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6860B -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6860B
CN103716860B CN201210379730.8A CN201210379730A CN103716860B CN 103716860 B CN103716860 B CN 103716860B CN 201210379730 A CN201210379730 A CN 201210379730A CN 103716860 B CN103716860 B CN 103716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ifi
mac address
base st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97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6860A (zh
Inventor
周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797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1686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4931 priority patent/WO201405643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716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6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68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应用于WiFi中继,包括:通过接收WiFi终端关联请求将WiFi终端与中继进行关联,同时,中继使用终端的MAC地址向基站AP发送关联请求,将终端与基站AP进行关联;当接收终端发送的WiFi帧为数据帧且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向基站AP发送新数据帧,使得基站AP收到新数据帧且判断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第一MAC地址对应的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本实施例可以让基站AP侧感知终端,从而实现对终端更好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WiFi热点的普及,运营商逐步开始将WLAN作为一张单独的网络进行建设,并开始大规模部署室外接入点(基站AP,Access Point),通过室外基站AP实现对室内的WLAN覆盖。
由于距离、干扰等原因,室外基站AP传到室内的WiFi信号很多情况下都比较弱,此时,可以在室内与室外的交界处(如窗边)安装一个WiFi中继,如图1所示,WiFi中继接收室外的WiFi信号,并进行解调再生后向室内发送,从而可以让室内的WiFi终端接收到比较强的WiFi信号。当然,WiFi中继也可以安装在室内,以实现室内的WiFi信号增强。这里的WiFi终端是指有WiFi功能的终端,如带WiFi功能的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
现有方案中,基站AP只能感知到WiFi中继,WiFi终端对于基站AP来说来说是不可见的,基站AP并不能感知WiFi终端的存在,因此,对于运营商来说,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WiFi终端的管理(如基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进行IP地址管理、计费、认证等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中继处理WiFi帧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着的运营商无法很好地对WiFi终端进行管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WiFi帧方法,应用于WiFi中继,所述WiFi中继用于实现WiFi终端以及基站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该方法包括:
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存储所述第一MAC地址到第一关联列表;
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向所述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所述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所述第二响应请求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接收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基站AP之间的关联;
接收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当所述WiFi帧为数据帧且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所述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向所述基站AP发送所述新数据帧,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新数据帧且判断所述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所述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当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判断所述第一MAC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形式还包括:
当接收到的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所述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所述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所述基站AP,并且回复给所述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所述数据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形式,第三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
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控制帧为WiFi协议定义的RTS控制帧;
所述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为所述WiFi协议定义的CTS控制帧。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形式,第四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包括:
构建所述新数据帧时,修改原来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的值,将其由原来标识所述WiFi中继的BSSID值改为标识所述基站AP的BSSID值。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帧处理装置,应用于WiFi中继,所述WiFi中继用于实现WiFi终端以及基站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的第一MAC地址存储到所述第一关联列表;
第一关联响应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第二关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所述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所述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所述第二响应请求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第二关联响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基站AP之间的关联;
WiFi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当所述WiFi帧接收单元接收的WiFi帧为数据帧且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所述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数据帧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AP发送所述第一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新数据帧,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新数据帧且判断所述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所述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在第二个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数据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帧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帧中的所述第一MAC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第二数据帧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结合第二个方面以及第二个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形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还包括:控制帧处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的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所述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所述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所述基站AP,并且回复给所述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所述数据帧。
结合第二个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形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控制帧为WiFi协议定义的RTS控制帧;所述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为所述WiFi协议定义的CTS控制帧。
结合第二个方面以及第二个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形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形式中,所述第一构建单元包括BSSID修改单元,用于构建所述新数据帧时,修改原来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的值,将其由原来标识所述WiFi中继的BSSID值改为标识所述基站AP的BSSID值。
本实施例中,WiFi终端(对应第一MAC地址)发起关联请求后,中继保存了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并且,中继还仍然使用第一MAC地址向基站AP发起关联请求,使得基站AP收到后也保存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从而使得WiFi与中继以及基站AP都进行了关联。在关联后,中继对终端发送的控制帧进行终结并回复针对控制帧的响应,对终端发送的数据帧进行适应性修改后构建一个新的数据帧发送给基站AP,使得基站AP能够收到新数据帧并对里面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就实现了基站AP对终端的“感知”(即由于基站AP有第二关联列表,就可以知道是哪个终端来的数据),而基站AP一般都是运营商进行部署的,因此,运营商就可以对WiFi终端进行更好的管理(例如,基于DHCP进行IP地址管理,计费,认证等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WiFi终端基于WiFi中继与基站A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继处理WiFi帧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继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WiFi终端与中继以及基站AP进行关联的示意图;
图5为WiFi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WiFi帧中各字段与帧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7为通过控制帧申请权限后发送数据帧的示意图;
图8构建新数据帧时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中继将基站AP发送的数据转发给WiFi终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基站AP通过控制帧发送数据帧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四WiFi帧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四WiFi帧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五WiFi中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中继处理WiFi帧的方法,这里针对WiFi中继的应用场景可以参考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WiFi中继用于解调再生基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信号以供室内的各种WiFi终端使用,下文为了说明方便,也将“基站AP”简称为“AP”,将“WiFi中继”简称为“中继”,将“WiFi终端”简称为“终端”。
WiFi中继在搜索到基站AP发送的WiFi信号后进行中继处理(解调再生并发送WiFi信号)后,使得终端能够获得更强的WiFi信号。基站AP发送的WiFi信号用一个SSID(Service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来表示,假设这里使用SSID_1,同时,这个用SSID_1标识的WiFi信号还会有一个BSSID标识来标识提供WiFi信号的设备,假设这里用BSS_1来标识是基站AP提供了这个信号。当中继对WiFi信号进行中继处理后,中继发送的WiFi信号的SSID仍然为SSID_1,但BSSID变为WiFi中继的对应的标识(假设是BSS_2)。以上中继如何进行信号中继的具体技术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中继处理WiFi帧的方法,应用于WiFi中继,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关联请求为WiFi协议定义的一个请求,这里加了前缀“第一”用于与后续出现的其他“关联请求”进行区分,后续其他加前缀的(如“第二”)的关联请求也跟这里的关联请求类似,只是发送的主体及对象不一样。同理,这种序号前缀也用于对其他名词(如MAC地址)进行类似的限定,后续不再详细描述。
关联请求中会携带一个设备的源MAC地址以及目的MAC地址,假设是终端发往中继,那么源MAC地址就是终端的MAC地址,这里用“第一MAC地址”来表示,目的MAC地址即为中继的MAC地址,本步骤中并不需要对目的MAC地址进行特殊处理,仍然填要发送的目的设备(如在步骤中是中继)的MAC地址即可。
S12、存储所述第一MAC地址到第一关联列表;
中继收到关联请求后,将与终端对应的第一MAC地址保存到第一关联列表。这里的第一关联列表是个逻辑上的概念,具体实现形式并不限定,例如,在物理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物理存储区,存储了第一MAC地址。实际当中,中继会收到多个终端的关联请求,这样的话这个表会包括一个或多个WiFi终端的MAC地址。关联列表的作用是用于让中继知道哪些设备是自己需要维护的,如果收到的一些终端发送的WiFi帧中的源MAC地址并不在自己的关联列表中,则说明这些终端并没有与自己进行关联,那么直接丢弃这些帧即可。实际当中,关联列表还会有其他跟终端有关的信息(如分配的Association ID),本实施例仍然延用这些信息,并不进行修改。
S13、向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WiFi终端与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WiFi终端收到关联响应后,表示WiFi终端已经与WiFi中继进行了关联,后续WiFi中继就会对WiFi终端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S14、向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使得基站AP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基站AP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第二响应请求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
中继收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将第二关联请求中的源MAC地址设为第一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这里并不改动,还是真实的目标设备的地址,也即基站AP的地址。
基站AP在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后,由于看到的源MAC地址是第一MAC地址,因此,在基站AP看来,这个关联请求是第一MAC地址标识的终端发的,这样就可以将终端与基站AP进行关联。中继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当于“伪造”了源MAC地址(正常来说由于是从中继发到基站AP,源MAC地址应该是中继的MAC地址),让基站AP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后认为是终端发送的。由于这个过程并非终端直接向基站AP发起关联请求完成,而是通过中继来来完成,因此,这个过程可认为是个“间接”的关联过程。
基站AP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后,将第一MAC地址加入到第二关联列表,以便后续维护,原理同前面的第一关联列表类似(当然也会加一些其他信息,如分配的AssociationID),基站AP这部分的实现也都可以基于现有的流程进行,这里不再赘述。
基站AP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一个第二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quest),第二关联响应中目的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即对于基站AP来讲,并不感知中继的存在,只感知终端存在,收到来自第一MAC地址的关联后,回的也是针对第一MAC地址的关联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中继向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的顺序与中继向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的顺序并不限定,本步骤中的标号S14并不表示该步骤一定位于S13之后。
S15、接收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WiFi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关联;
收到第二关联响应,表示基站AP已经收到第二关联请求,并将第一MAC地址加入到了关联列表,从而完成了WiFi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关联。当然,这个关联并非通过WiFi终端直接向基站AP发送关联请求,而是通过WiFi中继“伪造”一个第一终端发起的关联请求来实现,可以认为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了关联。
S16、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WiFi帧分管理(Management)帧、控制(Control)帧以及数据(Data)帧。管理帧用于传送一些管理信号,如上面提到的关联请求、关联响应等。控制帧用于传送一些跟数据传输有关的一些控制信号,如RTS(请求发送)、CTS(允许发送)等控制信号。数据帧用于传送用户数据。这些帧的具体定义可参见图6。
S17、当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基站AP,并且回复给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WiFi终端收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数据帧;
该步骤为可选步骤。实际应用中,关联完后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帧,并不需要发送控制帧,当然,也可以加入控制帧的发送,以便更好地WiFi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控制。WiFi终端与WiFi中继之间控制帧的交互目的是让WiFi终端申请到发送权限。本实施例中,如果收到WiFi发送的控制帧,则将控制帧“终结”,使得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数据帧,同时,回复对应的控制帧表示允许终端发送数据帧,使得让终端收到响应的控制帧后可以发送数据。
S18、当WiFi帧为数据帧且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此步骤可在S16后执行,并非需要在步骤S17后执行,当然,如果有步骤S17,则也可以在S17后执行(先通过S17申请发送数据帧权限,然后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处理)。
第一关联列表中有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表示这个数据帧是与中继关联过的,需要进行处理,即重新构建一个新数据帧。构建新数据帧时,用户数据(位于FRAMebody字段)仍为WiFi终端发送的数据帧里的用户数据,同时,数据帧中会携带源MAC地址,当终端发往中继时,这个第一MAC地址位于Address2字段中,本实施例中仍然不修改这个字段的值,即仍然设置为第一MAC地址。为了能够发送到基站AP(即基站AP能够接收并进行正常处理,不会发生丢弃,出错的情况),本步骤中需要修改一些其他字段,例如将从终端收到的数据帧的Address1字段中的BSSID由原来的BSS_2(标识中继)更改为BSS_1(标识基站),另外,需要重新填写FCS字段(该字段用于对数据帧进行校验),其余字段可以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或维持不变,从而可以使得新数据帧能够传送到基站AP。
这里的关键是要维持第一MAC地址的字段的值不变,这样基站AP收到后根据第二关联列表就知道这个数据是关联过的终端发的,就会进行处理。其余字段的修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持包的完整性以及能让包传送到基站AP,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这里不再赘述。
S19、向基站AP发送新数据帧,使得基站AP收到新数据帧且判断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第一MAC地址对应的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基站AP判断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时,就会对与第一MAC地址对应的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具体处理流程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例如可以是判断终端用户数据对应的业务请求,然后返回对应的业务数据给终端等。
本实施例中,WiFi终端(对应第一MAC地址)发起关联请求后,中继保存了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并且,中继还仍然使用第一MAC地址向基站AP发起关联请求,使得基站AP收到后也保存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从而使得WiFi与中继以及基站AP都进行了关联。在关联后,中继对终端发送的控制帧进行终结并回复针对控制帧的响应,对终端发送的数据帧进行适应性修改后构建一个新的数据帧发送给基站AP,使得基站AP能够收到新数据帧并对里面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就实现了基站AP对终端的“感知”(即由于基站AP有第二关联列表,就可以知道是哪个终端来的数据),而基站AP一般都是运营商进行部署的,因此,运营商就可以对WiFi终端进行更好的管理(例如,基于DHCP进行IP地址管理,计费,认证等操作)。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对上述方案进行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仍可参见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其中,WiFi中继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RFIC(射频集成电路)、基带处理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ler)控制器等部件,其中,RFIC用于实现WiFi协议的射频信号(如2.4G射频信号)收发(结合天线);基带处理器用于对信号进行调制,通过RFIC发送出去,或者对通过RFIC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将解调后的信号发送给MAC控制器(结合模数转化器ADC或者数模转换器DAC);MAC控制器用于对基带处理器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处理,或者将需要发送的信号通过基带处理器调制后通过RFIC进行发送。此外,还可以包括RAM、闪存(flash)等存储器,RAM一般用于存储程序运行过程当中的数据,例如可以对帧进行缓存,闪存或其他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运行需要代码,以供MAC控制器读取并执行。
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基于具有上述硬件架构的中继执行,为了说明方便,这里不对每一个方法步骤所经过的硬件单元进行具体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方法步骤通过上述硬件进行具体执行,例如,假设有一个“中继对收到的某种帧进行某种处理”的步骤,那么,可以理解为:中继通过RFIC接收(通过天线配合)到承载该“某种帧”的无线信号,再通过基带处理器将该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某种帧”,再将该“某种帧”传给MAC处理器,由MAC处理器来进行“某种处理”。
假设现在有一个中继,两个WiFi终端,一个基站AP。中继包括两个模块,一个模块用于完成相对于基站AP作为终端的功能,本实施例称“中继终端”,另一个模块用于完成相对于WiFi终端作为AP的功能,本实施例称“中继AP”,因此,中继会有两个MAC地址,这里命名成MAC0(作为终端)以及MAC_中继AP(作为AP),这两个MAC地址在实现上可以使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芯片的物理MAC地址,或者也使用一个物理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继终端”以及“中继AP”并不是物理上严格区分的两个模块,只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划分。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共享同一些硬件(如RFIC、基带处理器等)。下文提及“中继”时,如无特殊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信号流向来判断该步骤是由哪个模块来完成。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中继除了这两个逻辑意义上的模块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逻辑意义上的处理模块,当然,其他处理模块的部分甚至全部功能也可以放在这两个模块上的一个或两个来实现,因此,下文并不对中继进行严格的逻辑划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本实施例给出的步骤实现本方案。
两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分别使用MAC1以及MAC2标识这两个WiFi终端的MAC地址。基站AP的MAC地址用MAC_基站AP来标识。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来对本方案进行具体介绍,具体的,主要包括关联以及数据传输两阶段,下面针对这两个阶段进行具体介绍:
(1)关联阶段
本实施例关联阶段对应于实施例中的步骤S11-S14,主要用于完成各终端与中继之间的关联,以及各终端与AP之间的关联,当然,中继为了能与基站AP进行通信,也会将自己与基站AP进行关联。参见图4(图中为了描述方便,左上角标有“WiFi终端”的矩形框用于表示两个WiFi终端),包括:
S41、中继向AP发送Association request(关联请求),AP收到Associationrequest后将中继关联到AP,并发送Association response(关联响应)给中继;
中继开机后,扫描AP的信号,通过上述方法进行关联,显然,这部分功能可以由中继终端模块来完成。其中,关联请求为WiFi协议定义的一种管理帧,参见图5,为一个WiFi帧的结构图,具体字段的含义在标准中都有定义,这里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FRAMe Control(帧控制)字段中的Type(类型)以及Subtype(子类型)子段为不同值来发送不同的帧(如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等)。参见图6,为Type及Subtype表示的各个帧的含义:
当Type=00时,表示管理(Management)帧;
当Type=01时,表示控制(Control)帧;
当Type=10时,表示数据(Data)帧;
同时,每个Type又可结合Subtype表示多种不同的具体子类型,如本步骤中提到的Association request为Type=00,且Subtype=0000时表示的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管理帧;类似的,如果要传输Association response,只要将Type设置成00,将Subtype设置成0001即可。
中继与AP关联后,中继根据AP的无线参数设置自己的中继无线参数,并使能自己的“下行中继AP”的功能。例如中继将无线参数SSID设置成与AP一样的SSID(假设都是SSID_1),将BSSID由基站AP的BSSID(如BSSID_1)设置成自己的BSSID(如BSSID_2)。中继使能自己的“下行中继AP”的功能是指通过MAC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以及RFIC使中继本身成为一个“AP”(这里的“AP”并不指“基站AP”的缩写),用于为室内的终端提供WiFi信号,为了与基站AP区分,这里称中继的这个功能为“下行中继AP”功能。上述中继关联,并设置参数,使能下行中继AP功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42、完成第一终端与中继、基站AP之间的关联。
本步骤的具体流程基于步骤S11-S14进行,具体的:
第一终端向中继发送一个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自己的MAC地址,即MAC1,目的MAC地址为WiFi中继的MAC地址,这里的WiFi中继相对于第一终端来说是个“AP”,因此,目的MAC地址使用MAC_中继AP;
中继收到关联请求后,会给出第一终端回复关联响应,并且将第一终端的MAC1记录在第一关联列表中,这样可以将第一终端与中继进行关联;
同时,中继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关联请求后,也向基站AP发送关联请求,此时,中继并不使用自己的MAC地址(MAC0),而仍然使用第一终端的地址MAC1作为源MAC地址,目的地址填基站的MAC地址MAC_基站AP,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基站收到后认为是来自第一终端的关联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同时”并不意味着绝对意义上的同一时刻,而表示是两个都要做的步骤,本实施例中,中继向第一终端回复关联响应的步骤以及中继向基站AP发送关联请求的步骤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要求,只要能够完成这两个步骤即可;
基站AP收到中继发送的关联请求后,会将MAC1加入到第二关联列表,并发关联响应给中继,以完成第一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关联。基站AP发送关联响应时,源MAC地址填自己的MAC地址(MAC_基站AP),目的MAC地址填第一终端的MAC地址(MAC1),这是因为对基站AP来说,并不会去关注实际是哪个物理设备发送的,只会根据收到MAC地址来判断是哪个终端来发送,由于收到的是MAC1,因此,回复的也是针对MAC1。基站AP相对于现有技术并不需要进行改动,添加关联列表的方式以及其他方式参考现有的基站AP处理流程即可。
通过上述处理流程,即可完成第一终端与中继之间的关联,以及第一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关联。由于第一终端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给基站AP发送消息,而是通过中继“伪造”一个源目的地址为MAC1的关联请求后让第一终端与基站AP进行了关联,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中有一个“虚终端”(实际上可认为是对应于“向基站AP进行关联”有关步骤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个虚终端完成了虚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关联,而虚终端跟实际的第一终端都是使用MAC1地址,因此,间接地完成了第一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关联。
S43、完成第二终端与中继、基站AP之间的关联。
具体的处理方法与S42类似,这里不再详细描述。S43的执行时间也并非要在S42之后,这两个步骤为并列的步骤,并不严格的先后执行顺序。通过执行这一步,第二终端的MAC地址(MAC2)也被存储在中继的第一关联列表以及基站AP的第二关联列表中,并完成了第二终端与中继以及基站AP之间的关联。
(2)数据传输阶段
当终端完成与中继关联(终端收到中继发的关联响应),即可发送数据帧。发送数据帧时一般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发送。另一种方法是终端先发控制帧请求发送数据帧权限,获取权限后再发送数据帧。例如,可以使用免竞争服务的方式来获取发送数据帧权限,这种方式也称为点协调功能(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终端向AP发数据时,先发一个RTS控制帧,AP同意后会回复一个CTS控制帧,终端收到CTS控制帧后开始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中继收到来自终端这类用于请求数据发送权限的控制帧时,向终端回复对应的控制帧,以允许终端发送数据帧。同时,中继将这些终端发来的控制帧终结,不让这些控制帧传输到基站AP。
参见图7,为本实施例基于控制帧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个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
S51、WiFi终端向WiFi中继发送RTS控制帧,请求发送权限,中继收到后向WiFi终端回复一个CTS响应,并终结该帧,不让其传到基站AP。
这里步骤里的WiFi终端假设是上述提到的第二WiFi终端,其MAC地址为MAC2,则发送RTS请求的时间源MAC地址为MAC2,目的MAC地址为MAC_中继AP。中继回复CTS响应时,目的MAC地址为MAC2。
S52、WiFi终端收到CTS回复后开始发送数据帧,WiFi中继回复ACK响应,并缓存数据帧。
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MAC2,目的MAC地址为MAC_中继AP。ACK响应中的目的MAC地址为MAC2。
S53、中继通过控制帧向基站AP申请发送数据帧权限,也是发送RTS控制帧,但里面的源MAC地址填MAC2,仍然“伪造”成第二终端向基站AP发送,让基站AP对来自MAC2这个地址的控制帧进行处理,基站AP收到后,针对MAC2地址回复ACK控制帧。
S54、中继收到ACK控制帧即获取了发送权限,采用步骤S17所示的方法构建新数据帧后,向基站AP发送数据帧(使用MAC2作为源MAC地址),使得基站AP收到数据帧后对数据帧里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与步骤S52一样,基站AP也会回复ACK控制帧,通知中继已经接收到了数据帧。
重构的步骤并不严格限定在这个步骤中执行,实际中,只需要在发送前完成重构即可,例如,可以在步骤S52缓存后就可以重构,或者也可以在步骤S53发送RTS后开始重构等等。
为进行重构过程的示意图,重构的关键是要维持数据帧里面携带终端MAC地址的字段的值以及用户数据不变。具体的,参见图8,图8上半部分为收到的一个WiFi帧的帧格式,图8下半部分的表格是对Address位含义的解释。
当数据帧是从终端发往中继时,终端构建数据帧时,会根据发送方向(由To DS,From DS两个条件限定)选择在哪个字段携带自己的源MAC地址,例如,当方向为终端发往中继时(To DS为1,From DS为0),则终端会将自己的MAC地址的记录在Address2字段,图8下半部分的Address位含义表中的在To DS为1,From DS为0条件下的TA的值即为终端MAC地址,如MAC1或者MAC2等。
中继收到这个数据帧进行重构新数据帧时,新数据帧的发送方向是中继发往基站AP,对于中继来讲,仍然针对的是Address位含义表中“To DS为1,From DS为0”的发送场景。此时,中继保持Address2中TA值不变(仍然为终端的MAC地址,如MAC1或MAC2),同时,保持用户数据不变(这里用FRAMe Body字段来承载用户数据,因此,FRAMe Body字段的值不变),其余的值进行适应性修改,使新数据帧能够发送到基站AP,如将Address1中的RA值由原来的BSS_2(原来标识是发给中继的)改为BSS_1(现标识发给基站AP);并重新计算FCS的值(即校验值),这些适应性修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构建完新的数据帧后,就可以发送数据帧,使得基站AP可以接收到数据帧,并进行处理,由于终端可以直接“看到”(“感知”)终端(即保存有终端的MAC地址,可以基于终端的MAC地址进行处理)并对数据帧进行处理,因此,基站AP侧(运营商)可以更好地对WiFi终端进行管理。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中继如何处理基站AP发送的数据帧的方法,参见图9,包括如下步骤:
S61、接收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
基站AP处理完来自终端的消息后,可以回复一个数据帧,由于基站AP是直接“感知”WiFi终端的,因此,填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本实施例中的“第一MAC地址”的含义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
S62、当根据第一关联列表判断第一MAC地址位于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中继处理基站AP发送的数据帧与处理WiFi终端发送的数据帧的思路类似,也是收到后构建一个新的数据帧,由于这个帧要转发给WiFi终端,因此,构建这个帧的时候,目的MAC地址要填WiFi终端的MAC地址,并保持用户数据不变。其余字段(如BSSID、FCS)的变化可以参见前面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S63、向WiFi终端发送新第二数据帧,使得WiFi终端收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将基站AP发送的数据传递给WiFi终端。
此外,与WiFi终端发送数据帧的情况类似,基站AP向中继发送数据时,可以直接发送,也可以先通过控制帧的交互获取发送权限后发送。参见图6,为使用控制帧获取发送权限,然后再发送数据帧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71、基站AP通过控制帧各WiFi中继申请发送权限;
通过RTS控制帧进行申请,中继发送CTS控制帧表示同意。基站AP控制帧中使用的目的MAC地址为目标WiFi终端(假设为实施例二中的第二终端,MAC地址为MAC2)的MAC地址;
S72、基站AP发送数据帧到WiFi中继,中继回应响应,并缓存数据帧;
S73、中继通过控制帧向WiFi终端请求发送权限;
源MAC地址为中继自己的MAC地址,这里使用MAC_中继AP(相对于终端是个AP),目标MAC地址为WiFi终端的MAC地址,即MAC2。
S74、中继获得发送权限后,重新构建新数据帧,并发送给WiFi终端。
源MAC地址为“中继AP”的MAC地址(MAC_中继AP),目标MAC地址为WiFi终端的MAC地址(MAC2)。
通过本实施例,WiFi终端也能通过中继的处理收到基站AP发送的响应,从而实现WiFi终端与基站AP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WiFi帧的装置,应用于WiFi中继,所述WiFi中继用于连接WiFi终端以及基站接入点AP,参见图11,所述装置110包括:
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存储单元112,用于将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111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的第一MAC地址存储到所述第一关联列表;
第一关联响应发送单元113,用于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111接收到所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第二关联请求发送单元114,用于在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111接收到所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所述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所述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所述第二响应请求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第二关联响应接收单元115,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基站AP之间的关联;
WiFi帧接收单元116,用于接收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第一构建单元117,用于当所述WiFi帧接收单元116接收的WiFi帧为数据帧且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所述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数据帧发送单元118,用于向所述基站AP发送所述第一构建单元117构建的所述新数据帧,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新数据帧且判断所述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所述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参见图12,具体的,所述第一构建单元可以包括BSSID修改单元1171,用于构建所述新数据帧时,修改原来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的值,将其由原来标识所述WiFi中继的BSSID值改为标识所述基站AP的BSSID值。
参见图12,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第二数据帧接收单元119,用于接收所述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第二构建单元120,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帧接收单元119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帧中的所述第一MAC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第二数据帧发送单元121,用于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控制帧处理单元122,用于当接收到的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所述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所述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所述基站AP,并且回复给所述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所述数据帧。
其中,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控制帧为WiFi协议定义的RTS控制帧;
所述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为所述WiFi协议定义的CTS控制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单元为逻辑意义上的划分,并不严格限定实际产品中有对应这些单元的物理单元。同时,各逻辑单元执行相应功能时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前面各实施例中的具体实现,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通过中继来实现终端与中继以及基站AP之间关联,从而可以让基站AP“看到”(“感知”)终端,并且,在关联后,中继可以利用构建新数据帧的方式将终端发送的数据传给基站AP,使得基站AP能够在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而基站AP一般都是由运营商进行部署的,因此,运营商就可以实现对终端的更好的管理。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中继,用于连接WiFi终端以及基站AP,参见图13包括处理器131以及存储器132;
存储器13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31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其中,当存储在存储器132中的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存储所述第一MAC地址到第一关联列表;
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向所述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所述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所述第二响应请求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接收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基站AP之间的关联;
接收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当所述WiFi帧为数据帧且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所述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向所述基站AP发送所述新数据帧,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新数据帧且判断所述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所述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当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还包括执行下列步骤:
接收所述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当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判断所述第一MAC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此外,当接收到的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所述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所述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所述基站AP,并且回复给所述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所述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控制帧为WiFi协议定义的RTS控制帧;所述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为所述WiFi协议定义的CTS控制帧;
本实施例中,构建所述新数据帧时,修改原来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的值,将其由原来标识所述WiFi中继的BSSID值改为标识所述基站AP的BSSID值。
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为本实施例一种中继的简化结构示意图,更具体的示意图可以参见图3所示,图3中各物理模块的功能已经在实施例二中进行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图3中的MAC控制器或其他具有类似处理能力的处理器,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图3中的闪存以及帧缓存RAM或者其他类似的存储介质。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具体实现过程中,处理器收发WiFi帧可以通过物理层的处理装置(如基带处理器、RFIC、天线等)来完成,这部分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WiFi中继,所述WiFi中继用于实现WiFi终端以及基站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存储所述第一MAC地址到第一关联列表;
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向所述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所述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接收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基站AP之间的关联;
接收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当所述WiFi帧为数据帧且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所述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向所述基站AP发送所述新数据帧,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新数据帧且判断所述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所述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当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判断所述第一MAC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的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所述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所述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所述基站AP,并且回复给所述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所述数据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控制帧为WiFi协议定义的RTS控制帧;
所述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为所述WiFi协议定义的CTS控制帧。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包括:
构建所述新数据帧时,修改原来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的值,将其由原来标识所述WiFi中继的BSSID值改为标识所述基站AP的BSSID值。
6.一种处理WiFi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WiFi中继,所述WiFi中继用于实现WiFi终端以及基站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WiFi终端发送的第一关联请求,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WiFi终端的第一MAC地址;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关联请求中的第一MAC地址存储到第一关联列表;
第一关联响应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第一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WiFi中继之间的关联;
第二关联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关联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一关联请求后,向所述基站AP发送第二关联请求,所述第二关联请求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获取所述第一MAC地址,并存储到第二关联列表;并且,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第二关联请求后回复第二关联响应,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第二关联响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关联响应,从而完成所述WiFi终端与所述基站AP之间的关联;
WiFi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WiFi帧;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当所述WiFi帧接收单元接收的WiFi帧为数据帧且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基站AP的新数据帧,所述新数据帧中携带的源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相同;
数据帧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AP发送所述第一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新数据帧,使得所述基站AP收到所述新数据帧且判断所述第二关联列表存储有所述新数据帧携带的第一MAC地址后,对与所述第一MAC地址对应的所述WiFi终端的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数据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AP发送的第二数据帧,所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列表判断所述第二数据帧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所述第一MAC地址位于所述第一关联列表时,重新构建一个能发送到所述WiFi终端的新第二数据帧,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中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所述第一MAC地址的字段,所述新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为与收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帧中的用户数据;
第二数据帧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WiFi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构建单元构建的所述新第二数据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新第二数据帧后获取里面的用户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帧处理单元,用于当接收到的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所述WiFi帧为控制帧时,将所述控制帧进行终结,使得所述控制帧不被转发给所述基站AP,并且回复给所述WiFi终端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使得所述WiFi终端收到所述对应的控制帧后发送所述数据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WiFi终端发送的控制帧为WiFi协议定义的RTS控制帧;
所述与发送的控制帧对应的控制帧为所述WiFi协议定义的CTS控制帧。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构建单元包括BSSID修改单元,用于构建所述新数据帧时,修改原来的数据帧的BSSID字段的值,将其由原来标识所述WiFi中继的BSSID值改为标识所述基站AP的BSSID值。
CN201210379730.8A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6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730.8A CN103716860B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84931 WO2014056437A1 (zh) 2012-10-09 2013-10-09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9730.8A CN103716860B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6860A CN103716860A (zh) 2014-04-09
CN103716860B true CN103716860B (zh) 2017-02-01

Family

ID=5040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973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6860B (zh) 2012-10-09 2012-10-09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6860B (zh)
WO (1) WO2014056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425B (zh) * 2014-07-17 2017-12-0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和检测计费方式的方法、MiFi设备及移动终端
EP3188536B1 (en) * 2014-08-29 2021-04-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tegrated circui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530681B (zh) 2014-09-28 2019-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50154A (zh) * 2015-07-30 2015-11-11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WiFi中转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17120954A1 (zh) * 2016-01-17 2017-07-20 衣佳鑫 物联网的链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5873086A (zh) * 2016-06-16 2016-08-17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机场场面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终端
CN110392402B (zh) * 2018-04-17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通信方法、设备及接入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509A (zh) * 2010-12-16 2011-08-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Ap管理无线中继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69410A (zh) * 2010-11-02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43769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Walker Jesse R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pre-keying associ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KR101449024B1 (ko) * 2008-03-14 2014-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이렉트 링크 설정 네트워크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과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을 위한 프레임포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410A (zh) * 2010-11-02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43509A (zh) * 2010-12-16 2011-08-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Ap管理无线中继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6437A1 (zh) 2014-04-17
CN103716860A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6860B (zh) 一种处理WiFi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88061B (zh) 一种无线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及无线中继设备
CN104902443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0334407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780486B (zh) 一种trill网络中的镜像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28159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无线访问节点、系统
CN102215052B (zh) 蓝牙无线电设备和用于与电信网络整合的管理应用
JP2007535846A5 (zh)
ES2702317T3 (es) Método, aparato y dispositivo de conmutación de canal
CN102724303A (zh) 广告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306456B (zh) 一种终端关联ap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88703A (zh) 一种接入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4918302B (zh) 一种构建无线网格网络的方法及无线音箱
CN103096239B (zh)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450597B2 (en)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association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the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CN106255089A (zh) 一种无线三层漫游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19513A (zh) 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US996700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1679832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ogram, mobil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197573A (zh) 基于无线传输表征车辆
CN107360266A (zh) 一种在大二层网络中实现终端sta漫游的方法和系统
CN112543484B (zh) 保持业务连续性方法和设备
CN104717706B (zh) Wlan平滑漫游方法和系统以及接入点和接入控制器
WO2022205460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JP2006197060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設定情報設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