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8428A -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8428A
CN103678428A CN201210364498.0A CN201210364498A CN103678428A CN 103678428 A CN103678428 A CN 103678428A CN 201210364498 A CN201210364498 A CN 201210364498A CN 103678428 A CN103678428 A CN 103678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memory device
equations
kind bloc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44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8428B (zh
Inventor
朱少峰
高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644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8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8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8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的技术问题,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自都至少有一个分区,每个分区有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第一类块存储体存储控制信息,第二类块存储体存储数据;在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D卡拥有高记忆容量、快速数据传输率、极大的移动灵活性以及很好的安全性的特点,是新一代记忆设备,被广泛地使用于便携式装置上,如手机、数码相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和多媒体播放器等。作为可移动的存储设备,SD卡的存储容量被设计成大小不一,现在的手机中好多情况下需要使用多个SD卡。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每张SD卡的存储功能,分别在不同的SD卡上建立不同的文件系统,每张SD卡的文件系统能够对该张SD卡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工作。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对于多张SD卡的使用,分别在不同的SD卡上建立不同的文件系统,各个文件系统只能组织各自的SD卡上的数据信息,而不能将存储容量组合在一起共同实现存储功能,这样使得电子设备能一次性存储数据的最大容量不会超过插入其中的任意一张SD卡的最大容量值。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将多个可移动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技术问题,即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通过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这多个存储设备的技术问题。
例如,一部手机中已插入2张存储容量分别为4G和8G的SD卡,它们只能够实现单独存储最多4G与8G的数据,假如有一个10G的应用程序需要存储,这两张SD是不能一起完成的,因为两张SD卡上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文件系统来组织各自的存储空间,两张SD卡的存储空间不能组合在一起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文件创建的方法,包括: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目录结构信息、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大小、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的存储设备的名字。
可选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以及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具体为:
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共有X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共有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Y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分区中共有J组第二类块存储体,J等于X和Y之和。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区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J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在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名称,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可用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之和时,所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Q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二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P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其中,Q和P之和为K。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需要读取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
根据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的属性信息,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读取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否被移除;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被移除时,所述Q个块存储体和/或所述P个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将会从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有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在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第二文件系统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是否相同;在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
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各个分区中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得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
将所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和第三存储设备各个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装置,包括:
第一分区模块,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中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第二分区模块,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中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创建模块,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目录结构信息、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大小、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的存储设备的名字。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区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分为X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
所述第二分区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分为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Y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
所述创建模块,还包括:
整合模块,整合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分区中的X组及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共得到J组第二类块存储体,J等于X和Y之和。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区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J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名称,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可用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之和时,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Q个块存储体中;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二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P个块存储体中,其中,Q和P之和为K。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包括:
第一读取模块,当需要读取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所存储的所述K个块存储体的编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块存储体;
根据所述K个块存储体的控制信息中表明的每个块存储体所位于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读取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否被移除;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被移除时,所述Q个块存储体和/或所述P个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将会从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检测是否有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判断模块,在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第二文件系统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是否相同;
清空模块,在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
写入模块,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各个分区中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得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
第二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和第三存储设备各个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设备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利用一个文件系统管理多个存储设备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设备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将多个存储设备的块存储体联合在一起进行管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可以将多个存储设备的块存储体放在一起使用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获得的文件数据存储在J个空余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K个空余第二类块存储体中,解决了当需要存储文件数据时,可以直接存储在文件系统所管理的所有的空余块存储体中,而不用考虑是存储在哪一个存储设备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与只有一个存储设备相同简便的存储方式来完对文件数据的跨存储设备存储的技术效果。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多个存储设备上面创建一个文件系统,通过这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多个存储设备,在读取文件数据时直接根据该文件数据所占用的块存储体的编码来找到该文件数据所在存储设备,然后读取,实现了对跨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文件数据的读取过程与只将该文件数据单独存储在一个存储设备上的读取过程一样简单的技术效果。
(5)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电子设备中所有的存储设备中的各组块存储体进行统一编码,并通过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多个存储设备这些块存储体,实现了当移除一个存储设备时,只影响到跨存储设备存储在这个存储设备上面的文件数据,而不会影响到其他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的技术效果。
(6)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添加存储设备到电子设备时,如果添加的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与已经创建的文件系统不一样,则先进行清空处理再进行编码的技术手段,解决了使电子设备中所有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系统始终保持一个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添加到电子设备的存储设备与已有的存储设备联合在一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两个存储设备上建立一个文件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跨存储设备存储文件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当添加第三个存储设备到已创建的文件系统时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两个存储设备上建立一个文件系统的装置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创建模块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当添加第三个存储设备到已创建的文件系统时的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一种文件创建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由于采用将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设备上面的第一类块存储体联合在一起,将需要建立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建立和存储在这些第一类块存储体中,以及将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也存储在这些第一类块存储体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一个文件系统对多个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文件系统创建的方法,包括:
S1: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分为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分为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S2: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为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分为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S3: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在实施过程中,其中,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相关信息具体为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以及第一文件系统的控制信息,第一目录结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属性信息,例如,文件系统的一级目录为存储设备的名称,二级目录为图片,资料,视频等。
所述块存储体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块存储体的大小、所述块存储体的编码、所述块存储体所在的存储设备的名字。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2之后,为了实现步骤S3,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共有X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共有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Y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分区中共有J组第二类块存储体,J等于X和Y之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1个分区所包含的块存储体为7个,其中,2个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第一类块存储体,5个为存储文件数据的第二类块存储体,同理,假设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至少1个分区包含8个块存储体,其中,3个为存储控制信息的第一类块存储体,5个为存储文件数据的第二类块存储体;
块存储体的编码指的是地址编码,这里我们以数字编号来举例说明,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的块存储体联合起来编码,一共有第一类块存储体5个,编码为1-5号,第二类块存储体10个,编码为1-10号;
在第一类编码为1-5号的块存储体中存储的控制信息为:需要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而第二类编码为1-10号的块存储体,用于存储获得的文件数据。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
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区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J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文件数据可以是图片,应用软件,视频信息等。
进一步地,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可用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之和时,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S401: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Q个块存储体中;
S402: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二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P个块存储体中,其中,Q和P之和为K。
以上述的第一存储设备与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第二类存储体个数为10为例:
所述文件数据有4G,而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共有10G,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各占1G,所有的第二类块存储体进行编码,1至10号,在对所述4G的文件数据的存储过程中,文件系统只需判断所述电子设备中所剩余的第二类块存储体对应所占有的存储空间是否有4G,如果有,则在剩余的空间内文件系统会自动分配的第二类块存储体给所述文件数据,比如,第一存储设备还剩余1个第二类块存储体,则会自动继续分配第二存储体中的3个第二类块存储体,才够存储4G的文件数据,该文件系统分配的块存储体在存储设备中的位置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可以连续分配编码为第5、6、7、8号的第二类块存储体给所述文件数据,其中,5号属于第一存储设备,6、7、8号属于第二存储设备;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块存储体5、7、9、10号。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由于采用将多个存储设备上的块存储体编码,创建一个文件系统来统一管理这些编码的块存储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将多个存储设备联合在一起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文件数据跨存储设备存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
进一步地,当需要读取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时,在步骤S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6:
根据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
根据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的属性信息,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读取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前文的例子中的4G的文件数据存储在编码为第5、6、7、8号第二类块存储体中:在读取该文件数据是,先根据文件系统的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该文件数据所在的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号5、6、7、8号,再根据这4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找到这4个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存储设备,最后文件系统根据这4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信息来读取存储设备上面的该文件数据。
当该文件数据被删除时,该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包括该文件数据的名称、大小、格式等,也会同时在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中删除,被该文件数据占用的第5、6、7、8个块存储体会空余出来。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由于在多个存储设备上面创建一个文件系统,通过采用这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多个存储设备,在读取文件数据时直接根据该文件数据所占用的块存储体的编码来找到该文件数据所在存储设备,然后读取,实现了对跨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文件数据的读取过程与只将该文件数据单独存储在一个存储设备上的读取过程一样简单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步骤S6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7: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否被移除;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被移除时,所述Q个块存储体和/或所述P个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将会从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前文举例中的4G的文件数据占用了编码为第5、6、7、8号的块存储体,其中,编码为第5号的块存储体位于第一存储设备中,第6、7、8号位于第二存储设备中,当第一存储设备被移除电子设备时,第一存储设备中的全部块存储体都会被移除,所以,对于该4G的文件数据所占用的编号为第5号的块存储体也不存在了,其属性信息会自动从文件系统的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而对于该文件数据来说,就只剩还存储在第二存储设备上面的3个块存储体的内容了。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由于采用将电子设备中所有的存储设备中的各组块存储体进行统一编码,并通过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多个存储设备这些块存储体,实现了当移除一个存储设备时,只影响到跨存储设备存储在这个存储设备上面的文件数据,而不会影响到其他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
进一步地,在步骤S7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8,用于添加第三存储设备到所述电子设备:
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8包括:
S801:检测是否有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S802:在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第二文件系统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是否相同;在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
S803: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各个分区中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得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
S804:将所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和第三存储设备各个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有存储设备添加到电子设备时,已创建在多个存储设备上面的文件系统首先会判断该存储设备上面的管理文件数据使用的文件系统是否和已有文件系统的相同,如果相同,则直接对添加进来的这个存储设备上面的块存储体按照编码顺序,接着继续编码,比如,该电子设备已有的存储设备上面的块存储体编码截止到50号,新添加进来的存储设备上面有10组块存储体,编码从51号至60号截止,文件系统中的目录结构信息也会增加该存储设备的信息,将得到的新的目录结构存储在这个存储设备的各组块存储体上;如果不同,则先要对该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再对其编码。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由于采用在添加存储设备到电子设备时,如果添加的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与已经创建的文件系统不一样,则先进行清空处理再进行编码的技术手段,解决了使电子设备中所有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系统始终保持一个的技术问题,有实现了将添加到电子设备的存储设备与已有的存储设备联合在一起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第一分区模块10,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中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第二分区模块20,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中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创建模块30,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目录结构信息、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大小、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的存储设备的名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区模块10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分为X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
所述第二分区模块20,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分为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Y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
如图5所示,所述创建模块30还包括:
整合模块301,整合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分区中的X组及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共得到J组第二类块存储体,J等于X和Y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创建模块30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302,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区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J的整数。
进一步地,第一获得模块302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名称,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
进一步地,
当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可用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之和时,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获得模块302,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3021,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Q个块存储体中;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二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P个块存储体中,其中,Q和P之和为K。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302,还包括:
第一读取模块3022,当需要读取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所存储的所述K个块存储体的编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块存储体;
根据所述K个块存储体的控制信息中表明的每个块存储体所位于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读取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302,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3023,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否被移除;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被移除时,所述Q个块存储体和/或所述P个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将会从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添加模块40,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401,检测是否有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判断模块402,在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第二文件系统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是否相同;
清空模块403,在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
写入模块404,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各个分区中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得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
第二存储模块405,将所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和第三存储设备各个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设备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多个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文件系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利用一个文件系统管理多个存储设备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设备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将多个存储设备的块存储体联合在一起进行管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可以将多个存储设备的块存储体放在一起使用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获得的文件数据存储在J个空余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K个空余第二类块存储体中,解决了当需要存储文件数据时,可以直接存储在文件系统所管理的所有的空余块存储体中,而不用考虑是存储在哪一个存储设备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与只有一个存储设备相同简便的存储方式来完对文件数据的跨存储设备存储的技术效果。
(4)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多个存储设备上面创建一个文件系统,通过这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多个存储设备,在读取文件数据时直接根据该文件数据所占用的块存储体的编码来找到该文件数据所在存储设备,然后读取,实现了对跨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文件数据的读取过程与只将该文件数据单独存储在一个存储设备上的读取过程一样简单的技术效果。
(5)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将电子设备中所有的存储设备中的各组块存储体进行统一编码,并通过一个文件系统来管理多个存储设备这些块存储体,实现了当移除一个存储设备时,只影响到跨存储设备存储在这个存储设备上面的文件数据,而不会影响到其他存储设备的存储情况的技术效果。
(6)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添加存储设备到电子设备时,如果添加的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与已经创建的文件系统不一样,则先进行清空处理再进行编码的技术手段,解决了使电子设备中所有存储设备上的文件系统始终保持一个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添加到电子设备的存储设备与已有的存储设备联合在一起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目录结构信息、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属性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大小、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的存储设备的名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以及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多个块存储体中包含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具体为:
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共有X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共有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Y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分区中共有J组第二类块存储体,J等于X和Y之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区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J的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名称,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可用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之和时,所述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Q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二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P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其中,Q和P之和为K。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需要读取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
根据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的属性信息,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读取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否被移除;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被移除时,所述Q个块存储体和/或所述P个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将会从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中所有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有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在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第二文件系统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是否相同;在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
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各个分区中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得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
将所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和第三存储设备各个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
12.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区模块,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中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第二分区模块,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多个块存储体,将多个块存储体中分为第一类块存储体和第二类块存储体;所述第一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控制信息的块存储体,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为存储数据的块存储体;
创建模块,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每个分区中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存储与创建的文件系统对应的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以及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各个分区中所有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包括:第一目录结构信息、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所述第一文件系统的属性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大小、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所在的存储设备的名字。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分为X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X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
所述第二分区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至少一个分区分为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其中,Y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
所述创建模块,还包括:
整合模块,整合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的分区中的X组及Y组第二类块存储体,共得到J组第二类块存储体,J等于X和Y之和。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模块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获得第一文件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在所述J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分区中的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J的整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件节点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名称,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编码。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第一可用存储空间,且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和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之和时,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一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一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Q个块存储体中;第一文件数据不大于所述第二可用存储空间的第二部分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块存储体的P个块存储体中,其中,Q和P之和为K。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包括:
第一读取模块,当需要读取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时,根据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的所述第一文件数据的所存储的所述K个块存储体的编码,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所存储的所述K个块存储体;
根据所述K个块存储体的控制信息中表明的每个块存储体所位于的存储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读取获得所述第一文件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第一文件数据存储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否被移除;
在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或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被移除时,所述Q个块存储体和/或所述P个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将会从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删除。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检测是否有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判断模块,在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时,判断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第二文件系统与所述第一文件系统是否相同;
清空模块,在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三存储设备进行清空处理;
写入模块,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的各个分区中每个第二类块存储体的属性信息写入所述第一目录结构信息中,得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
第二存储模块,将所述第二目录结构信息存入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和第三存储设备各个分区的第一类块存储体中。
CN201210364498.0A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678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4498.0A CN103678428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4498.0A CN103678428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8428A true CN103678428A (zh) 2014-03-26
CN103678428B CN103678428B (zh) 2018-08-31

Family

ID=5031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4498.0A Active CN103678428B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842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710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系统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6021256A (zh) * 2015-03-31 2016-10-12 Emc 公司 使用基于云的对象存储的消除重复分布式文件系统
US10282556B2 (en) 2015-03-31 2019-05-07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ecure cloud-based storage of data shared across file system objects and clients
CN110134645A (zh) * 2019-04-15 2019-08-16 深圳市战音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存储管理方法、读取方法、管理装置和读取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1570A (zh) * 2004-02-26 2005-08-31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705935A (zh) * 2003-07-24 2005-1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文件管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US20070266037A1 (en) * 2004-11-05 2007-11-15 Data Robotics Incorporated Filesystem-Aware Block Storag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706787A (zh) * 2009-11-20 2010-05-1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逻辑存储器的文件系统管理方法
CN102117184A (zh) * 2010-01-05 2011-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多存储器的控制器、终端设备及其启动和访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5935A (zh) * 2003-07-24 2005-1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文件管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CN1661570A (zh) * 2004-02-26 2005-08-31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20070266037A1 (en) * 2004-11-05 2007-11-15 Data Robotics Incorporated Filesystem-Aware Block Storag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706787A (zh) * 2009-11-20 2010-05-12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逻辑存储器的文件系统管理方法
CN102117184A (zh) * 2010-01-05 2011-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多存储器的控制器、终端设备及其启动和访问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1256A (zh) * 2015-03-31 2016-10-12 Emc 公司 使用基于云的对象存储的消除重复分布式文件系统
US10191914B2 (en) 2015-03-31 2019-01-29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De-duplicating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cloud-based object store
US10282556B2 (en) 2015-03-31 2019-05-07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ecure cloud-based storage of data shared across file system objects and clients
US10515223B2 (en) 2015-03-31 2019-12-24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ecure cloud-based storage of data shared across file system objects and clients
CN106021256B (zh) * 2015-03-31 2020-12-18 Emc 公司 使用基于云的对象存储的消除重复分布式文件系统
US10983961B2 (en) 2015-03-31 2021-04-20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De-duplicating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cloud-based object store
US11144651B2 (en) 2015-03-31 2021-10-12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ecure cloud-based storage of data shared across file system objects and clients
CN105653710A (zh) * 2015-12-31 2016-06-08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系统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10134645A (zh) * 2019-04-15 2019-08-16 深圳市战音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存储管理方法、读取方法、管理装置和读取装置
CN110134645B (zh) * 2019-04-15 2023-07-11 深圳市战音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存储管理方法、读取方法、管理装置和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8428B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4572B (zh) 一种磁盘存储空间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05677742B (zh) 一种存储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68662B (zh) 一种加载图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78428A (zh) 一种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4317742A (zh) 一种优化空间管理的自动精简配置方法
CN103440208A (zh) 一种数据存储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55989B (zh) 图片存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23320A (zh) 数据整理方法、存储设备、存储控制器以及存储阵列
CN104462483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9967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图片处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01712A (zh) 一种视频流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16475A (zh) 一种自动精简配置扩容的方法
CN109669621A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文件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29421A (zh) 视频数据存储系统的创建、文件写入和读取方法及装置
CN103377686B (zh) Nand Flash 存储器及实现 Nand Flash 存储器连续读操作的方法
CN102289471A (zh) 基于二维码的多媒体信息录制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867023A (zh) 一种栅格数据的存储、读取方法及装置
CN112596949A (zh) 一种高效率的ssd删除数据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03002021A (zh) 通讯录同步的方法、装置及手机和计算机
CN108646987A (zh) 一种文件卷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3294407A (zh) 存储装置和数据读写方法
CN105916007A (zh) 一种基于录像的视频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04021178A (zh) 多媒体信息过滤方法和装置
CN102567285A (zh) 一种文档加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24313A (zh) 电力采集终端数据读写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