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744A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2744A
CN103682744A CN201310634612.1A CN201310634612A CN103682744A CN 103682744 A CN103682744 A CN 103682744A CN 201310634612 A CN201310634612 A CN 201310634612A CN 103682744 A CN103682744 A CN 103682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jack
over cap
guiding mechanism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46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346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827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82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包括:壳体、导向机构、保护盖及扭力弹簧,壳体一侧面上开设第一插孔,导向机构设置在壳体上,保护盖与导向机构相连接,并覆盖壳体开设第一插孔的侧面,保护盖上开设第二插孔,且保护盖相对壳体可转动,以使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对齐,扭力弹簧一端设置在壳体上,另一端设置在保护盖与壳体相对的侧面上。述插座,当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被遮盖时,插座的内部不与外界接触,不但可以防止由于疏忽等原因令使用者与插座内部接触而造成的电击事故,也可防止灰尘通过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进入插座的内部。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通过插座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简便与舒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各种电器化产品应运而生,插座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电气化产品的日趋普及,也使安全用电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每年都有众多使用者在使用插座时发生电击等安全事故,给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插座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插座。
一种插座包括:
壳体,其一侧面上开设第一插孔;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导向机构相连接,并覆盖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所述保护盖上开设第二插孔,且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壳体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插孔及所述第二插孔对齐;及
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包括主盖体及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设置于所述主盖体的侧壁,所述侧挡板与所述主盖体垂直,且所述侧挡板与所述导向机构可滑动连接,所述主盖体上开设所述第二插孔。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盖体为板状,其表面为圆形,所述侧挡板设置于所述主盖体的侧壁。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为环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上开设环形凹槽,所述侧挡板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侧挡板相对所述凸出部可滑动,以令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壳体可转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圆柱状,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凸出部靠近所述保护盖开设所述第二插孔的侧面,且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与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相邻的侧壁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上开设收容槽,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上开设收容槽,所述壳体包括凸起及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护盖相对的侧面开设所述收容槽及所述第一插孔。所述凸起为管状结构,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与所述收容槽相通,所述凸起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与所述保护盖相对的所述凸起的侧面相连接,所述保护盖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所述凸起围成收容腔,所述扭力弹簧收容于收容腔内,且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上述插座,当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被遮盖时,插座的内部不与外界接触,不但可以防止由于疏忽等原因令使用者与插座内部接触而造成的电击事故,也可防止灰尘通过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进入插座的内部。
导向机构的设置令保护盖在旋转时更加流畅,且能更准确地令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对齐,加快其对齐速度。
此外,扭力弹簧收容在主盖体及设置在主体部上的凸起围成收容腔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而令弹簧与插座的内部电路模块电连接而引起的触电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插座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插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插座10的爆炸图及图1所示的插座10的剖视图。
插座10包括:壳体100、保护盖200、导向机构300及扭力弹簧400。
壳体100包括主体部110及凸起120。主体部110为圆柱体状。主体部110的一端面开设第一插孔111及收容槽112。凸起120为管状结构。凸起120置于主体部110上,且与收容槽112相通。
保护盖200与导向机构300相连接。保护盖200上开设第二插孔211,且保护盖200相对壳体100可转动,以使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211对齐。保护盖200包括主盖体210及侧挡板220。侧挡板220设置于主盖体210的侧壁。侧挡板220与主盖体210垂直,且侧挡板220与导向机构300可滑动连接,以使保护盖200相对壳体100可转动。主盖体210为板状,其表面为圆形。主盖体210覆盖壳体100开设第一插孔111的端面。主盖体210相对凸起120的侧面与凸起120远离主体部110的侧面相连接,以使主盖体210及设置在主体部110上的凸起120围成收容腔。主盖体210上开设第二插孔211。根据实际情况,主盖体210也可为其他形状,如楔形体等。同时,也可以省略侧挡板220,令主盖体210与导向机构300直接连接。侧挡板220也可为多个,多个侧挡板220沿主盖体210周向分布并设置在主盖体210上。
导向机构300设置于主体部110的侧壁上。导向机构300为环状的凸出部。凸出部上开设环形凹槽310。凹槽310开设于凸出部靠近保护盖200开设第二插孔211的侧面,且环形凹槽310沿壳体100的周向延伸。侧挡板220部分收容在凹槽310内。也可以理解为,导向机构300设置在壳体100开设第一插孔111的端面上。也可以省略凹槽310,令侧挡板220直接与凸出部相连接。凹槽310也可以开设在凸出部的其他侧面上,此时相应的设置侧挡板220,令侧挡板220可部分收容在凹槽310内,并沿凹槽310可滑动。此外,导向机构300也可以为滑轮等。
需要指出的是,主体部1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矩形体状、楔形体状等。此时,保护盖200的主盖体210及凸出部的形状可随之相应的变化,或者主盖体210及凸出部的形状不变,令主盖体210覆盖主体部110开设第一插孔111的侧面,且凹槽310及侧挡板220为圆环状,以使保护盖200相对壳体100可转动。
扭力弹簧400收容于收容腔内,且扭力弹簧400一端设置于收容槽112的底面,另一端设置于主盖体210与壳体100相对的侧面上。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省略收容槽112,令扭力弹簧400直接与主体部110开设第一插孔111的端面相连接。同时也可以省略凸出部,令扭力弹簧400置于保护盖200与壳体100之间。此外,第一插孔111也可以开设在壳体100的其他侧面上,此时相应的设置保护盖200、导向机构300及扭力弹簧400。
上述插座10,在未插入插头时,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211被遮盖。使用时,将插头插入第二插孔211并旋转,在扭力弹簧400的作用下,保护盖200随插头相对壳体100旋转。当第一插孔111和第二插孔211对齐后,停止旋转,并将插头插入到第一插孔111内。拔出插头后,保护盖200在扭力弹簧400的作用下复位,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211再次被遮盖。
上述插座10,当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211被遮盖时,插座10的内部不与外界接触,不但可以防止由于疏忽等原因令使用者与插座10内部接触而造成的电击事故,也可防止灰尘通过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211进入插座10的内部。
导向机构300的设置令保护盖200在旋转时更加流畅,且能更准确地令第一插孔111及第二插孔211对齐,加快其对齐速度。
此外,扭力弹簧400收容在主盖体210及设置在主体部110上的凸起120围成收容腔内,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而令弹簧与插座10的内部电路模块电连接而引起的触电风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一侧面上开设第一插孔;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导向机构相连接,并覆盖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所述保护盖上开设第二插孔,且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壳体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插孔及所述第二插孔对齐;及
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主盖体及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设置于所述主盖体的侧壁,所述侧挡板与所述主盖体垂直,且所述侧挡板与所述导向机构可滑动连接,所述主盖体上开设所述第二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盖体为板状,其表面为圆形,所述侧挡板设置于所述主盖体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为环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上开设环形凹槽,所述侧挡板部分收容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侧挡板相对所述凸出部可滑动,以令所述保护盖相对所述壳体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状,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凸出部靠近所述保护盖开设所述第二插孔的侧面,且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于与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相邻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上开设收容槽,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所述第一插孔的侧面上开设收容槽,所述壳体包括凸起及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保护盖相对的侧面开设所述收容槽及所述第一插孔。所述凸起为管状结构,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且与所述收容槽相通,所述凸起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与所述保护盖相对的所述凸起的侧面相连接,所述保护盖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所述凸起围成收容腔,所述扭力弹簧收容于收容腔内,且所述扭力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另一端设置于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侧面上。
CN201310634612.1A 2013-11-30 2013-11-30 插座 Pending CN1036827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4612.1A CN103682744A (zh) 2013-11-30 2013-11-30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4612.1A CN103682744A (zh) 2013-11-30 2013-11-30 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744A true CN103682744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4612.1A Pending CN103682744A (zh) 2013-11-30 2013-11-30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8274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6201Y (zh) * 1996-06-28 1997-10-29 周琼美 插头、尾插的安全装置
CN2484664Y (zh) * 2001-07-03 2002-04-03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中置式弹性组件的插座护盖
CN2681384Y (zh) * 2004-02-16 2005-02-23 张宗贤 滑盖式安全防护插座
CN202585869U (zh) * 2012-05-24 2012-12-05 武汉大学 一种安全插座
CN203192994U (zh) * 2013-04-10 2013-09-11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设有旋转防触电装置的插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6201Y (zh) * 1996-06-28 1997-10-29 周琼美 插头、尾插的安全装置
CN2484664Y (zh) * 2001-07-03 2002-04-03 慧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中置式弹性组件的插座护盖
CN2681384Y (zh) * 2004-02-16 2005-02-23 张宗贤 滑盖式安全防护插座
CN202585869U (zh) * 2012-05-24 2012-12-05 武汉大学 一种安全插座
CN203192994U (zh) * 2013-04-10 2013-09-11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设有旋转防触电装置的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47067U (zh) 電子產品之輔助用具
WO2016023440A1 (zh) 一种多功能插座
TWM517945U (zh) 可攜式多功能無線充電配件
TWI630858B (zh) 用於行動裝置之統一式可伸縮殼體系統
CN103682798A (zh) 插座
CN205488892U (zh) 一种带保护罩的插头插座
US8912755B2 (en) Charging device used in handheld devices
CN206559062U (zh) 一种充电器
US8714999B1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and charge device
CN103682744A (zh) 插座
CN104051915A (zh) 一种多功能可旋转保护插座
US20160241290A1 (en) Cell phone case with charging capabilities
CN201298619Y (zh) 圆盘式安全插座
CN204012753U (zh) 屏蔽式充电管理系统
CN106650507A (zh) 移动硬盘
CN103682745A (zh) 插座
CN205340099U (zh) 游戏手柄保护套
CN205725005U (zh) 一种充电器壳体及充电器
CN103187652A (zh) 一种折叠式插座
CN20655944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CN203326232U (zh) 一种转轴式多功能数据线
CN212136325U (zh) 一种自带充电接线的墙壁插座
CN204885540U (zh) 一种防水插座
CN105490062A (zh) 一种插座
CN205389045U (zh) 多功能移动设备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