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0142A -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0142A
CN103720142A CN201310652680.0A CN201310652680A CN103720142A CN 103720142 A CN103720142 A CN 103720142A CN 201310652680 A CN201310652680 A CN 201310652680A CN 103720142 A CN103720142 A CN 103720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rl
core
bone ash
ash
rfid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26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宽诚
肖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526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0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20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0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有人体骨灰的有核珍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工养殖珍珠的生产领域。通过把人体骨灰材料置入到人工养殖珍珠的珠核中,再经过常规的有核珍珠的培养过程,得到一种内含人体骨灰的珍珠,并通过在珠核中置入一个可以鉴别的标识物达到可识别的目的,标识物以RFID标签为最佳选择。这样制造的珍珠融合了特定人群对逝者的特殊情感和珍珠自身的宝石特征,既具有普通珍珠的宝石价值,又具有纪念物的特殊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养殖珍珠及其培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人体骨灰材料的人工养殖珍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工养殖珍珠的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珍珠自古以来就是各国人民都喜爱的有机宝石。珍珠的价值通常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来决定,但珍珠的价值还与文化和审美相关,个人情感取向对珍珠的价值判断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珍珠与钻石等其他无机宝石不同之处在于,珍珠是一种由生命孕育的有机宝石,它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它还常常带有一种神秘性。
目前天然珍珠极少,大部分珍珠都是人工养殖的珍珠,人工养殖珍珠分为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有核珍珠是模仿天然珍珠生成的原理,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人工无核珍珠,是对外套膜施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的珍珠。目前较为名贵的海水养殖珍珠都是有核珍珠。
据文献记载,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人工养殖珍珠的记载。几百年来,珍珠养殖人不断致力于提高养殖珍珠的品质和产量。也有人不断尝试培养新型珍珠来提高珍珠的价值,人们试图发明的新型产品有造型附壳珍珠、彩色珍珠、夜光珍珠、磁性珍珠等,但这些创造都是基于珍珠的传统审美标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这些传统思路的开创性新思路,即通过在珠核中包裹进对特定个人或人群具有特定情感意义的物品,具体在本项发明中,是在珠核中包裹进人体骨灰材料,从而使包裹该珠核生长出来的珍珠带有该个体的身体材料。这种珍珠融合了特定人群对逝者的特定情感和珍珠自身的宝石特征,既具有普通珍珠的宝石价值,又具有纪念物的特殊意义,它对特定人群的价值远远超过珍珠作为一般宝石的价值。将自己先人的骨灰储存在珍珠中,也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美好感情和祝愿,为人们寄托对先人的感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由于珍珠生长时间漫长和最后成珠的不确定性,这种带有个人身体材料的珍珠显得尤为珍贵和神秘,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成为追思逝者、家族传承的无价之宝。
由于人体骨灰自身没有鉴别性特点,从外观上无法区分不同个体的骨灰,导致这种含有特定个体人体骨灰的珍珠存在无法鉴别的问题。因此本发明设计了在珠核制作时与骨灰材料同步加入一个标识物到珠核中来解决这个问题。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应用RFID技术可将逝者的个人信息储存在RFID标签芯片上,并将RFID标签和天线封固于环氧树脂中后包裹于含人体骨灰的珠核中,以此珠核培育出的珍珠不但具备了可鉴别的特点,而且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在其中写入记载相关信息,进一步增加了该珍珠的情感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定情感价值的纪念珍珠,这样的珍珠是通过把人体骨灰材料置入到人工养殖珍珠的珠核中,再经过常规的有核珍珠的培养过程,得到的一种内含人体骨灰的珍珠,并通过在珠核中置入一个可以鉴别的标识物达到可识别的目的。这样制造的珍珠融合了特定人群对逝者的特殊情感和珍珠自身的宝石特征,既具有普通珍珠的宝石价值,又具有纪念物的特殊意义,使普通珍珠成为了含有特定情感价值的纪念物或护身符,为人们寄托对先人的感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载体,也为人类骨灰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1.骨灰处理:将骨灰磨成40~800目的细粉,与荧光粉一起混合或不参杂荧光粉;
2.制备RFID标签:将逝者的相关信息(例如逝者的姓名、生平、影像资料、家族成员等信息)存入RFID标签芯片中,RFID标签芯片内置不可擦除程序,从而保证珍珠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将天线与RFID标签芯片用环氧树脂封固在一起,构成RFID标签。
3.制备珠核:将骨灰细粉包含于珠核内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
方法一采用传统贝壳珠核:将贝壳珠核钻一小孔,将骨灰细粉用胶合剂黏合,制成颗粒状,或某种特定形状,将黏合的骨灰和环氧树脂封固的RFID标签塞入贝壳珠核中预先钻好的孔中,再用环氧树脂或石蜡封闭小孔。所述的传统贝壳珠核是指目前珍珠生产中常用的以蚌壳(例如淡水产的丽蚌壳和海水产的砗磲壳)为原料制成的珠核。
方法二采用人工合成珠核:将骨灰细粉与其他合成珠核材料混匀制成带有小孔的珠核,珠核成型后其中含有骨灰粉,将环氧树脂封固的RFID标签塞入小孔中。所述的人工合成珠核是指混有10~40%贝壳粉的树脂珠核。其中所述的贝壳粉指将贝壳去污清洗后磨成的40~800目的细粉,树脂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环氧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
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骨灰磨成40~800目的细粉,与制备树脂所用的原料、荧光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匀,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待其成半固体状;
②将半固体的胶液注入事先做好的模具中,根据固化条件的需要,使胶液处于不同温度固化一定时间,完成固化过程;这样制备的粗制珠核中留有一小孔;
③将完成固化的粗制珠核从模具中取出,将环氧树脂封固的RFID标签塞入珠核的小孔中,再用环氧树脂封闭小孔。
④使用打磨机将珠核打磨成表面光滑的成品珠核。
方法三采用人工合成珠核:与方法二不同之处在于做成的珠核不预留小孔,而是在树脂珠核成型过程中,将RFID标签直接包埋在珠核中,其他与方法二同。用于将来不需穿孔的珍珠。
4.珠核打磨光滑成型后,按常规有核珍珠的生产方法插入育珠蚌,在蚌壳上刻上记号(逝者姓名,委托者姓名,编号,日期等)按常规珍珠贝养殖方法养殖。按与委托者约定的日期采蚌取珠。
5.本发明所涉及的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可以是圆粒型珍珠,也可以是附壳造型珍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珍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在珠核中置入人体骨灰,从而生产出含有逝者身体成分的珍珠,这样的珍珠就成为一种极具情感价值的个性化珍珠。能够承载人类情感元素的产品往往能够获取高的附加值。来自个体身体的物质具有个体的唯一性,因而具备特定的情感意义。例如,欧洲国家人们有保存爱人、先人或崇拜对象的头发来寄托情感的习惯,古代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有保存供奉高僧舍利子的习惯,非洲人有保存供奉先人头骨的习惯,等等。本发明得到的珍珠融合了拥有者对骨灰提供者的特定情感和珍珠自身的宝石特征,使普通珍珠成为了含有特定情感价值的纪念珍珠,它的价值远远超过珍珠作为一般宝石的价值。
2.本发明创造了一种新的珍珠生产经营模式。传统的珍珠生产经营模式是珍珠生产经营者将珍珠生产出来之后再卖给消费者,是先生产后销售的模式,生产经营风险全部由生产经营者承担。而本发明所述珍珠的生产经营模式则可将销售提前到珍珠的具体生产阶段之前,采用先销售后生产的模式,生产经营者在珍珠进入具体生产之前就可取得销售收入,珍珠生产经营者的角色可转变为替消费者代养的角色,每年还可再取得相对稳定的代养收入,增加了收入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生产经营者的风险和资金成本。
3.本发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寄托对先人情感的方式。将先人的骨灰储存于珍珠中,既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感情和美好祝愿,也满足了人们随时与先人在一起的愿望。
4.本发明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珍珠。通常来说,珍珠培养的时间越长,则珍珠的品质越高,但传统珍珠生产经营者出于资金成本的考虑,目前珍珠生产通常的培养时间是0.5~2年,时间过短,难以获得高品质的珍珠,影响了国产珍珠的形象。而采用本发明的方式生产珍珠,消费者通常都会愿意通过延长培育时间来获得高品质的珍珠,而养殖时间越长,生产经营者得到的代养收入越多,也愿意延长珍珠的养殖时间,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动力通过延长珍珠的培育时间来培育高质量的珍珠,促进了高品质珍珠的生产。
5.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出新的珍珠文化。由于珍珠生长的不确定性,同样条件下培育的珍珠最后成珠的品质差异很大,而珍珠又是由生命孕育的宝石,因此珍珠的生长具有某种神秘性。这样可以通过在珍珠生产各个阶段举行一些吸引消费者参加的特别的祈祷祝福仪式,例如可在插核前举行祈祷仪式,祈祷珍珠生长顺利;在收获珍珠时举行开光仪式等活动,从而形成一些新的珍珠文化活动,进一步带动珍珠经济的发展。由于珍珠的生产时间较长,这样还可以通过举办珍珠节等方式吸引委托者定期来了解珍珠的生长状况,既满足了珍珠寄养者的情感需求,也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延伸了珍珠生产的产业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珍珠的截面图,图中1是珍珠层,2是珠核层,3是黏结的骨灰团,4是RFID标签芯片,5是天线,6是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在制备打磨好的砗磲壳珠核2上钻一直径约2mm的小孔,深度为珠核半径的3/4左右;
2.根据客户要求,将需要储存在RFID标签芯片内的信息写入到芯片中,信息设置为不可删除状态,然后将RFID标签芯片4和天线5包封在环氧树脂6中,此为RFID标签;
3.将骨灰磨成100目的细粉,加入少量黄绿色荧光粉GL-3A混匀,用熔化的石蜡黏合成团;
4.将步骤3得到的骨灰3和RFID标签一起塞入到珠核的小孔中,再用熔化的石蜡(其中患有贝壳粉)封住小孔,待石蜡凝固后将其表面打磨光滑,得到含有人体骨灰材料的珠核;
5.按常规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将珠核和外套膜细胞小叶一起插入育珠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在蚌壳上刻上记号(逝者姓名,委托者姓名,编号,日期等)按常规珍珠贝养殖方法养殖,长出珍珠层1。按与委托者约定的日期采蚌取珠。
实施例2
1.将骨灰磨成100目的细粉,与贝壳粉(100目)、黄绿色荧光粉GL-3A按20:70:10的比例混匀,加入到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固化剂搅匀,静置10min左右,将上层透明成分大部分倒去,余下部分倒入模具中成型(模具设计时使珠核中预留有一深度约为珠核半径3/4的小孔,孔径约2mm左右),60℃固化4h,脱模,将表面打磨光滑;
2.根据客户要求,将需要储存在RFID标签芯片内的信息写入到芯片中,信息设置为不可删除状态,然后将RFID标签芯片和天线包封在环氧树脂中,此为RFID标签;
3.将RFID标签塞入到珠核的小孔中,用熔化的混有贝壳粉的石蜡封住小孔,待石蜡凝固后将其表面打磨光滑,得到含有人体骨灰材料的珠核;
4.按常规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将珠核和外套膜细胞小叶一起插入育珠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在蚌壳上刻上记号(逝者姓名,委托者姓名,编号,日期等)按常规珍珠贝养殖方法养殖。按与委托者约定的日期采蚌取珠。
实施例3
1.根据客户要求,将需要储存在RFID标签芯片内的信息写入到芯片中,信息设置为不可删除状态,然后将RFID标签芯片和天线包封在环氧树脂中,此为RFID标签;
2.将骨灰磨成100目的细粉,与贝壳粉(100目)、黄绿色荧光粉GL-3A按20:70:10的比例混匀,加入到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固化剂搅匀,静置10min左右,待颗粒成分下沉稳定后将上层透明成分大部分倒去,余下部分倒入模具中成型,将RFID标签放置到模具中,60℃固化4h,脱模,将表面打磨光滑,得到含有人体骨灰材料的珠核;
3.按常规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将珠核和外套膜细胞小叶一起插入育珠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在蚌壳上刻上记号(逝者姓名,委托者姓名,编号,日期等)按常规珍珠贝养殖方法养殖。按与委托者约定的日期采蚌取珠。
实施例4
1.根据客户要求,将需要储存在RFID标签芯片内的信息写入到芯片中,信息设置为不可删除状态,然后将RFID标签芯片和天线包封在环氧树脂中,此为RFID标签;
2.将骨灰磨成100目的细粉,加入到环氧树脂溶液中,加入固化剂搅匀,倒入模具中成型,待半凝固状态时将RFID标签插入,凝固成球形后再裹上一层贝壳粉胶(贝壳粉(100目):黄绿色荧光粉GL-3A按90:10的比例混匀,加环氧树脂胶粘合,模具中成型)将表面打磨光滑;
3.按常规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将珠核和外套膜细胞小叶一起插入育珠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在蚌壳上刻上记号,按常规珍珠贝养殖方法养殖。按与委托者约定的日期采蚌取珠。

Claims (9)

1.一种有核珍珠,其特征在于该珍珠的珠核中含有逝者的人体骨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于其珠核中有一个可辨认的标识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标识物是RFID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珠核使用传统的贝壳珠核作为骨灰载体,将骨灰置入珠核的方法是:将骨灰磨成细粉,用胶合剂黏合骨灰和标识物,将黏合的骨灰和标识物塞入预先钻有小孔的珠核中,然后封闭小孔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丁其中所述的珠核是使用人工合成珠核作为骨灰载体,其制备方法如下:将骨灰磨成细粉,然后将骨灰细粉与其他合成珠核的材料混合,倒入模具中成型,固化后成型的珠核中预留有一个小孔,将标识物塞入小孔后封闭小孔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丁它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的:
(1)按照委托者的意愿,将相关信息写入RFID标签芯片中,标签设置不可擦除程序:
(2)制备含有人体骨灰材料和RFID标签的珠核;
(3)将含有人体骨灰材料和RFID标签的珠核与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的细胞小片一起植入受体蚌的插核部位中;
(4)在蚌壳上刻上记号,按常规珍珠贝养殖方法养殖。
(5)按与委托者约定的日期采蚌取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可以是游离型粒形珍珠,也可以是造型附壳珍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于其可以是海水养殖珍珠,也可以是淡水养殖珍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人体骨灰可以是一个人的骨灰,业可以是多个人的骨灰。
CN201310652680.0A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3720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2680.0A CN103720142A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2680.0A CN103720142A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0142A true CN103720142A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4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2680.0A Pending CN103720142A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2014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4873A (zh) * 2015-09-08 2015-12-09 钟璐璠 一种新型母乳饰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0195A (zh) * 2016-07-26 2017-06-09 上海善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骨灰烧结的熔融结晶化设备及其应用
CN108708621A (zh) * 2018-04-23 2018-10-26 王秋玉 一种将亡人骨灰与信息相结合的殡葬贮存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845A (zh) * 2000-09-22 2001-05-16 澄海市新溪珍珠养殖场 一种全珍珠质的有核珍珠及其养殖方法
CN1316884A (zh) * 1998-09-03 2001-10-10 加布里埃勒·魏因曼 具有成整体的装饰件的装饰珍珠
CN1504079A (zh) * 2002-12-05 2004-06-16 芸 沈 一种软芯核以及使用该软芯核培育珍珠的方法
CN201123676Y (zh) * 2006-02-24 2008-10-01 杨明 人体纪念品
CN101336765A (zh) * 2008-08-27 2009-01-07 谢绍河 一种保健珍珠及其生产方法
CN201194583Y (zh) * 2007-11-01 2009-02-18 许欣泉 智能腕带
CN201299747Y (zh) * 2008-10-09 2009-09-02 齐道理 殡葬饰品
CN101711619A (zh) * 2009-09-24 2010-05-26 胡亚杰 体物亲情纪念坠
CN102204516B (zh) * 2011-03-21 2012-12-26 清华大学 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技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884A (zh) * 1998-09-03 2001-10-10 加布里埃勒·魏因曼 具有成整体的装饰件的装饰珍珠
CN1294845A (zh) * 2000-09-22 2001-05-16 澄海市新溪珍珠养殖场 一种全珍珠质的有核珍珠及其养殖方法
CN1504079A (zh) * 2002-12-05 2004-06-16 芸 沈 一种软芯核以及使用该软芯核培育珍珠的方法
CN201123676Y (zh) * 2006-02-24 2008-10-01 杨明 人体纪念品
CN201194583Y (zh) * 2007-11-01 2009-02-18 许欣泉 智能腕带
CN101336765A (zh) * 2008-08-27 2009-01-07 谢绍河 一种保健珍珠及其生产方法
CN201299747Y (zh) * 2008-10-09 2009-09-02 齐道理 殡葬饰品
CN101711619A (zh) * 2009-09-24 2010-05-26 胡亚杰 体物亲情纪念坠
CN102204516B (zh) * 2011-03-21 2012-12-26 清华大学 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技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4873A (zh) * 2015-09-08 2015-12-09 钟璐璠 一种新型母乳饰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0195A (zh) * 2016-07-26 2017-06-09 上海善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人骨灰烧结的熔融结晶化设备及其应用
CN108708621A (zh) * 2018-04-23 2018-10-26 王秋玉 一种将亡人骨灰与信息相结合的殡葬贮存方法
CN108708621B (zh) * 2018-04-23 2020-04-17 王秋玉 一种将亡人骨灰与信息相结合的殡葬贮存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0142A (zh) 一种含有人体骨灰的珍珠及其培育方法
US20190160710A1 (en) Memorial object for preserving cremains and methods to produce
CN102204516A (zh) 一种内嵌rfid标签识别技术
CN111264429B (zh) 一种3d巴洛克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139321C (zh) 一种全珍珠质的有核珍珠及其养殖方法
KR101468173B1 (ko) 골분을 이용한 모형 제조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모형 제조 방법
Akamatsu et al.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freshwater cultured pearls
JP2006296274A (ja) 真珠養殖用核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核を用いる真珠養殖方法
Agye et al. Exploring traditional glass bead making techniques in jewellery
CN106263322B (zh) 一种吊坠及其制作方法
Miniaci Revealing the invisible majority:“hegemonic” group artefacts as biography containers of “underprivileged” groups
CN101336765B (zh) 一种保健珍珠及其生产方法
CN112008983A (zh) 3d打印制作的水缸造景及其方法
JP7083182B2 (ja) 真珠層付き装飾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KR100397670B1 (ko) 진주를 양식하여 가공하는 방법 및 진주가공품
CN103720143A (zh) 一种含有人体细胞的珍珠及其生产方法
JP2008023077A (ja) パイプ形状パーツを使用したネックレスのような装飾品とその製造方法
Albert et al. Traditional shell artefact production in Northern Sabah
CN112655614B (zh) 一种高档琥珀蜜蜡珍珠及其生产方法
Zhu et al. Study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earl
US20090293813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mabe pearl
Gänsicke et al. Looking at Jewelry: A Guide to Terms, Styles, and Techniques
Weldon et al. Gem Virtuosos: The Drehers and Their Extraordinary Carvings
Torrey et al. The pearl market
Sen Terracotta Figurines from Early Historic Gujar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