺筑条带,便完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施工过程。
步骤103、下一个铺筑条带施工:对上一个铺筑条带进行编织成型过程中,所述机架1继续向前移动至下一个铺筑条带的施工位置,并按照步骤101中所述的落料方法,完成下一个铺筑条带的落料过程;之后,按照步骤102中所述的方法,完成下一个铺筑条带的施工过程。
步骤104、多次重复步骤103,直至完成所铺筑道面的全部铺筑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前部安装有用于布放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的配筋及送杆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缝为胀缝或缩缝;步骤101中落料之前,还需将当前铺筑位置上需布放的胀缝成形膜与横向施工缝填充物均布放完成,所述胀缝成形膜和横向施工缝填充物为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纬线;步骤102中编织成型过程中,将所述胀缝成形膜和横向施工缝填充物均织入所述铺筑条带内部。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侧部成型机构。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且能绕水平轴9-2进行转动的侧模盘9-1,所述侧模盘9-1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圆形平盘,多个所述侧模盘9-1拼装组成一个侧部成型模板;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供水平轴9-2安装的第三轴承座9-3,所述水平轴9-2与第三轴承座9-3之间通过第三轴承9-4进行连接。步骤102中进行编织成型过程中,随机架1向前移动,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侧模盘9-1同步进行转动,并对所述铺筑 条带的侧壁进行成型。
实际铺筑过程中,由后向前在所铺筑道面的基层上布放道面防变形构造物时,可以人工进行布放,也可以采用配筋及送杆装置进行自动布放。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筋及送杆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前侧。实际施工时,所述配筋及送杆装置也可以单独设置。这样,实际进行铺筑时,在所述混凝土条带的落料过程中或落料之前,人工或采用所述配筋及送杆装置对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进行布放,待所述混凝土条带落料完成后,通过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相配合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及挤压,使得所布放的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同混凝土一起密实成型并充分握裹,这样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如同织布机上的“经纬线”一样被“织入”混凝土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的机架(1)、随机架(1)同步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将内部所装混凝土送至道面基层上并形成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混凝土条带的混凝土进料装置、位于机架(1)前侧上方的水平向振动器(3)和位于机架(1)后侧上方的竖直向振动器(4),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沿道面宽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均为双轴振动器,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均位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下方,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和竖直向振动器(4)之间形成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内部相通的成型腔;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包括两根第一偏心轴(3-1),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包括下偏心轴和位于所述下偏心轴上方的上偏心轴,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为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由前向后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推挤的振动器;所述竖直向振动器(4)包括两根第二偏心轴(4-1),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竖直向振动器(4)为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的振动器;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和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均沿道面宽度方向进行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对称布设在机架(1)左右两侧的侧部成型机构;所述成型腔为由水平向振动器(3)、竖直向振动器(4)和两个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围成的成型腔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包括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且底部开有出料口的混凝土料仓(2-1)和布设在混凝土料仓(2-1)内侧底部的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所述出料口为长条形口且其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向振动器(3)还包括罩装在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外侧的第一罩壳(3-2);所述竖直向振动器(4)还包括罩装在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外侧的第二罩壳(4-2);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轴承(3-3)安装在第一罩壳(3-2)上,所述第一罩壳(3-2)上安装有供第一轴承(3-3)安装的第一轴承安装座(3-4);所述上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下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上偏心轴和所述下偏心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4-3)安装在第二罩壳(4-2)上,所述第二罩壳(4-2)上安装有供第二轴承(4-3)安装的第二轴承安装座(4-4);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包括前偏心轴和位于所述前偏心轴后侧的后偏心轴,所述前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第三传动齿轮,所述后偏心轴的两端均套装有一个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前偏心轴和所述后偏心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搅拌及落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混凝土料仓(2-1)内侧底部的水平搅拌轴(2-2)和能随水平搅拌轴(2-2)进行同步转动的多个落料叶片(2-3),且多个所述落料叶片(2-3)由左至右安装在水平搅拌轴(2-2)上。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前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水平滑道(7),所述第一罩壳(3-2)与所述水平滑道(7)之间通过水平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后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道竖向滑道(8),所述第二罩壳(4-2)与所述竖向滑道(8)之间通过竖向滑动副进行传动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且能绕水平轴(9-2)进行转动的侧模盘(9-1),所述侧模盘(9-1)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圆形平盘,多个所述侧模盘(9-1)拼装组成一个侧部成型模板;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供水平轴(9-2)安装的第三轴承座(9-3),所述水平轴(9-2)与第三轴承座(9-3)之间通过第三轴承(9-4)进行连接。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铺筑装置进行混凝土道面铺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机架(1)沿道面铺筑方向由后向前水平移动,且机架(1)水平向前移动过程中,由后向前在所铺筑道面的基层上布放道面防变形构造物;
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为钢筋网或路面接缝用传力杆与拉杆,所述钢筋网包括多道沿道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纵向钢筋和多道沿道面宽度方向由后至前布设的横向钢筋,所述传力杆和所述拉杆的数量均为多根;所述路面接缝为沿道面长度方向布设的纵缝或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横缝,所述传力杆为横缝传力杆,所述拉杆为纵缝拉杆;
所述机架(1)由后向前移动过程中,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将内部所装混凝土连续送至道面基层上,且沿所铺筑道面的长度方向由后至前分多个铺筑条带进行铺筑,多个所述铺筑条带的铺筑方法均相同且均以编织机理进行铺筑;对于任一个铺筑条带来说,其施工过程如下;
步骤101、落料:所述机架(1)向前移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混凝土进料装置,将混凝土送至当前铺筑位置上并形成一个沿道面宽度方向布设的混凝土条带;所述当前铺筑位置为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所处的道面基层;
本步骤中,落料之前,当前铺筑位置上的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已布放完成;所述混凝土条带和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中的横向钢筋或纵缝拉杆形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纬线,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中的纵向钢筋或横缝传力杆形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经线;
步骤102、编织成型:步骤101中当前铺筑位置落料完成后,所述机架(1)继续向前移动,并且机架(1)向前移动过程中,通过水平向振动器(3)中的两根所述第一偏心轴(3-1)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由前向后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推挤;与此同时,通过竖直向振动器(4)中的两根所述第二偏心轴(4-1)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混凝土条带进行振动密实,并获得振动密实后且将所述道面防变形构造物均织入内部的铺筑条带,便完成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施工过程;
步骤103、下一个铺筑条带施工:对上一个铺筑条带进行编织成型过程中,所述机架(1)继续向前移动至下一个铺筑条带的施工位置,并按照步骤101中所述的落料方法,完成下一个铺筑条带的落料过程;之后,按照步骤102中所述的方法,完成下一个铺筑条带的施工过程;
步骤104、多次重复步骤103,直至完成所铺筑道面的全部铺筑过程。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侧部成型机构;所述侧部成型机构包括多个由前至后布设且能绕水平轴(9-2)进行转动的侧模盘(9-1),所述侧模盘(9-1)为呈竖直向布设的圆形平盘,多个所述侧模盘(9-1)拼装组成一个侧部成型模板;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供水平轴(9-2)安装的第三轴承座(9-3),所述水平轴(9-2)与第三轴承座(9-3)之间通过第三轴承(9-4)进行连接;步骤102中进行编织成型过程中,随机架(1)向前移动,所述侧部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所述侧模盘(9-1)同步进行转动,并对所述铺筑条带的侧壁进行成型。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缝为胀缝或缩缝;步骤101中落料之前,还需将当前铺筑位置上需布放的胀缝成形膜与横向施工缝填充物均布放完成,所述胀缝成形膜和横向施工缝填充物为当前所施工铺筑条带的纬线;步骤102中编织成型过程中,将所述胀缝成形膜和横向施工缝填充物均织入所述铺筑条带内部。
CN201410033306.7A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1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306.7A CN103741574B (zh)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306.7A CN103741574B (zh)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1574A CN103741574A (zh) 2014-04-23
CN103741574B true CN103741574B (zh) 2015-09-16

Family

ID=50498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330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1574B (zh) 2014-01-24 2014-01-24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41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0376B (zh) * 2016-07-14 2020-12-08 嘉兴市金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砌筑机器人
CN110468666B (zh) * 2019-08-26 2021-03-30 深圳市中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跑道摊铺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538028A0 (es) * 1983-11-17 1985-11-01 Gtm Ets Sa Maquina de encofrar deslizante para la construccion de carreteras de hormigon
CN2321809Y (zh) * 1997-11-09 1999-06-02 温州广银集团公司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机
CN202031010U (zh) * 2011-03-09 2011-11-09 赖杰民 一种轻便型水泥路面摊铺机
KR20120035979A (ko) * 2010-10-07 2012-04-17 호산엔지니어링(주) 초속경 특수콘크리트 제조용 이동식 배처플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로포장방법
CN203684041U (zh) * 2014-01-24 2014-07-02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538028A0 (es) * 1983-11-17 1985-11-01 Gtm Ets Sa Maquina de encofrar deslizante para la construccion de carreteras de hormigon
CN2321809Y (zh) * 1997-11-09 1999-06-02 温州广银集团公司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机
KR20120035979A (ko) * 2010-10-07 2012-04-17 호산엔지니어링(주) 초속경 특수콘크리트 제조용 이동식 배처플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로포장방법
CN202031010U (zh) * 2011-03-09 2011-11-09 赖杰民 一种轻便型水泥路面摊铺机
CN203684041U (zh) * 2014-01-24 2014-07-02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1574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41964B2 (ja) 結合ダムの施工方法
US2201493A (en) Apparatus for road building
CN210013092U (zh) 一种混凝土摊铺施工装置
CN106894308A (zh) 一种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CN207143857U (zh) 一种用于摊铺斜坡的摊铺机
CN107989092A (zh) 一种集挖沟、铺层与回填一体的机械化铺设通信电缆设备
US8621817B1 (en) Vertical vibrating screed
CN103741574B (zh)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及铺筑方法
US3274906A (en) Joint installation apparatus
CN203821201U (zh) 一种路面混凝土摊铺机
CN102168400B (zh) 一种大跨度道路混凝土路面筑路机
CN203684041U (zh) 一种基于编织机理的混凝土道面铺筑装置
CN110258338A (zh)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施工用布料机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38512A (zh) 刮刀组件及打印设备
CN209652716U (zh) 一种道路路面混凝土滑模施工装置
CN112942090A (zh) 具有大粒径沥青混凝土的路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US3566758A (en)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ing apparatus
CN209779417U (zh) 一种摊铺机
CN104389295B (zh) 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方法
CN214245242U (zh) 一种道路养护摊铺装置
JP5401124B2 (ja) コンクリート舗装工法
CN110306407A (zh) 一种混凝土刮平装置
JP2003184025A (ja) ポーラスコンクリート斜面の構築方法
CN21323304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摊铺机械
CN210262607U (zh) 一种混凝土刮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