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8938B -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8938B
CN103718938B CN201310735020.9A CN201310735020A CN103718938B CN 103718938 B CN103718938 B CN 103718938B CN 201310735020 A CN201310735020 A CN 201310735020A CN 103718938 B CN103718938 B CN 103718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rient chemical
dividing plate
group
sepage
nutr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50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8938A (zh
Inventor
孟祖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Tianfen Electric Too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孟祖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孟祖钢 filed Critical 孟祖钢
Priority to CN2013107350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8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8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8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8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所述系统为一种瓶外培苗盘系统,所述瓶外培苗盘系统包括:培苗盘、培养剂供给组件以及 培养剂供给管组 ;两根供给管线在每个培苗单元格处分别设置有上出液孔组和下出液孔组,所述上出液孔组和下出液孔组均倾斜地朝向培苗出液。培养剂供给组件包括培养剂供给装置、加压装置以及总管路,其中,培养剂供给装置与总管路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的培养周期往往较长而不能满足时间的需要。为了提高蓝莓培养苗的培养速度,可以采用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培养剂的方法。而由于瓶外培育蓝莓苗时基质为固体,而且蓝莓在基质中的根系动态生长,因此难以将需要的培养剂有针对性地供给到基质中的相应部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其能够有针对性地将培养剂提供到培养基质中,能够明显提高蓝莓的生长培养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所述系统为一种瓶外培苗盘系统,所述瓶外培苗盘系统包括:培苗盘、培养剂供给组件以及培养剂供给管组
培苗盘包括外框架,外框架为顶面敞开的长方体,外框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固定有第一可渗液隔板、第二可渗液隔板以及第三可渗液隔板,从而在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形成三层苗床结构,所述第一可渗液隔板、第二可渗液隔板以及第三可渗液隔板均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外框架的内部在第三可渗液隔板的下方为集液腔室,所述集液腔室的右下端设置有集液腔室出液口,在外框架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立隔板,立隔板从所述外框架的长方体的顶面的高度处穿过第一可渗液隔板和第二可渗液隔板延伸至第三可渗液隔板,从而将外框架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培苗单元格,在所述外框架的内部空间的最右端设置有排液格,在所述排液格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不渗液隔板、第二不渗液隔板和第三不渗液隔板,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的左端部从左到右向下倾斜,右端部水平,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的左端部分别与所述三个可渗液隔板的右端部端接,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的右端部均与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将所述排液格分为与所述三层苗床结构相对应的三个排液格层,在每个排液格层的右侧均设置有排液口。
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在相应的可渗液隔板上方均设置有培养剂供给管组,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的数量为三个,每层中的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延伸穿入所在层中的每个培苗单元格,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具有两根供给管线,所述两根供给管线分别设置在相应单元格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并且所述两根供给管线中的每根在每个培苗单元格处均设置有上出液孔组和下出液孔组,所述上出液孔组分为左组和右组,每组各具有两个出液孔,左组朝上并倾斜向右出液,右组朝上并倾斜向左出液;所述下出液孔组分为左组和右组,每组各具有两个出液孔,左组朝下并倾斜向右出液,右组朝下并倾斜向左出液。
培养剂供给组件包括培养剂供给装置、加压装置以及总管路,其中,培养剂供给装置与总管路相连,总管路通过三个供给阀分别与三个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连接,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的上方设置培养剂加入管口,所述加压装置与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连接,当使用者通过所述培养剂加入管口向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中加入需要的培养剂时,所述加压装置能够向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施加压力,从而将培养剂通过总管路最终压入到需要进行培养剂供给的培养剂供给管组中。
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         在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分别装入相应的培养基质;
2)         将蓝莓苗插入每个培苗单元格中,使得蓝莓苗的末端在第一可渗液隔板处;
3)         在育苗第一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中加入第一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一培养剂供给到第一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4)         在育苗第二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中加入第二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二培养剂供给到第二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5)         在育苗第三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中加入第三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三培养剂供给到第三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当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中的培养剂溢出到所述排液格中时,培养剂通过相应的排液口排出;当培养剂渗入到集液腔室中时,培养剂通过集液腔室出液口排出。
通过上述方案,由于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了相应的最为合适的培养剂,因此提高了蓝莓培养苗的培养速度;同时,在不同阶段使用了不同的培养基质,也满足了蓝莓苗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同时,多余的培养剂能够通过右侧和下方的排液口及时排出,能够使得培养剂的用量适中,防止蓝莓烂根现象出现。而培养剂的供给机构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将相应的培养剂输入到相应的蓝莓苗的部位,促进了蓝莓苗的快速培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培苗盘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培养剂供给管组的出液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培养剂供给管组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所述系统为一种瓶外培苗盘系统,所述瓶外培苗盘系统包括:培苗盘、培养剂供给组件以及培养剂供给管组
培苗盘包括外框架12,外框架12为顶面敞开的长方体,外框架1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固定有第一可渗液隔板6、第二可渗液隔板7以及第三可渗液隔板8,从而在所述外框架12的内部形成三层苗床结构,所述第一可渗液隔板、第二可渗液隔板以及第三可渗液隔板均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外框架12的内部在第三可渗液隔板8的下方为集液腔室17,所述集液腔室17的右下端设置有集液腔室出液口14,在外框架12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立隔板2,立隔板2从所述外框架12的长方体的顶面的高度处穿过第一可渗液隔板6和第二可渗液隔板7延伸至第三可渗液隔板8,从而将外框架12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培苗单元格1,在所述外框架12的内部空间的最右端设置有排液格15,在所述排液格15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不渗液隔板9、第二不渗液隔板10和第三不渗液隔板11,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的左端部从左到右向下倾斜,右端部水平,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的左端部分别与所述三个可渗液隔板6、7、8的右端部端接,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的右端部均与外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将所述排液格15分为与所述三层苗床结构相对应的三个排液格层,在每个排液格层的右侧均设置有排液口13。
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在相应的可渗液隔板6、7、8上方均设置有培养剂供给管组3,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的数量为三个,每层中的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延伸穿入所在层中的每个培苗单元格1,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具有两根供给管线,所述两根供给管线分别设置在相应单元格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并且所述两根供给管线中的每根在每个培苗单元格1处均设置有上出液孔组31和下出液孔组32,所述上出液孔组31分为左组和右组,每组各具有两个出液孔,左组朝上并倾斜向右出液,右组朝上并倾斜向左出液;所述下出液孔组32分为左组和右组,每组各具有两个出液孔,左组朝下并倾斜向右出液,右组朝下并倾斜向左出液。
培养剂供给组件包括培养剂供给装置25、加压装置26以及总管路16,其中,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与总管路16相连,总管路16通过三个供给阀分别与三个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连接,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的上方设置培养剂加入管口27,所述加压装置26与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连接,当使用者通过所述培养剂加入管口27向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需要的培养剂时,所述加压装置26能够向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施加压力,从而将培养剂通过总管路16最终压入到需要进行培养剂供给的培养剂供给管组3中。
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         在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分别装入相应的培养基质;
2)         将蓝莓苗插入每个培苗单元格中,使得蓝莓苗的末端在第一可渗液隔板处;
3)         在育苗第一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第一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一培养剂供给到第一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4)         在育苗第二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第二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二培养剂供给到第二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5)         在育苗第三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第三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三培养剂供给到第三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当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中的培养剂溢出到所述排液格中时,培养剂通过相应的排液口排出;当培养剂渗入到集液腔室中时,培养剂通过集液腔室出液口排出。
三层基质可以包括沙子、干苔藓、泥炭土等。 

Claims (1)

1.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所述系统为一种瓶外培苗盘系统,所述瓶外培苗盘系统包括:培苗盘、培养剂供给组件以及培养剂供给管组,
培苗盘包括外框架(12),外框架(12)为顶面敞开的长方体,外框架(1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固定有第一可渗液隔板(6)、第二可渗液隔板(7)以及第三可渗液隔板(8),从而在所述外框架(12)的内部形成三层苗床结构,所述第一可渗液隔板、第二可渗液隔板以及第三可渗液隔板均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外框架(12)的内部在第三可渗液隔板(8)的下方为集液腔室(17),所述集液腔室(17)的右下端设置有集液腔室出液口(14),在外框架(12)的内部竖直设置有多个立隔板(2),立隔板(2)从所述外框架(12)的长方体的顶面的高度处穿过第一可渗液隔板(6)和第二可渗液隔板(7)延伸至第三可渗液隔板(8),从而将外框架(12)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培苗单元格(1),在所述外框架(12)的内部空间的最右端设置有排液格(15),在所述排液格(15)中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不渗液隔板(9)、第二不渗液隔板(10)和第三不渗液隔板(11),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的左端部从左到右向下倾斜,右端部水平,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的左端部分别与所述三个可渗液隔板(6、7、8)的右端部端接,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的右端部均与外框架(12)固定连接,所述三个不渗液隔板(9、10、11)将所述排液格(15)分为与所述三层苗床结构相对应的三个排液格层,在每个排液格层的右侧均设置有排液口(13),
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在相应的可渗液隔板(6、7、8)上方均设置有培养剂供给管组(3),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的数量为三个,每层中的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延伸穿入所在层中的每个培苗单元格(1),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具有两根供给管线,所述两根供给管线分别设置在相应单元格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并且所述两根供给管线中的每根在每个培苗单元格(1)处均设置有上出液孔组(31)和下出液孔组(32),所述上出液孔组(31)分为左组和右组,每组各具有两个出液孔,左组朝上并倾斜向右出液,右组朝上并倾斜向左出液;所述下出液孔组(32)分为左组和右组,每组各具有两个出液孔,左组朝下并倾斜向右出液,右组朝下并倾斜向左出液;
培养剂供给组件包括培养剂供给装置(25)、加压装置(26)以及总管路(16),其中,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与总管路(16)相连,总管路(16)通过三个供给阀分别与三个所述培养剂供给管组(3)连接,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的上方设置培养剂加入管口(27),所述加压装置(26)与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连接,当使用者通过所述培养剂加入管口(27)向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需要的培养剂时,所述加压装置(26)能够向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施加压力,从而将培养剂通过总管路(16)最终压入到需要进行培养剂供给的培养剂供给管组(3)中;
所述方法的步骤为:
1)    在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分别装入相应的培养基质;
2)    将蓝莓苗插入每个培苗单元格中,使得蓝莓苗的末端在第一可渗液隔板处;
3)    在育苗第一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第一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一培养剂供给到第一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4)    在育苗第二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第二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二培养剂供给到第二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5)    在育苗第三阶段,在所述培养剂供给装置(25)中加入第三培养剂,控制相应的阀门,使得第三培养剂供给到第三可渗液隔板上方的培苗单元格中;
当三层苗床结构的每层中的培养剂溢出到所述排液格中时,培养剂通过相应的排液口排出;当培养剂渗入到集液腔室中时,培养剂通过集液腔室出液口排出。
CN201310735020.9A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Active CN103718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5020.9A CN103718938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5020.9A CN103718938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938A CN103718938A (zh) 2014-04-16
CN103718938B true CN103718938B (zh) 2015-03-11

Family

ID=5044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5020.9A Active CN103718938B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893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569A (zh) * 2003-04-10 2004-10-13 浙江大学 植物漂浮栽培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1176429A (zh) * 2007-11-28 2008-05-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宜蓝莓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组合物及其方法
CN101715711A (zh) * 2008-10-09 2010-06-02 杭州丁山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公害水上蔬菜栽培方法
CN102534077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trt装置运行能效的方法
CN102613078A (zh) * 2012-03-27 2012-08-01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适宜蓝莓组培苗快速生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4665A (ja) * 1992-07-02 1994-01-25 Emushiki Suiko Kenkyusho:Kk 植物栽培ベッドおよび植物栽培装置
US20070144068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Chin-Hsing Feng Sprouts and baby leaf crops farm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569A (zh) * 2003-04-10 2004-10-13 浙江大学 植物漂浮栽培方法及专用装置
CN101176429A (zh) * 2007-11-28 2008-05-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宜蓝莓试管苗生根的培养基组合物及其方法
CN101715711A (zh) * 2008-10-09 2010-06-02 杭州丁山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公害水上蔬菜栽培方法
CN102534077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trt装置运行能效的方法
CN102613078A (zh) * 2012-03-27 2012-08-01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适宜蓝莓组培苗快速生根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8938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12780U (zh) 培育重楼的育苗床
CN103636486B (zh) 一种使用带圆弧管部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203951947U (zh) 育苗盘
CN103651088B (zh) 一种使用带出液板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202958381U (zh) 一种高性能的水培作物育苗装置
CN205266456U (zh) 一种植物幼苗培育装置
CN103718938B (zh)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03704109B (zh) 一种蓝莓组培苗的快速瓶外生根方法及生根培养基质
CN103718937B (zh)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的六阀供给式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03663331B (zh) 一种使用带倾斜出液嘴和加压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03636487B (zh) 一种使用带上下出液孔和电子控制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03651090B (zh) 一种使用带出液板和电子控制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03636507B (zh) 一种使用带圆弧管部和电子控制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03651089B (zh) 一种使用带出液板的六阀供给式系统的生根方法
CN112840995B (zh) 一种发酵谷壳制造林业用育苗基质装置及基质制备方法
CN103733968B (zh) 一种使用带圆弧管部的六阀供给式系统的生根方法
CN204653247U (zh) 种子培育装置
CN102934589A (zh) 一种三维立体农业种植架
CN208080054U (zh) 管槽一体潮汐式灌溉基质栽培装置
CN103718967A (zh) 一种使用带倾斜岀液嘴和电子控制装置的系统的生根方法
CN203072483U (zh) 一种油棕育苗苗床
CN204598911U (zh) 堆叠式水耕蔬菜栽植装置及其栽植槽
CN203206806U (zh) 双管滴灌棉花隔板盆
CN202179015U (zh) 烤烟湿润育苗专用装置
CN219762015U (zh) 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DONG TIANFEN ELECTRIC TOOL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NG ZUGANG

Effective date: 201509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7

Address after: Qid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244 Nantong lvsigang Tianfen electric tools trade city comprehensiv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Qidong Tianfen Electric Too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ddress before: Yiwu City, Zhejiang Chouzhou city street 322001 city of Jinhua Province under the door Street No. 48

Patentee before: Meng Zug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