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819A - 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819A
CN103703819A CN201280028285.9A CN201280028285A CN103703819A CN 103703819 A CN103703819 A CN 103703819A CN 201280028285 A CN201280028285 A CN 201280028285A CN 103703819 A CN103703819 A CN 103703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ty
cell
user equipment
cells
tim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82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3819B (zh
Inventor
陈雄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03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3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间点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第一小区中执行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搜索除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第一时间点T1附近是否存在与该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交互信息用于记录用户设备与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在搜索到其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第一时间点T1附近存在与该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时,对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冲突检测。本发明实施例不依赖于邻区列表和用户设备的小区信息上报操作,从而提高了小区标识冲突的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方法和沖突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 涉及小区标识的沖突 检测方法和沖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网通常是由多个基站的多个小区组成的。每个小区在空口需要 有唯一的 "小区标识 ", 以供 UE ( User Equipment , 用户设备 )识别。 例如, GSM ( 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为每个 小区分配 BSIC ( 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 基站标识码 ), UMTS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中每个小区都配置 PSC ( Primary Scrambling Code,主扰码), LTE每个小区都配置 PCI ( Physical Cell Identity, 物理小区标识), 它们都是空口用于标识小区的 "小区标识"。 在移动性管理中, 通过此 "小区标识" 进行切换的目标小区选择。
相邻小区需要配置不同的小区标识, 否则会加重下行干扰、 影响切换, 严重时会导致掉话。 但小区标识的个数通常是有限制的, 例如, UMTS 的 PSC只有 512个, LTE的 PCI只有 504个。 当小区数量较多时, 需要重复使 用小区标识, 即相同的小区标识会用于多个小区, 但这些相同小区标识的小 区在网络规划时需要尽可能隔离, 以避免它们相邻而出现小区标识沖突。
但由于实际组网、 地理位置及环境变化的复杂性, 现网中难以避免小区 标识沖突的现象, 即, 小区标识相同的小区覆盖相邻甚至重叠的现象。为此, 各设备商都有相应的方案来避免、检测、解决可能出现的小区标识沖突问题。
当前已有的解决方案中,都是利用 UE上报的小区信息(例如测量报告、 或切换信令中的目标小区)与已配置邻区列表进行比较来获取可能出现的小 区标识沖突。 但这种方式依赖于 UE上报的小区信息以及邻区列表, 如果使 用相同小区标识的两个小区的邻区列表没有交集或者 UE不触发小区信息的 上报操作, 则无法进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方法和沖突检测装置, 能够 检测小区标识沖突而不依赖于邻区列表和用户设备的小区信息上报操作。 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方法, 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在 第一时间点 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第一小区中执行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 搜 索除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第一时间点 T1附近是否存在与该用户设备 有关的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用于记录用户设备与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 息; 在搜索到其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第一时间点 T1附近存在与该用户设 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时, 对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装置, 包括: 确定单元, 用 于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间点 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第一小区中执行连接建 立或连接重建; 搜索单元, 用于搜索除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第一时间 点 T1附近是否存在与该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用于记录用户 设备与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 检测单元, 用于在搜索单元搜索到其 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第一时间点 T1附近存在与该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 息时, 对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搜索用户设备在一个小区的接入、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的 时间点附近在其他小区是否存在交互信息, 并将该小区与搜索到存在交互信 息的其他小区进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而不依赖于邻区列表和用户设备的小 区信息上报操作, 从而提高了小区标识沖突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 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标识沖突场景的示意图。
图 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标识沖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 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小区标识沖突检测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图 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 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例如: GSM, 码分多址 ( CDMA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系统, 宽带码分多址( WCDMA ,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 ,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 GPRS ,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 长期演进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等。
用户设备 ( UE , User Equipment ) , 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 ( Mobile Terminal ),移动用户设备等, 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 如移 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 例如, 可以是便携 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它们与无线接入 网交换语言和 /或数据。
图 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标识沖突场景的示意图。 为了筒洁, 在图 1中仅仅描绘了发生小区标识沖突的两个小区 A和 B ,但本发明实施例 对发生小区标识沖突的小区的数目不作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类似地应用 于更多个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可用于检测发生 "小区标识" 沖突的任何小区八和:8。 特 别地, 图 1的小区 B包含阴影区域, 虚线框示意性地表示小区 A或 B的部 分邻区。 在此情况下, 可能形成如下越区、 同覆盖场景: A与 B小区的小区 标识相同; 通常 A和 B小区的物理距离比较远; 另外, A的邻区列表与 B 的邻区列表可能没有交集; 而且, A与 B小区有重叠的覆盖区域, 如图 1所 示的阴影区域, 此区域的 UE比较容易出现切换失败或掉话。 这种场景下小 区标识沖突导致的切换失败或掉话十分隐蔽,现有技术很难定位这种小区标 识沖突问题。
例如, 如果按照 UE触发测量报告的方式和邻区列表进行小区标识沖突 检测, 则这种场景下, 由于 A和 B小区的邻区列表没有交集, 则无法利用 现有技术通过第三方小区来关联识别出 A和 B小区是距离近还是存在小区 标识沖突; 另一方面, 在 UE不触发测量报告时, 又可能因为干扰而导致传 输误块, 严重时导致掉话。 上面描述的场景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性跟 A和 B小区的同覆盖区域中 各小区的相对信号强度相关。 如果同覆盖区域中没有主导小区且干扰严重, 则可能出现掉话。 如果同覆盖区域中有主导小区, 则会影响用户吞吐率从而 影响小区容量。
图 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标识沖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 2的方 法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执行, 例如可以由基站、 基站控制器或网络侧服务 器等网元执行, 或者可以由一个独立于通信网络的处理装置执行。
201 ,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间点 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第一小区中执行 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
用户设备在尝试接入、执行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时,会发送相应的信令。 可以记录该信令对应的时间点, 例如网络侧设备(如基站、 基站控制器等) 接收到该信令的时间点, 作为第一时间点 Tl。
202,搜索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第一时间点 T1附近是否存在与该 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用于记录用户设备与其他小区之间的最 后联系信息。
在第一时间点 T1附近的时间点是指与 T1间隔的时间值小于或等于预定 门限值的时间点 Τ, 即, 应满足丁- ! !^丁+ ^。 这里, 上述预定门限 值 1 和 1 为非负数, 两者可以相等, 也可以不相等。 另外, " " 表示 该符号左边的时间点不晚于该符号右边的时间点。预定门限值可以 ^据一种 或多种因素进行设置。例如,预定门限值可以与小区内 UE的移动速度有关, 如果小区内高速移动的 UE较多, 则可以将上述预定门限值设置得更小, 以 尽量使得高速 UE不可能在该预定门限值的时段内跨越 Ν个小区, Ν—般大 于 1。 又例如, 预定门限值可以与小区覆盖半径有关, 如果小区覆盖半径较 小, 则可以将上述预定门限值设置得更小, 以尽量使得 UE不可能在该预定 门限值的时段内跨越 Ν个小区。或者,预定门限值可以与两个小区之间的距 离有关, 如果小区距离较近, 则可以将上述预定门限值设置得更小, 以尽量 使得 UE不可能在该预定门限值的时段内从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 小区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方式。 或者, 预定门限值的设置 还可以考虑两个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时钟偏差。
例如, 在 4氏消两个网络侧设备之间的时钟偏差的情况下, 本发明实施例 的预定门限值一般为分钟 ( minute ) 的量级, 例如 2分钟以下。 203 ,在搜索到其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第一时间点 Tl附近存在与用户 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时, 对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小区标识" 是在进行网 络规划时配置给小区以供用户设备识别小区的标识, 相同的 "小区标识" 可 能用于多个小区, 例如可以是 GSM中的 BSIC、 UMTS中的 PSC或 LTE系 统中的 PCI。
本发明实施例搜索用户设备在一个小区的接入、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的 时间点附近在其他小区是否存在交互信息, 并将该小区与搜索到存在交互信 息的其他小区进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而不依赖于邻区列表和用户设备的小 区信息上报操作, 从而提高了小区标识沖突的检测效率。
图 2的方法可以实时地执行, 例如由基站、 基站控制器或网络侧服务器 等网元在用户设备的通信过程中执行。或者,图 2的方法可以非实时地执行, 例如在搜集了各个小区在一段时期内的交互信息之后, 由独立于通信网络的 处理装置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对图 2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和执行方式不作限制。
在上面参照图 1描述的越区、 同覆盖场景下, 小区 A和 B的距离相对 较远。 一般而言, 一个 UE在预定门限时间内不太可能从规划中小区 A覆盖 范围移动到规划中小区 B覆盖范围。 如果同一个 UE与小区 A和 B的空口 交互存在关联(例如交互存在连续性或交叠) 时, 这小区 A和 B应该是相 邻小区, 或有同覆盖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确定同一 UE在两个小区 A 和 B间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存在关联,从而决定是否触发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处理, 这样无需依赖于 UE的测量报告和邻区列表。 特别地, 在上面参考图 1描述的越区、 同覆盖场景下, 如果出现严重后果, 例如切换失败或掉话而 引起 UE重新接入、 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 均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相应的 接入信令, 则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触发小区标识沖突检测处理, 从而提高 检测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 3是本发明另一 实施例的小区标识沖突检测过程的示意流程图。 为了方便描述, 在图 3的实 施例中, 假设第一小区为图 1所示的小区 A, 所述第二小区为图 1所示的小 区 B, 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301 , 第一小区 A在第一时间点 T1 , 出现某 UE尝试接入或执行连接建 立或连接重建。 例如第一小区 A的网络侧设备在 T1接收到该 UE尝试接入 的相关信令, 如 UMTS中的 RRC (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 CONNECT REQ ( RRC连接请求) 消息。 或者, 第一小区 A的网络侧设备 在 T1接收到该 UE尝试恢复原来信令连接的相关信令,如 UMTS中的 CELL UPDATE(小区更新)消息或 LTE中的 RRC RE-ESTABLISHMENT REQ( RRC 重建请求)消息等。 可选地, 可以设本次重新接入或尝试恢复原来信令连接 的 相 关 信 令 所 对 应 的 UE 标 识 或 信 令 连 接 标 识 为 "RETRY-OR-RECON-UE-ID"„ UE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 TMSI (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临时移动用户标识)、 IMSI (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 )、 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标识 )等;信令连接标识可包括但不限于 RNTI (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 链路标识等。
302 , 搜索除第一小区 A之外的其他小区在 T1附近是否存在与标识为 "RETRY-OR-RECON-UE-ID" 的 UE有关的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用于记录 该 UE与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上述最后联系信息包括 UE与其他小区之间 交互的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 以及与该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 点 T2 (例如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的时间点)。 此时, 如 果满足 T1- Δ ΤΚ Τ2 < Τ1 + Δ Τ2, 则可确定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为第二小 区, 其中 Δ Τ1和 Δ Τ2为预定门限值。 这里, " "表示该符号左边的时间点 不晚于该符号右边的时间点。 Δ Τ1和 Δ Τ2可以相等, 也可以不相等。 Δ Τ1 和 Δ Τ2的设置可考虑一种或多种因素,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 Δ Τ1和 Δ Τ2可考虑两个网络侧设备的时钟偏差等, 另夕卜, Δ Τ1或 Δ Τ2还 可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用户设备在两个小区之间移动所需的最大时间等。
可选地, 这里的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最后一 条上行信令或上行数据,最后一个上行 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 信干噪比)或 RSRP (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参考信号接 收功率)超出门限的数据,最后一个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 其中, 上述最后一条上行数据可以是最后一 条 CRC (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正确或错误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另外, 上述最后一条信令可以是有效信令, 也 可以是无效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交互信息中所记录的最后联系信息可包括该
UE与其他小区之间的 RRC连接释放的第三时间点 T3。 此时, 如果满足 Τ3-
Δ Τ3 < ΤΚ Τ3+ Δ Τ4, 则可确定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二小区, 其 中 Δ Τ3和 Δ Τ4为预定门限值。 Δ Τ3和 Δ Τ4可以相等, 也可以不相等。 Δ Τ3和 Δ Τ4的设置可考虑一种或多种因素,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例 如, Δ Τ3和 Δ Τ4可考虑两个网络侧设备的时钟偏差等, 另夕卜, Δ Τ3或 Δ Τ4 还可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用户设备在两个小区之间移动所需的最大时间、 网 络侧具体实现中对用户释放的延迟等。
上述 Τ2和 Τ3的实施例可以同时使用或者可以择一使用。可选地, 交互 信息中所记录的最后联系信息还可以包括 UE标识(设备标识或用户标识) 或信令连接标识, 例如 TMSI、 IMSL IMEI、 RNTI或链路标识等, 以便与 步骤 301 中设置的 "RETRY-OR-RECON-UE-ID" 进行对比。 或者, 最后联 系信息还可以包括该 UE和其他小区之间的 RRC连接的标识。 RRC连接的 标识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LTE中的 C-RNTK Cell RNTI,小区 RNTI )或 S1-AP ID ( SI Application Protocol Identifier, SI应用协议标识;)、 WCDMA 中的 U-RNTI ( Universal RNTI; 全球 RNTI )或 IU-AP ID ( IU Application Protocol Identifier, IU应用协议标识)等, 本发明实施例对 RRC连接标识的具体形 式不作限制。
303, 如果在步骤 302没有检测到符合条件的交互信息, 例如虽然其他 小区存在该 UE的交互信息, 但交互信息的相应时间点不在 T1附近, 或者 虽然其他小区存在其他用户设备的交互信息, 但这些用户设备的标识不是 "RETRY-OR-RECON-UE-ID" , 则确定没有出现小区标识沖突, 按照正常过 程进行处理。 在此情况下, UE有可能是初始接入, 或者 UE的连接建立或 连接重建过程是由于非小区标识沖突的原因引起的。
304,记录该 UE与小区 A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作为小区 A中与该 UE 有关的交互信息。 交互信息中可以记录小区 A 的识别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ECGI ( 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Cell Global Identifier, 演进的全球陆地无线接入网小区全球标识), 以供其他小区触发小 区标识沖突检测时用来确定该交互信息属于小区 A, 并且后续在检测小区标 识是否沖突时通过 ECGI获取频点和小区标识等信息。
305, 在步骤 302搜索到符合条件的交互信息, 假设所搜索到的交互信 息所对应的小区为第二小区 B。 例如, 可通过交互信息中记录的小区 B 的 ECGI确定小区 B, 进而获取小区 B的频点和小区标识等信息。
306, 先判断 A和 B小区的频点是否相同。 小区的频点一般是小区的中 心频率配置, 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果 A和 B小区的频点不 同,则可能是正常的网络规划场景,因为异频小区可以允许配置相同的标识。 此时转至步骤 303和 304,按照正常过程进行处理。步骤 306是可选的步骤。
307, 如果在步骤 306中发现 A和 B小区的频点相同, 则判断 A和 B 小区的小区标识(如 BSIC、 PSC或 PCI )是否相同。 如果 A和 B小区的小 区标识不相同, 则确定 A和 B小区之间没有发生小区标识沖突, 转至步骤 303和 304, 按照正常过程进行处理。
308, 如果 A和 B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同, 则确定检测到小区标识沖突。 本发明实施例对小区标识沖突的解决方案不作限制。
按照上述方法, 能够进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而不依赖于 UE上报的小 区信息以及邻区列表。
特别地,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检测到上面参照图 1描述的越区、 同覆盖场 景的小区标识沖突, 现有技术中难以执行这种场景下的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图 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 4的沖 突检测装置 4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实现, 例如可以由基站、 基站控制器 或网络侧服务器等网元实现, 或者可以由一个独立于通信网络的处理装置实 现。 如图 4所示, 沖突检测装置 40包括确定单元 41、搜索单元 42和检测单 元 43。
确定单元 41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间点 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第一小区 中执行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 搜索单元 42搜索除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 在确定单元 42所确定的第一时间点 T1附近是否存在与该用户设备有关的交 互信息, 交互信息用于记录该用户设备与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
检测单元 43在搜索单元 42搜索到其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第一时间点 T1 附近存在与该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时, 对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执行 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搜索用户设备在一个小区的接入、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的 时间点附近在其他小区是否存在交互信息, 并将该小区与搜索到存在交互信 息的其他小区进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而不依赖于邻区列表和用户设备的小 区信息上报操作, 从而提高了小区标识沖突的检测效率。
沖突检测装置 40的各个部件可实现图 2和图 3所述的方法的相应步骤, 为避免重复, 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地, 作为一个实施例, 上述最后联系信息可包括用户设备与其他小 区之间交互的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 以及与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对应的第二 时间点 T2。 此时如果满足 Tl- Δ ΤΙ Τ2 Τ1 + Δ Τ2, 则搜索单元 42可确定 该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二小区,其中 Δ T1和 Δ Τ2为预定门限值。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上述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 一个: 最后一条上行信令或上行数据, 最后一个上行 SINR或 RSRP超出门 限的数据, 最后一个 HARQ反馈信息。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最后联系信息可包括该用户设备与其他小区 之间的 RRC连接释放的第三时间点 Τ3。此时,如果满足 Τ3- Δ Τ3 Τ1 Τ3+ Δ Τ4, 则搜索单元 42可确定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 Δ Τ3和 Δ Τ4为预定门限值。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最后联系信息还可包括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或用户标识, 或者用户设备和其他小区之间的 RRC连接的标识。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检测单元 43可以在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 频点相同的情况下, 确定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 如 果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同, 则检测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发生 小区标识沖突。
可选地, 作为另一实施例, 如果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频点不同, 或者 如果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不同, 则检测单元 43还可以检测为第 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没有发生小区标识沖突。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小区标识可包括 GSM中的 BSIC、UMTS 中的 PSC或 LTE系统中的 PCI。
沖突检测装置 40能够进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而不依赖于 UE上报的 小区信息以及邻区列表。特别地, 沖突检测装置 40能够检测到上面参照图 1 描述的越区、 同覆盖场景下的小区标识沖突, 现有技术中难以执行这种场景 下的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 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 能够以电子硬件、 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 合来实现。 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 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 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 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筒洁, 上述描 述的系统、 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 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 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 方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 意性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 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 系统, 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 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 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 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 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 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 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 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 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 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 ,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 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 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

  1. 权利要求
    1、 一种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间点 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所述第一小区中执行 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
    搜索除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 T1附近是否存 在与所述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所述交互信息用于记录所述用户设备与 所述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
    在搜索到所述其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 T1附近存在与 所述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时,对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执行小区 标识沖突检测。
    2、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联系信息包括所 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其他小区之间交互的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 以及与所述最 后一条信令或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点 T2,
    所述搜索除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 T1附近是 否存在与所述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 包括:
    如果满足 T1- Δ ΤΚ Τ2 < Τ1 + Δ Τ2, 则确定所述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 为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 Δ Τ1和 Δ Τ2为预定门限值。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 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最后一条上行信令或上行数据, 最后一个上行信干 噪比 SINR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超出门限的数据, 最后一个混合自动 重传请求 HARQ反馈信息。
    4、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联系信息包括所 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其他小区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释放的第三时间 点 Τ3 ,
    所述搜索除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 T1附近是 否存在与所述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 包括:
    如果满足 Τ3- Δ Τ3 < ΤΚ Τ3 + Δ Τ4 , 则确定所述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 为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 Δ Τ3和 Δ Τ4为预定门限值。
    5、 如权利要求 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联系信 息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或用户标识, 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其 他小区之间的 RRC连接的标识。
    6、 如权利要求 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第一 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包括:
    在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点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小 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
    如果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同, 则检测为所述第一 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发生小区标识沖突。
    7、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第一小区和所 述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点不同, 或者如果所述第一小区 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不同, 则检测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没 有发生小区标识沖突。
    8、 如权利要求 1至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标识 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中的基站标识码 BSIC、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TS中的主扰码 PSC或长期演进 LTE系统中的物理小区标识 PCI。
    9、 一种小区标识的沖突检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在第一时间点 T1接入第一小区或在所述 第一小区中执行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
    搜索单元, 用于搜索除所述第一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在所述第一时间点 T1 附近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 所述交互信息用于记录 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其他小区之间的最后联系信息;
    检测单元, 用于在所述搜索单元搜索到所述其他小区中的第二小区在所 述第一时间点 T1附近存在与所述用户设备有关的交互信息时, 对所述第一 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执行小区标识沖突检测。
    10、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联系信息包括所 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其他小区之间交互的最后一条信令或数据, 以及与所述最 后一条信令或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点 T2,
    所述搜索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满足 Tl- Δ ΤΙ Τ2 Τ1 + Δ Τ2, 则确定所述 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 T1和△ Τ2为预定门限值。
    11、 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一条信令或数 据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最后一条上行信令或上行数据, 最后一个上行信 干噪比 SINR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P超出门限的数据, 最后一个混合自 动重传请求 HARQ反馈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联系信息包括所 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其他小区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释放的第三时间 点 T3 ,
    所述搜索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满足 Τ3- Δ Τ3 < ΤΚ Τ3+ Δ Τ4, 则确定所述 交互信息所对应的小区为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 Δ Τ3和 Δ Τ4为预定门限值。
    13、 如权利要求 10-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联系 信息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或用户标识,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 其他小区之间的 RRC连接的标识。
    14、 如权利要求 9-13 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 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点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 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是否相同; 如果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 小区的小区标识相同, 则检测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发生小区标识 沖突。
    15、 如权利要求 14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如 果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的频点不同, 或者如果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 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不同, 则检测为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没有发生 小区标识沖突。
    16、 如权利要求 9至 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区标 识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 中的基站标识码 BSIC、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TS中的主扰码 PSC或长期演进 LTE系统中的物理小区标识 PCI。
CN201280028285.9A 2012-07-10 2012-07-10 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 Active CN103703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8438 WO2014008634A1 (zh) 2012-07-10 2012-07-10 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819A true CN103703819A (zh) 2014-04-02
CN103703819B CN103703819B (zh) 2017-04-19

Family

ID=49915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8285.9A Active CN103703819B (zh) 2012-07-10 2012-07-10 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80009B2 (zh)
EP (1) EP2874427B1 (zh)
KR (1) KR101670375B1 (zh)
CN (1) CN103703819B (zh)
WO (1) WO20140086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1792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触发小区切换的过程中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8912A1 (en) * 2009-01-15 2010-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CN102244877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邻区关系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7133B2 (en) * 2009-01-06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ation of handover parameters
EP2271142B1 (en) 2009-06-26 2012-08-29 Alcatel Lucent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CI collisions
CN102215482B (zh) * 2010-04-07 2014-05-07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mrs pci分配方法
CN110221548A (zh) 2018-03-01 2019-09-10 弘允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赛车通用整车控制器
CN110224487A (zh) 2019-06-18 2019-09-10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oms系统的配网智能停电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8912A1 (en) * 2009-01-15 2010-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CN102244877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邻区关系列表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08634A1 (zh) 2014-01-16
US20150119030A1 (en) 2015-04-30
US9480009B2 (en) 2016-10-25
EP2874427A1 (en) 2015-05-20
KR20150032712A (ko) 2015-03-27
EP2874427A4 (en) 2015-07-29
EP2874427B1 (en) 2017-02-01
CN103703819B (zh) 2017-04-19
KR101670375B1 (ko)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1285B (zh) 基于电路域回落csfb的小区重定向方法
CN103108351B (zh)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统计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2093366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ighbor cell relation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84835A (zh) 获取相邻小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17264A (zh) 用于切换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47252A (zh) 无线连接失败期间的掉话避免
CN105580465A (zh) 一种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EP3158797B1 (en) Detection of neighbor cell relation
CN106358248A (zh) 无线局域网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4936245A (zh) Srvcc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2883384A (zh) 用于改变接入小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548386A (zh) 预配置的重定向信息
CN106255160A (zh) 重建rrc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96456B (zh) 同步链路的建立方法及控制器
CN102932833B (zh) 一种网络切换控制方法、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US2007010417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lot signal utilization in an environment using dynamic frequency assignment
CN106255157A (zh) 一种优化多模用户终端模式间重定向过程的方法
CN102421157B (zh) 通信方法
CN103379558A (zh) 检测不同网络制式间的切换移动性问题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874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07005957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6792947A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立方法及基站
US113370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an identifi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t a control checkpoint
JPWO2018034201A1 (ja) 通信方法
CN103703819A (zh) 小区标识的冲突检测方法和冲突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