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6955B -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6955B
CN103686955B CN201210358426.5A CN201210358426A CN103686955B CN 103686955 B CN103686955 B CN 103686955B CN 201210358426 A CN201210358426 A CN 201210358426A CN 103686955 B CN103686955 B CN 103686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dormancy period
long
network side
dorm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84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6955A (zh
Inventor
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584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6955B/zh
Priority to US14/429,861 priority patent/US20150215868A1/en
Priority to EP13838128.0A priority patent/EP289018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1755 priority patent/WO20140441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6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2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i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优化方法,包括:网络侧和UE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为了进入长休眠周期,UE向网络侧发送请求信息或网络侧向UE发送指示信息;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如果没有分组业务到达该UE,则UE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在休眠期内,如果有上行分组业务,则UE返回活动模式发送分组业务,如果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则UE等待休眠期结束后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UE进入短休眠周期;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优化系统。本发明可以降低UE功耗,减少UE和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实现电能优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优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到机器(M2M,Machine to Machine)通信是指机器之间建立连接的所有通信技术和手段。M2M通信理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了,但仅停留在理论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机器设备的联网成为可能。2002年左右M2M业务就在市场上出现,并在随后的几年迅速发展,成为了众多通信设备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关注焦点。目前全球的机器数量比人的数量要多很多,因此可以预见到M2M技术的良好的市场前景。
对M2M通信应用场景研究表明在移动网络上提供M2M通信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但M2M业务对系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为了增强移动网络在这方面的竞争力,有必要对现有的移动网络进行优化,以更有效地支持M2M通信。
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针对人与人的通信进行设计,而对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的通信则优化不足。此外,运营商如何能够以低成本提供M2M通信服务,也是M2M通信部署能否成功的关键。
基于以上情况,有必要研究移动网络支持M2M通信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应当最大限度重用现有网络,以降低大量M2M通信对网络造成的影响以及运营维护的复杂度。
目前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费不断下降,运营商利润空间不断减小,以人为基础的通信市场正趋于饱和,M2M对运营商来说是全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有效地利用移动网络资源,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了机器类型通信(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即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进行通讯的业务,其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了以往人对人(H2H,Human to Human)之间的通讯,MTC在接入控制、计费、安全性、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业务模式等方面与现在的H2H通讯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图1为3GPP演进分组业务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EPS包括了无线接入网(如E-UTRAN,UTRAN,GERAN)和核心网,如在演进分组业务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中设有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Serving Gateway,PDN Gateway等网元,在GPRS核心网中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等网元;在E-UTRAN中包括演进的节点B(eNB,evolvedNode B)。
对于电池供电的MTC UE,需要采取措施以降低UE功耗,对于有电源供电的MTC UE,同样需要降低UE功耗,以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目前,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应用业务运行在智能手机上,这些应用业务可能造成智能手机电池的功耗增加,寿命缩短,因此智能手机的节电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MTC UE和智能手机都存在节电的需求,但是如何优化连接态UE的节能,如何减少UE和网络侧之间的信令交互以及如何实现节能和延时之间的折中等等,目前都没有相关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能使非业务态的UE进入空闲模式而省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能优化方法,包括:
网络侧和用户设备UE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或所述网络侧向所述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信息;
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无分组业务到达所述UE时,所述UE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
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有上行分组业务时,所述UE进入活动模式并发送分组业务,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时,所述UE等待休眠期结束后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所述UE进入短休眠周期;
所述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更长休眠周期由所述网络侧配置,并事先通知给所述UE;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优选地,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非连续发送周期、节能定时器的时长周期。
优选地,所述UE包括MTC设备和智能终端;对于MTC设备,确定需进入休眠周期而未接收到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时,MTC设备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时,在所述网络侧应用的延时需求不小于长休眠周期引起的延时时,向所述UE发送允许进入长休眠周期确认消息。
优选地,所述长休眠周期的长度由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以连接态RRC_Connected或空闲态RRC_Idle处于休眠期;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对于处于RRC_Idle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删除UE上下文信息。
一种电能优化系统,包括UE和网络侧,其中:
网络侧和UE,用于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
所述UE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或者,所述网络侧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信息;
所述UE还用于,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无分组业务到达所述UE时,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有上行分组业务时,进入活动模式并发送分组业务,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时,等待休眠期结束后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进入短休眠周期;
其中,所述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还用于,配置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并事先通知给所述UE;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所述UE还用于,在所述活动时间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优选地,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非连续发送周期、节能定时器的时长周期。
优选地,所述UE包括MTC设备和智能终端;对于MTC设备,确定需进入休眠周期而未接收到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时,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时,在所述网络侧应用的延时需求不小于长休眠周期引起的延时时,向所述UE发送允许进入长休眠周期确认消息。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还用于,确定所述长休眠周期的长度;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优选地,所述UE还用于,以连接态RRC_Connected或空闲态RRC_Idle处于休眠期;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还用于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对于处于RRC_Idle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还用于删除UE上下文信息。
优选地,所述网络侧为基站、和/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
本发明中,网络侧和UE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为了进入长休眠周期,UE向网络侧发送请求信息或网络侧向UE发送指示信息;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如果没有分组业务到达该UE,则UE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在休眠期内,如果有上行分组业务,则UE返回活动模式发送分组业务,如果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则UE等待休眠期结束后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UE进入短休眠周期;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本发明可以降低UE功耗,减少UE和网络侧的信令交互,实现电能优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3GPP EPS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长、短周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示例的电能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UE请求或网络侧指示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UE请求是指UE向网络侧发送请求信息,或者用户操作UE向网络侧发送请求信息;上述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UE标识,长休眠周期使能标识。其中,UE标识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台识别号码(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ISDN/PSTN Number)、UE外部标识;长休眠周期使能标识用于指示UE进入长休眠周期。其中长休眠周期的长度由网络侧配置并通过RRC信令事先发送给UE。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长、短周期示意图,长DRX周期的时长一般是短DRX周期的整数倍,如果连续多个短DRX周期(DRX短周期定时器,DRX Short Cycle Timer)内没有分组数据收发,则UE进入长DRX周期。所述长休眠周期为长DRX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其中活动时间用于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在活动时间内,所述UE可以收发分组业务,其中休眠时间用于UE停止收发分组业务,关闭大部分的收发电路。所述UE可以处于连接态RRC_Connected或空闲态RRC_Idle状态,对于连接态DRX,所述网络侧保存UE上下文信息,对于空闲态DRX,所述网络侧删除UE上下文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以DRX为例说明,并不排除非连续发送DTX的使用,事实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DTX,本发明的休眠周期也可以是网络设置的节能定时器。
所述网络侧是指以下一种或多种:基站、MME/SGSN;所述网络侧指示是指:网络侧向UE发送消息,用于通知UE进入长休眠周期状态;所述消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UE标识、长休眠周期标识。其中UE标识可以是单个UE标识,或者一类UE标识,如低优先级UE标识(低优先级级别)等。
所述UE包括MTC设备和智能终端,其中MTC UE是指具有MTC功能的UE,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版电脑、上网卡、上网本等;对于MTC UE,如果没有显示指示,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UE和网络侧根据应用的延时要求选择进入长休眠周期,例如应用的延时需求大于长休眠周期引起的延时。如果UE上运行多个不同延时需求的业务应用,则UE根据最小延时需求的应用选择休眠周期。
需要指出的是:缺省的,网络侧接受UE请求,或UE接受网络侧的指示;如果网络侧或UE拒绝进入长休眠周期,例如应用的延时不满足,或有上/下行分组业务到达,则网络侧向UE发送拒绝响应,或者UE向网络侧发送拒绝响应;如果没有拒绝响应,则UE进入长休眠周期。
步骤202,判断休眠时间内是否有分组业务到达,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所述判断是指UE返回活动模式后进行判断;所述休眠时间是指长休眠周期中的休眠时间;所述分组业务包括上行和下行分组业务,即UE发送和接收的分组业务。
步骤203,UE进入活动模式收发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UE进入短休眠周期。
所述UE包括连接态和空闲态,对于连接态UE,直接返回活动模式,对于空闲态UE,先进行连接请求与网络侧建立连接;
如果所述分组业务为下行分组业务,即需要UE接收的分组业务,则需要等到休眠时间结束,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或监听广播信道)并接收分组业务;
如果所述分组业务为上行分组业务,即需要UE发送的分组业务,则UE立即从休眠模式返回活动模式并发送分组业务,如果所述UE处于空闲态,则所述UE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与网络侧建立连接并发送分组业务;
需要指出的是,处于休眠模式的UE可以发起位置更新过程,如UE移动过程中,进入新的位置区域。
步骤204,UE重新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
所述UE在当前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这里,所述更长休眠周期为长休眠周期的整倍数,由网络侧通过AS/NAS信令事先通知所述UE。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示例是针对连接态UE向网络侧发送请求的场景,本示例电能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UE向网络侧请求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MTC UE、智能终端;
所述UE主动请求或者用户通过操作UE发送请求。
所述UE请求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UE标识,长休眠周期使能标识。
所述网络侧为基站,和/或MME/SGSN。
所述长休眠周期由网络侧设置并通过RRC信令事先发送到所述UE;
所述长休眠周期是指长DRX和/或DTX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
所述UE为MTC设备时,如果没有显式指示,则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UE根据应用的延时和自身需要判断是否发送请求,例如所述UE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超过长DRX/DTX周期的休眠时间)没有数据分组业务收发,则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
步骤402,网络侧判断是否接受UE请求,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4。
所述网络侧根据应用的延时和自身需要判断是否接受UE请求,例如网络侧应用的延时大于长休眠周期的休眠时间,和/或在长休眠周期的休眠时间有下行数据发送到UE,则网络侧拒绝UE请求。
步骤403,UE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长休眠周期T包括:活动时间Ta和休眠时间Ts,T=Ta+Ts;其中在活动时间Ta内,UE可以发送或接收数据分组业务,如果在Ta内没有分组业务到达,则UE在Ta到期直接进入休眠态;如果在Ta内有分组业务到达,则UE在收发分组业务之后启动定时器T1,如果在T1时间内没有分组业务到达,则当T1到期UE直接进入休眠时间,如果在T1时间内有分组业务到达,则UE收发分组业务后重新启动定时器T1。如图5所示,图中给出了Ta,Ts,T1之间的关系示意。
所述UE在休眠态(休眠时间内)时关闭大部分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但是UE没有关机或者从网络去附着(detach),此时网络侧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直到UE更新位置或发送服务请求为止。
所述UE在休眠态时可以移动,UE的移动可能触发连接态UE的切换过程,例如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下降,UE退出休眠态进行切换。
步骤404,网络侧发送拒绝信息并指示拒绝原因,UE选择进入短休眠周期,流程结束。
所述拒绝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的延时不满足,网络侧有下行数据发送。
所述UE收到拒绝信息后,根据拒绝原因,可以选择进入短休眠周期,例如短休眠周期满足应用的延时要求;
所述UE在一段时间内不允许再次发送同样的请求信息,所述一段时间由网络侧设定并事先通知UE。
步骤405,判断休眠时间内是否有分组业务到达,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8。
所述分组业务到达是指在长休眠周期的休眠时间内到达;
所述分组业务可以是上行或下行分组业务,所述上行分组业务是指UE发送的分组业务,所述下行分组业务是指UE接收的分组业务。
步骤406,UE进入活动模式收发分组业务。
如果是上行分组业务,则UE退出休眠态进入活动态发送分组业务;如果是下行分组业务,则UE等到当前休眠时间结束然后进入活动态监听寻呼信道(或监听广播信道)并接收下行分组业务。
步骤407,分组业务收发结束,UE进入短休眠周期。
所述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所述UE启动定时器T1,如果在T1时间内没有分组业务到达,则当T1到期UE直接进入短休眠时间,如果在T1时间内有分组业务到达,则UE收发分组业务后重新启动定时器T1,直到T1到期UE进入短休眠时间。
所述UE进入短休眠周期的同时,启动定时器T2,当T2到期,UE进入长休眠周期。
步骤408,当前长休眠周期结束,UE重新进入长休眠周期,流程结束。
所述长休眠周期结束,UE进入下一个长休眠周期;所述UE处于连接态,网络侧可以释放RRC连接并在基站删除UE上下文信息,UE进入空闲态;
如果网络侧配置了超过长休眠周期的更长休眠周期,则UE可以进入更长的休眠周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示例是针对网络侧向连接态UE发送节能指示的场景,本示例的电能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网络侧向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侧通过RRC信令向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指示信息;所述RRC信令为系统信息或专用RRC信令;所述节能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UE标识,长休眠使能标识。其中UE标识为特定UE标识或一组UE标识,如低优先级UE。如果长休眠指示信息中没有UE标识,则对应的UE为接收到所述RRC信令的所有UE。
步骤502,UE判断是否进入长休眠,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4。
所述UE根据应用的延时和自身需要判断是否进入长休眠状态,例如UE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或长休眠时间不满足应用的延时,则UE发送拒绝响应。
步骤503,UE进入长休眠周期。
本步骤与步骤40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4,UE发送拒绝响应信息并指示拒绝原因,UE选择进入短休眠周期,流程结束。
所述拒绝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的延时不满足,网络侧有下行数据发送。
所述UE发送拒绝响应后,根据拒绝原因,可以选择进入短休眠周期,例如短休眠周期满足应用的延时要求。
步骤505,判断在休眠时间是否有分组业务到达,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508。
本步骤与步骤40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6,UE收发分组业务。
本步骤与步骤406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7,分组业务收发结束,UE进入短休眠周期。
本步骤与步骤407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8,当前长休眠周期结束,UE重新进入长休眠周期,流程结束。
本步骤与步骤508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能优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示例是针对网络侧向空闲态UE发送长休眠周期指示的场景,本示例的电能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指示信息。
步骤602,UE判断是否进入长休眠,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604。
本步骤与步骤40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3,UE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UE在休眠态时可以移动,UE的移动可能触发空闲态UE的小区重选过程,例如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下降,UE退出休眠态进行切换或小区重选;对于空闲态UE还可能触发位置更新过程,例如新的小区不在UE的跟踪区域TA列表中;所述位置更新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跟踪区域更新(TAU,Tracking Area Update)、路由区域更新(RAU,Routing AreaUpdate)、位置区域更新(LAU,Locating Area Update)。
步骤604,UE发送拒绝响应信息并指示拒绝原因,UE选择进入短休眠周期,流程结束。
所述UE首先向网络发送连接请求,UE进入RRC连接态,UE通过RRC信令向网络侧发送拒绝信息,所述拒绝原因包括但不限于:UE有上行数据发送,应用的延时不满足。
所述UE发送拒绝信息后,根据拒绝原因,可以选择进入短休眠周期,例如短休眠周期满足应用的延时要求。
步骤605,判断在休眠时间是否有分组业务到达,如果是执行步骤606,否则执行步骤608。
本步骤与步骤40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6,UE收发分组业务。
所述UE为空闲态,如果是上行分组业务,则UE退出休眠态向网络侧发送服务请求,与网络建立连接后发送分组业务;如果是下行分组业务,则UE等到当前休眠时间结束然后进入活动态监听寻呼信道(或监听广播信道)并接收下行分组业务。
步骤607,分组业务收发结束,UE进入短休眠周期。
本步骤与步骤407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8,当前长休眠周期结束,UE重新进入长休眠周期,流程结束。
本发明还记载了一种电能优化系统,包括UE和网络侧,其中:
网络侧和UE,用于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
所述UE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或者,所述网络侧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信息;
所述UE还用于,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无分组业务到达所述UE时,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有上行分组业务时,进入活动模式并发送分组业务,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时,等待休眠期结束后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进入短休眠周期;
其中,所述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
所述网络侧还用于,配置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并事先通知给所述UE;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所述UE还用于,在所述活动时间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非连续发送周期、节能定时器的时长周期。
所述UE包括MTC设备和智能终端;对于MTC设备,确定需进入休眠周期而未接收到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时,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所述网络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时,在所述网络侧应用的延时需求不小于长休眠周期引起的延时时,向所述UE发送允许进入长休眠周期确认消息。
所述网络侧还用于,确定所述长休眠周期的长度;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所述UE还用于,以连接态RRC_Connected或空闲态RRC_Idle处于休眠期;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还用于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对于处于RRC_Idle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还用于删除UE上下文信息。
所述网络侧为基站、和/或MME/SGSN。
本发明的电能优化系统是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相关网元的处理功能进行了优化形成的,因此,本发明的电能优化系统可参见现有通信网络结构而理解,改进的相关网元的功能也可参照前述电能优化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处理网元及其相关功能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其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和用户设备UE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或所述网络侧向所述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信息;
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无分组业务到达所述UE时,所述UE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
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有上行分组业务时,所述UE进入活动模式并发送分组业务,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时,所述UE等待休眠期结束后进入活动状态监听寻呼信道或监听广播信道并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所述UE进入短休眠周期;
所述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更长休眠周期由所述网络侧配置,并事先通知给所述UE;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非连续发送周期、节能定时器的时长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包括MTC设备和智能终端;对于MTC设备,确定需进入休眠周期而未接收到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时,MTC设备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时,在所述网络侧应用的延时需求不小于长休眠周期引起的延时时,向所述UE发送允许进入长休眠周期确认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休眠周期的长度由所述网络侧确定;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以连接态RRC_Connected或空闲态RRC_Idle处于休眠期;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对于处于RRC_Idle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删除UE上下文信息。
8.一种电能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UE和网络侧,其中:
网络侧和UE,用于根据应用的延时需求选择长休眠周期;
所述UE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或者,所述网络侧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信息;
所述UE还用于,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无分组业务到达所述UE时,在本次长休眠周期结束后再次进入长休眠周期或更长休眠周期;在长休眠周期休眠时间内,有上行分组业务时,进入活动模式并发送分组业务,有下行分组业务到达时,等待休眠期结束后进入活动状态监听寻呼信道或监听广播信道并接收分组业务;分组业务收发结束后,进入短休眠周期;
其中,所述UE在休眠期间能够进行位置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还用于,配置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并事先通知给所述UE;所述更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所述UE还用于,在所述活动时间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非连续发送周期、节能定时器的时长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包括MTC设备和智能终端;对于MTC设备,确定需进入休眠周期而未接收到进入长休眠周期的指示时,缺省进入长休眠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还用于,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进入长休眠周期的请求信息时,在所述网络侧应用的延时需求不小于长休眠周期引起的延时时,向所述UE发送允许进入长休眠周期确认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还用于,确定所述长休眠周期的长度;所述长休眠周期包括活动时间和休眠时间,在所述活动时间所述UE监听寻呼信道和/或广播信道,收发数据分组业务。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E还用于,以连接态RRC_Connected或空闲态RRC_Idle处于休眠期;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还用于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对于处于RRC_Idle休眠的UE,所述网络侧还用于删除UE上下文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为基站、和/或移动性管理实体MME/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
CN201210358426.5A 2012-09-24 2012-09-24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6869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8426.5A CN103686955B (zh) 2012-09-24 2012-09-24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US14/429,861 US20150215868A1 (en) 2012-09-24 2013-08-19 Electric energy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EP13838128.0A EP2890188B1 (en) 2012-09-24 2013-08-19 Electric energy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PCT/CN2013/081755 WO2014044101A1 (zh) 2012-09-24 2013-08-19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8426.5A CN103686955B (zh) 2012-09-24 2012-09-24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6955A CN103686955A (zh) 2014-03-26
CN103686955B true CN103686955B (zh) 2018-10-16

Family

ID=5032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8426.5A Active CN103686955B (zh) 2012-09-24 2012-09-24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15868A1 (zh)
EP (1) EP2890188B1 (zh)
CN (1) CN103686955B (zh)
WO (1) WO20140441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9479A1 (en) 2014-10-13 2016-04-21 Yandex Europe Ag Method of processing system reques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6072923A1 (en) 2014-11-07 2016-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for enhanced power saving mode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9942854B2 (en) * 2015-06-05 2018-04-10 Apple Inc. Adaptive sleep delay
CN106488473B (zh) * 2015-08-26 202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35304A (zh) * 2015-09-11 2017-03-2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Mtc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76445B (zh) * 2015-12-31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255184B (zh) * 2016-07-28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68763B (zh) * 2016-12-22 2024-03-08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方案
US11050705B2 (en) 2017-03-20 2021-06-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ignaling optimization during short messaging fo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in a mobility network
CN108737119B (zh) * 2017-04-21 2021-0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470077B1 (en) 2018-06-08 2019-1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ssaging centers with rule based adaptive retry profile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9257823B (zh) 2018-08-10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测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12185B (zh) 2019-01-08 2022-07-29 欧芬诺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省电方法
CN111836401A (zh) * 2019-04-18 2020-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072203B (zh) * 2019-05-06 2021-10-19 河南工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方法及收集系统
CN111263337B (zh) * 2020-03-10 2022-06-0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业务时延的物联网终端非连续接收方法
US11902900B2 (en) * 2020-05-29 2024-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UE)-based discontinuous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CN113141626B (zh) * 2021-03-29 2022-08-19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发送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相关装置
CN116318344B (zh) * 2023-02-28 2023-10-24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ue不可达时间的优化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545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起始点确定方法
CN102196508A (zh) * 2010-03-17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实现睡眠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77361B1 (en) * 2000-05-23 2002-11-0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power-down control of wireless terminal
CN101237640B (zh) * 2007-01-30 2014-06-04 世意法(北京)半导体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用于实时服务的睡眠模式控制
US20080232310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Shugong Xu Flexible user equipment-specifi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N101355382A (zh) * 2007-07-27 2009-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休眠模式下的终端与基站保持同步的方法
US20100142485A1 (en) * 2007-08-13 2010-06-10 Eun Jong Lee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8287763B2 (en) * 2007-08-15 2013-08-22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CN101754400B (zh) * 2008-11-28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022578B1 (ko) * 2009-01-06 2011-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 전송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KR20110000479A (ko) * 2009-06-26 2011-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슬립모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14275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entering a low traffic sta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545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不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起始点确定方法
CN102196508A (zh) * 2010-03-17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实现睡眠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0188A4 (en) 2015-08-19
WO2014044101A1 (zh) 2014-03-27
CN103686955A (zh) 2014-03-26
EP2890188B1 (en) 2018-01-17
EP2890188A1 (en) 2015-07-01
US20150215868A1 (en) 2015-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6955B (zh) 电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KR100938754B1 (ko) 비연속 수신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수신 및 전송 방법
US79656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active period starting point for user equipment
US9380532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pag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n extended paging period
US107361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xtended DRX operation based on uplink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125612B (zh) 非连续接收周期同步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205953B (zh) 用于激活终端的睡眠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86952B (zh) 一种节能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网元
CN102754500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JP7150657B2 (ja) ダウン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ータの監視方法、ダウン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ータの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511337A1 (en) A network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a method of intermittent activation of receiving circuitry of a mobile user terminal
KR20080084533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CN106465261A (zh) 用户设备、蜂窝通信网络节点和控制用户设备的操作的方法
US103420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t cell not supporting extended DRX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43633B1 (ko) 단말의 트래픽 패턴에 기반한 무선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66316B (zh) 用户设备不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Khlass et al. On the flexible and performance-enhanc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for 5G NR networks
CN105684526A (zh) 传输发起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状态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RU2634210C2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цикла прерывистого приема (drx)
EP2076081A1 (en)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8937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호출 그룹의 개수를 결정하기 위한장치 및 그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호출 방법
Shantidev et al. A Novel Algorithm for Efficient Paging in Mobile WiMAX
KR20120071705A (ko) 시그널링 부하를 감소시키는 무선 자원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무선 자원 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