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4989B -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4989B
CN103684989B CN201310658943.9A CN201310658943A CN103684989B CN 103684989 B CN103684989 B CN 103684989B CN 201310658943 A CN201310658943 A CN 201310658943A CN 103684989 B CN103684989 B CN 103684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ersonal information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8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4989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589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4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4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4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4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4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得发布个人信息的过程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终端设备各种应用程序的功能越来越与人们的日常生产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一般也会接入互联网,从网络下载或者浏览器一些信息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用户可能具有将一些个人信息分享给其他用户的需求,例如,人们经常需要将终端设备上制作的个人信息,包括拍摄的照片、视频,或者编写的文档等分享给其他用户等等。
在现有技术的实现方式中,用户一般需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邮件等系统将其个人信息发送给指定的用户。但是,这种信息分享一般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分享,并且局限于在已知通信地址信息的用户间分享,而无法分享给更多的陌生用户。为此,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网站能够允许用户上传其个人信息,用户可以选择将其个人信息上传到指定的网站服务器上,由网站服务器为个人信息生成访问网址,用户再将网址分享给其他用户,或者其他用户在该网站中也可以直接获取到该访问网址,这样,其他用户可以利用该访问网址从对应的网站服务器中查看或者下载该用户上传的个人信息。但是在具体实现时,每次当用户需要上传其个人信息时,都需要用户首先手动的选择需要上传到哪个网站服务器,或者先选择网站服务器进行登录,然后才能进行个人信息的上传。因此,实现的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能够使得发布个人信息的过程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可选地,所述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可选地,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包括: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可选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可选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装置包括:
体征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个人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可选地,所述个人信息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可选地,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账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可选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可选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将用户的体征信息与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关联起来,这样,在用户使用其体征信息在终端设备中执行了开机或者解锁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又需要发布其个人信息,就不需要首先进入具体的社交网络等界面,而是直接指定其需要发布的个人信息即可,相应的,就可以根据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个人信息发布到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上。因此,发布个人信息的过程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更快速高效的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到服务器,可以预先保存该用户需要上传到的网络地址,在用户选择了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将个人信息上传到该网络地址,而不需要用户再进行手动的选择;但是,同一个终端设备可能会被不同的用户使用,为了避免造成误传等现象,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上传之前对用户的身份首先进行验证。具体在进行验证时,考虑到现有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一般可以内置或者外置用户的体征信息采集设备,而用户的体征信息又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使得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方法可以不依赖于各种人造的和附加的物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用来证明自身的恰恰是人本身,由于这些生物密钥不会丢失、不会遗忘,很难伪造和假冒,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就是基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用程序的行为进行验证。同时,又考虑到用户在开机或者解锁等过程中,可能已经使用用户体征信息进行验证过,因此,为了避免用户重复执行多次验证而显得繁琐,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直接利用用户在开机或者解锁过程中输入的用户体征信息进行验证。下面对具体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支持对开机或者解锁的验证过程,移动终端中可以预设已授信的用户体征信息,也就是说,可以要求用户预先通过用户体征信息采集设备输入其用户体征信息,例如录入指纹等,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作为验证的基准信息保存在移动通信终端本地的指定位置处。当然,为了避免信息被窃取,还可以将保存的用户体征信息进行加密后再进行保存。另外,用户体征信息包括多种,例如指纹信息、掌纹、视网膜血管图、虹膜、面孔、声音或红外温谱图,等等。具体保存何种体征信息可以是预先约定好的,例如,预先约定了使用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则预先要求用户录入其指纹信息即可。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综合多个方面的用户体征信息进行验证,例如,可以用指纹信息与声音一起进行验证,只有当两者用户体征信息均匹配时,才通过验证,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验证的有效性。
另外,除了保存用户体征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保存该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体征信息与网络地址之间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如果不同的用户共用同一台终端设备,则可以使用不同的用户体征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开机或者解锁,同时也对应不同的网络地址。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的用户可以将各自的个人信息发布到自己指定的网络地址中,而不至于出现某个用户将其个人信息发布到其他用户的网络地址的情况。其中,对于某一用户而言,其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发布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可以是用户手动设置的,或者,也可以是帮助用户生成的,具体的,可以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利用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后续就可以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比如用户登录社交网络后弹出提示,可以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快捷发布,如果用户同意,则将社交网络的网络地址、账户密码保存,最后,还可以在社交网络的服务器端为开启本功能的用户开通一个网址,比如某用户是qihu,开通后就有了这个用户的专用网址:www.XXXX.com/qihu。也就是说,在网站服务器需要用户登录后才能上传的情况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个人信息的快捷上传,而不需要用户首先进入到具体的社交网络的用户界面之后再执行上传操作。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如前文所述,该方法的实现前提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具体的,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可以调取系统的用户体征信息验证接口对用户体征信息进行验证。例如,预先保存的用户体征信息是指纹信息,则可以接收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中内置或者外置的指纹采集设备输入的指纹信息。
S102: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接收到用于开机或者解锁的用户体征信息之后,就可以使用接收到的用户体征信息与预先保存的作为基准的用户体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可以执行开机或者解锁操作。其中,具体如何基于用户体征信息进行匹配以及是否匹配成功的判断,可以参见已有技术中的实现,这里不再详述。
在执行了开机或者解锁之后,就可以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当然,用户可能不是在开机或者解锁之后就马上有个人信息需要上传,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描述仅用于限定两个动作的先后顺序。具体在确定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时,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具体可以是首先接收用户录入的个人信息,然后将录入的个人信息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其中,录入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或者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比如用拍照软件产生的影像文件、用录音软件产生的音频文件,都可以默认为是用户录入的个人信息,也就是说,接收用户录入的个人信息包括了:通过应用程序界面录入信息、悬浮窗录入信息、拍照产生照片(照片就是个人信息,拍照的动作可以理解为用户录入的行为),等等。另外,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还可以是终端设备本地文件夹中已经生成的文件等。从数据类型角度而言,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比如心情短语、个人的照片、录像等等。
S103: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在确定了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之后,由于预先已经获知了当前用户的用户体征信息,因此,就可以直接将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然后将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用户不再需要手动进入具体的网站界面等,就可以直接选择个人信息,发布到对应的网站服务器中进行保存,因此,相当于现有技术而言,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提供上传个人信息的实现效率。
将个人信息传输到网络地址后,网络服务器可以将这个个人信息生成一个新的网址,比如www.XXXX.com/qihu/131204001,于是可以把这个网址返回给用户,或者直接发送给指定的通信对象。也就是说,服务器可以把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自己,用户可以将网址转发给好友,比如产生了一个视频,不需要一个一个传给其他好友,通过这种方式,其他好友接到网址后直接登录网址,就可以下载视频,而不需要用户向多个好友逐一发送视频了;第二种形态,就是用户把个人信息发布到网址的同时,还包括新网址的发布对象,然后网络服务器就把新网址的url直接发送给指定的好友(通过短信、网络账户等方式发送),好友直接收到新的网址后就可以直接查看里面的个人信息资源了。
总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用户的体征信息与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关联起来,这样,在用户使用其体征信息在终端设备中执行了开机或者解锁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又需要发布其个人信息,就不需要首先进入具体的社交网络等界面,而是直接指定其需要发布的个人信息即可,相应的,就可以根据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个人信息发布到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上。因此,发布个人信息的过程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参见图2,该装置可以包括:
体征信息接收单元201,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个人信息确定单元202,用于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203,用于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具体实现时,所述个人信息确定单元202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账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203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或者,在另一种方式下,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总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用户的体征信息与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关联起来,这样,在用户使用其体征信息在终端设备中执行了开机或者解锁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又需要发布其个人信息,就不需要首先进入具体的社交网络等界面,而是直接指定其需要发布的个人信息即可,相应的,就可以根据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个人信息发布到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上。因此,发布个人信息的过程更为快捷方便,效率更高。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A1、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A2、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A3、如A1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A4、如A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包括: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A5、如A1所述的方法,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A6、如A1所述的方法,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B7、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装置包括:
体征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个人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B8、如B7所述的装置,所述个人信息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B9、如B7所述的装置,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B10、如B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账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B11、如B7所述的装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B12、如B7所述的装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Claims (12)

1.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包括: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7.一种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装置,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预先保存有授信的、用于开机或解除锁屏验证的用户体征信息,以及与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所述装置包括:
体征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开机或者解除锁屏的过程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
个人信息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通过并进行开机或解除锁屏后,确定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信息传输单元,用于根据验证本次开机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对应的网络地址,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个人信息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其他应用程序或悬浮窗录入的数据,将所述录入的数据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或者,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指定应用程序生成的文件,将所述生成的文件确定为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用户指定的需要上传的个人信息,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或视频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账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用户登录到某社交网络的状态并接收到用户的许可的状态下,获取该社交网络的网址以及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及密码信息;
保存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社交网络的网址、该用户在该社交网络中的账户信息以及该社交网络中的网址生成规则,生成用于保存用户发布的个人信息的网络地址,并保存用户体征信息与该网络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该网络地址以及保存的密码信息,将所述个人信息传输至该网络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提供给用户。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个人信息之后,为所述个人信息生成的新的网址,并将该新的网址发送给用户指定的其他通信对象。
CN201310658943.9A 2013-12-06 2013-12-06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684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8943.9A CN103684989B (zh) 2013-12-06 2013-12-06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8943.9A CN103684989B (zh) 2013-12-06 2013-12-06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4989A CN103684989A (zh) 2014-03-26
CN103684989B true CN103684989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32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8943.9A Active CN103684989B (zh) 2013-12-06 2013-12-06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49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0021A (zh) * 2015-03-02 2015-06-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解锁方法及系统
CN105069337B (zh) * 2015-07-15 2017-11-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掌生物信息的解锁屏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8259548B (zh) * 2017-04-10 2020-12-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及任务处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219A (zh) * 2009-05-05 2009-09-30 汤淼 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01616183A (zh) * 2009-07-14 2009-12-30 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202502503U (zh) * 2012-01-16 2012-10-24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指纹密码管理系统
CN103220368A (zh) * 2013-05-18 2013-07-24 鹤山世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云端信息共享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219A (zh) * 2009-05-05 2009-09-30 汤淼 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01616183A (zh) * 2009-07-14 2009-12-30 深圳市零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电子数据资源的安全保存与分享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202502503U (zh) * 2012-01-16 2012-10-24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指纹密码管理系统
CN103220368A (zh) * 2013-05-18 2013-07-24 鹤山世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云端信息共享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4989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404019A1 (en) Mutual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system with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of active man-in-the-middle browser attacks, phishing, and malware and other security improvements
CN105378744B (zh) 在企业系统中的用户和设备认证
CN105379223B (zh) 管理对企业资源的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EP2113858A1 (en) Remotable information cards
EP2894891B1 (en) Mobile token
CN110492990A (zh) 区块链场景下的私钥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77573A (zh) 具有密钥的资源定位符
US20070140489A1 (en) Secure and anonymous storage and accessibility for sensitive data
US20170371625A1 (en)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US10673846B2 (en) Pressure-based authentication
FR3048530B1 (fr) Systeme ouvert et securise de signature electronique et procede associe
Murray et al. Cloud service security & application vulnerability
WO2015142968A1 (en) Providing multi-level password and phishing protection
CN103684989B (zh) 从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传个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bdelrazig Abubakar et al. Blockchain-based identity and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MQTT protocol
CN107005558B (zh) 基于位置的用户歧义消除
US8881256B1 (en) Portable access to auditing information
Reimair et al. WebCrySIL-web cryptographic service interoperability layer
Kalyankar et al. Aadhaar enabled secure private cloud with digital signature as a service
Moses et al. A security ensemble framework for securing the file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Reimair et al. CrySIL: Bringing Crypto to the Modern User
Li Context-Aware Attribute-Based Techniques for Data Security and Access Control in Mobile Cloud Environment
Mitchell Security concerns in accessing naval e-learning with personal mobile devices
Vigo, Jr Inside Job
Qaddour Multifact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for Cloud Compu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0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