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6124A - 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6124A
CN103686124A CN201310300565.7A CN201310300565A CN103686124A CN 103686124 A CN103686124 A CN 103686124A CN 201310300565 A CN201310300565 A CN 201310300565A CN 103686124 A CN103686124 A CN 103686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ewpoint
visual point
vague intensity
parall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05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艾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86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6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22Improving the 3D impression of stereoscopic images by modifying image signal contents, e.g. by filtering or adding monoscopic depth c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44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for flicker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51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所述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模糊强度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构成多视点图像的视点图像的视点和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模糊效果应用单元,用于根据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9月26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10743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利益,其公开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下面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以降低反视立体像(pseudoscopic image)中视差的反向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可通过对由至少两个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空间处理来产生多视点图像或立体图像。
多视点图像等涉及向观看者提供各种视点的图像的3维(3D)图像处理技术。3D图像处理技术通过使用至少两个相机获得相同的3D场景来提供更立体的图像。
由于一组视点在多视点图像中以特定间隔被重复,因此会向位于重复的视点之间的边界处的观看者显示视差被反向的反视立体像。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减小反视立体像中的视差反向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模糊强度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构成多视点图像的视点图像的视点和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模糊效果应用单元,用于根据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可根据基于视点图像的视点的第一模糊强度和基于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的第二模糊强度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可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并基于对象的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可根据对象的视差的增加来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
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N时,模糊强度确定单元可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1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N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
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边界视点的视点1或视点N,模糊强度确定单元可确定第一模糊强度变大。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构成多视点图像的视点图像的视点和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根据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确定的步骤可包括:根据基于视点图像的视点的第一模糊强度和基于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的第二模糊强度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确定的步骤可包括: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并基于对象的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确定的步骤可包括:根据对象的视差的增加来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
确定的步骤可包括:当多视点图像呈现从视点1到视点N时,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1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N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
确定的步骤可包括: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边界视点的视点1或视点N,确定第一模糊强度变大。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并显示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的模糊强度确定器,用于基于形成多视点图像的各种视点的图像的各种视点和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图像的模糊强度;模糊效果应用器,用于根据图像的模糊强度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多视点图像显示器,用于接收已经应用模糊效果的图像,并向观看者显示多个视点。
模糊效果可被应用来减小视差反向。
图像的视差信息可包括每个图像内的对象的深度值之间的视差。
向观看者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点可按照图像的N个视点的组被显示,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
提供第一视点的第一图像和具有第N视点的图像N可以是边界图像,在边界图像中的模糊强度可比边界之间的图像中的模糊强度大。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并显示多视点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形成多视点图像的各种视点的图像的各种视点和图像的视差信息,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确定图像的模糊强度;根据图像的模糊强度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将已经应用模糊效果的图像作为多个视点显示给观看者。
模糊效果可被应用来减小视差反向。
图像的视差信息可包括每个图像内的对象的深度值之间的视差。
向观看者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点可按照图像的N个视点的组被显示,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
提供第一视点的第一图像和具有第N视点的图像N可以是边界图像,在边界图像中的模糊强度可比边界之间的图像中的模糊强度大。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至少一个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实施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的配置;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图像的第一模糊强度之间的关系;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视点图像中对象的屏幕视差与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之间的关系;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应用模糊效果的示例视点图像;
图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应用模糊效果的示例视点图像;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的配置。
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对构成多视点的视点图像(所述视点图像可能为反视立体像)应用模糊效果,并将视点图像提供给多视点图像产生设备110。因此,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防止反视立体像被提供给观看者。这里,多视点图像产生设备(多视点图像产生器)110可通过混合视点图像来产生多视点图像,其中,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已对所述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参照图1,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包括模糊强度确定单元(模糊强度确定器)101和模糊效果应用单元(模糊效果应用器)102。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基于构成多视点图像的视点图像的视点和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模糊强度。
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N时,视点图像的视点可由视点号码(正整数)来指示以用于标识由视点图像呈现的视点。
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可以是关于屏幕视差的信息,指的是当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被呈现在屏幕上时出现的视差。对于在左视点图像与右视点图像之间不具有视差的对象,屏幕视差可以是零,并且屏幕视差可根据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向正或负方向增加。屏幕视差具有正值还是负值可通过根据视差形成3维(3D)效果的方向来确定。例如,当深度值被应用到背景时,背景的屏幕视差可具有负值。当深度值被应用到向着观看者移动的对象时,对象的屏幕视差可具有正值。
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可涉及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深度信息。例如,当视点图像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时,并且当第一对象被呈现为正位于第二对象的前面时,可通过具有零视差的第二对象的深度信息与第一对象的深度信息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对象的视差。例如,当第二对象的深度信息与第一对象的深度信息之间的差相对显著时,将由第一对象呈现的3D效果相对大。因此,第一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会增大。相反,当第二对象的深度信息与第一对象的深度信息之间的差相对较小时,将由第一对象呈现的3D效果相对小。因此,第一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会减小。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基于视点图像的视点的第一模糊强度和基于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的第二模糊强度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例如,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通过对第一模糊强度和第二模糊强度应用乘法或最小化操作来确定视点图像的块值。
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N时,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1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N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
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N时,视点1可被呈现为挨着视点N。因此,视点1和视点N可被定义为边界视点,也就是说,位于重复的视点组之间的边界处的视点。当观看者分别通过左眼和右眼来观看视点N的视点图像和视点1的视点图像时,会产生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被反向显示的反视立体像。
也就是说,随着多视点图像的多视点中的视点越接近边界视点,出现反视立体像的概率会增大。例如,当视点图像之间的距离短时,观看者可分别通过左眼和右眼观看视点N的视点图像和视点2的视点图像。这里,由于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被反向地显示,因此会产生反视立体像。
因此,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作为边界视点的视点1或视点N,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确定视点图像的第一模糊强度变大。对于离边界视点最远的视点N/2,几乎没有出现反视立体像的可能。因此,视点N/2的第一模糊强度可以是零。
另外,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屏幕视差,并基于对象的屏幕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对象的视差的增加来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当包括在视差信息中的屏幕视差是零时,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是零。随着屏幕视差沿着正方向或负方向的增加,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会增加。
屏幕视差是零的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被相同地呈现。因此,虽然反视立体像被产生,使得观看者通过右眼观看左视点图像,但是图像可被呈现为与当观看者通过左眼观看左视点图像时相同。因此,由于在没有应用模糊效果的情况下,对象的视差未改变,因此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可以是零。
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根据由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确定的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这里,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使用各种模糊滤波器。例如,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使用与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有关的模糊滤波器,诸如,高斯滤波器。
另外,当出现反视立体像时,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减小相应的视点图像或相应的对象的视差,从而最小化视差反向。也就是说,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基于由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确定的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来应用能够减小相应的视点图像或相应的对象的视差的其他效果。
也就是说,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通过对视点图像和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应用模糊效果来减小视差,以最小化反视立体像中的视差反向,其中,所述视点图像和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可能为反视立体像(其中,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视差反向)。
图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
根据图2,在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中,相同视点组被以9为间隔来重复。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可按照从视点1到视点9的顺序从左向右在视点1到视点9上输出3D图像。
如图2所示,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可使用面板和透镜板(lenticularSheet)或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来产生多个视点。
由于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通过多个视点输出图像,所以观看者可在各个位置欣赏由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输出的图像。
这里,在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中,由于包括在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中的透镜板的光学特性,视点组可按照特定间隔被重复。位于重复视点组之间的边界的观看者会无法正确地欣赏输出图像。
例如,当观看者210位于视点3与视点4之间时,观看者可通过左眼观看与视点3相应的左视点图像211,并通过右眼观看与视点4相应的右视点图像212,从而观看3D图像。
然而,当观看者220位于视点9和视点1时,观看者220会通过左眼观看与视点9相应的右视点图像221,并通过右眼观看与视点1相应的左视点图像222。
因此,为了观看者220观看正确的3D图像,需要在视点9输出左视点图像,而需要在视点1输出右视点图像。
然而,由于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200按照从视点1到视点9的顺序从左向右输出视点,因此会在视点9输出右视点图像,并会在视点1输出左视点图像。
因此,观看者200会观看具有反向视差的反视立体像。
这里,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对由视点9呈现的右视点图像211和由视点1呈现的左视点图像222中具有不同视差的对象应用模糊效果,从而最小化视差反向。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图像的第一模糊强度之间的关系。
如图3所示,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9时,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1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9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
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9时,如图2中所示,视点1可被呈现为挨着视点9。因此,视点1和视点9可被定义为边界视点,也就是说,位于重复的视点组之间的边界处的视点。当观看者分别通过左眼和右眼观看视点9的视点图像和视点1的视点图像时,会产生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被反向显示的反视立体像。
因此,如图3所示,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作为边界视点的视点1或视点9,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确定视点图像的第一模糊强度变大。
这里,由于视点5离边界视点最远,因此在视点5会几乎没有出现反视立体像的可能。因此,视点5的第一模糊强度可以是零。
另外,在图3中,可通过多视点图像确定与视点相应的第一模糊强度。具体地说,假设位于多视点的中间的视点的第一模糊强度是零,第一模糊强度根据视点向着1或N的增加而增加,图3的曲线的梯度可根据多视点图像来变化。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视点图像中对象的屏幕视差与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之间的关系。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屏幕视差,并基于对象的屏幕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详细说来,如图4中所示,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对象的视差的增加来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当包括在视差信息中的屏幕视差是零时,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是零。随着屏幕视差沿着正方向或负方向增加,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的视差可增加。
另外,由于屏幕视差是零的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被相同地呈现,所以虽然反视立体像被产生,使得观看者通过右眼观看左视点图像,但是所述图像可被呈现为与当观看者通过左眼观看左视点图像时相同。因此,由于在没有模糊效果的情况下,对象的视差未变化,因此,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可以是零。
在图4中,另外,可通过多视点图像确定与屏幕视差相应的第二模糊强度。详细说来,假设当屏幕视差是零时,第二模糊强度是零,并且第二模糊强度根据视点沿着正方向或负方向的增加而增加,则图4的曲线的梯度可根据多视点图像来变化。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应用模糊效果的示例视点图像。
在图5中,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来按照不同的方式应用模糊效果。
图5的第一视点图像510表示图2的视点5的视点图像。图5的第二视点图像520表示图2的视点9的视点图像。
这里,如图2中所示,视点5离边界视点最远。因此,由于如图3所示在视点5的第一模糊强度是零,因此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对第一视点图像510应用模糊强度被设置为零的模糊效果。
当模糊强度是零时,这指示模糊效果是零。如图5所示,由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输出的第一视点图像511可与应用模糊效果之前相同。
相反,如图3所示,在视点9的模糊强度会最大。因此,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对第二视点图像520应用模糊强度被设置为最大值的模糊效果。因此,如图5中所示,由于模糊效果,由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输出的第二视点图像521可具有减小的视差。
当第二视点图像520是深度值被应用于背景的视点图像时,在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中与背景相应的山和树的屏幕视差会较大,而车522的屏幕视差会是零。这里,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不对第二视点图像520中不具有视差反向的车522应用模糊效果,从而防止车522被模糊。
图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应用模糊效果的示例视点图像。
在图6中,根据对象的屏幕视差按照不同方式应用模糊效果。
图6的视点图像610可以是深度值被应用于背景的视点图像。在视点图像610中,位于最前面位置的人611的屏幕视差是零,位于中间位置的车612的屏幕视差为中间值,位于最后位置的山和树613的屏幕视差最大。
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不同地对人611、车612以及山和树613应用模糊效果。详细说来,当出现反视立体像时,具有最大屏幕视差的山和树613具有最大程度的视差反向,并因此无法被观看者识别。因此,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对山和树613应用强的模糊效果来减小屏幕视差。因此,当出现反视立体像时,视差反向的程度可被减小。
因此,在由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输出的视点图像620中,模糊效果可不被应用于人611,中等程度的模糊效果可被应用于车612,强程度的模糊效果可被应用于山和树613。
也就是说,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100可通过根据对象的屏幕视差不同地应用模糊效果来减小视差反向,使得屏幕视差未反向的人611可被清楚地显示,而屏幕视差很大程度上反向的山和树613被高度模糊。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
在操作710中,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基于视点图像的视点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
例如,当多视点图像呈现视点1到视点N时,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1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N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详细地,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作为边界视点的视点1和视点N,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确定视点图像的第一模糊强度变大。
在操作720中,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基于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屏幕视差,并基于对象的屏幕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详细说来,随着对象的视差变大,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当包括在视差信息中的屏幕视差是零时,相应的对象在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不具有视差。随着屏幕视差沿着正方向或负方向增加,对象的视差在多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中会增加。因此,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通过应用图4中对象的屏幕视差来确定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
在操作730,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根据在操作710中确定的第一模糊强度和在操作720中确定的第二模糊强度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例如,模糊强度确定单元101可通过对第一模糊强度和第二模糊强度应用乘法或最小化操作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在操作740,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根据在操作730中确定的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这里,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使用各种模糊滤波器。例如,模糊效果应用单元102可使用与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有关的模糊滤波器,诸如高斯滤波器。
也就是说,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可通过对视点图像和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应用模糊效果来减小视差,以最小化反视立体像中的视差反向,其中,所述视点图像和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可能为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视差被反向的反视立体像。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被记录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其中,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由计算装置(诸如,计算机)实施的用于实现各种操作的程序指令。所述计算装置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介质也可单独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可包括与程序指令结合的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记录在介质上的程序指令可以是针对实施例的目的而特别设计和构造的程序指令,或者它们可以是对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公知的且可用的种类的程序指令。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介质,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介质,诸如,CD-ROM盘和DVD;磁光介质,诸如,光盘;以及专门配置为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介质可以是用于传输指定程序命令和数据结构的信号的传输介质,诸如,光线、金属线或包括载波的波导。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机器代码(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和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更高级代码的文件两者。所述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是分布式网络,使得程序指令按照分布式方式被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装置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被实现在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描述的硬件单元可被配置为充当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以便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操作,反之亦然。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进行改变,其中,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的模糊强度确定器,用于基于构成多视点图像的视点图像的视点和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模糊效果应用器,用于根据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模糊强度确定器根据基于视点图像的视点的第一模糊强度和基于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的第二模糊强度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模糊强度确定器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并基于对象的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模糊强度确定器根据对象的视差的增加来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其中,当多视点图像呈现第一视点到视点N时,模糊强度确定器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第一视点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N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设备,其中,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边界视点的第一视点或视点N,模糊强度确定器确定第一模糊强度变大。
7.一种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基于构成多视点图像的视点图像的视点和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根据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对视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
根据基于视点图像的视点的第一模糊强度和基于视点图像的视差信息的第二模糊强度来确定视点图像的模糊强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
基于视差信息来识别包括在视点图像中的对象的视差,并基于对象的视差来确定第二模糊强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
根据对象的视差的增加来增加对象的第二模糊强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
当多视点图像呈现第一视点到视点N时,根据视点图像的视点与第一视点之间的差或视点图像的视点与视点N之间的差来确定第一模糊强度,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视点图像处理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
随着视点图像的视点越接近边界视点的第一视点1或视点N,确定第一模糊强度变大。
13.一种用于处理并显示多视点图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的模糊强度确定器,用于基于形成多视点图像的各种视点的图像的各种视点和图像的视差信息来确定图像的模糊强度;
模糊效果应用器,用于根据图像的模糊强度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多视点图像显示器,用于接收已经应用模糊效果的图像,并向观看者显示多个视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模糊效果被应用来减小视差反向,其中,图像的视差信息包括每个图像内的对象的深度值之间的视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向观看者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点按照图像的N个视点的组被显示,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提供第一视点的第一图像和具有第N视点的图像N是边界图像,其中,在边界图像中的模糊强度比边界之间的图像中的模糊强度大。
16.一种用于处理并显示多视点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形成多视点图像的各种视点的图像的各种视点和图像的视差信息,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确定图像的模糊强度;
根据图像的模糊强度对图像应用模糊效果;
将已经应用模糊效果的图像作为多个视点显示给观看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模糊效果被应用来减小视差反向,其中,图像的视差信息包括每个图像内的对象的深度值之间的视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向观看者显示的图像的多个视点按照图像的N个视点的组被显示,其中,N是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提供第一视点的第一图像和具有第N视点的图像N是边界图像,其中,在边界图像中的模糊强度比边界之间的图像中的模糊强度大。
CN201310300565.7A 2012-09-26 2013-07-17 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036861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07430A KR20140043264A (ko) 2012-09-26 2012-09-26 다시점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2-0107430 2012-09-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6124A true CN103686124A (zh) 2014-03-26

Family

ID=49035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0565.7A Pending CN103686124A (zh) 2012-09-26 2013-07-17 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85296A1 (zh)
EP (1) EP2713613A3 (zh)
KR (1) KR20140043264A (zh)
CN (1) CN1036861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084A (zh) * 2015-05-21 2016-1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多视点图像产生方法
CN111656776A (zh) * 2018-01-30 2020-09-1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5448B2 (en) * 2013-01-31 2015-12-15 Here Global B.V. Stereo panoramic images
US9716879B2 (en) * 2014-07-15 2017-07-2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view 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8076291A (zh) * 2017-12-28 2018-05-25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数据的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13366527A (zh) * 2019-01-31 2021-09-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图像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WO2021145715A1 (en) 2020-01-16 2021-07-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videos
CN116391223A (zh) * 2020-10-27 2023-07-04 索尼集团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512A (zh) * 2004-03-12 2007-03-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视图显示设备
WO2011118084A1 (ja) * 2010-03-24 2011-09-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2300112A (zh) * 2010-06-24 2011-12-28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449534A (zh) * 2010-04-21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立体影像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2918A1 (de) * 1993-04-14 1994-10-20 Hertz Inst Heinrich Wiedergabeeinrichtung
JP2891177B2 (ja) * 1996-04-30 1999-05-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
US7092003B1 (en) * 1999-01-21 2006-08-15 Mel Siegel 3-D imaging arrangements
JP5138031B2 (ja) * 2007-05-11 2013-02-06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深度関連情報を処理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FR2917845B1 (fr) * 2007-06-19 2011-08-19 Christophe Brossier Procede de visualisation d'une sequence d'images produisant une sensation de relief
KR20110015452A (ko) * 2008-06-06 2011-02-15 리얼디 인크. 입체 이미지의 블러 향상
JP5450643B2 (ja) * 2010-05-25 2014-03-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269027B2 (ja) * 2010-09-30 2013-08-21 株式会社東芝 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512A (zh) * 2004-03-12 2007-03-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视图显示设备
WO2011118084A1 (ja) * 2010-03-24 2011-09-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2449534A (zh) * 2010-04-21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立体影像显示方法
CN102300112A (zh) * 2010-06-24 2011-12-28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0084A (zh) * 2015-05-21 2016-1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多视点图像产生方法
CN106170084B (zh) * 2015-05-21 202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视点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多视点图像产生方法
CN111656776A (zh) * 2018-01-30 2020-09-1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US11386527B2 (en) 2018-01-30 2022-07-12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or and imaging process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85296A1 (en) 2014-03-27
EP2713613A3 (en) 2014-07-30
KR20140043264A (ko) 2014-04-09
EP2713613A2 (en)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6124A (zh) 用于处理多视点图像的设备和方法
CN102572485B (zh) 一种自适应加权立体匹配算法、立体显示采集装置及系统
US109500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rendering
US7982733B2 (en) Rendering 3D video images on a stereo-enabled display
US20120113219A1 (en) Image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KR101851180B1 (ko) 2차원 화상의 재투영의 형태학적 안티 에일리어싱
CN103795998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CN106327454A (zh) 合成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98250B (zh) 一种vr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2404592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US8619094B2 (en) Morphological anti-aliasing (MLAA) of a re-projection of a two-dimensional image
WO2011030399A1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EP298108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image
CN10282129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2693552A (zh) 数字内容的2d转3d的方法及装置
WO2008152607A1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pth-related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CN103026387A (zh) 用于从单一的图像生成多视图像的方法
US20110116706A1 (en)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apparatus estimating disparity of three view images
CN102708570A (zh) 获取深度图的方法及装置
Ju Jeong et al. 13.3: efficient direct light‐field rendering for autostereoscopic 3D displays
US201601630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mage
Son et al. Basic image cell in contact-type multiview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ystems
CN105913379A (zh) 虚拟现实终端及其图片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1931825B (zh) 一种自由视角视频流中3d目标显示方法
KR101767299B1 (ko) 홀로그래픽 복원 영상 재현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