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9200A -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9200A
CN103669200A CN201310711846.1A CN201310711846A CN103669200A CN 103669200 A CN103669200 A CN 103669200A CN 201310711846 A CN201310711846 A CN 201310711846A CN 103669200 A CN103669200 A CN 103669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abutment
discarded
block
bridge abu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18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波
徐家慧
黄亮
杨玉奎
王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3107118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9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9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其中,所述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包括桥台基础、桥台侧墙以及浇筑在由桥台基础和桥台侧墙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是由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通过分层交替浇筑而成的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中,废弃混凝土块体每层的堆放高度小于废弃混凝土块体最大特征尺寸的3倍。本发明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既可以实现废弃混凝土块体的循环利用,同时也能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桥台浇筑时产生的水化热,降低浇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最终减少桥台的非工作裂缝。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旧有建筑物和桥梁拆除产生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运往郊外堆放,而新建建筑和桥梁所需的混凝土又完全采用新鲜水泥、石子、河砂等材料配制而成。由此造成的危害包括:①固体废弃物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②过度开山采石破坏地表植被和原有地貌,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③大量淘挖河砂毁坏河床和堤坝,危及河流安全;④水泥生产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为此,如何科学利用旧有建筑物和桥梁拆除产生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以尽量减少新建建筑和桥梁对新鲜水泥、石子、河砂等材料的消耗,已成为整个建设行业践行“环保、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的一种循环利用途径在国内外均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所谓再生骨料混凝土,就是将旧有建筑物或桥梁拆除所得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经过破碎、筛分、净化等过程,获取大量骨料尺度的颗粒,然后利用其配制而得的新混凝土。但是上述处理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消耗大量能源,加之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仍需耗费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经济合理的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策略。
此外,在桥梁的建造领域中,桥台施工具有以下特点:由于桥台的体积很大,浇筑时需要大量混凝土,在这些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化热,如果不及时把这些热量排除,将因内外温差显著导致混凝土开裂,进而影响桥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效率有待改善,以及桥台建造时易产生温度裂缝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该桥台既可以实现废弃混凝土的高效循环利用,同时也能减少桥台浇筑时产生的水化热,降低桥台浇筑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最终减少桥台的非工作裂缝。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包括桥台基础、桥台侧墙以及浇筑在由桥台基础和桥台侧墙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是由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通过分层交替浇筑而成的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中,废弃混凝土块体每层的堆放高度小于废弃混凝土块体最大特征尺寸的3倍。
本发明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为旧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拆除所得的废弃混凝土块状物。
本发明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中,所述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
本发明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最大特征尺寸为300mm~500mm。
一种上述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先制作桥台基础和桥台侧墙,待其满足一定强度后在桥台侧墙与桥台基础所围空间内分层交替浇筑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分层交替浇筑前在桥台侧墙与桥台基础所围成的空间底部预先浇筑一层新混凝土;
分层交替浇筑的过程为:先堆放一层经过表湿处理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接着在该层废弃混凝土块体上面浇筑一层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充分振捣使新混凝土均匀分布于各废弃混凝土块体之间;振捣完成之后,再堆放下一层经过表湿处理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并在其上面又浇筑一层新混凝土并充分振捣,如此交替直至所述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
本发明的施工工艺中,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废弃混凝土块体进行桥台浇筑,实现了混凝土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免除或大大简化了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再利用时的破碎、筛分、净化等处理过程,节省了上述过程所消耗的大量能源,同时还节省了与废弃混凝土块体体积相当的新混凝土配制所需的大量水、水泥、砂石和能源,最终以更少的能耗和资源消耗量对混凝土固体废弃物进行高效循环利用。
(2)掺入废弃混凝土块体不仅可以消除与其体积相当的新混凝土凝结时所产生的水化热,而且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还能够吸收其它新混凝土凝结时所产生的部分水化热,从而大大降低桥台浇筑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而减少桥台的非工作裂缝。因此,本发明为显著缓解或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裂缝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3)由于桥台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内部所配钢筋较少且桥台体积很大,因此可以采用特征尺寸更大的废弃混凝土块体,从而进一步节省废弃混凝土块体的加工成本,相比于废弃混凝土块体在体积有限的建筑结构构件中应用成本节省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B-B向剖面图。
图中:1、桥台侧墙2、桥台基础3、新混凝土4、废弃混凝土块体(注:图中所示桥台侧墙和桥台基础仅为示意,可根据设计要求配置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图1~图3,本发明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包括桥台基础2、桥台侧墙1以及浇筑在由桥台基础2和桥台侧墙1所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是由废弃混凝土块体4和新混凝土3通过分层交替浇筑而成的结构。采用分层交替浇筑的目的在于,便于浇筑时废弃混凝土块体4和新混凝土3能够充分混合。所述混凝土结构中,废弃混凝土块体4每层的堆放高度小于废弃混凝土块体4最大特征尺寸的3倍以保证废弃混凝土块体4与新混凝土3之间能够振捣密实。由于桥台的体积很大,并且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内部所配钢筋较少,因此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4的尺寸可以较大,其最大特征尺寸为300mm~500mm。
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4可以为旧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拆除所得的废弃混凝土块状物,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4应能够直接或经简单加工后使用,所述新混凝土3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
参见图1~图3,本发明的上述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先制作桥台基础和桥台侧墙,待其满足一定强度后在桥台侧墙与桥台基础所围空间内分层交替浇筑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分层交替浇筑前在桥台侧墙与桥台基础所围成的空间底部预先浇筑一层新混凝土;
分层交替浇筑的过程为:先堆放一层经过表湿处理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接着在该层废弃混凝土块体上面浇筑一层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充分振捣使新混凝土均匀分布于各废弃混凝土块体之间;振捣完成之后,再堆放下一层经过表湿处理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并在其上面又浇筑一层新混凝土并充分振捣,如此交替直至所述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
废弃混凝土块体4每层的堆放高度小于废弃混凝土块体4最大特征尺寸的3倍,以保证废弃混凝土块体4与新混凝土3之间能够振捣密实;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4与新混凝土3的质量比为1∶4~1∶1,既使混凝土固体废弃物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也使混凝土桥台的施工性能较佳。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包括桥台基础、桥台侧墙以及浇筑在由桥台基础和桥台侧墙围成的空间内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是由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通过分层交替浇筑而成的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中,废弃混凝土块体每层的堆放高度小于废弃混凝土块体最大特征尺寸的3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为旧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或堤坝拆除所得的废弃混凝土块状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混凝土为天然骨料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最大特征尺寸为300mm~500mm。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制作桥台基础和桥台侧墙,待其满足一定强度后在桥台侧墙与桥台基础所围空间内分层交替浇筑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分层交替浇筑前在桥台侧墙与桥台基础所围成的空间底部预先浇筑一层新混凝土;
分层交替浇筑的过程为:先堆放一层经过表湿处理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接着在该层废弃混凝土块体上面浇筑一层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充分振捣使新混凝土均匀分布于各废弃混凝土块体之间;振捣完成之后,再堆放下一层经过表湿处理后的废弃混凝土块体并在其上面又浇筑一层新混凝土并充分振捣,如此交替直至所述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混凝土块体与新混凝土的质量比为1∶4~1∶1。
CN201310711846.1A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Pending CN103669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1846.1A CN103669200A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1846.1A CN103669200A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9200A true CN103669200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07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1846.1A Pending CN103669200A (zh) 2013-12-20 2013-12-20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92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7919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上海天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破碎混凝土的再生技术
CN112776126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静载试验堆载混凝土试块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9896A1 (en) * 2003-03-14 2004-09-16 Curry John Edgar Concrete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to creat synthetic riprap blocks
CN101418629A (zh) * 2008-10-14 2009-04-29 华南理工大学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77901A (zh) * 2012-05-03 2012-09-19 华南理工大学 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9896A1 (en) * 2003-03-14 2004-09-16 Curry John Edgar Concrete receptacl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to creat synthetic riprap blocks
CN101418629A (zh) * 2008-10-14 2009-04-29 华南理工大学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77901A (zh) * 2012-05-03 2012-09-19 华南理工大学 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雷文斌: "一种有效降低台背回填区沉降的方法",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30 September 2005 (2005-09-3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7919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上海天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破碎混凝土的再生技术
CN112776126A (zh) * 2020-12-31 2021-05-11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静载试验堆载混凝土试块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4115B (zh) 钢管再生混合构件
CN101418631A (zh) U型外包钢再生混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02031001U (zh) 一种复合透水道路构造
CN101418629B (zh)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1424106A (zh) 钢板再生混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56357A (zh) 一种双层免烧透水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19448A (zh) 一种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
CN107882240A (zh)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及其制作工艺
CN107445652A (zh) 一种泡沫陶瓷废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7901B (zh) 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合构件的施工方法
CN105622014A (zh) 多强度再生砖骨料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8877A (zh) 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08503301A (zh) 一种高强抗裂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5746A (zh) U型外包钢再生混合梁再生混合组合楼板梁板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21056A (zh) 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与钢梁的双层窄环板‑frp节点
CN109160790A (zh) 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9200A (zh) 一种再生混合混凝土桥台及其施工工艺
CN108033737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其成型方法
CN109137663A (zh) 一种道路工程步道砖的生产方法
CN104314001B (zh) 再生混凝土带u肋哑铃型柱式桥墩
KR101094863B1 (ko) 석탄회를 골재로 사용하는 고형물 제조방법
CN201581323U (zh)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制作的人行道路面砖
CN207522824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预制楼板结构
CN103184723A (zh) 一种eps轻质混凝土加固拱桥的方法
CN103121830B (zh) 一种生态地面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