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890A -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2890A
CN103682890A CN201310697385.7A CN201310697385A CN103682890A CN 103682890 A CN103682890 A CN 103682890A CN 201310697385 A CN201310697385 A CN 201310697385A CN 103682890 A CN103682890 A CN 103682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plane
nut
flange
cab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73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ZCON TELECOM TECHNOLOGY(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ZCON TELECOM TECHNOLOGY(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ZCON TELECOM TECHNOLOGY(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ZCON TELECOM TECHNOLOGY(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973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2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2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它包括前螺母、后螺母、中心导体和第一绝缘部件,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前螺母的后端,第一绝缘部件插装在前螺母的后部,中心导体通过第一绝缘部件支撑在前螺母内,并且中心导体用于连接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前螺母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压紧斜面,后螺母在与第一压紧斜面相对的部位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夹紧斜面,当后螺母拧紧到前螺母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端部夹紧在第一压紧斜面与夹紧斜面之间。本发明能够对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进行自扩孔翻边,使同轴电缆具有更良好的电接触性能,保持良好的信号传输。

Description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属于通信电缆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同轴电缆广泛地用于传输高频电信号,同轴电缆享有较高的带宽,低信号损失,机械上坚固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同轴电缆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是将信号从无线基站传输到安装在附近的一个天线塔顶部的天线。例如,将信号从一个地面的封闭设备柜里的发射器连接到天线塔上的发射天线。同样,接收器也通过同轴电缆路径连接到其关联的接收天线。
一个典型的安装包括用一个较大直径的电缆连接地面机柜内的设备到天线塔的顶部,从而减少信号的损失。
一个典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个管状外壳,这里称为前螺母用于和电缆外导体进行电连接。还包括一个中心导体用于和电缆内导体进行电连接。中心导体可包括一个管状的接收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的后端。绝缘体组件支撑中心导体并保持和外导体同心。绝缘体组件通常包括多个协作部件。
一个典型的连接器也可以包括一个放置在剥线后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夹持部件或套箍,和电缆的没有被剥线的外绝缘外皮端部相邻。后螺母拧紧到前螺母的后端时,套箍轴向行进到前螺母。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O形圈对连接器密封以防止水进入连接器。
降低连接器的成本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制造并组装成连接器的零部件的数目。连接器设计的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包容拧紧后螺母时,后螺母和电缆的末端进入前螺母的轴向运动,以便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目前的同轴连接器,包括一个后螺母拧紧到连接器前螺母的后部。连接器前螺母的前端设置有一个绝缘体支撑件支撑中心导体以电连接到电缆的内导体。电缆端穿过后螺母后需要一个额外的适当的手动步骤来翻边外导体以便于外导体被夹于前后螺母之间,以确保良好的接触外导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它能够对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进行自扩孔翻边,使同轴电缆具有更良好的电接触性能,保持良好的信号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它包括前螺母、后螺母、中心导体和第一绝缘部件,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前螺母的后端,第一绝缘部件插装在前螺母的后部,中心导体通过第一绝缘部件支撑在前螺母内,并且中心导体用于连接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螺母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压紧斜面,所述的后螺母在与第一压紧斜面相对的部位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夹紧斜面,当后螺母拧紧到前螺母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端部夹紧在第一压紧斜面与夹紧斜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绝缘部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压紧斜面,并且第一压紧斜面与第二压紧斜面构成一整体压紧斜面,当后螺母拧紧到前螺母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端部夹紧在整体压紧斜面与夹紧斜面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前螺母内还插装有第二绝缘部件,并且第二绝缘部件位于第一绝缘部件的前侧,所述的中心导体通过第一绝缘部件和第二绝缘部件支撑在前螺母内。
进一步,所述的后螺母内具有夹紧面,并且该夹紧面与同轴电缆的外护套相接触配合,当后螺母拧紧到前螺母上时,夹紧面用于夹持和推进同轴电缆到所述前螺母内。
进一步,所述的后螺母的前部在与前螺母的接触部位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后螺母的后部在与同轴电缆的外护套的接触部位上也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压紧斜面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压紧斜面为具有多个台阶的非连续状斜面。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压紧斜面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进一步,所述的后螺母的夹紧斜面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更进一步,所述的后螺母的夹紧斜面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的端部的接触为线接触。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中心导体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相连接,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在后螺母向前螺母拧紧的过程中,被逐渐夹紧在第一压紧斜面与夹紧斜面之间,从而对同轴电缆的外导体进行自扩孔翻边,使同轴电缆具有更良好的电接触性能,保持良好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具有波纹状外导体的同轴电缆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局部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它包括前螺母1、后螺母4、中心导体3和第一绝缘部件5,后螺母4通过螺纹连接在前螺母1的后端,第一绝缘部件5插装在前螺母1的后部,中心导体3通过第一绝缘部件5支撑在前螺母1内,并且中心导体3用于连接同轴电缆的内导体8,前螺母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压紧斜面36,后螺母4在与第一压紧斜面36相对的部位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夹紧斜面39,当后螺母4拧紧到前螺母1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夹紧在第一压紧斜面36与夹紧斜面39之间。
如图1所示,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8、内导体8外围的电介质泡沫层9,电介质泡沫层9外围的外导体10和外导体10外围的外护套11,同轴电缆的端部需要进行准备,以使内导体8沿轴向延伸超过外导体10的端部向外伸出,此外,电介质泡沫层9的部分被除去,从而使外导体10的内表面上也暴露出。外护套11也被剥离一段距离,使外导体10的外端部分也暴露一段距离。本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中心导体3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8相连接,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在后螺母4向前螺母1的拧紧过程中,被逐渐夹紧在第一压紧斜面36与夹紧斜面39之间,从而对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进行自扩孔翻边,使同轴电缆具有更良好的电接触性能,保持良好的信号传输。
如图1所示,为了使外导体10能够夹牢在前螺母1和后螺母4之间,第一绝缘部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压紧斜面35,并且第一压紧斜面36与第二压紧斜面35构成一整体压紧斜面,当后螺母4拧紧到前螺母1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夹紧在整体压紧斜面与夹紧斜面39之间。
如图1所示,为了使中心导体3在前螺母1内稳定支撑,前螺母1内还插装有第二绝缘部件2,并且第二绝缘部件2位于第一绝缘部件5的前侧,中心导体3通过第一绝缘部件5和第二绝缘部件2支撑在前螺母1内。
如图1所示,后螺母4内具有夹紧面45,并且该夹紧面45与同轴电缆的外护套11相接触配合,当后螺母4拧紧到前螺母1上时,夹紧面45用于夹持和推进同轴电缆到前螺母1内。夹紧面45可以为螺纹表面,但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后螺母4的前部在与前螺母1的接触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后螺母4的后部在与同轴电缆的外护套11的接触部位上也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这种结构对相邻的后螺母4各自的向前和向后的接口密封,以便防止湿气进入。
第一压紧斜面36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第二压紧斜面35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后螺母4的夹紧斜面39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为波纹状,波纹状的外导体10包括一系列交错的波谷和波峰,第二压紧斜面35和第一压紧斜面36提供的额外的斜面使本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具有优点是允许连接器工作,而无需特别小心,以确保所述外导体10的切割方式,显示一个波峰。本实施例中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结构和实施例一中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第一压紧斜面36为具有多个台阶36-1的非连续状斜面。该第一压紧斜面36包括交替分隔的角部36-2和台阶36-1。当然,这样的安排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类非连续的斜面,可以增加和外导体10的接触,并提供了一个更加本地化的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接触压力。台阶36-1和夹紧斜面39,当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时,可以有效地接合,使变形的外导体10得到更好的机械和/或电气连接。因此,可减少在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中的无源互调失真(PIM),换句话说,PIM的性能和PIM稳定性,可以改善。该种结构同样适用于连接外导体10为波纹状的同轴电缆
当然,如图4所示,后螺母4的夹紧斜面39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的接触也可以为线接触,图4的夹紧斜面39为一圈的圆弧面,其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的接触正好为线接触。这样的结构同样是为了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接触压力,保持更好地电接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用于连接同轴电缆,它包括前螺母(1)、后螺母(4)、中心导体(3)和第一绝缘部件(5),后螺母(4)通过螺纹连接在前螺母(1)的后端,第一绝缘部件(5)插装在前螺母(1)的后部,中心导体(3)通过第一绝缘部件(5)支撑在前螺母(1)内,并且中心导体(3)用于连接同轴电缆的内导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螺母(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压紧斜面(36),所述的后螺母(4)在与第一压紧斜面(36)相对的部位上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夹紧斜面(39),当后螺母(4)拧紧到前螺母(1)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夹紧在第一压紧斜面(36)与夹紧斜面(3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部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压紧斜面(35),并且第一压紧斜面(36)与第二压紧斜面(35)构成一整体压紧斜面,当后螺母(4)拧紧到前螺母(1)上时,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夹紧在整体压紧斜面与夹紧斜面(3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螺母(1)内还插装有第二绝缘部件(2),并且第二绝缘部件(2)位于第一绝缘部件(5)的前侧,所述的中心导体(3)通过第一绝缘部件(5)和第二绝缘部件(2)支撑在前螺母(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螺母(4)内具有夹紧面(45),并且该夹紧面(45)与同轴电缆的外护套(11)相接触配合,当后螺母(4)拧紧到前螺母(1)上时,夹紧面(45)用于夹持和推进同轴电缆到所述前螺母(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螺母(4)的前部在与前螺母(1)的接触部位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的后螺母(4)的后部在与同轴电缆的外护套(11)的接触部位上也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紧斜面(36)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压紧斜面(36)为具有多个台阶(36-1)的非连续状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压紧斜面(35)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螺母(4)的夹紧斜面(39)为平滑的连续状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螺母(4)的夹紧斜面(39)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10)的端部的接触为线接触。
CN201310697385.7A 2013-12-19 2013-12-19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Pending CN103682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7385.7A CN103682890A (zh) 2013-12-19 2013-12-19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7385.7A CN103682890A (zh) 2013-12-19 2013-12-19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890A true CN103682890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7385.7A Pending CN103682890A (zh) 2013-12-19 2013-12-19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28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300A (zh) * 2015-06-30 2015-09-30 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配内导体射频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5282Y (zh) * 2008-01-21 2009-01-21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皱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内芯
CN101438470A (zh) * 2006-03-08 2009-05-20 北卡罗来纳康姆斯科普公司 包括夹持斜面的同轴连接器以及相关方法
US7632143B1 (en) * 2008-11-24 2009-12-15 Andrew Llc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stop and compressible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635283B1 (en) * 2008-11-24 2009-12-22 Andrew Llc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03734083U (zh) * 2013-12-19 2014-07-23 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8470A (zh) * 2006-03-08 2009-05-20 北卡罗来纳康姆斯科普公司 包括夹持斜面的同轴连接器以及相关方法
CN201185282Y (zh) * 2008-01-21 2009-01-21 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皱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内芯
US7632143B1 (en) * 2008-11-24 2009-12-15 Andrew Llc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stop and compressible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635283B1 (en) * 2008-11-24 2009-12-22 Andrew Llc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03734083U (zh) * 2013-12-19 2014-07-23 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300A (zh) * 2015-06-30 2015-09-30 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配内导体射频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1357B1 (ko) 향상된 절연부재를 구비한 동축케이블 커넥터 및 동축케이블 제조 방법
CN101820109B (zh) 用于同轴电缆的带有限位停止部的连接器及其方法
CN101438470B (zh) 包括夹持斜面的同轴连接器以及相关方法
US7857661B1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having jacket gripping ferru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632143B1 (en) Connector with positive stop and compressible ring for coaxial cabl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4352240A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a coaxial cable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918716A (zh) 用于在绝缘构件和中央接触件之间具有旋转接头的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和相关方法
KR100832935B1 (ko) 다른 크기의 동축 케이블용 커넥터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CN204361442U (zh) 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3734083U (zh)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4680765U (zh) 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3682890A (zh) 可自翻边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19268073U (zh) 一种直角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1667685A (zh) 焊接式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CN204947141U (zh) 同轴连接器
CN201450131U (zh) 一种弹性接触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4760558U (zh) 多配内导体射频连接器
CN204348949U (zh) 一种新型接地用线端子
CN112397246B (zh) 偶极子天线结构及电缆组件
CN201450128U (zh) 焊接式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CN204927642U (zh)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CN208753544U (zh) 一种直角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12397910A (zh) 一种工业多端口转接装置
CN202268498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KR101169034B1 (ko) 고주파 전선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