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5920B -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5920B
CN103675920B CN201310462792.XA CN201310462792A CN103675920B CN 103675920 B CN103675920 B CN 103675920B CN 201310462792 A CN201310462792 A CN 201310462792A CN 103675920 B CN103675920 B CN 103675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crack
gpr
dielectric constan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2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5920A (zh
Inventor
李胜利
孙攀旭
姜楠
朱小青
陈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4627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5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5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5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5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59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利用探地雷达进行连续测量和人工点测,得到相应的数据图像,大致确定裂缝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椭圆法对数据图像进行解析处理,提高定位精度,从而对半刚性基层裂缝的长度和深度进行准确定位。采用探地雷达连续测量和人工点测,得到半刚性基层裂缝的水平位置误差达到4.4%,裂缝上端误差达到32%。通过椭圆法数据分析后,半刚性基层裂缝的水平位置误差达到2.2%,裂缝上端深度误差达到22%,水平位置的精度提高了2.2%,裂缝上端深度的精度提高了10%,可以为裂缝的维护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Description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由于半刚性材料具有初期强度高、良好的板体性、抗渗度和抗冻性好等优点[1],半刚性材料的使用得到广泛推广,同时道路质量的检测任务也日益增多,道路的使用状况评价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面对道路质量评价工作量的急剧增加,传统的钻芯取样等有损检测技术,由于工作量大、对道路有破坏性等特点,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检测的任务。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on Radar)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效率、无损探测、结果直观等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检测道路的使用情况,为道路维护提供必要的依据。国内外将探地雷达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厚度、路基空洞与缺损等的检测,并做出了大量研究工作。随着道路建设不断发展,道路的病害检测和养护任务日益加重,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半刚性基层裂缝检测问题,由于其隐蔽性,检测难度较大,但半刚性基层裂缝对道路承载力影响较大,因此成为近几年道路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利用探地雷达研究在反射裂缝出现之前发现半刚性基层隐含裂缝的检测技术,具有重要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精确,效率高。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介质的介电常数ε,通过反演计算,得出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
B:通过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由公式得出探地雷达电磁波在被测介质中的波速值v;
C:利用探地雷达进行连续检测,初步确定裂缝所在的大致位置A-B,并记录;
D:以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中点为基点,在A点进行进行一次点测,并记录点测时间t,由公式2a=v*t得出a;
E:以A点为坐标原点,以A到B的水平方向为X轴,与地面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并以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所在位置为焦点,以a为半长轴做出一个椭圆,则异常点肯定为椭圆曲线上一点;
F:以S点距,重复步骤E,进行连续点测直至测量到B位置,得到多个椭圆;
G:采用试算法,选择半长轴最小的3个椭圆绘制成第一定位图,将半长轴最小的4个椭圆绘制成第二定位图,观察椭圆交点分布情况,对比第一定位图和第二定位图,将椭圆交点近似呈现对称分布的椭圆图作为最终定位图,将定位图中的椭圆交点的坐标求均值,即得到异常点位置坐标,其横坐标为距离起始探测点A点的水平距离,纵坐标为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所述的步骤A中反演计算具体为对探地雷达进行预设介电常数值m,对无裂缝道路基层进行一次预点测,读出点测时间t,由于对相同介质,时间确定时,可知预点测得到介电常数与实际介电常数的比值等于对应的介质厚度平方的倒数的比,所以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基层厚度值得出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
所述的点距S大小为1.5cm。
本发明利用探地雷达进行先后连续测量和人工点测,得到相应的数据和图像,首先大致确定裂缝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次人工点测数据进行椭圆法处理,进而通过椭圆法得出待测基层裂缝的位置以及其长度和深度值,整体提高基层裂缝的定位精度,从而对半刚性基层裂缝的长度和深度进行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人工点测的检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基层裂缝的连续检测图像;
图4为本发明所述目标体位于两个采样点中间附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目标体位于采样点附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椭圆法绘制椭圆交点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拟采用三个椭圆进行绘制椭圆交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介质的介电常数,通过反演计算,得出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具体为对探地雷达进行预设介电常数值m,对无裂缝道路基层进行一次点测,读出点测时间t,由于对同一个介质,时间确定时,可知介电常数的比值等于对应介质厚度平方的倒数比,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测量基层厚度值得出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以下以具体例子进行说明。本实施例采用C15标号水泥,水泥、砂、石、水的配合比采用240:894:1026:135,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分别为100cm×10cm×7.3cm,100cm×10cm×5.0cm。将7.3cm的混凝土试件中间断开,模拟基层裂缝。将5.0cm的混凝土试件放置在其上边,模拟面层。裂缝沿检测方向长2.0cm,沿垂直检测方向长10.0cm,高7.3cm,裂缝上端深度5.0cm。探地雷达型号为LTD-2000,雷达天线采用900MHz地面耦合天线,时窗设置为15ns,天线长33cm,高9.5cm,收发天线间距为5cm,
利用探地雷达对介质的厚度进行测量,已知探地雷达上的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间距为d,路基介质厚度为H,c为声波在空气传播速度,由几何知识得路基介质厚度
由电磁波在介质中的速度为代入路基介质厚度公式得到介质的介电常数由公式知计算介质的介电常数需要知道介质厚度H,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t。
以实际厚度值为7.3cm厚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介电常数的反演计算,利用探地雷达进行检测,调整天线频率为900MHz,检测结果共1550道记录,由于探地雷达图像上,裂缝的表现为一条双曲线,如果为检测裂缝,则为水平直线。将图像中长度扩大为1km,利用探地雷达系统自带的IDSP5.0软件,将总长定为1000m,以50m为待评价路段长度,以0.1m/ns为电磁波在路基介质中的速度值,进行厚度计算,
表1混凝土试件厚度计算结果
由表1知,以0.1m/ns为电磁波在路基介质中的速度值计算的厚度结果为20个厚度值的平均值,为7.6cm。由反演法,计算混凝土试件的实际介电常数
0.1 × t 2 = 7.6 × 10 - 3 0.3 ϵ × t 2 = 7.3 × 10 - 3 - - - ( 1 )
由式(1)得到混凝土试件的介电常数为9.8,其中在进行计算时,由于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之间的距离d较小,而且在利用探地雷达测量缝隙长度、深度时,均忽略其大小,即以d=0来进行计算。
其次,通过得到的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由公式得出探地雷达电磁波在被测介质中的波速值v,由本实施例得出v=0.096m/ns。
再次,操作人员手拿探地雷达,使探地雷达的天线贴近表面,利用探地雷达进行连续检测,初步确定裂缝所在的大致位置A-B,并记录位置,得到检测图像如图3所示,可以大致判断裂缝的水平位置。
由于使用椭圆法进行数据测量,必须得到椭圆的大小参数,而确定一个椭圆需要确定焦点,和半长轴或者半短轴,以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中点为基点,在A点进行进行一次点测,并记录点测时间T1,由公式2a=v*T1得出所要画的椭圆半长轴数值a;
以A点为坐标原点,以A到B的水平方向为X轴,与地面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并以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所在位置为焦点,以a为半长轴做出一个椭圆,则异常点肯定在椭圆曲线上;理论上同一个隐含的裂缝在检测的时候只需两次点测即可通过两侧点测所得到的椭圆交点坐标即为隐含的裂缝所在位置坐标。但在实际测量中往往存在电磁波的损耗,所以在不同位置的电磁波的损耗不同,则影响监测结果,往往进行多次的点测;但由于工作量的问题,过多的检测不仅加大成本,而且会极大地影响效率,对此操作过程中我们通过插值法在较少测量基础上进行便于数据处理放大,具体操作如下:
由于为降低测量劳动量点测总道数较少,需进行插道处理,以利于判断,对上述路基介质我们进行了28道点测记录,对这28道点测记录进行插道数为3的处理后,总记录道数为108道。通过IDSP5.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双曲线到水平线的距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基层裂缝双曲线到水平线的距离
所述的表2未显示第一道记录对应的双曲线的点到水平线的距离,前23道记录有明显异常,但此并不影响对裂缝的探测数据处理,因为在判断裂缝大致位置后,我们是从裂缝大致位置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开始检测的,这样开始的几道记录对结果的处理没有影响。
表中的记录是做过插道处理后的道记录情况,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应选择原始道记录。由表1知,距离最小且由原始道记录转化的为39、43、47、51,相对应的原始道记录数为 此几道的数据值为椭圆法绘制椭圆提供数据依据。
椭圆个数的选取:当椭圆个数较少时,目标计算的精度较低;当椭圆个数较多时,由于离目标体较远的采样点的电磁波传播损耗过大,影响计算准确度,而且椭圆个数较多导致计算量增大。综合以上因素,将椭圆个数定为3或4。最终椭圆个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对称性从实际检测结果出发进行确定。
椭圆个数的确定是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决定的,如图4所示,当双曲线顶点即裂缝上端位置位于两个采样点中间附近时,应采用偶数个椭圆,以达到对称抵消误差,提高精度,从而采用4个椭圆绘制;如图5所示,当双曲线顶点离某个采样点较近,与其相邻的另一个采样点较远时,应采用奇数个椭圆绘制,从而采用3个椭圆绘制,这样可以利用对称抵消误差。椭圆个数的确定仍然依赖于点测的结果,可以采用试算法,以点测结果为参考,判断椭圆交点图和交点坐标的异常,以取得较好结果。
根据数据结果绘制四个椭圆得到六个交点,如图6所示,六个交点坐标如表3所示。
表3椭圆交点坐标
交点平均坐标(19.8,3.3)即为目标的坐标位置,
直接根据连续测量和人工点测的图像,以及表2计算结果,为未采用椭圆法进行数据处理,其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未采用椭圆法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分析
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表5所示。
表5椭圆法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分析
由表5知,交点6存在明显异常。由表3知裂缝上端深度不会达到2.3cm,而且图5中交点分布没有呈现近似的对称性,与双曲线几何特征不符。采用试算法,选择半长轴最小的3个椭圆绘制成第一定位图,将半长轴最小的4个椭圆绘制成第二定位图,观察椭圆交点分布情况,对比第一定位图和第二定位图,将椭圆交点近似呈现对称分布的椭圆图作为最终定位图,将定位图中的椭圆交点的坐标求均值,即得到异常点位置坐标,其横坐标为距离起始探测点A点的水平距离,纵坐标为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具体的:根据表1的数据,拟采用三个椭圆进行绘制定位,如图7所示,椭圆交点坐标如表6所示。
表6椭圆交点坐标
交点平均坐标即为目标的坐标位置,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表7所示。
表7椭圆法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分析
椭圆法检测裂缝结果如表7所示,检测到的裂缝位置与实际位置较为接近,准确度有很大提高。椭圆个数的确定采用试算法,以椭圆交点图和交点坐标进行直观对比说明。椭圆个数的确定仍然依赖于点测的结果,应以点测结果为参考,判断椭圆交点图的异常,以取得较好结果。
根据表4和表7的结果对比分析,椭圆法进行数据处理后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同时利用椭圆法进行检测基层裂缝,进行定位,精确度较高,水平位置的定位误差达到2.2%,裂缝深度的误差达到22%,从而证明了椭圆法检测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可行性。

Claims (2)

1.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介质的介电常数ε,通过反演计算,得出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所述的反演计算具体为对探地雷达进行预设介电常数值m,对无裂缝道路基层进行一次预点测,读出点测时间t,由于对相同介质,时间确定时,可知预点测得到介电常数与实际介电常数的比值等于对应的介质厚度平方的倒数的比,所以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基层厚度值得出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
B:通过实际介电常数值大小ε,由公式得出探地雷达电磁波在被测介质中的波速值v;
C:利用探地雷达进行连续检测,初步确定裂缝所在的大致位置A-B,并记录;
D:以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中点为基点,在A点进行进行一次点测,并记录点测时间t,由公式2a=v*t得出a;
E:以A点为坐标原点,以A到B的水平方向为X轴,与地面垂直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并以探地雷达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所在位置为焦点,以a为半长轴做出一个椭圆,则异常点肯定为椭圆曲线上一点;F:以S点距,重复步骤E,进行连续点测直至测量到B位置,得到多个椭圆;
G:采用试算法,选择半长轴最小的3个椭圆绘制成第一定位图,将半长轴最小的4个椭圆绘制成第二定位图,观察椭圆交点分布情况,对比第一定位图和第二定位图,将椭圆交点近似呈现对称分布的椭圆图作为最终定位图,将定位图中的椭圆交点的坐标求均值,即得到异常点位置坐标,其横坐标为距离起始探测点A点的水平距离,纵坐标为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距S大小为1.5cm。
CN201310462792.XA 2013-09-30 2013-09-30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5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2792.XA CN103675920B (zh) 2013-09-30 2013-09-30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2792.XA CN103675920B (zh) 2013-09-30 2013-09-30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5920A CN103675920A (zh) 2014-03-26
CN103675920B true CN103675920B (zh) 2017-02-01

Family

ID=50314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279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75920B (zh) 2013-09-30 2013-09-30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5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8067B (zh) * 2017-08-30 2019-04-02 同济大学 一种城市道路地下分层结构的探地雷达介电常数预估方法
CN108828588A (zh) * 2018-04-16 2018-11-16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用3d探地雷达评价道路技术状况的方法
CN108680137A (zh) * 2018-04-24 2018-10-19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基于无人机和探地雷达的地陷检测方法及探测装置
CN108656330A (zh) * 2018-07-12 2018-10-16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预制构件养护监控与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470770A (zh) * 2018-11-12 2019-03-1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检测混凝土结构连续多条斜裂缝的方法
CN109696674B (zh) * 2019-02-14 2020-06-1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获取地裂缝形态的方法
CN110258267A (zh) * 2019-05-27 2019-09-20 苏州奇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确定沥青摊铺厚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79646B (zh) * 2020-05-29 2021-07-0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石质文物裂隙的原位、无损检测方法
CN112485834B (zh) * 2020-11-23 2022-07-15 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车道路基三维检测与成像方法
CN112965135B (zh) * 2021-01-28 2023-08-15 长安大学 一种石窟崖体裂隙空间异质分布的无损探测综合方法
CN114318986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路基基层裂缝防治方法
CN114925583B (zh) * 2022-07-20 2022-10-25 中南大学 一种沥青混凝土复介电常数确定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5085A (en) * 1994-10-28 1997-10-07 H & B Syst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epth of crack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CN101071124A (zh) * 2006-05-09 2007-11-14 同济大学 一种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结构斜裂缝的方法
CN101684631A (zh) * 2008-09-28 2010-03-31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岩土工程总公司 运营路基安全状态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CN101957404A (zh) * 2009-07-20 2011-01-26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粮堆介电常数的微波测量方法
CN102012221A (zh) * 2010-10-27 2011-04-13 中公高科(北京)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探地雷达的路面裂缝深度无损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2256B2 (ja) * 2002-02-13 2004-04-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地表状態検出方法、地表状態検出システム、及び地表状態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5085A (en) * 1994-10-28 1997-10-07 H & B Syste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epth of crack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CN101071124A (zh) * 2006-05-09 2007-11-14 同济大学 一种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结构斜裂缝的方法
CN101684631A (zh) * 2008-09-28 2010-03-31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岩土工程总公司 运营路基安全状态快速无损检测方法
CN101957404A (zh) * 2009-07-20 2011-01-26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一种粮堆介电常数的微波测量方法
CN102012221A (zh) * 2010-10-27 2011-04-13 中公高科(北京)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探地雷达的路面裂缝深度无损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探地雷达探测中对媒质相对介电常数的测定;邓小燕 等;《物探与化探》;20090228;第33卷(第1期);第43-45页 *
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斜裂缝的研究;晏露超 等;《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0630;第21卷(第3期);第156-159页 *
雷达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王茹 等;《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0331;第29卷(第2期);第459-4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5920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5920B (zh) 道路基层隐含裂缝深度和水平位置的无损检测方法
Hoegh et al. Ultrasonic tomography for evaluation of concrete pavements
Tarussov et al.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 using a new analysis method: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computer-assisted visual interpretation
Khamzin et al. Utilization of air-launche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for pavement condition assessment
Wang et al. Automatic detection of bridge deck condition from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images
CN104007176B (zh) 一种复杂岩土工程介质的全波场检测系统及方法
Gucunski et al. Rapid bridge deck condition assessment using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f impact echo data
Hoegh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2D tomographic images for flaw detection in pavements
CN110346454B (zh) 基于排列式超声震源的混凝土浅表层超声面波检测方法
CN110133639B (zh) 一种传力杆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Elseicy et al. Combined use of GPR and other NDTs for road pavement assessment: An overview
CN104360046A (zh) 一种码头混凝土结构内部隐患的综合物探联合诊断方法
Su et al. An evaluation of fouled ballast in a laboratory model track using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Li et 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surface wave techniques for concrete bridge deck condition assessment
Hoegh Ultrasonic linear arra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pavements
Fan et al. Inner dimension detection of open and buried crack in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Rayleigh wave method
Huang et al. Research on void signal recognition algorithm of 3D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based on the digital image
Yue et al. Road subsurface distress recognition method using multiattribute feature fusion with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ucunski et al. Impact echo data from bridge deck testing: Visual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N105891339B (zh) 利用冲击映像法检测岩土工程介质缺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v et al.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loess and the safety detection of the road subgrade based on GPR
CN114236538A (zh) 一种三维探地雷达评价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的方法
Bala et al. Rebar detection using GPR: An emerging non-destructive QC approach
Lv et al.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Defects behind Tunnel Lining Based on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Núñez-Nieto et al. Applications of the GPR method for road insp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