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3469B -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3469B
CN103683469B CN201210364558.9A CN201210364558A CN103683469B CN 103683469 B CN103683469 B CN 103683469B CN 201210364558 A CN201210364558 A CN 201210364558A CN 103683469 B CN103683469 B CN 103683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battery
turn
state
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4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3469A (zh
Inventor
田卿
张云龙
胡小明
李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eber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ebert Corp filed Critical Liebert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64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3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3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3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3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3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间断电源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以及,在任一时刻,将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通过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继电器实现UPS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动作的延时性及离散性所导致的继电器存在共通或粘连的问题,提高了UPS输入切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PS(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不间断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UPS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同时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如事故停电)时,UPS通过机内电池的电能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由此可知,在UPS中,市电和电池的输入切换直接决定了UPS输出的电源质量和连续性,是UPS可靠性的重要部分。
目前,UPS的输入切换大多采用SCR(SiliconControlledRectifier,可控硅或称晶闸管)实现,所述SCR包括市电SCR和电池SCR。在采用SCR实现UPS的输入切换时,由于SCR离散性小、切换可靠性高,因而使得在实现UPS输入切换的过程中,市电和电池共通的可能性较小且切换时间较短。但是,由于SCR在整机工作的过程中会持续流过大电流、功耗较大,会严重影响到UPS的整机效率;且由于SCR功耗较大、需要体积较大的散热器,导致SCR的成本较高,同时导致其并不能满足UPS功率密度越来越高的需求。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小功率UPS逐渐采用继电器来取代SCR作为输入切换的器件。与采用SCR来实现UPS的输入切换相比较,在采用继电器来实现UPS的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功耗较小,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UPS的整机效率(可以提高0.5%~0.7%左右);同时由于继电器并不需要配置散热器来降低其功耗、体积较小,因而还能够达到节省空间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采用继电器来实现UPS的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例如:继电器的动作具有延时性(动作时间有延时,从执行关断操作(将电路断开)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具有一定延时时长、或者从执行导通操作(将电路闭合)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具有一定延时时长)和离散性(延时时长不固定,从几毫秒到几十毫秒等),导致采用继电器来实现UPS的输入切换时,输入切换的动作不易控制且很可能存在电池继电器与市电继电器共通(同时处于实际导通状态)的风险;另外,当继电器在流过电流的情况下关断、或者在导通时承受较大的电流尖峰,都可能导致继电器的粘连,使得UPS输入切换控制失效,更有甚者,会导致继电器损坏或者炸机,严重影响UPS输入切换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继电器进行UPS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动作的延时性及离散性所导致的继电器存在共通或粘连的问题。
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包括:
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以及,
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
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以及,在任一时刻,将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通过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继电器实现UPS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动作的延时性及离散性所导致的继电器存在共通或粘连的问题,提高了UPS输入切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UPS的输入切换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将市电关闭、但不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将电池关闭、但不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单向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一;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二;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三;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即确保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不带电关断),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即确保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导通时没有较大的电流冲击),以及,在任一时刻,将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也就是说,当市电继电器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与其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或者,市电继电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均处于实际关断状态,即确保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不共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继电器实现UPS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动作的延时性及离散性所导致的继电器存在共通或粘连的问题,提高了UPS输入切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的主要原理为: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以及,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进一步地,由于在UPS中,UPS的输入切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市电向电池切换;(2)将市电关闭、但不向电池切换;(3)电池向市电切换;(4)将电池关闭、但不向市电切换,因此,相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市电向电池切换):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在将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市电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UPS的输入切换拓扑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UPS的输入切换拓扑结构示意图为现有技术,本处以三相全桥整流器为例),其中,UPS采用三相输入,整流器(Rectifier,简写为Rec)11(包括三相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全桥、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感以及电流检测器件等)和电池放电器(Discharge,简写为Dischg)11’共用电路,且市电三相输入(分别为MaininputA、MaininputB、MaininputC,分别简写为mA、mB、mC)和电池输入(其正负端可以分别表示为Batteryinput+、Batteryinput-,分别简写为Bat+、Bat-)均采用继电器(其中,市电三相输入mA、mB、mC分别对应市电继电器(MainRelay)121、市电继电器122、市电继电器123,电池输入对应电池继电器(BatRelay)131、电池继电器132、电池继电器133,且市电继电器121与电池继电器131相对应、市电继电器122与电池继电器132相对应、市电继电器123与电池继电器133相对应),另外,所述UPS的输入切换拓扑结构中还包括若干电感、电阻以及电容等器件;由图2所示的UPS的输入切换拓扑结构示意图可知,三相输入UPS中可以包含三个市电继电器以及三个电池继电器。
具体地,在本步骤101中,在将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市电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UPS中该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Opendelay,也可称为开路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该市电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即,接收到关断操作指令的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市电继电器的延时时长存在离散性,因此,在确定该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和统计,得到位于一定数值区间的多个关断延时时长数值,其中,所得到的该市电继电器的多个关断延时时长并不一定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关断延时时长(Opendelay)为所得到的该市电继电器的多个关断延时时长中的最小值)。
第二步: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1(具体可参见图3所示的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关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的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发波,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1不大于该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
也就是说,通过统计该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控制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位于关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之后,从而使得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该市电继电器中电流为零,避免该市电继电器的粘连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关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但是,为了减少市电向电池切换的切换时间,防止母线过度跌落,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1内,再关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从而使得利用继电器进行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过程时,操作更为合理,在保证切换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切换的效率。
步骤102:在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将UPS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
具体地,在本步骤102中,需要确定UPS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该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即,接收到导通操作指令的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池继电器的延时时长存在离散性,因此,在确定该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和统计,得到位于一定数值区间的多个导通延时时长数值,其中,所得到的该电池继电器的多个导通延时时长并不一定相等。
进一步地,当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与其对应的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2(具体可参见图3所示的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2不小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的大于设定时长T2的任一时刻,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但是,为了减少市电向电池切换的切换时间,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的设定时长T2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从而使得利用继电器进行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过程时,操作更为合理,在保证切换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切换的效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UPS中各市电继电器以及各电池继电器均为具有相同参数的继电器,即其均具有处于相同范围的关断延时时长或导通延时时长,但是,UPS中各市电继电器与各电池继电器的参数也可能并不一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再有,需要说明的是,UPS中各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通常大于或等于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但特殊地,各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也可以小于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特殊地,当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设定时长T2’(具体可参见图3所示的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2’不大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任一时刻,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但是,为了减少市电向电池切换的切换时间,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设定时长T2’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从而使得利用继电器进行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过程时,操作更为合理,在保证切换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切换的效率。
步骤103:在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电池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具体地,在本步骤103中,在将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电池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UPS中该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该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即,接收到导通操作指令的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导通延时时长(Closedelay,也可称为闭合延时时长)为所得到的该电池继电器的多个导通延时时长中的最大值)。
第二步: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3(具体可参见图3所示的市电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之后,进行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3不小于该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步骤101~103可以得知,在进行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过程中,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处于实际导通状态。
第二种情况(将市电关闭、但不向电池切换):
在第二种情况时,所述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在将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市电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
具体地,在本步骤201中,在将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市电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UPS中该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该市电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
第二步: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1(具体可参见图4所示的将市电关闭、但不向电池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关闭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1不大于该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201与第一种情况下的步骤101的内容基本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第三种情况(电池向市电切换):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针对UPS中的任一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电池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
具体地,在本步骤301中,在将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电池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UPS中该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该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即,接收到关断操作指令的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池继电器的延时时长存在离散性,因此,在确定该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和统计,得到位于一定数值区间的多个关断延时时长数值,其中,所得到的该电池继电器的多个关断延时时长并不一定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关断延时时长(Opendelay)为所得到的该电池继电器的多个关断延时时长中的最小值)。
第二步: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4(具体可参见图6所示的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关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4不大于该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
也就是说,通过统计该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控制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位于关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之后,从而使得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该电池继电器中电流为零,避免该电池继电器的粘连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关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但是,为了减少电池向市电切换的切换时间,防止母线过度跌落,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4内,再关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从而使得利用继电器进行UPS从电池向市电切换的过程时,操作更为合理,在保证切换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切换的效率。
步骤302:在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将UPS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
具体地,在本步骤302中,需要确定UPS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该市电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即,接收到导通操作指令的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市电继电器的延时时长存在离散性,因此,在确定该市电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时,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和统计,得到位于一定数值区间的多个导通延时时长数值,其中,所得到的该市电继电器的多个导通延时时长并不一定相等。
进一步地,当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与其对应的市电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5(具体可参见图6所示的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5不小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的大于设定时长T5的任一时刻,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但是,为了减少电池向市电切换的切换时间,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的设定时长T5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从而使得利用继电器进行UPS从电池向市电切换的过程时,操作更为合理,在保证切换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切换的效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UPS中各市电继电器以及各电池继电器均为具有相同参数的继电器,即其均具有处于相同范围的关断延时时长或导通延时时长,但是,UPS中各市电继电器与各电池继电器的参数也可能并不一致,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再有,需要说明的是,UPS中各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通常大于或等于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但特殊地,各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也可以小于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任何限定。
特殊地,当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设定时长T5’(具体可参见图6所示的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5’不大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任一时刻,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但是,为了减少电池向市电切换的切换时间,较优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设定时长T5’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从而使得利用继电器进行UPS从电池向市电切换的过程时,操作更为合理,在保证切换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切换的效率。
步骤303:在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市电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具体地,在本步骤303中,在将该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市电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UPS中该市电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该市电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即,接收到导通操作指令的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导通延时时长(Closedelay)为所得到的该市电继电器的多个导通延时时长中的最大值)。
第二步: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6(具体可参见图6所示的电池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之后,进行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6不小于该市电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步骤301~303可以得知,在进行UPS从电池向市电切换的过程中,针对该UPS中的任一电池继电器以及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在任一时刻,该电池继电器以及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处于实际导通状态。
第四种情况(将电池关闭、但不向市电切换):
在第四种情况时,所述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针对UPS中的任一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电池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
具体地,在本步骤401中,在将该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电池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UPS中该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该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
第二步: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设定时长T4(具体可参见图7所示的将电池关闭、但不向市电切换情况下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内,关闭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其中,所述设定时长T4不大于该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401与第三种情况下的步骤301的内容基本相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由于在某些恶劣切换情况下,如输入低压、输出突加整流性重载、母线短路或者拉弧等,母线电压瞬间会有较大的跌落,此时,即时在市电继电器关断的实际动作之前停发整流器的PWM发波,由于市电电压的瞬时值在继电器动作的瞬间大于母线电压,市电电压还是会通过整流器中的二极管向母线充电,导致市电继电器会带电流关断,存在粘连风险,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下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中,在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
进一步地,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具体包括:
当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较优地,所述设定相位幅度可以为不大于30°的任一数值(此时,市电输入电压的瞬时值不大于市电输入电压峰值的1/2),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相位幅度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地,当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若所述UPS为单相输入UPS,则在当该单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
具体地,在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情况下,以该单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时进行市电继电器的切换为例,将该UPS中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时所对应的切换时序逻辑示意图可以如图8所示(图8为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单向输入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市电继电器具有延时性和离散性,因此,为了保证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处于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在进行市电输入电压过零点的确定时,需要提前增加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8所示的时序逻辑示意图是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因此,在满足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处于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的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其它条件: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以及,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方式二:若所述UPS为三相输入UPS,则在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任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该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直至所述UPS中的所有市电继电器均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
也就是说,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分别确定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并分别控制每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的切换逻辑,从而使得UPS中,市电继电器的粘连风险较小,并且切换间断时间最短、母线跌落也最小。
具体地,在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情况下,以该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分别处于过零点时进行各市电继电器的切换为例,将该UPS中的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时所对应的切换时序逻辑示意图可以如图9所示(图9为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一,其中,所述三相输入分别为InputA、InputB、InputC,且InputA对应MainRelayA、BatRelayA、RecPWMA以及DischgPWMA,InputB对应MainRelayB、BatRelayB、RecPWMB以及DischgPWMB,InputC对应MainRelayC、BatRelayC、RecPWMC以及DischgPWMC)。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市电继电器具有延时性和离散性,因此,为了保证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处于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在进行市电输入电压过零点的确定时,需要提前增加各市电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9所示的时序逻辑示意图是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因此,在满足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处于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的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其它条件: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以及,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进一步地,由于对于三相输入的UPS而言,每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均不一致,因此,在采用方式二所述的市电继电器的切换方案时,需要分别确定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并且分别控制每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的切换逻辑,虽然可以达到将切换间断时间降为最小且保证市电继电器不存在粘连的风险的效果,但是,由于该种切换方案时要求切换桥臂的控制算法和逻辑在处理上完全独立、没有任何关联,对于三相输入UPS来说,控制较为复杂,因此,并不是最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进行市电向电池的切换时,先同时关闭三相输入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然后分别控制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的关断,使得每相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均处于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或过零点附近设定相位幅度内(从而保证各市电继电器实际关断时刻市电输入电压的瞬时值小于母线电压),并在各市电继电器均处于实际关断状态后,再闭合各电池继电器,之后,再控制各电池继电器对应的电池放电器的PWM发波,从而使得对UPS输入切换时的控制较为简单,同时也达到了降低继电器粘连的风险的目的。
进一步地,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如方式三以及方式四等来实现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到实际关断状态的切换:
方式三:若所述UPS为三相输入UPS,则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任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将所述UPS中的三相输入对应的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
具体地,在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情况下,方式三中将该UPS中的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时所对应的切换时序逻辑示意图可以如图10所示(图10为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二,其中,所述三相输入分别为InputA、InputB、InputC)。
在图10所示的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中,当A相市电输入电压到达过零点时,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同时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此时,切换时间最短,同单向输入UPS的切换时间相同,但是,由于当A相市电输入电压到达过零点时,B相、C相市电输入电压的瞬时值是相电压的峰值的,瞬时电压较高,因此,并不能完全避免市电继电器粘连的风险。
情况四:若所述UPS为三相输入UPS,则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该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并在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二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将该UPS中该第二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以及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该第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断开状态。
具体地,在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的情况下,方式四中将该UPS中的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时所对应的切换时序逻辑示意图可以如图11所示(图11为考虑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时、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三,其中,所述三相输入分别为InputA、InputB、InputC,并且假设所述设定相位幅度为30°)。
在图11所示的三相输入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中,当A相市电输入电压到达过零点之前的30度时,先将B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当A相市电输入电压到达过零点时,将A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以及,当A相市电输入电压到达过零点之后的30度时,将C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此时,由于当A相市电输入电压到达过零点时,B相、C相市电输入电压的瞬时值均是相电压的峰值的1/2,瞬时电压较低,因此,能够较好地达到降低市电继电器粘连风险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方式四实现UPS市电向电池切换时(具体可参见图11),需要在第一个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关闭各市电继电器对应的整流器的PWM发波,同时,在最后一个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后,将各电池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由于各市电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不同,存在1/6市电输入电压工频周期的时间间隔,因此市电向电池切换的时间间隔也要相应增加1/6个市电输入电压工频周期的时间间隔,由于时间较短,对于母线跌落的影响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均是UPS从市电向电池切换时的时序逻辑示意图,因此,在满足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时刻处于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的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其它条件: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以及,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或者,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以及,在任一时刻,将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通过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继电器实现UPS输入切换时,由于继电器动作的延时性及离散性所导致的继电器存在共通或粘连的问题,提高了UPS输入切换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另外,通过保证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或过零点附近设定相位幅度内,进一步降低了市电继电器带电流操作所导致的粘连风险,提高了继电器输入切换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第一切换模块21以及第二切换模块22,其中: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用于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或者,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具体地,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用于确定UPS中各市电继电器、各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并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对该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一设定时长内,关闭与该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或电池放电器的脉宽调制PWM发波,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不大于该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以及,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用于确定UPS中各市电继电器、各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并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对该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之后的第二设定时长之后,进行与该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或电池放电器的脉宽调制PWM发波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不小于该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大值。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22用于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
具体地,所述第二切换模块22用于当该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状态、且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三设定时长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三设定时长不小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或者,
当该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状态、且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第四设定时长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四设定时长不大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或者,
当该UPS处于电池向市电切换状态、且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五设定时长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五设定时长不小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或者,
当该UPS处于电池向市电切换状态、且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第六设定时长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六设定时长不大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过零点确定模块23:
所述过零点确定模块23用于在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前,确定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具体用于当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
具体地,所述第一切换模块21用于当所述UPS为单相输入UPS时,在当该单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或者,
当所述UPS为三相输入UPS时,在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任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该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或者,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该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并在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二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将该UPS中该第二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以及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该第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断开状态。
较优地,所述设定相位幅度可以为不大于30°的任一数值,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相位幅度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涉及到的第一设定时长、第二设定时长以及第六设定时长等中的“第一”、“第二”或“第六”等限定性语句只是为了区别各设定时长而标定的,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不间断电源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以及,
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
其中,在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
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具体包括:
当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具体包括:
若所述UPS为三相输入UPS,则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第二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并在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将该UPS中该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以及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第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具体包括:
确定UPS中各市电继电器、各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
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对该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一设定时长内,关闭与该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或电池放电器的脉宽调制PWM发波,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不大于该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具体包括:
确定UPS中各市电继电器、各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
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对该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之后的第二设定时长之后,进行与该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或电池放电器的脉宽调制PWM发波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不小于该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大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具体包括:
当该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状态、且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三设定时长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三设定时长不小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
当该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状态、且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第四设定时长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四设定时长不大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
当该UPS处于电池向市电切换状态、且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五设定时长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五设定时长不小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
当该UPS处于电池向市电切换状态、且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第六设定时长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六设定时长不大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相位幅度为不大于30°的任一数值。
6.一种不间断电源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针对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的瞬间或之前,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降为零,在将该继电器从实际关断状态切换至实际导通状态之后,将该继电器中的电流从零调整为非零;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在任一时刻,将该市电继电器以及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中的至多一个继电器置于实际导通状态;
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过零点确定模块:
所述过零点确定模块,用于在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之前,确定市电输入电压的过零点;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或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UPS为三相输入UPS时,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超前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第二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并在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过零点时,将该UPS中该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关断状态,以及当所述三相输入中的第一相输入对应的市电输入电压处于滞后过零点设定相位幅度时,将该UPS中第三相输入对应的市电继电器从实际导通状态切换至实际断开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具体用于确定UPS中各市电继电器、各电池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所述关断延时时长为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关断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关断状态时刻的时长,并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对该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一设定时长内,关闭与该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或电池放电器的脉宽调制PWM发波,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不大于该继电器的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小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具体用于确定UPS中各市电继电器、各电池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所述导通延时时长为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从执行导通操作时刻到处于实际导通状态时刻的时长,并针对该UPS中的任一市电继电器或电池继电器,在对该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之后的第二设定时长之后,进行与该继电器相对应的整流器或电池放电器的脉宽调制PWM发波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时长不小于该继电器的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大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当该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状态、且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三设定时长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三设定时长不小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或者,
当该UPS处于市电向电池切换状态、且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市电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第四设定时长内,对与该市电继电器相对应的电池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四设定时长不大于该电池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或者,
当该UPS处于电池向市电切换状态、且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不小于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后的第五设定时长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五设定时长不小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的差值;或者,
当该UPS处于电池向市电切换状态、且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小于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时,在对该电池继电器执行关断操作之前的第六设定时长内,对与该电池继电器相对应的市电继电器执行导通操作,其中,所述第六设定时长不大于该市电继电器导通延时时长的最小值与该电池继电器关断延时时长的最大值的差值。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PS输入切换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相位幅度为不大于30°的任一数值。
CN201210364558.9A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3683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4558.9A CN103683469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4558.9A CN103683469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3469A CN103683469A (zh) 2014-03-26
CN103683469B true CN103683469B (zh) 2016-04-06

Family

ID=50320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4558.9A Active CN103683469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34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9034A1 (fr) * 2018-08-09 2020-02-12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océdé de transfert sans recouvrement de sources d'énergie électrique et inverseur de source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éd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7210B (zh) * 2015-06-17 2017-11-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双电源电压差首次过零分相切换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7631418A (zh) * 2017-08-22 2018-0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挡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10995047B (zh) * 2019-09-03 2022-06-07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多输入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
CN110995001B (zh) * 2019-10-12 2021-08-24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多输入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包括其的不间断电源
JP7283415B2 (ja) * 2020-02-19 2023-05-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の制御装置
CN114069817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电源、通断控制模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663989B (zh) * 2022-10-20 2023-04-28 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电逆变切换控制方法及电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3063Y (zh) * 1999-09-21 2000-10-25 阿姆斯戴尔公司 集成保护电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03063Y (zh) * 1999-09-21 2000-10-25 阿姆斯戴尔公司 集成保护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09034A1 (fr) * 2018-08-09 2020-02-12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océdé de transfert sans recouvrement de sources d'énergie électrique et inverseur de source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édé
FR3084973A1 (fr) * 2018-08-09 2020-02-14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ocede de transfert sans recouvrement de sources d'energie electrique et inverseur de source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e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3469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3469B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输入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Gee et al. A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emulator/battery supported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Suryawanshi et al. Unity-power-factor operation of three-phase AC–DC soft switched converter based on boost active clamp topology in modular approach
US8564973B2 (en) Inverter topology circuit, inversion method and inverter
CN107748292B (zh) 一种交流绝缘检测电路、系统及方法
CN104272571B (zh) 功率转换装置
CN102246404B (zh) 电力变换装置
US9979227B2 (en) Line interactive UPS
US10951131B2 (en)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converter
AU2012286807A1 (en) Dual boost converter for UPS system
US8792215B2 (en) Switch unit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thereof
US10454300B2 (en) UPS power supply
AU2012343352A1 (en) Inverter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verter circuit
US20140119088A1 (en) Three-level inverter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
EP4148966A1 (en) Bridgeless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circuit
CN102231604A (zh) 一种整流器和不间断电源系统
US11990830B2 (e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virtual DC voltage generator circuit
Farhadi et al. Connectivity and bidirectional energy transfer in DC microgrid featuring different voltage characteristics
CN106329946B (zh) 一种可控硅同步触发电路以及变频器
KR101514803B1 (ko) 신재생에너지 계통연계 분산 전원에 사용되는 단상 전압형 spwm 인버터 시스템
EP2755309B1 (en) Power-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and power circuit
CN118074305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
CN112421575A (zh) 电磁搅拌变频电源故障停机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2271800A (zh) 一种无充电回路的供电电路及电源管理系统
US9502962B2 (e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olumbo Road, Ohio, Dearborn 1050

Patentee after: Vitami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Columbo Road, Ohio, Dearborn 1050

Patentee before: Libot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