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7611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7611B
CN103677611B CN201210359220.4A CN201210359220A CN103677611B CN 103677611 B CN103677611 B CN 103677611B CN 201210359220 A CN201210359220 A CN 201210359220A CN 103677611 B CN103677611 B CN 103677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object
group
control operation
touch control
show sty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92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7611A (zh
Inventor
许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592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7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方法应用于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个可交换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所述M个可交换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所述第一显示样式。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触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使用了触摸技术,比如IPAD或者手机终端,都具有触摸功能,而在IPAD或者手机终端的主界面上,都具有一定形状的UI界面,即一定形状的图标,用户在点击该UI界面时,IPAD或者手机终端则会接收到该指令,并根据该指令打开下一级UI图标。
而本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UI界面,并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比如当电子设备中的某一个UI界面为四边形,当其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时,打开转到下一级UI界面时,下一级的UI界面的样式可能为圆形,这样就存在两个UI界面的样式不一样,进而使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该技术问题非常有可能导致用户点错UI界面,导致对电子设备进行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UI界面的样式不一样,进而使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个可交换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所述M个可交换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所述第一显示样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具体为: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可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显示样式。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具体为: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可交互对象的所处位置从第一位置调整为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可交互对象在所述第二位置时,连接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其他可交互对象,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可选的,在所述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形状时,将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形状调整为所述第二形状。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面积调整为第二面积;当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形状时,将上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面积调整为所述第二面积。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个可交换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所述M个可交换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
显示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所述第一显示样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首先介绍了在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打开之后,如何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并且第二组可交互对象能够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一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两个UI界面的样式不一样,进而使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UI界面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且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可交互对象的组合调整为任意显示样式,所以,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具有显示样式调整灵活且具有多样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且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图标调整为任意形状和大小,所以,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主界面上的图标显示效果具有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在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进行调整时,会对应调整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下一级可交互对象,即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或者形状大小,所以,使其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或者形状大小一致,形成统一的显示样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终端的主界面会显示12个图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微信应用程序覆盖手机终端主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12个图标为四叶草的显示样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改变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形状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个UI界面的样式不一样,进而使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解决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申请中,首先获得用于操作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其中,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然后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且N=M,其中,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第一显示样式,能够在打开下一级可交互对象时,和上一级可交互对象具有相同的样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其中,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M个可交换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M个可交换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
比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手机终端举例,手机终端具有显示屏,而显示屏上的主界面,能够显示M个图标,该M个图标即为M个可交互对象。
进一步的,在M个图标中具有第一图标,且这M个图标形成了手机终端显示屏的主界面上显示的第一组图标,当用户打开手机终端的主界面时,则能够显示该M个图标。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得用于操作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
其中,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
如上述举例,第一组图标中的M个图标能够形成第一显示样式,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显示样式具有很多种样式,比如三叶草样式,四叶草样式,大风车样式,五角星样式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图标的样式本申请不做限制,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三叶草样式进行举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手机终端上的12个图标,这12个图标分别为:
闹钟,音乐,相机。
视频,地图,日历。
邮件,QQ,微信。
文档,设置,计算器。
这12个图标的样式都为三叶草的叶片的样式,而每三个图标可以分别组合,形成4支三叶草,比如按照上述分组情况形成四支三叶草,而在这12个图标中,微信为第一图标,即第一可交互对象。
而进一步的,第一触控操作具体可以用于操作第一可交互对象,即第一图标。
在手机终端侧,当获得了操作第一图标的第一触控操作时,即可以进行下面的步骤。
步骤102,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
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第一显示样式。
当第一组图标形成三叶草的显示样式,第二组图标也会形成三叶草的显示样式。
比如,当该第一触控操作为操作微信的触控操作时,微信图标会响应该触控操作,打开微信的界面,比如当微信的界面中具有6个联系人,这6个联系人的图标,即第二组图标中每个图标也为三叶草的叶片样式,并且,该6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则会相互组合,形成两支三叶草的显示样式。
下面使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当用户在操作手机终端时,当打开手机终端的主界面时,手机终端的主界面会显示12个图标,并如上述图2的描述,形成4支三叶草的显示样式,这12个图标中第一图标为微信图标。
当显示出主界面的第一组图标之后,用户会随机点击图标进行操作,比如用户对微信图标具有触控操作。
在手机终端侧,则会接受该对微信图标的触控操作,打开微信应用程序。
其中,在打开微信的应用程序时,微信图标的三叶草叶片样式会逐渐增大,渐渐覆盖手机的主界面,当覆盖至一定程度时,比如覆盖至如图3中的样式时,则会显示下一级图标,即微信应用程序的6个联系人,且这6个联系人对应的图标,也为三叶草的显示样式。
如图4,图4中的微信有6个联系人:
A,B,C
D,E,F
其中,这6个联系人中每一个联系人的图标都为三叶草的叶片的样式,而这6个联系人的图标可以随意组合成三叶草样式,比如A,B,C三个联系人形成一三叶草样式,D,E,F形成另一三叶草样式。
当打开微信的应用程序时,手机终端的主界面上则会显示如图4中的样式。
上述方法介绍了在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打开之后,如何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并且第二组可交互对象能够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一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因此,导致用户在点错UI界面时产生错误的响应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当获得了第一触控操作之后,还可以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从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比如,主界面上的12个图标具有如图2中的三叶草的显示样式,而此时,需要将该12个图标的三叶草的显示样式调整为四叶草的显示样式,则会进行下面的步骤。
如图5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获得用于操作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
其中,该第一触控操作在操作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时,即操作手机终端的主界面上的第一组图标时,可以依次操作第一组图标中的每一个图标,比如,第一触控操作首先对微信图标进行操作,再对其他图标进行操作,进而达到对第一组图标中所有的图标进行操作。
步骤502,判断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该第一触控操作对微信图标进行操作时,首先,判断该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了手机终端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比如该第一时间阈值为2秒,因此,手机终端侧,则会判断该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超过了2秒,并获得一判断结果。
步骤503,当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当该判断结果显示该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超过了2秒时,则会响应该触控操作,将微信图标与其他任意图标进行组合,形成其他的显示样式。
而具体的组合方式则如下所示:
首先,当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将第一可交互对象的所处位置从第一位置调整为第二位置。
然后,当第一可交互对象在第二位置时,连接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处在第二位置的其他可交互对象,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下面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比如,当用户在使用手机终端时,手机终端的主界面具有如图2所示的12个图标,并且,具有三叶草的显示样式,而此时,用户需要将三叶草的显示样式调整为四叶草的显示样式。
以将微信图标调整到由闹钟,音乐,相机组成的三叶草的显示样式中,形成四叶草显示样式,在手机终端侧,则会检测对该微信图标的第一触控操作是否超过2秒,如超过,则响应该第一触控操作,将微信图标的操作从第一位置调整到第二位置,即将微信图标从原来的位置调整到由闹钟,音乐,相机组成的三叶草的位置,并连接闹钟,音乐,相机三个图标,使得这四个图标形成新的显示样式。
进一步的,可以任意调整第一组图标中的每个图标的位置,使者12个图标形成新的显示样式,比如形成如图6的显示样式,即四叶草的显示样式。
进一步的,当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从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之后,还会将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从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即按照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将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调整为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相同的显示样式。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图标组合调整为任意显示样式。
进一步的,除了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图标组合调整为任意显示样式之外,还可以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任意改变图标的形状和大小,具体如图7所示,如下描述:
步骤701,获得用于操作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
步骤702,判断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步骤703,当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将M个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以微信图标进行举例,当用户需要改变微信图标在显示时的显示形状,比如将微信图标从四叶草叶片的形状调整为圆形的形状,则会对微信图标具有第一触控操作。
首先,手机终端侧会获得该第一触控操作。
其次,手机终端侧会判断该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时间阈值,比如判断该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时间是否超过5秒。
再次,当对该图标的操作时间超过了5秒,则可以将该微信图标的形状从四叶草叶片的形状调整为圆形形状。
而第一形状和第二形状的具体对应关系,会预存于手机终端中,因此,当判断出判断该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时间是否超过5秒之后,则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将第一形状调整为对应的第二形状。
进一步的,第一形状与第二形状的具体形状,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任意选择,本申请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之后,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调整为第二形状时,将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进一步的,根据上述的方法,除了能够调整可交互对象的形状之外,还能够调整可交互对象的区域面积,即可交互对象的大小。
进一步的,在判断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之后,方法还包括:
首先,当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面积调整为第二面积;
其次,当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调整为第二形状时,将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面积调整为第二面积。
应当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方法,是用手机终端进行举例,而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手机终端之外,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电子设备,比如IPAD,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介绍了在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打开之后,如何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并且第二组可交互对象能够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一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两个UI界面的样式不一样,进而使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UI界面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且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可交互对象的组合调整为任意显示样式,所以,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具有显示样式调整灵活且具有多样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且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图标调整为任意形状和大小,所以,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主界面上的图标显示效果具有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在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进行调整时,会对应调整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下一级可交互对象,即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或者形状大小,所以,使其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或者形状大小一致,形成统一的显示样式。
实施例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其中,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个可交换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M个可交换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801,用于获得用于操作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
其中,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
显示单元802,用于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第一显示样式。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第一触控操作,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首先介绍了在第一组可交互对象打开之后,如何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并且第二组可交互对象能够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一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两个UI界面的样式不一样,进而使电子设备的UI界面没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UI界面有统一的显示样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且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可交互对象的组合调整为任意显示样式,所以,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具有显示样式调整灵活且具有多样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通过将该第一触控操作使用时间阈值进行判断,且当判断成功时,能够根据该第一触控操作将主界面上的图标调整为任意形状和大小,所以,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的主界面上的图标显示效果具有多样化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在将第一组可交互对象进行调整时,会对应调整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下一级可交互对象,即第二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或者形状大小,所以,使其和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显示样式或者形状大小一致,形成统一的显示样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具有显示单元的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个可交互 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所述M个可交互 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包括应用程序的图标;
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所述第一显示样式和第二显示样式包括的可交互对象的数量不同;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所述第一显示样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具体为:
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可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所述第二显示样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具体为: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可交互对象的所处位置从第一位置调整为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可交互对象在所述第二位置时,连接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处在所述第二位置的其他可交互对象,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形状时,将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形状调整为所述第二形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面积调整为第二面积;
当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调整为所述第二形状时,将上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面积调整为所述第二面积。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能够用于显示M个可交互对象,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个可交互 对象中具有第一可交互对象,且所述M个可交互对象形成第一组可交互对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用于操作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的第一触控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的M个可交互对象相互组合,形成第一显示样式;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包括应用程序的图标;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从所述第一显示样式调整为第二显示样式;所述第一显示样式和第二显示样式包括的可交互对象的数量不同;
显示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第二组可交互对象,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具有N个可交互对象,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二组可交互对象也具有所述第一显示样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间是否满足系统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所述第一触控操作,将所述第一组可交互对象中每一个可交互对象从第一形状调整为第二形状。
CN201210359220.4A 2012-09-24 2012-09-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677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220.4A CN103677611B (zh) 2012-09-24 2012-09-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9220.4A CN103677611B (zh) 2012-09-24 2012-09-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611A CN103677611A (zh) 2014-03-26
CN103677611B true CN103677611B (zh) 2017-12-01

Family

ID=5031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9220.4A Active CN103677611B (zh) 2012-09-24 2012-09-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76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3970B (zh) * 2014-04-21 2022-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60048319A1 (en) * 2014-08-18 2016-02-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Gesture-based Access to a Mix View
CN106791894B (zh) * 2016-11-26 2018-08-3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直播视频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6681A1 (en) * 2005-12-08 2007-06-14 Syntax Brillian Corp. On-screen display for configuring a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graphic icons
CN101464771A (zh) * 2007-12-21 2009-06-24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和集成信息系统
US8132120B2 (en) * 2008-12-29 2012-03-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terface cube for mobile device
CN101770331B (zh) * 2009-01-05 2012-1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图标排列管理方法及管理装置
KR101312297B1 (ko) * 2009-09-24 2013-09-30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아이콘 변경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 단말기
CN102508599A (zh) * 2011-10-11 2012-06-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图标的显示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2646120A (zh) * 2012-02-20 2012-08-2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文件查看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611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7499B (zh) 用于在终端中设置屏幕的壁纸的设备及方法
CN104915142B (zh) 一种触摸屏幕拨号键盘实现的方法和智能手表
WO2015169093A1 (zh) 保护膜或保护玻璃与手机通讯连接的方法
CN108089795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353936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05047A (zh) 用于提供远程用户交互的装置和方法
CN103793138A (zh) 移动终端及后台应用程序的显示方法
CN103677266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955658A (zh) 一种通过曲面屏交互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68251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02220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界面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67761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35675B (zh) 电子设备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US20160202948A1 (en) Causation of stylistic mimicry on a companion apparatus
CN109189295A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845752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487759A (zh) 图标显示控制方法、图标显示控制装置和终端
CN107390976A (zh) 图标显示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494962B (zh) 一种闹钟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308834A (zh) 应用图标显示方式的设置方法及终端
CN105094568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49829B (zh) 一种设置项目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31910A (zh) 一种对触控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809984B (zh)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73610B (zh) 一种电子表格操作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