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7172A - 伺服器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7172A
CN103677172A CN201210335151.3A CN201210335151A CN103677172A CN 103677172 A CN103677172 A CN 103677172A CN 201210335151 A CN201210335151 A CN 201210335151A CN 103677172 A CN103677172 A CN 103677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servo host
module
host module
servo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51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继彭
田光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351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7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伺服器,包括一柜体、一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一第二伺服主机模块、一第一风扇模块、一第二风扇模块、一第一挡板模块及一电源供应器。柜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柜体具有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柜体定义一容置空间,包括一第一空间、一第二空间及一第三空间。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一面相隔一第一间隙。第二伺服主机模块位于第二空间。第一风扇模块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相隔一第二间隙。第二风扇模块位于第二空间。第一挡板模块遮蔽第二间隙。电源供应器位于第三空间。藉此,使伺服器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伺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数字数据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伺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社会已进入因特网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随着因特网的使用者日趋增长,架设因特网的硬件需求亦日趋加重,所以用于架设因特网的伺服器伴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伺服器发展的范围除了结合因特网与电信业的应用,也深入到一般人生活中,例如金融、财经、网络银行、网络信用卡的使用等,这些都必需靠着伺服器强大的运算能力,才能做到数据高度保密不易被破解的程度。本文所称的伺服器是指在区域网络、因特网或是其他网络中,提供各类处理过的信息,让通过网络连结到伺服器的其他终端机,可以迅速地得到需要的数据或结果,输出给需要的数字运算装置。
传统的直立式伺服器,体积大且又占空间,当企业使用多台伺服器时,伺服器存放空间就成为棘手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发展出机架式伺服器。机架式伺服器是将多台伺服主机放置机柜统一管理。
然而,机架式伺服器内的伺服主机的排列相当地集中并且密集,因此机架式伺服器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进而导致整体伺服器运转的不稳定,而这一直是数据中心(data center)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维持伺服器良好的散热功效是目前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器,藉以解决伺服器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导致伺服器运转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包括一柜体、一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一第二伺服主机模块、一第一风扇模块、一第二风扇模块、一第一挡板模块以及一电源供应器。柜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柜体具有位于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柜体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前开口、后开口相通。容置空间包括一第一空间、一第二空间以及一第三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一面相邻。第二空间与第二面相邻。第三空间介于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之间。第一伺服主机模块配置于第一空间,并且与第一面相隔一第一间隙。第二伺服主机模块配置于第二空间。第一风扇模块配置于后开口、位于第一空间内并且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相隔一第二间隙。第二风扇模块配置于第二空间。第一挡板模块配置于第一风扇模块以及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的面向第一面的第一表面上,并且遮蔽第二间隙。电源供应器位于第三空间内,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柜体还包括一第一分隔板,配置于第一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之间,并且分隔第一空间以及第三空间,第一伺服主机模块配置于第一分隔板上,并且第一分隔板遮蔽第二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柜体还包括一第二分隔板,配置于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之间,并且分隔第二空间以及第三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伺服器还包括一第二挡板模块,配置于第一风扇模块以及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的面向第二面第二表面上,并且遮蔽第二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柜体还包括相对的二侧板,每一侧板分别与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相连,并且遮蔽第二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伺服器还包括一第三挡板模块,第三挡板模块与第一面以及第一伺服主机模块面向前开口的第三表面相连,并且遮蔽第一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伺服器还包括至少一导电条,至少一导电条固定于柜体,至少一导电条电性连接于电源供应器、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导电条贯穿第一挡板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伺服主机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至少一导电条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伺服器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器及一机柜管理控制器(Rack Management Controller,RMC),第一伺服主机模块还包括一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固定柜体。机柜管理控制器配置于第三空间。第二连接器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第一连接器连接。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离时,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亦与至少一导电条分离,机柜管理控制器用以判断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中伺服主机的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由于第一挡板模块遮蔽第二间隙,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经由第二间隙吸入冷空气,进而增加第一风扇模块自第一伺服主机内所抽出的空气量,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上述实施例的伺服器具有较佳的散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一分隔板及侧板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伺服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D为图1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一分隔板及侧板的组合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A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2B为图1B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A的伺服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另一实施例的伺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二挡板模块及侧板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4C为图4A的伺服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D为图4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二挡板模块及侧板的组合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E为图4A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5     伺服器
10    柜体
100   第一面
120   第二面
140   前开口
160   后开口
180   容置空间
1800  第一空间
1802  第二空间
1804  第三空间
190   第一分隔板
192   第二分隔板
194   侧板
20    第一伺服主机模块
200   电源输入端口
220   第二连接器
25    第二伺服主机模块
30    第一风扇模块
35    第二风扇模块
40    第一挡板模块
400   缺口
44    第三挡板模块
50    电源供应器
60    导电条
70    第一连接器
80    机柜管理控制器
D1    第一间隙
D2    第二间隙
X     第一表面
Z      第三表面
5’    伺服器
10’   柜体
100’  第一面
120’  第二面
140’  前开口
160’  后开口
180’  容置空间
1800’ 第一空间
1802’ 第二空间
1804’ 第三空间
190’  第一分隔板
192’  第二分隔板
194’  侧板
20’   第一伺服主机模块
25’   第二伺服主机模块
30’   第一风扇模块
35’   第二风扇模块
40’   第一挡板模块
400’  缺口
42’   第二挡板模块
44’   第三挡板模块
50’   电源供应器
60’   导电条
80’   机柜管理控制器
D1’   第一间隙
D2’   第二间隙
D3’   第三间隙
X’    第一表面
Y’    第二表面
Z’   第三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以下所称的伺服主机是指具有计算能力的计算机。
首先请参阅图1A至图1D,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一分隔板及侧板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1C为图1A的伺服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D为图1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一分隔板及侧板的组合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伺服器5,包括一柜体10、一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一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一第一风扇模块30、一第二风扇模块35、一第一挡板模块40以及一电源供应器50。
柜体10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100及一第二面120。柜体10具有位于第一面100与第二面120之间的一前开口140及一后开口160。柜体10定义出一容置空间180。容置空间180与前开口140、后开口160相通。容置空间180包括一第一空间1800、一第二空间1802以及一第三空间1804。第一空间1800与第一面100相邻。第二空间1802与第二面120相邻。第三空间1804介于第一空间1800以及第二空间1802之间。
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配置于第一空间1800,并且包含至少一伺服主机,并且与第一面100相隔一第一间隙D1。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配置于第二空间1802,包含至少一伺服主机。
第一风扇模块30配置于后开口160、位于第一空间1800内并且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相隔一第二间隙D2。第一风扇模块30包含至少一风扇,第一风扇模块30可将冷空气吸入伺服器5内使冷空气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进行热交换以提供对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进行散热的功能。第二风扇模块35配置于第二空间1802。第二风扇模块35包含至少一风扇,第二风扇模块35可将冷空气吸入伺服器5内使冷空气与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进行热交换以提供对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散热的功能。
第一挡板模块40配置于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的面向第一面100的第一表面X上,并且遮蔽第二间隙D2。而第一挡板模块40包含至少一挡板。
电源供应器50位于第三空间1804内,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电源供应器50用以提供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运作所需的电力。
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5与现有技术的伺服器相比,由于伺服器5具有独立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的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第二风扇模块35,因此这些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可以是不具有内建散热风扇的计算机。再者,由于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第二风扇模块35是独立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是以在维修上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对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第二风扇模块35进行维修,是以这样的第一风扇模块30、第二风扇模块35、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的配置方式可以增加工作人员维护第一风扇模块30、第二风扇模块35的效率。
同样地,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5与现有技术的伺服器相比,由于伺服器5具有独立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的电源供应器50,因此这些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可以是不具有内建电源供应器的计算机。举例来说,伺服器5的计算机不需要每一台都配置一直流电/交流电的转换器,只要统一由电源供应器50执行直流电/交流电的转换功能即可。所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以及电源供应器50独立配置的设计可以减少伺服器5所需要的元件数量,在组装伺服器5时可以还加地方便、快速。
然而,上述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一风扇模块30的配置方式会在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一风扇模块30产生一第二间隙D2。当第一风扇模块30将伺服器5内的空气抽出伺服器5外时,第一风扇模块30往往是经由第二间隙D2将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外的空气抽出伺服器5外,而不是将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内的热空气抽出伺服器5外。因此第二间隙会造成伺服器5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关于上述的问题,由于前述实施例是以第一挡板模块40遮蔽第二间隙D2,所以前述实施例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30直接经由第二间隙D2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30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5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A至图1D,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柜体10还包含一第一分隔板190,配置于第一空间1800以及第三空间1804之间,并且分隔第一空间1800以及第三空间1804。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配置于第一分隔板190上,并且第一分隔板190遮蔽第二间隙D2。因为第一分隔板190遮蔽第二间隙D2,所以前述实施例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30直接经由第二间隙D2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30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5的散热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柜体10可再包含一第二分隔板192,配置于第二空间1802以及第三空间1804之间,并且分隔第二空间1802以及第三空间1804。
请参阅图1A至图1D,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柜体10还包括相对的二侧板194。每一侧板194分别与第一面100以及第二面120相连,并且遮蔽第二间隙D2。因为侧板194遮蔽第二间隙D2,所以前述实施例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30直接经由第二间隙D2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30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5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A及图1B,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伺服器5可再包括一第三挡板模块44,包括至少一挡板。第三挡板模块44与第一面100以及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面向前开口140的第三表面Z相连,并且遮蔽第一间隙D1。利用第三挡板模块44,本实施例可以防止空气中如灰尘等杂质进入第一空间1800,避免杂质造成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中电子元件的短路、故障甚至严重的损毁。同时第三挡板模块44可以遮挡使用者的视线,避免使用者直接看见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因此也具有美观的效果。
电源供应器50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电性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伺服器5还包括至少一导电条60,导电条60固定于柜体10,导电条60电性连接于电源供应器50、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电源供应器50利用导电条60以提供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运作所需要的电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性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可以是导电缆线,并不以导电条为限。
请参阅图2A以及图2B,图2A为图1A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2B为图1B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导电条60介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及第一风扇模块30之间。而第一挡板模块40还具有至少一缺口400,导电条60贯穿缺口400。因此,第二间隙D2由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第一风扇模块30、第一挡板模块40、侧板194以及第一分隔板190环绕。所以自前开口140、第一挡板模块40、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后开口160形成一完整的风道。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30直接经由第二间隙D2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30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5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A至1图D以及图3,图3为图1A的伺服器的部分立体示意图。以下将针对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电源供应器50以及导电条60之间如何电性连接进行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还包括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200,电源输入端口200以可分离的方式与导电条60电性连接。当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配置于第一空间1800时,电源输入端口200与导电条60电性连接,因此电源供应器50可以提供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运作所需要的电力。当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被抽离第一空间1800时,电源输入端口200与导电条60不电性连接,因此电源供应器50不再提供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电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伺服器5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器70以及一机柜管理控制器80(Rack Management Controller,RMC)。机柜管理控制器80可以感测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中伺服主机的位置。请参阅图1A至图1D以及图3,以下将针对机柜管理控制器80如何感测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中伺服主机的位置进行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及部分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70固定于柜体10。机柜管理控制器80配置于第三空间1804。此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还包括一第二连接器220。第二连接器220以可分离的方式与第一连接器70连接。当第一连接器70与第二连接器220分离时,电源输入端口200亦与导电条60分离。因此,利用第一连接器70与第二连接器220是否连接,机柜管理控制器80得以判断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及第二伺服主机模块25中伺服主机的位置。
请参阅图4A至图4E,图4A为根据本发明所揭露另一实施例的伺服器的立体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二挡板模块及侧板的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图4C为图4A的伺服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D为图4A的柜体、第一挡板模块、第二挡板模块及侧板的组合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E为图4A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由于本实施例与图1A的实施例相似,其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着与图1A的实施例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因此只针对不同之处作说明。在图1A的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板190用以遮蔽第二间隙D2。然而上述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遮蔽第二间隙D2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与第一分隔板190’相隔一第三间隙D3’,因此第一分隔板190’不遮蔽第二间隙D2’。然而伺服器5’还包括一第二挡板模块42’配置于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的面向第二面120’的第二表面Y’上,并且遮蔽第二间隙D2’。因此,第二间隙D2’由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第一风扇模块30’、第一挡板模块40’、侧板194’以及第二挡板模块42’环绕。所以自前开口140’、第一挡板模块40’、第一风扇模块30’以及后开口160’形成一完整的风道。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30’直接经由第二间隙D2’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30’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20’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5’的散热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因为第一挡板模块遮蔽第二间隙,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直接经由第二间隙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的散热效果。
此外,在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因为第一分隔板遮蔽第二间隙,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直接经由第二间隙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的散热效果。而在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因为侧板遮蔽第二间隙,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直接经由第二间隙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的散热效果。此外,在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第一风扇模块、第一挡板模块、侧板以及第一分隔板环绕第二间隙。因此自前开口、第一挡板模块、第一风扇模块以及后开口形成一完整的风道。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直接经由第二间隙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的散热效果。
另外,在部分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与第一分隔板相隔一第三间隙。因为第二间隙由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第一风扇模块、第一挡板模块、侧板以及第二挡板模块环绕。因此自前开口、第一挡板模块、第一风扇模块以及后开口形成一完整的风道。所以可以减少第一风扇模块直接经由第二间隙吸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外的空气的空气量,并且可以增加第一风扇模块抽取第一伺服主机模块内的热空气的空气量,进而提升伺服器的散热效果。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伺服器可以维持伺服器良好的散热功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伺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柜体,包括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柜体具有位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的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该柜体定义出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与该前开口、该后开口相通,该容置空间包括:
一第一空间,与该第一面相邻;
一第二空间,与该第二面相邻;以及
一第三空间,介于该第一空间以及该第二空间之间;
一第一伺服主机模块,配置于该第一空间,并且与该第一面相隔一第一间隙;
一第二伺服主机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空间;
一第一风扇模块,配置于该后开口、位于该第一空间内并且与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相隔一第二间隙;
一第二风扇模块,配置于该第二空间;
一第一挡板模块,配置于该第一风扇模块以及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的面向该第一面的第一表面上,并且遮蔽该第二间隙;以及
一电源供应器,位于该第三空间内,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及该第二伺服主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该柜体还包括一第一分隔板,配置于该第一空间以及该第三空间之间,并且分隔该第一空间以及该第三空间,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配置于该第一分隔板上,并且该第一分隔板遮蔽该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该柜体还包括一第二分隔板,配置于该第二空间以及该第三空间之间,并且分隔该第二空间以及该第三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挡板模块,配置于该第一风扇模块以及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的面向该第二面的第二表面上,并且遮蔽该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该柜体还包括相对的二侧板,每一该侧板分别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二面相连,并且遮蔽该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挡板模块,该第三挡板模块与该第一面以及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面向该前开口的第三表面相连,并且遮蔽该第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导电条,该至少一导电条固定于该柜体,该至少一导电条电性连接于该电源供应器、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及该第二伺服主机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导电条贯穿该第一挡板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该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该至少一导电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伺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固定于该柜体;以及
一机柜管理控制器,配置于该第三空间;
其中,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还包括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该第一连接器连接;
当该些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分离时,该至少一电源输入端口亦与该至少一导电条分离,该机柜管理控制器用以判断该第一伺服主机模块以及该第二伺服主机模块中伺服主机的位置。
CN201210335151.3A 2012-09-11 2012-09-11 伺服器 Pending CN1036771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5151.3A CN103677172A (zh) 2012-09-11 2012-09-11 伺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5151.3A CN103677172A (zh) 2012-09-11 2012-09-11 伺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172A true CN103677172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5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5151.3A Pending CN103677172A (zh) 2012-09-11 2012-09-11 伺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71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606A (zh) * 2016-05-07 2016-09-21 罗文凤 一种电动汽车电能供给系统
CN107229315A (zh) * 2017-07-24 2017-10-03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设备
CN108536253A (zh) * 2018-06-20 2018-09-14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3814A1 (en) * 2006-03-24 2007-10-18 Fujitsu Limited Enclosure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1622512U (zh) * 2010-04-07 2010-11-03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
US20110013348A1 (en) * 2009-03-17 2011-01-20 Seibold Lawrence B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Distribution to and Cooling of Computer Components on Trays in a Cabinet
CN102495669A (zh) * 2011-12-19 2012-06-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式机柜散热方法
CN102541174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设备及其电源配接机构与方法
CN102609058A (zh) * 2012-02-24 2012-07-25 成都珑之微科技有限公司 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
WO2012113807A1 (en) * 2011-02-22 2012-08-30 Dacentec Be Bvba A data centre rack comprising a power ba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43814A1 (en) * 2006-03-24 2007-10-18 Fujitsu Limited Enclosure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10013348A1 (en) * 2009-03-17 2011-01-20 Seibold Lawrence B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Distribution to and Cooling of Computer Components on Trays in a Cabinet
CN201622512U (zh) * 2010-04-07 2010-11-03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
CN102541174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设备及其电源配接机构与方法
WO2012113807A1 (en) * 2011-02-22 2012-08-30 Dacentec Be Bvba A data centre rack comprising a power bar
CN102495669A (zh) * 2011-12-19 2012-06-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式机柜散热方法
CN102609058A (zh) * 2012-02-24 2012-07-25 成都珑之微科技有限公司 柜式模块化高密度刀片型服务器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6606A (zh) * 2016-05-07 2016-09-21 罗文凤 一种电动汽车电能供给系统
CN105946606B (zh) * 2016-05-07 2017-12-26 北京权进常光机电化科学研究院中原分院 一种电动汽车电能供给系统
CN107229315A (zh) * 2017-07-24 2017-10-03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设备
CN107229315B (zh) * 2017-07-24 2021-04-02 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设备
CN108536253A (zh) * 2018-06-20 2018-09-14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9127B (zh) 服务器机柜系统
CN102999089B (zh) 服务器
JP5670511B2 (ja) サーバーキャビネット及びそのサーバー装置
CN103677101A (zh) 服务器
CN103677172A (zh) 伺服器
CN104850192A (zh) 伺服器装置
CN105717995B (zh) 具单一机架单位高度的伺服器装置
CN205620915U (zh) 一种2u包括20个热插拔硬盘的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CN104756616B (zh) 太阳能逆变器
CN204759330U (zh) 一种便携式笔记本散热器
US20140218844A1 (en) Rack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7557813U (zh) 一种基于2u机箱的多硬盘服务器
CN209946792U (zh) 一种网络机柜标准柜工业机箱
CN205429492U (zh) 机柜电源箱
CN206258768U (zh) 机柜系统
CN205987582U (zh) 一种模块化高密度端口工业交换机机箱
CN206461509U (zh) 电子设备、扩展电源及电源系统
CN204904167U (zh) 计算机线路整理箱
CN206075212U (zh) 网关
CN205679696U (zh) 一种具备新型组装结构的工控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
CN203745888U (zh) 数控一体工作站
CN104519692A (zh) 避免配电pdu侵占服务器机柜维护空间的方法及机柜
TWI477228B (zh) 伺服器
CN109962422A (zh) 防爆配电箱及防爆配电箱系统
CN204244058U (zh) 一种大功率不间断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